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讓你笑、讓你震驚、讓你發出
「這兩個大人物竟然交手過!」的歷史火花小奇書!
★英國歷史書籍「山謬強森大獎」2012年決選提名
★榮獲多項重要平面媒體「年度好書」推薦──《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每日電訊報》、《新政治家》雜誌、《週日泰晤士報》、《目擊者》週刊、《觀察家》雜誌、《衛報》
什麼?他們竟然見過面?快告訴我會發生什麼事?
在這本以趣味格式寫成的歷史書中,你將能一場場快速瀏覽許多你想都沒想過的名人對名人或跨界重要人物對重要人物的「一對一」會面火花,其中包括了:
【大人物 vs.大人物──絕非虛構!】
■魯德亞德•吉卜林對馬克.吐溫的偶像崇拜
■海倫.凱勒遇上…瑪莎.葛蘭姆
■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撞見」瑪丹娜
■伊格爾.史特拉溫斯基對華特.迪士尼的做法感到驚駭
■H.G.威爾斯從沒遇過比約瑟夫.史達林更直言、公正以及誠實的人
■馬克西姆.高爾基對列夫.托爾斯泰抱持兩種看法
■薩爾瓦多.達利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素描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分析古斯塔夫.馬勒
■T.S.艾略特引得伊莉莎白王太后咯咯笑
■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與華德迪士尼見面
■小說家喬伊斯與小說家普魯斯特談話
■貓王與尼克森的「談判」………
【直擊現場──異想不到的火花】
每當大人物見到大人物,不是都像你想的那樣光輝高尚……
如果歷史差點轉彎,那就是因為他們曾經如此相遇──
■華德.迪士尼花了五千美元向史特拉溫斯基買下一首曲子,不過史特拉溫斯基將來會記的是一萬美元。依照史特拉溫斯基的說法,迪士尼暗示,如果不授權,他就任意使用這音樂……
■瑪麗蓮.夢露回想,赫魯雪夫「用男人看著女人的方式看著我」……
■貓王艾維斯熱切譴責「披頭四」:「他們來美國,帶走美國人的錢,然後回到英國煽動反美情緒」……
■偷偷摸摸想一睹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風采的瑪丹娜,驚嚇的說不出話來……
■作家王爾得拜訪作家普魯斯特的家,然後關在廁所裡不肯出來……
■心理大師佛洛伊德對旁人形容畫家達利像個「狂熱份子」……他說,「難怪西班牙會有內戰,如果他們看起來就像那樣的話。」
本書深入挖掘了史料(甚至是重要軼聞與八卦),
真實呈現出的內容也讓閱讀者重溫了人類史上重要卻遺失的「一對一片段」,
有人形容本書就像是「歷史名人版的六度分離」──
寫作的方式以人物循環不斷旋轉下去(A遇到了B,B又遇到C,C接著遇到D……),
最後成為101篇「真實相遇」的會面史。
其中包含的人物,從小說家托爾斯泰到流行巨星瑪丹娜,
可說是「一本讓人極度享受的書,帶著鍾情與憂鬱看待歷史和名人的作聲迴旋繞行。」
──(《衛報》絕對不同於你過去看過的任何一本歷史著作。)
想看看更多你不知道的大師/名人與文學家及明星見面時曾說了些什麼不可思議的對話嗎?
想知道某位名人隔了一些人際關係與另一位名人猶如在著名的「六度分離」人際理論中相遇嗎?
這本書絕對能滿足你的好奇心,也是一本最能逗你會心一笑的歷史人物見面史!
作者簡介:
克雷基.布朗 Craig Brown
已有多本著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包括小說《馬胥與馬洛的信件》和《約翰.湯瑪斯的追獵》,以及文集《這就是克雷基.布朗》、《東尼歲月》和《遺失的日記》。他的廣播節目系列有《1966和那一切》,以及《就像克雷基.布朗所聽說的》。
自1988年以來,他為《私家偵探》雜誌撰寫詼諧諷刺的日記專欄、也是《浮華世界》雜誌的長期供稿者,並曾獲得多項英國新聞報導獎項。
克雷基.布朗的其他著作有:
※《遺失的日記》(The Lost Diaries)
※《瓦里斯.阿諾德的宜人世界》(The Agreeable World of Wallace Arnold)
※《背後專欄》(Rear Columns)
※《一年的內幕:國會速寫》(A Year Inside: Parliamentary Sketches)
※《克雷基.布朗的私家偵探雜誌諷刺專欄文集》(The Private Eye Book of Craig Brown Parodies)
※《當我哭泣時擁抱我,因為我為這世界哭泣:貝兒.小約翰的寂寞掙扎》(Hug Me While I Weep for I Weep for the World: The Lonely Struggles of Bel Littlejohn)
※《克雷基.布朗選集》(The Craig Brown Omnibus)
※《1966和那一切》(1966 and All That)
※《名聲、性、金錢、權力:初學者指南》(Fame, Sex, Money, Power: A Beginner’s Guide)
※《這就是克雷基.布朗》(This is Craig Brown)
※《混沌小書》(The Little Book of Chaos)
※《馬胥與馬洛的信件》(The Marsh Marlowe Letters)
※《想像的朋友:2000-2004詼諧諷刺選集》(Imaginary Friends: Collected Parodies 2000–2004)
《約翰.湯瑪斯的追獵》(The Hounding of John Thomas)
※《克雷基.布朗暢銷精選集》(Craig Brown’s Greatest Hits)
※《歡迎到我的世界!:瓦里斯.阿諾德的駭人數十載》(Welcome to My Worlds!: The Dread Decades of Wallace Arnold)
※《東尼歲月》(The Tony Years)
譯者簡介:
王佩茵
畢業於政治大學社會系及長榮大學翻譯所,現於教育機構從事國際事務相關工作。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每一頁都讓人開懷大笑,充滿人性味,又立即顯出荒謬。」
──尼可拉.修曼,《每日電訊報》,年度好書
「這本書帶有美妙的創造性和詼諧……,你不能期望有比這更精緻的文學問答遊戲典型了。」
──賽門.葛里菲斯,《星期日郵報》
「從真實中生出荒謬;從輕率中生出淵博,並且在混亂中生出秩序,這些隨著克雷基.布朗巨大的輪子滾動而生。」
──《蘇格蘭人報》
「做為一種純然的娛樂,本書難以被擊敗。」
──《觀察者週刊》,年度好書
「最讓我發笑的一本書!」
──朱利安.巴尼斯,《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年度好書
「讀這本書是種難得的享受。如果歷史是種「巧妙述說的八卦」,那麼布朗這本書就是這種類型的成功典範。天啊!這是頭等好貨!」
──塞巴斯欽.莎士比亞,《文學評論》雜誌
「獻給喜歡同時發笑及省思的讀者。」
──安德魯.羅恩斯里,《觀察家報》
「除了布朗,還有誰能想出如此講究的鋪排?這本布朗的絕妙好書深具獨創性,而且充滿樂趣。」
──米蘭達.席摩爾,《週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將傳記美妙地重新創造為有趣的點點滴滴。」
──菲利浦.翰雪,《每日電訊報》,年度好書
「《101場世界名人相遇時》絕對不是一部虛構小說,而且它經過非常透徹的研究;然而這本書依然如同布朗過去帶給我們的所有作品一樣,有趣而具洞察力……本書從第一篇到第一百零一篇都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克里斯多佛.哈特,《週日泰晤士報》
「一本豐富而且讓人極度享受的書,帶著鍾情與憂鬱看待歷史和名人的作聲迴旋繞行,提醒讀者,光輝的路徑,在一次又一次的握手,一次又一次的跌落中,邁向死亡。」
──山姆.雷斯,《衛報》
「令人愉快的古怪。」
──安東尼.哈洛維茲,《週日電訊報》,年度好書
「原創的奇想,並執行得完美無瑕。」
──波芮格林.沃斯鍾恩,《新政治家雜誌》,年度好書
「豐富的輕薄奇事。」
──波麗.山姆森,《每日電訊報》,年度好書
媒體推薦:「每一頁都讓人開懷大笑,充滿人性味,又立即顯出荒謬。」
──尼可拉.修曼,《每日電訊報》,年度好書
「這本書帶有美妙的創造性和詼諧……,你不能期望有比這更精緻的文學問答遊戲典型了。」
──賽門.葛里菲斯,《星期日郵報》
「從真實中生出荒謬;從輕率中生出淵博,並且在混亂中生出秩序,這些隨著克雷基.布朗巨大的輪子滾動而生。」
──《蘇格蘭人報》
「做為一種純然的娛樂,本書難以被擊敗。」
──《觀察者週刊》,年度好書
「最讓我發笑的一本書!」
──朱利安.巴尼斯,《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章節試閱
馬克.吐溫
向海倫.凱勒告別
MARK TWAIN
BIDS FAREWELL TO
HELEN KELLER
康乃狄克州,風暴原野莊園,1909 年2 月
海倫.凱勒的馬車一停在馬克.吐溫房子外的巨大花崗岩柱子之間,這個美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便在那裡歡迎她,雖然她看不見也聽不見他的招呼。陪她一同前來的是宛如海倫雙眼雙耳的安妮.蘇利文,她告訴海倫,馬可.吐溫一身白衣,漂亮的白髮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像灑落在灰色石頭上的白雪」。
馬克.吐溫和海倫.凱勒首次會面是在十五年前,當時他五十八歲,而她才滿十四歲。十八個月大時,因腦膜炎導致失聰失明,透過驚人的毅力,她找到了和別人溝通的方式:藉由把手指放在其他人的雙唇、喉嚨和鼻子上,就可以了解別人在說什麼,或是由安妮把這些話轉換成字母,寫在她手掌上。
被名人顯要譽為奇蹟之人的海倫凱勒,和馬克.吐溫之間有股特別的友誼。「握住他手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他會是我的朋友。從他唇上讀到的一些好故事逗得我發笑,讓人很快樂…透過敏銳確切的直覺,他理解很多關於我的事,並且知道看不見又沒辦法跟上事物迅速轉變的感受是什麼,對正常人來說,那些事物得慢慢學,甚或學不會。他從來不會說,看不見有多可怕,或者是,永遠生活在黑暗中的日子一定很無趣之類的話,因為他知道那會讓我尷尬。」
不像其他人,馬克.吐溫不會用憐憫施惠的態度對待她。「他從沒讓我覺得我的意見沒價值,很多人常這樣。
他知道人不是用眼睛耳朵來思考,思考的能力並不是以五感來衡量。他講話的時候,總是考慮到我的感受,而且待我像是具有正常行為能力的人。這是他為什麼讓人喜愛的原因…」
至於馬克.吐溫,則是對海倫.凱勒充滿驚嘆。「她的地位等同於凱撒、亞歷山大、拿破崙、荷馬、莎士比亞,以及其他永垂不朽的人物。千年之後她會如同今日一樣有名。」首次會面後沒多久,馬克.吐溫組成一個小組為她籌募就讀雷帝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的教育基金,這讓她得以於二十二歲時出版自傳,而也因此反過來讓她幾乎和馬克.吐溫一樣有名。
但是,在他們兩次會面之間的這幾年,馬克.吐溫遭遇重大打擊。他一位女兒因腦膜炎過世,另一位在浴缸裡癲癇發作,而他的妻子莉薇死於心臟病。海倫拜訪期間,他表現得像往常一樣,愛嚇唬人,和以前一樣讓大家開心,但她感覺到他內心深沉的傷痛。
「他讓空氣中飄散一個人深受痛苦的氛圍。無論何時觸碰他的臉,他的表情是傷心的,即使那時他正在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他用心靈微笑,而不是嘴巴──微笑是心靈的交流,不是臉部的表情而已。」
不過現在,馬克招待他們進屋到爐火邊喝茶,吃奶油吐司。然後帶他們四處看看。他帶海倫到他心愛的撞球室。他說,他會教她打撞球,像教他的朋友潘恩、鄧恩和羅傑斯一樣。
「哦,克列門斯先生,要看得見才能打撞球啊。」
「是啊,不過,如果是潘恩、鄧恩和羅傑斯打的那種撞球雜耍秀就不用。盲人並不會打得比較差。」他開玩笑說。
他們上樓參觀他的臥房。「海倫,試著在腦海中描繪我們從這些窗戶看出去的場景。我們在一座白雪覆蓋的山丘上。遠處是茂密的雲杉和冷杉,其他被白雪包覆的山丘和石牆交錯在這片景色中,而且,到處都是冬日的白色魔法。這個充滿自然、自由自在、帶有冷杉香味的地方,讓人欣喜。」
他帶兩位女士去看她們的客房。壁爐台上,有張卡片,告訴竊賊值錢的東西在哪裡。馬克.吐溫解釋,前一陣子遭小偷,這張通知可以確保,未來的侵入者不會擔心打擾到他。
晚餐時,馬克.吐溫滔滔不絕地說話,「他的談話摻著菸草散發出來的氣味,不雅的言詞像火焰般猛烈。」他解釋說,依照他的經驗,客人如果一直擔心接下來要說什麼,就沒辦法享受晚餐:這個重擔應該由主人承擔。「他說得開心、無畏、精彩,」海倫說。
晚餐結束了,不過馬克的話題在爐火旁繼續下去。「他感覺像是把整個美國吸納於自身。偉大的密西西比河似乎永遠都在流動,流過他的話語,流過思緒中無影潔白的沙灘。他的聲音像這河流一樣,說著,『何必匆忙呢?永恆還長的很;大海永遠在那裡啊。』」
海倫離開史密斯菲爾德之前,馬克.吐溫的情緒問題更嚴重。「有時,朋友們離開後,我坐在爐火邊,覺得很寂寞。我的思緒飄回往日。想起莉薇和女兒蘇西,我像是在混亂夢境交疊的黑暗處摸索…」
道別的時候,海倫想著,不知道他們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見面。她的直覺再次應驗。馬克.吐溫隔年就過世了。過了一段時日,海倫回到那棟老房子曾經矗立的地方:房子已經燒毀,只剩下燒黑的煙囪還直挺在那裡。她看不見的雙眼望向他曾經向她描述的景色,這一刻,感覺到有人朝她走來。「我伸出手,碰觸到一朵天竺葵的紅花。這株天竺葵的葉子蓋滿了灰燼,甚至部分結實的莖梗也被一片掉落的灰泥折斷。但是這燦爛的花朵在灰燼裡對我微笑。我想它是在對我說,『請不要悲傷。』」
她把這株天竺葵帶回自己的花園,種在陽光充足的角落。「它似乎總在對我說同樣的話,『請不要悲傷。』然而,我的悲傷卻停止不了。」
海倫.凱勒
接著是……瑪莎.葛蘭姆
HELEN KELLER
AND …
MARTHA GRAHAM
紐約,第五十五大道,1952 年12 月
教導海倫.凱勒每個新的字和詞彙之前,安妮.蘇利文習慣說,「接著是……」(And...)
「接著是,打開窗戶!」
「接著是,關上門!」
賦予每一項事物生命,都開始於這個小詞彙。
海倫學會的第一個字是「水」。在海倫.凱勒黑暗沉靜的童年,她的老師把她的手放在井水的水流下。
「清涼的水湧出,淋著我一隻手,她在我的另一隻手上寫著『水』這個字,一開始慢慢寫,後來寫得很快。我站著不動,全神貫注在她手指的動作。突然,模糊意識到一些好像被遺忘的東西──重新獲得的理解能力讓人激動;不知怎麼的,語言的神秘被解開了。然後,我知道了『水』就是流過我手心,那個美好清涼的東西。這個活生生的字喚醒我的靈魂,給我光明、希望和喜樂,讓生命重獲自由!……我離開水房,渴望學習。每個東西都有名字,每個名字誕生出新的想法。回到屋裡後,我所碰觸到的每件物品,都像是有生命一樣在顫動。那是因為我用剛獲得的奇妙嶄新眼光在看世界。」
這年已經七十二歲的海倫.凱勒還是夢想像正常女人一樣:她想知道,如果看得見聽得到,到底會是什麼感覺。無論她戰勝自身的殘疾到什麼程度,她仍然還是無法奢望精通很多十分簡單基本的東西,甚至是連理解都辦不到,而那些事對別人來說卻是輕而易舉:例如,跳舞。
她已經贏得世界上多數傑出人士的敬佩,但有時她會想,為了跳舞,她願意拿這一切來交換。她向朋友吐露,「我現在的同伴幾乎就只有那些偉大的勇士,德高望重的長者,還有超凡的英雄,我應該盡快把他們擱在一邊;然後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跳舞,唱歌,嬉鬧。」
但是她討厭自憐自艾;一旦發現這樣的情緒隱約出現,就強迫自己想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我絕對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期待無謂的盼望;而且,畢竟我年長的朋友們都非常睿智風趣,而且我通常十分享受和他們來往。不過,曾經有過一次美好的時刻,那次我覺得不夠滿足,而且還允許了自己期待這輩子不敢祈求的事。」
舞蹈成了無憂無慮的樂土象徵,而她永遠被放逐於樂土之外。「有些時候我想反抗,在我全心注意自己的細微傷痕時,在我花了幾個小時的精神和心思研讀幾個章節,在全然沒有其他女孩的歡笑、歌聲和舞蹈的世界裡;但是,我迅速回復到正向的心情,嘲笑自己心中生出的不滿。畢竟,每個期盼獲得真理的人,都必須獨自攀爬上名為困難的山峰,因為登頂沒有捷徑,我必須用自己的步伐蜿蜒向上……每一步艱難的前進都是勝利。」
她不論到哪裡都受到款待,有個朋友帶她去見演出震懾人心的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葛蘭姆馬上被海倫吸引,她稱這種吸引力為海倫「生命的親切擁抱」,並且對她過人的清晰記憶力印象深刻。她們成為朋友。海倫從很早開始,就定期去舞蹈工作室參觀。她似乎是專注在舞者的腳上,而且多少可以辨別出舞者移動的方向。這也激起瑪莎.葛蘭姆的好奇心。「她看不到舞蹈動作,卻能讓動作產生的震動藉由地板進入她的身體。」
剛開始,葛蘭姆覺得很難確切瞭解海倫說的話,但是她很快就習慣了「她那有趣的聲音」。某次拜訪時,海倫說,「瑪莎,什麼是跳躍? 我不懂。」
葛蘭姆被這個簡單的問題觸動。她叫舞團的其中一位成員梅爾斯.康寧漢,站在練舞的扶手旁。她從後面一邊靠近他,一邊說,「梅爾斯,要很小心,我把海倫的手放在你身上,」然後把海倫.凱勒的手放在他腰際。
梅爾斯看不到凱勒,但感覺到她的雙手放在他腰上,「像鳥的翅膀,很柔軟。」工作室的每個人站著一動也不動,注意著會發生什麼事。康寧漢在空中跳躍,而凱勒的雙手隨著他的身體舉起來。
「她的雙手隨著梅爾斯的動作起落。」瑪莎.葛蘭姆回憶說,當時她年紀已經很大了。「她臉部的表情從好奇變成喜悅。當她把手臂拋向空中時,你可以從她臉上看到揚升的熱切。」
康寧漢把腳伸得直挺挺的,繼續表演小步伐的跳躍。他突然感覺到凱勒摸著他腰部的手指開始輕微移動,「像在調情一樣」。她生命中第一次體驗到舞蹈。「喔,多麼美好啊!多麼像思緒的流動!心靈的鼓動!」他停下來時,海倫如此驚嘆地說出。
1953 年,海倫.凱勒和瑪莎.葛蘭姆一起在紀錄片《打不倒的勇者》中現身。如往常一樣戴著帽子的海倫.凱勒,站在一群舞者中間,「感覺」舞蹈,葛蘭姆和她的舞者圍繞著她。她臉上有種入迷的神情。
半個世紀後,瑪莎.葛蘭姆96 歲,正忙著口述自傳。她的雙手因關節炎受損。回想起已經去世超過二十年的海倫.凱勒,她說她是「我所知最勇敢的女人」。然後,突然有個想法擊中她的腦袋,讓她明白為什麼五○年代的當時,去舞蹈工作室會讓海倫如此興奮。
「『接著是』這個詞彙和舞蹈分不開,這個詞彙引導我們去做大部份的練習和動作。而就是這個詞彙引導她瞭解生命的顫動。她的生命豐富了我們的工作室。所有的舞蹈課程都是從老師說『接著是…』開始,這個詞彙讓她跟我們這個圈子顯得更為緊密。」
瑪莎.葛蘭姆
讓瑪丹娜說不出話來
MARTHA GRAHAM
SILENCES
MADONNA
紐約,東六十三街316 號
1978 年秋天
1978 年,瑪莎.葛蘭姆已享有傑出聲望。在她的舞蹈生涯中,已在白宮為八位美國總統獻過舞,但她所受過的挫折幾乎也不相上下。
喜歡和辱罵她作品的人大約各佔一半。在她半個世紀前創立的學校裡所教授的葛蘭姆式舞蹈技法,有緊繃的張力,強大的衝擊,而且力圖傳達七情六慾。她認為女性舞者應該「從陰道舞出」。她的一位助手解釋,「瑪莎這個論點的前提是做愛的行為是極端困難的動作。」
八十四歲的她脾氣依然猛烈,爆發或冷靜都在片刻之間。大家都知道她有次在餐廳,因為扯掉餐桌布,把所有東西掃落在地,而被請出門。現在,她只有少數時候會出現在她的學校,雖然也有謠傳說,她總是待在學校,像個嚴苛的鬼一樣。
十九歲的瑪丹娜.奇科妮才剛搭上飛機展開首次旅程。她帶著三十五美元和一袋跳舞用的緊身衣,從密西根來到紐約,決心當個出色的舞者。她告訴司機載她到紐約「所有事物的中心」,於是司機讓她在時代廣場下車。
她參加了舞蹈公司的試鏡,但沒徵選上。他們說她積極有幹勁但缺乏技巧,建議她到瑪莎格蘭姆舞蹈學校就讀。二十四小時之內,她已經報名了初級班課程,並且為了自己的前途打拚,到速食店打工賺錢。
「我研究了這個地方。練舞室呈現著斯巴達和極簡抽象派的氣氛。每個人都輕聲講話,所以只聽得到音樂和教練的聲音,
而且他們只在你跳的一團糟時,才跟你講話──在那裡跳不好是常有的事。那裡的舞蹈技法很難學。體能要求嚴苛,而且沒有懶散的餘地……有陣子我幻想過去當修女,而這是我這輩子最接近修道院生活的時候。」
瑪莎.葛蘭姆的話題成了每一段對話的背景。「我想見這位女修道院院長──負責這裡所有一切的女人。」她聽說葛蘭姆常來這棟大樓,甚至偶爾會坐進課堂裡,監督教員或物色人才。瑪丹娜一心只想見她,就像是期盼看到水怪的尼斯湖遊客。「她的行蹤十分神秘。我聽說她對於年紀增長變老感到自豪。也可能她真的很忙,或者很害羞,或者兩者都是。但是大家總會感覺到她有出現,這更增加她的神秘感和我想見她的渴望……,她的氣質像嚴肅版的嘉寶,而且她似乎真不想要別人煩她。」
瑪丹娜開始做起與她偶遇的白日夢。「我會大膽冷靜。和她交朋友,讓她向我坦承生命中所有的秘密。」
心裡懷著這個目標,她報名更多額外的課程或是在玄關逗留,期待能瞥見她一眼。有時候,她會編些藉口進到辦公室。後來,有一天,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她期待的事發生了。
這天早上十一點的課上到一半。瑪丹娜喝了太多咖啡。「膀胱在爆破邊緣」的她違反規定跑得飛快。她用力拉開通往玄關厚重的門,一踏出教室門外,就發現和瑪莎.葛蘭姆面面相對。「她就在那裡,在我的正前方,瞪著我的臉看。好吧,不是那麼完全在我正前方,但是她一定因為我出現在那裡感到驚訝:因為下課之前,沒人敢離開像墳墓的教室。」
葛蘭姆停下腳步,沒往前繼續走。瑪丹娜呆若木雞,而且這是她這輩子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嚇到說不出話來。「她有部分像《日落大道》裡的諾瑪.戴斯蒙。其他部分則像是以下兩者的綜合體:歌舞伎舞者和五年級時讓我困擾的修女凱斯琳.湯瑪斯。不管怎麼說,我整個被打敗了,所有要讓她解除武裝,贏得她的計畫都吞下肚,只因被這從未見過的風采所驚嚇。」
葛蘭姆一句話也沒說。「她只是看著我,我想是種感興趣的眼神,但也可能只是不喜歡我的眼神。她的頭髮樸素地往後梳,顯出一張帶粧的蒼白臉龐,像個陶瓷娃娃。她下巴前伸,帶有自負的味道,閃耀的眼神像堅定的棕色大理石。她身形嬌小,而存在感又巨大到令人不可忽視。」
瑪丹娜等著瑪莎.葛蘭姆口中能冒出一些話,和她犀利的眼神。「我忽視我下腹的漲痛。忘了我有張大嘴,忘了我誰都不怕。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遇到女神、戰士、任何環境都難不倒的適存者。一個誰都搞不倒的人。」
瑪莎.葛蘭姆什麼也沒說,只是輕彈她的長裙,走進某個房間,關上她身後的門。「在我能清好喉嚨之前,她就走掉了。我待在原地穿著緊身連身衣顫抖,一方面是因為我還是得去廁所,但主要是因為我遇到了如此強烈的生命。我真的是嚇到呆掉…從那之後,我生命裡遇過很多事,但沒有一件事能削弱我第一次遇到這個女人的記憶──這種生命的力量。」
十年後,瑪丹娜顯然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女性流行歌手。她的表演融入精心的舞蹈動作:緊繃的張力,強大的衝擊,表達七情六慾。某一天,有個人從瑪莎葛蘭姆舞蹈學校和她的辦公室聯繫,表示學校正面臨破產的危機。「再等一天」,辦公室如此回覆。就在隔天,瑪丹娜辦公室的人員回撥電話,捐出十五萬美金。當時已經九十四歲的瑪莎.葛蘭姆看到這張支票時,流下眼淚。
(……)
馬克.吐溫
向海倫.凱勒告別
MARK TWAIN
BIDS FAREWELL TO
HELEN KELLER
康乃狄克州,風暴原野莊園,1909 年2 月
海倫.凱勒的馬車一停在馬克.吐溫房子外的巨大花崗岩柱子之間,這個美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便在那裡歡迎她,雖然她看不見也聽不見他的招呼。陪她一同前來的是宛如海倫雙眼雙耳的安妮.蘇利文,她告訴海倫,馬可.吐溫一身白衣,漂亮的白髮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像灑落在灰色石頭上的白雪」。
馬克.吐溫和海倫.凱勒首次會面是在十五年前,當時他五十八歲,而她才滿十四歲。十八個月大時,因腦膜炎導致失...
作者序
身為一位幽默作家,我的工作倚賴的是「扭曲失真」。
然而,我試著讓這本書保持正確嚴密:以下所有篇章都有歷史紀錄可查證。要是當同一場會面出現不同說法時(這種狀況幾乎總是發生),我會支持可能性最高的那一者。
為了替以這部以「偶然」為中心的作品增添秩序,在英文版中,這101場相遇的描述,每一篇都只包含1001個字,這也讓本書篇幅長達101101 個字。英文版的致謝詞、引述的序辭、作者簡介、作品簡介,以及我其它著作的列表,每一個部份都由101個字組成,這篇說明也是如此。
C.B.(克雷基.布朗)
身為一位幽默作家,我的工作倚賴的是「扭曲失真」。
然而,我試著讓這本書保持正確嚴密:以下所有篇章都有歷史紀錄可查證。要是當同一場會面出現不同說法時(這種狀況幾乎總是發生),我會支持可能性最高的那一者。
為了替以這部以「偶然」為中心的作品增添秩序,在英文版中,這101場相遇的描述,每一篇都只包含1001個字,這也讓本書篇幅長達101101 個字。英文版的致謝詞、引述的序辭、作者簡介、作品簡介,以及我其它著作的列表,每一個部份都由101個字組成,這篇說明也是如此。
C.B.(克雷基.布朗)
目錄
阿道夫.希特勒vs.約翰.史考特.埃里斯
約翰.史考特.埃里斯vs. 魯德亞德.吉卜林
魯德亞德.吉卜林vs.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vs.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vs.瑪莎.葛蘭姆
瑪莎.葛蘭姆vs.瑪丹娜
瑪丹娜vs.麥可.傑克森
麥可.傑克森vs.南茜.雷根
南茜.雷根vs.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vs.賈姬.甘迺迪
賈姬.甘迺迪vs.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殿下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殿下vs.溫莎公爵
溫莎公爵vs.伊莉莎白.泰勒
伊莉莎白.泰勒vs.詹姆斯.狄恩
詹姆斯.狄恩vs.亞歷克.堅尼斯
亞歷克.堅尼斯vs.伊夫林.沃
伊夫林.沃vs.伊格爾.史特拉溫斯
伊格爾.史特拉溫斯vs.華特.迪士尼
華特.迪士尼vs.P.L. 崔佛絲
P.L. 崔佛絲vs.喬治.伊凡諾維奇.葛吉夫
喬治.伊凡諾維奇.葛吉夫vs.法蘭克.洛伊.萊特
法蘭克.洛伊.萊特vs.瑪麗蓮.夢露
瑪麗蓮.夢露vs.尼基塔.赫魯雪夫
尼基塔.赫魯雪夫vs.喬治.布朗
喬治.布朗vs.埃里.瓦拉赫
埃里.瓦拉赫vs.法蘭克.辛納屈
法蘭克.辛納屈vs.多米尼可.鄧恩
多米尼可.鄧恩vs.菲爾.史派克特
菲爾.史派克特vs.李歐納德.柯恩
李歐納德.柯恩vs.珍妮絲.賈普林
珍妮絲.賈普林vs.帕蒂.史密斯
帕蒂.史密斯vs.艾倫.金斯堡
艾倫.金斯堡vs.法蘭西斯.培根
法蘭西斯.培根vs.瑪格麗特公主殿下
瑪格麗特公主殿下vs.肯尼思.泰南
肯尼思.泰南vs.楚門.卡波提
楚門.卡波提vs.佩姬.李
佩姬.李vs.理查.尼克森總統
理查.尼克森總統vs.貓王艾維斯.普利斯萊
貓王艾維斯.普利斯萊vs.保羅.麥卡尼
保羅.麥卡尼vs.諾埃爾‧ 科沃德
諾埃爾‧ 科沃德vs.費利克斯.尤蘇波夫王子
費利克斯.尤蘇波夫王子vs.格里高利.拉斯普京
格里高利.拉斯普京vs.尼可拉斯二世沙皇
尼可拉斯二世沙皇vs.哈利.胡迪尼
哈利.胡迪尼vs.西奧多.羅斯福
西奧多.羅斯福vs.H.G. 威爾斯
H.G. 威爾斯vs.約瑟夫.史達林
約瑟夫.史達林vs.馬克西姆.高爾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vs.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vs.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vs.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
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vs.哈波.馬克思
哈波.馬克思vs.蕭伯納
蕭伯納vs.伯特蘭.羅素
伯特蘭.羅素vs.莎拉.邁爾斯
莎拉.邁爾斯vs.泰倫斯.史坦普
泰倫斯.史坦普vs.愛德華‧ 希思
愛德華.希思vs.華特.希克特
華特.希克特vs.溫斯頓.邱吉爾
溫斯頓.邱吉爾vs.勞倫斯.奧立佛
勞倫斯.奧立佛vs.傑羅姆.大衛.沙林格
傑羅姆.大衛.沙林格vs.厄尼斯特.海明威
厄尼斯特.海明威vs.福德.馬達克斯.福德
福德.馬達克斯.福德vs.王爾得
王爾得vs.馬塞爾.普魯斯特
馬塞爾.普魯斯特vs.詹姆斯.喬伊斯
詹姆斯.喬伊斯vs.哈洛德.尼可森
哈洛德.尼可森vs.塞西爾.比頓
塞西爾.比頓vs.米克.傑格
米克.傑格vs.湯姆.德利伯格
湯姆.德利伯格vs.克里斯多福.希欽斯
克里斯多福.希欽斯vs.喬治.格洛威
喬治.格洛威vs.麥克.巴瑞莫爾
麥克.巴瑞莫爾vs.黛安娜王妃
黛安娜王妃vs.葛莉絲王妃
葛莉絲王妃vs.亞佛列德.希區考克
亞佛列德.希區考克vs.雷蒙.錢德勒
雷蒙.錢德勒vs.霍華.霍克斯
霍華.霍克斯vs.霍華.休斯
霍華.休斯vs.庫比.布洛克里
庫比.布洛克里vs.喬治.拉贊貝
喬治.拉贊貝vs.西蒙.迪
西蒙.迪vs.麥克.藍席
麥克.藍席vs.喬福瑞.費雪
喬福瑞.費雪vs.羅爾德.達爾
羅爾德.達爾vs.金斯里.阿彌斯
金斯里.阿彌斯vs.安東尼.阿姆斯特朗- 瓊斯
斯諾登閣下vs.巴瑞.亨夫萊斯
巴瑞.亨夫萊斯vs.薩爾瓦多.達利
薩爾瓦多.達利vs.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vs.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馬勒vs.奧古斯特.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vs.伊莎朵拉.鄧肯
伊莎朵拉.鄧肯vs.尚.考克多
尚.考克多vs.查理.卓別林
查理.卓別林vs.格魯喬.馬克思
格魯喬.馬克思vs.T.S. 艾略特
T.S. 艾略特vs.伊莉莎白王太后
伊莉莎白王太后vs.溫莎公爵夫人
溫莎公爵夫人vs.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vs.約翰.史考特.埃里斯
約翰.史考特.埃里斯vs. 魯德亞德.吉卜林
魯德亞德.吉卜林vs.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vs.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vs.瑪莎.葛蘭姆
瑪莎.葛蘭姆vs.瑪丹娜
瑪丹娜vs.麥可.傑克森
麥可.傑克森vs.南茜.雷根
南茜.雷根vs.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vs.賈姬.甘迺迪
賈姬.甘迺迪vs.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殿下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殿下vs.溫莎公爵
溫莎公爵vs.伊莉莎白.泰勒
伊莉莎白.泰勒vs.詹姆斯.狄恩
詹姆斯.狄恩vs.亞歷克.堅尼斯
亞歷克.堅尼斯vs.伊夫林.沃
伊夫林.沃vs.伊格爾.史...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