※ 科學與靈性的磅礡大探問!
※ 收錄數十幅攝影作品,引發主觀心像,體會精神存有的奧祕之源!開心、傷心;專心、分心;放心、擔心;
心滿意足、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神不寧、居心不良......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談「心」,
但「心」是什麼?
「心」在哪裡?
沒了「心」,我會是誰?
我為什麼會有「我」這種存在感覺?
曾經,科學家時髦的宣稱「『心』,是大腦運作出來的!」
但以研究「第七感」著稱的大腦神經科學家席格博士卻反駁道:「絕非如此!」
在本書裡,席格博士將領航一場探索「心」的深度旅程。他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引入系統觀、量子物理學的概念,指出心是「能量訊息的迸現」,並與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哲學對話,一步步往科學所陌生的靈性疆域冒險。我們將發現,心之能量不只流動於大腦與身體內,更川流於人際,甚或大社會、大時空之中,與人生、與萬物休戚與共。
席格博士也是一位情感豐富的科學家,他在書中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引領讀者覺察自身的心理生命。如此理性又感性的旅程行來,時間的感受動搖了、生死的界線模糊了。「心」原來是渺小又巨大、既當下又永恆的存在:
逝去的人「活在我心中」,竟可能是真的!
「我」的心,竟也是「我們」的心!
旅程的歸向,是洞悉心思混亂、僵化之處,整合小我與大我,安住當下,尋找生命的出路!
四方讚譽
人的心若只是腦的活動,從演化而來深植於人腦的「戰或逃」原始反應就很容易主宰人心。好在上天給人留下慈悲的性靈,使人心超越單單存活下去的演化偏見,朝向關心大我而努力。本書對此心理過程論述精彩,值得大眾閱讀。
──林信男
台大醫學院兼任精神科教授
現在在看這段文字的人是誰?是你的眼球還是你的心?而心,又是什麼?……這些千百年來的大哉問,即將由這位腦神經科學家,也是正念實踐者的席格博士帶我們走上探索的旅程。
──陳德中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丹尼爾‧席格於這一趟人心的探索之旅,打開了我們的心靈、扭轉了我們的心靈,而擴大了我們的世界。走過《心腦奇航》這一趟旅程,驀然徹悟:世人不論對彼此、對宇宙,都有休戚與共、牢不可破的關係。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著有《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柔軟的心最有力量》(A Force for Good)
鑽研「心」的眾多學者當中,依我的看法就以丹尼爾‧席格涉獵的最為廣闊。他提出人心具有涉身來源、關係因子,於生命的生態系統當中還有調節能量訊息流動的功能,這樣的洞見對我個人理解心靈和生命、對我理解療癒過程以及執業都有重大的衝擊。他最新的著作將我們對人際神經生物學以及自動調節的理解拉到新的高度。各位要是對療癒有興趣,本書堪稱必讀。
──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著有《超基因讓你不生病》(Super Genes)
丹尼爾‧席格以優雅的姿態融謙遜、篤定於一爐,引領大家走過生命最大的迷宮:「心到底是什麼?」本書帶我們一起思索生而為人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的價值體系又是如何,探索幾則最教人困惑的生命課題。本書針對生而為人的種種,提出清晰且具詩情的定義,不乏學術知性但又淺白易懂,堪稱哲學、神經生物學、科學、性靈薈萃的力作。下筆清晰明瞭又不吝放言高論,創新見解堪稱獨樹一幟,絕無僅有。
──艾拉妮絲‧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
歌手、藝術家、作家
將最新的科學研究應用在安適、教育、公共政策方面,丹尼爾‧席格實乃真正的先驅。他以《心腦奇航》一書帶領我們走上科學、哲學的探索旅程,跨越心純屬大腦活動的界線,對於我們怎麼思考、怎麼感覺、怎麼生活投下深遠的影響。
──雅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
著有《愈睡愈成功》(The Sleep Revolution)
《心腦奇航》這樣一本書要寫出來,席格醫生實乃不二人選。融合科學、個人敘事、正念教育、新穎的比喻,為我們勾勒難以捉摸的心理運作面目,在不確定的世界追尋確定,從心靈駁雜的關係網中勤勤懇懇為我們裁剪出一襲自我。難怪席格有本事造福世上成千上萬的人。這一本新書可望為更多人打開心靈的視野。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著有《人類時代》(The Human Age)
首屈一指的科學家追隨靈光洞識而走上了這樣的旅程,於探索心靈途中動輒有所創見,教人難忘。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博士
著有《踏上心靈幽徑》(A Path With Heart)
博學多聞但又簡單好讀,寓科學和推測於一爐,比例得宜,本書帶領讀者踏上追尋之旅,從心靈單純只是大腦的活動,一路走到心靈是從涉身的、關係的能量訊息流動迸現出來的;同時告訴我們單單改變一下心理運作,便能夠推展出多麼刺激的種種可能。本書橫跨多門學科,為讀者釐清心靈的力量何在,勾勒出有創意的健康心理之於個人、人際、社會的種種牽連。
──艾倫‧蘭格(Ellen J. Langer)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Mindfulness)
《心腦奇航》一書針對歷來只有模糊比喻的一些概念,細細探索、仔細釐清,而將過去的枷鎖拆解卸除,讓臨床醫生可以自由施展身手,流露更大的理性和感性……拜讀了他的著作,因他的貢獻,我的工作成效更好……讀過《心腦奇航》一書,各位的心靈、世界、臨床診療的工作,都能向上提升。
──《艾瑞克遜基金會通訊》(The Milton H. Erickson Foundation Newsletter)
席格其人思慮過人,下筆不時刺激思考……本書適時為變動不斷的研究領域勾畫概況,像是為探索人是什麼的科學、哲學寫下這樣的進度報告。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鞭辟入理、明白曉暢,帶我們探索人是什麼的「何能」、「何物」、「何時」、」「何處」,甚至「何以」等等問題。
──富比士(Forbes.com)
一枝獨秀,啟發心靈,切中廣大讀者所需。確實帶領讀者走上心靈的旅程,結合科學研究以及個人的省察和知覺,苦心造就這樣一本啟發心靈、刺激思考的著作。
──《追根究柢》雜誌(The Inquisitive Mind)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洛杉磯加州大學醫院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創辦校內「正念覺察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現任主任;創辦校內「文化大腦發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lture, Brain, and Development),現任審察人。席格醫師也是「心見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的執行總監,該中心是針對個人、家庭、機構、社群提倡心見、同情心、同理心的教育中心。
席格為暢銷科普與親子作家,有三本著作直闖《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包括《青春,一場腦內旋風》(Brainstorm)、《教孩子跟情緒作朋友》(The Whole-Brain Child,合著)、《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No-Drama Discipline,合著)。其他精采著作包括《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Mindsight: The New Science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秘》(The Developing Mind)、《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The Mindful Brain)等。
席格曾經受邀在泰國國王御前、教宗若望保羅二世、達賴喇嘛尊者、谷歌大學還有TEDx演講。關於席格博士的教學課程及相關資源,請上網站:www.drdansiegel.com.
譯者簡介:
宋偉航,資深譯者。譯作舉隅:《放客企業》、《智慧資本》、《共謀》、《阿波羅的天使》、《我在DK的出版歲月》、《實作理論綱要》(全新修訂版)、《溫柔酒吧》、《迷》、《閱讀日誌》、《留聲中國》、《靈魂考》、《有關品味》、《自己的房間》(漫遊者文化2017版)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信男/台大醫學院兼任精神科教授
胡海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洪裕宏/腦科學科普作家、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張達人/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楊 蓓/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謝伯讓/腦科學科普作家、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林信男/台大醫學院兼任精神科教授
胡海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洪裕宏/腦科學科普作家、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張達人/天主教仁慈醫院院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楊 蓓/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謝伯讓/腦科學科普作家、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歡迎加入
1-1開場
您好。
簡簡單單,從我這裡傳送到你那裡。
只是,知道有我這個人在對你打招呼,對你說這「您好」的那人,到底是誰?
而且,你是怎知道的?
還有,所謂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本書就是要探討心(mind)的本質,探討你的「心」,探討你自己(self),探討你怎麼知道我對你說您好是在歡迎你,諸般有關「心」是「何人」、「何能」、「何物」、「何以」、「何處」、「何時」等等的大問。
有人用「心」來指「知性、智能」(intellect)、邏輯、思考、推理,作為「心靈、心胸」(heart)的對比,或是「情緒、情感」(emotion)的對比。但是「心」的字義涵蓋很廣,不論是在這裡還是其他著作,我的用法都不是這樣。我用「心」(mind),指的是我們活著的時候會有的主觀經驗,從感覺(feeling)到思緒(thought),從知性的想法到走在話語之前、蓋在話語之下的內在感官沉浸,再到我們對他人、對我們所在的星球感覺到的關聯。「心」另也指我們的意識(consciousness),覺察(awareness)到自己感覺活著的感受,覺察到自己有所「察知」(knowing)的經驗。
我們的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是我們覺得此時、此刻、自己活著的感受當中最深的一層。
然而在意識之外,在意識因覺察而對自己活著有主觀的感覺之外,我們的心也涵蓋更廣大的作用,而將我們彼此、將我們和世界都牽連起來。這重要的運作過程也是心的一個面向,或許不易度量,但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面。我們在之後的探索旅程會再深入探討。
我們的心對於今生在此的體驗,在核心或許有幾方面無法以數據量化,但是,我們的內在在主觀上便感覺到自己活著,覺得我們和別人、和世界都是有牽連的,這些感覺都是主觀的現象,也是真實確切的現象。生命的現實當中無法度量的這些部份,有許多名稱;有人說是我們的「基質」(essence),有人說是「核心」(core)、「靈魂」(soul)、「精神」(spirit),或是「本性」(true nature)。
而我,就叫它「心」(mind)。
而「心」是否僅僅是主觀(subjectivity)──也就是情緒、思緒、記憶(memory)、夢、內在的覺察、人我有牽連的感覺──的同義詞呢?假如心也包括我們覺察到內在有覺得自己一刻接一刻活著的感覺,那麼,心便又再多加了一層叫作意識的經驗,也就是我們之所以得以覺察並知道我們主觀生命(subjective life)推展(unfold)出什麼的憑藉。所以,「心」這名稱最起碼包含了意識以及我們覺察自己感覺的經驗,也就是我們的主觀生命。
不過,除了覺察,還有一件事也涉及我們所謂的「心」,也就是我們叫作無意識(non-conscious)的心理運作,例如思緒、記憶、認定(belief)、希望、夢、渴求、態度、意向(intention)。有的時候我們覺察得到這些,有時則否。縱使有時覺察不到(說不定泰半還都覺察不到),這些沒有意識到的心理活動依然是真實確切的,會左右我們的行為。這些活動可以看作是我們思考、推理的一部份,是推動訊息流動、轉化的過程。而之所以覺察不到,可能便是因為這些訊息流動的時候並不在意識的經驗當中,因此不會引發主觀感覺。所以,這就看得出來在意識、在意識覺察得到的主觀經驗之外,毋須覺察便可以進行的訊息處理,這基本運作一樣可以涵蓋在「心」這名稱之內。
可是「心」也是訊息處理器,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訊息又是什麼呢?要是我們作決定、主動去做什麼事,是訊息在驅使的,那麼我們的「心」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又是怎麼促使我們產生去做什麼事的意願呢?我們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呢?假如我們的心涵蓋了主觀、意識還有訊息處理,屬於訊息處理一環的解決問題和行為控制自然也包括在內,那麼,心的基質具有哪些成份呢?從體會(felt sense)到執行控制(executive control)的這一串心理作用譜系,其中的「心質」又是在指什麼呢?。
對於我們的心,有這麼些常見的說法,涵蓋意識、主觀經驗還有訊息處理,而且顯現在你我習以為常的記憶、知覺(perception)、思緒、情緒、推理、認定、決定、行為等等,所以,把大家都知道的這些心理活動綰結在一起的應該會是什麼呢?假如心是一切的源頭,舉凡感官感受(sensations)、感覺、思緒,再到主動採取行動,這些為什麼全都涵蓋在「心」這個詞下面呢?我們要怎麼說「心」到底是什麼呢?
「心」這個詞心這實存(entity)抑或是所謂的心理運作,既可以當作名詞也可以當動詞來看。要是當名詞,「心」就有實物的意思,是穩固的東西,是可以拿在手上的,是可以據為己有的。你會擁有「心」,那是屬於你的。但是,這種名詞類的心質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心」要是看成動詞的話,那麼「心」就是動態的,是時時刻刻都在迸現的過程。這樣的「心」始終都在活動,忙得不可開交,不斷推展,不斷在變。要是動詞類的「心」確實便是一種運作過程,那這樣的「動態質素」──我們心理生命(mental life)的活動又是什麼呢?不管作為名詞或動詞,「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時我們會聽人說心有如「訊息處理器」(information processor)(Gazzaniga,2004)。這大概是說,我們會將想法或是事物做出表徵(representation)再予以轉化,會編碼(encode)、儲存以進行記憶,會擷取記憶,會從知覺轉進到推理再到做出行為。這些心智活動的每一類都落在「心」處理訊息的過程當中。而我呢,既是科學家也是講師還是醫師,探索「心」這概念迄今三十五年不止,覺得最費解的就是這些說法這麼常見,可是盱衡探討心的種種領域,從臨床診療到教學到科學研究再到哲學思辨,對於「心」到底是什麼的界定,除了把心的功能一一條列出來之外,若要針對心的基質提出清晰明瞭的看法,竟然一概付諸厥如。
而我身為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精神科醫師兼心理治療師),也一直在納悶「心」究竟會是什麼,怎麼連起碼的工作定義(working definition)都找不到,這對我們這些臨床醫師的診療效力不知會打多少折扣。有工作定義,表示大家有所依憑,也可以依照統計數據和個人經驗作必要的調整。有定義,表示我們有辦法清楚說明心的基質。大家動輒就聽人在說「心」,卻不太注意這名稱根本就沒有清楚的定義。不管是科學、教學、臨床等等專業領域,或於私人、於家庭的生活當中,關於「心」的定義都找不到,這就表示一定少了些什麼,至少就我自己「心」中的感覺來講,大家對心的瞭解、大家有關心的對話,好像都少了些什麼。
而對於「心」只見描述,連嘗試下個工作定義也沒有,我們還能說清楚心理健康究竟是怎樣的嗎?
假如我們就停在描述這樣的層次,只將心講成是思緒、感覺、記憶、意識、主觀經驗,那就看看接下來會走到哪裡去吧。例如,各位想一下自己的思緒好了,所謂「思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思緒」又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會說,「喂,丹尼爾,當我覺得腦子裡有字句在跑,就知道我是在想事情啊。」那我就要問了,「知道」、「覺得有字」又是什麼意思呢?假如這是心智的運作,是動態的、動詞的訊息處理,那麼這處理的又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會說,「喔,我們不都知道這便是大腦在活動嘛。」這樣子去看大腦要是真沒錯的話,那可還真難想像怎麼竟然沒有人知道「自己主觀覺得自己在思考」的感覺究竟是怎樣從大腦的神經元冒出來的。像思緒或是思考這般大家熟悉的基本運作,至今我們的,唔,心,可依然沒辦法有清楚的理解。
要是把「心」想成是動詞,是不斷推展、不停迸現的運作而不是──至少不僅是──名詞類的東西,不是靜態的、定型的現實,說不定還能對理解思緒大概是怎麼回事,也就是理解人心究竟是什麼,走得再近一步。我們將「心」描述成訊息處理器,是動詞類的運作,說的就是這意思。然而,不管我們是把「心」當作名詞用來指稱「處理器」,或是當作動詞用來指「處理」,我們對於人腦當中的訊息轉化究竟怎麼回事,還是深陷蒙昧找不到出路的。我們要是能夠找出「心」的定義,超越這些司空見慣但是十分重要、準確的成份描述,說不定 就能站上更好的立足點;這樣不僅有利於釐清心到底是什麼,也有助於闡明心理安適大概是怎樣的狀態。
四十年來,這些問題便一直盤桓在我心頭。我處處感覺得到這些充塞我的意識,在睡夢中、在塗鴉的筆下擺佈我無意識的訊息處理,這些問題甚至主導了我和他人相處的方式。我的朋友、家人、老師、學生、同事、病人一個個都領教過我對「心」的基本問題窮追不捨的那一股勁兒。現在輪到你們了。不過,各位說不定也跟他們一樣,漸漸就會瞭解替這些問題找答案不僅過程本來就教人樂此不疲,得出的結果也能開拓出另一番大有用處的視野,能為大家指點出新的道路,而將人生過得更美好,將心理打造得更強健、更堅靭。。
這本書談的便是要超脫尋常習見的說法,而為人類的「心」摸索出定義。一旦做到了,我們便能站上更為穩固的立足點,而有科學基礎去看看維護心理健康的工作怎樣可以做得更為有效。
第一章 歡迎加入
1-1開場
您好。
簡簡單單,從我這裡傳送到你那裡。
只是,知道有我這個人在對你打招呼,對你說這「您好」的那人,到底是誰?
而且,你是怎知道的?
還有,所謂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本書就是要探討心(mind)的本質,探討你的「心」,探討你自己(self),探討你怎麼知道我對你說您好是在歡迎你,諸般有關「心」是「何人」、「何能」、「何物」、「何以」、「何處」、「何時」等等的大問。
有人用「心」來指「知性、智能」(intellect)、邏輯、思考、推理,作為「心靈、心胸」(heart)的對比,或是「情...
推薦序
﹝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
胡海國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Mind」,是「精神」,是「心」。作者丹尼爾.席格的新作《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是以他豐富的腦神經科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為基礎,以敘事手法,討論美國時下有關「Mind」(精神、心)的種種迷思。作者綜合腦神經科知識、精神醫學、心理學、量子力學、數學與哲學的諸多觀點,融合他的臨床洞見,定義了「心」為「從涉身的、存在於關係上的能量訊息流動所組成的複雜系統中进現出來的自動組織作用」。這看似火星文的工作性定義,恰如作者嚴肅地說:「本書談的是要超脫尋常習見的說法,為『心』摸索出定義」。作者的用意是藉此明確定義,尋找出一個「穩固的立足點,有科學基礎去看看營造精神(心)健康的工作,怎樣可以做得更為有效」。作者也因此提出一個「整合」的概念,把「系統分化的成分連接起來,促使系統的複雜度達到最大」,整合出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個人因而感到安適、和諧,因此達到「靈活、有適應力、有凝聚力、有活力與穩定」簡稱「靈適聚活定」的精神健康狀態。使精神健康的追求有明確的目標與方法。
我認為台灣的讀者們,對「Mind」是「精神」、「心」、「心靈」、「心理」等用語也是莫衷一是。台灣的精神衛生或心理衛生工作的進展,也因定義不明確,而面臨種種困境。本書確實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對「Mind」的哲學觀念有興趣的讀者是很好的參考書,對「Mind」的病理與健康有興趣的讀者(含研究人員、助人專業人員以及一般讀者),本書確實是具有相當的啟發作用,我樂意推薦《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這本有價值的書,給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序2﹞
把「心」還給「人」
洪裕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腦科學科普作家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值得所有的人閱讀。作者丹尼爾・席格是洛杉磯加州大學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在主流學界享有一席之地,然而在這本書中,他卻提出完全違反主流理論的看法,並且應用到臨床精神醫療上。簡單來說,席格反對「大腦時代」(上世紀最後十年)以來流行的主張,認為「心」是大腦的作用。席格認為大腦只是必要條件,心的運作不是只發生在頭顱內,身體也是必要的,他稱之為「涉身的」(embodied)。那麼,心是否就是發生在體表皮膚之內?也不是,席格認為身體外面的環境和社會也是心發生的要件,帶有「關係上的因素」。所以「心」是腦、身體與環境互動產生的。
這本書的特色是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敘述他在生命經驗和學術研究生涯中發生的許多個人故事。這些故事要全部讀完,才能領會作者如何從心的主流看法逐漸轉向到整體性的觀點。在他體悟到把大腦活動當作心發生的充分條件是錯的理論之後,他嚴厲地批判主流醫學界是心盲(無心)的。如果心由大腦活動產生,治療精神病症當然就會側重於使用藥物來治療精神病。這等於把病人的「心」去掉,把「人」去掉,把病人當做生物機器,醫療就只是這個心靈機器的修理而已。
席格對精神醫學界的標準診療也很有意見。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俗稱精神疾病診斷的「聖經」。臨床醫生用這本手冊中條列的症狀來做為診斷依據。對席格而言,「人」不見了,「心」不見了。他說:「若臨床醫師不明瞭(DSM)診斷有其限制,就很可能在主觀的下行(Top down)濾網去製造自己對病人的認識。」藥物治療只能改變大腦,卻治不了「心」,也治不了人。人的本質就是心,而心不在頭顱內,也不在體表內,而在更廣泛的,可能包括全世界的時空之內。在主流學界內也不乏自我批判者。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一個頂尖的臨床精神學家,也是DSM第四版的召集人,出版了《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Saving Normal: 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嚴厲批判DSM第五版,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最新版本,認為DSM第五版會造成數以百萬計的正常人被診斷為精神疾病患者。席格認為問題都出在主流醫學拿掉「人」,拿掉「心」了,主觀性在講求客觀的醫學中不見了。然而作為一個人,主觀性具有中心地位,醫學要注重主觀性,注重內在感覺。
「心」若不是大腦活動,那是什麼呢?席格認為心有四大面向:訊息處理,主觀經驗,意識和自動組織。雖然沒有人能定義「心」,或許「定義」不是那麼重要,為了研究與討論,席格提出了「心」的工作定義:具有涉身的來源,關係上的因子,自我組織,可以調節個體之內、之間的能量訊息流動。大腦內的神經放電是能量的流動,然而這樣的能量流動如何攜帶訊息?如何產生感覺經驗?如何產生意識?其實這些問題是「大腦時代」主流主張的盲點,也是哲學家查默斯(David Chalmers)所提出的「難解的問題」(the hard problem)。能量型態不一定代表訊息,訊息具有意義,可以被能量型態攜帶。腦中的神經激發型態如何具有意義?這一直是認知科學和哲學關於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核心問題。標準的解決辦法就是「意義不在頭顱」內。這支持了席格「涉身」和「關係」的說法。每一個個人都存活在身體以及他人(並加上環境)之中,心由這個場域中的能量訊息流動,透過自我組織而產生。
席格說:「生命隨能量訊息在現在一刻接一刻的轉化而穿行於空間,不斷迸現形形色色的或然。我們──也就是能量訊息流動──不斷迸現,也就不斷從潛能推展到突然,再回到或然的汪洋。」這段話非常濃稠,背後假設了許多層次的想法。作者已盡力用簡單語言說明。他用到了量子力學和玻姆(David Bohm)的物理學。意識是由「或然的汪洋」崩陷而來,他用「汪洋」來代表宇宙的根本實存模式,可以理解成「潛能的汪洋」,實在世界由這個潛能開展而來。歸根究底,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互連結,整合成一體。世界是一個整體(wholeness),我們都是這整體的一部份,卻又擁有整體。席格所說的,「既是我,又是我們」,他創造了一個字「MWe」(大小我),既是「me」又是「we」。這聽起來很玄,但是想想DNA,你身上每一個細胞都是你的一部份,但是每個細胞又擁有完整的DNA,所有關於你的訊息。「一即多,多即一」在物理世界其實是常見的現象,例如碎形幾何(Fractal)和全像投影(holograph)。
席格如何應用到臨床精神醫療呢?「醫生要看進病人的內心,不僅身體,才好進行治療。」因為藥物治療只能修理大腦或身體,對席格而言,心理治療可能更根本。生病的原因是能量訊息流動產生混亂、僵化,因此要透過心理治療,敘事和自我故事是核心,來整合訊息之流動。整合是健康的基礎,有整合才有安適。這本書不論在理論面,或在臨床面,都有很原創性的觀點。相信對任何讀者,或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而言,都是很有啟發的一本書。
﹝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
胡海國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Mind」,是「精神」,是「心」。作者丹尼爾.席格的新作《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是以他豐富的腦神經科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為基礎,以敘事手法,討論美國時下有關「Mind」(精神、心)的種種迷思。作者綜合腦神經科知識、精神醫學、心理學、量子力學、數學與哲學的諸多觀點,融合他的臨床洞見,定義了「心」為「從涉身的、存在於關係上的能量訊息流動所組成的複雜系統中进現出來的自動組織作用」。這看...
目錄
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胡海國
推薦序2 把「心」還給「人」/洪裕宏
第一章 歡迎加入
1-1 開場
1-2 心也在探究心
1-3 通行的看法:心是大腦弄出來的
1-4 自我與心於內在和關係上的起源
1-5 這本書為什麼要談「心」?
1-6 敬邀
1-7 旅程路線圖
1-8 以字詞思索字詞的思索作用
第二章 心為何物?
2-1 為「心」尋找工作定義(1990-1995)
2-2 心的系統:複雜系統,迸現作用,因果關係
2-3 省察提要:能量訊息流動的自動組織
第三章 心在安適或不適時如何運作?
3-1 自動組織,失而復得(1995-2000)
3-2 分化與連結:整合出健康的心理狀態
3-3 省察提要:整合和安適
第四章 心的主觀現實是真的嗎?
4-1 適應心盲的醫學界(1980-1985)
4-2 心見之於保健與療癒
4-3 省察提要:主觀據有中心的地位
第五章 我們是何人?
5-1 探索自我之下層層疊疊的經驗(1975-1980)
5-2 下行,上行
5-3 省察提要:自我、自己、人心
第六章 心何在?
6-1 人心是否擴散到個人之外?(1985-1990)
6-2 神經塑造和文化體系
6-3 省察提要:內裡和間際
第七章 心所為何來?
7-1 意義和目的,科學和靈性(2000-2005)
7-2 整合就是「人生的目的」?
7-3 省察提要:目的和意義
第八章 心所在何時?
8-1 心、時刻、存在當下(2005-2010)
8-2 同頻,整合,時間
8-3 省察提要:覺察和時間
第九章 貫串意識、認知、群體的連續體?
9-1 整合意識,闡明人心(2010-2015)
9-2 意識,無意識,安住在場
9-3 省察提要:活在當下
第十章 仁、人是否可以兼得?
10-1 為人,做事,整合「心」(2015至常存不滅的現在)
10-2 多重自我、自我整合
10-3 省察提要:大小我,力行整合的自我,善良心
致謝
附錄:延伸閱讀
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胡海國
推薦序2 把「心」還給「人」/洪裕宏
第一章 歡迎加入
1-1 開場
1-2 心也在探究心
1-3 通行的看法:心是大腦弄出來的
1-4 自我與心於內在和關係上的起源
1-5 這本書為什麼要談「心」?
1-6 敬邀
1-7 旅程路線圖
1-8 以字詞思索字詞的思索作用
第二章 心為何物?
2-1 為「心」尋找工作定義(1990-1995)
2-2 心的系統:複雜系統,迸現作用,因果關係
2-3 省察提要:能量訊息流動的自動組織
第三章 心在安適或不適時如何運作?
3-1 自動組織,失而復得(...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