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紀錄 X 地名的故事
看見台灣的多元民族與時代風土
「地名」是由人群的生活狀態、發展、觀念、關係、變遷等多種面向所命名而生,因此地名可以反映地景、文化等等的歷史內容。台灣每換一個新的統治群體,便會出現或更改地名,因此形成小小島嶼上,多元而複雜的地名,記錄了台灣歷史主權者變換頻繁的特色,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不斷被殖民的身世。
台灣地名繁多,不勝枚舉,本書以各縣市鄉鎮區的名稱為主,再補充小地名。將這些地名依時序,並加以細分歸類,儘管無法盡舉盡述,但已足以讓我們透過地名,體會南島祖先的重要角色與分量、族群的互動、糾葛與融合;漢語族先民胼手胝足的開發過程,以及此地過去的山川地景。而地名的了解,更是本土教育的重要基礎。作者根據多類文獻、史料及前輩學者的研究,編寫此書,希望藉由對台灣地名的認識,有助於建立台灣人的本土意識與自我認同。
作者簡介:
李筱峰
現任: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
著作:
《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灣民主運動40年》、《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解讀二二八》、《快讀二二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證》、《戰後台灣變遷史略》、《台灣歷史閱覽》、《進出歷史》、《台灣史100件大事》、《60分鐘快讀台灣史》、《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灣史101問》等史著。另有政論集《眉批台灣》、《台灣要衝決網羅》、《吾輩是狗》、《統獨14辯》、《台灣怎麼論?》、《我的覺醒》、《聖誕老公公不見了》、《李筱峰專欄》、《李筱峰專欄續集》、《黨國復辟前後》、《烏鴉不快樂》、《踏過我心坎的人》…等書。
章節試閱
台灣一詞源自平埔族的發音
台灣名稱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從「東番」轉音而來;一說從「埋冤」轉音而來,閩南移民因水土不服病死台灣,稱此地為埋冤魂之地(詳見連雅堂著《台灣通史》);以上說法都是「想當然耳」之說。
其實台灣一詞是源自平埔族西拉雅人的發音,今天台南安平一帶,平埔族的西拉雅族人稱之為「大員」、「台員」、「大圓」、「大灣」、「台窩灣」,後來又寫成「台灣」。這些漢字名詞,當然是漢語族人根據平埔族的發音寫成的同源音譯的漢字。
一六○三年明帝國陳第著《東番記》,其中就出現「大員」;清徐懷祖的《台灣隨筆》(公元1695年)也說:「台灣於古無考,惟明季莆田周嬰著《遠遊編》,載《東番記》一篇,稱台灣為台員,南音也。」南音意即閩南音。
除了認為「大員」、「台員」、「大圓」、「大灣」、「台窩灣」、「台灣」這些用詞是過去西拉雅族對今天台南安平一帶的稱謂之外,另有一說,認為其發音原意是「外來者」、「異形」之意,也就是西拉雅族人對於在當地登陸的外地人的通稱。無論如何,今天台南的安平在十七世紀中葉叫作「大員」,當時的大員市鎮,是一個熱鬧的商區,荷蘭人又稱熱蘭遮市鎮,在熱蘭遮城堡(今安平古堡)東側。
十六、十七世紀,外地來台船隻,有許多是在大員一帶登陸,久而久之就以登陸地點泛稱台灣全島。
荷蘭人等西方人來到遠東後,也同樣以平埔族這個名詞音譯出「Tayovan」、「Tayan」、「Tayoun」、「Tyovan」、「Tavan」、「Taiwan」等不同的拼法。總之,不論是漢字「台灣」,或是拉丁字「Taiwan」,其發音是源自我們「南島語族」的「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語」。
不過學者翁佳音獨排眾議,認為台灣原是指從舊安平港一帶進入台江內海的大海灣(詳見翁佳音《從舊地名與古地圖看台灣近代初期史》,收錄於《台灣史十一講》)。
台灣有哪些舊稱?
至於說到台灣的舊稱,由於原居台灣的南島語族,各族群、部落不相隸屬,未有全島性的政府,亦無全島整體意識,更因沒有明確的文字,因此也就沒有留下對台灣的整體稱呼,所以談到台灣的舊稱,多係外人(中國、日本、西方等)對台灣的稱呼。
前已述及,以前許多外來者,往往以其來台登陸的地點泛稱台灣全島。十六、十七世紀間,明帝國的一些漁民為了追捕烏魚,來到台灣附近海域,除了在大員登陸之外,有的人在北部的「雞籠山」(即今天位於九份與金瓜石的界山,從北部外海看,狀似養雞的籠子,因此得名)登陸;有的人在西部的「北港」登陸。「北港」亦寫成「笨港」、「蚊港」、「魍港」,這些名詞的閩南語讀音,都很近似,可知是同一來源,主要是指今天雲林北港與嘉義新港一帶。因此「雞籠山」及「北港」(「笨港」、「蚊港」、「魍港」)也都曾經是台灣的舊稱。所以《明史‧外國傳》中有「雞籠山」條,就這樣記載:「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
「東番」也是台灣的舊稱,明初將台灣稱為「東番」,意即「東方番民」之意。當然這是充滿著鄙視周邊民族的大漢沙文主義的用詞。《明史‧外國傳》「雞籠山」條,有這樣的記載:「永樂時,鄭和遍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挂諸項,蓋擬之狗國也。」意思是說,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率領艦隊遍歷南洋,許多當地的土著為了奉獻金玉珠寶給鄭和,大家都爭先恐後,只有東番的人遠避,沒有來貢獻;鄭和很厭惡他們,就下令送東番每戶人家一個銅鈴,讓他們掛在脖子上,把他們當做狗國。明帝國的鄭和是否真的來過東番(台灣),史家並無定論。然而,如果屬實,我們台灣的部分南島先民,還真被中華帝國的太監侮辱過。
明末思想家何喬遠著有《閩書》,裡面說到:「東蕃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打鼓嶼、小淡水、雙溪口、加里林、沙巴里、大幫坑,皆居也。斷續千餘里,種類甚蕃。」文中所列的諸多名稱,皆為台灣西部平埔族部落或地名。
再者,台灣也曾被稱為「流求」、「琉球」、「琉求」、「留求」、「瑠求」、「小流求」。中國隋代稱台灣島為「流求國」;宋、元時代則稱台灣島為「留求」、「琉求」或「琉球」…………。這一串幾乎可以做排列組合的同音名詞,都是同一來源,也是相同的指謂,大抵出現在中國的隋朝到宋、元時期的不同文獻中。
《隋書‧東夷列傳》記載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派朱寬入海「到流求國」;《宋史‧外國列傳》「流求國」條則清楚敘述流求國的方位:「流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澎湖。」另外,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也說:「流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澎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這些敘述,把琉求國的方位標訂出來了,其所指為台灣,殆無疑義。
宋元以後,在中國史書上甚至區分沖繩島為「大琉球」,台灣島為「小琉球」,大、小的區別並不在於土地的大小,而是根據對中華禮教的理解程度為標準,而冠上「大」、「小」字眼。
台灣還曾有「毗舍耶」之稱。中國宋朝趙汝适於一二二五年根據他在泉州的調查寫成《諸番志》,說到:「『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泉州府),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從文中地理方位判斷,與澎湖「密邇」(接近),能「煙火相望」的,只有台灣最有可能,唯「毗舍耶」的稱謂出現不多。
再者,有一個至今仍無定論的「夷洲」之說。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裡面,〈孫權傳〉說到黃龍二年(公元230年),孫權遣將率領甲士萬人浮海進征夷洲,俘擄數千人而還。這個夷洲,被部分學者推測可能是今天的台灣,但是這段《三國志‧吳書》中的原文,有關夷洲的敘述非常簡略,試看這段原文:「(黃龍)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以上原文,大部分敘述的是亶洲(今天的日本),有關夷洲的敘述,只有寥寥數字,如何認定夷洲指的是台灣?
學者從其他的資料,找到依據,那就是南北朝時的沈瑩有一部《臨海水土志》,其中有關夷洲的敘述如下:「夷洲在臨海(浙江台州一帶)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眾,荊(一種多刺的灌木)為蕃障。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男婦,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斑文刻畫。…………用鹿觡為矛以戰鬥,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刀斧…………如有所召,取大空材以著中庭,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均馳赴會。…………歌似犬嗥,以相娛樂。得人頭,砍去腦,取其面肉,留置骨。…………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
以上這段資料,是部分學者推定夷洲指的是台灣的唯一根據。史學者郭廷以說:「除了台灣,沒有第二個地方合乎這些條件。」信耶?非耶?
「高砂國」、「高山國」則是日本早期對台灣的稱謂。公元1593年,日本國的豐臣秀吉曾經為了遠征「大明國」,想要借道台灣島,乃派人遞送國書給島上的國主,其國書上稱台灣島為「高山國」,顧名思義,台灣乃許多高山之地。日本金地院所藏的一六一五年《異國渡海御朱印帳》中,對台灣島的描述以「高砂國」稱呼。十八世紀初(公元1711—1715年)所完成的寺島安良之《和漢三才圖會》裡記載「塔曷沙古、和用高砂字」。根據日本明治、大正時代的考古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公元1867—1925年)的考證,當時停泊台灣的日本船隻都是在「打鼓山社」(或做「打狗社」,在今高雄),是平埔族原住民的生活空間。「打鼓山」其音近似「高砂」(たかさご,takasago),風景秀麗,令人聯想起日本兵庫縣高砂埔的勝景,因此便稱呼該地為「高砂」,以後才將台灣全島泛稱為「高砂」。日本領台後,原本稱呼台灣原住民為「高山族」,公元1923年東宮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認為「高山族」名稱不雅,乃改稱為「高砂族」,因此「高砂」遂成為台灣原住民的代稱。
西方人稱台灣為「Formosa」(福爾摩沙,ホルモサ)。近代歐洲人對台灣島稱之為「福爾摩沙」(Formosa),而這個名稱一直到二十世紀末期,在海外私領域的世界裡,一直被使用著。「Formosa」的稱呼是源自於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中葉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船隻在世界各地海域航行,在浩瀚汪洋中看到綠意盎然的美麗小島,往往不自覺地高喊「美麗之島(Ilha Formosa=Island Beautiful)」。公元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自南洋開往日本,途經台灣沿海,船員遙望台灣,山明水秀,忍不住讚嘆:「Ilha Formosa」。同樣有許多地方被稱為美麗島,最後只有台灣以「福爾摩沙(Formosa)」名聞世界。但學者翁家音獨排眾議,認為「遍查16到17世紀的外文文獻,根本沒有葡萄牙人驚嘆美麗之島的證據。絕大部份葡萄牙文獻指稱台灣本島為Lequeo pequeno(小琉球)。1580年代,西班牙人的航海誌才出現As Ilhas Fermosas(美麗諸島)一詞,比葡萄牙人更明確地以福爾摩沙來指稱台灣本島。」(詳見翁佳音《解碼台灣史》)
「東寧」之稱,源自公元1664年,鄭經率部隊進入台灣之後不久,改國號叫做「東寧」,所以「東寧」也曾是台灣的舊稱之一。
台灣一詞源自平埔族的發音
台灣名稱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從「東番」轉音而來;一說從「埋冤」轉音而來,閩南移民因水土不服病死台灣,稱此地為埋冤魂之地(詳見連雅堂著《台灣通史》);以上說法都是「想當然耳」之說。
其實台灣一詞是源自平埔族西拉雅人的發音,今天台南安平一帶,平埔族的西拉雅族人稱之為「大員」、「台員」、「大圓」、「大灣」、「台窩灣」,後來又寫成「台灣」。這些漢字名詞,當然是漢語族人根據平埔族的發音寫成的同源音譯的漢字。
一六○三年明帝國陳第著《東番記》,其中就出現「大員」;清徐懷祖的《...
作者序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第一次到美國,在西雅圖(Seattle)遇見一位美國中學生,在聊天中我問他:「你們這裡為何叫做Seattle?」這位美國中學生不假思索立刻回答:「Seattle是一位酋長的名字,由於他的努力,促使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和平相處,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來稱呼此地。」我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小學時代就知道了,學校上課就有討論。我忽然感慨萬千,反省台灣的教育,絕大部份的人,即使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生長的「台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我生長於台南的麻豆,直到我大學畢業,我還不知道麻豆為何叫「麻豆」。我不僅無知,而且也沒有想知,這是我自小接受着「去台灣化」的教育使然。直到我第二度的覺醒(第一度覺醒是「民主人權」的覺醒,第二度覺醒是身份認同的覺醒),逐漸意識到「在地化」、「土斷」的意義,開始研究台灣的歷史與地名,才知道我的故鄉「麻豆」,以及應該是我的國家的「台灣」,其名稱與平埔族的西拉雅語有著密切的關係(詳見本書內容)。
任何一個正常的教育,無不以腳踏的土地為起點。而地名的了解,更是本土教育的重要基礎。遺憾過去我們台灣因特殊的政治環境而無法施行正常的教育,以至於今台灣人(所有住在台灣的人)對自己生長的土地仍有著相當的疏離感。
我有感於此,且以自己的心路歷程為鑑,乃決定編寫本書,希望藉由對台灣地名的認識,有助於建立台灣人的本土意識與自我認同。
地名是人群叫出來的,因此地名可以反映人群的生活狀態、發展、觀念、關係、變遷等多種面向。這些都成為歷史的內容,因此台灣的地名,當然可以反映台灣的歷史,記錄着台灣人生活的過去。
台灣大大小小地名繁多,不勝枚舉,本書以各縣市鄉鎮區的名稱為主,再補充小地名。將這些地名依時序,再加以細分歸類,儘管無法盡舉盡述,但已足以讓我們透過這些地名,體會我們南島祖先的重要角色與分量、族群的互動、糾葛與融合、漢語族先民的胼手胝足的開發過程,以及此地過去的山川地景。
尤其,當台灣每換一個新的統治者,就會更改、命取或出現一些新的地名,因此形成地名的多元而複雜;這種多元而複雜的地名,剛好反映了台灣歷史上主權者變換頻繁的特色,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不斷被殖民的身世。
直言之,台灣地名與台灣歷史息息相關,知地名,而歷史知過半矣!瞭解地名,體會其歷史,才能建立「生息於斯,認同此土」的感情。
有關台灣地名的研究,前輩學者眾多,研究成果輝煌。但正因為他們的研究卓然精闢,出版品汗牛充棟,非一般人能速讀、精讀、盡讀。因此,有需要一本精要介紹台灣地名的入門書,本書即基於此需要而編寫。感謝諸多前輩學者的研究(詳見本書附錄「參考及推薦閱讀」書目),提供本書編寫過程中的參考。
李筱峰 2017.8.24.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第一次到美國,在西雅圖(Seattle)遇見一位美國中學生,在聊天中我問他:「你們這裡為何叫做Seattle?」這位美國中學生不假思索立刻回答:「Seattle是一位酋長的名字,由於他的努力,促使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和平相處,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來稱呼此地。」我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小學時代就知道了,學校上課就有討論。我忽然感慨萬千,反省台灣的教育,絕大部份的人,即使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生長的「台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我生長於台南的麻豆,直到我大學畢業,我還不知道麻豆為何叫「麻豆」。我不...
目錄
目次
第一章 台灣為何叫「台灣」?「台灣」名稱的由來及其舊稱
第二章 南島先民長相左右:南島民族的地名
第三章 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痕跡
第四章 看到鄭家軍
第五章 漢語族先民拓殖的身影
第六章 姍姍來遲的官治腳印
第七章 日本殖民統治的印記
第八章 中國國民黨統治的烙印
第九章 本土化、在地化
結語
參考資料及推薦閱讀
目次
第一章 台灣為何叫「台灣」?「台灣」名稱的由來及其舊稱
第二章 南島先民長相左右:南島民族的地名
第三章 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痕跡
第四章 看到鄭家軍
第五章 漢語族先民拓殖的身影
第六章 姍姍來遲的官治腳印
第七章 日本殖民統治的印記
第八章 中國國民黨統治的烙印
第九章 本土化、在地化
結語
參考資料及推薦閱讀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