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已從過去只求溫飽走向「吃得好」、「吃的精緻、有品質」,但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深切的祈求,如何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乃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臺灣食品業在滿足國內民生後,更擔起外銷創匯的重要角色,為日後經濟奇蹟打下扎實基礎,更隨著國內經濟環境與國際情勢變化調整其定位。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深切的祈求,如何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書綜觀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及選擇代表性企業個案,探討臺灣食品業如何自本土走向國際,如何自滿足口腹走向高品質,又如何在食安風暴中站穩腳步,重新擦亮「美食王國」的金字招牌。
作者簡介:
主編 王振寰
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最近的研究興趣為臺灣和東亞產業發展與創新、臺灣企業史,以及中國大陸的區域和產業發展。
章節試閱
前 言
俗語有言:「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所謂「開門七件事」中又有六項與「吃」有關。這不僅反映了人們終日汲營都是為了有口飯吃,更可見「吃」在人類生活中佔有多大的重要性。「吃」不僅是單純滿足口腹之欲,更是延續生命之必要行為,也是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與「吃」這個攝食行為(feeding behavior)直接相關的,便是五花八門的「食物」、「食品」。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賴以維生的食物也自遠古單純的樹果、生肉,進化到用火加熱的熟食,更進化到今日經過多道程序加工、利用食品添加物增添風味、延長保存期限的食品。
正因為「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食物、食品自然也成為維生不可或缺之物。即便一個文明、國家如何落後,其內部必然產生一套獲取食糧來源的方式,也因此與食糧有關的行業:食品產業是每個國家都會存在的基本傳統產業。
臺灣食品產業起源甚早,清代時即有米、糖、茶、油等生產加工,亦有栽植鳳梨、甘蔗等水果。甲午戰後清廷割臺,日據時期是臺灣食品產業近代化的開端,新品種作物與各式新式工廠、技術的引進讓臺灣過去既有的糖業、製油業在生產方式與產量上有所提升,製罐技術更促使鳳梨罐頭加工出現,成為日據時期以及戰後初期支持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出口商品。日據時期引進的技術與工廠設施不僅讓臺灣食品產業有所升級,更促使臺灣經濟得以獨立自主。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展開,臺灣也被捲入戰爭的漩渦當中,不僅在食品生產上因應戰時體制而有所調整,對外貿易方面也因戰火與航路喪失而為之中斷,許多工廠更因盟軍空襲而嚴重受損。
1945 年日本戰敗,臺灣也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日人留下的廠房設備也被以「敵產」名義收歸國有。隨著國共內戰情勢日趨分曉,國府於1949 年底退守臺灣,這些日產廠房設備便成為風雨飄搖中,支持臺灣經濟重建、發展的重要力量。
1950 年韓戰爆發,美國為圍堵共產勢力擴張,防止中國周邊國家被赤化,開始有計畫地扶植東亞地區親美政權,大量物資與經濟援助開始流入日本、韓國與臺灣等國家。這些「美援」對於甫撤退來臺、根基未穩的國府而言,無疑是場救命的及時雨,援臺物資不僅舒緩大批軍民移入臺灣所造成的糧食危機,小麥、黃豆與棉花等原料的穩定供應更促成臺灣早期幾項產業:食品業(麵粉業、製油業)與紡織業的興起。
1950 年到1960 年代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的脈絡,大致以恢復戰前臺灣既有生產,以及有效運用美援提供的各項資源為基調。在這段期間,日人留下的廠房設備業已修復整併,過去曾為臺灣重要出口商品的蔗糖與鳳梨罐頭已恢復生產,藉由行銷全球為臺灣賺取外匯。新興的麵粉與製油業由於美援原料穩定供應,以致許多廠商如雨後春筍般投入這有利可圖的可觀市場。新廠商大量出現固然使麵粉與製油業的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產品供過於求卻導致惡性削價競爭,以致政府必須介入限制設廠增產,並訂立相關法規來維持產業穩定發展。政策方面,四年一期的經濟建設計畫自1953年起實施,早期目標在於「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往後各期經建計畫皆配合國內經濟發展與產業型態而有所調整。隨著臺灣經濟漸上軌道,美國最終於1965 年7 月停止援助。脫離美國經濟援助保護傘的臺灣也鼓著漸豐的羽翼,飛向自立自強的藍天。
1970 年代對臺灣而言,是個衝擊與挑戰的時代。政治上,1971 年退出聯合國、1979 年與美斷交兩大外交危機,讓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益顯無力。經濟方面,1973 年與1979 年爆發的兩次石油危機嚴重衝擊國際市場,連帶影響臺灣的出口能力。為使臺灣食品能在不景氣的國際市場上殺出血路,以及因應逐漸擴大的內需市場,政府開始制定食品衛生與安全相關法規,以期臺灣食品品質合乎國際衛生標準,增加競爭力。1971 年成立的衛生署,以及1975 年實施之食品衛生管理法是臺灣邁向食安衛生的第一步。諷刺的是,當臺灣開始有食安法規與制度實施時,臺灣各地也陸續爆發嚴重食品公害事件,其中又以1979 年彰化發生的多氯聯苯污染米糠油事件最為嚴重。食品公害事件的發生突顯臺灣雖有相關法規與制度建立,但實際上仍顯不足,對食安潛在風險評估方面也不甚重視。自此之後,越來越多的食安相關法規與制度陸續制定,並依現實環境狀況不定期增修條文,期望以法規面與制度面的盡可能完善,替日益複雜的食品安全衛生把關。
1980 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對食品產業而言則是一段轉型期。以往作為外銷主力的蔗糖、罐頭業,於此時期面臨其他國家競爭,逐漸失去國際市場。與此同時,臺灣內銷市場也因經濟水平提升而日益擴大,民眾也開始注重飲食衛生與品質。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此漲彼消,臺灣食品產業一方面持續提升衛生與品質,企圖與國際標準接軌,另一方面則逐漸將經營重心,移往逐漸擴大、成熟的內銷市場。為滿足國際標準與國人日益重視的食衛品質,政府持續推動相關法令與認證制度之建立,除了在1983 年完成食品衛生管理法首次全文修正外,亦於1989 年通過CAS 優良食品與食品GMP 雙項認證。
時序進入1990 年代,隨著國民所得提升,以及養生風氣盛行,民眾開始追求食品的多元選擇,也開始有意願與能力追求有益身體康健的食品,以往略有雛型的保健食品便於此時躍上檯面,成為食品產業炙手可熱的新星。對外貿易方面,面對越來越多國家外銷食品競爭,臺灣食品外銷市場持續被壓縮,加上國內食品市場日漸飽和,食品業者也開始往臺灣周邊展開跨國經營行動。而與臺灣只有一海之隔的中國大陸,雖然因政治上的隔閡而長久不相往來,但兩岸相似的語言及文化習慣,以及相仿的食物口味,讓中國大陸成為臺灣食品外銷的理想市場。隨著兩岸對立局勢趨緩,政府於1990 年開放廠商赴陸投資,國內部分食品業者也趁此時登陸設廠,一方面將臺灣食品銷往大陸,另一方面則著手研發合乎當地民眾口味的食品。
2000 年以後,受全球貿易自由化潮流影響,臺灣也於2005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面對更多國外競爭者在競逐著有限的國內市場,本土食品業者因而面臨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具有高附加價值的保健食品成為業者們轉型升級的選擇之一。對於食品品質與衛生的要求又較以往更加提高,從食品製造過程,以及其原料、加工各流程是否安全無虞也開始為人所重視。2008 年中國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造成臺灣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與恐慌。也自此三聚氰胺事件開始,臺灣內部也陸續爆發重大食安事件,再再打擊民眾對臺灣食品的信心。
2010 年以來,臺灣重大食安事件頻傳,幾乎一到二年就會有一重大食安事件爆發。2011 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影響層面從最初的飲料業擴大到麵包、糕點及製藥業,誤用含有塑化劑原料之廠商高達400 家,其中更不乏知名食品業者,嚴重打擊國人信心與臺灣食品的國際形象。2013 年又爆發食品添加工業用順丁烯二酸的毒澱粉事件,雖然政府在事件發生後通盤檢討現行食安法規及制度,但也僅是亡羊補牢。同年10 月又爆發不肖業者以銅葉綠素及棉籽油混充橄欖油事件,隔年9 月更爆發業者以地溝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脂的假油事件,牽扯在內的業者更赫見GMP 認證優良廠商名列其中。
接連不斷的食安風暴,不僅衝擊臺灣「美食王國」的聲譽,更讓民眾對食安相關法規及制度產生根本上的質疑。為使民眾恢復對臺灣食品的信心,政府透過更加嚴密的修法與檢討過去認證制度,並導入對食品安全的潛在風險評估,增加對食品安全檢驗、原料溯源等項目,讓食品生產各個環節盡可能地透明可以追溯,以實際行動宣示政府重建食安的決心。
關於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產學各界探討的論文、報告著實不少,但多僅就個別食品分業進行趨勢分析。各個公會出版的年鑑,業者製作的紀念特刊又多為內部發行,鮮少於坊間流通。其他民間常見與食品相關書籍,又多以介紹美食、料理方法,又或是自健康層面進行探討,少有一書真正著眼於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的來龍去脈。目前學界中有關臺灣食品產業發展脈絡敘述最為完整、全面者,當屬臺灣食品科技學會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著的《臺灣食品產業與科技發展史圖》。此著作並非嚴格定義上的「書」,而是將臺灣自日據時期至民國百年(2011)間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圖像折頁方式編年呈現。其內容包括國內知名食品廠商成立時間、政府政策與法規、具代表性食品何時問世,以及重大食安相關事件。圖像式呈現有利於讀者瞭解食品產業發展時序,更是本書在建構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時雛型骨幹。但囿於體例,此圖表較難以文字呈現食品產業發展之前因後果,以及各方因素交織所造成的影響。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為建構臺灣食品產業發展之脈絡,博採各方食品業相關書籍文章與新聞報導,貫通融會後將其精要置於時間架構之下,佐以當時國內外政經情勢與事件,藉以重建並詮釋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脈絡,並選擇國內具代表性的食品企業進行個案分析,觀其如何在大時代下經營發展,成就其各有千秋的食品事業。
近年來,由於重大食安事件頻傳,對食安問題的溯源以及相關制度法規的探討也成為受人矚目的焦點。因此本書將食品安全問題作為貫穿全書的重要旨趣,不僅特立篇章專題探討臺灣食品安全發展狀況,更於闡述臺灣食品產業發展脈絡處,以及各家廠商個案中不斷出現。如此安排一則為從政府、產業、學界角度來觀察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其如何因應;一則為呈現臺灣食品產業如何自最初供應民眾生計,逐漸走向追求食品品質、衛生與安全的道路。
目前我們做到的成果,將分成以下篇章予以呈現:
一、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
本書第一章由王振寰教授及其團隊執筆,以時間序列與經濟發展為經,各項食品分業為緯作為基調,佐以法規、制度之沿革為變奏,旨在重建並詮釋臺灣食品產業發展脈絡,探究臺灣食品產業在各時期如何呈現出各種不同風貌,以及各個時期影響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的諸多因素。
臺灣食品產業在清領時期有何發展?日據時期的近代化又為臺灣食品業帶來何種變化?國民政府治臺後又有哪些承先啟後的創舉?「美援」物資又對臺灣食品業造成何種影響?臺灣食品產業又如何自滿足溫飽,逐漸走向追求食品品質、衛生與安全?層出不窮的食安風暴又對臺灣食品產業造成何種衝擊?以上問題將於本章予以探討。
二、食品工業化的管理與風險
有鑒於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今日重要社會問題,是為食品產業之顯學,本書特就食安問題另立篇章。本書第二章由王振寰教授及其團隊撰寫,自食品加工的源流開始話說當初,將議題引至食品安全。本章藉由國際上對食品安全之定義切入,探討食品本身明顯與潛在之風險,以及食安本身所具有的社會面與政治面影響。而後將焦點集中在臺灣,以時序脈絡呈現臺灣各時期有關食安的制度與法
規之制定,以及各時期重大食安事件之始末,探討臺灣食品安全法規與制度之現況,以及仍須改善的各個面向。
三、個案分析
經過前面食品產業發展脈絡建構,以及對食品安全問題深入探討,於此將以三章篇幅,透過分析國內具代表性之食品企業為個案,觀察其如何發跡,如何於臺灣食品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並隨著臺灣經濟發展而調整其腳步,邁向多角化經營與跨國佈局。面對日益嚴重的食安問題,這些食品企業又是如何因應?又透過哪些努力自食安風暴的風聲鶴唳中挽回民眾的信心?
第三章將以曾為臺灣雙霸天的食品企業:統一企業及味全公司為例,分別探究統一企業如何從一個食品業後進,透過不斷多角化經營,以及跨足通路事業,逐步擴大流通次集團與本業周邊規模,最終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食品業者,深刻地影響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味全公司又如何自戰後百業凋敝中崛地而起,透過生產味精與慧眼獨具地率先投入乳業,多角化經營周邊商品,成為曾與統一企業分庭抗禮的食品業者?又是如何為頂新集團所收購,成為其在臺食品事業的主力先鋒?兩間企業在面對席捲而來的食安風暴時,又是如何減少傷害,並透過何種措施與努力,重建消費者對臺灣食品的信任?以上問題將藉由王振寰教授及其團隊之生花妙筆一一剖析。
第四章將焦點放在較鮮為消費者所知,卻在食品產業特定領域中具有利基市場的食品業者。本章由別蓮蒂教授與其團隊主筆,以南僑、海霸王與桂冠為例,探討南僑如何自化工起家,而後進入製油業,展開其食品產業多角化佈局,朝烘焙業相關的麵糰、烘焙油脂前進,成為烘焙產業的幕後推手;海霸王又如何自一家海鮮餐廳,快速展店成為國內海鮮餐飲的霸主,又如何西進中國,以冷凍食品物流行銷大陸?以製冰起家的桂冠,又是如何透過湯圓、火鍋餃與沙拉,稱霸兩岸民眾的餐桌,滿足民眾多元化的口味?
第五章由樓永堅教授及其團隊主筆,以兩間製油起家的企業:大成長城(大成集團)與頂新集團為例,看大成如何自飼料與製油開始,將事業多角化伸向餐飲服務業,又是如何深入中國農牧市場,成為兩岸重要的肉雞供應來源?頂新集團又如何從一間彰化小油廠,成為席捲中國方便麵市場,跨足速食、流通產業的企業集團?而頂新又如何挾其在中國的優勢,返台收購老牌食品企業味全,競爭食品市場並將觸角擴張至其他產業領域?食安風暴,頂新牽連其中並深受其害,它又是透過哪些努力企圖重建其品牌形象?
食品業是臺灣最早發展之工業之一,不僅肩負滿足臺灣群眾之民生大計,更是臺灣早期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引領臺灣社會成長與經濟發展厥功至偉。對食品業這個傳統十足卻又不可或缺的產業而言,至今學界似乎多以期刊文章或學位論文予以探討,抑或是對個別分項進行專門研究,這之間似乎缺少脈絡性的連結。寫作本書的初衷,在於試圖補足這之間的缺口,立足前人研究基礎上,爬梳文獻與數據資料,建構出一部臺灣食品產業發展脈絡,並將現今國人重視的食安問題融入其中,闡明臺灣食安全法規與制度是如何隨著時代脈絡而出現,又如何因時代發展而顯得不足,政府又有何前瞻或亡羊補牢的措施。國內食品業者又如何隨著時代發展調整其策略,在食品本業上深化或多角化經營,深耕本土與跨國經並行,又是如何因應食安風暴所帶來的衝擊。
由於食品產業分工複雜,包含的各項分業更是五花八門,與其相關的食品業者值得大書特書者比比皆是,以致本書寫作過程中常有力有未逮之嘆,難免有遺珠之憾。即便如此,仍期望本書之問世,能夠稍微增補過去食品產業歷史脈絡不足之處,建構更為完整、全面的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及對政府、業者對食品安全所下過的努力,為食品業先賢的成果刻下道標,也為年輕的一代留下一部可供閱讀的臺灣食品產業史。
前 言
俗語有言:「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所謂「開門七件事」中又有六項與「吃」有關。這不僅反映了人們終日汲營都是為了有口飯吃,更可見「吃」在人類生活中佔有多大的重要性。「吃」不僅是單純滿足口腹之欲,更是延續生命之必要行為,也是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與「吃」這個攝食行為(feeding behavior)直接相關的,便是五花八門的「食物」、「食品」。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賴以維生的食物也自遠古單純的樹果、生肉,進化到用火加熱的熟食,更進化到今日經過多道程序加工、利用食品添加物增添風味、延長保存期...
作者序
主編序/王振寰
《食尚品衛: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一書是政大企業史團隊的最新力作,也是自2010 年《追趕的極限》為開端,「臺灣企業史叢書」的第六作。過去政大企業史團隊的研究對象,乃就臺灣家族企業及各項產業進行探討,其貴在於「廣」。當然我們也設想過能否就影響臺灣的單一產業,就其發展脈絡與轉型進行貴在於「精」的深層研究,最初的成果就是系列叢書的第四作《藥向前行》一書。
距今三年多前,因緣際會下本團隊獲得一筆研究經費,供我們自由研究運用。一來因款項來源背景,二來則是對臺灣早期產業發展的興趣,故決定以紡織業及食品業二項引領臺灣經濟發展的產業作為研究標的,期望能為這兩項影響臺灣甚鉅的產業留下一些紀錄與省思。其中由溫肇東教授主編的《紡古織今》一書已於2016 年初付梓成書,為目前學界最新且全面的紡織產業研究著作。《紡古織今》更吸引國內知名歷史節目為臺灣紡織史製作特輯,來政大採訪作者群。更有國內知名紡織業者大量購入此書作為其發表會之贈禮,分送國內外相關業界人士,其影響力可見一斑,也是人文社科大學之研究成果與產業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的範例。
《紡古織今》一書的成功鼓舞了團隊成員,也證明回過頭來研究臺灣早期產業的發展有其正確性,更讓我們對這本食品業專書《食尚品衛》寄予厚望。臺灣現今產業發展各有千秋,其發展的好壞除了國際情勢與社會變遷外,往往有其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想要解決現今產業發展問題,為其提出有建設性的分析建言,則必須自其發展源流話說當初,自歷史流變中爬梳脈絡,才能自根本上理解產業發展遇到的變局與挑戰,以及日後可能的因應與轉型之道。
「吃」是攸關人類生命延續的基本,而「食品」則是滿足攝食行為的必要條件,也因此事關食物、食品的相關產業在人類歷史的各個時期,不論國家、文明的貧富強弱,都必然在其發展脈絡中自然產生。就臺灣這片土地而言,食品業的發展早在清代以前便已經存在,歷經日據時期對食品產業的近代化改良,到國府治臺時期,食品產業不僅是滿足國內民眾生計的產業,更是早期對外出口創匯,累積經濟基礎的外銷先鋒。臺灣食品產業的地位,也自單純給養民眾的「吃得飽」,隨著經濟成長與消費水準提高,走向「吃得好」、「吃得有品質」的重視食品本身的品質與衛生,相關法規與制度也隨著現實環境需求因運而生。
時至今日,臺灣食品產業在外銷出口上雖不如過去風光,但各家業者積極的海外佈局仍讓臺灣食品活躍於世界舞台上,在海峽對岸的土地上發光發熱,並順應當地民情生產有別於臺灣本土的食品。隨著全球化事業的開展,食品的安全與衛生更受到關注與考驗。
2008 年中國爆發的三聚氰胺毒奶份事件造成的人心惶惶,至今仍記憶猶新,也讓民眾開始對「食品安全」有了初步警覺。2010年以後,食安風暴的夢魘降臨臺灣,塑化劑、毒澱粉、銅葉綠素、地溝油等過去未聞的化學物質在一夕之間,突然充斥著所有媒體版面。離我們似乎遙遠的有害物質突然又距離我們這麼近,過去信任的食品業者卻在轉瞬間成為食安風暴的核心。如何能夠「吃得安心」成為民眾最卑微也最深切的祈求,產官學研各界也為食品安全盡心盡力,期望結合各方努力,重新喚回臺灣民眾的信心,重新擦亮臺灣美食王國的金字招牌。
政大企業史團隊撰寫本書的初衷,除了為食品業這個養活臺灣民眾、引領臺灣經濟成長的產業留下一部話說當初的記載外,更重要的,是觀察「食品安全」這個概念如何在臺灣食品產業的土壤中誕生成長,政府與業者們又如何因應食安風暴造成的衝擊,又透過何種努力企圖讓食品安全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在本書成書過程中,首先要感謝企業史團隊成員別蓮蒂與樓永堅兩位教授,他們的生花妙筆與詳盡的爬梳資料、口述訪談讓我們對國內食品業者的策略轉型與全球化佈局,以及對食品安全的努力有所理解。食品業界與相關學界先進在本書成書過程中撥冗接受團隊訪問,不吝分享在食品產業多年經營之心得,以及對業界的期許。在此由衷感謝南僑陳飛龍會長、海霸王莊榮德董事長、海霸王莊自強總經理、桂冠王正一前董事長、桂冠王正明總經理、大成集團餐飲服務群李維溪副總經理、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樹功前所長、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簡相堂主任,以及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蘇正德教授,業界與學界先進無所不答的詳實訪問充實了本書的內容,讓本書與業界現實更加貼近。
在此特別銘謝撥冗為本書提供修改意見的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廖啟成所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陳佩綺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生物科技學系顏國欽榮譽講座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孫寶年講座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張正明副教授,以及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教授王俊權副校長,諸位老師的評論意見讓本書立論觀點更加全面與精實,亦提供我們來自學術界的聲音與期許。在此亦特致銘謝靜宜大學王俊權副校長,以及東方廣告董事長、創河塾塾長,同時也是《紡古織今》一書主編的溫肇東教授惠賜本書推薦序,相信會為本書增添不少信服力與可讀性。
期望這本《食尚品衛》之問世,能夠多少增補過往食品產業發展研究之不足之處,建構更為全面、完整的臺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並以訪問之所得、研究之所見,為臺灣食品產業的過去與將來略盡棉薄之力,為臺灣年輕的下一代留下可供閱讀的歷史。
王振寰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
主編序/王振寰
《食尚品衛:臺灣食品產業的發展》一書是政大企業史團隊的最新力作,也是自2010 年《追趕的極限》為開端,「臺灣企業史叢書」的第六作。過去政大企業史團隊的研究對象,乃就臺灣家族企業及各項產業進行探討,其貴在於「廣」。當然我們也設想過能否就影響臺灣的單一產業,就其發展脈絡與轉型進行貴在於「精」的深層研究,最初的成果就是系列叢書的第四作《藥向前行》一書。
距今三年多前,因緣際會下本團隊獲得一筆研究經費,供我們自由研究運用。一來因款項來源背景,二來則是對臺灣早期產業發展的興趣,故決定以紡織...
目錄
推薦序/溫肇東
推薦序/王俊權
主編序/王振寰
作者簡介
前言
chapter 1 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王振寰、陳家弘
一、日據時期:臺灣食品產業的近代化(1895~1945)
二、外銷導向的產業奠基期(1945~1971)
三、轉向內銷與食衛制度萌芽期(1972~1990)
四、全球化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期(1990~ 至今)
五、結論
chapter 2 食品工業化的管理與風險 /王振寰、蘇修民
一、食品加工與安全
二、食品安全的政策與制度
三、結論
chapter 3 「南統一」與「北味全」:臺灣食品業雙璧/王振寰、陳家弘
一、「食」尚生活的引領者:統一企業
二、記憶中的好味道:味全公司
chapter 4 利基冠軍:南僑、海霸王與桂冠/別蓮蒂、張家揚
一、烘焙業背後的推手:南僑
二、西南冷凍海產加工霸主:海霸王
三、火鍋料、湯圓、沙拉利基王:桂冠
四、結論
chapter 5 大成與頂新之個案分析/樓永堅、曾威智
一、大成集團
二、頂新集團
三、結論
結語
推薦序/溫肇東
推薦序/王俊權
主編序/王振寰
作者簡介
前言
chapter 1 臺灣食品產業發展/王振寰、陳家弘
一、日據時期:臺灣食品產業的近代化(1895~1945)
二、外銷導向的產業奠基期(1945~1971)
三、轉向內銷與食衛制度萌芽期(1972~1990)
四、全球化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期(1990~ 至今)
五、結論
chapter 2 食品工業化的管理與風險 /王振寰、蘇修民
一、食品加工與安全
二、食品安全的政策與制度
三、結論
chapter 3 「南統一」與「北味全」:臺灣食品業雙璧/王振寰、陳家弘
一、「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