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序:讀希臘哲學,學做一個聰明人
文◎彭文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從喜愛中國傳統思想到偶然接觸希臘哲學
近代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古代希臘的研究在各種研究領域上,扮演著開風氣之先的角色。無論是文學、藝術或其他的人文領域,乃至於近代的自然科學的發展,無不受到古代希臘人的文化遺產所影響。近兩百年來,由於面臨歐洲各國在政治與文化上的強勢,漢語世界裡的學術研究最先出自於救亡圖存的動機而急欲自立,後則受制於追逐當前西方流行的文化、思想與哲學,因而往往不能從文化、思想和哲學的源頭,深究其理。
我在二十歲以前,喜好閱讀中國傳統的著作,對於歐洲人的文化、思想和哲學幾乎採取一種鄙視的態度。在我進入台大哲學系就讀之後,所受的訓練必須兼治中西印三方面的哲學思想,就個人研究興趣而言,我除了獨斷地認定傳統中國思想的價值之外,並無太大的偏好。當時國內有一種文化上的理想,希望能夠與歐洲人的文化和哲學進行對抗,從而出現諸如中體西用、西體中用、或者融合中西的論調,我並不相信這些流行的見解;由於台大的訓練提供了接觸歐洲人文化與思想的機會,我慢慢轉向,嘗試直接去了解歐洲文化、思想與哲學中的若干談論,而不再只停留在所謂「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裡。
我之所以選擇古代希臘哲學做為研究對象,或許只是一種偶然,但是也並非無跡可尋。由於對學習語言的興趣和一個特殊研究取向的確定,即相較於對印度人的文化、思想與哲學的理解,我們這個世界對於希臘人的理解要少得多,讓我轉向到相對較冷僻的希臘哲學的研究上。此外,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左右著我去念希臘哲學:我閱讀了希臘哲學研究者陳康先生的《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譯註》,這本書的深邃難懂和陳康先生的精密分析吸引著我,讓我不得不以研究希臘哲學做為目標。
希臘哲學的特點
從希臘哲學中可以看出歐洲人有一個基本的想法:人是一種不能真正擁有知識的存有物,在這個意義下,他們的立足點和中國人截然不同。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假設人有能力知道這個世界原來的面貌,知道天、地、人以及所有事情。但是古希臘人或歐洲人的特點是假設人無法了解一切事物的真正樣貌,而宣稱這個民族的宿命就是無法對世界有真正的了解;對他們而言,所謂聰明人的意義在於承認自己的宿命就是無法擁有知識而去追求知識,哲學就是在這個意義下誕生的。從這一點看出歐洲人的科學和文明是如何從這個基礎上誕生,則是我認為學習希臘哲學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如果從現代人的角度去看古希臘人對知識的回答,會覺得很幼稚,因為當今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對事物的描述是很仔細的,相形之下,就會覺得古代人對事物的描述很粗疏。但是重點在於,我們應該看的是希臘人怎麼去回答一個問題。事實上,大部分的現代人都以想當然爾的態度看待所有事物,這是看不出其中隱藏的問題的,然而希臘人卻會做出不一樣的發問。例如問「樹」是什麼東西做的,我們往往描述它是由種子發芽而長成的,但這是對自然流程的描述,並不是從根源做出解釋。現代的科學與知識總是從「流程」上去了解萬物。但是希臘人卻會問「樹的根本是什麼?」,回答則可能是「樹是水做的」、或「樹是土做的」。他們基本的意義是在找尋這個世界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然而這樣的答案在現代人眼裡看來或許會覺得可笑,因為現代人解釋事情的方式是在時間的流程中挑選出一些片段,去解釋這些片段彼此間的連續關係。相較之下,希臘人所問的問題是比較根本的:他們去追問這些流程、現象的背後,真相究竟是什麼;或是用一種抽象思考上的理解,去說明某個種類的事物究竟「是什麼」。
讀希臘哲學培養邏輯能力
因此,閱讀希臘哲學,可以逐漸地培養出如希臘人般運用邏輯的能力。古希臘人談的「邏輯」是指,所有對於知識的討論必須要設定一個恰當的計算方式,不是證明兩個談論彼此對立、便是去證明兩者是彼此統一的,這兩種路向就是希臘人所籌造出來的邏輯。比方說,一張桌上有兩個杯子,就杯子自身而言,它們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而彼此是對立的;然而如果進一步擴大,將它們都視為位在同一個桌子上的東西,它們的對立性就被一個更大的視野統合而解消了。人們可以學習希臘人的方式,從思想上來理解某件事物,即使從一個可笑的答案出發也無妨。但要留意,在計算和思考的過程中,所提出的答案和所要解釋的對象必須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也就是要將一個答案所遭遇到的種種矛盾、對立,收攝在一個涵蓋性更廣大的解釋之下。藉著這種思考方式,可以由一個幼稚的出發點開始,隨著矛盾、對立的出現,再到將其統一在更高的可能性上,藉此可以慢慢地發現希臘人的某些主張的思維過程。
希臘哲學的學習方法
在希臘哲學裡,許多奇怪的哲學問題交織地出現於不同的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中,閱讀時令人感嘆其心思工巧、推論精細。由於蘇格拉底以前的古代希臘人著作多已散佚,自西元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的思想逐步透過歷代的文獻記載,才陸續蒐羅成為斷簡集,這些斷簡集本身很難呈現出完整的哲學論述;然而,同一個斷簡通過不同哲學家的詮釋之後,其哲學思想的內容也往往南轅北轍。因此,研究它們並非易事。要理解古代希臘哲學,首推柏拉圖的對話錄,其次是亞里斯多德的著作。由於蘇格拉底並沒有任何作品傳世,後人往往很難知道蘇格拉底真正的想法。然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師徒相傳,從倫理問題的追問,逐步發展出各種學科的知識研究。蘇格拉底的思想可由後人的記載中得知。
要閱讀、理解希臘哲學文獻,我引用陳康先生的一個說法:人要先學笨,才能夠有步驟地在思想上學習。這個笨拙的方式就是先慢慢地從一字一句開始了解,再逐步地去了解一個段落的主張和想法,然後再去看整個段落的論證過程、以及論證是否合理,這即是「客觀的閱讀」,也是現在一般讀者所缺乏的方法。很多人閱讀書籍是為了「尋求知己」,他所要看的並不是書裡真正要表達的意思,而是這本書能「啟發」他什麼,書中哪些內容對他是「有用」的;但如此一來,這本書就變得沒有用了,因為他只看到自己之所見,卻認為這是作者的看法,使得很多書裡的談論都失真了。讀希臘哲學所看的是聰明人所寫的著作,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他們的聰明,而不是從聰明人的話語中找出和自己相同的看法,藉以尋求認同感;這樣並不是去了解作者在想什麼,而只是了解自己在想什麼或喜好是什麼,如此反倒把聰明人變成愚昧的人了。
《圖解希臘三哲》的內容與特色
初讀《圖解希臘三哲》時,所得到的第一個印象是,作者用非常言簡意賅的方式,談論了到亞里斯多德為止的古希臘哲學史,並且將整個焦點放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這三個哲學家。
整體看來,《圖解希臘三哲》這本書相當簡要而如實地提供初學者一個古代希臘哲學的概要,而且有部分談論是出於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自身的著作——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工作。此外,為了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各種談論的意義,作者隨著行文提供了一系列的希臘哲學術語的意義解釋,對於讀者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本書很重要的優點。
此外,圖解表現也是本書一個重要的特色。圖解可以讓人對書的內容有一個概觀性的掌握,圖解所做的分類、階段與流程是概觀的,讀者可以藉此很快地了解本書的內容架構。不過,要提醒讀者的是,雖然圖像的思考對於理解經驗中的事物有幫助,但卻無法取代思辨能力的培養,讀者必須仔細思考,才能分辨各種談論在思想上的關係、發展、及其特殊性。在藉助圖解來掌握書中內容之外,不應忽視掌握思考上的次序的重要性,如此才能逐步深入哲學家們的主張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