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們交換想法、從事商業行爲,或是單純放鬆娛樂的地方,城市的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與公園則成了活動的舞台也催生了這些活動。而揚‧蓋爾,這位公共空間設計的先驅,對人們公共空間的使用有著深入的了解,提供了經改善公共空間,進而提昇都市生活品質的方法。
楊‧蓋爾強調為人服務的都市設計,每個人都應享有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就像有權得到乾淨的水一樣。人性化的城市,能以其完善的規劃,每天都帶給拜訪者、遊客與在此間工作、生活或遊樂的人們愉悅的經驗與感受。望向窗外可以看到開闊的景色、舒適地坐在住家附近公園的長椅上休憩、擁有機能完整的廣場作為表演或活動的空間,以及良好的行人用路品質。完善設計的都市激勵入住的人們,而不良的設計則殘忍地壓迫居民。
然而多年來人們幾乎不了解城市規畫的影響。大號誌、大建築,以及很高的噪音強度,是服務汽車的展現,不是宜居的市民城市。揚.蓋爾提出了對現代主義城市與建築的批判與反思,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建築師的英雄主義,扭曲又巨大的建築形體表現,完全不在乎市民的感受與基地周邊的脈絡;高空俯視城市的習慣左右了設計師的思維,更是缺少小尺度的市民空間經驗。
楊‧蓋爾從生活出發的觀念將成爲規劃與建設的重要角色,以人爲本的概念去達成更有活力、安全、永續經營與健康的城市,由「生活、空間、建物群」的順序著手設計,城市為人所建,而為人存在,如同揚‧蓋爾所說:「人們建造城市,城市改變人們。」本書對城市結構與空間使用的深入檢視,將帶給讀者公共空間與社會生活間緊密聯結的精闢觀點。
作者簡介:
揚.蓋爾(Jan Gehl),丹麥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專家,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曾任教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也是蓋爾建築事務所(Gehl Architects)的創辦人。蓋爾透過對行人與單車友善的設計來強化都會生活,並以此著稱。
蓋爾在1971年在丹麥首度出版《建築之間》,並在1987年出版該書的英文版,從此對全球的都市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哥本哈根擁有全球開創得最早也是長度最長的徒步街道之一,這項政策和蓋爾的理念後來影響了世界各地都市。蓋爾參與的都市改善計畫遍佈全球,包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澳洲紐西蘭的許多城市。他被視為人性化城市的首要倡議者。
譯者簡介:
陳朝興,教授、建築及景觀建築師、藝術評論及策展人,曾於台灣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習建築與藝術相關領域(如:EBS、經濟地理學、策展及藝術理論)等之碩博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UN)國際藝評人協會(AICA)副主席、日本京都藝術哲學大賞審議委員、臺灣國家文藝獎推薦人及審議委員。曾任職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國立臺灣大學、中原大學、中國武漢大學、湖北美院與四川美院等校;並於歐洲主要美術館擔任講座。
專長為後現代主義及其文化理論、當代藝術理論、美學理論、藝術評論學、文化空間保存及再利用規劃、公共藝術、歷史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產、空間變遷理論、環境行為研究(EBS)、老人及長照住居研究、建築設計、都市設計、都市社會學、城市史、城鄉規劃、景觀規劃設計、中國園林史、西洋景觀史等。實務經歷包括:美國劍橋市Monacelli Associstes Inc.、美國波士頓Design / Housins Inc.及美國夏威夷WAT&G公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揚.蓋爾《人的城市》提供了一個負責任的,歐洲社會建築師的起點。由人的尺度開始。對「大師滿街走,台灣怎麼這麼醜?」的台灣而言,揚.蓋爾結論說了一句有意義的話:「要當一個好建築師,你必須先懂得愛人」。對於發展中國家充斥的「目中無人」卻又自以為是有品味的建築師而言,這絕不是一句肉麻的話。
—夏鑄九(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人本城市的建設不單只是建築工程,而是社會習慣的改造工程。台灣遇到的挑戰將是人們的車本習慣及過去40年的都市計畫舊思維。唯有關切人的需求而非建築本身,台灣的都市發展方能向前邁進。
—趙家麟(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
揚‧蓋爾無疑地是最傑出的都市觀察者、不可或缺的都市哲學家,專門解決人們所面臨的環境和健康等疑難雜症。當現今地球上一半人口聚集於都會區,世界各處的棘手問題都需要依靠他本書中的智慧來解決。
—強恩奈特‧沙迪克可汗(Janette Sadik-Khan)(紐約市交通部委員)
揚‧蓋爾在此書中詳述了他的許多重要見解,分析全球各地近幾十年來都市改善計劃的成功案例,並進一步指出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若執政者能多加留意,那麼接下來好幾個世代,人們的生活將更快樂,城市也會更具競爭力。
-安利克‧潘那羅沙(Enrique Penalosa)(前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市長/現任紐約交通發展協會理事長)
揚‧蓋爾對於都市運作的洞見不斷的令我們驚嘆不已。本書中,他以自身於歐洲、澳洲、美國等步行公共空間設置和規劃的數據相對照,在在顯示其方法的普世性。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他如何在短時間內將一些都市交通紊亂的街道整劃成步行者的天堂。
—彼得‧諾曼(Peter Newman)(現為澳洲科廷大學永續發展學系教授/《韌性城市》作者之一)
名人推薦:揚.蓋爾《人的城市》提供了一個負責任的,歐洲社會建築師的起點。由人的尺度開始。對「大師滿街走,台灣怎麼這麼醜?」的台灣而言,揚.蓋爾結論說了一句有意義的話:「要當一個好建築師,你必須先懂得愛人」。對於發展中國家充斥的「目中無人」卻又自以為是有品味的建築師而言,這絕不是一句肉麻的話。
—夏鑄九(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人本城市的建設不單只是建築工程,而是社會習慣的改造工程。台灣遇到的挑戰將是人們的車本習慣及過去40年的都市計畫舊思維。唯有關切人的需求而非建築本身,台灣的都市發...
推薦序
譯者序及導讀
「人性尺度」再生產:從中世紀到當代城市的省察
陳朝興/著
當代城市的發展主要仍沿襲著西方城市發展的脈絡,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發展大多採用了西方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機能維度」思維來建構,由於過度強化了空間機能的效率性,反而支撐了環境空間的物理性機能而忽略了多元物種共生的生態性和更重要的「人性尺度(human dimension)」。因此,城市被汽車、高架橋、巨型建築、水泥地停車場……占據;城市空間不再為人群生活內容所用,雖然我們試著用更複雜的空間機制(mechanism)去解決,然而其結果似乎更糟。
揚.蓋爾在本書中試圖透過重建「人性尺度」的方式去思索城市空間的主體應用 到人群日常生活的真實,城市應以「人本for people)」為服務的主體對象(第一章);城市是為了人們聚集、停歇、攀談、偶遇、邂逅……而建造的,是為了創造具有地點意識和感覺形式的空間和生活場域(第二章);而城市的文明也會因為如此的意識而生產活力、安全、永續和健康的城市(第三章);因此揚.蓋爾建議了「城市設計」的諸多準則,比如他強調人們步行的地面層的視覺尺度空間設計重要性,它應該是「人的尺度」、適合走路、適合停歇、佇立、攀談、邂逅、能夠讓人群在城市中呈現自我、能夠悠遊、運動,並且適合騎單車(第四章)。他同時也列舉了很多城市的例子,並且建議城市的空間設計,最重要的是如何承載甚至創造豐富的生活活動,然後是公共空間設計,最後才是建築設計(第五章);也就是「空間企劃(spatial programming)」是最應優先被創造規劃,然後才是「空間計劃及設計(spatial plan & design)」,並且「公共空間」、「開放空間」應優先於建築設計。也就是我一直主張當代城市工程應首重「都市設計(urban planning)」,而且「都市設計」中也應是「空間內容(spatial content or substance)」及「空間敘事(narratives making)」優先,然後才是空間設計。
揚.蓋爾在最後二章分別以開發中城市的例子來解釋城市設計中「人性尺度」的重要性(第六章),同時也在第七章的總結中歸納出「人本設計原則」、「交通規則原則」、「公共空間設計原則」及「十二項城市生活品質的準則」,同時也對於人們生活的視平線的城市立面提供了一些設計上的建議及優先次序的排比。
西方城市的變遷,大抵可以從中世紀以人群生活聚落活動而衍生的空間場域來發展,是一種典範性的「人性尺度」的原型(prototype);文藝復興以後雖以「人性召喚」取代了「神性(divine model)」,然而在空間的發展邏輯上逐漸走向了「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一直到工業革命以來達到巔峰,一切向「科學(science)」看齊,「形隨機能(form follow function)」、「簡即豐富(less is more)」說明了科學性、物理性、機能性的掛帥;到了戰後,人類思索工業和科學帶給人類是幸福或浩劫,因此 50 年代開始了舒瑪克的「小即美麗(small is beautiful)」的觀念反思,加上了工業城市帶來的汙染及城市品質的下降,讓人們重新思考城市設計的新方向(new dimension),隨著 60 年代的社會運動、平權運動,傳統的「都市更新(urban renew)」開始被視為一種罪惡,使得城市開始了一種新的取向「再發展(redevelopment)」,70 年代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激發了許多的城市想像和多元解決方案,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後福特主義(post- Fordism)」的觀念也改變了城市空間組成和結構性的解放,「複合體(complex)」取代了「分區(zoning)」、「巨型城市(meta city)」,遂也改變了「都會結構」成「後都會化現象(postmetropolis)」,「後現代地理學」、「第三空間」、「科技都會(technopolis)」也不斷地湧現,然而城市的「再生(regeneration)」理論也重新回到了揚.蓋爾所提的「人性尺度」。
城市不只是機能,空間應回到人群的生活本體,地點(place)應有透過日常的攀談、偶遇、邂逅……所凝聚成的「地點感(sense of place)」及「場所依戀(place attachment)」;藝術可以介入空間、文化和事件可以強化空間的敘事和感覺形式的意象;城市不是形式的建構,而是豐富的生活內容和人群之間互動的提供者甚或觸發者。這些就是揚.蓋爾在本書中所提揭的「人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
譯者序及導讀
「人性尺度」再生產:從中世紀到當代城市的省察
陳朝興/著
當代城市的發展主要仍沿襲著西方城市發展的脈絡,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發展大多採用了西方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機能維度」思維來建構,由於過度強化了空間機能的效率性,反而支撐了環境空間的物理性機能而忽略了多元物種共生的生態性和更重要的「人性尺度(human dimension)」。因此,城市被汽車、高架橋、巨型建築、水泥地停車場……占據;城市空間不再為人群生活內容所用,雖然我們試著用更複雜的空間機制(mechanism)去解決,然而其結果似乎...
目錄
1. 人性尺度
人性尺度
首先人造了城市,爾後城市塑造了市民
城市作為人們邂逅、偶遇、攀談、聚會的空間
2. 地方感與尺度
地方感與尺度
感覺形式與溝通
破碎的尺度
3. 活力、安全、永續及健康的城市
活力城市
安全城市
永續城市
健康城市
4. 可意識尺度的城市
品質之爭在於「小尺度」
適合走路的好城市
適合停歇的好城市
適合邂逅的好城市
表達自我、遊戲和運動
好地點、好尺度
可意識尺度的好天氣!拜託了!
美麗的城市,良好的體驗
適合單車的好城市
5. 生活、空間、建物群—按這順序
巴西利亞症候群
生活、空間、建物群—按這順序
6. 發展中城市
發展中城市
人性尺度—一切由此開始
1. 人性尺度
人性尺度
首先人造了城市,爾後城市塑造了市民
城市作為人們邂逅、偶遇、攀談、聚會的空間
2. 地方感與尺度
地方感與尺度
感覺形式與溝通
破碎的尺度
3. 活力、安全、永續及健康的城市
活力城市
安全城市
永續城市
健康城市
4. 可意識尺度的城市
品質之爭在於「小尺度」
適合走路的好城市
適合停歇的好城市
適合邂逅的好城市
表達自我、遊戲和運動
好地點、好尺度
可意識尺度的好天氣!拜託了!
美麗的城市,良好的體驗
適合單車的好城市
5. 生活、空間、建物群—按這順序
巴西利亞症候群
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