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神什麼都不缺,那麼無所欲求不就跟神一樣?
――錫諾普的第歐根尼(404-323BC),犬儒哲學家從蘇格拉底到梭羅,大部分的哲學家、道德家和宗教領袖都把節儉看作是美德,並認為簡單的生活可以帶給人智慧、正直與快樂。為什麼他們要這麼說?他們的論點是正確的嗎?難道擁有奢侈的品味是被誤導嗎?如果人可以過著節儉的生活,但卻選擇奢侈度日,那麼這樣是愚昧嗎?應該受到譴責嗎?
在《簡樸的哲學:為什麼少就是多?》一書中,哲學教授埃默里斯.韋斯科特要告訴我們,為什麼兩千年來,這麼多以智慧著稱的哲學家以及名人要鼓吹節儉與簡約生活,並視之為美好人生的關鍵。作者也會探討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我行我素,把哲學家的智慧拋在腦後;只是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正面臨環境危機,也許我們應該傾聽這些主張反璞歸真、節儉度日的論點。
作者提出「簡約生活」的定義,討論為什麼這樣做會讓人更好、更快樂。他也試圖說明,為什麼簡約生活有這麼多好處,人卻還是不願意接受?除了探討節儉和簡樸的好處之外,作者也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人想過奢華生活的動機。畢竟現代經濟的基礎,建立在大量的獲取與消費。
在這樣的脈絡下,大多數人的確沒法像哲學家所建議的那樣過著簡約生活。然而,本書最後論稱,如果我們可以擺脫當道的物質個人主義,無論是個人或是社會,都會過得更好。
作者簡介:
埃默里斯.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
紐約阿爾弗雷德大學(Alfred University)哲學教授。文章經常刊載於《紐約時報》、《哲學家》、《今日哲學》、《人道主義者》、《哲學論壇》等,著有《一輩子帶著走的實用哲學:哲學教授教你「不敗德的八卦」與「剛剛好的直白」》。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曾任編輯,目前專職從事翻譯。譯有《凱因斯對戰海耶克》、《四十個機會:飢餓世界的曙光》、《法醫.屍體.解剖室3》、與《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韋斯科特是個簡約生活的提倡者,但他的研究卻涵蓋正反兩方。他讓你思考很多重要的問題:節儉到底是什麼意思?奢侈度日好過拒絕這麼過日子?哪一種選擇會讓你幸福?簡約生活對環境是好還是不好?本書的每個部分都會讓你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蜜雪兒.辛格泰瑞(Michelle Singletary),《華盛頓郵報》
◆在韋斯科特針對簡樸的優缺點進行冷靜、克制、明理的分析過後,他問道,既然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智者都會讚許節儉與簡約,為什麼不是所有的人都熱情擁戴?副書名給了我們簡單的答案:因為「少就是多」只有多多少少為真。――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金融時報》,《當亞里斯多德遇上佛洛伊德》(The Shrink and the Sage: A Guide to Living)作者
◆韋斯科特鼓勵我們要擁有理解自我的知識,尤其是在討論節儉的對立面――奢侈。他並沒有抱持功利主義者的觀點。節儉最好的時候,生活簡約、清心寡慾,無疑可以拯救我們的生命也可以拯救地球。但奢華最好、最有創造力的時候,卻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想想西斯汀禮拜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和雪梨歌劇院。――露絲.奎伯(Ruth Quibble),《雪梨晨鋒報》◆埃默里斯.韋斯科特在書中詳細檢視了以下兩種價值之間的衝突:簡約生活的美德,以及顯然無法抵抗的對經濟成長的需求。經濟成長讓我們活得更長壽、更健康、更舒適也更多樣。但韋斯科特認為,即便現狀如此,主張簡樸並非只是因為懷舊,而是因為這條路可以通往更有意義的生活。――黛安.科伊爾(Diane Coyle),《多少才滿足?》(How Much Is Enough?)作者
◆此一針對節儉所進行的深刻哲思,提供了一個關於簡約生活與奢侈生活的全面審視。埃默里斯.韋斯科特分別就支持與反對節儉兩方,提出哲學的、心理的、宗教的與經濟的論證,他讓我覺得討論這件事,比我原先想的,還要更複雜但也更有趣。――威廉.歐文(William Irvine),《善用悲觀的力量》(A Guide to the Good Life: the Ancient Art of Stoic Joy)作者
名人推薦:◆韋斯科特是個簡約生活的提倡者,但他的研究卻涵蓋正反兩方。他讓你思考很多重要的問題:節儉到底是什麼意思?奢侈度日好過拒絕這麼過日子?哪一種選擇會讓你幸福?簡約生活對環境是好還是不好?本書的每個部分都會讓你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蜜雪兒.辛格泰瑞(Michelle Singletary),《華盛頓郵報》
◆在韋斯科特針對簡樸的優缺點進行冷靜、克制、明理的分析過後,他問道,既然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智者都會讚許節儉與簡約,為什麼不是所有的人都熱情擁戴?副書名給了我們簡單的答案:因為「少就是多」只有多多少少為真。――朱立...
章節試閱
【緒論】
兩千多年來,節儉和簡約生活受到智者的推崇。哲人、先知、聖人、詩人、文化評論家,以及所有與「睿智」沾上邊的人,似乎都對此有所共識。節儉與簡樸值得讚揚;揮霍與奢侈令人搖頭。
這觀點至今仍受到大力推廣。每年都有好多新書冒出來,敦促我們生活得更節儉一些,建議我們如何花更少、存更多,批判消費主義,或是宣揚簡約生活的樂趣與益處。專門討論節儉、簡約生活、精簡術或放慢生活節奏的網站與部落格聲勢浩大。上千家超級市場的結帳櫃檯都陳列著《簡約生活》雜誌。
這些書籍、雜誌、電子誌、網站和部落格都充滿了好主意和名言佳句。某些主要提供關於個人財務的建議,並搭配別出心裁又實用的省錢小撇步。(建議通常很棒;小撇步則良莠不齊。我從愛美.迪希遜的《吝嗇鬼公報》學到如何利用空牛奶盒製作馬桶刷座,然後我再也沒買過馬桶刷座!另一方面,她聲稱調和真假楓糖漿在味道上不會有明顯差異,但卻無法通過我家的品嚐測驗)。雖然這些建議當中有些主要把節儉當作一種致富的方法,或至少有助於達到財務獨立,多數關注的不僅是蒐集優惠券、結算支票簿,以及善用過熟的香蕉,而是本質上是關於生活方式的選擇與價值觀。這些想法雖然不是哲學作品,但仍然與一個在西方世界至少可追溯至蘇格拉底的古老哲學傳統密不可分,甚至受到這個哲學傳統的支持。這個傳統形成了一個道德觀點——更精確地說應該是一個習氣相近的道德意見家族——把節儉與簡樸和美德、智慧與幸福聯想在一起。節儉與簡樸的代表們一貫地批評奢侈、浪費、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工作狂、競爭,以及其他和很多人生活方式相關的各種主題,然後提供和道德純淨、心靈健全、共享、自給自足和珍惜自然等價值相連的另類理想。
我們或許可將提倡節儉樸實的出版品如此氾濫,視為當前社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正經歷或即將出現重大改變的證據。不過,有鑑於哲學家數千年來推廣相同訊息,世界卻未因此變得節儉當道,我們應保持冷靜,別太興奮。很多人嘴巴上支持節儉與簡樸的理念,但我們鮮少看到政治人物試圖端出以反璞歸真才是美好生活為指導原則的政策來贏得選票。相反的,政治人物承諾、政府絞盡腦汁提升社會的生產與消費水準。持續經濟成長的價值觀不容挑戰。雖然市面上提倡簡樸的作品比比皆是,從行為上來看,無論在哪裡,多數人似乎更常把快樂和揮霍聯想在一起,而不是和節儉。
理解這矛盾的一個角度是把它視為某種經典的偽善範例。但這解釋有過度簡化之虞,首先始終節儉度日或明擺著大肆揮霍的人很多,光是這點就推翻了偽善的解釋。宣揚與實踐之間的落差,口耳相傳的智慧和吾人的文化特性之間的落差,反映兩大美好生活概念之間的深層對立,兩者在我們的知識文化傳統中都有穩固基礎。類似二〇〇八年的經濟衰退事件使對立更加升溫,並且更加無法忽視。時局艱困激發人們對省錢理論與實務的全新興趣,同時使人們更加期待看見以及能夠享受消費主義生活的回歸。
多數節儉和簡約生活的書籍和文章都屬於護航論述:目標是批評崇尚物質的想法、價值和行為,並提倡替代的思維和生存方式。儘管我確實贊同那些推薦的觀點(我的家人可以作證,我在實際生活中就像個經官方認證的小氣鬼),但本書無意為任何觀念護航。期待看見消費主義被扒皮的讀者將感到失望。雖然我有時會針對可能的批評,捍衛「節儉哲學」的部分信條,特別是最後兩章,但本書的目的不是告訴讀者: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相反的,本書是一部哲學散文,是對一整組與節儉和簡樸概念相關的許多問題的延伸性沉思,這沉思首先介紹思想史上的幾個特定流派,以便闡明問題,提供一個討論的基礎,檢視古老智慧在今日是否仍經得起考驗。
本書起初是針對節儉的一項研究,但我很快意識到若要討論節儉,很難不觸及簡樸或簡約生活的概念。自古以來,這兩個概念經常被綁在一起,而且被當成一個美德與價值的整體包裹進行討論。在很大程度上,本書也不例外。為了保持文字簡練,我會使用像是「節儉智者」(the frugal sages)、「節儉哲學」(the philosophy of frugality)或「節儉傳統」(the frugal tradition)等標籤,但無論遣詞用字為何,我所指的始終都是把節儉與簡樸和智慧、美德與幸福聯想在一起的哲學傳統。
我展開研究的問題很簡單:我們應該把節儉當作一種道德德行(moral virtue)嗎?幾乎所有我熟悉的重要哲學家都認為應該。但道理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很快又引發一連串其他問題。舉例來說:
*為什麼有這麼多哲學家把簡約的生活等同於美好的生活?
*為什麼簡約生活經常和智慧沾上邊?
*揮霍和縱慾應該被視為道德缺陷嗎?如果是,道理是什麼?
*假設一個人確實有揮金如土的財力,揮霍浪費仍是不明智或道德上應受譴責的嗎?
*有沒有哪些支持或反對節儉樸實的社會論述,和它對個人的影響相去甚遠?
*節儉有沒有可能是個過時的價值觀,就像捍衛貞潔,或要求小孩安靜服從,已是多數人不再視為重要道德德行的特質?
第一章檢視「節儉」和「簡樸」指的是什麼,挑出我認為最重要的意義,藉由爬梳哲學傳統,以其中的特定人物作為範例,來進一步充實這些說明。在區別道德推理和審慎推理(moral and prudential reasoning)的初步討論後,第二章檢視一般認為簡約生活有助提升道德德行的主要論點。這只是節儉智者提出的眾多重要主張之一。第三章檢視他們的另一個重要主張,亦即簡約生活使人幸福。
儘管賢明智者一致認為簡約生活比奢侈生活好,節儉比揮霍好,但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人曾花時間思考這觀點可能招來哪些嚴肅的反對論述。第四章和第五章試圖糾正這個缺陷。第四章討論節儉的危險,以及財富和聚斂(acquisitiveness)的優點。第五章思索有哪些支持揮霍的理由。
伊比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以及在哲學上屬於節儉傳統的許多智者都是很久以前的人。有鑑於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歷劇變,釐清他們的智慧在今天還有多少意義是合理的。特別是以下兩個改變必須納入考量:現代經濟體在規模、複雜性與生產力方面的大幅成長;還有伴隨此經濟成長而來的一切人類活動與生活方式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威脅。第六章要檢視一個看法,也就是節儉哲學在現代世界基本上已被淘汰,因為在消費者社會裡,整體幸福仰賴多數人生活得不特別節儉。第七章主張社會邁向節儉樸實的整體變遷,正是我們保護環境不受進一步破壞所需,並且一一檢視此提議引發的諸多反對。
當代學院哲學往往由許多大量依賴專門術語的複雜討論和狹義定義的理論問題所組成。譬如美國哲學學會最近一次會議上標題為〈量詞變異和本體論縮簡主義〉或〈模態豐富的持續論〉這樣的論文就是絕佳範例。哲學史上的學術研究,通常提供對思想家和文本的細微詮釋,外加譁眾取寵的學識賣弄,像是康德的道德哲學為什麼並未如某些評論家所宣稱在功利主義論述的使用上前後不一,或是抽絲剝繭地說明沙特對「他者」的描述為什麼受惠於奧古斯丁的上帝概念。我無意批評這種增進對哲學議題理解的方式。但哲學存在的初衷向來不僅止於此。從一開始,哲學就還包括對生活的整體反思,而且這個反思不需要顯得極為複雜難懂,或是使用一堆專業的哲學術語。塞內卡、馬可.奧里略、摩爾、蒙田、盧梭、伏爾泰、約翰生博士、愛默生或梭羅等人就是在這層意義上得到哲學家的封號。上述哲學家很多在今天的英語世界哲學系已乏人問津。某種程度上,這是個歷史意外,不過也反映了學院哲學家無論在知識興趣或個人興趣上,普遍傾向解決有難度的理論性或詮釋學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給他們施展特定技巧的機會。
我所謂的「節儉哲學」是一種廣義的哲思。不同於比較專業和內行的哲學,廣義的哲思往往借助文學和大眾文化傳達其內涵,我偶爾會引用這些作品以便凸顯此連結。有一本書特別能夠幫助我不偏離反思生活的哲學傳統,而且本身就是這個傳統的上乘之作,這本書是威廉.歐文的《善用悲觀的力量》。歐文論稱古代斯多葛派哲人洞察人性,而且對如何實現幸福提供了可靠建議,現代人應該洗耳恭聽。我大致同意歐文書中的論點,但不禁思忖為何儘管斯多葛學派極有說服力,但終究不太可能復興為主流。我因此嘗試陳述並理解某些支持與斯多葛哲人截然不同但卻是主流生活觀點的合理論述。
再次強調,本書不是護航論述。我基本上同情提倡節儉樸實的陣營,但我不認為所有好的論點都集中在天平的某一端。我試圖公平對待某些把節儉哲學當作攻擊目標的異議。我寫這本書的出發點始終都是澄清與前述類似問題有關的概念、價值、假設和論述,而不是想為特定結論提供最無懈可擊的論點。我希望本書藉由更清晰地檢視這些問題,能夠幫助讀者自己思考這些問題。因為這些議題本質上既饒富趣味又事關重大,畢竟它們影響我們選擇如何生活,決定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事物是什麼,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緒論】
兩千多年來,節儉和簡約生活受到智者的推崇。哲人、先知、聖人、詩人、文化評論家,以及所有與「睿智」沾上邊的人,似乎都對此有所共識。節儉與簡樸值得讚揚;揮霍與奢侈令人搖頭。
這觀點至今仍受到大力推廣。每年都有好多新書冒出來,敦促我們生活得更節儉一些,建議我們如何花更少、存更多,批判消費主義,或是宣揚簡約生活的樂趣與益處。專門討論節儉、簡約生活、精簡術或放慢生活節奏的網站與部落格聲勢浩大。上千家超級市場的結帳櫃檯都陳列著《簡約生活》雜誌。
這些書籍、雜誌、電子誌、網站和部落格都充滿了好主意和...
目錄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簡樸是什麼
第二章 為什麼簡約生活可以讓我們更好
第三章 為什麼簡約生活可以讓我們幸福
第四章 為什麼簡樸哲學難以推銷
第五章 揮霍度日的利與弊
第六章 現代經濟中的簡樸哲學
第七章 簡約生活是為了環保
結語
致謝
注釋
譯名對照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簡樸是什麼
第二章 為什麼簡約生活可以讓我們更好
第三章 為什麼簡約生活可以讓我們幸福
第四章 為什麼簡樸哲學難以推銷
第五章 揮霍度日的利與弊
第六章 現代經濟中的簡樸哲學
第七章 簡約生活是為了環保
結語
致謝
注釋
譯名對照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