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的法國史學界中,有一股反對當時具有主宰勢力的「實證學派」朝流,隱隱的顯現在《綜合史學期刊》中。這股浪潮在30年代的年鑑學派內就更明顯了。這股改革的新潮是不重視「事件」的研究,而著重於「長期」(或說是「長久持續期間」)的分析。他們把注意力由政治史轉向經濟活動、社會組織以及群體心態,也努力嘗試把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結合在一起。這些研究的取向,在L.Febvre一系列引起爭議的文章中(收錄在《為歷史而戰》)、在M.Bloch未完成的遺作《為歷史辯明:史家之事業》中都已明白顯示。這些方向在F.Braudel的《菲利浦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在P.Goubert的《十七、十八世紀時期的Beauvais地方與Beauvais人》等等,這些人的博士論文中,以及在他們的著作中已實現了這個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史學環繞著一份期刊《年鑑:經濟.社會.文明》。靠著這份期刊、一所研究及教學機構「高等費用研究院第六組」,以及在出版界、報業間的關係網,這個新史學派的名聲逐漸升高。1950年及60年代中,年鑑學派的人把研究領域劃分為地理史、經濟史、人口史等,在70年代中,他們開拓了心態史的領域。半世紀以來的耕芸,年鑑學派的精神浸透了法國大部分的史學家,也影響了外國的史學家:西歐、美國,以及拉丁美洲。
作者簡介:
賴建誠,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現為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著有《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社會經濟史的分析》、《重商主義的窘境》、《綠野仙蹤與中國》、《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Oxford, 2000);譯有雷蒙.艾宏(Raymond Aron)《入戲的觀眾》、赫特曼(Ghertman)《多國籍企業》、西蒙.波娃的《波娃的告別──與沙特的對話》和《波娃的告別──再見,沙特!》等,E-Mail: lai@mx.nthu.edu.tw。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選譯與撰寫的文章,對年鑑學派的起源、發展、演變、方法,以及代表性學者的生平、理念、著作等,有詳盡完整的介紹。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本書選譯與撰寫的文章,對年鑑學派的起源、發展、演變、方法,以及代表性學者的生平、理念、著作等,有詳盡完整的介紹。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