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練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運籌帷幄的作戰腦袋?井然有序的管理方法?抑或是長袖善舞的人際關係?
【曾公與中職傳奇教頭的對話】
曾公與陳瑞振、黃忠義、劉榮華、陳威成、呂文生、郭泰源、吳復連、趙士強、杜福明、王俊郎、林仲秋、江仲豪、李來發、鄭昆吉、宋宦勳、王光輝、徐生明等17位總教練訪談,不只記錄了許多動人的故事,這些教練敘說過往時最真實的情緒,也在曾公筆下格外栩栩如生。
【不成敗論英雄,一本寫「人」的書】
不同的教練就有不同的故事,在這本書裡,你不會看到冰冷的球隊戰績,就是想說故事而已。
【如影集般精采的特殊寫作風格】
曾公根據每位教練的感覺,採用不同的寫作風格書寫,讀起來會深覺像在看影音平台那一部部影集般精彩。
【精彩內容】
●「打」代表的意義,八年過去,那一拳的威力還在!──第一次接總教練就上手的陳瑞振
●空前恐怕也是絕後的「總教練代打滿貫砲」!──眼睛長在頭頂上的黃忠義
●中華職棒歷史所有爭議判決的前三名!──怒擊裁判的陳威成
●一場比賽下來失誤最多的就是總教練。──信任野球的呂文生
●神怎麼可能落入人間成為凡人,變成總教練呢?──忠於自己的郭泰源
●只有不穿球服的人,才會說一直揮棒就好,反正輸了也不用負責。──點到嘆為觀止的吳復連
●場上不同位置都能做到最好的杜福明,卻唯獨沒有表現在總教練上?──如電影般棒球生涯的杜福明
●爭議的「楓康、勇壯、楓康、勇壯」調度,「王俊郎到底懂不懂棒球?」──依舊愛棒球的王俊郎
●「全台灣誰不知道你是王光輝啊?」──「萬人迷!」王光輝
●「好的教練是狀況未發生前就想好所有應變的方式」──「一輩子的棒球人」徐生明
作者簡介:
曾文誠
一個和棒球有很深連結的人。
1990年開始參與職業棒球推動,曾任職棒雜誌採訪主任、總編輯、運動網站創辦人及出版社負責人,為台灣最資深棒球球評。
曾文誠也愛運動,近幾年先後完成一日北高、113鐵人賽,數場全馬,橫渡日月潭,一人徒步環島,2020年以60高齡完成226超級鐵人三項,並獲得代表台灣參加世錦賽資格。
愛閱讀及寫作,出了十餘本棒球書外加一本畫冊、徒步書籍及三鐵挑戰賽書籍。
還有愛繪畫、咖啡及snoopy。
現今生活的樂趣是跟女兒學鋼琴,還有和太太溜滑板及試著學習各種新事務。
努力寫出 Google 不知道的棒球故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透過曾公的文字,彷彿這些棒球界的大前輩們就坐在我們身邊,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棒球故事。
●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這洋洋灑灑令球迷們看到保證會肅然起敬的總教練專訪名單,我相信也只有曾公是最適合記錄下這一切珍貴訪談的不二人選。
●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我認為這是一本不只是讓棒球迷想看的書,應該也是一本值得管理者閱讀的書,如果你是棒球迷又是管理者,那就太棒了!
●盧建彰/導演
只有曾公在這時間點,能做這事,沒他就沒人,也就不會有這事了。
無論誰以後出再多錢,都不可能,都無法發生,都只能喟嘆,只能苦笑。
名人推薦:●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透過曾公的文字,彷彿這些棒球界的大前輩們就坐在我們身邊,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棒球故事。
●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這洋洋灑灑令球迷們看到保證會肅然起敬的總教練專訪名單,我相信也只有曾公是最適合記錄下這一切珍貴訪談的不二人選。
●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我認為這是一本不只是讓棒球迷想看的書,應該也是一本值得管理者閱讀的書,如果你是棒球迷又是管理者,那就太棒了!
●盧建彰/導演
只有曾公在這時間點,能做這事,沒他就沒人,也就不會有這事了。
無論誰以...
章節試閱
●陳瑞振 時空錯置的棒球魂
棒球是有靈魂的運動,沒有靈魂的人沒有資格打棒球。──陳瑞振
禮貌來自於尊重
陳瑞振是個很有禮貌的選手。
很難同意、或很難想像這句話嗎?
中華職棒史上,應該沒有幾個總教練像陳瑞振這樣,明明拿過總冠軍卻滿滿的爭議。
人有很多面相,要我說陳瑞振,直覺的說,他就是個很有禮貌的選手。
那天在台中舊球場,陳瑞振第一次穿上職業隊球服,我想過去和他打個招呼,陳瑞振卻遠遠地帶著憨厚的笑容先對我說聲好。那場比賽嚴格說來,對陳瑞振是很不好的記憶,人生的第一場職棒比賽,卻在跑壘時被黃忠義的假動作捉弄,很尷尬的PLAY、菜味十足的跑壘PLAY。但那場比賽並無損於兄弟從其他隊爭來陳瑞振所費的工夫,也無損於陳瑞振之後成為明星選手的價值。但我要說的重點是,第一場比賽前極有禮貌打招呼的陳瑞振,並非是新人才如此,而是那場比賽後,無論明星選手光環加持,無論總教練頭銜加身,陳瑞振都一如既往,總是滿面笑容,總是禮貌周到。
這純粹是我的想法,陳瑞振的禮貌應來自於傳統,一種對輩份的尊重。而這份依循傳統,一切照老規矩而為的態度,是否影響到後續帶兵、帶球隊,進而引發那麼多爭議的背後因素呢?
帶著滿滿疑惑的我來到了嘉義,迎接我的是滿滿笑容的陳瑞振,他早已在高鐵站二號出口等我,搖下車窗對我笑的,還是那張熟悉的臉龐。
陳瑞振剛從中國回來不久,就接下東石青棒隊教職,不過車上兩人話題從中國談起,他總結了一句離開中國的理由:「要讓我把看到的事情裝做沒看到,我做不到。」陳瑞振這麼說。
他看到什麼?我實在沒什麼興趣聽,或許心裡就是覺得那樣的地方出什麼太奇怪的事都不意外,但陳瑞振這一句話就凸顯了他的個性,一種衝動拉不住的個性。
不到十分鐘時間,我們已經坐在路邊的薑母鴨店裡,略帶點冷風的夜,吃這味似乎是不錯的選擇。陳瑞振熟門熟路地拿菜盤、點爐火,搞定動口前的作業。在面對馬路的座位上,看著陳瑞振忙進忙出,等等,我驚覺自己認識陳瑞振也超過二十年了,好像還是第一次「採訪」他,但這不重要,我只想知道一些問題的答案。
第一次接中職總教練就上手
像記流水帳的問法,從接總教練談起。
二○○九年假球案重創中職、重創兄弟象,風雨飄搖之際,實在不確定中華職棒還能不能有明天,即使你再討厭兄弟象隊,也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主力選手快被抓光的兄弟象,如果洪家決定不玩,那麼中職也就GG了。
洪家最後決定挺下去。但問題是,要由誰來接下這支外人眼中可用之兵沒幾人的「青棒隊」?最後兵符交出的這段史實,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洪瑞河、彭政閔加陳瑞振。當陳瑞振跟我回憶起這段,提到老闆找他和恰恰一起去時,第一時間我直覺以為,是彭政閔和他,二人當中有一個人要去接總教練。
結果洪瑞河只屬意陳瑞振。但三十四歲的陳瑞振顯然沒有接手的意願和心理準備。沒有意願是他剛開完刀,手術後就是準備復出再戰,前一個球季他的打擊率還超過三成,「三成打率」不是這幾年看起來沒什麼太大不了的成績,在陳瑞振當選手的年代,破三成是非常優秀的數字,所以陳瑞振很想再打,更妙的是,一旁的恰恰也對老闆說陳瑞振打那麼好,接總教練太可惜。至於沒有心理準備,過往歲月裡,接中職總教練,誰有心理準備?
但洪瑞河一句話還是打動了陳瑞振。洪領隊說:「你一直是我們規畫的總教練人選,早晚都要接,現在只是提早幾年而已。」這句話動搖了陳瑞振,也感性地想要回報洪家,所以他就順勢上船了,但陳瑞振也很快就發現,他即將跨上的,是破了個大洞的舢舨。
陳瑞振完全可以寫一本名為《第一次接中職總教練就上手》的書。
如果是本書,那第一篇章就是如何湊齊比賽人數,陳瑞振手裡只有十一名選手,同樣是被放水案波及,時報鷹有其他五隊人手支援,組成「二代鷹」。但二○一○這一年,兄弟象沒有這個條件,它也不是新加盟球隊,可以先到二軍比賽個一年,還能在選秀會先挑人。
去找其他三隊不續約的,去找沒有球打的,連自己哥哥陳瑞昌都扛下教練兼選手,陳瑞振說他後來總算湊到聯盟的法定比賽人數,菜鳥總教練帶一群外人眼中的殘兵敗將,如果還有人猜這樣的隊伍能打進總冠軍戰,且橫掃對手,那人顯然是乩童無誤。
不被看好是預期中事,但如果被說一年贏不到三十場,又似乎有點太侮辱人了,當時陳瑞振就因為聽到某球評如此預測戰績時,怒了,也激起他滿滿的爭勝企圖心。
既然被看成「青棒隊」,那非常時期就有非常時期的帶法,陳瑞振真的把這支名為兄弟象的職棒隊當學生隊伍在帶,要像基層棒球那樣,拿出百分百的精神,贏一場算一場。
問題會不會就出在把它當成學生球隊在帶?
「打」代表的意義
陳瑞振以三十五歲又一個月的年紀,成為中華職棒史上最年輕的總冠軍教練,但這等榮耀顯然不敵那一拳的威力。
八年,近三千個日子過去,那一拳的威力依然在。最近網路上有兩支陳瑞振教學的影片,上課對象應該是社會人士,影片中陳瑞振在指導接滾地球及做雙殺配合時身手仍然矯捷,深入淺出的說明也讓人很快進入狀況;但,不止一位朋友傳給我這影片,也不止一人帶著譏諷的口氣留言:「我比較想跟他學打拳。」
「我承認我打了人!」陳瑞振這麼說,好像不承認也很難,在直播比賽當下被拍個正著,根本無法說沒有。
《性格販子》一書中提到,十九世紀初期發明人格測驗MBTI的凱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曾對鄰居說了一段話:「對孩子來說,打屁股是一種治療,只有透過這種方式,他才能明白非常重要的事實。」接著書裡解釋,對凱薩琳而言,動不動就讚美孩子,一味討好自己資質平庸的小孩,會對社會進步造成阻礙。打屁股這動作是重要的,原因可以不用多說,打就一定有效。
而對帶兵打仗的陳瑞振,「打」代表的是?
「我當然知道比賽有攝影機在拍,但我不管那麼多,態度不對就是需要改。」陳瑞振先用這句話說明。接著他沒有解釋要如何「改」,而是把重點放在「態度」兩個字。
為了忠實呈現陳瑞振的說法,我直接引述下來:
「棒球是個很不正常的運動,它要練很多、很多,卻又有很多的失敗,如果態度不好,你很難撐下去,一定會半途而廢,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碰到太多不合理的要求,我就一直把它當成一種磨練,磨練我堅持下去的態度。到了職業也是一樣,榊原教練操內野手的方式,光接滾地球就是以小時為單位,接到兩腿都酸麻了,如果沒有好的態度,想把棒球打好的態度,早就放棄了。」
接下來的話已經超脫精神層面了:
「棒球是有靈魂的運動,沒有靈魂的人沒有資格打棒球,同樣野球人,我們都彼此了解好與壞的差別。你把一顆棒球切開,會看到它是有血有肉的。」
我不知道當你讀完上面這段話是什麼樣心情,訕笑抑或是當做怪力亂神?
我只能說面對陳瑞振的我,看到的是嚴肅的表情、有神的雙眼。
再回過頭來聊那年的兄弟象。
陳瑞振清楚知道隊中的選手不如人,但如果能像學生隊伍,每場比賽把精神、態度拿出來,全力以赴,成績應該不至於差太多。雖然他很清楚,這種要求在職業隊未必適合,但這應該就是陳瑞振所謂非常時期的非常做法。不過他高標準要求的結果是,看到自覺比賽態度不佳的,就忍不住一拳揮出,即便第二天陳瑞振依然安排同一人上場先發,但那拳的威力就永遠收不回來了。
只有一拳嗎?陳瑞振的爭議就只有那一拳嗎?
在那執掌兵符的三年歲月,陳瑞振的紛擾絕不止那一拳。拋棄恩師、趕走同窗、逼走好友,外加夜點名等狗屁倒灶之事,如果陳瑞振臉上有八字鬍的話,那他就是十足古裝劇中的大惡人形象。
八年來,沒有人知道事實是什麼。
三千多個日子前,陳瑞振選擇不解釋,他選擇的是當「謠言止於智者」、「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這兩句話的信徒,但這兩句字面看來有道理的話,在陳瑞振身上顯然效果有限,惡質形象依然如影隨形。
八年間他不曾公開說明,但這個嘉義的夜晚,陳瑞振面對他口中的曾大哥,倒是說出了一切。
薑母鴨店一開始只有我們兩人,但陳瑞振一邊回述過往,聲量卻愈漸高亢,我在想,如果店裡高朋滿座,他的聲量也絕對能壓過所有人。當事件一件件倒帶,人物一個個拉出,中間陳瑞振不知是菸癮犯了,還是情緒難以平復,突然就丟了句:「曾大哥,我出去抽個菸。」
活到這個年紀了,很清楚的知道,傳言和事實總是有差距的,但那幾年發生在陳瑞振身上的事情,沒想到差距竟如此巨大。我也算是走跳江湖多年,該碰上的事大概都遇過,但陳瑞振口中說的,有些事聽來還是讓我震驚,甚至匪夷所思。當然,採訪只聽片面之詞永遠是最危險的,但陳瑞振當晚不止一次用近乎嘶吼的口氣喊道:「這些人都還沒有死,你去問看看,看他們敢不敢跟我說的不一樣?」真相尚未釐清前,那一刻陳瑞振的表情還是很令人動容的。
如果沒有那些有的沒有的事,陳瑞振一直有個完整的規畫藍圖,他希望首年以較嚴厲的治軍手段帶兄弟象,等三年後同一批選手成熟,從第四年開始,陳瑞振說他會有不同的帶兵方式,屆時兄弟象肯定更有競爭力。但第四年陳瑞振沒有機會證明他所說的,外面的風風雨雨不僅淋了他一身,也徹底KO了他。
自此之後,每當有球隊戰績不佳,網路上總會三不五時傳出要陳瑞振接手的說法,但陳瑞振知道,那只是一種消遣多過實際的言論,那幾年他把重心放在美和青棒隊的指導上,也以此為傲,不止是因為他培養出不少職棒選手,而是這回他真的是帶支青棒隊,而且陳瑞振一以貫之地強調「打棒球的態度」,後來,曾在美和青棒隊受陳瑞振帶領、現已加入職棒行列的球員加入我們的談話,他也證實了這一點,「教練跟我們說打棒球,態度很重要。」他這麼說。
雖然球迷要陳瑞振回歸的言論他並不在意,但陳瑞振也清楚,自己並非完全不可能重回職棒賽場(編按:陳瑞振於二○二一年重回中職,擔任富邦悍將二軍首席教練)。如果當真,這一次的陳瑞振會有什麼不同?這是我在做這系列訪談很愛問的題目。但我先從另一個角度問起,當年徐生明曾邀約他喝咖啡,要傳授陳瑞振在職棒的生存之道,結果天人永隔下,咖啡之約永遠無法如願。
「如果咖啡喝得成,你猜徐總會跟你說什麼?」我是這麼問。
陳瑞振說他實在猜不出來。
「那麼我這樣問好了,現在你已經過了四十歲,如果面對一位現在三十四歲要接總教練的人,你會跟他說什麼?」我試著改問。
「我會勸他不要那麼『衝』啊!以前的我可能有時候太衝了,所以我想勸同樣年紀的人,如果接總教練要穩。但,說很容易,做起來很難,一旦接了總教練,很多時候由不得你,除非你不想贏,不然就是會做些和你個性不同的事。
「當教練看的面也不一樣,以前沒有感覺,自己接了三年才了解。有一次我在一個場合碰到我們以前總教練王光輝,我當面向他致歉,他還嚇了一跳,因為以前當選手只想到自己,沒有考慮到王光輝總仔的位置、他的感受。」
陳瑞振回得很有意思,也說明了一件我們都知道的事實,人,會隨著年齡或所處位置而改變。然而,在我面前的陳瑞振究竟改了多少?以前他的洪老闆說他是「都做對的事情,但卻沒有把事情做對。」後來中國的領導說陳瑞振是「眼裡只有黑和白,沒有灰。」
何者才是陳瑞振?
是一個自始至終要求棒球態度的人,抑或是一個時空錯置的棒球魂?
●陳瑞振 時空錯置的棒球魂
棒球是有靈魂的運動,沒有靈魂的人沒有資格打棒球。──陳瑞振
禮貌來自於尊重
陳瑞振是個很有禮貌的選手。
很難同意、或很難想像這句話嗎?
中華職棒史上,應該沒有幾個總教練像陳瑞振這樣,明明拿過總冠軍卻滿滿的爭議。
人有很多面相,要我說陳瑞振,直覺的說,他就是個很有禮貌的選手。
那天在台中舊球場,陳瑞振第一次穿上職業隊球服,我想過去和他打個招呼,陳瑞振卻遠遠地帶著憨厚的笑容先對我說聲好。那場比賽嚴格說來,對陳瑞振是很不好的記憶,人生的第一場職棒比賽,卻在跑壘時被黃忠義的...
推薦序
【推薦序一】
你怎麼能不熱愛棒球?
文/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能夠幫一本書寫序,而幫曾公寫序,更是我連作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將台灣的運動媒體產業比喻成一支職業球隊,以曾公的資歷以及地位,絕對會是總教練的熱門人選。而收到曾公的邀請幫這本書寫序的我,就好比是一個得到總教練青睞排進先發打序的菜鳥。興奮中帶著一絲絲的不真實,戰戰兢兢地完成總教練交辦的任務。
職業棒球的面貌在近年來有了極大的變化。隨著數據及運動科學的導入,我們可以更精準地評斷及訓練一名選手,進而更有效率地產出勝場數。然而,在這個追求效率的過程中, 我們似乎也犧牲了一些什麼。越來越多的專欄文章專注在球員繳出的數據而非球員本身,而許多棒球界前輩所擁有的寶貴經驗,則越來越不受重視。
身為擁有教練/創作者雙身分的我,一直在思索著該如何在理性與感性、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但是這個矛盾,我在曾公身上看到了近乎完美的解答。從曾公的球賽轉播中可以聽出曾公對於現代棒球觀念的了解;而從文字裡,則可以看到曾公對往日棒球的情懷。
在我與曾公第一次見面的幾天之後,我回家吃飯,席間興高采烈地說著當天聊天的內容。而我父親(同時也是本書受訪者之一的前兄弟象總教練江仲豪)緩緩地說了一句:「是啊,曾文誠就是那麼親切又認真的人。」接著,他開始回憶起當初職棒草創時期,身為職棒雜誌記者的曾公總是會在賽前的空檔來找他聊天,並問著各種有關棒球的問題。
聽到這一段,我瞬間懂了。就是這種親切誠懇的特質,再加上職棒草創時期的革命情感, 讓原本不善於交際、警戒心相對較高的棒球人們,一個個願意敞開心胸,分享他們心靈最深處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唯有曾公,才有辦法寫出《野球.人生Ⅱ:職棒教頭列傳》的內容。
我在《野球.人生Ⅱ:職棒教頭列傳》還在網路上連載時就是忠實的讀者了。每當曾公在臉書上分享該系列的新文章時,我絕對是第一時間點開來看。就如同曾公一直以來的寫作風格與對待後輩的態度一樣,這些作品總是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透過曾公的文字,彷彿這些棒球界的大前輩們就坐在我們身邊,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棒球故事。
我還記得第一次聽說曾公有意把《野球.人生Ⅱ:職棒教頭列傳》內容集結成冊的計畫是在我下班回家,一邊騎著YouBike,一邊聽著曾公接受《HITO 大聯盟》的訪問。當時的我就在想:「這本書未來一定會成為台灣棒球歷史的珍貴資料。」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現在竟然在為這本書寫序。
我想,這本書的內容有多精采,毋須我再贅言介紹,就留給大家自行細細品味。反倒是我自覺萬分榮幸,能在這本書裡留下一點點的記錄!
【推薦序二】
這些傳奇總教練教會我們的事
文/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二○二○年的七月,我相信凡是棒球迷都一定拜讀了曾公的《野球.人生:別無所「球」 的追夢人》,因為那實在是一本會讓人愛不釋手的棒球素人故事集;緊接著在九月,曾公受邀上我們製作的podcast 節目《運動視界啪》錄音暢聊新書與人生,我善盡地主之誼請他在松菸誠品二樓坐下來好好喝杯咖啡,過程中我們彼此分享近況愉快地聊著,令人慶幸的是, 您現在手中這本書的內容構想就此催生了。
還記得當時聊到我們網站《運動視界》的內容屬性與百家爭鳴的作者群狀況,曾公在肯定我們培育台灣運動寫作人才之餘,針對網站可再嘗試加強的題材方向上,延續著從《野球. 人生:別無所「球」的追夢人》這本暢銷書中得到的回饋,他直接提出了一個寶貴的意見: 「運動文章不該只有數據」,讓受採訪的當事人說話,多點人味的故事,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與影響力。
這建議像是一個直接往好球帶正中央塞進來的剛猛速球,「啪!」我彷彿聽到了這顆球打在手套上發出的扎實聲響,頓時猶如醍醐灌頂,沒錯,這的確是我希望能多看到的內容啊!因此,曾公決定親身示範該怎麼做,這個《野球.人生Ⅱ:職棒教頭列傳》系列的人物故事採訪計畫,就這麼一個又一個傳奇教練的人名陸續寫在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並且在接下來這一年的日子,一篇又一篇的稿子傳來,讓我有幸成為全球獨家第一位閱讀到初稿的人,並陸續再協助編輯完成刊登在我們站上。
吳復連、趙士強、黃忠義、陳瑞振、郭泰源、王俊郎、江仲豪、林仲秋、呂文生、李來發、杜福明、鄭昆吉、宋宦勳、陳威成、劉榮華,以及記憶中的徐生明、王光輝及其他已故的總教練,這洋洋灑灑令球迷們看到保證會肅然起敬的總教練專訪名單,我相信也只有曾公是最適合記錄下這一切珍貴訪談的不二人選。
透過曾公的採訪功力與細膩筆觸,恰如其分地描繪出每位總教練的人格特質與執教風格,也因為採訪者是曾公,他們都毫不藏私的分享了自己的棒球生涯與某個執教關鍵時刻的當下感受,讓當年心中總存有不少疑問的球迷們,都藉此一一獲得了解答,這個系列真的是太適合在幾年時間事過境遷之後寫出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演與歲月的累積,某些總教練們不再只有當下那股壯志未酬的強烈感受,還多了一些心如止水般的轉念思考與豁達體會。
當系列文刊載到一半的數量時,我好奇問曾公是否之後會有已故徐總的文章?他本來回答:「沒有,根本沒想到他會這麼早走……」,當下感覺好像心中的某一塊又被挖空了(我以前是味全龍迷,難忘那最後的三連霸),直到系列的尾聲,徐總的文章還是來了,而且還多加強了催淚的力道。套句曾公說過的名言:「昨天太小、明天太老,今天剛剛好」,我們真的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會先來,所以千萬記得以後「看球要趁早」。
這篇推薦文的最後,雖然有句俗話說「成敗論英雄」,但無論這些傳奇總教練在您眼中是否是一位「成功」的總教練,這些功過評價就悄悄地留在各位球迷們的心中吧,我個人始終相信「一個好的總教練絕不是只有戰績與排名」,在數字之外,我們一定還能從中得到很多更有意義的價值與故事,而這也是當初曾公所希望傳達給我的智慧與啟示。我很喜歡,希望您也會喜歡。
【推薦序三】
這是一本屬於管理者的棒球書
文/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二○一七年以前,曾公―曾文誠對我來說,就和許多棒球迷一樣,只有在電視球賽轉播或棒球專業分析的節目中聽過他的聲音及看過他的人,也一定讀過他的棒球相關著作,二○一七年太空人隊拿下了冠軍戒指結束精彩的世界大賽系列後(可惜的是兩年後這枚冠軍戒指似乎不再閃閃發亮,當然這不是本書要探討的事情),曾公踏上了徒步環島的路,就在他走到美麗的台東,本來要前往綠島徒步的行程因為天候不佳船班停駛,讓我有機會接待到這位棒球界公字輩的人物,甚至幸運地從只是久仰曾公的鼎鼎大名,變成一起完成徒步綠島還一起被關(島)、一起騎完一日北高、一起參加馬拉松及鐵人三項活動的朋友,而且計畫一起完成的挑戰持續增加中。至於為什麼找我寫這本書的推薦序?除了我目前的工作和這些故事主角相當類似之外,或許與我從事棒球運動多年,對於棒球領域的接觸與了解有很大的關係。
近五年才認識的朋友可能只知道我熱愛單車及鐵人三項運動,其實在我來到台東工作與生活以前,我熱愛棒球的時間已經三十年之久,至今骨子裡仍然擁有棒球魂,許多棒球的事情依舊讓我澎湃與感動,許多從棒球運動裡學習到的精神與態度持續在我的職涯中被學以致用,其中特別要感謝我在大學校隊時期的教練- 陳介正,他的至理名言不時地讓我在工作與生活中關關難過關關過。
永遠都記得二○一六年被集團指派到知本老爺酒店擔任總經理的那一天開始,我就不斷地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管理團隊中安排出足以贏得客人認可及工作和諧的陣容,從了解團隊成員的個性與專才開始,到給予合適發揮的空間與角色,每隔一段時間還要檢視成員的適應性與未來性,總覺得自己就像是職棒總教練一樣,要思考每一場、每一季的選手陣容來面對瞬息萬變的比賽,還要營造球員享受在球場上拚搏的氛圍。我記得和曾公一起在綠島徒步的時候,我們聊了許多有關棒球與人生的態度,其中曾公的一句話到現在我還記得,他說「我應該推薦你去當職棒球團的總經理……」,從一位棒球領域閱歷這麼深的前輩講出這句話,我當時先是嚇到,但是後來仔細想想如果有機會,沒有不可能,這句話也是曾公常說的。
這本書裡的總教練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選手或是教練時期的他們對於棒球運動的貢獻更不在話下,但是大部分為人所知的事蹟都是來自於比賽的實況及媒體的後續報導, 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歷練與耕耘的過程,還有對於帶領球隊的理念與心法,曾公以多年來親身近距離的相處與專訪,再透過擁有棒球專業素養及獨特風格的文筆,讓我們對於這些總教練們有更深的認識,甚至說學習也不為過。我們可能不知道擁有奧運銀牌的國家隊當家二壘手、中華職棒二壘魔術師、可能是棒球史上唯一總教練代打滿貫全壘打的東哥―黃忠義,也曾經有「我差人家太多了!」的經歷與感觸,即使現在身為球評,也有難以量化的改變。選手時期人稱小飛俠,在我個人印象中不太搶眼但是五年奪四冠的飛總―呂文生,讓曾公承認是他的球迷,甚至從他身上學到「完全信任」、「專業能力」、「知人善任」還有「責任承擔」。
我認為這是一本不只是讓棒球迷想看的書,應該也是一本值得管理者閱讀的書,如果你是棒球迷又是管理者,那就太棒了!
【推薦序四】
真正球迷才看的,看的才真正球迷
文/盧建彰(導演)
有他跟沒他差在哪裡
有些人你會想親近,有些人你會希望他不要太辛苦,因為他已經夠認真了;有些人你會希望他不要太辛苦,但又希望他辛苦,好讓這世界有更多好的東西。
曾公是這樣的人。我會在想做任何事前,想這件事是不是我做比較好,是不是非我做不可,若不是,那我可以去選擇別的事做,好讓我要做的事,對這世界不至於太差,同時也因為我一直覺得剩下的日子不多,做了A就不能做B,所以為什麼要做A,我至少要能說服自己。但也別以為A就有多了不起,A可能是像我答應待會兒寫好這篇文章後要帶我女兒去安平老家的海邊看海。
這件事非我不可,因為我是她父親,這海是她的祖先看了好幾代的,仲夏時分的台南下午,我知道會很熱,一定會馬上全身濕掉,但也很值得,因為很美,很好看。
因為,是我和女兒一起看的,我們是這風景中的重要元素,因為,這影像會印在女兒的心上很久,可能比我剩下的日子還久。
我認為,曾公做這件事,寫這本書也是。
只有他可以做到,而他不做,就沒人可以做,以後也沒人做得到了。
誰可以跟他一樣,能跟總教練們說上話呢?
我想了一輪,有些人也許可以跟一兩位總教練談,但無法全部,更別說,未來年輕一輩的,真要跟總教練們聊,我覺得,嗯,連約成都難度很高很高,更別提說出心裡話。
還有,時間。時間總是如此殘酷,它不等人,或者說,人等不了時間,也許,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是個冷酷但貼切的說法。
只有曾公在這時間點,能做這事,沒他就沒人,也就不會有這事了。
無論誰以後出再多錢,都不可能,都無法發生,都只能喟嘆,只能苦笑。
嘉義美術館
曾公寫總教練們,那我來寫曾公好了。哈哈哈。
我和曾公約在嘉義美術館,我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終於在疫情封閉後一百天見到他, 他一看到我就開心的遞出禮物給我女兒,是大聯盟和中華職棒的帽子(我都想拿來偷戴,哈哈哈。)
接著,他開始興奮無比的跟我說他剛看了攝影師方慶綿的展,講說裡頭的紀錄片裡談到當初有原住民夥伴幫這位攝影師扛攝影器材上玉山拍攝,共走了三千多趟,說沒有他們的協助,就無法拍下這些珍貴的照片。
曾公站在馬路邊,興高采烈無視高溫的跟我說,頻頻說很感動很感動,我開玩笑的說, 他們爬那麼多趟,大概跟你跑二二六超級鐵人一樣辛苦吧。
隔著口罩,他笑著說,沒有沒有,他們厲害太多了。
他又繼續跟我分享那些作品有多麼不容易,有多麼值得一看。
我站在炎熱近四十度的嘉義街頭,汗流浹背,看著眼前的曾公,就跟播球時一樣,認真而且被精采所感動,手舞足蹈地急著希望把心裡頭的感動傳遞到每個人的心中,那麼單純, 卻又那麼理解生命中許多的得來不易。
他就是這樣懇切想跟人們訴說那些投入,那些在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時刻裡,人們做的決定,那些不為人知,也不曾被攝影機捕捉到的超級好球,和超級悲劇。
許多是帶著委屈的悔恨,許多是帶著悔恨的委屈,許多是成功背後的失敗,許多是失敗背後的成功,那些你並不知道未來歷史會如何說你,而你很清楚每一步都將是歷史的關鍵時刻裡,你怎麼擊倒歷史的歷史。
不是數據是大數據
我是非常相信科學的,因為數字會說話,我的工作更是高度的必須以數字來評估成效, 但是,我也很清楚,數字會說話,但都是事後說的,真正驅動那些數字的,是故事。
就如同我們多數人的工作一樣,我們最後也許會得到些金錢數字作為報酬,但你真正有強烈感受的,必然是在那過程裡發生的事,你的在乎,你的期盼,你甚至為了那件事付出的癲狂。
那是人性。
那是態度。
那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的重大差異。
有時,我認為,比起一些統計數據,那應當稱之為大數據,大數據將左右時代的走向, 大數據也成為時間洪流的主流,讓我們這些渺小個體,在隨波逐流裡,稍稍清楚自己是在上游還是下游,並試著奮力一搏,前往彼岸。
人性,是閱讀這書,最能夠獲得並進而改變自身生命的大數據。
球迷讀好不是球迷更好
我是做廣告出身的,永遠會去思考受眾是誰,這本書,當然是球迷來讀,不,是球迷一定很想拜讀,可能會跟我一樣,興奮的一次讀完。
然後,又再從頭看一遍,再刷。
我本來想說跟我為中華職棒三十年展寫的標題一樣,「真正球迷才來的,來的才真正球迷」。
但,老實說,就算不是球迷來讀,可能也很好。
就算你完全不知道,那些人名是誰,我相信你都會有所獲得。
為什麼呢?
因為,那就是一個個濃縮精,而且經由一個特別的調理方式,讓你一錠入口,芳香馨暉四溢,幾十年的能量精華,都在此刻迸發。
當然,如果你想學習的是領導統御,這書裡絕對有,以我企管系畢業鑽研管理學多年的淺薄認識,這書絕對可以讓你進一步去思考,自己作為一個領導者,想創造出怎樣的一個文化,更能進一步去思考,一個組織的模樣如何與領導者的心性有關。
我們當然也很清楚,這不是你想要怎麼做就做得到,而就算做得到,結果也未必符合預期,而這就是比賽精彩的地方,這就是人生值得玩味的地方。
當然,管理,不只是管理別人,也包含管理自己。
你怎麼管理自己?在家庭,在公司,在組織,在同學群組,在鄰里間。
管好自己在管別人時,客氣有禮,管好自己就事論事,管好自己以一種老大風範,或者,管好自己不去硬性管別人?
無論如何,這個管理方式最後都將會驗證,在比賽的最後,在人生的最後,那些個下決定的關鍵時刻,都會快速地再現重播,一頁頁翻過,或者一格一格放映,你可以尖叫,你可以流淚,但你不可以否認。
你會在讀完這書後,明顯感受到自己的不同,明顯想做點什麼,就算一開始還沒有頭緒, 但你會很有衝動,想衝出去做點什麼,好讓自己對得起那個已經不太一樣的自己。
這是我最誠摯的感想。
也許可以稍稍勉強對得起曾公這些文章的誠懇、誠意、誠心。
(有發現裡面藏了某個人的姓名嗎?)
回到書中曾公的提問,我呢,我想當呂文生。
你呢?
【推薦序一】
你怎麼能不熱愛棒球?
文/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能夠幫一本書寫序,而幫曾公寫序,更是我連作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將台灣的運動媒體產業比喻成一支職業球隊,以曾公的資歷以及地位,絕對會是總教練的熱門人選。而收到曾公的邀請幫這本書寫序的我,就好比是一個得到總教練青睞排進先發打序的菜鳥。興奮中帶著一絲絲的不真實,戰戰兢兢地完成總教練交辦的任務。
職業棒球的面貌在近年來有了極大的變化。隨著數據及運動科學的導入,我們可以更精準地評斷及訓練一名選手,進而更有效率地...
作者序
他們不僅是總教練,也是有故事的人
多年前曾參與過一本棒球書的編輯,書名為《日本職棒監督列傳》,雖然是工作上的接觸,但非常喜歡這本書,寫的是歷代日本監督,但特別的是裡頭沒有太多帶兵記錄,有的只是身為監督者,那屬於人性的一面。作者近藤唯之在序中寫到這麼一句話:「對於職業棒球的監督來講,最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用兵作戰的頭腦?是出色的管理才能?還是與球員一起喝酒的人際關係?」
那是非常多年以前看到的話,但印象很深刻,我也想知道答案,想在台灣擔任過職棒總教練的這些人身上找到答案,所以我也想寫一本台版的「職棒監督(總教練)列傳」。不過這個計畫因各種原因拖延著,期間也出了些棒球還有其他類別的著作,直到去年夏天,當年那個強烈念頭再起,「該動筆了!」我告訴我自己。
我第一個聯絡、想寫的是王光輝,從最容易訪也是口條最好的先上手,讓事情一開始就很順,然後一路往下走就簡單多了,但真應了那句「天不從人願」,第一個想寫的人卻是最後完成的文章,但始終沒有、也永遠聽不到王光輝本人的答案了。
我很堅持訪談寫作必須面對面進行,那可以直接感受受訪者對問題的情緒反應還有當下的氛圍。如果還有其他原因,那就是「敘舊」而已。這些多數在我職業生涯屬於同梯老友的前教頭們,能再有機會聚聚我是很珍惜的。
所以我除了相當清楚針對這些擔任過總教練的受訪者,自己問了哪些問題,然後訴諸文字發表出來,更記得的是在這過程中我去過哪些地方,林仲秋的東勢高工棒球場、王俊郎的名人堂飯店、郭泰源的捷運附近咖啡店、陳瑞振的薑母鴨熱炒店、趙士強的辦公室……記得很清楚,甚至過程中他們說的那些和主題沒有關聯的話,郭泰源說:「啊你都喝黑咖啡喔?」陳瑞振說:「點這樣夠嗎?」不等我回答,他又跑去找老闆加點了,還有王俊郎也是,一直推薦他現在服務的名人堂飯店甜點有多好吃,一定要來一口。這些我沒有寫在主文裡,但會記一輩子,那不是單純採訪者和受訪者的應對,而是一種多年交情下來的特殊對話。
這是一本寫「人」的書,因為是寫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故事,所以在這本書裡你不會看到冰冷的球隊戰績,也不會有成敗論英雄似的檢討,就是想說故事而已。我試著用不同的寫作風格去書寫他們,書裡你將看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不同的,可能有點自誇,因為風格不同,所以讀起來會深覺像在看影音平台那一部部影集般精彩。
因為著重的是人物及故事性,所以在挑選書寫對象、尚未著手訪問時,我對他們就有一定的畫面感:像一直隱藏在曾紀恩身後、很沒有存在感的江仲豪;還有劉榮華,像是沒有業績戰功的總經理,卻要帶領一群TOP SALES往前衝;再來是吳復連,在休息區很能和選手、教練稱兄道弟,幾乎可以想像到他右手搭在別人身上的畫面。所以也許可以先解釋,為什麼台灣職棒這麼多人坐過總教練位置,我卻僅僅挑了從總教練位置退下來的這幾位,是因為我希望不在其位的他們,能更毫無保留的暢所欲言。
在故事中,我們可以慢慢地探索、尋找他們走到總教練這個位置的過程,有的是一步步努力走上去,有些卻是被逼上位置,相當不同。還有,身為總教練,但在帶兵過程中,個人特質是否會左右球隊的風貌?例如那江湖味很重的郭泰源、趙士強還有吳復連;或是面對不同環境,試著修正自己,像那個很會打全壘打的林仲秋,以及受過大傷重新振作的陳威成;還有,不願服輸、想證明自己能耐的劉榮華、陳瑞振……在我們稱呼他們為某某總背後,也可稍許探出那個問題的答案:「對於職業棒球的監督(總教練)來講,最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用兵作戰的頭腦?是出色的管理才能?還是與球員一起喝酒的人際關係?」
如果要分類的話,徐生明擁有的是絕佳的作戰頭腦;呂文生是出色的管理才能;吳復連……喔,先別誤會我會寫他是和球員一起喝酒培養人際關係的總教練,但他和選手很麻吉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就這樣把總教練分門別類好像也不對,你不太可能只有一招就能治天下,總教練是人,底下的選手也是人,人和人相處是最難的學問,這個學問有一套標準嗎?沒有。有一本好用、絕不會出錯的總教練領導統御學嗎?我從不相信。
所以回到故事本身吧!那很人性的總教練帶兵作戰的另一面。如果在閱讀文章過程中,你有所啟發,不論是正能量勵志,像陳威成的傷後再起;或努力奮鬥,如一路向上爬的劉榮華;或是絕佳抗壓力,像陳瑞振帶著殘兵敗將拿下總冠軍;又或是從中領悟到帶人的管理學,像大家都愛他的呂文生、很多人都怕他的徐生明。如果能從中得到些什麼,那我很替你感到高興,也正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他們不僅是總教練,也是有故事的人
多年前曾參與過一本棒球書的編輯,書名為《日本職棒監督列傳》,雖然是工作上的接觸,但非常喜歡這本書,寫的是歷代日本監督,但特別的是裡頭沒有太多帶兵記錄,有的只是身為監督者,那屬於人性的一面。作者近藤唯之在序中寫到這麼一句話:「對於職業棒球的監督來講,最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用兵作戰的頭腦?是出色的管理才能?還是與球員一起喝酒的人際關係?」
那是非常多年以前看到的話,但印象很深刻,我也想知道答案,想在台灣擔任過職棒總教練的這些人身上找到答案,所以我也想寫一本台版的「...
目錄
【推薦序】你怎麼能不熱愛棒球?/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
【推薦序】這些傳奇總教練教會我們的事 /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推薦序】這是一本屬於管理者的棒球書/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推薦序】真正球迷才看的,看的才真正球迷/盧建彰(導演)
【自序】他們不僅是總教練,也是有故事的人
●陳瑞振 時空錯置的棒球魂
●黃忠義 別用自己的角度看選手
●劉榮華 英雄不怕出身低
●陳威成 我比誰都堅強
●呂文生 這個男人教會我們的事
●郭泰源 神與人之間的距離
●吳復連 「大ㄟ」吳復連
●趙士強 西服和球服間擺盪的人生
●杜福明 一齣棒球電影的人生
●王俊郎 拉索達教我的事
●林仲秋 和冠軍絕緣的男人
●江仲豪 那熟悉又模糊的身影
●李來發 教練就是以身作則!
●鄭昆吉 我打棒球是為了找好工作
●宋宦勳 我帶過的球隊都拿冠軍
●王光輝 你好,我是王光輝!
●徐生明 記憶中的徐生明及已故的總教練
【附錄】我的奧運英雄
【推薦序】你怎麼能不熱愛棒球?/江奕昌(肌力與體能教練、球評 )
【推薦序】這些傳奇總教練教會我們的事 /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推薦序】這是一本屬於管理者的棒球書/劉祖寧(知本老爺酒店總經理)
【推薦序】真正球迷才看的,看的才真正球迷/盧建彰(導演)
【自序】他們不僅是總教練,也是有故事的人
●陳瑞振 時空錯置的棒球魂
●黃忠義 別用自己的角度看選手
●劉榮華 英雄不怕出身低
●陳威成 我比誰都堅強
●呂文生 這個男人教會我們的事
●郭泰源 神與人之間的距離
●吳復連 「大ㄟ」吳復連
●趙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