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定位、行銷與商業模式全攻略
◎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翻譯專業書籍。書中不談翻譯理論方法,也不講翻譯實務技巧,卻可大大改變你的翻譯職涯!
◎產出高品質翻譯後,還要知道如何面對客戶,把服務賣出去,成為懂生產也會銷售的專業譯者!
◎數十位各領域專業譯者訪談紀錄,讓讀者可以從別人珍貴的實務經驗中獲得啟發。
輔仁大學學術特聘教授 楊承淑——
這本書是給專業譯者的商業必修課,內容是根據作者的創業經驗與感受而來的。我個人對此是深受感動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廖柏森——
透過這本書,我們有了全新的眼光看到譯者的職涯還有更多面向需要發展,更多能力需要學習,書中有精闢生動的解說。
中英會議口譯員/雙語主持人 黃致潔——
想在市場上成功的自由工作者,除了專業的技術與能力,同時要把自己當成一家「企業」用心經營。作者從商業畫布的角度,從各種角度切入譯者的商業思維與實務。這本書不只適合譯者同行,也是自由工作者暨一人公司培養商業思維過程中的必讀教材。
中英筆譯譯者 蔡妲瑩——
這本書談的不是行銷,而是換一個角度看翻譯產業。
書籍專業譯者 廖珮杏(譯有《重返天安門》、《憤怒與希望》等書及遊戲《電馭叛客2077》)——
這本書最有趣的是作者從各種不同譯者訪談中找出共相,並用企業經營的角度整理出來。不同類型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這本書幫助我們思考如何與客戶相遇,並將自己擅長的能力發揮出來,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
專業 書籍譯者 劉維人(譯有《暴政》、《反民主》、《心智操控》等書)——
作者不僅創立絕佳翻譯輔助軟體Trmsoup,並在這本書中以企業常用的架構,輔以許多著名譯者的經驗,點出譯者可以經營哪些附加價值,打造獨一無二的市場定位與品牌。凡是想將翻譯拓展為個人事業的譯者,定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商業策略的重要啟發。
作者簡介:
◎周群英 Joanne Chou,女。
Termsoup雲端翻譯輔助軟體共同創辦人、書籍譯者、使用者介面與體驗設計師、連續創業家。人生曾經歷一段很長的低潮期,找不到自我價值。二〇一四年加入新創公司後,創業如雲霄飛車般的經驗改變了她的一生,讓她變成積極樂觀的人,賦權(empowerment)也成為她生命裡的主題,希望透過各種方式賦權自己和别人。
章節試閱
◎第1章-自由工作者的處境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很像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其實很像:我們都沒有老闆、沒有固定收入、要自己找客戶、自己維繫客戶、自己和客戶談判等。有些人做這些事時渾然天成,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刻意在做這些事,但這並不表示這些事不存在或不需要做。此外,做這些事所需的時間和技巧,也會因為時機和環境的不同而大相徑庭。我舉個真實例子,你就會明白了。
二○一九年我去美國加州參加美國譯者協會六十週年年會,年會上認識了一位日翻英的美籍文件譯者。他告訴我,二十年前他的翻譯價格是每字○.五美元,相當於台幣十五元,而且案子多到接不完,他盡可以隨心所欲地挑案子。「可是,」他說,「現在每字只剩下○.二美元」。單從名目數字來看,這個價格跌幅高達六○%,如果再把通貨膨脹算進來,實際上縮水更多。這個改變聽起來讓人很無奈,是吧?但是,如果你知道美國譯者目前平均的收入是每字○.○○八至○.一五美元,就會知道他的○.二美元仍遠高於平均值。
直到現在,美籍日進英譯者仍有人可以得到每字○.五美元的單價,因此每週只要工作十到十五小時,就可過上不錯的生活,不過這種情況確實比過去少很多。美籍日進英譯者在翻譯產業是單價最高的族群之一,他們的收入普遍比其他語言配對的譯者高,而這和該語言配對的市場供需有關。如果譯文品質良好又願意多接案子,月收入達二十萬台幣以上並不罕見,五十萬以上的我也聽聞過。但即使如此,這位譯者仍告訴我這幾年市場競爭明顯比以前激烈許多,雖然他仍可靠翻譯過上不錯的生活,但現在的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挑案子,否則客戶一定有辦法找到其他譯者替代。
其實,類似的狀況正在各行各業上演,只是劇烈程度不一。由於科技進步,過去二十年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如果說以前的自由工作者,只需精進專業技術就可賺得生活所需,那麼現在也許不太一樣了。現在,除了原本的專業技術之外,你可能會發現會更多專業以外的東西,可以讓你的職涯走得更順利。換句話說,因為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與市場發生巨大變化,所以自由工作者的處境和創業家不只是像,而是越來越像。
你是不是搞錯了?我沒有要創業
這本書主要是寫給譯者看的,內容還是和譯者相關,並不會涉及創業本身的專業。但不可否認的,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有許多相似處,瞭解這一點可大大改變你看待職涯的廣度和成果。
許多人認為「創業」是去做一個產品或服務,去設立公司,並且銷售產品。這確實是創業常見的路徑,但創業—起碼在創業的初期—開發產品、提供服務、設立公司、銷售產品等,都不是創業真正的關鍵所在。真正的關鍵是我在〈前言〉所說的,釐清你提供什麼價值給別人。換言之,當你做的事需要你去思考「我提供什麼價值給別人」時,你就和創業家有一樣的處境。
你也許會說:「照這樣講,豈非所有需要上班工作賺錢的人,都和創業家有一樣的處境?你這個範圍未免也太寬了。」Bingo!你說對了。撇開完全不必和任何人接觸、互動、往來的人之外(我很好奇世界上有多少這樣的人),所有人都在這個範圍裡,差別只在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件事。而根據我在職場和人際關係的經驗來說,是否意識到這件事將為你的人生帶來截然不同的面貌。
舉例來說,當一個譯者具有「我能為別人帶來什麼價值」的問題意識時,他很可能會進一步思考:
● 「別人」是誰?他們需要什麼價值?他們需要的價值會隨時空改變而有什麼變化?
● 除了我,還有誰可以提供價值給他們?我和其他也能提供價值的人有什麼不同?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創業家和自由工作者才需要自問這些問題,畢竟我們盈虧自負嘛。但實際上並不然。所有需要透過和別人互動、交往、溝通才能維持生活的人,都需要思考這些問題。即使每個月都會有薪水入帳的上班族,你也需要提供價值給你的老闆、主管、同事、客戶、部屬、供應商、經銷商等,你的工作才能順利,職涯才能更上一層樓。所以,這本書看似雖以自由工作者—或更精確地說,是自由譯者—為主體,但實際上書中內容適合所有人。畢竟,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
其實,人人都是創業家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Paypal前營運長,後來創辦了LinkedIn,擁有史丹佛大學「符號系統與認識科學」學士學位,以及牛津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原本打算當學者的他,後來發現學者職涯不適合自己,於是改到業界工作。剛開始進入職場的他,由於沒有業界需要的硬技能(hard skill),找工作一直碰壁。所幸他在史丹佛大學認識讀理工科的同學,在同學介紹下到蘋果公司工作。為了做好工作,他拼命學習各種實用技術,後來加入Paypal團隊,幾年後又創立LinkedIn,現在則是一位天使投資人。
他寫過一本書叫做《第一次工作就該懂》(The Start-up of You: Adapt to the Future, Invest in Yourself, 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我很推薦大家讀這本書。這本書最早的中文版書名是《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我很喜歡這個書名,尤其「測試版」三個字對新創圈人士來說,是一個耳熟能響的重要概念。前陣子這本書改版,書名改成比較通俗易懂的《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二版的中文書名和原本的英文書名有很大差距,原文的創業(Start-up)色彩完全未見於第二版中文書名。我不知道出版社改書名的考量是什麼,但我認為這種改變大致上反映出台灣民眾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創業是創業家的事,和我無關」。
但實際上,讀過這本書後會發現,霍夫曼根本不鼓勵創業;他鼓勵的是「創業思維」。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創業家,所以這本書談的是用創業思維看待你的工作和職涯,即使你是一個從未想過要創業,也不打算創業的上班族。在書的一開始,作者就說:
你天生就是創業家,但這不表示你生來就懂得如何開公司。事實上,多數人都不該創業開公司,創業的成功機率很低,再加上情緒會持續受到衝擊,這條路只適合某些人走。人人都是創業家,並不是因為人人都該創業,而是因為人類的基因裡天生就有創造的意願。就像尤努斯所說的,我們在山洞裡生活的祖先需要自給自足,他們發明生存規則,自己開創人生。但經過文明洗禮後,我們忘記自己是創業家,舉手投足都像勞工。
—雷德.霍夫曼,Paypal前營運長、LinkedIn創辦人、天使投資人
對霍夫曼來說,每個人都是創業家的原因在於,「人類的基因裡天生就有創造的意願」,都有想把自己的想法、點子和創意注入自己的成品的渴望,而當我們失去或被剝奪了這種天賦人權,就成了馬克思說的「異化」。許多人在職場或工作上經歷的沮喪和無力感,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無法以創業和創造的角度看待和處理工作。
霍夫曼在文中提到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尤努斯創立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以微型信貸的方式讓無法從傳統銀行取得貸款的人,也能獲得創業者貸款而改變人生。二○○六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授予他與孟加拉鄉村銀行諾貝爾和平獎,表彰它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曾說:
人人都是創業家。當我們人類還在洞穴生活時,我們都是自營業主,自己覓食、自給自足,那是人類歷史的開始。隨著文明來臨,我們壓抑了這項能力,成為「勞工」,因為他們在我們身上貼了「你是勞工」的標籤。於是,我們忘記自己是創業家。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微型信貸先驅
說到這裡,我認為《第一次工作就該懂》這個中文書名確實取得好。讀者在翻開書之前也許會對內容有既定想像,閱讀後可能發現內容和你的想像有落差,但我相信會是好的落差。這本書不會教你什麼職場實戰技巧,但它告訴你的卻是比技巧更重要的事:世界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看似穩定的生活也不如想像中穩定,我們應該用經營一家新創公司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職涯,即使你的公司只有你一個人。
無論你是上班族或自由工作者,也不管你每個月是否都有固定的收入進帳,你都應該用創業家的思維來看待自己的人生。因此,我的書就是要以譯者為例,和讀者分享創業家都用什麼方法分析自己在市場的處境,以及該採取什麼行動。
譯者訪談
黃致潔
黃致潔(Grace Huang)畢業於師大翻譯所畢業,目前是中英口譯員、雙語主持人和會議引導師,有過近千場會議口譯與主持經驗,曾協助現任及前任正副總統、縣市首長、諾貝爾獎得主、財星五百大企業、國內上市櫃公司高層等進行國際溝通。
我在二○一九年底認識Grace,並且非常欣賞他的風采和大器。我認為他之所以如此傑出,在於他勇於跨出舒適圈,並積極學習新知和擁抱新觀念,讓他成為一個層次豐富的人。
1. 你最近以會議引導師的經驗推出線上課程《英語Con-call即戰力—掌握國際溝通黃金法則》,廣獲好評。請問你為何從口譯員的身份跨足為線上課程講師?這中間是否有什麼心路歷程或轉折?
我除了從事中英文口譯工作,也具備雙語主持人、國際會議引導師以及講師等身份。口譯是幕後工作,但是雙語主持人、國際會議引導師以及講師都是幕前工作。我是科班出身,從翻譯研究所畢業,因此在身份認同上一直以「口譯員」自居。母校師大翻譯研究所在口譯的專業訓練上非常出色,我們也在學校學習到口譯員的角色定位為「幕後」工作,不該喧賓奪主。業界也很重視愛惜羽毛、低調不張揚的特質。因此對我而言,要兼顧幕後工作與幕前工作並不容易,中間經歷了數年的演變過程,期間我也一直不斷自我調適。
幕後工作所重視的特質,在專業口譯工作上非常重要,不過卻未必適用於我其他幕前的斜槓身份。其中一個例子是二○一七年左右,我在工作上出現倦怠感,渴望不一樣的工作類型與內容。當時,我邀請了一位同是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的學弟,一起公開辦實體課程,教授商務英語簡報,把我們在口譯工作中累積的英語表達經驗跟更多人分享,傳授如何用優質的溝通。
以往我的教學工作都是與知名機構合作,只需要教書即可,其他的行銷、招生、行政、課務、客服等等都不關我的事情。但是那一次,我與學弟以及助理三個人,一切從零開始,必須學會開課之外的所有一切事務。初生之犢不畏虎,在還不熟悉做好這件事需要多大的力氣之前,我們就已經在Accupass賣票。那時更深刻受到原來「幕後」與「幕前」工作與角色不同。因為本來口譯工作中,口譯員是幕後的工作人員。但是如果要推廣課程,我也必須put myself out there,必須從幕前走到幕前,行銷自己。那一次,也是心態上轉變很重要的關鍵。
為了辦好課程,我們學習到需要操持的面向有多少,其中包含很多我們從來沒做過的事,包括自己做行銷公關、開拓業務、處理客服、拍攝宣傳影片、經營管理等等,其實就是一個公司在經營時會碰到的各種面向。我也學習到隨著大環境的改變,除了口譯專業之外,更越來越需要加入商業經營、策略思考的訓練,才能成功多元經營。
結果公開課程的反應很好,於是我們又開了第二場、第三場。這次的經驗也意外的幫我們開啟了其他機會。比如說,開始有媒體採訪我關於商務英語簡報與口語表達的主題。當時也有位電視台新聞主播來上課,給予我們很高的評價,也介紹了現在合作開設《英語Con-call即戰力—掌握國際溝通黃金法則》的線上課程平台給我認識。那時候,線上課程平台就邀請我開設線上課程,我也跨出了第一步,做了自己第一檔的線上課程。不過,雖然我已經開過公開的實體班,但是對於讓自己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上傳播,總覺得需要做到盡善盡美,我才願意。再加上口譯員本來就低調的本性,我心裡仍然不太不自在,因此也沒有花心力做宣傳。
又過了一兩年,我做了一個國際培訓的口譯工作,其中一位講師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在教授創新時提到「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的概念,強調創新不必等到產品完美才推出,而是先做出最核心的功能,馬上推到市場上去,接受眾人的反饋(包括建議與批評),然後快速修正,才能確保方向正確。另外則是「最小可行性產品」的觀念,跟口譯訓練中談到的「刻意練習」非常相似,也是透過不斷的實作、反饋、快速修正,讓自己的程度更上一層樓。
這個觀點當時對於完美主義的我影響深遠。許多優秀的口譯員其實都是高標準的完美主義者,要求自己每一個字都精準、到位。我過往也認為要推出完美的作品,我才願意曝光。口譯的品質追求高標準當然很好,但是在許多其他的事情上,我學會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我聽過一句話說,你不必很厲害才能開始,但是你一旦開始了,就能夠變得更厲害。這些經驗與觀念都在我心中種下種子,然後不斷蘊釀,改變我的思維與拓展我的舒適圈。
直到今年,我的心態調整得差不多了。恰好碰到新冠肺炎疫情,於是順勢而為,推出線上課程,教大家如何英語開優質的遠距會議,也正好集結我過去口譯、雙語主持與會議引導的經驗。心態調整好,過程中必須拍攝宣傳影片、上直播節目宣傳,都比起以前自在許多,而且實際做完了一輪之後,也覺得其實那麼可怕,覺得如果要再來一次,我可以了。再一次印證「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只要開始了,就會變得更厲害」的精神。
2. 幾次聽你說「自由譯者就是一人公司」,請問你為何有這種想法?
我一直認為每個自由工作者都是一家公司,因為自由工作者本來就是什麼都要做(身兼產品、業務、行銷、財務、行政多職)。不過我在實際成立公司之後,這種想法又更強烈了。當初之所以成立公司,是因為接了一個大型的筆譯案件。客戶雖然沒有要求我要能夠開發票,但我認為如果我能做到這件事,應該可以給客戶更好的體驗,服務也顯得更專業。成立公司後,我對我做的事情更投入(commitment),把它當成事業(career)經營,而不只是工作(job)。
成立公司大約一年之後,我因緣際會接觸到會議引導師(meeting facilitator)的工作,必須帶領客戶的隊用一套商業架構評估自己的事業。受訓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的工作當成個案來分析,這個經歷也更讓我能用企業的思維看待自己的事業,也更重視自己工作方面的策略與營運,更聰明的運用我的時間、精神與資源。
後來工作上十分忙碌,因此聘請了助理一起工作。要發薪水給別人時,又是另一個心態上的變化,當要把錢從自己的口袋拿出來給別人時,自然會更關心資源配置是否恰當。比如說,我會希望助理學會思考什麼是「有效」的事,把力氣和精神投注在對的地方。在規劃和策略層面上,有效(effectiveness)絕對比效率(efficiency)更重要,要確認做的事情是否有助於達成目標,比起在短時間內完成許多事情來得更重要。
另外我也學會「優化」的重要性,發現唯有不斷調整修正,才會進步。所以我花很多時間在帶助理,每一次調整作業的方式;我也很喜歡客戶給我們回饋,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優化工作流程。如果沒有修正系統性的問題,只是把錯誤的事情做得很熟練。
3. 二○二○年初爆發的疫情讓許多口譯員的案源受到影響,你怎麼看待職涯發展上的風險?
風險很難預測,但要一直記得風險存在。和同業比,我這次受疫情的影響或許相對小一點,原因是因為我的工作類型比較多元。不過對我來說,其實是因為興趣和喜歡嘗試新東西,所以才會發展出口譯以外的工作。老實說當初並不是為了分散風險,結果現在卻有了分散風險的效果。
幾年前有了孩子,我對時間配置的需求和過去不太一樣,像口譯工作上場前需要花很多時間準備,在孩子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比較難做到,因此當時把比較多的時間配置在主持與專案管理的工作上。當時發現,以前無心插柳取得的身份,可以讓我在家庭和工作找到平衡。一直到後來孩子比較大了,我又刻意把口譯的比重調整回來,因為我還是很喜歡口譯工作,也覺得口譯的能力必須不斷打磨,因為不進則退。
財務上來看,我覺得自雇者的譯者朋友們,可以盡早做退休規劃,而且平常要有至半年的預備存款作為生活備用金,才能更自在的面對潛在風險。
4. 你的發展很多元,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覺得你的機會有沒有比別人多?
我認為我的機會未必比別人多,但差別或許是我很樂於嘗試不同的事情。如果還不確定自己的目標,多元嘗試就很重要。我在考上翻譯研究所之後,先保留學籍一年,在台東當高中實習老師。當時有個菲律賓團隊去台東表演一年,我的工作就是幫他們口譯,尤其是在每天表演時,幫團長在台上翻譯表演的內容。這個舞團定點表演了幾天之後,要翻譯的內容都大同小異,於是不久後團長請我直接上台當講者,不需要幫他翻譯了,直接由我來介紹舞團。我覺得可以嘗試看看沒有問題。上台之後,我覺得舞台上不時需要有人帶動氣氛,於是我盡可能用言語讓場子溫暖、熱絡一些。過了一天,我準備要上台時,菲律賓舞團詢問我要不要穿他們的傳統服裝登場,我也欣然接受。慢慢的,我就變成舞台上的主持人了。
那年的工作結束時,菲律賓在台灣的觀光辦事處藉由這個活動認識我,於是後來我們又合作了許多其他的案件。例如,我在念研究所的時候,就在台北捷運站地下街當主持人,也會替菲律賓辦事處主持大型酒會。當時我在主持方面就是張白紙,沒有太多經驗,但也就是這樣慢慢培養出主持能力來,等到實際開始口譯工作之後,竟然也因為學生時代的經驗,開啟了雙語主持的門。
以會議引導師的工作來說,則是在口譯工作的場合認識了客戶。先到香港去替客戶的團隊做口語表達的培訓工作,多年之後,對方才找我做會議引導的工作,並且還花昂貴的學費讓我去美國接受認證培訓。如果不是一開始覺得why not,何不試試試看合作的想法,或許就不會有另一種職涯發展的機會。
我很感謝從小父親一直教我們,就算不喜歡某件事也沒關係,但一定要先去嘗試看看,試了才會知道。我想,從父親那裡學到的是成長型思維,而不是固定型思維吧。每個人遇到未知都會恐懼。恐懼很正常,但重點是如何面對它、管理它。很多事情,我在做之前還是會害怕,包括到現在做口譯要上場前,我還是會緊張,但做了之後往往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可怕,有時候去做就對了。
5. 你有什麼建議可以給讀者?
一是不要對語言工作設限,以為語言工作就一定是長成某個樣貌。其實學語言就是溝通,口譯的本質就是跨文化與國際溝通,而不只是表面上不同語言的轉換而已。學習用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瞭解別人,然後用對方可以理解的方式表達你的看法,就是翻譯的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語言工作者能從事的工作很多,只要是涉及溝通的工作都很適合。
二是雖然現在譯者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固然重要,但是專業能力絕對還是最好的品牌,要把培養專業能力當作最重要的基礎才是。經營個人品牌很好,只是仍然要謹守份際,遵守譯者的保密、誠信原則。比如說,某些活動如果是閉門會議,就不能用來當成經營個人品牌的材料;或是某些成果若不是自己貢獻的,也不該用來宣傳。
三則是一起推廣市場的「共好」。之前跟Joanne聊到這個主題,他也曾經分享過,語言產業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產業,進入門檻非常低,且業務來源極度仰賴「關係」。因為這個結構的特性,所以在產業內的player需要特別強調「人和」。因為這個特性,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市場上有絕對的主導力,得罪人的人,別人一定有辦法在其他地方讓你不好過,因為你做什麼都很容易遇到同業,同業對你的評價又會影響客戶對你的觀感,所以這一行因為產業結構的關係,特別不適合與同業交惡。反過來說,百家爭鳴的環境,同業間更必須互相合作、互相幫忙,一起共好。
這個想法也是口譯同行的前輩與同事身體力行教我的。十多年前,我剛從翻譯研究所畢業,市場中誰都不認識我的情況下,要如何獲得口譯工作呢?其實大多是靠同校畢業、市場上活躍的學長姐與學校老師推薦與介紹,到現在我都非常感恩。所以,同行為什麼要介紹工作給新人呢?難道他們不怕競爭嗎?因為師長與學長姐相信培養後進是「共好」,相信把餅做大,大家能雨露均霑。客戶用了優質的譯者,感受到對於國際會議的品質大幅加分,因此之後其他活動願意再聘用專業,增加所有人(不只是口譯員而已,也包含翻譯公司、設備商、其他筆譯工作者還有會議週邊的語言工作者)的工作機會,整體來說,會是對產業加分的事情。
口譯工作之中,一起合作同步口譯的夥伴,也常常主動實踐「共好」,比如把自己準備好的中英詞彙表與查詢好的會議資料與搭檔共享,讓知識最有效運用。口譯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口譯員花最多的時間準備與研究會議資料,因此如果能資訊與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對口譯最終的品質一定加分,客戶的滿意度勢必更高,回購率也想必會提升,也是一種「共好」—對口譯建立專業形象好、對客戶好、對譯者好,也對產業好。
因為有這些經歷與學習,我也深信「共好」很重要,所以幫助後進很重要,資源與知識共享很重要。優秀的同事也跟我分享「豐盛」的思維,說「幫助別人成功」,就是幫助自己成功。因此能力許可,我希望多介紹機會給優質、正派的同行、新人;有機會的話,也想要與同事多交流、學習,互通有無,比如邀請同事們一起學習新的翻譯輔助軟體,或是增加彼此之間分享知識與經驗的機會。
另外,有「共好」,也就代表有「共不好」。一個環境中發生了不公義的事情,乍看之下或許跟自己無關,但是如果大家都沒有發聲、沒有作為,長期下來也會造就「共不好」。所以,要一起營造「共好」,也要一起避免「共不好」。
◎第1章-自由工作者的處境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很像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其實很像:我們都沒有老闆、沒有固定收入、要自己找客戶、自己維繫客戶、自己和客戶談判等。有些人做這些事時渾然天成,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刻意在做這些事,但這並不表示這些事不存在或不需要做。此外,做這些事所需的時間和技巧,也會因為時機和環境的不同而大相徑庭。我舉個真實例子,你就會明白了。
二○一九年我去美國加州參加美國譯者協會六十週年年會,年會上認識了一位日翻英的美籍文件譯者。他告訴我,二十年前他的翻譯價格是每字○.五美元,相當於台...
推薦序
◎輔仁大學學術特聘教授 楊承淑
我與Termsoup結緣,起因於他們二○一七年的一場演講。聽完演講之後,我們就談了好久。那段談話時間,似乎不亞於他們的演講時間。後來,Termsoup進入課堂,並因而有了許多為教學而發生的改變,也都起因於那次的談話。而我自己也在醫療翻譯實做和一般筆譯的課堂上,開始和同學一起使用 Termsoup。很多改變自然地發生了;例如無紙化的批閱與傳閱,同學之間的觀摩、學習、討論等,課堂外的師生互動大幅度地增加。這樣的改變,符合了我想要指導譯者,而非譯本的初衷。
從當代翻譯理論或翻譯論述的角度而言,現今的譯者無疑已是譯事活動的主體。然而,真實世界中,仍有不少譯者自己並不認為如此。不過,這本書的作者以及他所訪談的眾多譯者,都不約而同地證實了譯者是帶著自己想法,有選擇、有策略地為自己的譯事活動進行佈局,甚至從生產源頭的出版社、主編、編輯過程中,都可窺見這類譯者的身影和活動留下的印記。
然而,譯者走出自己的生產工坊時,究竟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什麼時機、跟誰接觸、找哪些機構群體?這本書裡訪談了不少Termsoup的譯者用戶,讀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從個案中探究不同的藍本,來繪製自己的各階段譯事藍圖。
而作者自己提出的,則是給專業譯者的商業必修課。這當然是基於他在創業過程裡的經驗與感受而來的。我個人對此是深受感動的。畢竟,創業是非常艱辛的;他也不諱言曾經走過的崎嶇之路,願意披露不為人知的辛苦之餘,還要提煉出有益眾多譯者的武功祕笈,這在以個人事業為主體的譯者當中,真要有行有餘力的強大能量和對譯事活動的抱負遠見才能辦到。
能把翻譯工作憑一己之力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活動,在我印象中頂多每十年出一位,真可說是鳳毛麟角。但是,譯者如果把自己的譯事活動,視為商業活動的一環,能以商業管理的工具和模式來檢視自己的翻譯事業,或是吸取他人經驗進而轉化為各階段策略及目標。在市場競爭激烈、人才後浪推前浪的現實當中,確有未雨綢繆的必要。
我們正處於一個激烈轉型、脫胎換骨的社會與時代。譯者偏又處在知識技術的浪頭,無論翻譯工具、媒介、生產工序等,都無時無刻不在翻新。更遑論翻譯標的的知識內容,乃至各行業的技術更新,都使得譯者沒有任何理由原地踏步。
事實上,許多譯者之所以選擇這個行業及譯者的生活方式,大都是出於某種自我實現的追求。譯者之路既是為自己而做出的選擇,若要精準地活出自己的理念,在動身出發之前,好好地環顧同行者在做些什麼,看他們的裝備裡有哪些自己沒有的東西,再想想是否該有一張用得上的地圖。
在這本書裡,希望每位譯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裝備,也捕捉到同行間綻放的真知灼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廖柏森
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翻譯專業書籍,書中不談翻譯理論方法,也不講翻譯實務技巧。在書中常會讀到的幾個關鍵字如客戶分析、市場定位、商業模式、行銷策略等,乍看下像是本商業行銷的書籍。但其實這樣說也不算錯,自由譯者就等於一人公司或工作室、生產的商品是語言服務、客戶是案源(包括翻譯社、出版社、本地化公司、接案平台、公司企業、個人等)、行銷的則是譯者個人的品牌和提供的價值。換句話說,這是一本透過商業行銷分析架構指導自由譯者如何發展職涯、增加案源的專書。也因為這本書與市面常見的翻譯專書主題不同,更造就此書的創新意涵和獨特價值。
本書作者周群英女士是雲端翻譯輔助軟體Termsoup的共同創辦人。包括我任教的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在內,國內許多大學翻譯系所都購買了Termsoup,並經常邀請周女士到校演講和示範操作。我個人對於周女士非常敬佩之處,就是他跨越不同領域而皆卓然有成、從無到有而愈見創新能力。他從大學取得政治學系、社會學研究所學位;到職場歷練專案管理師、英文新聞編輯、程式設計師、同時又兼任譯者譯出多本書籍;到最近幾年創辦了Termsoup的公司,嘉惠眾多莘莘學子和職業譯者。這一連串實戰經歷反映出的正是一個新時代創業家(entrepreneur)的寫照,而自由譯者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裡,除了翻譯技能之外,最需要的也正是這種創業家思維和跨界成長精神。
有意投入自由譯者生涯的人,很多是翻譯和外語文學系所的畢業生,他們嚮往文青的生活風格和浪漫性格,想像著以譯字維生即可保衣食無虞,並以「作自己」為最高處世原則,不為固定的公司組織或老闆賣肝。但是許多人並不了解現實世界總是殘酷的,市場上只有相對少數的自由譯者能夠擁有穩定和高價的案源,大部分新進譯者還是得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和潛在的風險,例如二○二○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使得口譯案量大減,事前無人能夠預測因應。而除了案源青黃不接之外,另一相關的因素便是譯者的收入。即使案源夠多,但如果每個案件的規模小而收入偏低,對於譯者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而言仍是一種缺乏效率的投入,使得努力與收益不成比例,職涯難以為繼。而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需要有意識、有方法地經營管理譯者的職涯,但這些觀念和技能在學校裡卻是難以學到的。
翻譯系所的實務課程往往集中在語言能力、翻譯技巧和專業倫理的訓練上,但這些只是自由譯者職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其中最欠缺的就是本書所強調「培養經營個人翻譯事業的能力」。而透過這本書,我們有了全新的眼光看到一位譯者的職涯還有更多的面向需要發展,更多的能力需要學習,包括業務的開發、客戶的認同、人際關係的耕耘、專業利基的定位、成本與效益的關係、關鍵資源與夥伴的助益等等,在書中都有精闢生動的解說。讓身為翻譯所教師的我也上了紮實的一課,深感受益良多。
本書還有一個其它翻譯專書少見的特色,就是訪談多位專業譯者,請他們現身說法,展現不同語種和各式接案工作的心路歷程。這些譯者的具體事例和作者的分析論述相互印證闡發,讀起來印象尤為深刻。相信這些傑出譯者分享的回首來時路和目前精采成就,當能鼓舞新進譯者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同時也讓我不禁讚嘆新世代譯者多元斜槓的能力、積極突破的態度。其中幾位譯者還是台師大翻譯所的校友,我個人也與有榮焉。
總言之,個人譯者的工作雖然看似自由,其實是不斷要求紀律和精益求精的生活日常。而作者周女士把視角再提高一層,從更宏觀俯瞰的角度翻轉我們的觀念:譯者除了掌握語言的翻譯技能之外,還必須了解翻譯市場供需和自己提供服務的定位,學習如何多角開創與經營自己的翻譯職涯。而我從學校教育目標的立場來看,翻譯系所的訓練雖然並不只是為了培養自由譯者,教師也不見得都具有豐富市場經驗可供學生借鑒,但畢竟翻譯系所的畢業生有一部分會成為自由譯者(台師大翻譯所約有三○%),理應更加重視自由譯者的養成,而本書中的商學知識和行銷策略即可作為有效的教材。
最後,我也要感謝台北市翻譯職業工會張高維理事長,獨具慧眼力邀周女士撰搞、並不計盈虧出版這本極具特色的翻譯專書,不僅令譯界耳目一新,更可引領自由譯者建立最新商業模式的職涯觀,調整工作模式,進而獲得穩定且高價的案源。個人非常榮幸為本書作序並樂於推薦之!
◎輔仁大學學術特聘教授 楊承淑
我與Termsoup結緣,起因於他們二○一七年的一場演講。聽完演講之後,我們就談了好久。那段談話時間,似乎不亞於他們的演講時間。後來,Termsoup進入課堂,並因而有了許多為教學而發生的改變,也都起因於那次的談話。而我自己也在醫療翻譯實做和一般筆譯的課堂上,開始和同學一起使用 Termsoup。很多改變自然地發生了;例如無紙化的批閱與傳閱,同學之間的觀摩、學習、討論等,課堂外的師生互動大幅度地增加。這樣的改變,符合了我想要指導譯者,而非譯本的初衷。
從當代翻譯理論或翻譯論述的角度而言,...
作者序
◎我是雲端翻譯輔助軟體Termsoup的共同創辦人,當台北市翻譯職業工會理事長張高維先生邀請我寫書時,我思考的第一件事是這本書該寫什麼、怎麼寫才對讀者有價值。
不少譯者都出過書分享過自己的經驗,有些譯者雖然沒有著作,但也在部落格或臉書粉專分享各種經驗,這些資訊都很適合想進入翻譯界的人參考。既然已經有這麼多人分享過許多經驗,我這本書又該寫什麼才有差異?這個問題是所有要在市場上提供產品或服務給別人的人—當然也包括提供翻譯服務的譯者—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貫穿這本書的主軸。差異化是我們創造價值的重要來源。和競爭者相比,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沒有顯著差異,就不容易在客戶心中留下印象,自然也就不容易成為客戶的選項。
從瞭解譯者的痛點開始
二○一六年五月,我和夥伴決定開發Termsoup之前,曾在臉書「翻譯與譯者」社團徵求譯者受訪,最後訪談了十五位譯者(再次感謝當年受訪的譯者)。我們發現,譯者們除了想改善工作流程之外,也普遍希望獲得更穩定或更有價值的案子。二○一八年底,在我開始規律寫部落格之前,曾在網路上研究是否有人針對譯者的這類痛點分享或討論。我發現,網路上確實可以找到相關文章,也有一些寫得很精彩,但整體來說欠缺系統性說明,甚至沒有援引重要的商業觀念和架構,因此讀完後還是多半停留在碎片化的資訊層次,難以幫助讀者提升至看到商業全貌和策略規劃的水準。於是,我決定從這個地方著手。
我的創業經驗始於二○一四年,迄今都在新創圈裡打滾,加上我也是譯者,希望將新創和翻譯整合在一起,帶給譯者一些平時可能較少接觸但很有用的觀點與方法。部落格寫到現在,我常常遇到譯者告訴我我的文章對他們很有幫助,打開他們看待職涯的新高度,甚至有些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完全不同的想像和期待。二○一九年底,台北市翻譯職業工會理事長請我寫一本完整的書,把內容更系統化,這就是本書的由來。
從一次難堪的經驗說起
寫這本書時,我一直思考自己寫文章的初心是什麼,因此頻頻想到過去的經歷,想著想著就想到多年前的一個經歷。二○一三年我在一家媒體公司上班,當時萌生換工作的想法,希望能從做例行性工作,轉換到參與公司產品與發展方向的策略性規劃工作。
我知道自己沒有太多經營相關的工作經驗,也不確定能否勝任,但我還是決定嘗試看看。我打開在求職網站的履歷表,幾天後一家在業界小有名氣的公司主動邀請我面試。當天和我面試的是老闆本人,他聽到我有創業經驗,興致勃勃地要我多分享。
我第一次興起創業念頭是在二○一○年,當時和夥伴嘗試經營一個類似104外包網的外包平台。我們沒有人會寫程式,也沒有任何網頁開發經驗,於是將網站外包給一家印度接案公司建置。經過半年多的作業後,我們發現將核心產品—也就是網站—外包給別人做是個重大錯誤。不僅產品的規格溝通很久,而且雙方對於產品品質和交期都沒有共識。即使簽了合約,但由於相距千里且只能以英文遠距溝通,加上台灣和印度在文化和工作倫理上都有巨大差異,專案進行了半年多卻仍原地踏步。花了十幾萬台幣後,我們決定忍痛終止這個計畫,網站也因此從未完工過,更遑論上線運作。
面試我的老闆聽完後,問我一個問題:「對外包平台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我仔細想了一下,回覆他:「SEO」(搜尋引擎優化)。他聽了臉整個垮掉,一臉「孺子不可教也」的嫌棄表情看著我,接下來更是花了一個小時數落我的無知,有些言詞甚至到了羞辱人的地步。最讓我氣結的是,當下我雖然覺得憤怒、羞恥和無助,卻居然沒有拂袖而去,只是靜靜聽他劈哩啪啦說個不停,偶而受不了才回嘴幾句,還差點落淚。
那天回到家裡,我難過又沮喪,覺得自己是個徹底的廢柴,躺在床上大哭失聲。我難過的不只是被羞辱的難堪,更讓我傷心的是羞辱我的人講的話確實有道理!他說:「做外包網站最重要的是充足的案源!沒有充足的案源,自由工作者會去你的網站嗎?他們如果不去你的網站,業主會來刊登案子嗎?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你懂嗎?所以,網站一上線就要有夠多的案子,那麼案子從哪裡來,你想過嗎?你是不是應該去和大企業,像是中華電信這種公司談合作,讓它們願意到你的網站刊登大量的案子?那你要怎麼去找到這種公司合作呢?人家為什麼要和你合作?這些問題你都想過嗎?」
老實說,當時我真的沒想過這些問題,我根本不具備這些「問題意識」。雖然他還說了很多不必要的話,例如「你這樣沒用啦」、「我看你還是乖乖待在原來的公司上班,別想一些有的沒的,你不適合啦」之類難聽的話,但撇開這些不談,光就經營的部分來說,他說的都對,我確實思慮不週。從這件事我明白,重點不在於你的「產品」是什麼,而在於你透過產品給客戶什麼「價值」。自由工作者要的價值是合理的報酬,發案客戶要的價值是圓滿完成工作,網站只是幫助他們得到這些價值的一種手段。如果網站不能讓他們各自得到想要的價值,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與必要。當然,當時的我只是因為在面試時受到震撼教育,隱約感受到這些道理。我必須再過了幾年,再次接受更大的震撼教育與痛苦後,才能用文字清楚表達我的體悟。
到底該從哪裡下手
其實,我何嘗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一直很想瞭解商業運作的全貌,但苦於不知如何下手。我還記得我在大三時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的我對人生充滿困惑,心裡有很多對人生的各種大哉問,例如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人要來到這個世界上等等,這些困惑甚至影響了我的生活與作息。我在哲學、宗教、思想等領域不斷尋找答案,但一直找不到能讓我安身立命的答案,只好學習忍受與困惑為伍。
大學畢業後出社會工作,漸漸的我也開始對商業領域產生類似的困惑。我的工作讓我無法看到商業活動的全貌與邏輯,而文科出身的我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找答案。當時我看了一些商業書,但也許是骨子裡仍然排斥商業這種「俗氣」的東西,所以一直讀不進腦袋裡。直到二○一三年,我因緣際會加入親戚和先生共同成立的新創公司,和他們一起走過創業的歷程,這才真正迎來我人生的重大改變。
苦澀但千金不換的創業經驗
我加入新創公司時,公司已經運作一年,有十幾位員工,後來成長到二十人上下。公司的營運資金前前後後共一百五十萬美元,約四千五百萬台幣,全部由創辦人和矽谷的投資人出資。我在公司的角色是供應商的窗口,後來也兼著負責設計、行銷和業務的工作。
當時公司每個月的開銷是一百萬台幣,營收卻連一萬塊台幣都不到,經營團隊的壓力很大。為了瞭解我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二○一四年上半年我在工作之餘花了很多時間看書、找資料、找業師、找答案,學到了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此外,公司還曾因為資金用罄發不出薪水,我和先生將我們的存款都拿出來,並向家人再借幾十萬才發出那個月的薪水,差一點就要陷入銀行戶頭瞬間歸零的困境。後來,投資人決定再給我們一點錢嘗試,但最終仍無法挽回頹勢,公司在二○一五年底結束營運,也結束了我們第一次的創業歷程。
第一次創業時,我被迫在一年半內學習經營的許多環節,包括供應商管理、尋找合適的員工、人事管理、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等,終於讓我隱約看到我一直想看到的商業運作的全貌。當然,所謂全貌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輪廓,細節和具體的執行面仍須不斷精進,但看到大致的輪廓仍讓我非常高興,因為我終於知道自己在哪裡,還有哪裡不足需要補強等等。另外,我們雖然失敗了,但失敗讓我們學到的東西,遠勝過去在職場十多年得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創業不僅讓我學到商業的知識,它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我甚至覺得,創業的經驗重組了我的大腦神經元(不是開玩笑的),把我變成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人。所以,創業對我來說遠遠不只是一種商業活動,更是心靈的活動。
二度創業:Termsoup
二○一六年中,我和先生決定再次創業,因為我們都愛上創業帶給我們的當責(Accountable)人生:你有決策的權利和自由,但也必須為決策的成敗負起全責。這話聽起來有點刺激又可怕,但實際上我認為當人能夠當責時,他會漸漸變得成熟、務實且深刻,長遠來說對自己和組織來說都是很大的收獲。當時,已自學程式一年的先生開始編寫Termsoup,我則負責設計介面。Termsoup是給專業譯者使用的雲端翻譯輔助軟體,是給能獨立完成翻譯任務的譯者使用的專業軟體,和一般熟悉的機器翻譯不一樣。我對這種軟體原本一竅不通,連聽都沒聽過,開發軟體後才瞭解這類軟體為了能支援來自各行各業的檔案和需求,其複雜度超過我的想像。
除了軟體(產品)之外,我也透過開發Termsoup而對翻譯「產業」有更深入瞭解。說句真心話,如果我在開發Termsoup之前就擁有我現在對產業的瞭解,我很有可能不會開發這個軟體,因為過程之艱辛和棘手遠超過我一開始所想。不過話說回來,創業不都是這樣嗎?也只有這樣,學習才能持續不輟,而我也確實因為這次創業又學到很多之前沒學到的東西(和教訓)。
本書架構
二○一八年中後,除了平日開發和維護軟體之外,我也開始針對自由譯者關心的議題撰寫文章,分享我過去從創業學到的商業知識。我向來特別偏好有結構、有系統的東西,因為瞭解大方向和藍圖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我的部落格文章基本上是用一定的結構來貫穿。在本書,我要和讀者介紹我一頭栽入商學的世界後,認為最重要的概念和架構。當然,還有很多概念也非常好,但這本書只分享自由工作者也能馬上受惠的其中三個。
AIDA
AIDA是注意(Awareness)、興趣(Interest)、欲望(Desire)、行動(Action)四個英文字的縮寫,最早由美國廣告專家伊里亞斯.李維斯(Elias Lewis)在一八九八年提出,是行銷裡經典的分析架構,強調消費者要歷經一系列階段才會成為你的客戶。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架構是在一百二十年前提出時,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下來,因為實際在應用AIDA時,會發現這個架構非常強大,可以幫助我們釐清經營時每個階段該做的事。
這個一百多年前出現的架構,至今仍是商業界常用的工具,想到這不禁很佩服李維斯。
為了因應社會變化和科技進展,AIDA後來有許多變形,但整體來說注意→興趣→欲望→行動的架構是不變的。
STP
STP是細分市場(Segmentation)、選擇市場(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三個英文字的縮寫,最早由美國行銷專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d Smith)在一九五六年提出,後來由知名行銷專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進一步完善而成。
STP架構至今仍為許多人廣泛使用,是非常經典有效的分析架構。我發現,很多企業或個人之所以在經營上發生問題,是因為沒有仔細反覆思考、驗證和試錯STP的三個步驟。我認識少數譯者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思考過STP,結果取得很好的進展。如果能有意識地思考STP,我相信進展會更快、更明顯。
商業模式畫布
商業模式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由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Alexander Osterwalder)等人在二○一○提出,一推出就在新創圈大受好評,其美名後來更流傳到一般公司,甚至大企業內部也在使用。後來,國外越來越多的自由工作者也在用這個畫布,協助釐清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們都知道市場有供給和需求兩端,如果說AIDA和STP強調的需求端的分析,那麼商業模式畫布就是把供給端也整合進來,變成一個完整的市場架構(而且是視覺化的,這一點很棒!),讓在市場裡的企業、公司、非營利組織和個人,都能利用這個畫布看到自己在市場裡的位置,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從學習商學知識的角度來說,我之所以熱愛這個架構是因為它讓對商業運作毫無概念的人,可以迅速將自己的商業情商從零分提高到七十分以上,是一個CP值很高的模型。但是,當我更深入體會這個架構後,驚喜地發現它其實也融合了AIDA和STP的觀念!我不確定有沒有人明確指出這一點,但我的確是看過這個畫布上百次之後,才領略到這一點。所以,當我分享商業模式畫布時,也會提到AIDA和STP,你可能也會和我一樣,產生「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的感受。
熟悉這些架構的好處是,日後進修商業方面的知識可以更快進入狀況,知道自己在這個領域裡的「哪裡」,讓你在茫茫的書海和文獻中,知道該去哪裡尋找你要的答案和解方。
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架構可以囊括人類商業活動的全貌,但我認為上述三個架構非常經典而且有效,因此要在這本書介紹給不具有商業背景的讀者,讓你的職涯走得更順利穩健。
除了介紹上述三個架構,我還會用譯者的工作狀態實際使用這三個架構,讓讀者知道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利用這些工具。此外,我也將分享近期對譯者的訪談。我因為開發Termsoup而認識許多譯者,也透過文章認識譯者,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經歷,我希望透過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思考,讓平日較少有機會交流的譯者瞭解同儕的看法,並思考這些方法適用的條件和環境為何,以及它們是否適合你。最後,我想特別一提的是,由於書的篇幅有限,我平常寫的許多文章無法在此分享。非常歡迎你到Termsoup部落格和我個人的網站,那裡有我最新的文章。
◎我是雲端翻譯輔助軟體Termsoup的共同創辦人,當台北市翻譯職業工會理事長張高維先生邀請我寫書時,我思考的第一件事是這本書該寫什麼、怎麼寫才對讀者有價值。
不少譯者都出過書分享過自己的經驗,有些譯者雖然沒有著作,但也在部落格或臉書粉專分享各種經驗,這些資訊都很適合想進入翻譯界的人參考。既然已經有這麼多人分享過許多經驗,我這本書又該寫什麼才有差異?這個問題是所有要在市場上提供產品或服務給別人的人—當然也包括提供翻譯服務的譯者—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貫穿這本書的主軸。差異化是我們創造價值的重要來源。和...
目錄
◎
推薦序-楊承淑
推薦序-廖柏森
前言
從瞭解譯者的痛點開始
從一次難堪的經驗說起
到底該從哪裡下手
苦澀但千金不換的創業經驗
二度創業:Termsoup
本書架構
謝辭
第一章-自由工作者的處境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很像
你是不是搞錯了?我沒有要創業
其實,人人都是創業家
譯者訪談:黃致潔
關於「最小可行性產品」
我曾經很排斥商業 34
第二章-由淺而深的客戶關係
商業活動的核心是感性
對待客戶就像對待心儀的人
如果你不喜歡客戶
AIDA模式
網路改變了一切
其實每個人都做過推力式行銷
第三章-客戶眼裡的你是什麼樣子?
STP架構詳細說明
為什麼細分、選擇市場很重要
細分並非絕對
第四章-譯者的STP分析:細分市場
細分譯者客戶的標準
譯者接觸客戶的四類管道
譯者常見的四類客戶
為什麼瞭解客戶很重要
其他細分市場的方法
Termsoup的例子
譯者訪談:簡德浩
第五章-譯者的STP分析:選擇市場
專業領域
該廣泛培養通才,還是深化專才?
興趣
競爭度較低的市場
報酬
譯者訪談:Olivia Chan(一)
第六章-譯者的STP分析:定位
適度競爭才健康
平價咖啡的經驗
針對不同客戶,需要不同定位
在台灣也可以把自己定位成「擅長骨科的譯者」嗎?
幫助你定位的幾個問題
Termsoup的例子
第七章-商業模式畫布
什麼是商業模式畫布
客群(Customer Segments)
價值訴求(Value Propositions)
不要混淆「價值」和「產品」
通路(Channels)
客戶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
收益流(Revenue Streams)
為什麼出版社以譯文字數計價?
關鍵資源(Key Resources)
關鍵活動(Key Activities)
關鍵夥伴(Key Partners)
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
結語
第八章-實體書店與出版業
實體書店與AIDA
實體商店的斷鍊危機
出版業的商業模式畫布
出版業最大的問題:眼球逃散
第九章-譯者的商業模式畫布
客群、價值訴求
通路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林凱雄
譯者少用但值得用的通路
譯者訪談:Crystal Dawn
如何克服社交心理障礙?
譯者訪談:Herman Boel
第十章-譯者的商業模式畫布:客戶關係、收入流
客戶關係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侯萱憶
收入流
譯者訪談:Olivia Chan(二)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Jy
第十一章-商業模式畫布:成本面
關鍵活動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廖珮杏
譯者林蔚昀的故事
關鍵資源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張雅眉
關鍵夥伴
成本結構
第十二章-用商業模式畫布分析書籍譯者
收入流:書籍翻譯的單價不見得比較低
譯者訪談:劉維人
客戶關係管理:做好翻譯等於做好客戶關係
通路:獲得新客戶成本較低
價值訴求
關鍵資源
書籍翻譯的缺點
拖稿對出版社的影響
結論:翻書不特別難賺,但要注意入行和收費
譯者訪談:書籍譯者洪慧芳
第十三章-本地化產業
本地化產業的結構
本地化產業的特性
本地化產業的參與者
本地化參與者的價值鏈
本地化產業的一般理論
在本地化產業裡找到你的利基
第十四章-拿回人生的自主權
◎
推薦序-楊承淑
推薦序-廖柏森
前言
從瞭解譯者的痛點開始
從一次難堪的經驗說起
到底該從哪裡下手
苦澀但千金不換的創業經驗
二度創業:Termsoup
本書架構
謝辭
第一章-自由工作者的處境
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很像
你是不是搞錯了?我沒有要創業
其實,人人都是創業家
譯者訪談:黃致潔
關於「最小可行性產品」
我曾經很排斥商業 34
第二章-由淺而深的客戶關係
商業活動的核心是感性
對待客戶就像對待心儀的人
如果你不喜歡客戶
AIDA模式
網路改變了一切
其實每個人都做過推力式行銷
第三章-客戶眼裡的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