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早熟、過度懂事、太符合父母期待,其實並不健康。本書揭開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往往到了成年後才會浮現。
♥ 全美國90%成人有「小大人症候群」,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成為一整個世代的心理問題。台灣心理治療師發現,這也是台灣社會的普遍心理狀態。
♥ 本書詳述小大人家庭背景、依附關係,並附評量表,指引治癒的途徑。
早熟,反而讓我們沒有機會長成真正的大人
背負家庭問題而被迫早熟的小孩,內在其實空洞脆弱,難以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工作一把罩,戀愛一團糟
♥聚會時大夥好嗨,下一秒異常孤單
♥完美夫妻人人稱羨,其實已經相敬如冰
♥和家人關係緊密到窒息
♥對內心世界守口如瓶,一點失誤就覺得超級丟臉
♥容易上癮
♥害怕與人接觸,尤其是權威人物
♥渴望愛,卻好像從未得到過
如果你對上述情形有共鳴,且心裡有個被禁錮的受傷孩子,也許,你也是童年被剝奪的,小大人。
小大人都有難言的苦。童年時,父母可能無法照顧孩子、或教養太嚴,或暴力相向、冷漠疏離。孩子在無助沮喪中長大,只好自己照顧自己、甚至照顧父母,要不就切斷感覺、戴上面具,絕口不提家裡的祕密。
小大人長大後,發誓絕不要像父母一樣,於是打拚出成功人生,緊抓未曾得到的愛。一切看來完美了,但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這時才要償付:憂鬱恐慌、關係破裂、暴飲暴食、過勞、上癮、共依存……
本書兩位作者是心理醫師與諮商師,皆曾是典型的「小大人」。他們從家庭系統、依附關係、共依存症來介紹小大人身心困境的成因,建議同為小大人的讀者們,從辨認、揭露、分享真實的內在開始,找回與周遭世界親密互動的能力。
書中並附「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評量表」,協助讀者自我評估。
需要受到療癒的,是內在小孩長期的罪惡感、羞恥感還有害怕被遺棄的恐懼感。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就會得到協助。——約翰‧弗瑞爾、琳達‧弗瑞爾(本書作者)
作者簡介:
約翰・弗瑞爾博士(John C. Friel, Ph.D.)
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St. Paul, Minnesota)執業的心理醫生,也是聖保羅市及明尼亞波利斯市(St. Paul/Minneapolis)生命工作室(Lifeworks Clinic)的負責人,聖瑪莉學院研究中心(St. Mary’s College Graduate Center)的心理學兼任副教授。約翰・弗瑞爾博士於一九六九年取得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心理學學士學位,並於一九七六年取得西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他是美國知名的作家、訓練師、講師和心理諮商師,擅長的領域為功能不良家庭問題、共依存關係、小大人問題、壓力失調和成癮問題,並與多間組織單位合作,如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吉列公司、明尼蘇達州法律執業人員協會以及其他許多企業、州立單位、治療中心、醫院和中小企業等等。
琳達・弗瑞爾(Linda D. Friel, M.A.)
擅長領域為治療小大人和共依存問題,以及治療受到肢體暴力,性虐待和情緒虐待的倖存者受創問題。她設計並執行全美首創的醫院院內共依存治療療程,也是全美知名作家、訓練師、心理諮商師。琳達於一九七一年自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曼卡托分校取得大學學位,從事了八年的特殊教育教學工作後,於一九八○年取得明尼蘇達州聖瑪莉學院心理學與心理諮商服務的碩士學位。
譯者簡介:
江家緯
1986年生,畢業於北一女中、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目前就讀於華盛頓大學企管碩士班(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Foster MBA Class of 2015)。曾任職於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產品行銷以及品牌管理。這是第一本翻譯作品,希望此書的中文譯本讓讀者對「小大人」這樣的人格特質有進一步的認識。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鄭重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慧嫚∣作家、薩提爾認證合格心理諮商師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親職教養作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鐘 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名人推薦:鄭重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慧嫚∣作家、薩提爾認證合格心理諮商師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親職教養作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鐘 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章節試閱
第二章 兩個家庭
表面平靜的家庭
法蘭克.戴維斯,三十五歲,是加州一間頗具規模的電子公司主管。他擁有加州大學資訊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從事系統分析師的工作五年,之後回到校園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他在第一間公司工作時認識了蒂娜。蒂娜也主修企業管理,他們倆有許多共同的興趣。
法蘭克與蒂娜在碩士學業即將完成之際結了婚。三年之後,他們有了兩個小孩,並懷了第三個。為了照顧家庭,蒂娜決定將她的工作暫緩,待在家裡好好照顧老公與孩子,而法蘭克的事業則平步青雲、如日中天。他和蒂娜擁有所有成功的年輕夫妻應有的配備:一棟大房子、湖邊的度假別墅、兩輛BMW轎車,還有私人鄉村俱樂部的會員證。每個人都覺得他們的婚姻幸福美滿。
法蘭克的童年看起來是平靜無波的。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第三的他,出生時父親的外科醫師生涯正要開始飛黃騰達。法蘭克在學校的表現非常優異,其中數學更為拿手,這一點讓父母非常引以為傲。他也擅長運動,很受同學歡迎。法蘭克的母親則是那個年代典型的完美醫師娘:美麗、端莊、迷人,並且在社區活動中有一定的領導地位。雖然家中有請管家,但他母親並沒有閒閒地待在家裡。她籌備帶領童子軍的活動,同時也是當地醫院志工組織的一員,並且與先生一起參加教會的讀書會。他們在鄰居眼中是成功、虔誠、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完美家庭代表,而法蘭克很以他的家庭為榮。而他知道他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他努力維持這個家族的優良傳統。
若要用文字來形容法蘭克的爸爸,那「可靠」或許是最好的形容詞了。他是一個傳統、穩重的人,也是個完美主義者,很多外科醫生都是這樣。有時候法蘭克的媽媽會開玩笑說他爸爸的行蹤有多麼容易掌握,就算把家中所有的鬧鐘扔掉,只要看他爸爸何時回到家就知道是幾點了。他們自認是一個和睦相愛的家庭,儘管受到奶奶和外公那邊的北歐挪威血統影響,他們很少顯露出熱烈的情感表現。不過沒關係,他們知道彼此是相愛的,並且認為這樣便已足夠。
法蘭克在中學和大學的表現皆一帆風順,每次一有好表現,家人就更加誇獎他。每當他得到優異的成就,他爸爸就會驕傲地跟他說「真不愧是我們戴維斯家的人」。認識蒂娜時,他已在工作領域上頗有成就,並覺得是時候延續優良的家族傳統了。蒂娜也以身為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為榮,很驕傲自己為家族添了三個孩子。到了法蘭克三十三歲這一年,他的美滿婚姻已經維持了六年,三個小孩幸福地生活在他與妻子共築的愛巢中,但他的人生開始起了變化。
起初這些變化非常的細微,他和蒂娜將其歸咎於熱門報章雜誌上提到的「三十危機」。畢竟從他們結婚的那天起,人生便是一陣又一陣忙碌的旋風。但那些變化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剛開始法蘭克會在開車上班的途中突然感到胃裡一陣翻攪,滿腦子嗡嗡作響的都是他負責的新專案。但他會立刻甩開那些折磨人的焦慮情緒,重新投入案子之中,對成功的渴望超越了那些偶爾浮上表面的自我懷疑和恐懼感。晚上時他則會靜靜地和蒂娜一起吃飯,然後把隔天的工作計畫再看一遍,洗完澡後窩在蒂娜溫暖的懷中好好睡一覺。
這樣的模式持續了好幾個月:持續的焦慮情緒與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相互交織;晚上則與太太共進安靜的晚餐。而他們的周末時光通常塞滿了社交活動或跟孩子去湖邊度假。但不安的情緒還是沒有消失,法蘭克開始感到害怕。他開始做惡夢、容易分心,然後有時候變得易怒,連他自己也嚇一跳。他心想,戴維斯家族中沒有人會讓一丁點小事激怒自己,更何況是微不足道、小小不安的情緒而已。
在這段期間蒂娜則持續扮演著支持與包容的好太太。她不僅照顧家裡大小事、參與社區活動、當個稱職且迷人的女主人,並在法蘭克回家時細心照顧他。但侵蝕著法蘭克的東西,終於也逐漸開始侵蝕她。
當法蘭克還找不到他不安情緒的來源時,蒂娜已經知道自己的了。但知道原因更令她感到害怕。幾個月以來她一直逃避這個情緒,直到她再也忍不住了。這個情緒就是對法蘭克的憎恨。她一再告誡自己不可以去想,因為她認為這段婚姻是她此生夢寐以求的完美婚姻,所以怎麼可以有這樣的想法呢!她和法蘭克的生活緊密交織,兩人一步步走進看似完美但其實佈滿陷阱的生活。
蒂娜跟隨著法蘭克的忙碌步伐。她把自己完全投入社區活動中,安排與孩子和朋友們的各項旅遊和活動。朋友們和社區幹事對她讚譽有加,甚至推舉她加入社區管理委員會。身為一個成功的母親、朋友,和社區領導人,一個接著一個的完美典範像是旋風一般,建構了她的人生。
最終他們的大兒子傑生也掉入了陷阱裡。當他七歲時,他開始在學校遇到一些麻煩。他知道自己是個聰明的學生,老師們也知道,但他卻會忘記帶學校作業回家給媽媽檢查。他開始欺負班上其他小孩,並在課堂上搗亂。他一直搗蛋,試圖得到別人的注意。
後來學校終於通知了蒂娜,而她的反應則一派冷靜。她說要不是老師不夠細心敏銳,她的兒子才不會有這樣反常的表現。過幾天後,她就把傑生轉學到一家私立學校就讀,那間學校大部分的營運經費都是來自於法蘭克任職的電子公司。整體情況似乎在蒂娜的掌握之中。
在她複雜的腦袋裡,有一個很小的聲音試圖要跟蒂娜溝通。那是一個小女孩的聲音。這個聲音單純天真、非常清澈,雖然微弱卻很清晰。它一再地重複:「有地方不對勁,蒂娜,有地方不對勁啊。」
親友和社區居民越稱讚蒂娜的表現,她心中那微弱的聲音就越來越強烈,內心的衝突終於在某個禮拜四的傍晚爆發了,當時她正與三個孩子安靜地吃著晚餐。
那天法蘭克剛搞定一個新的合約,當他帶著興奮之情走進家門的時候,大兒子傑生剛好因為打妹妹而把一杯鮮奶打翻了。那個瞬間彷彿一個靜止的超現實狀態;蒂娜的眼神一開始是震驚的,然後馬上瞥向傑生,又瞄了那杯打翻的牛奶一眼,最後落在法蘭克身上。她的眼神冰冷,似乎要把人看穿,就這麼定定地盯著他。她的臉和雙手因為心中爆發的怒火而脹得通紅。
她突然站了起來。家裡所有人都看著她把盤子裡的食物抓起來丟向法蘭克。蘆筍和醬料擦過他的額頭,灑在他的西裝上,連他身後的玄關也遭殃。蒂娜生氣地大聲尖叫。她從來不知道有人可以如此憤怒。
「你再也不准帶著那副愚蠢的笑容走進家門!」
時間再度靜止,空氣瞬間凝結,蒂娜蜷起身子倒在餐廳地上痛哭,悲傷的源頭來自於心中那個小女孩,淒厲的哭聲在夜裡迴盪著。她躺在地上不停地哭,感覺哭了好久好久,才靜靜地起身,回到臥室把門鎖上。
孩子們嚇壞了,也開始嚎啕大哭。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父母這麼激烈的爭吵,平常他們就只是偶爾會對彼此大小聲,所有父母都會這樣啊。法蘭克怔怔地站在玄關,還處於驚嚇之中,無法相信剛剛發生了什麼事。其實這個陷阱幾個月前就已經在他們身旁伺機而動,只是他們到現在才觸動機關。這個痛楚現在變得真實了,聞得到、嚐得到、看得到、呼吸得到。只是沒有人知道這是開始還是結束。
法蘭克試著安撫孩子們,然後他想進房間和蒂娜說說話,但整晚房門都是鎖著的。每當他想進去,蒂娜就會邊啜泣邊叫他走開。
那天晚上他在客廳的沙發上睡睡醒醒,胃好像打了結一般難受。
隔天一早,蒂娜下樓幫法蘭克和孩子們準備早餐。吃早餐的時候沒有人說話,刀叉和杯盤撞擊發出的聲音格外刺耳。法蘭克出門上班,心裡茫然、疲憊又空虛,而孩子們則一整天在學校胃都不舒服。
蒂娜哭了一個早上,既孤單又困惑。心中那個小孩已經變成一個她無法應付的怪獸。出於害怕和絕望,她拿起電話簿找到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名字。她又花了一個下午在心裡天人交戰,考慮到底要不要撥這通電話。當學校快放學的時候,她還是拿起了電話。
當天晚上,她跟法蘭克和孩子們說,「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但我會去尋求幫助並找出答案。有些問題很嚴重,我再也無法這樣過日子了。」
有無數的心理治療學派和理論探討為何人們會「無緣無故地」情緒失控。蒂娜的心理治療師為她的保險理賠申請表寫上的正式診斷是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而下。不過醫生在病歷上潦草記下的問診紀錄更能描述蒂娜的狀況:
三十三歲的白人女性,結婚七年,育有三個子女。先生是工作狂,妻子在多年的自我否認與數個月的強迫症傾向行為後,經歷嚴重的共依存症狀:憤怒、憂鬱、罪惡感與自我認同喪失。
法蘭克是個工作狂,而蒂娜只知道一個方法來應付她深愛的先生對工作上癮的情況,就是讓自己也對什麼事物上癮。
一開始她對照顧法蘭克這件事上癮,法蘭克的工作常常加班,她就等他回家,幫他加熱幾個小時前就已經煮好的晚餐,安撫並照料法蘭克,也助長了他的工作狂傾向,並否認她心中日漸增長的憎恨。但最終還是爆發了。
最後,她加入了他的上癮行列,給自己找更多事情做,試圖掩蓋自己那令人害怕的情緒,因為她從來不曾學習該如何面對,但情緒還是逐漸浮上檯面。而正當她心中的小孩開始清楚地說話,她親生的孩子也以他唯一知道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在家中和學校搗蛋以突顯家裡沒有人說出口、沒有人承認的緊張關係。
第三章 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我們討論了這麼多,究竟來自功能不良家庭的小大人是哪些人呢?他們住在哪裡?收入多少?碰到什麼樣的問題?他們究竟是誰?
其實,我們就是小大人。
我們之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人是小大人,稍後會詳加說明。我們之中很多人是來自酗酒家庭的小大人,符合珍娜.渥媞(Janet Woititz)的暢銷書《酗酒家庭小大人》(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中所列出的人格特質。我們也是羅賓.諾伍德(Robin Norwood)口中「愛得太多」的男人或女人。
泰瑞.凱洛格(Terry Kellogg)則是這麼說的:不分男女,我們當中很多人不僅僅是酗酒或家暴的受害者,我們自己往往也變成酒鬼或是家暴的施暴者。
身為功能不良家庭的小大人,我們的生活往往處於極端狀態,雖然不停地在追求良好平衡,想找到完美的生活型態,但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當鐘擺晃到左邊,我們感到孤單害怕、與世隔絕。當我們厭倦了這樣的狀態,鐘擺又晃到右邊,我們又覺得混亂憤怒、快要窒息。然後鐘擺便不停地來回擺動。若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復原療程,這樣的情形會在生活中不斷發生。
在我們要去德州舉辦一個研討會的幾個月前,我們整理列出了一份清單,希望藉此向大家說明是哪些問題困擾著小大人:
1. 我們剛滿二十八歲、三十九歲或四十七歲,突然發現生活中有些地方不對勁,而我們卻再也無法自己解決問題。這或許與丹尼爾.利文遜、羅傑.古爾德、蓋兒.希伊和其他人所提出的正常人生危機階段理論相符,但它的嚴重程度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與迷惘,則代表了更深一層的小大人
問題。
2. 我們會對路上或在派對上年紀相仿的人投以羨慕的眼光,會對自己說:「真希望我也可以跟他一樣。」
3. 我們會說「如果誰誰誰了解我的內心世界一定會大吃一驚。」
4. 我們深愛自己的配偶並極度關愛孩子,但卻發現自己與他們越來越疏離,並越來越害怕這樣的關係。
5. 我們自認生活非常完美,結果有一天卻發現子女嗑藥、暴食、逃家或是企圖自殺。
6. 我們自覺學非所用,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更因為感到困惑、害怕和迷惘,只能困在痛恨的工作中。
7. 我們對藥物成癮,或對性愛成癮,或為飲食疾患所苦。
8. 我們常常偏頭痛,過度運動,工作很有成就,婚姻卻充滿問題。
9. 我們是社交圈的萬人迷,卻在眾多朋友的簇擁下覺得異常孤單。
10. 我們之中有些人成長在極其混亂的家庭中,從小就被迫習慣酗酒帶來的家庭暴力、亂倫,以及身心靈的虐待。
11. 我們之中有些人拿自己的狀況沒辦法,因為我們經歷的功能不良狀況太過隱晦不明,以至於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12. 我們之中有些人常常被拿來跟在學校表現優秀的兄弟姊妹比較。
13. 有些人則被灌輸一種想法,那就是只有成為專業技師、醫師、律師或是心理學家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14. 有些人則是整個童年都過得戰戰兢兢,因為爸爸兼兩份差,媽媽獨自帶大五個小孩,每個人無時無刻都疲憊又緊張。
15. 我們之中很多人因為小時候沒有人在身旁陪伴著而感到被忽視;或有人陪在身旁,但只提供物質上的滿足,而在情感方面缺席。
16. 有些人被不適當的溺愛給寵壞;當我們的朋友都出社會獨立自主了好幾年,我們還被困在家裡。
17. 我們之中很多人害怕與人接觸,尤其是面對權威人物。
18. 我們令別人感到害怕,尤其是我們愛的人,要求他們跟我們一起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並且由我們掌控一切。
19. 我們被別人利用、虐待;或我們利用、虐待別人。
20. 我們只會憤怒,或者只會悲傷,或者只會恐懼,或者只會微笑。
21. 我們太過汲汲營營而導致失敗;或是我們根本沒有努力過,從未真正地體驗生活。
22 我們抑鬱寡歡,抑或充滿憤怒。
23. 我們覺得空虛或混亂。
24. 我們不是在情緒的雲霄飛車上就是在情緒真空中。
25. 我們虐待自己卻照顧身邊每一個人。
26. 我們害怕別人知道自己不開心,因為怕他們發現我們其實跟一般人沒兩樣;甚至更糟的是,我們害怕別人知道我們的存在。
27. 我們無法跟兒子相處,或無法和女兒相處,或兩者皆是。
28. 我們可以做愛,但卻無法與對方有更深的情感交流。或是我們根本無法做愛。
29. 我們常常觀察別人,藉此找出在別人眼中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30. 我們在某些人面前自覺矮人一截,在某些人面前又覺得高人一等,很難找到歸屬感。
31. 我們困在不是自己真心選擇的生活中。
32. 我們沉溺於過去、害怕未來,並總是對現在感到焦慮。
33. 我們工作到筋疲力竭卻不知道為什麼。
34. 我們從未感到滿足。
35. 我們害怕上帝或是期待上帝會為我們做所有的事。
36. 我們害怕或是討厭跟我們不一樣的人。
37. 我們困在無法脫離的友誼中。
38. 我們對某些事物上癮。
39. 我們把自己內在的衝突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
40. 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難為情。
41. 我們不知道活著要做什麼。
42. 我們竭盡所能承受一切磨難。
43. 我們會為了虛幻的安全感而犧牲自尊。
44. 我們渴望愛,但很少得到它。
45. 我們總是祈禱能夠得到什麼,但卻不曾身體力行去爭取想要或是需要的東西。
46. 我們希冀最好的結果,卻總是做最壞的打算,而從來不曾享受當下。
47. 獨自一人在餐廳用餐時,我們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讓我們感到非常不自在。
48. 我們到處詢問要到哪裡尋找生命的美好,但沒有人回答我們。
49. 我們在陷入熱戀後臨陣脫逃,或我們為了感情完全放棄自己。
50. 我們用愛使別人窒息,或是用愛摧毀他們,或兩者皆是。
51. 我們之中有人會因為有所行動而扭轉歷史;有人則是一輩子默默無聞。
52. 我們長大後會痛恨我們的父母;或者我們會像小時候一樣地崇拜他們,不願相信他們會像凡人一樣犯錯。
53. 我們感到內疚,因為自己受到的對待比兄弟姊妹好;或是我們感到忌妒和受輕視,因為兄弟姊妹受到的對待比自己好。
54. 我們討厭父親並且過度保護母親;或者我們討厭母親而過度保護父親。
55. 我們在五歲時遭到性侵,卻怪罪自己,覺得即使是五歲的小孩也應該知道如何處理應變。
56. 我們之中有人在成長過程中有位身體或心理患有疾病的家長。
57. 我們之中有些人是孤兒。
58. 我們是從苦難中逃脫的人,內心不斷地祈禱有一天生活能夠不只是得過且過。
59. 我們是熱愛生命的人,心中有一個被禁錮的孩子,等待終有一天可以重獲自由。
不論症狀或情況為何,我們是功能不良家庭的小大人,因為:
在很久以前有某件事情發生了,而且不只一次。它傷害了我們,而我們只知道一個方法能保護自己。我們至今還在保護自己,但那個方法現在已經沒有用了。
第二章 兩個家庭
表面平靜的家庭
法蘭克.戴維斯,三十五歲,是加州一間頗具規模的電子公司主管。他擁有加州大學資訊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從事系統分析師的工作五年,之後回到校園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他在第一間公司工作時認識了蒂娜。蒂娜也主修企業管理,他們倆有許多共同的興趣。
法蘭克與蒂娜在碩士學業即將完成之際結了婚。三年之後,他們有了兩個小孩,並懷了第三個。為了照顧家庭,蒂娜決定將她的工作暫緩,待在家裡好好照顧老公與孩子,而法蘭克的事業則平步青雲、如日中天。他和蒂娜擁有所有成功的年輕夫妻應有的配備:一棟大...
推薦序
【推薦序一】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如此疏離?
胡慧嫚(作家、薩提爾認證合格心理諮商師)
為什麼我們總是搞砸一段關係?
為什麼最深的愛裡,總是藏著最鋒利的刀?
為什麼原本平靜(幸福)的家庭突然之間開始崩裂?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幸福卻還是那麼遠?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總是如此疏離?
《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這本書正為深深吶喊著這些沉痛問句的人們,提出一個長期伏流隱藏未現的心理解答──早熟童年裡,那個慌張卻強自鎮定、害怕卻故做冷靜、悲傷卻武裝堅強、無助卻扛起重責……也就是明明還是個小孩,卻不得不過早成為大人的「小大人」──早熟孩童/親職化小孩,到底發生了麼事。
兩位都成長於功能不良家庭的作者,在走進心理諮商領域多年,帶領團體、接觸無數案主之後,帶著自身的創傷經驗(榮格所說的「負傷療癒者」)以及對於成長於「功能不良家庭」的早熟孩童/親職化小孩的關注,寫下了這本心理自助書籍。以貼近大眾的方式,幫助人們瞭解這些「小大人」長大後的面貌,並看見過往原生家庭究竟如何隱形地形塑了他們,以及該如何跨出治癒的第一步。
無論是書中所描繪的故事角色,或者現實生活中所見的那些既堅強又受苦、既優秀又疲憊、既強大又脆弱的人們,往往都可以看見這些「小大人」在原生家庭裡的兩種心理位移。
其一是家庭動力中角色的位移。
比如有一些母親,雖然成年了內心卻始終不肯長大,一直很孩子氣,依賴性很強,總是用任性或柔弱的受害者身分控制所有人。當年幼的孩子想和其他小孩玩的時候,她會露出失落的表情難過地說:「你都不理我,媽媽要哭哭了。」無法進入成人角色的她,離開了家庭系統中她原本應在的「母親」位置,霸占了需要被關心呵護寵愛的「女兒」(小孩)位置。
這時候如果父親的角色是缺席(比如離婚、喪偶)或功能不完整的(比如工作忙碌很少在家),她就像個缺愛的小孩,希望孩子時刻關注自己、陪伴自己。於是,這個年幼的孩子就不得不離開原本兒子/女兒的位置,位移到父親/母親的位置上,早熟地成為親職化小孩,承擔起照顧媽媽、讓媽媽依賴,甚至成為媽媽的情緒配偶,傾聽、接收、撫慰媽媽各種心情……的沉重責任。
其二是心理位置的位移。
如同我在《找回聲音的美人魚》一書中所描繪的女主角──因為生命早期手足競爭的生存議題,讓她從小就不自覺地以「媽媽的貼心小幫手」的角色爭取愛、肯定與關注──也就是離開了孩子的位置,位移到母親的位置──拋棄自我地與母親完全融合成為一體。
一個有著相似心理位移歷程的女孩,明明外表亮麗工作能力耀眼,卻一直為「明明男友是個既劈腿又慣性暴力的渣男,為什麼我一直離不開」的情感困境所苦。透過薩提爾學派的冰山圖探索時,她發現自己有一個無比堅固但深深隱藏的內在信念:「我只要再多努力一點,一定可以改變。」
這個信念的源頭,原來深埋在早期原生家庭的成長歷程裡……
透過「我只要再多努力一點,一定可以改變」這句話,女孩想起了一個畫面:從小她一直看著重男輕女的奶奶總是用輕視與不公的態度對待只生了兩個女兒的媽媽,以及每每隨之引發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激烈爭吵……這讓因為手足競爭議題位移到母親的心理位置的她(也就是成為過度與母親融合,也過度承擔母親的「小大人」),在幼小的心裡總是迴盪著一句話:「只要我再多努力一點,再多付出一點,不輸給堂哥,奶奶就會改變對媽媽的態度,爸媽就不會再吵架了!」雖然無論是當年的奶奶,或是現在的渣男男友都沒有因為她的一再付出而有任何改變,但「再多努力一點!」已經成為她在親密關係裡的隱形魔咒。
這些被迫早熟、童年被剝奪、過早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或拯救者的孩子,長大之後一方面某部分的他們反而沉浸在童年中無法離開;另一方面,他們從小就工具化了自己,這個工具化的自我讓他們得到大人的愛與肯定,形成了他們的自我價值。
一個人一旦開始工具化自己,所有的關係就都是工具化的了。
一個四十餘歲,表面看起來事業財富家庭盡皆美好,也是眾人口中愛家人、對朋友充滿義氣、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男性,卻不為人知地受苦於每每壓抑不住的暴怒和身心疾病。在逐步往原生家庭歷程探索之後,從小就肩負「光耀門楣」角色的他坦承:「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愛是什麼?我有愛過誰嗎?」對於那些他對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溫暖付出與照顧,他滿臉困惑地說:「我只是給他們錢,或者他們需要的東西啊!但……那是愛嗎?」
另一個身材高挑外貌清麗的醫學院高材生,在被視為人生勝利組的表象之下承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恐慌和焦慮。她也在深入探索原生家庭的成長歷程之後,忍不住落淚說出深埋心底的痛苦疑問:「從小媽媽為我付出很多,但我其實一直不確定她是不是真的愛我?還是……我只是她的一個名牌包?」
就像本書作者在書中一開始談及的是酗酒、家暴這類極端機能失衡的創傷家庭,但後續勾勒的案例故事逐漸延展到外表看來「正常」(實則同樣機能失衡)的一般家庭。這些年根據我的觀察,許多小大人也同樣生長在父母全心全意付出愛的「幸福」家庭中。
薩提爾女士曾說過:「每個父母都是竭盡所能」,只是許多父母的所能很有限,他們自身就受困受苦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傷痕,以及社會文化偏頗歧誤的價值觀裡(比如重男輕女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中,因此他們給出的愛往往也同時(不自知的)帶著傷害,或者他們自身也無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
這些在無論表象是酗酒家暴或者平靜幸福,內裡都是「機能失衡」的原生家庭中成長,以致於過早成為大人的「小大人」,呼應著薩提爾女士的另一個深刻且悲憫的觀察:「每個孩子都是很忠誠的」。
對父母忠誠的小大人們往往從小就鍛鍊了強大的生存能力──在學業與事業上表現傑出的負責、專注、堅忍、能幹、理性、冷靜……等特質與能力,但同時,也伴隨著包括忽略身心、遺忘創傷、切斷感受……等防衛與武裝。這使他們在成年後不自覺地墜入過度成癮(性、工作、健身、食物、購物、酒……)、憂鬱、強迫症、不健康的依存關係……的身心負累狀態裡,進而一步步侵蝕崩毀了他們原本努力建構的幸福生活。
作者在書中協助讀者看見早熟孩童/親職化小孩長大後的面貌,以及來自原生家庭的根源影響之後,繼續帶領大家往前,看見我們的防衛機制、看見我們強硬的保護盔甲之下種種真實的痛苦、看見我們與自己與他人之間受困扭曲的關係,同時也進一步看見冰山之下的共依存關係模式。
這些對於自己的過往與當下、內在與外在的雙重看見,固然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同時也讓我們有了重生的機會。
這些年,在邀請及陪伴許多人走上屬於自己的「心」旅行時,我一再見證著一句話:「看見,就是力量」。因為真正清楚看見的痛苦,具有一種「恍然大悟」與「我受夠了!」的扭轉力量。它讓我們開始有機會脫離原本(如同隱形幽魂引領般)潛意識的自動運行迴圈,轉而走上具備覺察與意識的,一條貼近自己、理解自己、療癒自己的成長進化之路。
這也是我一直分享的一個理念:原生家庭的確會影響我們,但它不會決定我們,我們可以自我創造!──不僅重新創造我們的現在與未來,也從我們自身開始,改寫代代相傳的家庭動力腳本(我們,也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協助我們成為更具覺察力也更有能的父母,不再讓我們的孩子身受「小大人」之苦。
但願這本心理自助書是一個起點,讓每一個你帶著自我的力量,繼續跨步走向引領成長進化的美好「心」旅行。解開早熟童年的隱形鐵鍊,如同薩提爾女士筆下的小詩所勾勒的一樣,抵達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親密且自由的應許之地。
愛你,而不抓緊你;
欣賞你,而不評斷你;
參與你,而不侵犯你;
邀請你,而不強求你;
離開你,而不覺歉疚;
評論你,而不責備你;
幫助你,而不看低你。
如果,我也能由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可以真誠的相會,
而且滋潤彼此。
(本文作者為心理諮商碩士、薩提爾認證合格心理諮商師,著有《找回聲音的美人魚》、《溫柔是我,剛強也是我:來自薩提爾的生命啟發》)
【推薦序二】
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所謂「共依存」的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有著難解親子衝突及夫妻失和的家庭裡。在這些功能不良的家庭中,有許多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亦即小大人們),卡在舊時的關係裡受苦。
什麼是「共依存」呢?當一個人經常感覺羞恥、否認、孤單、恐懼、暴躁易怒,或害怕被拒絕、過於討好與照顧他人,或出現各種成癮行為,哪怕上述症狀有的看似相反、彷彿處於光譜的兩端,其實都暗示著當事人有著不健康的「共依存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書中所述,源於功能不良的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早期影響。當然健康的關係中也會有爭執和不滿,但雙方不需要時常透過犧牲自我來成全這份關係。這就是健康關係與不健康的關係的差別。
心理學裡,有一門專門研究人們如何處理親密感以及與他人連結的理論,稱為「依附理論」,它是我們檢核人格病理的重要依據之一。該理論指出,人的內心都有一股與生俱來,想和他人維繫情感的願望。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過程裡,人們會透過壓抑來避免破壞與人的連結,也會試著彰顯某些感受,來鼓勵照顧者的投入。在這樣的早期情緒經驗中,依附關係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類型:安全型依附(低焦慮低逃避)、逃避型依附(低焦慮高逃避)、焦慮-矛盾型依附(高焦慮低逃避)、及紊亂型依附(高焦慮高逃避)。除了第一種之外,都屬於不安全依附。
且不論我們屬於哪一種,這個理論暗示著人們的內在有一種重複早年經驗的傾向。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就是「人會強迫性地重複或再現他的第一份關係」。易言之,如果早年經驗讓我們處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會採用共依存的方式來處理親密與連結,同時也會無意識地以相同的模式來尋求伴侶並建立關係。說來您或許不信,但從臨床上觀察,一個人會吸引到什麼類型的對象,往往跟他自身的成熟度高低有關。
為了不讓讀者感到失望,容我提醒一聲,我們從來都不是在一個令人滿意的狀態下進入親密關係的。人人皆是如此。所以您不用對自己苛全求備,甚至也請不要對您的父母親和另一半苛全求備。如果您總是氣憤地覺得他們中的某人應該好好讀讀這一類的書以尋求「成長」和「改變」,那麼或許您的問題也與他不相上下。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力,猶如成年後的您也盡了最大的力在維繫伴侶關係與解決親子問題一樣。雖然早年的不良關係形塑了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在關係議題上沒有機會真正長大的大人(也就是書中的小大人),但此刻的我們比起過去擁有更多的改變能力。
揭露和承認就是改變的第一步。作者告訴我們,揭露和承認本身也是一個過程。在我的經驗裡,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一步。不論是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和受到巨大貶抑的妻子,還是外表風光事業有成的丈夫都是一樣。揭露關係裡如此難堪的面貌,甚至還要承認與面對長大過程中的傷痛,對任何人來說都非常地困難。在北美,匿名的自助團體(即本書第一章所提到的「匿名戒酒會」等十二步驟團體)相當流行,但在臺灣,民眾對這樣的治療與成長形式相當陌生。在這種匿名的自助團體中,不論主題是愛還是學習,在輪流分享的過程裡,最後總是會進入個人早年經驗與親密關係的領域。而無一例外地,團體成員們雖然不見得是助人領域的專家,絕大多數都會在分享與回饋的過程中滌清、洗淨、而後安心。此處之所以這麼提,正是因為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先從參加一個匿名的團體做為治癒的開始,我也鼓勵有需要的讀者們就地尋訪合格的心理師與治療機構。
此外尤其值得提醒的,是那些看似對現實適應良好的人也不見得不需要幫助,有時他們只是隱藏得更好。例如,擁有被社會接受的「上癮」習慣的人就是如此,而慢跑(與各類型運動)與工作更便是其中的兩大偽裝。雖然不見得精確,但要辨別那些看似健康的好習慣是否為書中所提的共依存症狀,或許我們只需要捫心自問:這些習慣是我們的僕人,還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是受其所迫而不得不為?還是依循實際需要而做的?實在說,慢跑與工作已經日益成為現代人用以抵禦死亡焦慮的手段,讓自己在面對生命及面對個人不健全的情感能力時能擁有控制感的一種安慰了。這在共依存者身上(而非每個熱愛運動與工作的人身上)同樣是否認的一種形式,一種迴避痛苦的自我保護形式;越是這麼做,我們越感到孤立無援與封閉。而越是孤立無援與封閉,我們就越是需要某張面具來告訴別人同時也安慰自己:一切都很好,一切都越來越好。
在這樣努力卻痛苦的「小大人」面前,任何一個明白真相的人都會感到驚訝和難過。如果您正在這樣的痛苦裡,正在為關係的各種疏離、衝突、與空虛而難受,請翻開這本書。我唯一可以跟您保證的,就是沒有任何問題需要獨自處理,而這正是許多「小大人」深信不疑的事,但它是錯誤的。翻開這本書,您就進入了「揭露和承認」的過程,從而也就往自我治癒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推薦序一】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如此疏離?
胡慧嫚(作家、薩提爾認證合格心理諮商師)
為什麼我們總是搞砸一段關係?
為什麼最深的愛裡,總是藏著最鋒利的刀?
為什麼原本平靜(幸福)的家庭突然之間開始崩裂?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幸福卻還是那麼遠?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總是如此疏離?
《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這本書正為深深吶喊著這些沉痛問句的人們,提出一個長期伏流隱藏未現的心理解答──早熟童年裡,那個慌張卻強自鎮定、害怕卻故做冷靜、悲傷卻武裝堅強、無助卻扛起重責……也就是明明還是個小孩...
作者序
〔中文版序〕
看見、傾聽、了解
多年前,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書《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很幸運的,我們持續收到來自各方的感謝和正面的回應,讀者們尤其喜歡書中的寓言、個案故事和小品文;我們常常收到讀者來信說,像〈野雁家庭〉與〈親吻怪獸的鼻子〉這樣的故事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家庭動力。此書自一九八八年出版後,便成為探討家庭健康與家庭功能不良的重要作品之一,銷售超過二十五萬冊,書中提到的觀念觸及了許多人的心。
自出版以來,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界提出了許多科學證據,為我們在書中依臨床觀察提出的論述,增添了研究深度、可信度,和更詳細的資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和加州聖地牙哥凱瑟健康組織所共同執行的「童年受創經驗研究」,也證實了我們的結論,那就是若童年時期的經驗有任何缺陷,不論是在情感上、心理上、生理上,長大成人後,就越有可能遇到心理或生理問題,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心臟病、癌症,壓力失調或是頭痛等問題。
神經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類以及其他所有具備大腦神經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哺乳動物,都需要和同類有情感的聯繫,大腦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而只有人際間「邊緣系統的共鳴」,才能夠療癒童年的嚴重欠缺。人類需要被同類看見、傾聽,和了解。
作者兩人都成長於酗酒家庭,不論是在物質、情感、生理需求等等層面,我們的童年都幾乎可用貧乏二字形容。我們小時候不敢吐露內心真實的感受,害怕父母知道後會大發雷霆。家裡有很多不光彩的事,但有些應該討論的事卻束之高閣,從未提起。爸爸可能會惱羞成怒而抓狂,媽媽則會覺得丟臉沮喪。那身為小孩的我們該如何排解情緒和感受呢?我們如何處理它並放下它呢?沒有辦法。於是,我們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宣洩。
在美國,「功能不良家庭小大人」運動於一九八○年代發起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人們終於開始訴說自己受傷的故事──重點並非抱怨,而是和其他人分享使他們受傷的事物,還有如何療癒那個傷口。我們覺得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受到傷害,不知道如何主動與他人接觸溝通的人。
我們有許多案主是華人,在美國任職教授、醫生,物理學家或在其他領域學有專精。他們聽說在美國,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師是很普遍的事,所以來找我們協助。通常每個人在第一次會面時都流下眼淚,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說出多年來「不能說的祕密」,卸下心頭的重擔,而不會遭到評論。由於心理諮商師被案主視為「專家」、「權威」,既然我們都願意承認缺陷,坦言自己的生活,與父母和小孩的關係不盡完美,這讓他們也能夠面對自己的人生缺陷。
身為人類的意義,便是有人願意看見、傾聽,和了解我們。
〔作者序〕
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書中所提及的案例是從與我們合作多年的個人與家庭組合而成,其地理位置、工作性質和姓名等細節,為維護當事人隱私皆已修改。除此之外,這些案例就各方面而言,都是非常典型的小大人實例。
為了讓讀者了解小大人可能會發展出哪些功能不良的生活方式,我們在書中試著利用一些案例來呈現小大人的典型症狀和成癮問題。然而,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要用書中的案例來呈現所有會出現在小大人身上的症狀或功能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書中一再強調,治療小大人症狀不是單憑一己之力就可以達成,很多案例是需要專業人士協助的。我們希望本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使現有療程更為完整。
我們必須小心,這些自助書籍本身就可能成為上癮因子。總有一天我們必須真的改變生活方式,即使非常痛苦,而非只是透過自助書來學習或想像我們該怎麼改變。
最後,我們再次強調這本書是為了你而寫的,不是寫給你的另一半,或是愛人、小孩、老闆、員工。對於共依存症狀,我們下的其中一個定義即是「在家中拿著自助書追著另一半跑」。治療小大人症狀是一種非常個人的經驗,而幫助別人復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邁向你自己的復原之路。當你真心相信自身經驗是幫助他人最好的方法,你便邁向了屬於你的復原之旅。
〔中文版序〕
看見、傾聽、了解
多年前,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書《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很幸運的,我們持續收到來自各方的感謝和正面的回應,讀者們尤其喜歡書中的寓言、個案故事和小品文;我們常常收到讀者來信說,像〈野雁家庭〉與〈親吻怪獸的鼻子〉這樣的故事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家庭動力。此書自一九八八年出版後,便成為探討家庭健康與家庭功能不良的重要作品之一,銷售超過二十五萬冊,書中提到的觀念觸及了許多人的心。
自出版以來,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界提出了許多科學證據,為我們在書中依臨床觀察提出的論述,增...
目錄
【推薦序一】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如此疏離?/胡慧嫚
【推薦序二】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鐘穎
【各界推薦語】
【中文版序】看見、傾聽、了解
【作者序】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第一部 小大人
1. 介紹
2. 兩個家庭
3. 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4. 一些陷阱:特別是成癮問題
●間奏
5. 熊先生與熊太太
第二部 家庭根源
6. 家庭系統:結構、功能、角色與界線
7. 當陷阱佈成
8. 當家庭偏離軌道
●間奏
9. 野雁家庭
第三部 我到底怎麼了?
10. 否認
11. 感覺
12. 秘密
13. 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14. 關於親密關係
●間奏
15. 兔妹妹
第四部 冰山之下
16. 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的共同模型
第五部 療癒:我現在該怎麼做?
17. 揭露和承認
18. 著手治療
19. 淺談療癒和靈性
●結尾
20. 親吻怪獸的鼻子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臺灣的心理諮商資源與支持團體與支持團體
【推薦序一】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如此疏離?/胡慧嫚
【推薦序二】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鐘穎
【各界推薦語】
【中文版序】看見、傾聽、了解
【作者序】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第一部 小大人
1. 介紹
2. 兩個家庭
3. 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4. 一些陷阱:特別是成癮問題
●間奏
5. 熊先生與熊太太
第二部 家庭根源
6. 家庭系統:結構、功能、角色與界線
7. 當陷阱佈成
8. 當家庭偏離軌道
●間奏
9. 野雁家庭
第三部 我到底怎麼了?
10. 否認
11. 感覺
12. 秘密
13. 我們的自我認...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