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決策力X執行力
這是一本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必備的案頭書
本書特色:
1. 以原創性的整體概念架構,納入經典理論及新理論,使讀者對主題有全貌性的了解,避免內容碎片化。
2. 以大量古典案例及作者職涯的親身經歷為印證,深刻說明決策與執行的實際運用過程與結果。
3. 根據複雜系統的科研成果,演繹出以「因緣成果」原理為核心的自組織系統理論,為迄今尚未被東西方管理學界正視的「執行」概念,建立理論基礎。
4. 融會東西方管理哲學,闡釋「決策不只是選擇、執行不只是奉命行事」,探索領導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提倡「用勢不用力」的管理觀。
本書融會東西方管理哲學,結合作者毛治國豐富的工作經驗,將管理單刀直入切為決策與執行兩大塊,探討如何改善與提升管理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作者特別用20年鑄一劍的工夫,從複雜系統科研成果中淬煉出,一舉突破傳統牛頓機械典範的「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管理觀,解析如何以「用勢不用力」方式來推動管理工作的秘訣。
全書不僅從領導者觀點說明「決策不只是選擇、執行不只是奉命行事」,對決策、執行、變革、領導、戰略都有恢宏而精闢的論述,並有完整案例分析作為佐證,除了鑑古知今之外,更包括多個作者職涯中親身經歷的案例來印證書中理論,如台灣高鐵財務危機、五楊高架、蘇花改、2015年登革熱疫情防治及八仙塵爆事件等國家重大建設策略和事件,展現出做為領導者須面對的嚴酷挑戰,以及決策之道。
另對管理者多元風格的發展,領導者用人、治事、修己功夫的鍛鍊,以及管理變易、簡易、不易之道的洞察,也都一一提出可具體遵循的規範與法則;所以是每一位要自省、要進德、要成功的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必備的一本案頭書。
對現職領導者,這是一本歷經實戰檢驗的教戰手冊。
對未來領導者,這是一本內功外功兼修的進修教材。
對卸任領導者,這是一本分享人生哲理的心得報告。
★名家推薦
本書之超越一般管理學著作,在於全書之立論始於科學哲學層次,對於傳統管理理論所依據之典範進行挑戰。──台灣管理學界宗師 許士軍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毛治國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曼谷亞洲理工學院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工作經歷涵蓋學、官、產三界。曾任交通大學教授、系主任、講座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交通部主任秘書、觀光局長、高鐵籌備處長、常務次長(並曾短期兼任民航局長)等職務。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曾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出任交通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院長。2015年2月退休,目前為交通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入選國際智能運輸大會名人堂,並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會管理獎章得獎人。
毛治國於交通部主任秘書任內協助啟動交通各業的自由化政策;觀光局長任內創辦臺北燈會(後改稱臺灣燈會);高鐵籌備處長任內完成臺灣高鐵工程規劃並引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BOT模式。交通部常務次長期間完成「電信三法」的制定,並推動電信市場開放;後轉任中華電信董事長,推動公司民營化並再造其企業競爭力。交通部長五年任內:推動兩岸觀光、民航、海運三通政策,八八風災期間曾任中央應變中心指揮官,災後重建原住民部落原鄉交通幹線;另完成臺灣公路幹線危橋全面改建(原定六年計畫縮短爲兩年完工),完成五楊高架公路工程(工期縮短兩年、經費節省1/3近300億元),貫通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完成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改建,完成花蓮臺東鐵路電氣化,推出「台灣好行」觀光巴士與「郵輪式」鐵路觀光列車,完成全球首案的高速公路系統全面電子收費,設立年度性預算科目、全面改善公共運輸服務品質;以及揭舉社會公平與安全目標,化解環評爭議,推動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工程。行政院長一年任內:解決臺灣高鐵財務問題並將其公開上市,通過「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實驗教育三法」、「長期照顧服務法」,修訂「公司法(增訂閉鎖型公司條款)」改善青年創業環境,通過實施房地合一稅制,核定「高齡社會白皮書」與「生產力4.0發展方案」,設立「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融合族群,推動社會企業發展,開放政府資料(獲國際組織評比全球第一名)。
推薦序
導讀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前言
認識本書作者毛治國教授應該有三十年以上的光景,稱呼這位老朋友為教授,是從他著書立說的身分。否則以他這三十年來在學術、教育、政府和業界各方面的不凡經歷與成就,是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稱呼的。
兩個多月以前,承他以本書手稿見示,並囑作序,深感榮幸。全書計十二章,都三十五萬言。在首章概論中以管理的核心在於決策和執行開始,作為全書之龍骨,並兼及討論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這些基本問題,最後以第十二章「管理之道」貫穿全書,融合總論結束。就這開始和結束的結構而言,表面上似乎和一般管理學無殊。但一經細讀進去,頓然發現,在這始末之間以及各章文字背後,有如進入一座典雅精奧的學術殿堂。譬如以本書中討論管理核心工作的決策為例,乃按「見」、「識」、「謀」、「斷」四項,各以一章文字闡述其中道理。再以其中「見」而言,先由第一層次的「刺激-反應」的感知作用原理開始,再進入到第二層次「顯問題」,抽絲剝繭,層次分明,邏輯清晰。尤其在學理之中,融入作者自實務中深入觀察所獲得的獨到見解和體悟,這在同類管理學中極為罕見的。
這些特色,見之於這一章,也貫穿全書,渾然天成,如非出自作者多年之用心、專注、深思、明辨,是不容易達到這一境界的。這也印證了作者在首章結語中所說,「原則性的管理知識,基本上是來自個人經驗所轉化的直覺體悟」,但是他又接著說「如何把個人化的直觀經驗轉化為具公共性的可教可學知識,就是產生管理知識或理論必須跨越的重大門檻。」他總括地說,管理理論「都不外是在歸納前人實證經驗的基礎上,再加上學者對問題特徵的理解與洞察」,經由這一段話,讓我們瞭解作者著作本書以及治學的基本態度。
管理學之發軔與性質
至於管理這一學科究竟是「科學還是藝術」,長久以來一直是個不斷論辯的問題,書中作者也提出他的看法,予以澄清。作者對這問題的剖解,既有三度空間論述,又有二元論的呼應:對於前者,他認為管理兼具知性(客觀地認知事實)、理性(主觀地取捨價值)和感性(有節有度地表現行為);然而在於後者,則有「術與道」、「用與體」、「變與常」的表裡,究屬科學或藝術,似乎難以一概而論。
儘管如此,如果我們同意,管理的最終目的在於建立事功,也就是人類為達成某項任務所採取的促進人們協力合作以提高績效的行為,就如杜拉克所稱,管理為掌管一個機構生產力的器官,那麼管理的本質應屬應用之學。
然而要達成這種績效,其背後因素千變萬化,十分複雜,既包括了人類個人或群體的心理、社會、經濟、政治各種因素,又受到科技、地理、政府、各種外在環境的影響。換言之,管理就是配合任務(task) 的性質和需要,將相關的技能、資源、情勢整合起來,以達成這項任務。在這整個過程中,本書強調管理作為,乃在於「因應變化以求其通」,如在這本著作中所主張的「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之說,就是二元論中的「用與體」組織為主軸的應用,有關這一點,文後將再論及。
從某一觀點而言,這種管理功能,可以說是和人類文明發展同步發生,然而人們並未察覺它的存在,似乎就如《周易:繫辭》中所稱「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狀況。這有待1945 年時,杜拉克從深入觀察通用汽車這家巨型企業的實際運作後,方才提出「管理」這一觀念,並奠定管理學發展的基礎。
管理步入科學之途
人類一旦發現管理這一行為後,很自然地,很想知道有關這種行為背後的道理,這時就接上科學這一成分。本來科學之性質,就是針對某種現象(phenomenon) 之「存在」(being) 與「變化」(becoming),就其構成因素以及其間之關係,提出說明與解釋。這種經由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 獲得的,才稱為「科學知識」(scientific knowledge)。所謂科學的真諦,不在於其內容,而在於獲得知識的途徑,這代表了歐洲啓蒙時代開始所發展的科學觀點。
如果依照同樣道理,將管理現象或行為提升為一種社會現象,則應用科學方法以發展相關知識,則管理亦可視為一種社會科學。唯此時將出現兩種途徑或選擇,一者為將管理視為可明確界定之「一種」社會現象,將其發展為一門社會科學,有如心理、社會、經濟、政治等社會科學學門。在事實上,在相當大程度內,學者的確亦循類似於自然科學之途徑,將其應用於社會現象,加以研究。
科學或是實務
如果依循此途徑發展,管理學似乎可與前此所稱各種社會科學學門並列。但問題在於,管理與其他社會學科之性質不同。如前所稱,管理之本體(ontology) 屬於任務性(task-based) 或規範性(normative) 之實務,而其他社會學科所研究者,乃就某方面之社會現象,依其自然的(natural) 或實然的(positive)性質,發展為不同的理論。此種基本社會學科所重視者,在其界定範疇內,以「其它條件不變」(ceteris paribus) 之假定,講求效度上之嚴謹性。然而,如前所述,管理乃以應用為主,所講求者,為如何達成期望之績效,此時所涉及的因素,一般跨越上述各社會科學學門,因此他和後者間關係並非水平式並列,而是上下間之應用。
在這種意義下的管理,追求績效是不可能在採取「其他條件不變」的假設下達成的;換言之,此種任務性行為,或稱之為實務,乃是對於前述各種社會科學知識之應用。其間關係有如臨床(clinical) 醫學與基礎醫學間之關係。
如採另一發展途徑,則分別由原有的各社會科學學門學者,各以其本身觀點與立場,針對管理問題或現象進行研究,因而出現有「管理心理學」、「管理社會學」或「管理經濟學」之次學科。此種研究,有其學術上之價值。問題在於,如要將此等各有所本的理論應用於管理實務上時,依然存在有不同之基礎學科理論與實務之間之鴻溝,有待克服。
管理理論之科學典範
再者,在科學研究背後,依學者孔恩(Thomas Kuhn) 的說法,尚存在有所謂「科學典範」(paradigm),以規範科學研究之進行。一般而言,其內容涉及兩個層次,一是有關科學知識之「實相」 (reality),此即針對所研究之對象,採取一種跳出實體世界而進入思維世界的陳述,建構理論背後所依據的宇宙觀或世界觀,屬於「抽象的」(abstract) 或「形而上的」(meta-physical) 的層次。由於此種論述或預設無法由科學方法加以實證(empirical verification),一般又稱之為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以本書而言,作者以具有自主、主動與動態之演化系統論取代他律、被動與靜態之牛頓機械系統論,從而推衍出「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之基本模式,即代表一種新系統典範之重建。
另一層次是有關人類何以能夠獲知「實相」之途徑以及所獲知識之性質,此屬於「知識論」(epistemology) 之範疇。首先,知識之發現,最先一步有賴語言之創造,此即將所觀察的人事物,依所體悟到的共相,賦予某種名稱,日後遇到新的人事物,即依所認定之共相,以共名稱之,因此溝通了實相與思想之間的聯繫,在這關聯性上,語意學(semantics) 扮演一種關鍵角色。例如在本書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構念」(construct),如「因」、「緣」、「勢」、「力」、「虛」、「實」、「和」、「合」等等,提供理論建構之素材。
至於知識之獲得,大致言之,有來自邏輯推導之「理性論」(rationalism) 或來自實證歸納之「經驗論」(empiricism)。前者中之最極端者,如最早之唯心論者,主張要想得到真正的知識,一個人應該閉上眼睛,把自己的感官存而不論,只要運用自己的思想去界定實相。後者乃嘗試自所獲得大量而蕪雜的資料中,採取去蕪存精的「化約法」(reductionism) 或進行兼容並蓄的「詮釋法」(interpretationism),發展知識,或如一般所稱「量化」或「質性」的研究方法。
以上乃自知識觀點,說明管理理論之發展,這是屬於「科學」構面的認知。但自管理屬於實務這一性質,其根源除了科學構面外,還應該加上倫理(ethics) 與美學(aesthetics) 兩方面之探究,如此方可兼及管理之「真」、「善」與「美」之內涵以期達到更圓滿之整體。
管理倫理
所謂「管理倫理」,即自根據某種道德原則以形成評估管理行為之正當性,從而對於管理實務產生某種程度之影響或制約作用。有關管理與倫理二者間的關係,自歷史背景視之,不但十分複雜,而且也在不斷變動之中,這可分自兩方面來說。
首先自倫理對象的範圍來說,大致言之,人們最先所指的,乃是某些直接相關人群,如企業投資者、顧客、員工等;日後擴大到所謂「利害關係人群」(stakeholders) 如當地社區,以及環保、消費者、女性、弱勢等;近年來又將這範圍再擴大到社會與生態之永續發展等,也都包括在倫理對象之內。
其次,有關道德原則。以企業而言,在工業革命之初,亞當斯密提出,在「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下,人們追求私利,結果反而可達成公益。由於這種關係,企業營利行為之本身是合乎倫理原則的。再說,學者威伯(Max Weber) 認為,依基督教新教教義,認為經濟上的成功,乃代表上帝對於人們消除貧窮天職的獎賞。同樣道理,個人進入機構工作屬於契約行為,只要是依市場公平運作下所訂定之契約,都是正當的。
然而,人們發現,市場不是完美的,有其外部性(externality)或失靈(failure) 問題。此時,基於市場交易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完全和不公平的,因此有賴市場以外力量的匡正和規範。這種外在力量,除來自所謂政府「看得見的手」透過法律程序,訂定許多規則規範外,再則為倫理。
此種建立在道德原則上之倫理準則,例如有依「實用主義」(pragmatism) 原則所發展的以「最大多數人之最大效用」做為準則,或建立在「動機主義」上之「普遍規則論」,例如公平、正義之類等。此種倫理準則近年來已納入一機構內,形成其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念。其中最為核心者,則在於建立一機構內外之信任關係。論者認為,此種信任關係,可代替傳統層級組織結構下之控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行為上達成目的的彈性,尤其在當前網路經濟中,更為重要。
[…]
典範轉移的挑戰
繼前節中討論管理與管理學之基本性質與發展,現在回到有關這一著作本身。
就這一著作之內容言,應該不是一般教科書,而是一部專著。比較言之,教科書的功能是依據一套普遍性之架構,兼容各家之說,有系統地呈現給讀者,以獲得一般性之理解或做進一步之鑽研。而專著者,則有其源本與前提,獨特之觀點,和嚴謹之邏輯,推衍出一套具有內部一致性之論述。這也形成了在社會科學不同領域內所出現的各家或門派的理論。
基本上,本書之範圍兼及理論與實務兩部分。就理論部分言,又包含了科學哲學與科學理論二個層次;實務部分除已見於理論各章有關原理原則之應用外,尚有「中華電信組織再造」(2000-2003) 與「大衛營和平協議談判」(1978) 兩個具體專例,做為本書管理觀的檢驗與印證。
本書之超越一般管理學著作,在於全書之立論始於科學哲學層次,對於傳統管理理論所依據之典範進行挑戰。作者認為,「傳統的系統理論充其量只是個人造機械鐘錶模式的理論,無法反映出人類組織是具有自發演化生命力的複雜系統的事實」。
作者在科學哲學層次所採的世界觀,主要以自然科學理論中之「複雜系統」理論,取代牛頓傳統力學的「機械系統觀」。作者以這一個演化性的複雜系統理論為前提,視人類組織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系統。作者藉由「究今,辯古;以今解古,借古喻今」的過程,析離出「自組織」這一概念,認為是「隱藏在所有複雜系統理論中的公約數」。
「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
在這系統內,管理的世界就是一個「自組織」的世界,所謂「自組織」是指「沒有主觀意志的外力介入,只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就自然發生的一種過程」。書中,作者為了說明這種「自組織」的性質,嘗試以宇宙與星系的生成與演化,地殼變動,地球的天氣變化,自然界的物理現象,生物的物種進化等等為例,著力至深。
在這種以自組織無形之手所建構的世界內,如果內因和外緣不再和合,所謂分形基模開始異化,從而全面啓動系統的相變過程,帶動「全新功能的新系統湧現而出」。
書中以這上述基本道理綜整出一套前後連貫的理論脈絡,包括宏觀三原理和微觀三原理以支撐宏觀原理六法則,代表人類組織「創生、存在、演化」生命歷程所遵循的一套自組織規律,也是可用來發展更全面性新演化系統論的一套積木元素。
相對於「自組織」的本體,尚有「他組織」之運作,此即管理者通過「德」與「理」兩個「他組織」控制因子,形塑或改造系統的內因方式,以維持系統的穩定存在(小執行)或促成系統由應變來達成泛穩定目標(大執行)。但是要達到這種「和合」、「成事」的境界,除了內因條件外,管理者還要觀察和尋求「機」和「緣」這些屬於外在環境因素的配合。書中提出了所謂「形機成勢」、「因緣成果」種種道理,以求既能圓滿宏觀的常變循環,也實現微觀的「共生演化」。
這種自組織的系統觀念所推衍出的理論,至少包含有兩層涵義,一是整體或宏觀性的意義,此即每一組織有其使命和文化,缺乏此一意義,一個組織是不能有效運作也沒有適應環境和學習改進的能力。
一是微觀或部分性的意義,此即在組織內部的構成部分,存在有互動配合的關係。此種關係間之化學變化,並非來自原設計者所預期和決定的,對於組織整體效能之發揮,可能是有利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在這一個「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的理論建構內,自組織的運作,是自然的,客觀的,作者稱之為天道;而所謂他組織則指由管理者順從天道,善用天道,所採之行為屬於主觀的人道。
總結來說,人類社會與組織是「自組織」與「他組織」並存的系統,人類文明之成就也都是靠「自組織的自然力」和「他組織的人力」合作下所獲得的結果。
「以管窺豹」
以上對本書的內容所做描述,最多只是一嘗試,在寫作中,內心是惶恐的,誤解和失真幾乎是難免的,這樣做的目的,除了顯示寫此導讀之過程所做的努力外,更重要的,乃是引發讀者的好奇心與親身探究之興趣。
做為序文,本篇文字似已過長(也由於這一緣故,完稿之後,蒙出版者之建議,改為導讀),對於本書而言,也有狗尾續貂之感。但是最後要說的是,本書之價值所在,然而卻也是在這篇導讀中尚感闡述不足的,乃在於書中在理論架構之下所融入作者的洞見、感悟和智慧。譬如有關領導角色一項。隨著今日企業或任何機構所面對的環境如此瞬息萬變,使得領導者所扮演帶動變革和創新的角色,更為關鍵。他可以是一位企業的CEO、電影導演、球隊教練或是交響樂團指揮;在現代組織中他也可能是十分普遍存在的團隊負責者。沒有有效的領導者,所有其他管理活動都將變為失去方向和動力。
以本書作者而言,貫穿全書都可發現在各種國家重大建設策略和規劃中,他做為領導者面對的嚴酷挑戰,以及所表現出的勇氣和智慧是十分深入和感人的。反映了毛治國教授這位作者,在他豐富的人生歷練中所呈現出「深思、遠慮和洞見」的為人做事風格。有關這一點就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和發掘吧!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寫於台北市
導讀 許士軍(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前言
認識本書作者毛治國教授應該有三十年以上的光景,稱呼這位老朋友為教授,是從他著書立說的身分。否則以他這三十年來在學術、教育、政府和業界各方面的不凡經歷與成就,是很難找到一個適合的稱呼的。
兩個多月以前,承他以本書手稿見示,並囑作序,深感榮幸。全書計十二章,都三十五萬言。在首章概論中以管理的核心在於決策和執行開始,作為全書之龍骨,並兼及討論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這些基本問題,最後以第十二章「管理之道」貫穿全書,融合總論結束。就這開始和結束...
作者序
自序/這是一本寫給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看的書
自序是保留給作者用來說明:為什麼寫這本書、寫給誰看、怎麼寫成的、寫了些什麼內容,以及向協助成書的幕前幕後參與者表達謝意的空間。以下是本書的故事。
動機
我是個相信「好理論必然實用」的人。自己的親身見證是:從1987 年第一次離開學校教職進入政府工作,近30 年的公務生涯當中,雖經歷過許多性質完全不同的職務,但我的「隨身行囊」中始終長相左右的只有兩件法寶—決策與執行兩套理論。第一件法寶讓我知道如何看清問題、確立對策;第二件法寶讓我知道如何運用組織的力量,將自己的理念付諸實施。而為了分享這一信念,就在2003 年第一次離開公職時,把自己對決策這一題目的經驗與心得整理出書(2003版《決策》,天下雜誌出版);當時也曾預告還要再出一本以執行為主題的書,以便與決策搭配,使它們成為從知到行的完整套書,供企業管理與公共行政工作者參考。
自從1978 年赴美求學開始,自己逐步從工程轉入管理領域以來,除了大半政府公職生涯外,也兩度在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專任教職,累計超過十年時間。回想起來,我比其他管理學者幸運的是:有機會利用大半輩子的職涯作為實驗平台來檢驗管理理論;而另方面我又比一般行政與企業管理工作者幸運的是:因為受過學術訓練,所以只要有心,就有機會從工作經驗中去發展管理理論。而2003 年的《決策》一書,就是從上述的著眼下筆,所寫都是經過實務驗證或自己從工作經驗中領悟出來的決策原理。事隔15年,自己已從職涯退休,又動念再次寫書,就決定乾脆將決策重寫,並將它與尚未撰寫的執行合併成一本書,用管理作書名來出版。
概念架構與示例取材
本書在宏觀結構上與《決策》相同的地方是:為了使讀者對全書主題能有全貌性的了解,避免內容碎片化,所以都先提出了一個具有原創性的整體概念架構,然後再把許多歷久彌新的經典理論或經過篩選的新理論納入架構。而2003 年《決策》的原創性概念架構是「見識謀斷」四部曲。
本書以管理為主題,開宗明義就把決策與執行當成管理提綱挈領的兩個核心工作。其中的決策因已有前書見識謀斷的架構可資利用,無需另再張羅;至於其中的執行則根據以下認知另再為它發展出一套概念架構。首先,本書認定執行是利用組織作工具,以群策群力方式完成的一種工作。其次,本書再將執行區分成大小兩個範疇:把由經理人奉命行事,單純利用既有組織,將決策付諸施行的執行工作稱為小執行;而把由領導者親自帶領,根據「先利其器、再善其事」精神,先進行「組織變革」再利用新組織作工具,去實現決策宏大願景的執行工作稱為大執行。其三,因為本書以探討大執行為重點,所以發展出一套稍後會再說明的新組織變革理論,作為大執行的概念架構。
本書用來解說理論用的案例,在取材上與《決策》只用古典案例的情形已有不同。本書,包括重寫的決策那部分內容在內,都採用了許多我自己職涯中親身經歷的案例,用來印證書中的理論,主要是回應《決策》書友們的回饋意見,因為許多人認為:第一人稱的案例會更有說服力。
成書過程
本書決策各章的內容,主要是將《決策》的見識謀斷四部曲,用事實、價值兩前提的二分法,再細分成八個步驟所作的更深入討論。由於這一部分的寫作背景與前次成書並無太大出入,因此我特別將共發行了三版的《決策》第一版自序保留了下來,以便有興趣的讀者可據以了解我當年寫書的動機與過程。
至於本書執行部分的內容,原曾構想以傳統組織變革理論為核心來下筆,並認為應可很快就可殺青成書。但實際的撰寫工作卻一耽誤就是將近15 年時間,原因不在工作繁忙──因為公餘之暇讀些有難度的書,一直是我用來轉移焦點,自我放鬆的「以毒攻毒」偏方,所以時間不是問題──根本的問題是自己鑽入了理論上的牛角尖。
1995 年前後全球出現了許多介紹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的科技普及讀物,使我注意到這套發展自1970 年代自然科學領域的新系統科學所提到的自組織(self-organizing)概念,因為具有司馬遷所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特性──貫通自然與人文科學領域,可用來理解自然、生命與人文社會現象──所以也應可用來處理目前的組織理論,特別是組織變革理論,還無法圓滿解釋出現在現實世界的許多問題。從那時起
我就曾動念,有朝一日應該把這套有趣的理論引進管理界。結果,等到正式動手寫執行有關內容時,「爲什麼不用這本書來推廣自組織理論」的念頭,就一直魂縈夢繫、揮之不去,最後終究忍不住自我挑戰的誘惑,就下定決心去捅這個難惹的大馬蜂窩──因為學術上,這個馬蜂窩是一個大到可稱為科學典範(science paradigm)的大問題。
牛頓典範與複雜系統
目前管理領域的組織理論採用的是牛頓機械論的系統典範。這個從工業革命後,就被許多不同領域學門共同採用的系統概念,它的最大問題是只把任何拿來探討的系統,都一律當作沒有生命的人造機械來看待,所以就沒有能力來處理具有生命力的有機系統──包括人類社會與組織──所實際出現的生命演化現象。傳統的牛頓系統典範出現了與事實脫節的現象,就只能用替代性的新理論來重建一套新典範才能化解危機。而複雜系統論就是這個替代性新理論的主要候選者。
但問題是複雜系統論是個龐大的理論家族,發展上又各有淵源,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只把這套分支眾多的理論,用各分支自有的專門語彙以科普讀物形式向外推廣。而這些科普讀物的文字雖已力求軟化,但實際上仍充滿科技術語所形成的文字障,以致對一般耐心不夠的讀者來說,就不免把它們當成晦澀難懂的「新易經」,根本無從入門一窺堂奧。
說到《易經》,傳統解易向來有「象數」與「義理」兩條路線──前者直接針對易卦的卦象本身進行技術性解讀;而後者則探討《易經》文字中所蘊含的哲學意涵──因此以解易的雙路線來比擬,目前有關複雜科學的科普讀物,幾乎都以類比於「象數派」比較瑣碎的技術性、細節性內容為主;真正可供非科研出身的管理者直接應用,屬於「義理派」完整的新系統哲學概念,以及可用以了解複雜系統全局特徵的訊息,到今天都還不存在。
所以情勢很清楚,橫亙在我這個「業餘」登山者面前的,是一座高不可攀「系統科學典範重建工程」的學術大山。雖然在後來的登山過程中,我也常自問「只為了喝牛奶,真值得去養頭牛嗎?」但又因為自認只是個「業餘」者,並沒有攻頂必須成功的壓力,所以就在沒什麼好損失的心情下,展開了攀登這座學術大山的奇異探索之旅。
為喝牛奶養頭牛
整個探索歷程歸納起來可分成「究今、辯古、以今解古、借古喻今」幾個階段。所謂「究今」是:(1) 對分支眾多、重點各異,並且完全是以生硬數理語言所表達的複雜系統理論——本書涵蓋耗散結構、混沌、巨變、協同、分形(dissipative structure, chaos, catastrophe, synergetics, fractal)等五套理論——我仍必須先從「象數」之學入手,搞清楚它們究竟在講些什麼;(2) 我還得再動手把這些系出多門、各有淵源的立論,予以不斷解構以分析出其中的含金量,然後再設法將它們重組以尋找出埋藏其中的一貫脈絡——這就進入難度極高、令人衣帶漸寬寒徹骨的「義理」之學森嚴領域。事實上,一直等到這一摸索過程後期,也就是漸修到一定程度後,我才在驀然回首中頓悟出兩個道理:(A) 自組織概念是隱藏在所有複雜系統理論中的公約數,也是撐開複雜系統這頂大傘,使它綱舉目張的軸心傘柱;(B) 要建構一套新的演化系統論,關鍵在能否發現複雜系統的創生、存在與演化等各生命階段所遵循的規律。於是我就在打通這兩個竅眼後,重新回頭去篩揀各個理論間可相互勾稽與參照的意涵,並嘗試利用這些素材去綜整出一套前後連貫的理論脈絡。
至於「辯古」與「以今解古」是:在解讀複雜系統「義理」過程中,我頓然發現如果「古人所稱天道用大自然的自組織力量來理解」的話,那麼複雜系統所蘊含的哲學意涵,其實與許多古人直觀的洞察不謀而合;甚至可用複雜系統科研成果作為古人直觀智慧的現代科學佐證。不過為了避免誤解古人,落入斷章取義、牽強附會的陷阱,在辯古過程中我也花了不少時間重新查閱《易經》、《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乃至相關佛經等文獻,去確認相關古典概念的意義。至於其中在解讀上素來眾說紛紜的部分玄奧概念,我則嘗試用複雜系統的新理論去「以今解古」,來論證哪一套傳統古老說法最接近現代科學的新發現。
最後「借古喻今」則是:在把複雜科學理論轉化成管理語言過程中,我又發現:借用以今解古所篩揀論證過的古典詞彙,來作本書所綜整成果的標籤的話,就可把這一套內容複雜的新概念,用相對言簡意賅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今解古」與「借古喻今」其實是一種雙向詮釋的「既述且作」論述方式,而我就用這一方式從複雜系統的科研成果中彙整出:(1) 宏觀三原理——因緣成果、常變循環、臨機破立;(2) 微觀三原理——用勢不用力、量變質變、共生演化;以及(3) 支撐宏觀原理的六法則——價值律、自強律、守常律、應變律、分岔律、因革律。我認為本書所發現與歸納的六原理與六法則,代表的是人類組織「創生、存在、演化」生命歷程所遵循的一套自組織規律,也是可用來發展更全面性新演化系統論的一套積木(building block)元素。
二十年鑄一劍
以上說得頭頭是道的過程其實只是事後說來輕鬆的描述。因為這一趟奇異探索之旅,對我來說其實是一趟無從預知盡頭,又充滿了一次次山窮水盡、柳暗花明轉折的孤獨冒險;而最後收斂到採用六原理六法則的方式,來呈現本書所綜整的自組織規律,也相當於是經歷了不計其數打掉重煉的鑄劍苦行,無數次一再易稿重寫後,才終於淬煉定型的版本。
從開始涉獵複雜系統科學理論的1996 年算起,我用了「二十年鑄一劍」的工夫「登山」,但自己究竟登上峰頂沒有?遠處飄渺的雲霧中,是否還藏著另一座更高山峰?對身為「業餘」者的我來說,不想妄加判斷。但可確定的是:從「喝牛奶」的需要來看,本書目前「養的這頭牛」應該已經夠用。
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
回到典範危機的題目。我發現人類文明原本就是大自然「自組織」無形之手和人類「他組織」可見之手,共同合作下所創造的成果。例如,古人就曾利用「揠苗助長」的寓言,很早就提醒我們:人類的可見之手充其量只是用來改善作物的生長條件而已,因為作物本身的成長是大自然無形之手的工作,人類根本不可能越俎代庖、妄加插手。換句話說,人類文明的創造從來就是以「自組織為主、他組織為輔」方式完成,人類或許因過於自我中心,所以只看到這一過程中自己可見之手的努力,而忽略了大自然無形之手的更大貢獻。牛頓典範世界觀也因為看不到自組織力量的存在,就使上述盲點造成的問題更形變本加厲。
本書根據對自組織力量的重新認識,提醒管理者:管理的世界其實是一個「自組織之海」的世界,不過因為自組織之海本身不具方向性,所以管理者必須建立「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的管理觀,善用自己的決策力與執行力所產生的他組織可見之手功能,將自組織之海轉化成具方向性的管理工具,然後管理者就可以在「自組織出力量、他組織給方向」的方式下,借助自組織之海的力量取得管理成果。
寫給領導者看的書
本書融會東西方管理哲理,探索領導者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闡釋「決策不只是選擇、執行不只是奉命行事」的道理。韓愈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我希望這本將自己近四十年來對管理理論的思考,以及從管理實務中所獲的心得,沉澱反省後不揣簡陋拿出來與讀者分享的書,對現職領導者,可成為一本歷經實戰檢驗的教戰手冊;對未來領導者,可成為一本內功外功兼修的進修教材;而對卸任領導者,也可成為一本分享人生哲理的心得報告。
本書內容鳥瞰
本書共有十二章,除第一章緒論說明管理、決策與執行的基本概念外,其餘內容區分為決策、執行與綜論三部分。第一部分決策共四章,分別將「見、識、謀、斷」決策四部曲,較過去版本更進一步,利用事實與價值前提二分法,將它們展開出「察徵候、顯問題;審事理、定目標;籌對策、推後果;評利弊、作取捨」八個單元,詳細說明什麼是決策、如何做決策。
第二部分執行也有四章,分別討論「行、自組織、領導、戰略」四個主題。其中行的一章以討論小執行為主,並納入管理者因應日常風險的危機管理議題。自組織一章則根據複雜科學的科研成果,以自組織為經,系統的創生、存在、演化生命歷程為緯,綜整出一套可用以解釋人類組織生命現象與生命過程的組織變革規律。而領導與戰略兩章則根據「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管理觀,針對管理者所擁有最強勢的領導與戰略這兩個他組織力量,說明它們在「自組織之海」中發揮功能的方式;其中戰略一章並對《孫子》採以今解古方式,解析出可與自組織宏觀與微觀原理相互對應的「孫子五律」—勝負律、奇正律、破立律、先勝律、全爭律—作為他組織之手發揮戰略力更具體的指導原則。
第三部分綜論有「案例、管理者、管理之道」三章。其中案例一章是本書管理觀的檢驗與印證,採用了2008 年被哈佛商學院撰寫成亞洲企業轉型教學個案的「中華電信(2000-2003)組織再造」,以及發生於1978 年的「埃及- 以色列大衛營和平協議談判」兩個經典案例。在中華電信案例中,我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說明當年帶領那場變革的心路歷程,並應用本書理論分析那場變革所以會以那種方式發生的道理。其次管理者一章則聚焦決策者多元風格的發展,以及領導者用人、治事、修己功夫的鍛鍊等議題。最後管理之道一章,除歸納決策、執行、組織變革、領導、戰略等基本概念外;另以既述且作方式,將自組織原理與古人智慧結合,以「遵天道、興人道(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的管理觀作為歸納,申論管理學「術有其道、用有其體、變有其常」的「變中的不變」道理。
本書另有二篇附錄分別介紹:出現在自然界的兩種典型耗散結構──貝納花紋、B-Z 化學鐘反應──說明它們的發生過程與原理;以及應用尖點巨變模型解析民主選舉所出現的自組織「棄保」現象;以期增進讀者對自組織現象的認識。
本書因篇幅較大,採用套書方式分兩冊出版(註2)。第一冊取名「見識謀斷談決策」,內容包括上述第一到第六章;第二冊取名「因緣成果論執行」,內容包括第七到第十二章與附錄。
註1. 《決策》,2003,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註2. 本書一版分為上、下兩冊,首刷於2018 年2 月出版。唯為使內容文字更臻精確,本書於2018¬年8月推出二版,將上、下兩冊合訂為一冊,除校改一版疏漏之處外,並將「價值律」易名為「和合律」,微觀三原理之一的「用勢不用力」原理,易名為「因勢利導」原理。特此說明。
自序/這是一本寫給領導者,或想當領導的人看的書
自序是保留給作者用來說明:為什麼寫這本書、寫給誰看、怎麼寫成的、寫了些什麼內容,以及向協助成書的幕前幕後參與者表達謝意的空間。以下是本書的故事。
動機
我是個相信「好理論必然實用」的人。自己的親身見證是:從1987 年第一次離開學校教職進入政府工作,近30 年的公務生涯當中,雖經歷過許多性質完全不同的職務,但我的「隨身行囊」中始終長相左右的只有兩件法寶—決策與執行兩套理論。第一件法寶讓我知道如何看清問題、確立對策;第二件法寶讓我知道如何運用組織的力量,將...
目錄
自序 毛治國
導讀 許士軍
決策一版 自序
第一章 概論
一、什麼是管理?
二、什麼是決策?
三、什麼是執行?
四、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
第二章 見
一、引言
二、察徵候
三、顯問題
四、見的溝通觀
五、見的限制
第三章 識
一、引言
二、審事理
三、定目標
第四章 謀
一、引言
二、籌對策
三、推後果
第五章 斷
一、引言
二、評利弊
三、作取捨
四、群體決策
五、決策結語
第六章 行
一、管理開門三件事
二、守常
三、應變
四、小執行結語
第七章 自組織
壹、自組織宏觀現象
一、耗散結構論
二、混沌論
貳、自組織宏觀三原理
一、因緣成果原理
二、常變循環原理
三、臨擊破立原理
四、自組織宏觀原理與複雜系統生命歷程
參、自組織微觀相變過程
一、巨變論
二、協同論
三、分形論
肆、自組織微觀三原理
一、用勢不用力原理
二、量變質變原理
三、共生演化原理
四、自組織微觀相變結語
五、自組織與管理
一、重新發現人類周遭的「自組織之海」
二、重建「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的管理觀
第八章 領導
一、領導力與組織變革
二、領導力的宏觀功能
三、領導力的微觀作用
四、領導力:帶動微觀質變、促成宏觀相變
第九章 戰略
一、引言
二、自組織宏觀原理與戰略思維
三、自組織微觀原理與戰略設計
四、解碼《孫子》:形機成勢五律
第十章 案例
一、中華電信轉型再造
二、泛執行:1978年大衛營和平談判
第十一章 管理者
一、決策者
二、領導者
三、管理者的變易、不易、簡易之道
第十二章 管理之道
一、管理的概念
二、自組織系統綜論
三、自組織為主、他組織為用
附錄一、自然界的耗散結構
附錄二、民主選舉的自組織現象
自序 毛治國
導讀 許士軍
決策一版 自序
第一章 概論
一、什麼是管理?
二、什麼是決策?
三、什麼是執行?
四、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
第二章 見
一、引言
二、察徵候
三、顯問題
四、見的溝通觀
五、見的限制
第三章 識
一、引言
二、審事理
三、定目標
第四章 謀
一、引言
二、籌對策
三、推後果
第五章 斷
一、引言
二、評利弊
三、作取捨
四、群體決策
五、決策結語
第六章 行
一、管理開門三件事
二、守常
三、應變
四、小執行結語
第七章 自組織
壹、自組織宏觀現象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