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唐捐、凌性傑、鯨向海、林達陽/熱情推薦
長信,薄霧,植物學
詩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唐捐
現在無屋的人不要為他建造一座。
現在孤獨的人要長久孤獨
要醒來,誦讀,而且寫長長的信
而在荒蕪的途徑上來回
不休止的流浪當死去的葉子吹來
──里爾克(方思譯)
一、「寫長信」之美
從前讀里爾克,覺得世上再沒有比坐在桌前(當然是木質的)寫長長的信更意味深長的事了。後來再讀楊牧,果然看到:「我夢見你越過長長的沙灘/口袋裡一封長信。」又過了許多年,在伊媚兒和簡訊風行的年代,餘佐似乎接著了另一封長信和信裡絕不可簡而言之的秘密,乃攤開信紙,也寫一封自己的長信。
我之所以這樣尊敬或迷戀於長信,倒不在於緜緜之情、滔滔之勢,而在於那種耐性,以及支撐這種耐性的一種生活態度和美學技術。里爾克沒有,楊牧也沒有告訴我們,長長的信裡說的都是什麼事,不能說嗎,不必說吧。重要的是,寫長信這回事,本身便意味著投入了時間,在神聖的孤獨裡,下決心從容經營,曲盡一種只能跟你說的心思──多麼近乎儀式,詩的儀式。
在〈長信〉這首詩裡,餘佐並沒有用「詩之長」來再現「信之長」,只是仔細揣摹了書寫的歷程:
你說:昨夜星辰的嬗遞
讓你感到心慌,後來又提到
整理抽屜的雜物時
最後被留下的往往是最不喜歡卻又掛心的。
信中的墨痕深淺不一,我想此刻應是
你起身喝水端詳被弄亂的天象
(或許一邊繞室、徐走,像是在守候某種易逝的念頭)
接著你坐下、寫我們都在意的細節
並與歲月一同等待事物流轉……。
──你說與沒說的,我都將懂。
寫者的心思、動作與外在的物色(花卉、星辰、陽光和螢火),那麼自然地交錯著。你昨日的寫,我今日的讀,繞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靜靜地匯合於此。
信寫得長,是因為我們在乎許多「細節」,正如抽屜裡充滿許多不喜歡卻又掛心的「雜物」。信寫得長,也因為我們懍於星辰嬗遞、時序推移、事物流轉,而想要用曲折宛轉的文字留住些什麼。──詩寫得細,也是如此吧。
迷人的詩,往往運用有限的「已說」,帶出豐沛的「擬說而未說」。餘佐所設想的長信,似乎含蘊良多。前引片段,只有少數文字來自「你說」,其實泰半是「我想」──「此刻的我」(讀信者)揣摩著「當時的你」(寫信者)所思所見所為,因而契入深微,藉由有限的「你說」,居然聽到了「你沒說的」。詩人不無驕傲地說:「你說與沒說的,我都將懂。」這裡自有一種深遠的默契。
餘佐做為詩人,最令我羨慕的,是很能品味一種「靜美」。他總是在舒緩的移動中,保持從容的節奏,「只為了述說一件掛心的小事。」──述說是必要的,值得認真;掛心是常有的,我們有情;事之小,信之長,雖似不相對應,或許都來自一種緩說、細看、靜品的靈魂。
二、帶一層「薄霧」
山水草木,以及舞動的鳥獸和人物,無不充實我們的視域。要是有了風雲雨霧的參與,這風景就更美好了。──詩的內涵,不僅僅在意義、事件,或者思維、情感。我總覺得,富於「氣氛」的詩最耐品讀,就像有霧的風景。進一步講,「霧」的性質,迷離恍惚,常能帶我們進入幻妙的情境,也就有助於敘事與表意。而餘佐的幾首力作,彷彿都帶著一層「薄霧」。
「穿過薄霧就能看見」,在充滿玄祕感的〈薄霧:靜物被神描述〉,詩人這樣說。(這大概是一首情詩,但我的壞習慣是:把情詩順便讀成「論詩詩」。)「薄霧」表面上是阻礙,等著被眼睛「穿過」,但其實促成了「看見」。詩人足以自豪的,便是一種奇特的透視能力:藉由「隱喻」去發現與探索。這首詩的每一段,都有出色的意象。例如抒情主體這樣界定自己:
──像某種兩棲類的生物
離開潮濕的沼澤
艱難地以肺去愛人
數行之間,迅捷地布置出「水澤/陸地」的區隔。不必愛的時候,「我」安棲於沼澤,皮膚親水自在;而去愛,則像是面對陸地的乾燥,必須轉換成以肺呼吸。──這裡以一種進化歷程為喻,那麼輕巧地說出愛的「艱難」。
沒想到,詩人並不流連於這個巧喻。稍做整頓,便又推到另一個層次的想像。霧裡彷彿看見:
另一個自己抵達土製的村莊
沿途繞過時光,找到蟻穴
以餘生等待一場大雨
土裡飛出透明的鬼魂
繁殖出更多的雨季。
藉由召喚古小說,把愛的懷想與追憶,拉到「傳奇」的境地。昨日的事件,彷彿夢入「蟻穴」,此時站在舊遊之地,便益增其痴頑。值得以「餘生」去「等待」的「一場大雨」,顯然並不普通。這裡暗暗叠合了鬼魂與蟻類,遂能使出「繁殖」這個不可能的動詞。「鬼魂-繁殖-雨季」,意思多,意境佳,卻寫得如此利爽。雨季跟霧有關,最宜於夢入異境。
後面兩個大段,霧再變遷,又都帶給我們明快的美的悸動,而故事依然只見梗概。「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霧裡的磨損/像是砂紙拋光萬物的毛邊」──這真是太神奇了,詩人呈現了「大霧-校正-愛慾」的失落過程,有一種恰到好處的身體感。這時「遠方的人」居然浮現,說:「我們都是靜物/在霧裡被神描繪」。我反覆讀這首詩,覺得詩人真是既執迷,又了悟。他能夠放大某些瞬間,聚合許多遠近,使人物、動作、事件都成了可被靜觀的風景。這難道不是因為他愛霧,又有在詩裡造霧的能力嗎?
三、詩的「植物學」
植物最靜美,而又富於象徵的意味。山川草木,雖似無言,經由詩的隱喻程序,竟與人間萬物展開繁複的交涉,這又是動態的。在〈我親愛的植物學家〉裡,餘佐把詩人描寫成一種到「遙遠流域」去「採集隱喻」的「植物學家」。這個基礎設定真好,它有來歷,迅捷地召喚了詩經楚辭以降的草木詩學傳統,進入「群」的脈絡。另一方面,「採集」的行動,使得設喻立象成為一種向未知進發的探索歷程。詩賴以生成發散的「隱喻」,也都成了汁液湧動、枝葉粲然,且默默生長、等待被採用的生命體。
「你」「我」在室內閱讀,或者說,你帶著我涉入繁茂的語字森林,展開一場安靜而充實的探尋。「相信一朵玫瑰是愚蠢的,但菌類可就不同……」。你若遠行,酬唱歸來,玫瑰或已消散,而靈芝卻還在那裡默默放散他的微香(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詩人自是以安份等待的菌類自居的,有點土,而又可愛。越過這些遐思,他們繼續探尋:
於是,我提著光線,黏著你的步伐。
來到未經修飾的花園
土壤裡的雷聲
孕育著生猛的雨季
你告訴我,遠方的草叢
沉睡時最為茂密。你摘下一朵幽蘭。
你說,與時光一同播下的嫩芽
會將所有腐敗的念頭都綻放成蝴蝶
「我」是這樣亦步亦趨跟著你,到達「未經修飾的花園」(我想,那或許就是「未被隱喻化」的滂沛而原始的情感)。土壤、雷聲、雨季,都是宜於觸發詩意的情境,於是「你」便依照我們共同信仰的「詩的植物學」,展開了象徵的行動──摘下一朵「幽蘭」,宣揚嫩芽之化蝶(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芝」「蘭」俱在,香草系列是被建立起來了,但好像還不完足。於是:
我問:「承諾過的菊呢?」
;時光是座花圃
炫目的花卉只盛開一季肉身
野草是太過繁複的糖衣
而你要的菊就裹在裡頭。你說。
綜合全詩,「我」食「芝」,「你」採「蘭」,而「菊」則在草萊、在書冊。香草所映襯出來的,正是美人君子,以及一種古老而恆久的品質。這些(芝、蘭、菊)都屬文化性的公用語碼,在意象創造上似乎不足稱道。其實,餘佐這裡的長處,便在於氛圍、語調、句法的精準拿捏,呈現了一種詩意過程。我特別喜愛這裡的「我問」和「你說」,言語交會,情意迴旋,都在簡單的問答裡完成。──只知意象之為詩而不知氣氛之為詩者,恐怕無緣品賞。
四、「水」和「習字」
餘佐的詩,常見木質桌椅,以及相關聯的植物和森林。此外,便是「水」。他生長於海濱小鎮,故鄉風物作為意念的淵藪、情感的銀行,雖是「自然」,但也有賴於經營。我們讀他的詩,知道那裡布滿了魚塭,颱風來時似乎還會泡水。這樣看似尋常的臺灣鄉鎮,對生於斯長於斯的詩人而言,卻飽含著詩的能量。
在時序的作用下,「故鄉」成了「遠方」。餘佐至少有三首詩,關乎這裡,皆力作而風姿各異。其中又以〈茄定,魚塭裡的身世──給父親〉,寫得最為近切。「魚塭」是可資鋪陳的實景,蘊含身世,且連繫著父親。在詩裡,它又很奇異地發展為一種象徵:
記憶中的茄萣
好似巨大的漁塭
養殖我燥熱的青春
這個基礎設定是簡單的,但極具生產力。接下來的十數行,詩人遂能著力描摹「我」(們)的青春怎樣「像魚苗般」被養大、蛻變,乃至跨越、追尋。故鄉的本源意義,以一種有血有肉的形式,被細膩地展示出來。不僅如此,詩人還聽見遙遠的細節(故事的核心):「乾枯的漁塭/發出幫浦運轉的聲音」──這個疼痛而美好的幫浦聲,有效地把父親、魚塭、家鄉叠合起來。相對於前述的追尋,這是一次拉回。而下一段寫到自己的身體也將成為魚塭,則是一次更大的拉回。餘佐的佳作,總是像這樣展現一種調節之美。
水是故鄉,是日常生活,但也能提昇為神蹟,而給出詩意。在〈我將日子寫在水上〉這首詩裡,餘佐再次渲染他的水鄉情感:
泡過水的日子顯得柔軟
像是剛被撈起的胚紙
安靜地等待某人的書寫
我們想像,每座魚塭都像稿紙上的格子。有時水漫田野與街道,格內格外遂不能分。泡過水的故鄉(也就是「日子」),想必有事可以抱怨。但餘佐只以「柔軟」、「平靜」來總括它的性質,這也反襯出詩人觀物的意趣。惟其有柔軟的心,故能體驗點滴風物如何像是潮濕的字彙,潛入肉身,如酒被舌頭記憶且訴說。惟其有平靜的眼,故能靜賞:飛機的身影,如鯨魚無聲滑過水面;某戶人家的床單揚起又靜止,且有後續的回聲。
餘佐奇妙而反覆地(也很自然)把構成家鄉的「水」和構成詩歌的「字」連結起來,終於有了〈習字:以水的質地〉這首總結性的序詩。告訴我們,他自家詩意的意趣、走勢與本源。那裡「土壤濕潤,雨似白馬之蹄來回踱步」。土地濕潤是迫近的現實,那是魚塭之鄉,多雨的海濱。但「白馬之蹄」就是遠方召來的喻象了。──我通讀餘佐的詩集,終於漸漸體驗「時序在遠方」的意思。在他的筆下,許多事物都特有一種「遠方感」,包括那麼近的魚塭。你以為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時光發動,萬物都須應答。
有時你在遠方,我在這裡,依靠一封長信、一畝薄霧的牽連。有時你我共同觀察草木的枯榮,接受其象徵。在餘佐的詩裡,「時光」被描寫、被比喻;但說起來,「時光」也是詩集的共同作者。因為,詩裡的「我」總是淵靜的。如果「時光是神」(餘佐說的),那麼這就是與神合謀的一種詩境吧。
(二○一三年七月寫於龍淵刀割泥室)
【推薦語】
在林餘佐的詩裡,讀到了飽滿的關懷,以及一股篤定的志氣。從形式與內涵就可看出,詩人是怎麼給自己限制,又是怎麼突破重重的限制。林餘佐演練著抒情的語調,完成自己的時光命題。因為才情與學識兼具,他能在詩中與自己對話,也與一個廣闊的世界對話。
詩人,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教師 凌性傑
一個虔誠的習字者究竟可以為他的詩句犧牲到什麼地步呢?林餘佐為了描繪他薄霧中的神性而選擇,掩藏了自己的個性。一開端就繞過了歲月現實的細節,把時序隱喻在遠方。正因他詩意之果核擁有充足陽光的滋養,所以能夠如此同時收懾那種雨夜的綿魅聲腔與抒情氛圍之海吧。
詩人,精神科醫師 鯨向海
在閱讀這本詩集的時候,總覺得這些文字應出自與我生活血緣相近的人,但好像又較我更有耐心、更有餘裕、更能安於沉靜的生活。這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人格特質,屬於堅持相信平凡的生活當中,應另有幽隱、難以覺察的不凡之物的,那種垂釣之人。彷彿是擁有另一種視覺、另一種聽覺的觀察者,看仔細了那些已經發生但尚未被妥善解釋的種種細節,記錄下來,轉過身,慢條斯理地整理筆記,或許甚麼時候合適了,就會低下頭靜靜按著手機,把世界獨獨對他顯示的某些奧秘,轉發給我們其餘權限不足的人。
不論是存在風景與他之間、或是他與我們之間,那每一次已讀未回的懸念,都是詩發生的瞬間。
詩人,作家 林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