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1251期書摘介紹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No.2
◇《華盛頓郵報》暢銷商管書榜No.3
◇《波士頓環球報》暢銷商管書榜No.9
◇ 美國亞馬遜書店暢銷商管書榜No.4
◇ 尼爾森圖書調查公司(Nielsen Book Scan)暢銷書榜No.14
從根本提高效率、企業與個人雙贏的不賣命工作術——
國際企業Google、Sony、IBM、微軟、福特、豐田汽車、寶僑、吉列、Ernst & Young會計師事務所、巴克萊銀行、殼牌石油都認可!
◆
你比別人還認真努力,為什麼就是不能得到相對的回報?
你以為睡得少可以做更多事、休息就是在偷懶嗎?
你的飲食習慣是「相撲選手飲食法」嗎?
一次做好幾件事,真的代表你能力強、很有效率嗎?
在這個時代,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員工,而不只是求生存?
我們篤信不疑的工作邏輯已經不適用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
如果你能掌握「個人一星期能量自然周期變化」,
知道我們哪一天適合從事基本行政工作、哪一天適合做不需要下結論的工作、
週二、週三最適合處理哪一類工作,而能量最低的星期五又可以用來做哪一類工作,
你就──
不用這樣拚命,照樣達成使命!
◆
本書內容:
◇馬不停蹄的職場文化,正在扼殺思考力、創造力、品質、專注和效能!
今日職場的主流價值是追求效能,每一件事都是急事,每一刻都得一心多用,有更多客戶要服務,更多E-mail要回覆,更多電話要回,更多工作要排時間,更多會議要出席……看起來很充實,卻讓大多數人覺得迷惘,因為:
‧ 我們能夠全神貫注的時間變少了,每件工作分配到的時間變少了,停下來檢討並做長期規畫的機會變少了。
‧ 終於下班回到家後,留給家庭的精力變少了,能夠放鬆、恢復疲勞的時間也變少了。
‧ 每天早上回到工作上,我們覺得休息得不夠,沒辦法全心投入,專注力降低。
追求「更多、更大、更快」的結果,是「更少、更小、更短暫」。追求更多反而獲得更少。
這就是大多數企業與員工不願意面對的現實。
◇ 滿足個人四大需求,找回工作能量、注意力、創造力和熱情!
舊式的工作邏輯,要求我們奉獻精力與生命,公司與員工之間是用時間交換金錢……結果雙方都不滿意,也不滿足。
本書整合了各領域對高效能的研究調查,提出新的工作邏輯,強調只要滿足以下四種個人需求,便能成功提升工作效能,謀取個人與團體/企業最大利益:
‧ 生理面_永續性:人類不像電腦可以連續高速長時間同時執行多項程式,你知道我們的精神從集中到渙散是以90分鐘為周期嗎?一週中哪幾天較適合事務性工作或創意、策略思考?
‧ 情緒面_安全感:我們每天的感覺可以用「情緒象限」來標示,面臨威脅或危險時會落到「求生存區域」(大部份人有許多時間落在這裡),但在這裡停留太久對我們的健康、效能和人際關係影響很大。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落入「求生存區域」?
‧ 心智面_自我實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找回專注力、有效率地達成任務?我們從小到大只顧著開發負責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的左腦,但未來不論個人或公司的競爭力所在,卻是右腦負責的創意和全面思考、開放式學習和同理心……該如何開發我們這方面潛能?
‧ 精神面_自我價值:價值觀代表我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我們的根本與堅持的信念。只要找出明確的目的,就可以將我們的價值觀化為信念,指引我們方向,化做行動!
工作不需要賣命,生產力不該用我們投注的時間長短來衡量,而應該看我們在工作時創造的價值。公司若要員工更投入、更能維持在最佳效能,應該有系統地滿足員工這四種需求,給他們空間、能量和動力,讓他們每天都帶著最佳狀態來上班!
◇ 全球各大企業或機關單位奉行不悖的新式工作邏輯!
本書作者已成功協助諸多國際企業與單位建立新的企業政策、常規和文化,教導個人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養成一些習慣,定時補充活力來平衡緊張的工作;練習釋放壓力與恢復彈性,從令人精神耗弱的情境中轉移;跳出急迫的需求,學習策略性和創造性的思考方式;在尋求立竿見影的近利與創造長遠的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這樣WORK才WORK!》針對個人、領導人和公司,提出一套經證實可行的策略,更有效管理我們每天面對的無止境需求,幫助我們在生理、情緒、心智、精神四個層面上規律地擴展與充電,在工作與生活上達成最佳表現!
◆
本書特色:
◇ 世界級企業實況佐證:Google、Sony、IBM、微軟、福特汽車、豐田汽車、寶僑等。
◇ 超實用的章末習作:不論身為老闆、主管或基層員工,都該藉此確認當前工作的問題所在、馬上嘗試改變!
◇ 超貼心的重點溫習:沒時間重溫全書內容?書末的Big Ideas幫你掌握各章節菁華!
作者簡介:
東尼‧史瓦茲(Tony Schwartz)
能量專案公司(The Energy Project)創辦人暨總裁,協助公司和個人運用高效能科學來激發能量、參與感、專注力和生產力。他曾和吉姆‧洛爾(Jim Loehr)合著暢銷書《用對能量,你就不會累:身體、情緒、腦力、精神的活力全開》(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其他尚有與川普(Donald Trump)合著的第一名暢銷書《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Deal)、《真正重要的事:尋找美國的智慧》(What Really Matters: 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以及與艾斯納(Michael Eisner)合著的《高感性事業》(Work in Progress)。
E-mail:Tony@TheEnergyProject.com。
金‧高梅茲(Jean Gomes) 能量專案公司歐洲的董事長。
凱薩琳‧麥卡錫博士(Catherine McCarthy, PH. D.) 能量專案公司營運長。
譯者簡介:
趙慧芬
譯有《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和《邏輯思考防身術》(漫遊者出版)。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卓越的領導力建立在了解自我和周延的行動,而本書內容著實可以改變生命中的這兩個層面。本書的力量在於它可以幫助大家改變現在的行為,變得更有效率、更滿足,並拉近人跟人之間的距離。」──伊文‧維騰博格,Google 全球領導力開發主管
「東尼‧史瓦茲二十年來持續觀察與傳授激發高效能的原理,在這本新書中探討為什麼賣命工作不管用,輔以調查發現和他自己的個案研究,帶領大家追求更高的效能和投資報酬率,對於個人和公司組織都非常有價值。」──蘇珊‧琳恩,美國拍賣網站 Gilt Groupe 執行長
「本書特別且不容錯過的原因,在於它詳述了如何激發出個人最大的潛能。東尼‧史瓦茲為公司和個人描繪出一個可行的新職場典範。」──謝家華,網路鞋店 Zappos.com 執行長
「將我們的身心靈整合為全人生活與工作,謝謝你東尼!」──艾倫‧穆拉利,福特汽車總裁暨執行長
「一定要讀本書的原因是:它真的有效!洛杉磯警局上百名資深主管都上過以這本書為基礎的課程,而我們從一開始的懷疑,最後變成信徒和受益人。」──比爾‧布雷頓,前洛杉磯警局局長
「本書中的練習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手術團隊成員更是人手一本奉為圭臬。」
──馬克‧吉利諾瓦醫學博士,克里夫蘭醫院心血管外科醫師
「東尼‧史瓦茲已經成為國家寶藏,新興能量(即我們自己)的代言人。這本書結合了吸引人的原理、驚奇的研究調查,以及最實用的建議。」──羅伯特‧基根博士,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改變的免疫性》作者之一
「這是一本吸引人、完整、值得信賴的指南,引導大家發掘極致的效能以及滿意的生活。東尼‧史瓦茲再次推出了一本商管必讀鉅著。」──丹尼爾‧高曼,《情商》作者
媒體推薦:「卓越的領導力建立在了解自我和周延的行動,而本書內容著實可以改變生命中的這兩個層面。本書的力量在於它可以幫助大家改變現在的行為,變得更有效率、更滿足,並拉近人跟人之間的距離。」──伊文‧維騰博格,Google 全球領導力開發主管
「東尼‧史瓦茲二十年來持續觀察與傳授激發高效能的原理,在這本新書中探討為什麼賣命工作不管用,輔以調查發現和他自己的個案研究,帶領大家追求更高的效能和投資報酬率,對於個人和公司組織都非常有價值。」──蘇珊‧琳恩,美國拍賣網站 Gilt Groupe 執行長
「本書特別且不容錯過的原...
章節試閱
工作狂,你們該覺醒了!
今天,不管我們創造了多少價值(無論是用金錢、業績、貨物或零件來衡量),永遠都不夠多,所以我們跑得更快,一次做更多件事,加更多的班,愈來愈晚下班。我們忙著趕進度,不願看清自己就跟薛西佛斯一樣日復一日做著徒勞無功的事。馬不停蹄的代價是:我們能夠全神貫注的時間變少了,每件工作分配到的時間變少了、停下來檢討並做長期規畫的機會變少了,終於下班回到家後,留給家庭的精力變少了,能夠放鬆與消除疲勞的時間也變少了,然後每天早上回到工作,我們覺得休息得不夠,沒辦法全心投入,專注力降低。這是個惡性循環,即使是那些努力維持高效能的人,仍會折損整體的滿意度和成就感。追求「更多、更大、更快」的結果,是「更少、更小、更短暫」。追求更多反而獲得更少。
想一想你自己的工作情形。
你有多投入?這種工作方式的代價是什麼?對你的部屬和你的家人有什麼影響?
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累積十年後的代價會是什麼?
不管是對我們自己的生活,還是對我們的部屬或公司,我們現在的工作方式都不管用。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連續長時間工作可以做得更多─這真是大錯特錯。事實是,工作的時間愈長、愈久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愈容易不自覺出現會降低效能的行為模式,例如不耐煩、受挫、分心和疏離,從而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
重點不在於在辦公室裡坐幾小時,而是我們帶著幾分精力去上班,以及創造了多少價值。愈來愈多研究結果顯示,在全心專注於工作一段時間後,如果有適當的休息,生產力是最高的。但我們反其道而行,不斷在眾多工作之間疲於奔命,鮮少能專注於單一的工作,或完完全全什麼都不做。
這樣的人生是黑白的。
這種扼殺生產力的工作邏輯為什麼能夠一直持續?
********************************
你飲食正常、定期運動並且睡眠充足嗎?
你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去上班嗎?
你是否專注在最重要的工作上,而且發揮最大的生產力?
你是否正在做你最在行、最喜歡的事?
你對工作是否懷抱超越個人利益層面的使命感?
你是否帶給部屬正面的能量與啟發?
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在或不滿意,不是因為他們發現了什麼原本不知道的事,而是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每天有多麼得過且過,很難接受這些一下子全攤開在他們面前的鐵證。
大部分的人會因為沒有痛感,因此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即使那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大家描繪出到目前為止所過的生活,而且聽到的答案大多如下:長時間工作加上無止盡的急迫感;手上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沒有足夠時間做最重要的事;回到家面對家人時已精疲力竭;沒有時間思考長遠的計畫,沒有時間照顧自己,更沒時間單純只是享受生活。回答我們這些問題的三十分鐘時間,讓很多人第一次有機會停下來,好好思考自己所做的選擇背後的代價與獲得。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撒手鐧:
「你現在過的生活,值得你付出這樣的代價嗎?」
控制注意力才能拿出最好的表現
你上次收到電子郵件通知是幾分鐘前?你都一聽到就馬上檢查電子郵件嗎?你的電腦上現在開了幾個視窗?這一、兩個小時內,你到GOOGLE搜尋過什麼嗎?檢查過你的推特或臉書帳戶了嗎?到YouTube看了什麼影片嗎?在網路上買了什麼嗎?查過股市行情了?瀏覽過頭條新聞了?從一間會議室到另一間會議室的途中,你是不是邊走邊發簡訊?
上個月,你最長曾經多久完全沒有檢查電子郵件?你可以全心投入一件事多久時間?你上次騰出一小時專心思考創意相關或長遠計畫是多久前的事了?你工作多久後會暫停一切,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靜下心來?最近是否曾經感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
我們的注意力被挾持了——大家應該都同意我這麼說吧?每天有二十億封電子郵件被寄出,二○○九年網路上約有七千五百萬名部落客、五千萬個網站,書市上每年有超過五十萬本書出版,再加上四十萬本學術期刊、一萬八千本雜誌。二○○五年,當GOOGLE決定不再更新其網頁搜尋數目時,當時的數字停在8,168,684,336。
一間大銀行的高級主管告訴我們:「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像彈珠枱裡的彈珠,一直被彈過來彈過去。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桌上的電腦螢幕就瞪著我看,裡頭累積了一整個晚上的郵件。然後電話開始響起,同事開始在我的辦公室裡進進出出,帶來各式各樣的問題和要求。我沒有很專心聽他們說話,因為我同時還得注意看兩個螢幕從世界各地傳回來的市場訊息。如果我往外看交易的樓層,會看到幾百名的交易員,每個人幾乎都跟我做著同樣的事:眼睛盯著螢幕、手敲打著鍵盤、嘴巴講著電話,一整天重複一樣的動作,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中間夾雜著會議,會議中有一半的時間大家都盯著黑莓機上的電子郵件。最有趣也最悲哀的是,工作了十二個小時,每天晚上七、八點走出辦公室後,基本上想不起來自己一整天到底做了什麼。」
有小孩的人都知道他們很少能一次只做一件事。十四歲到二十一歲的人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做功課時,同時還要聽音樂、上臉書、發簡訊、發噗、瀏覽網站。我們跟他們也沒太大不同。葛洛莉亞‧馬克(Gloria Mark)是加洲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員,針對兩家高科技公司的員工進行研究,發現這些人平均在每個專案上花費的時間是十一分鐘,這十一分鐘還被分配到三項工作,每項工作最多三分鐘。研究員瑪莉‧查威斯基(Mary Czerwinski)在微軟進行的研究則發現,程式設計師平均同時間在八個視窗中切換工作。查威斯基認為他們能夠連續二十分鐘工作不被打斷已是莫大的成就。
我們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超過五十%的美國員工認為自己太常被打斷,因此很難把工作做好。現代人做的事是空前的多,卻也因此無法專心,一心只想著趕上進度,沒注意到我們已經失控了。
*******************************
職場上又是如何呢?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經在跟人談話時,用餘光瞄電子郵件?或是一邊講電話還一邊讀電子郵件,甚至一邊回信?這有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想要完成更多事情,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對新事物和未來永無止境的追求與渴望。
很諷刺的,多工通常讓人覺得更空虛、更孤立,因為片段的注意力讓人跟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膚淺。而且,當你在很多項工作之間切換,周遭的人大概也是同樣的情況,例如你是否曾聽到電話的另一端傳來打字聲?你當時是什麼感覺?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重要」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回答,很少有別的答案。「多工」傳達出來的訊息真的很清楚:你不值得我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分心讓你無法完全吸收別人說的話。一個客戶告訴我們:「沒問題,因為我有聽到大意。」但是,當我們只聽到大意,便忽略了整體,忽略了事情的複雜程度、細節和深度。
工作狂,你們該覺醒了!
今天,不管我們創造了多少價值(無論是用金錢、業績、貨物或零件來衡量),永遠都不夠多,所以我們跑得更快,一次做更多件事,加更多的班,愈來愈晚下班。我們忙著趕進度,不願看清自己就跟薛西佛斯一樣日復一日做著徒勞無功的事。馬不停蹄的代價是:我們能夠全神貫注的時間變少了,每件工作分配到的時間變少了、停下來檢討並做長期規畫的機會變少了,終於下班回到家後,留給家庭的精力變少了,能夠放鬆與消除疲勞的時間也變少了,然後每天早上回到工作,我們覺得休息得不夠,沒辦法全心投入,專注力降低。這是...
目錄
第一部:擁抱新的工作邏輯
第一章:工作狂,你們該覺醒了!
維持高效能的周期 :一次九十分鐘,一天四小時◇光工作、沒休息,怎麼可能保持優異的表現? ◇培養個人關鍵素質,讓自己上班時、下班後都滿足◆習作
第二章:承認錯誤,做出改變 !
放遠眼光,放寬心胸◇學習擁抱對立◆習作
第三章:建立我們真正需要的習慣
認清習慣的利與弊◇養成習慣的祕訣一:量力而為◇祕訣二:明確,拒絕曖昧◇祕訣三:放棄抗拒,用正面取代負面◇阻止改變發生的人,多半是自己◇建立合作的文化◇保持新鮮感◆習作
第二部:生理面:永續性
第四章:尊重我們的生理節奏
◆習作
第五章:睡眠不足的代價
更胖、更遲鈍,讓你更危險◇放棄讓人疲勞的睡眠習慣◆習作
第六章:超晝夜週期:九十分鐘
停止抗拒休息◇午睡的重要性◇假期的龐大正面效應◆習作
第七章:身體不用則廢
要活就要動◇有氧運動◇間歇訓練◇耐力訓練◆習作
第八章:少即是多的飲食
相撲選手飲食方式之害◇變相的份量 →飽了還繼續吃◇高脂、高糖、高鹽的「熱刺激」◇節食陷阱◇享樂也很重要 ◆習作
第九章:創造有活力的文化——歐洲Sony與Google的實例
歐洲Sony實例◇領導人覺悟,帶動全公司向上◇午睡文化的障礙◇時間陷阱◇吃什麼讓你像什麼 !——Google實例◆習作
第三部:情緒面:安全感
第十章:拒絕成為情緒戰爭下的受害者
別讓恐懼搞砸我們的表現◇領導人=能量總管◇隨時為自己補給正面情緒◆習作
第十一章:拒絕被導火線制約
愈是忍不住,愈要忍住!◇追求安全感與歸屬感◇人人都需要避風港◆習作
第十二章:事實與解讀方式
務實的樂觀◇不要急著扮演被害者◇用較廣角的鏡頭看世界◆習作
第十三章:新價值主張
控制情緒的雲宵飛車◇積極正面的互動◇開誠布公與互信◆習作
第十四章:「多工」的危害
控制注意力才能拿出最好的表現◇「多工」只會讓人更空虛◇真相:看不到的就忘記了!◆習作
第十五章:一次只做一件事
延遲享樂: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配合九十分鐘週期,先做最重要的事◇專注力練習◇心不在焉:在無聊與焦慮之間◆習作
第十六章:全腦開發
左腦請退下◇訓練右腦的專注力◇開發右腦,培養創意◇學習、聆聽與感受◇創意的生成過程◆習作
第十七章:鼓勵負責任的自由
在擠滿人的辦公室裡全神貫注◇刻意營造刺激右腦模式的環境◇給員工更多自治權◆習作
第五部:精神面:自我價值
第十八章:你是誰?你想做什麼?
狹隘、膚淺、短視近利的代價◇省思的價值◆習作
第十九章: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
做你喜歡做的事◇充滿矛盾的「美滿人生」?◇拉近理想和現實間的差距◇賦予工作意義◇從工作中找到目的◇意義是動力的泉源◇攸關全人類生存的共通目標◆習作
第二十章: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更多
激勵人心的企業◇做對的事◇決定為何而戰◇環環相扣的世界◆習作
BIG IDEAS/各章重點溫習
第一部:擁抱新的工作邏輯
第一章:工作狂,你們該覺醒了!
維持高效能的周期 :一次九十分鐘,一天四小時◇光工作、沒休息,怎麼可能保持優異的表現? ◇培養個人關鍵素質,讓自己上班時、下班後都滿足◆習作
第二章:承認錯誤,做出改變 !
放遠眼光,放寬心胸◇學習擁抱對立◆習作
第三章:建立我們真正需要的習慣
認清習慣的利與弊◇養成習慣的祕訣一:量力而為◇祕訣二:明確,拒絕曖昧◇祕訣三:放棄抗拒,用正面取代負面◇阻止改變發生的人,多半是自己◇建立合作的文化◇保持新鮮感◆習作
第二部:生理面:永續性...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