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
文化界、教育界磅礡推薦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本冊簡介】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得以抵抗時間的試煉?
中文字何其奧妙?不講究時態,喜歡省略人稱,少有抽象數詞等等,默化了文字使用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如何思考。
我們有好好認識孔子嗎?孔子並非被後世曲解的「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脾氣也有偏見,有巨大叛逆性格,更有強悍邏輯頭腦的人。他如何創造「老師」這個身分,又是如何定義「學」、內化「禮」?莊子的思考友伴是開闊無涯的天地精神,《老子》一書則是對應極端亂世的精巧智慧,老、莊的分別和其中的誤謬又是什麼?
西周到東周,一個動盪變遷的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黃金年代!
【突破看點】●憂患意識、人本價值和統治手段,深入理解周文化
●語言、文字,和思想、哲學的微妙牽繫
●「國」是什麼?周代的建「國」運動
●從王官學到諸子學,亂局下的真理競賽
●重新認識孔子、認識莊子、認識老子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餘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意義何在呢?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名人推薦: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
章節試閱
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讓我盡可能用最簡要的方式,整理一下百年來對中國古史的關鍵新知識。
中國歷史從哪裡開始?這個問題牽涉到中國文明的起源。但當我們問「中國歷史」、「中國文明」時,問法本身很容易就預設了一個「中國」的存在,將我們導向去尋找某個單一的地方、單一的因素,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文明的開端。
百年前,人們就是用這種態度回答歷史起點的。百年之中的研究與發現卻告訴我們:必須先捨棄單一的中國的假定,才有辦法真正追索、明瞭中國是怎麼來的。
中國不是從一個點上發展出來的。這片後來被稱為「中國」的土地上,從新石器時代到距今三千年前,各個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的文化。這些區域文化各自形成,經過漫長的過程,才逐漸接觸、互動、彼此影響。換句話說,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我們要探討、要尋找的,不再是中國文明從哪裡開始,而是多元不同的眾多地區文化,如何摶合成一個帶有高度同質性的中國文明。
在新的理解中,夏、商、周有兩種意義。他們是中國文明摶合過程中最早出現的三個前後相續的共主,夏最早,商取代夏作為共主,周又打敗商接任共主。但除了時間先後的意義外,夏、商、周也是分布在不同地區的三種不同的文化。夏文化在中間,商文化偏東,周文化偏西。他們作為共主的時間先後相續,但作為地區文化,他們存在發展的時間有很大部分是重疊的。
夏人為共主時,東方早已有商人與商文化。夏人失去共主地位後,取而代之的商人並沒有消滅夏人與夏文化。商人為共主時,周人也在西方崛起。他們彼此之間的共時關係,和作為共主的貫時關係,同樣真實、同等重要。
商文化和周文化大相逕庭,也就和後世以周文化為基底建立起的中國文明大不相同。商文化是一種人與神鬼密切共居的文化,社會組織中擁有最大權力的人是「巫」─有能力中介、溝通人與神鬼領域的人。商人的統治階級相信可以讓自己的靈魂出竅,感應神鬼訊息,商王就是最大的「巫」。
商人不只相信死後世界,相信神鬼,甚至不覺得活人和死人的世界有絕對、明確的劃分,他們活在認定神、鬼可以隨時參與日常生活的環境裡。
隨著一兩千年的時間過去,這樣的商人、商文化圖像在中國消失了。也就是說,一兩千年來的中國人,不知道、不認識商文化的樣貌,將「商」簡單地視為一個一般的朝代,在周代之前的商代、商朝。
因為那一兩千年間,中國文明定型了,有了自己明確的性格。對照之下,商文化是如此異質、古怪,古怪到人們無從理解。
由此引發了一個重大問題:為什麼商人所創建的文化,沒有成為中國文明的主流?中國文明的主流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強大主流取代、甚至壓抑了商文化,以至於商代的歷史面貌必須等到二十世紀才得以重新被認識?
周人的文字概念:抗拒時間、抗拒變化
從商到周,經歷了文明的巨變。許多表面上看來類似的、連續的現象,在商文化和周文化高度差異的架構中,有著很不一樣的功能及意義。最明顯的,一是青銅器,二是文字。我們不能理所當然以後來固定下來的概念,回頭想像這些東西在商代的作用。
文字在商人的文化中,比較接近後來的道符。那是一套神鬼符號,來自超越上界而非人間的訊息,不是要記錄人間事務,而是要證明超越上界對人間的有效干預。這樣的一種非人間訊息,周代以後仍然存在,但不再是文字運用的主流。
例如到了漢代,一度流行「讖緯」,「讖」和「緯」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讖」是謎語般的短句,乍看不知所云,卻具備預示未來的力量。「讖」被視為來自超越領域的暗示,告訴人們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尤其是關於帝王權力消長的變化。顯然,人們認定「讖」的來源是某個不可知的超越上界。
但在漢代,文字運用的主流畢竟是「經」,而不會是「讖緯」;一時流行之後,讖緯到東漢逐漸沒落消逝。從周代開始,文字的意義就從與超越上界的關係,被改造為與時間對抗的關係。對周人來說,文字的功能主要來自可以固定不變,至少比語言固定不變得多。
文字將許多變動不居、稍縱即逝的現象和訊息凝結起來。周人最早接觸到的文字,是商人寫在甲骨文上或鑄刻在青銅器上的。甲骨不容易毀壞,青銅器更不容易。文字和甲骨、青銅聯繫在一起,更加強了抗拒時間變化的印象。於是周人心中有了明確的動機,為什麼要用文字?什麼時候需動用文字?有了值得長長久久存留的訊息或意念,就用文字寫下來,保護著不被時間改變、消蝕。
文字是抗拒時間、抗拒變化的。因此被賦予這種功能的文字系統本身,當然不能任意變化,中國文字從此成了社會與文明中相對最穩定、最慢變動的一個領域。
有血有肉、有脾氣有偏見的孔子
「子見南子」的記錄,鮮活地顯現了孔子的個性,以及他和弟子之間的關係。認真地讀《論語》,尤其是讀《論語》中所有和子路有關的段落,你不可能覺得孔子是個正經八百、單調無聊的人。《論語》裡的孔子不同於後來被扭曲了的傳統形象,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聖人,更不是一部「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血有肉、有脾氣也有偏見的人。
《論語.先進》中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和四名學生閒聊,特別跟他們說,別因為我是老師、是長輩,就不敢說真話。說真的,你們的志願到底是什麼?先不管現實上有沒有機會達成,你們最想實現、完成的是什麼?
老師一問,四人當中第一個回答的是子路。「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說:如果有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中型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受到戰爭與飢荒的壓力,只要國君懂得用我,三年的時間,我就能讓那裡的人民不畏懼大國,也不怕困厄,而且還「知方也」,能夠分辨是非、明白道理。
說到治理國家的目標,子路很自然地就先提到「可使有勇」,因為這是他最在乎的,也是他個性中最突出的特質。或許是看到了老師的臉色,想起這話是對著老師說的,才又趕緊加了一句「且知方也」。子路說完後,「夫子哂之」,老師笑了笑。
後來四名學生輪流說了自己的志願,散會後,曾皙卻留下來,特別問了老師:「夫子何哂由也?」為什麼子路說完,老師要笑他?孔子的回答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因為孔子察覺到其中的一份矛盾,子路要治國,要讓人民「知方」,就必須灌輸人民禮的觀念,但子路自己多沒禮貌啊!絕對不會想到要讓別人先講話,搶著就講了,而且說話的口氣這麼堅決、這麼肯定,「不讓」,這樣能「為國以禮」嗎?
孔子並沒有否定子路的志願,他的笑源自對子路性格的深度了解,知道他的衝動「不讓」,會是他實踐夢想最大的障礙。孔子也沒有指責子路,他只是因為意識到這中間的矛盾而笑了起來。
另有一段,《論語.公冶長》記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對於當時的世道,孔子陷入一種無可奈何的悲觀情緒中,有感而發:算了算了,沒有必要繼續努力了,不如漂流到海上去吧!孤身離去,大概也不會有人在意吧?恐怕也就只有子路會跟在我身邊吧!
「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有人將孔子的感嘆轉述給子路,子路聽了很高興,視為老師對他的高度了解與肯定,老師知道就算全天下都背棄他,有義氣的子路一定還在,哪管天涯海角。有一天孔子要解散這個團體,叫大家鳥獸散,子路也必定打死不走。
然後,子路「聞之喜」的反應又傳回孔子那裡。孔子忍不住又調侃了子路:你果然比我勇敢啊,我一說要流浪到海上,你就一副馬上出發的態度了。不急不急,我們連紮木筏的材料都還沒準備呢!
這裡,孔子的反應也是「哂之」,因為他太了解子路那種衝動的個性,說是風就是雨,而且有一種行動派的憨直,聽不懂比喻。老師說「乘桴浮於海」,是誇張表示對於現實的失望,對於在現實中不被重視的挫折,但聽在子路耳裡,就變成師徒二人真正要去航海的行動指示了。
《論語.公冶長》中還有一段:「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老師身邊只有顏淵、子路兩名學生,孔子說:來吧,說說你們所嚮往的事吧!「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哈,當然又是子路先回答,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要做個慷慨的人,好車好馬好衣服,朋友要用就拿去用,用壞了也絕不計較!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然後顏淵也給了他的答案,有意思的是,顏淵說完之後,子路就大剌剌地對老師說︰「也別老是考我們,那你呢?你的願望又是什麼?」孔子也就回答,希望能「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做一個能提供老者安穩生活,能讓朋友信任,能保護孩子的人。這是孔子的氣度,和子路、顏淵不在一個層次上,但子路的真性情多可愛啊!
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讓我盡可能用最簡要的方式,整理一下百年來對中國古史的關鍵新知識。
中國歷史從哪裡開始?這個問題牽涉到中國文明的起源。但當我們問「中國歷史」、「中國文明」時,問法本身很容易就預設了一個「中國」的存在,將我們導向去尋找某個單一的地方、單一的因素,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文明的開端。
百年前,人們就是用這種態度回答歷史起點的。百年之中的研究與發現卻告訴我們:必須先捨棄單一的中國的假定,才有辦法真正追索、明瞭中國是怎麼來的。
中國不是從一個點上發展出來的。這片後來被稱為「中國」的...
作者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
目錄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古地理的基礎
01中國歷史研究的百年長河
02非典型路數的二手研究者
03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04翦商:文明典範的戲劇性轉移
05周人的遺產:「天人觀」
06周人的遺產:「封建」和「宗法親族」
07周人的遺產:非表音文字
08周人的遺產:地理條件形塑的憂患人生觀
09人口與人文的分布變遷
10周人文明性格的強悍延續性
11第一流的學者陳正祥
第二講 中國古文法的基礎
01周人的文字概念:抗拒時間、抗拒變化
02周人建立的文字系統,三千年不曾消失
03止戈為武的天大誤會
04從六書到文、名、字
05周人的文法原則:固定字序
06虛格的詞頭詞尾,讓我們讀不懂古書
07少有抽象存在的數詞與量詞
08中文的簡約性:不強調複數和省略人稱
09不講究時態的時間觀
10理解文法,你也可以直接面對古人
第三講 中國文字和中國語言
01從海倫.凱勒談起
02借助文字,創造了視覺與聽覺
03語言和文字,決定你看到什麼、如何思考
04語言和文字,孰主孰從?
05文字在中國被賦予高度神聖性
06文字高於一切的「文獻中心主義」
07留在文字裡的大傳統,和從網孔流失的小傳統
08「文」與「言」的高下差距
09脫離典籍限制,歷史學家何炳棣的貢獻
10科舉榜單和會館流水帳
11《尚書》:前人所言所行的智慧傳承
12《詩經》:文字克服非表音障礙的見證
13《禮》:宗法制度的文字記憶
第四講 古代城市的轉型變化
01擋在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透鏡
02美國聯邦制的對照
03中國式的哲學衝動:將經驗羅列編組
04「城市國家說」:國其實是一座城
05由商到周的建「國」運動
06古代的「城」,不以「市」為生活重心
07「國人」的關鍵角色
08國人vs.野人,封建部隊vs.被征服者
09儀式頻率,像由內而外的同心圓
10爵制崩壞,讓國愈大、城愈小
第五講 從封建到諸國
01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誤讀
02將歷史之眼從人物身上鬆開
03周公:第一位「歷史人物」
04周公的「二次東征」與布局
05封建的本質,就是武裝殖民
06封建動員策略:層層分封
07昭穆制:輩分認同與同輩共權
08昭穆制四百年後的解紐
09祭以尊尊,宴以親親
10嫡長子繼承制:嫡、長、賢、卜四原則
11「我族」意識:從氏擴大為姓
12當「別子繼宗」無法繼續拓殖時
13榮耀父親,宗法制的內在精神
14文=王官學=士的基本教材
第六講 王官學與諸子學
01多元主觀下的相對客觀
02史學家有責任讓每個時代不一樣
03一層一層地探問:「為什麼?」
04西周一人,東周百家
05周人知識內容:人和天、人和過去、人和人
06宗法制的致命傷:擴大到無以為繼
07周幽王時期為何「諸侯不至」?
08從王官學下降到諸子學的儒家
09墨家與法家,站在回復禮的儒家對立面
10道家和陰陽,源於王官學的史和易
11封建宗法解紐,諸子百家興起
第七講 重新認識孔子(一)
01孔子與我的電影夢
02「結纓而死」的子路
03有血有肉、有脾氣有偏見的孔子
04「哭子路於中庭」,是失控,更是真情
05重弟子更甚於兒子
06封建動搖的見證人、受害者
07「三十而立」,從掌禮成為老師
08孔子的開創:「有類才教」到「有教無類」
09孔子的開創:學如何像樣地做一個人
10孔子的開創:知禮,更要追究禮之本
11關鍵時代了不起的開創者
第八講 重新認識孔子(二)
01諸侯自利的上下連鎖反應
02孔子的終極效忠對象:傳統周文化
0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04局勢對孔子的考驗:以下犯上幫不幫?
05孔子的外交成就:夾谷之會
06從「墮三都」到「子畏於匡」
07君子是,寧可餓死也不出賣人格底線
08無法明知天下大亂而無所作為
09名不正言不順,時代的龐大悲劇
10讓孔子之名布揚天下的《論語》
11孔子之樂,樂於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12詩之教、禮之教,追求內在的自主
13孔子信仰的禮,是合宜優雅的高貴氣度
第九講 重讀《老子》
01老道、莊道、陰陽道
02論列諸子,老莊有別
03《史記》對於老子的一筆糊塗帳
04邊陲發跡,從隱者文化蛻變的道家
05《老子》成書年代的五種考證角度
06道:萬物的起源,是「常」,是「一」
07自然:管轄變的不變法則
08生存之道:一切都朝反方向發展
09處世之道:不敢為天下先
10與儒家恰恰相反的「聖人」
11權謀的《老子》,逍遙的《莊子》
12反對國君「有為」的「無為」主張
13《老子》是不折不扣的亂世之書
第十講 重讀《莊子》
01「應然」和「實然」的決裂
02不知該相信什麼的錯亂困境
03《莊子》的對話雄辯風格
04惠施十條:「無限」與「集合」概念
05惠施十條:破除「名」的必然性
06理解「名家」,更能了解《莊子》
07道無所不在,不要阻止變化
08訴諸直覺、感受的「知之濠上」
09跳過語言邏輯,讓存在先於本質
10莊子是誰?人與書之謎
11離開知識去體驗、去生活吧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古地理的基礎
01中國歷史研究的百年長河
02非典型路數的二手研究者
03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04翦商:文明典範的戲劇性轉移
05周人的遺產:「天人觀」
06周人的遺產:「封建」和「宗法親族」
07周人的遺產:非表音文字
08周人的遺產:地理條件形塑的憂患人生觀
09人口與人文的分布變遷
10周人文明性格的強悍延續性
11第一流的學者陳正祥
第二講 中國古文法的基礎
01周人的文字概念:抗拒時間、抗拒變化
02周人建立的文字系統,三千年不曾消失
03止戈為武的天大誤會
04從六書到文、名、字
05周...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