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
當學習從教室搬到螢幕,教學技巧如何快速轉換?
線上參與、同步互動,運用講述、問答、演練、影片法,
照樣建立小組討論,發展遊戲化的元素,
無論學生人數10、30、70,甚至200、300人的大型演講,
做好事前準備,掌握關鍵細節,永不脫離教學的核心,
只要有基本設備與紙、筆,每一種軟體皆好用,
從實體到線上,都教得更精彩、學得更好!
實際示範線上操作,與各級學校老師、企業人士、醫護人員……分享交流
影響一個老師,就可以影響更多的學生!
【本書特色】
★雙管齊下,一次精準到位。作者身兼頂尖講師、電腦專家與資管博士候選人,一本書結合教學與資訊技術,讓實體教室到線上教室的轉換,高效而順暢。
★把握教學的本質。以「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為原則,不被五花八門的軟體功能所迷惑,輕鬆突破技術門檻,守住教學核心,有效提高學習成果。
★豐富的實務分享。作者在短時間內,累積近十場、破千人參與的線上示範教學,從12人到353人的大小場次,運用過Webex、Meet、Team、Zoom各種不同軟體,公開分享都能順利操作的實用技巧。
★迎向數位學習以及融合科技發展的教學大未來。與各級學校第一線老師、教育工作者、不同專業背景講師、企業人士相互交流,問題討論,提出最佳解方與創意,洞見未來趨勢,極具參考價值。
★視覺化呈現。全彩印刷,實境畫面一看就懂,28張精彩圖卡,拆解實體與線上教學概念以及各種教學法。
【誰需要《線上教學的技術》這本書?】
有授課需求者,無論是否因為疫情,要將實體教學轉換到線上,包括:
●國小、國中、高中與大學的老師補教業與才藝班老師
●企業講師
●企業主管
●有授課需求的專業人士
【關於線上教學,本書可以協助解決哪些問題?】
◥如何提升學生的線上學習動機?
◥開鏡頭的用意何在?如何讓學生願意開鏡頭、參與互動?
◥線上課程時,學生比較容易分心嗎?有什麼改善方法?
◥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從實體到線上,會遇到哪些常見的軟、硬體問題?如何克服?
◥哪個教學平台軟體最好用?怎麼決定要使用哪一個?
◥有哪些平台或軟體可以增加教學效能?
◥如何確認家用網速是否會影響線上教學?至少要有怎樣的網路環境?
◥不懂資訊科技的教學者,如何以最簡單、無痛的方式進行有成效的線上教學?
◥問答、演練、小組討論,還是計分、獎勵、排行榜……,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搬到線上教學使用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線上教學模式若用在技術類課程,怎麼補強?實做時,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與感受?
◥小組討論時間,需要做什麼控管嗎?討論後,怎麼請大家發表成果?
◥50人的線上課程活動,分組要注意什麼?需不需要找助教?
◥簡報文字在線上適合用動畫嗎?影片丟到聊天室,然後大家一起開,這樣操作ok嗎?
◥對於程度稍差或投入較低的學生,可採取哪些線上教學策略?
◥線上課程一定比實體進展慢,因此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線上教學常見哪些突發狀況?除了課程本身,還有什麼重要關鍵?
◥疫情結束後,線上教學仍有需求嗎?如何影響教學的未來?
【各級學校教師與專業人士推薦分享】
福哥的講座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只要用對軟、硬體,用對方法,不論是小組討論、計分還是問答,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源源本本搬到線上來用。
──余懷瑾(仙女老師) 全國SUPER教師/TED×Taipei講者
福哥明明是資訊高手,教導的卻是一般老師都能使用的軟體和教學技術,比如只用半張A4紙和一支麥克筆就能簡單全程互動,讓我非常感動和佩服。
──林怡辰 暢銷書《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作者
福老師一五一十教會我方法、使用Meet注意事項、Room的測試與應用……,讓我教學對象更廣,內容更是不打折扣,學員的反應也越來越好。
──林治萱 吉紅照顧本屋負責人/社區護理師
接觸「教學的技術」後,我加入新技巧,學員參與度大大提升,課後記得的內容也更多。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技術」更讓我獲益良多,效果非常明顯!
──林義雄 職場英語教練
無論有沒有疫情,線上教學都是世界性的趨勢;有了福哥這份寶貴的教材,即使不能和學員面對面,你也一定能精準達成教學目標
──徐慶玲 中央公園精品牙醫診所負責人。
去年上了「教學的技術」實體課程,大受震撼,讓我重新省思,不斷提升教學能力。現在上了「線上教學的技術」,很快順利適應了線上教學,更上層樓!
──張嘉芯 偏鄉國小特教老師
經過「教學的技術」洗禮,現在的我已大不同以往,尤其「教學遊戲化」更讓我和學生都樂在其中;這些技術能不能搬到線上教學使用呢?當然可以!
──張慶玉 職業講師/輔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福哥的示範證明每一種教學技術都有線上解決方案,而且每位老師都做得到。推薦給和我一樣想教得更有趣、更有料、更有效的老師!
──郭亮增 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骨科主治醫師
福哥運用資訊專業,研發「線上教學的技術」,讓很多老師參與、體會,解決了許多困擾。不論疫情何時遠離,都是老師們提升線上教學功力的大好機會!
──葉丙成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PaGamO創辦人
不論心法或技法,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都再一次給了我更多體會,如果你還是線上教學的新手,更一定可以藉此得到更多幫助。
──劉沁瑜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輔仁大學2017 優良導師/《吃出影響力: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作者
「線上教學的技術」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幫助更多老師。「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聽起來簡單,卻是遠距教學的核心。
──鄭均祥 言果學習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福哥聽到很多老師的困擾,自告奮勇一試再試完成「線上教學的技術」課程;融合多年講師和電腦專家、資訊博士候選人的經驗,老師們,千萬別錯過!
──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作者簡介:
王永福
頂尖職業講師、簡報技巧及講師教練,客戶包含台積電、鴻海、聯發科、西門子、各大金控、台大醫院、諾華、Google、Nike、Gucci、IKEA等知名企業,客戶涵蓋台灣百大上市公司七成以上。
職業講師迄今14年經歷,經常創下滿意度及NPS滿分紀錄。多家上市公司主管課後極力推薦,評價為「上過最好的課程」、「一輩子絕不能錯過的好課」。《商業周刊》、《經理人雜誌》等媒體曾專訪報導,城邦媒體集團何飛鵬社長專欄中稱他為「追求完全比賽的職業選手」。
核心課程為「專業簡報技巧」、「內部講師培訓」,指導對象包含大學教授、醫師、高科技業主管、企業經理人、創業家、學校老師等,為多位TED x Taipei講者之簡報教練,暨許多知名講師之教學教練。著有《教學的技術》、《工作與生活的技術》、《上台的技術》及與謝文憲(憲哥)合著《千萬講師的50堂說話課》,也曾出版電腦技術書藉《Joomla 架站123》,目前為雲科大資管博士候選人,並為憲福育創共同創辦人。
推出「教學的技術」線上課程,打破全台最大線上課程網站Hahow創站紀錄,募資一個月期間超過5000人報名。
熱愛生活,工作時全力以赴,居家時像個宅男大叔,喜歡鑽研電腦、Espresso及牛排料理。完成多場鐵人三項比賽,擁有PADI潛水長資格。巨蟹座的他重視家人及好友。最愛的是:老婆及兩個寶貝女兒。文章散見於個人FB及部落格。
福哥的部落格:https://afu.tw/
教學的技術──線上課程:https://teach.afu.tw/
相關著作:《工作與生活的技術》《教學的技術》《千萬講師的50堂說話課》《上台的技術》
繪者簡介:
洪瑞聲
江湖人稱胖子,善用圖卡來做紀錄、說故事。目前圖卡製作超過500張,開辦「圖卡研究室」公開班。圖文作品及創意發想教學,詳見「高怪輪.意在寫作」部落格:https://wheelchairfatboy.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專業人士推薦分享
發現自己也得開始線上教學的那一天,我感到非常挫折──天哪,我感覺以前的那些實體教學的經驗和技巧,換成線上根本不能用了啊!上了福哥「線上教學的技術」講座後,我這才茅塞頓開;原來只要用對軟、硬體,用對方法,不論是小組討論、計分還是問答,幾乎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源源本本搬到線上來用。謝謝你的「線上教學的技術」,福哥,你的建議我都聽進去啦!
全國SUPER教師/TED×Taipei講者 余懷瑾(仙女老師)
我是《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的作者,也是已有二十年資歷的國小教師兼職業講師,更曾應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演講,但直到認識福哥、讀過《教學的技術》之後,我才知道過去信心滿滿的教學本領其實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更別說線上教學了。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明明是資訊高手,教導的卻是一般老師都能使用的軟體和教學技術,比如只用半張A4紙和一支麥克筆就能簡單全程互動,為的就是幫老師們「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讓我非常感動和佩服。
暢銷書《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作者 林怡辰
身為資深護理師,COVID-19疫情期間教導新進護理師的工作突然變得很困難。還好,2021年5月起福老師創建了「線上教學的技術」,一五一十教會了我資科的方法、使用Meet線上教學要注意的事項、Zoom的實際測試與應用……,不但讓我在疫情期間教學對象更廣大、內容更不至於因為是在線上而打折扣。現在,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學員的反應也越來越好;福老師,謝謝你!
吉紅照顧本屋負責人/社區護理師 林治萱
我是擁有19年教學經驗的職場英語講師,最擅長的當然是傳統的講述法。但是,接觸了福哥「教學的技術」後,我先是在教學中加入了新技巧,特別是「小組討論法」,發現效果很好,學員的溝通、互動和參與度都大大提升,課後記得的教學內容也更多。疫情期間,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更讓我獲益良多,提升教學品質的效果非常明顯,希望你也能有我這樣的體會!
職場英語教練 林義雄
如果我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福哥,那就一定是「毫不保留」!既是牙醫師又是衛教講師的我,真的是很慶幸一路從「上台的技術」、「教學的技術」一直學習到「線上教學的技術」。無論有沒有疫情,線上教學都是世界性的趨勢,有了福哥這份寶貴的教材,即使不能和學員面對面,你也一定能全力展現「上台的技術」和「教學的技術」,精準達成教學的目的。
中央公園精品牙醫診所負責人 徐慶玲
去年六月我很幸運地被福哥抽中,上了一天「教學的技術」實體課程,大大震撼了我──原來教學是可以這麼精彩、這麼充實!這個體驗讓我重新省思了教學設計、教學評量……,不斷提升我的教學能力。沒想到,疫情期間福哥聽見了我們科技小白的哀號,很快推出了「線上教學的技術」課程,讓我很快就順利適應了線上教學;建議大家趕快加入行列,把握讓你教學技術更上層樓的大好機會!
偏鄉國小特教老師 張嘉芯
我是個職業講師,同時也在輔大教書,經過「教學的技術」洗禮之後,現在的我教學思考邏輯和以往已經大不相同,都會一再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熱情和動機,再找出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教學遊戲化」更讓我和學生都樂在其中。這些「教學的技術」能不能搬到線上教學來使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要你和我一樣,投入福哥精心創建的「線上教學的技術」!
職業講師/輔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張慶玉
我是骨科醫生,學習過無數的知識,卻從來沒人教過我怎麼當個老師;每次遇上必須上台教學的時刻,都只能試著模仿記憶中的老師,當然成效不彰。幸運的是,後來有幸成為福哥「教學的技術」實體課程的學生,這才懂得三個道理:教學要有趣、教學要有料、教學要有效。這些「教學的技術」都能用在線上教學嗎?在我參與的實際測試拍攝過程中,福哥向我們示範了種種「線上教學的技術」,證明了每一種教學技術都有線上解決方案,而且每位老師都做得到。衷心推薦給和我一樣還想教得更有趣、更有料、更有效的老師!
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骨科主治醫師 郭亮增
我是福哥的老朋友,所以很早就知道他是台灣頂尖的職業講師,更佩服他願意傾囊相授、把一身本事寫成《教學的技術》。疫情期間,我正忙著幫忙一些老師進行線上教學,沒想到,不斷進步、不斷創新的福哥竟然又盡展絕學,把他的資訊專業用在「教學的技術」上,研發了「線上教學的技術」,還試辦了很多場大型示範教學,讓台灣很多老師實際參與、體會,解決了許多人線上教學的困擾。現在,「線上教學的技術」已經結集成書,不論疫情何時才會遠離,都是老師們提升線上教學功力的大好機會!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PaGamO創辦人 葉丙成
疫情期間,全國教師的最大挑戰無非就是如何從實體轉為線上教學。幸運的是,我先前就有實體和線上教學的經驗,也早就在上課時應用了福哥「教學的技術」,所以除了適應不同軟體更換的過程之外,並沒有遇上其他的困難。但是,不論心法或技法,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都再一次給了我更多的體會,如果你還是線上教學的新手,一定可以藉由這本書得到福哥更多的幫助。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吃出影響力: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作者 劉沁瑜
疫情來襲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我所經營的培訓公司就幫八十多家企業開設了遠距互動課,可見這方面的需求有多巨大。福哥的《線上教學的技術》,不用說,更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幫助更多老師。這本書裡,我非常喜歡福哥說的「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確確實實是遠距教學的核心所在。如果你還沒讀過《教學的技術》,誠心建議你同時兩本入手、一次學全。
言果學習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鄭均祥
因為疫情,福哥聽到了很多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老師線上教學的困擾,自告奮勇一試再試,排除萬難才完成了「線上教學的技術」課程;融合了多年講師和電腦專家、資訊博士候選人的經驗,老師們,千萬別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名人推薦:各界專業人士推薦分享
發現自己也得開始線上教學的那一天,我感到非常挫折──天哪,我感覺以前的那些實體教學的經驗和技巧,換成線上根本不能用了啊!上了福哥「線上教學的技術」講座後,我這才茅塞頓開;原來只要用對軟、硬體,用對方法,不論是小組討論、計分還是問答,幾乎每一種實體教學的技巧都能源源本本搬到線上來用。謝謝你的「線上教學的技術」,福哥,你的建議我都聽進去啦!
全國SUPER教師/TED×Taipei講者 余懷瑾(仙女老師)
我是《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的作者,也是已有二十年資歷的國小教師兼職業講...
章節試閱
第三堂:課程精彩關鍵與課前準備
請容我簡短地摘要一下什麼是「教學的技術」。
傳統教學最常用的方法是講述,但因為學生容易分心,造成講述的學習成效不佳,所以我透過幾年來在企業內訓教學的磨練,系統化地整理了「教學的技術」:利用一些不同的教學技巧(如問答、小組討論、演練、影片……等),仔細規劃一門課程的開場、過程、結尾(如課程開場時建立分組團隊,過程中融入教學遊戲化操作、結尾時強化教學重點等技巧),整個教學利用ADDIE流程(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做整體規劃,清楚掌握並做好真正的學習關鍵和目標設計,藉此規劃出一個讓學生全神投入、專注參與,甚至忘了時間而進入心流的課程。
精彩教學的核心
如果你仔細閱讀上面那段濃縮文字,你會發現,進一步再濃縮後,精彩教學有三個核心:
1. 互動教學技術:持續互動、緊抓學生的注意力,才不會只是單向講述。
2. 分組團隊:互動是以小組、而不是以個人為單位。把學生打散到小組中,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教學互動才會更有效。
3. 遊戲化: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遊戲增加參與動力。遊戲化不是真的玩遊戲,而是把遊戲的元素,如常見的P.B.L.三大元素(點數〔Point〕、獎勵〔Benefit〕、排行榜〔Leaderboard〕)融入教學的過程中。當然,遊戲規則、無風險環境、公平、即時回饋機制……等也都非常重要。
而且,上面三件事情還要全部一起結合,才能達成最好的教學效果!實體課程是這樣,線上課程更是如此!
如果你不熟悉「教學的技術」,也請老師不要驚慌,你可以一次只用一個技術:先用互動教學技術,再慢慢導入分組團隊及討論,最後才嘗試融入遊戲化。只要多用幾次,多做幾次,技巧就會越來越熟練,效果當然也會越來越好!
以下是我整個從準備到操作,以及過程中的技巧細節。從參與學員的學習體驗心得,可以證明技巧是真的有效;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個細節其實都有經過事前的思考和規劃。
課前準備
這次實驗最主要的重點,在於我想複製實體課程的聚焦及氛圍,也就是要像實體課程一樣,能夠讓大家踴躍參與。其中最需要突破的重點,就是導入分組團隊及遊戲化元素。
分組功能的事先測試
分組團隊相對比較簡單,因為Zoom和Webex本來就有自動分組的功能(而且長得蠻像的),我只要熟悉並且驗證一下如何進行分組操作、如何從小組回到主會議室、然後主持人如何在小組間移動……這些功能就好了。
但是,一個人在家怎麼練習分組?我的做法,是用多設備、多帳號登入。我分別用Mac、手機、iPad和Windows平板申請了四個Zoom帳號,然後主控端用Mac召開會議,讓其他的設備參與,就可以模擬出四人的會議環境。接下來就進行線上分組操作,再看看不同的設備上分組的狀態及訊息傳遞的情況。
用多帳號登入,除了可以解決線上課程備課自我演練的問題,之後也可以監看線上課程的狀態,我覺得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沒有這麼多的設備,單用電腦和手機組成最小的兩人測試小組也可以。
圖說:課程之前先自我演練,以便熟悉分組的操作,一個人用四個設備、四個帳號登入。
圖說:主控端召開會議,其他設備參與,模擬會議環境、分組狀態與訊息傳遞的情況。
教具準備:白紙和粗筆
這次進行線上教學時,我還有一個目標:用最少的資訊工具達成最佳的教學成效。因為當資訊工具一多,不只老師會手忙腳亂,同學如果必須在不同的資訊工具中切換,就好像上課到一半必須換到不同的教室上課一樣,每一個切換都會浪費時間,而且還得重新聚焦。因此,「怎麼使用最少的資訊工具」是我這次操作的核心。
那麼,如何進行教學互動?又如何進行小組討論呢?
我想到的解法是:白紙和粗筆!
這兩樣是學生最熟悉的工具,完全不會有上手困難度的問題。我實驗操作了一下,發現只要A4影印紙的一半大小,就足以用來線上討論,而且半張A4紙也容易拿在鏡頭前,不會遮住自己的臉。跟平常教學一樣,用粗筆書寫,鏡頭前投射出來都蠻清楚的。
利用白紙和粗筆,不只可以進行小組討論、還可以進行選擇式的問答或排序,也可以讓個人進行遊戲化的計分(詳細的操作,後面會再說明)。
因此,課前我透過訊息發了指示,請參與的同學準備:A4白紙三張(裁成一半大小)、粗筆(簽字筆或白板筆),並且上傳了示範用的照片,請大家依我的指示,完成空白的小組計分板。這個訊息要在課程前一天就發出(當然課程當天一開始做也行,但會花上一點時間,不如課前就準備好)。
圖說:只用白紙與粗筆,就能使用最少資訊工具並滿足所需。
Google表單
如何在線上教學時導入遊戲化的元素,是我另一個要攻克的線上教學重點。這兩年寫了兩篇教學遊戲化的研究論文,讓我對教學遊戲化的核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除了前面談到的以分組團隊做為遊戲化基礎外,如何流暢地進行遊戲化三元素(也就是P.B.L.──點數、獎勵、排行榜),是重點中的重點。
思考了很久(因為想盡量簡化和流暢),有一天突然想到:我可以用手寫計分加上Google試算表!也就是過程中每一個互動的計分,請個人記錄在手中的表單上,然後每一個回合再請小組統計,登錄在共用的Google表單上。這樣似乎可行,也不會花上太多時間。
為了讓大家可以熟悉並且登入共同的Google試算表,我在課前開好了Google試算表,並且開啟共用,然後把表單縮網址後,傳給每個參與的同學,請他們上網去登錄「個人資料」,像是簽到一樣,並且請大家把網址記起來或bookmark。目的只是要讓大家熟悉網址,以及確認可以操作共用Google試算表。
雖然 Google 試算表已經算是小突破了,但是在「最小化資訊需求,最大化教學效果」的核心原則下,我一直持續思考,甚至到後來越改越簡單,連統計也用手寫,相關做法請參見後面第九堂、第十堂遊戲化主題的專篇文章。
圖說:上課前建立Google試算表,開啟共用,並將連結先傳給學員,請大家確認操作。
建立備用連絡管道、開好會議室
因為線上課程不像實體教室,若有問題可以當面溝通,如果有人斷線連不上,老師在教室根本看不到學生,而學生也無法登入教室和老師溝通。因此,為了避免問題,先建立一個備用連絡管道是很重要的。我的方案是建立FB群組訊息,事先讓大家都加入同一個群組。前面提到的課前準備及連絡,都透過這個群組發送,並且可以得知大家是不是都看到了。用Line當然也可以,但不建議用Email,因為即時性不夠。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我也會一直開著這個備用連絡管道(用一支獨立的手機),隨時確保如果有學生被登出或無法登入時,還能夠透過這個備用連絡管道連繫上老師。
另外,會議室也可以先開好,並且事先(我是提早一天)透過訊息傳給準備要上課的同學們(包含網址、密碼等資訊),這樣大家要上線時不會太忙亂,也可以提早確認軟體以及能否連線。
積極面對,設法搞定
其實,不管是實體或線上,一門好的課程都需要不少的課前準備。只不過,線上課程的準備和實體課程還是有些不同。
因為是透過網路,我覺得一開始先建立通暢的連絡管道(不管是FB、Line還是其他通訊軟體),對於接下來步驟的進行相當重要;事先開好會議室、固定網址,然後提早上線測試,更可以減少變數。
教具準備的部分,因為只要紙和筆,倒還蠻簡單的,但是為了達到教學時透過鏡頭分享的效果,事先可以請學員測試一下鏡頭是否正像(而不是鏡像)。這些都可以透過事前的溝通進行確認。
因為我想模擬更真實的狀況,所以我並沒有事先分好小組;這部分,在一般學校的教學應該不成問題。遊戲化和Google表單算是高階技巧,雖然我這次一併測試,但如果老師不太熟稔,也可以暫時跳過。
簡單一句話:線上教學確實是對老師們的一種挑戰,但對我來說也是!我的態度是:積極面對,設法搞定!因為現下看來疫情還沒有那麼快會過去,即使情況穩定了,未來也會有許多運用的機會。如果線上課程是必需,那我們就得想辦法追求更好的教學成效,說不定在過程中,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再次強調:本系列「線上教學的技術」所分享的技巧,都會盡可能降低對軟體功能的需求;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技巧不管哪一個線上會議軟體都可以使用!不要被軟體卡住,想辦法克服,不就是我們教學生的態度嗎?真正的問題本來就不在軟體,而是在「教學」啊!
圖說:時代變化,教學的技術永遠是個挑戰,持續精益求精!
第三堂:課程精彩關鍵與課前準備
請容我簡短地摘要一下什麼是「教學的技術」。
傳統教學最常用的方法是講述,但因為學生容易分心,造成講述的學習成效不佳,所以我透過幾年來在企業內訓教學的磨練,系統化地整理了「教學的技術」:利用一些不同的教學技巧(如問答、小組討論、演練、影片……等),仔細規劃一門課程的開場、過程、結尾(如課程開場時建立分組團隊,過程中融入教學遊戲化操作、結尾時強化教學重點等技巧),整個教學利用ADDIE流程(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做整體規劃,清楚掌握...
目錄
目錄
各界專業人士推薦分享
第 一 堂
全神投入的學習體驗
第 二 堂
線上同步互動教學的基本重要技巧
第 三 堂
課程精彩關鍵與課前準備
第 四 堂
關於「線上教學的技術」幾個問題與討論
第 五 堂
講述法與問答法
第 六 堂
選擇法與排序法、影片法、演練法
第 七 堂
小組討論法之線上分組
第 八 堂
小組討論法之操作細節
第 九 堂
線上教學遊戲化之大魔王關卡
第 十 堂
線上教學遊戲化之通關密碼
第十一堂
讓線上教學更精彩的小撇步
第十二堂
關鍵技術問答集
與第一線教育者的對話
從讀到寫到線上──「資訊苦手」線上教學大進擊
王永福與林怡辰老師對談
不怕輸就怕放棄──仙女老師的有溫度線上教學課堂
王永福與余懷瑾老師對談
如何讓線上教學更有品質?──看教育噗浪客軟硬體搭配的巧思
王永福與洪旭亮校長對談
聽見線上教學現場的聲音──為支援教師而奔忙的葉老師
王永福與葉丙成老師對談
圖解•實體與線上教學的技術
相關連結
後記與感謝
目錄
各界專業人士推薦分享
第 一 堂
全神投入的學習體驗
第 二 堂
線上同步互動教學的基本重要技巧
第 三 堂
課程精彩關鍵與課前準備
第 四 堂
關於「線上教學的技術」幾個問題與討論
第 五 堂
講述法與問答法
第 六 堂
選擇法與排序法、影片法、演練法
第 七 堂
小組討論法之線上分組
第 八 堂
小組討論法之操作細節
第 九 堂
線上教學遊戲化之大魔王關卡
第 十 堂
線上教學遊戲化之通關密碼
第十一堂
讓線上教學更精彩的小撇步
第十二堂
關鍵技術問答集
與第一線教育者的對話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