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達‧柯利,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helby MC Davis 1958 professor of History),英國國家學術院研究員,瑞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琳達‧柯利也是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史上第一位女性研究員(1979年),過去曾任教於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她的研究視野寬廣,獨具創見。專長領域為十八世紀的全球史、不列顛與不列顛帝國的歷史,曾被《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當今最傑出、最尖銳、最具原創性的不列顛歷史學家之一」。著有《不列顛:國家的形成1707-1837》、《俘虜:不列顛,帝國與世界1600-1850》等書。她常在《紐約書評》、《衛報》撰文,並且常獲邀在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國務院、歐盟、英國文化協會、唐寧街英國首相官邸講課。曾以《不列顛》獲沃爾夫敦歷史獎。本書《她的世界史》被選為該年度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在研究與寫作技巧上極為創新,運用一個小人物的個人生平,呈現十八世紀跨國、洲際的歷史。最新著作《槍砲,船艦,筆:戰爭、憲法與現代世界的形成》,即將由衛城出版。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伊莉莎白.馬許幾乎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冒險故事人物,但若以這種方式看待她,卻會忽略她這輩子最吸引人的部分,以及背後的一切因素。說來實在非常詭異,馬許一再捲入大地理範圍的事件與壓力中。甚至連她個人人生中的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編按:指出生、成年、結婚、死亡等,人從生命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過程)也是如此。她出生的環境(像是她父母的相遇與婚姻),她所受的教養本質,她第一次婚約遭受的破壞,她的婚事安排,以及人生階段的一一揭開,她對人到中年的反應,以及她的兩個孩子最後所接受的教養──所有這些,而不光只是她的旅行與她的寫作,都受到跨洲發展的影響。對伊莉莎白.馬許來說,實在沒有辦法能穩穩妥妥,一刀兩斷,將她個人的生命,與整個世界和不斷加速的變局切割開來。這就是她的苦旅(ordeal)之性質。在她活在世界上的半個世紀中,受到大環境影響的程度,大部分都是她所無法控制的情勢之故。這既是因為她的男性親屬從事的職業,也因為她是一名沒有收入職業、無法獨立自主的女性,因此地位不穩,容易受影響。這既是因為她自己,也是因為她的大家族和不列顛的關係,以及與不列顛那向四面八方伸出觸角、爭議的帝國之間的關係。更有甚者,這也是因為她所處時代的全球情勢。但是,伊莉莎白.馬許所經歷苦難之強烈和無情,同樣也是由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她所做的決定造成的結果。
她的家人
伊莉莎白.馬許的父親、祖父與曾祖父,以及許許多多的堂表親,都是造船工人、船員,或是海圖與地圖製圖師。因為他們的緣故,她這一輩子都跟皇家海軍以及大海密不可分。當時的皇家海軍,是少數影響力確實及於全球的組織之一。至於大海──借用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說法──則是「通往世界各國的浩瀚聯絡公路」。馬許的叔叔與弟弟都是行政人員,為不列顛政府收集資訊,是用紙筆克服距離的人。她的丈夫詹姆斯.克里斯普(James Crisp)是商人,同時從事合法與非法的長途貿易。他的生意範圍遍及世界的兩大海上帝國──西班牙與不列顛的海外領土各港口與生產中心,而且交易的還是全球各地都有需要的商品:鹽、糖、棉織品、漁獲與茶葉。他跟當時最重要的跨國貿易公司──不列顛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EIC)合作,後來馬許的兒子、女婿、許許多多的「堂表兄弟」,最後連她的印度混血孫子,都跟公司合作。
伊莉莎白.馬許生活在十八世紀中葉以降的數十年。此時,整個歐洲與部分的美洲(其他地方亦然)見證了世界各個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之間彼此相連,這樣的意識,正在成長。與外界接觸更多、受過經典教育的男男女女們,自然注意到,有一種今人稱之為「全球化」的爆炸性高速發展,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你不妨說,此前的世界已經消散無影蹤了」,古希臘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Polybius)的這句話,是在描述西元前三世紀。但他又接著說,因為羅馬帝國的征服,「歷史漸漸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義大利與利比亞(Libya,指非洲)的命運兩相交織,與亞細亞與希臘的命運結合,而這一切的結果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地。」自波利比烏斯以降的史家,不斷指出其他同一類的「全球瞬間」:比方說,在十三世紀末時,貿易是如何一度能將印度與中國部分地區、勒凡特(Levant)、波斯灣,以及歐洲各口岸和城市國家的商人聯繫起來;西班牙於一五七一年征服馬尼拉,是如何開創出亞洲、東南亞、美洲與歐洲之間全新的貿易、遷徙與貴金屬交易體系。儘管如此,十八世紀前後不同類型的全球連結演化之速度,在西方和其他地方觀察家眼中,是全新的發展。「一切都在變化,而且必須再度變化」,雷納爾神父在他的《東西印度群島史》(History of the Two Indies,一七七〇年)中如此主張。這本書是當時對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間接觸,最有影響力的探討與批評。我們也可以援引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一七七七年擲地有聲的說法:「人類的地圖一口氣全部展開了」,讓我們有機會「瞬間看見其全貌」。
這種整個世界顯得更加緊密交織的感受,在不列顛本國可以明顯感受到,而伊莉莎白.馬許本人的人生也深受其影響。海洋就是這種「連結性」最主要的載體與標誌──一位作家曾經在一七六〇年,稱大海是「浩瀚的相聚地點」;而且她也有充分的理由知道,不列顛同時擁有最強大的海軍,以及最龐大的商船陣容。終馬許之一生,這些海上的優勢讓不列顛(以及法國與俄羅斯)得以逐漸開拓、入侵太平洋地區。太平洋佔據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而歐洲人過去對這裡的認識不僅有限,而且並不深刻。不列顛和法國從馬許出生前、在世時一直打到過世後,打了一系列的戰爭,波及的地理範圍無情地擴大。最後,倫敦方面得以成為世界上最遼闊,範圍也最廣大的帝國。如同日耳曼地理學家約翰.克里斯多夫.加特勒(Johann Christoph Gatterer)所言,到了一七七五年,不列顛已經成為唯一能強勢干預地球上每一個大陸的強權(雖然不盡然能站穩腳跟,程度也不見得深入)。
琳達‧柯利,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helby MC Davis 1958 professor of History),英國國家學術院研究員,瑞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琳達‧柯利也是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史上第一位女性研究員(1979年),過去曾任教於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她的研究視野寬廣,獨具創見。專長領域為十八世紀的全球史、不列顛與不列顛帝國的歷史,曾被《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當今最傑出、最尖銳、最具原創性的不列顛歷史學家之一」。著有《不列顛:國家的形成1707-1837》、《俘虜:不列顛,帝國與世界1600-1850》等書。她常在《紐約書評》、《衛報》撰文,並且常獲邀在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國務院、歐盟、英國文化協會、唐寧街英國首相官邸講課。曾以《不列顛》獲沃爾夫敦歷史獎。本書《她的世界史》被選為該年度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在研究與寫作技巧上極為創新,運用一個小人物的個人生平,呈現十八世紀跨國、洲際的歷史。最新著作《槍砲,船艦,筆:戰爭、憲法與現代世界的形成》,即將由衛城出版。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伊莉莎白.馬許幾乎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冒險故事人物,但若以這種方式看待她,卻會忽略她這輩子最吸引人的部分,以及背後的一切因素。說來實在非常詭異,馬許一再捲入大地理範圍的事件與壓力中。甚至連她個人人生中的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編按:指出生、成年、結婚、死亡等,人從生命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過程)也是如此。她出生的環境(像是她父母的相遇與婚姻),她所受的教養本質,她第一次婚約遭受的破壞,她的婚事安排,以及人生階段的一一揭開,她對人到中年的反應,以及她的兩個孩子最後所接受的教養──所有這些,而不光只是她的旅行與她的寫作,都受到跨洲發展的影響。對伊莉莎白.馬許來說,實在沒有辦法能穩穩妥妥,一刀兩斷,將她個人的生命,與整個世界和不斷加速的變局切割開來。這就是她的苦旅(ordeal)之性質。在她活在世界上的半個世紀中,受到大環境影響的程度,大部分都是她所無法控制的情勢之故。這既是因為她的男性親屬從事的職業,也因為她是一名沒有收入職業、無法獨立自主的女性,因此地位不穩,容易受影響。這既是因為她自己,也是因為她的大家族和不列顛的關係,以及與不列顛那向四面八方伸出觸角、爭議的帝國之間的關係。更有甚者,這也是因為她所處時代的全球情勢。但是,伊莉莎白.馬許所經歷苦難之強烈和無情,同樣也是由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她所做的決定造成的結果。
她的家人
伊莉莎白.馬許的父親、祖父與曾祖父,以及許許多多的堂表親,都是造船工人、船員,或是海圖與地圖製圖師。因為他們的緣故,她這一輩子都跟皇家海軍以及大海密不可分。當時的皇家海軍,是少數影響力確實及於全球的組織之一。至於大海──借用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說法──則是「通往世界各國的浩瀚聯絡公路」。馬許的叔叔與弟弟都是行政人員,為不列顛政府收集資訊,是用紙筆克服距離的人。她的丈夫詹姆斯.克里斯普(James Crisp)是商人,同時從事合法與非法的長途貿易。他的生意範圍遍及世界的兩大海上帝國──西班牙與不列顛的海外領土各港口與生產中心,而且交易的還是全球各地都有需要的商品:鹽、糖、棉織品、漁獲與茶葉。他跟當時最重要的跨國貿易公司──不列顛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EIC)合作,後來馬許的兒子、女婿、許許多多的「堂表兄弟」,最後連她的印度混血孫子,都跟公司合作。
伊莉莎白.馬許生活在十八世紀中葉以降的數十年。此時,整個歐洲與部分的美洲(其他地方亦然)見證了世界各個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之間彼此相連,這樣的意識,正在成長。與外界接觸更多、受過經典教育的男男女女們,自然注意到,有一種今人稱之為「全球化」的爆炸性高速發展,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你不妨說,此前的世界已經消散無影蹤了」,古希臘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Polybius)的這句話,是在描述西元前三世紀。但他又接著說,因為羅馬帝國的征服,「歷史漸漸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義大利與利比亞(Libya,指非洲)的命運兩相交織,與亞細亞與希臘的命運結合,而這一切的結果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地。」自波利比烏斯以降的史家,不斷指出其他同一類的「全球瞬間」:比方說,在十三世紀末時,貿易是如何一度能將印度與中國部分地區、勒凡特(Levant)、波斯灣,以及歐洲各口岸和城市國家的商人聯繫起來;西班牙於一五七一年征服馬尼拉,是如何開創出亞洲、東南亞、美洲與歐洲之間全新的貿易、遷徙與貴金屬交易體系。儘管如此,十八世紀前後不同類型的全球連結演化之速度,在西方和其他地方觀察家眼中,是全新的發展。「一切都在變化,而且必須再度變化」,雷納爾神父在他的《東西印度群島史》(History of the Two Indies,一七七〇年)中如此主張。這本書是當時對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間接觸,最有影響力的探討與批評。我們也可以援引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一七七七年擲地有聲的說法:「人類的地圖一口氣全部展開了」,讓我們有機會「瞬間看見其全貌」。
這種整個世界顯得更加緊密交織的感受,在不列顛本國可以明顯感受到,而伊莉莎白.馬許本人的人生也深受其影響。海洋就是這種「連結性」最主要的載體與標誌──一位作家曾經在一七六〇年,稱大海是「浩瀚的相聚地點」;而且她也有充分的理由知道,不列顛同時擁有最強大的海軍,以及最龐大的商船陣容。終馬許之一生,這些海上的優勢讓不列顛(以及法國與俄羅斯)得以逐漸開拓、入侵太平洋地區。太平洋佔據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而歐洲人過去對這裡的認識不僅有限,而且並不深刻。不列顛和法國從馬許出生前、在世時一直打到過世後,打了一系列的戰爭,波及的地理範圍無情地擴大。最後,倫敦方面得以成為世界上最遼闊,範圍也最廣大的帝國。如同日耳曼地理學家約翰.克里斯多夫.加特勒(Johann Christoph Gatterer)所言,到了一七七五年,不列顛已經成為唯一能強勢干預地球上每一個大陸的強權(雖然不盡然能站穩腳跟,程度也不見得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