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宜潔 臺大外文系畢業,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曾任美國紐伯瑞金獎作家Linda Sue Park訪臺隨行口譯、臺北國際書展兒童館策展助理、基隆市文化局英語繪本講師。喜歡閱讀周圍的人,覺得平凡的事物裡裹著最深的奇幻。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偽倫敦》、《生存遊戲》、《失控的邏輯課》、《星期三戰爭》、《好心的大爺!幫幫忙!》、《玫瑰的繽紛日記》、《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合譯)、「保母包萍」系列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生總要為別人做一件事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看完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自己很渺小,人家小小年紀做了這麼多事,自己馬齒徒增,一事無成;第二個感覺是很慚愧,人家為衣食奔走呼號,尚衣不敝體,自己錦衣玉食,坐在冷氣房裡抱怨。這本書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讓學生看一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孩子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創造更好的未來,為什麼我們坐著等別人來替我們解決問題?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一書中說,每屆衛生署長上任時,醫界大老們都去找署長哭窮要錢,署長也例行公式的帶他們去找行政院長,大家發發牢騷,然後沒有下文。他問,為什麼不先看一看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現況?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這次花蓮全縣營養午餐免費,經費是來自各部門的節省:不要加那麼多班、不要出那麼多差、不要印那麼多公文……,積少成多,事就成了。賣菜的陳樹菊每天省一點錢,也捐出了幾百萬出來。最主要是看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如果該做,就去做,路是人走出來的。誰會想到賣檸檬水可以賣到幾百萬的癌症研究基金呢?古人說「反求諸己」是很對的態度,先看自己可以做什麼,真的做不到,再請別人幫忙。 其實這也是做學問的態度,一個數學難題,自己先試各種方法,真的解不開,再去問老師。自己已先想過了,大腦留下了痕跡,老師再講,會馬上豁然貫通,這樣的學習效果最好,不知道怎麼錯的,就不知怎麼才是對的。 書中的每一個小英雄都是自己先想辦法,沒有等別人來幫忙,當別人看到這孩子這麼用心時,就會伸出援手,所謂「自助、人助、天助」。賣檸檬水賣到排隊來買,我想不是那些大人都口渴,而是大家被孩子的心所感動,願意排隊來助他一臂之力。 書裡我最感動的是衣索比亞的馬威,他們全家逃到美國這個「天堂」後,發現天堂也有人心胸不大,同學笑他穿的破、家裡窮,欺負他。他父親跟他說「不反擊,反而需要更多勇氣」,能忍天下之忍,才能成為人上人,一反擊就落入別人的圈套中,別人會馬上說他暴力、他先動手,他……。但是不反擊,不會給學校退學的藉口。教育是脫離貧窮唯一的機會,馬威一定要上學接受教育,他才有機會真正反擊欺負他的人。馬威後來果然拿到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進了欺負他的人進不了的大學。這個「忍」成就了他的大業。 另一個令人感動的是羅馬尼亞的孤兒伊勢多,他被好心的美國人收養,脫離了苦海後,沒有忘記原來孤兒院中的慘狀,他自十五歲起,在美國巡迴演講,告訴他們,有十六萬個孤兒每天只能接受到二至五分鐘的照顧時間,經常被毒打、受凍挨餓。喚起世界對羅馬尼亞孤兒的關心。現在已有好幾百個世界組織在幫助羅馬尼亞的孩子。他甚至在2005年搬回羅馬尼亞去住。一個逃離地獄後,還願意再回去,真是了不起。他說,沒有人應該被遺忘,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關心他的人。 想想我們在報上看到有人餓死,有人寂寞而死,三週才被發現,真覺慚愧。英文有句諺語“沒有人可以做所有的事,但是每個人可以做一點事”(No one can do everything, but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我們個人的力量雖然不大,但是當眾志成城時,力量就出來了。看到這些勇敢的小英雄,請不要再說「我不能」,捲起袖子來,人一生總要為別人做一件事,請付諸行動,讓這個世界不一樣!
吳宜潔 臺大外文系畢業,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曾任美國紐伯瑞金獎作家Linda Sue Park訪臺隨行口譯、臺北國際書展兒童館策展助理、基隆市文化局英語繪本講師。喜歡閱讀周圍的人,覺得平凡的事物裡裹著最深的奇幻。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偽倫敦》、《生存遊戲》、《失控的邏輯課》、《星期三戰爭》、《好心的大爺!幫幫忙!》、《玫瑰的繽紛日記》、《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合譯)、「保母包萍」系列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生總要為別人做一件事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看完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自己很渺小,人家小小年紀做了這麼多事,自己馬齒徒增,一事無成;第二個感覺是很慚愧,人家為衣食奔走呼號,尚衣不敝體,自己錦衣玉食,坐在冷氣房裡抱怨。這本書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讓學生看一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孩子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創造更好的未來,為什麼我們坐著等別人來替我們解決問題?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一書中說,每屆衛生署長上任時,醫界大老們都去找署長哭窮要錢,署長也例行公式的帶他們去找行政院長,大家發發牢騷,然後沒有下文。他問,為什麼不先看一看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現況?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這次花蓮全縣營養午餐免費,經費是來自各部門的節省:不要加那麼多班、不要出那麼多差、不要印那麼多公文……,積少成多,事就成了。賣菜的陳樹菊每天省一點錢,也捐出了幾百萬出來。最主要是看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如果該做,就去做,路是人走出來的。誰會想到賣檸檬水可以賣到幾百萬的癌症研究基金呢?古人說「反求諸己」是很對的態度,先看自己可以做什麼,真的做不到,再請別人幫忙。 其實這也是做學問的態度,一個數學難題,自己先試各種方法,真的解不開,再去問老師。自己已先想過了,大腦留下了痕跡,老師再講,會馬上豁然貫通,這樣的學習效果最好,不知道怎麼錯的,就不知怎麼才是對的。 書中的每一個小英雄都是自己先想辦法,沒有等別人來幫忙,當別人看到這孩子這麼用心時,就會伸出援手,所謂「自助、人助、天助」。賣檸檬水賣到排隊來買,我想不是那些大人都口渴,而是大家被孩子的心所感動,願意排隊來助他一臂之力。 書裡我最感動的是衣索比亞的馬威,他們全家逃到美國這個「天堂」後,發現天堂也有人心胸不大,同學笑他穿的破、家裡窮,欺負他。他父親跟他說「不反擊,反而需要更多勇氣」,能忍天下之忍,才能成為人上人,一反擊就落入別人的圈套中,別人會馬上說他暴力、他先動手,他……。但是不反擊,不會給學校退學的藉口。教育是脫離貧窮唯一的機會,馬威一定要上學接受教育,他才有機會真正反擊欺負他的人。馬威後來果然拿到哈佛的全額獎學金,進了欺負他的人進不了的大學。這個「忍」成就了他的大業。 另一個令人感動的是羅馬尼亞的孤兒伊勢多,他被好心的美國人收養,脫離了苦海後,沒有忘記原來孤兒院中的慘狀,他自十五歲起,在美國巡迴演講,告訴他們,有十六萬個孤兒每天只能接受到二至五分鐘的照顧時間,經常被毒打、受凍挨餓。喚起世界對羅馬尼亞孤兒的關心。現在已有好幾百個世界組織在幫助羅馬尼亞的孩子。他甚至在2005年搬回羅馬尼亞去住。一個逃離地獄後,還願意再回去,真是了不起。他說,沒有人應該被遺忘,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關心他的人。 想想我們在報上看到有人餓死,有人寂寞而死,三週才被發現,真覺慚愧。英文有句諺語“沒有人可以做所有的事,但是每個人可以做一點事”(No one can do everything, but everyone can do something.),我們個人的力量雖然不大,但是當眾志成城時,力量就出來了。看到這些勇敢的小英雄,請不要再說「我不能」,捲起袖子來,人一生總要為別人做一件事,請付諸行動,讓這個世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