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爭寵,外戚相爭;中宮濺血,國運衰敗;
宦官主政,殘害忠良;為爭皇寵,草菅人命,
伴君如伴虎,一切只為權。
在皇宮裡,後宮嬪妃為了奪取皇后之位而爭鬥,佞臣宦官則是為了掌握實權而互相殘殺,他們想的、要的,都是為了獲得皇帝的寵愛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不擇手段、殘殺良臣,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無一倖免。
歷史上因為爭寵而衰敗滅亡的朝代,不勝枚舉,雖然后妃有過,佞臣宦官有錯,但罪魁禍首終歸是皇帝,如果不是他權傾天下,放任自己的寵愛和信任,也不會有這些悲劇。因此,只要有這樣的權力存在一天,歷史就會不斷重演,殘忍的爭奪也會持續下去!
章節試閱
妲己之惑 鹿台焚身
殷商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二個王朝,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奴隸制社會,由湯滅夏至紂亡國,歷六百餘年。有商一代,以青銅器、甲骨文為代表的奴隸制文化迅速發展。但到了商朝末期,尤其是到最後一代商王紂執政時,由於奴隸主殘酷剝削壓榨奴隸及對奴隸任意打罵屠殺,導致奴隸與奴隸主這一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尖銳對立,不可調和並不斷激化,《禮記.表記》所云「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即反映了這一事實。因而當時奴隸逃亡、暴動之事時有發生。殷商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然而,殷商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紂卻不思民困,不慮國危,在他的寵后妲己的慫恿下,一味地荒淫殘暴,聲色犬馬,把殷商王朝進一步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妲己,姓己,商末某部落首領有蘇氏之女。這一年,商朝國君紂(又名受或帝辛)帶兵征討有蘇氏部落,有蘇氏兵敗,便把自己的女兒妲己進獻給紂王為妾妃。
紂王十分好色,後宮雖有無數佳麗,但無法令他滿意。如今,見到美若天仙、傾國傾城的妲己,便立即被征服了。妲己不僅貌美,還天生的善媚,很快便得到了紂王的專寵,封為美人(妃),寵冠後宮,並對她言聽計從。紂王自從納妲己之後,在壽仙宮中朝朝宴樂,夜夜歡娛,很長時間不再上朝聽政。因為紂王十分迷戀妲己,所以世人便傳說妲已是妖狐轉世。紂王為討妲己喜歡,命樂師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及靡靡之樂,終日懷擁麗寵沉湎於酒色歌舞中。
妲己入宮得寵,整日纏著紂王在壽仙宮內飲宴歌舞,尋歡作樂,致使紂王不僅荒朝疏政,而且對其他嬪妃也愈加冷落,不再臨幸。這便惹惱了紂王的原配妻子姜王后。一場奪寵、固寵的殘酷流血鬥爭開始了。
一天,姜后聞聽紂王正在妲己宮中飲宴淫樂,便帶上宮女,乘輦前往壽仙宮,想對紂王做一番「規勸」。
姜后到了壽仙宮,正遇妲己為紂王歌舞。只見妲己霓裳擺動,繡帶飄揚,腰肢裊娜,歌韻輕柔,紂王早已看呆了。
妲己見姜后駕到,只得停止了歌舞。紂王正在興頭上,忽被姜后所攪,老大的不高興,便問姜后來此何事?姜后向紂王諫道:「妾聞人君有道,賤貨而貴德,去讒而遠色,此人君自省之寶也。若所謂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園林;國有寶,忠臣良將;家有寶,孝子賢孫。此四者,乃天地國家所有之寶也。如陛下荒淫酒色,征歌逐技,窮奢極欲,聽讒信佞,殘殺忠良,驅逐正士,播棄犁老,昵比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以此為寶,乃傾家喪國之寶也。妾願大王改過弗吝,聿修厥德,親師保,遠女寺,立綱持紀,毋事宴遊,毋沉酗於酒,毋怠荒於色;日勤政事,弗自滿假,庶幾天心可回,百姓可安,天下可望太平矣。」說完,姜后又冷冷地掃了妲己一眼,便帶上宮女還宮了。
姜后的一番勸諫,紂王不僅不想採納,還藉著酒勁恨恨地罵道:「此賤婦好不識抬舉!我著美人歌舞一回,取樂玩賞,她卻說三道四。若非正宮,非用金瓜擊死,方解我恨!」說完,讓妲己繼續歌舞。妲己便假惺惺地說道:「妾身從今再不敢歌舞。」紂王問為何故?妲己說:「姜后深責妾身,此歌舞乃傾家喪國之物。況王后所見甚正,妾身蒙聖恩寵眷,不敢暫離左右。倘娘娘傳出宮闈,道賤妾蠱惑聖聰,引誘天子,不行仁政,使外廷諸臣將此督責,妾雖拔髮,不足償其罪矣。」說完,淚水還流了下來。紂王聽了妲己之言,愈加痛恨姜后,一邊為妲己拭去臉上的淚珠,一邊說:「美人只管侍朕,明日便廢了那賤人,立你為王后。」妲己這才轉憂為喜,破涕為笑。
此後,妲己便時時盤算著如何除去姜后這顆妨礙自己獲得專寵的眼中釘。商宮規定,每月初朔日,各宮嬪妃們都要去正宮朝賀王后。這一天正是朔日,嬪妃們都陸續到了姜后的中宮。妲己也去了。參拜完畢,姜后又專門對妲己進行了一番訓責:「天子在壽仙宮,無分晝夜,宣淫作樂,不理朝政,法紀混淆,你並無一言規諫。迷惑天子,朝歌暮舞,沉湎酒色,拒諫殺忠,壞成湯之大典,誤國家之治安,皆是汝之作俑也。從今後,如不悛改,引君當道,仍前肆無忌憚,我遲早以中宮之法處之!」妲己因此時身在姜后宮裡,紂王又不在身邊,內心雖憤恨不已,卻只得忍氣吞聲,點頭稱是。
妲己憤憤地回到壽仙宮,馬上召來心腹宮婢鯀捐商議除姜后之計。鯀捐建議妲己去找紂王的寵臣費仲,請他幫忙出出主意。第二天,恰好紂王游幸御花園,鯀捐便乘機把費仲宣到了壽仙宮。在壽仙宮,費仲為妲己謀劃了一個陷害姜后的毒計。
一天,紂王在壽仙宮飲酒。妲己對他說:「大王顧戀妾身,旬月未登金殿,望大王明日臨朝,不失文武仰望。」紂王對妲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當下便答應明日昇金殿設早朝。
第二天清晨,紂王出壽仙宮,在眾侍衛的保駕下往大殿走去。當紂王的鑾輿剛過龍德殿,行至分宮樓拐角處時,突然從路旁跳出一名手持利劍的刺客,大吼一聲,舉劍便朝紂王刺來。紂王兩旁持戟衛士急忙阻衛,使刺客未能得手。最後,刺客在眾人的圍攻下,束手就擒。在費仲的審問下,刺客供出他姓姜名環,是姜后之父、東伯侯姜桓楚的家將,今日奉中宮姜后之命,行刺紂王,意在為其父姜桓楚謀奪王位。紂王聽了費仲的奏報,大怒,立即降旨,廢去姜氏王后之位,並讓西宮黃妃嚴加審訊。
姜后無端遭受誣陷,不僅丟了王后之位,還要被審治罪,心中不服,大喊冤枉。妲己欲置姜后於死地,便向紂王提議:如施以重刑,姜氏定能認罪,如再不招,可剜去一目,她懼怕剜目之苦,自然就招認了。紂王採納了妲己的建議,不僅剜掉了姜后的雙眼,而且烙焦了她的雙手。不久,姜氏便死去了。妲己以慘無人道的手段,害死了姜后,不僅鞏固了自己的寵位,還名正言順地入主中宮,當上了王后。
紂王專寵妲己,為討妲己歡心,他要在京都朝歌城中修造一座鹿台,以供他與妲己在台上飲宴享樂。紂王將修造鹿台工程的任務交給了崇侯虎。
鹿台工程浩大,需要大量錢糧和建築材料,還得徵調大批民工,搬運木頭、泥土、磚瓦,「絡繹之苦,不可勝計」。各地軍民,三丁抽二,獨丁赴役。有錢者買閒在家,無錢者任勞累死。一時間,萬民驚恐,日夜不安,男女慌慌,軍民嗟怨,家家閉戶,逃奔四方。崇侯虎還仗勢虐民,可憐老少民工累死不計其數,全都被填埋於鹿台之內。此鹿台一共用了七年時間才修造完成,占地三里,高達千尺,聳入雲端。為造成這座摘星攬月的遊樂所在,為裝修鹿台,紂王不斷向老百姓加徵賦稅,同時又廣選美女歌伎,搜刮奇珍異寶,畜養狗馬玩物。鹿台修造完工後,紂王便經常攜妲己登鹿台歡宴歌舞。
為了滿足與紂王的荒淫奢侈,妲己又建議紂王造酒池肉林。紂王當然滿口答應。於是,紂王便命人在京郊沙丘的王家苑囿內,開鑿酒池,用石砌成,滿貯美酒。池四周山林之中,錦帛纏樹,掛滿烤肉。酒池肉林完工之後,紂王與妲己帶上幸臣美女,泛舟遊樂,命男女於酒池肉林中裸體嬉戲,尋歡作樂。
妲己雖美若天仙,卻毒如蛇蠍。她得寵於紂王,並助紂為虐,時間一長,必然要引起一部分正直朝臣的非議和反對。為了嚴厲打擊鎮壓膽敢向紂王進諫和反對她的朝臣,妲己命人造炮烙,挖蠆盆,施以嚴刑酷法。手段之殘酷,令人髮指。如,大臣梅伯向紂王上疏進諫,勸紂王近賢臣,遠小人,廢黜媚主的妲己。此時的紂王已聽不得有人說半句妲己的壞話。梅伯之言惹惱了紂王,他立即命人將梅伯抓起來,用金瓜擊頂!這時,妲己在一旁說了話:「大王,人臣立殿,張眉豎目。詈語侮君,大逆不道,亂倫反常,非一死可贖也。且將梅伯權禁囹圄,妾治一刑,杜狡臣之瀆奏,除邪言之亂正。」紂王聽了很高興,忙問是何刑具?妲己回道:「此刑具約高二丈,圓八尺,上、中、下用三火門,將銅造成,如柱一般。裡邊用炭火燒紅。然後將妖言惑眾、利口侮君、不遵法度、無事妄生諫章、與諸般違法者,跣剝官服,將鐵索纏身,裹圍銅柱之上,炮烙四肢筋骨,不須臾,煙盡骨消,盡成灰燼。此刑名曰『炮烙』。若無此酷刑,奸猾之臣,沽名之輩,盡玩弄法紀,皆不知儆懼。」紂王大喜,立即傳旨,令人照妲己所描述的造「炮烙」刑具,限時完成。
不幾日,「炮烙」刑具製造完工。紂王命人將高二丈,圓八尺,三層火門,下帶兩隻滾盤的「炮烙」銅柱推到大殿之前。第二天,紂王設早朝,待文武百官齊聚殿內,他又令人將大臣梅伯綁來,對其施以炮烙之刑。行刑者先在銅柱的三層火門裡燒起炭火,不一會兒的工夫,銅柱便被炭火燒得通紅。然後將梅伯的衣服剝光,將其綁在銅柱上。梅伯大罵紂王昏君。旋即,只見銅柱四周冒起一股青煙,梅伯大叫一聲,疼得昏死過去。大殿之上,充斥著難聞的焦臭味,眾人紛紛掩鼻遮目,不忍睹視。
除「炮烙」刑具外,紂王與妲己還命人造了一種名叫「銅格」的刑具。這種刑具是用又窄又細的銅條搭成凌空的網格,於格下燃起炭火。然後強迫「犯人」赤足在燒熱的銅格上走過。「犯人」稍一不慎,便會從銅格上墜至火中燒死。
妲己為懲治不服管束的宮人,還建議紂王造「蠆盆」。據說,妲己害死了姜后後,原中宮的不少宮婢都十分憎恨妲己。一天,紂王攜妲己在摘星樓上飲宴。酒至半酣,妲己起舞,為紂王助樂。三宮六院的宮人都為之喝彩。但其中有幾個宮人不但不喝彩,還眼含淚珠,悶悶不樂的樣子。妲己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飲宴完畢,妲己派人查問,原來那幾個宮人正是姜后的舊宮人。紂王聽說後,便想將那幾個宮人全都殺死。妲己說:「大王,先不必將這些逆黨之人處死,暫可閉入冷宮。妾有一計,可除宮中大弊。」紂王問是何計?妲己說:「可於摘星樓下挖一方圓二十四丈、深五丈的大坑。然後傳旨,命都城萬民,每一戶納蛇四條,都放於此坑之內。然後將作弊宮人,跣剝乾淨,送入坑中,餵此毒蛇。此刑名曰『蠆盆』。」紂王立即採納,傳下旨意,邊挖坑邊令臣民交納毒蛇。
幾天之後,摘星樓下的大坑內,已堆滿了毒蛇。妲己便令人把那幾名宮女弄到坑邊,剝光衣服,推下坑去。宮女們全都被嚇得昏死過去。很快,她們的身體便被一條條毒蛇纏滿。餓蛇們吞咬她們的肌膚,吸吮她們的血漿,有的蛇還鑽進了宮女們的體內,其狀慘不忍睹。
朝中有位名叫膠鬲的上大夫,聞聽紂王與妲己設此毒刑,殘害無辜,異常氣憤,便上疏勸諫,阻止紂王用此酷刑。紂王不僅不聽,反大罵膠鬲是反臣,令人將他也推進「蠆盆」去餵蛇。膠鬲未待衛士上前行刑,便一頭從摘星樓上栽下來,頭觸地腦漿迸流而身亡。
紂王與妲己不僅殘害大臣與宮女,而且殺戮無辜百姓如碾草芥。某年冬日,大雪初霽。紂王與妲己登鹿台飲宴。歌舞完畢,紂王挽妲己之手,站在鹿台上,憑欄遠眺。朝歌西門外有一條小河,河中積有融化了的雪水。河上無橋,行人過河均得脫鞋赤足涉水而過。這時,恰好有一老者赤足過河。紂王見那老者在河水中步法穩健,行走自如,絲毫沒有怕涼懼冷的樣子。緊隨老者之後,又有一位十幾歲的少年,也脫了鞋子,光腳下到河水中。可紂王見少年卻有怕冷懼涼的感覺。對此,紂王有些不理解,便對身旁的妲己說:「怪哉!怪哉!有這等異事,你看那老者渡水,反不怕冷,行步且快;這年少的反卻怕冷,行走甚難,這不是反其事了?」妲己聽了,微微一笑,隨之發表了一通「高論」:「大王有所不知,老者不甚怕冷,乃是少年父母,精血正旺之時交媾成胎,所秉甚厚,故精血充滿,骨髓皆盈,雖至末年,遇寒氣猶不甚畏怯也。至於少年怕冷,乃是末年父母,氣血已衰,偶爾媾精成孕,所秉甚薄,精血既虧,髓皆不滿,雖是少年,形同老邁,故遇寒冷而先畏怯也。」紂王聽了,搖頭大笑,表示不信。妲己說:「大王若是不信,可差人將此二人捉來,當場驗看,便可一見分曉。」
紂王立即命人去捉剛才渡河的一老一少。當駕官領旨,急忙出西門,把尚未走遠的一老一少二人捉進城來。這兩人突然被捉拿,不知身犯何罪,那老者便問:「吾等奉公守法,不欠錢糧,因何抓我們?」當駕官也不言語,只將這二人押至鹿台交旨。紂王又傳命:「用斧子砍開二人脛骨,取來看驗。」侍衛們不敢怠慢,任憑老少二人乞饒與叫罵,很快便用利斧將他們腿脛骨砍斷,拿到台上,請紂王查看。紂王仔細一瞧,果然如妲己所言,老者髓滿,少者淺。紂王非常高興,大大讚揚了妲己一番,然後命左右將二人屍體拖出掩埋了事。無辜之百姓,竟橫遭此不測,紂王妲己之殘暴,可見一斑。
紂王稱妲己為神人,妲己笑笑說:「妾雖係女流,少得陰符之術,其勘驗陰陽,無不奇中。適纏斷脛驗髓,此猶其易者也。至如婦女懷孕,一見便知她腹內胎兒有幾月,是男還是女,面在腹內,或朝東南西北,無不周知。」紂王聽了,愈感奇異。便又命人到城中尋得孕婦三人,帶進宮來,讓妲己驗看。
時間不長,奉御官便抓來三名孕婦。紂王命將三人推上鹿台,請妲己驗看孕婦腹中胎兒。妲己指一婦人腹說:「腹中是男,面朝左肋。」又指另一婦人說:「此腹中也是男,面朝右肋。」又指最後一婦人說:「此人腹中是女,面朝後背。」紂王為驗證真假,便命侍衛用刀剖開三人之腹。可憐三個無辜婦女,就這樣慘死在暴君蕩婦手中。
紂王為討妲己高興,還不顧時令,經常出城郊會獵。六月盛夏,正是禾苗生長旺季。老百姓辛苦勞作半年,眼見豐收在望,可紂王卻突然傳佈旨令,會獵西郊。老百姓不忍禾苗被踐踏,派代表進朝上疏勸諫:「六月正是莊稼生長季節,發動民眾驅逐禽獸,必然要踐踏禾苗,一旦毀苗,百日無食。天子失道,不是福兆。」紂王不但不聽,反誣為妖言惑眾,誅殺了上疏者。一場大規模的行圍射獵開始了,興師動眾不說,西郊的田苗被嚴重踐踏,所剩無幾,給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災難。紂王為寵一人,為博一人高興,竟毀萬民之田禾,民心已失,殷商王朝滅亡的日子已不遠了。
殷商時代,除中央王國之外,四周還有很多諸侯部落與部族,它們大都屬於商王朝的「地方機構」,但卻有很大的獨立性。按規定,諸侯們要服從王命,定期朝貢述職,同時,還得負擔軍賦與服役的義務。由於諸侯王獨霸一方,掌有當地的軍政及經濟大權,因而都頗具實力,因此,也常常有諸侯王不服天朝管束而起兵造反的事發生。殷商末年,由於紂王殘暴無行,寵信妲己,作惡多端,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已經危及商王朝的統治。紂王為了嚴格控制四方諸侯,嚴防勢力大的諸侯叛商造反,便徵調西伯侯姬昌及九侯、鄂侯等諸侯王入朝,封為三公,實際上是將他們當做人質軟禁起來了。
紂王淫蕩好色,他聽說九侯的女兒美貌無比,便將她強行徵入宮中。九侯之女端莊沉靜,不喜淫蕩,不滿紂王的荒淫,紂王便在妲己的讒言慫恿下,殺了九侯之女,還藉口把九侯剁成了肉醬。鄂侯聽說後,嚴厲指責紂王殘忍無道,也被紂王殺死,暴屍示眾,多日後竟然晾成了肉乾。
西伯侯姬昌是周部落的首領,寬仁禮士,頗有王者之風度。姬昌在朝中,見紂王殘暴無行,已接連誅殺了九侯和鄂侯兩位諸侯王,擔心災禍馬上就要降臨在自己頭上,便暗自嘆息著急。這時,紂王的寵臣崇侯虎便向紂王告發,說姬昌收買人心,諸侯如擁戴周部落,於朝廷不利。紂王於是便下令囚禁西伯侯姬昌於羑里(今河南湯陰北)。姬昌長子伯邑考為救父親,向紂王貢獻珍寶,並願為人質,為紂王駕車服役。伯邑考善於彈琴,且年少貌美。妲己為伯邑考的美貌與琴藝所吸引,欲行以色勾引。但伯邑考並不為之所動。妲己又羞又惱,便設計讓紂王殺死了伯邑考,烹為肉羹,並賜給姬昌吃。姬昌為行韜晦之計,忍痛吃下兒子的肉。紂王知道後,說:「誰言西伯是聖人,他吃了自己的兒子肉還不知道呢!」從此,紂王便放鬆了對西伯侯姬昌的戒心。周部落的臣民們為救姬昌早日出獄,逃離虎口,便用珍寶重金賄賂妲己及紂王身邊的親信,同時又送給紂王不少美女、奇珍和寶馬,被紂王拘禁了七年的姬昌才被釋放。
姬昌出獄後,為矇蔽紂王,一方面富國強兵,發展經濟,同時又以重金賄賂紂王的寵臣費仲,使紂王對他已深信不疑,並賜給他弓矢斧鉞,授命他有征伐諸侯之權。姬昌打著為殷商天子效命的旗號,征伐四方,收服了虞、芮兩國,攻滅黎、邘、崇等國。不久,便建豐邑為周的都城,自稱周文王,宣告不再臣服商紂,並將勢力一直向東發展。
周的崛起,引起了商朝一些頭腦清醒的大臣們的警覺。但作為一國之君的商紂王,卻不以為然,仍是整日裡與妲己飲宴歌舞,過著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大臣們紛紛上疏進諫,請求紂王停止奢靡,整頓朝綱,抵禦入侵的諸侯。可昏庸殘暴的紂王在寵后妲己的慫恿下,不僅拒諫不納,還將不少上疏中言辭激烈者或處死,或趕出朝廷。
比如,大臣祖伊曾直言勸諫紂王:「天下之大事已危急得很。蒼天不保佑,商朝大運將終矣。並非祖宗不能庇佑後代,只因大王荒淫暴虐,成了不肖之子孫。不遵天命,不振朝綱,不恤民心,天下百姓都會盼你早日滅亡!人民企望上天降威懲罰惡人,盼望真命之主出世治理亂政。大王要趕快改弦更張才是!」紂王聽了,毫不在意,昂然答道:「我命在天,誰奈何得我!」祖伊見勸諫無用,只得退出,仰天長嘆道:「罷了!紂王一意孤行,勸諫也是沒有用的了!」便頭也不回地出城,離開了朝歌。
紂王的叔父比干不忍百姓困苦,坐視國家敗亡,認為「身為大臣,不得不以死爭」,遂冒死強諫,要求紂王誅妲己、遠女色、近賢臣、去奸佞、戒奢侈、恤黎庶。紂王大怒,說道:「人言叔父為聖人,又說聖人之心有七竅,今日我倒要見識一下。」說完,便命衛士將比干剖心殺害。
大臣箕子,對紂王受妲己妖惑,斷脛髓剖孕腹,殘害百姓,不事朝政,深惡痛絕,拚死勸諫:「臣聞人秉天地之靈氣以生,分別五官,為天地宣猷贊化,作民父母,未聞荼毒生靈,稱為民父母者也。且人死不能復生,誰不愛此血軀而輕棄從死耶?今大王不敬上天,不修德政,天怒民怨,人日思亂,大王尚不自省,猶殺此無辜百姓,臣恐八百諸侯屯兵孟津,朝歌已旦夕難保,一旦兵臨城下,又誰為大王守此都城哉?只可惜商家宗裔為他人所擄,宗廟被他人所毀,宮殿為他人所居,百姓為他人之民,府庫為他人之有。大王仍不自悔,聽信妲己之言。敲民骨,剖孕婦,臣恐周軍一到,不用攻城,朝歌之民,自然獻之矣!」紂王聽了大罵道:「老匹夫!焉敢覿面侮君,以亡國視朕,不敬孰大於此?」遂命武士將箕子推下以亂棍擊斃。箕子面無懼色,仍大聲喊道:「臣死不足惜,只可惜你昏君敗國,遺譏萬世,縱孝子慈孫不能改也!」
紂王欲殺箕子,急壞了微子等人。微子流著眼淚,為箕子求情免死。微子說:「箕子忠良,有功社稷。今日之諫,雖有過激之處,然皆是為國之言,大王幸察之!大王昔日剖比干之心,今日又誅忠諫之口,社稷危在旦夕,而大王不知悟,臣恐百姓怨憤,禍將來臨也。願大王憐赦箕子,褒忠諫之名,庶幾人心可挽,天意可回耳!」隨微子之後,又有幾位大臣跪倒,替箕子求情,請赦免箕子死罪。紂王見狀,怕激起眾怒,最後只得改口,宣佈將箕子廢為庶民,趕出朝歌。這時,妲己從後殿走出來,說;「大王不可!箕子當面辱君,已無人臣之禮。今若放之外面,遲早必生怨望。倘與諸侯勾結,豈不是禍亂?那時表裡受敵,為患不小。依臣妾之見,且將箕子剃髮,囚禁為奴,以示國法,使民人不敢妄為,臣下亦不敢瀆奏矣。」紂王立即採納了妲己的意見,便將箕子囚為奴隸。微子等人見箕子落得如此之下場,心灰意冷,便與微子啟一起偷偷移走殷商太廟中二十八代神主牌位,連夜逃出朝歌,到外地隱姓埋名,躲藏起來。
除箕子、微子之外,還有幾位大臣亦因勸諫紂王而被廢黜。如,大臣商容因進諫被貶官,趕出朝廷。大夫辛甲置生死於度外,七十五次勸諫,紂王就是不聽,辛甲遂絕望地投奔西周。還有內史向摯、太師、少師等不願眼見商亡後文化與禮樂傳統遭湮滅,便紛紛攜帶圖冊、祭器、樂譜等投奔周地。
周文王姬昌死後,其子姬發即位,是為周武王。武王繼續東征,在孟津大會諸侯,叛商從周的諸侯計幾百個,他們一致擁護周武王,出兵討伐商紂。
諸侯大軍日日向商都逼近,紂王也急了,便匆匆忙忙征發七十萬奴隸為軍(當時商軍主力正與東夷交戰),與諸侯聯軍會戰於京郊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
甲子日,兩軍列陣交鋒。很快,商軍大部便臨陣倒戈,與周武王的諸侯聯軍一道殺向商都朝歌。紂王兵敗,見大勢已去,便逃到鹿台之上。紂王在鹿台上四下一望,只見朝歌都城內外,烽煙四起,諸侯軍已將鹿台團團圍住。紂王知道大勢已去,死到臨頭了。他不願當俘虜,害怕人們向他討還血債,便決計自殺。他將所有珍寶玉衣都穿戴起來,然後命人舉火將鹿台焚燒掉。霎時間,烈焰四起,火光衝天,這個只知寵愛妲己、殘暴作惡的暴君,連同他的鹿台一齊化成了灰燼。
大火熄滅後,周武王在鹿台廢墟旁向已經燒焦的紂王屍體連射三箭,命人斬下紂王焦爛的頭顱,懸掛於白旗之上,以洩民憤。同時,又殺死了媚主取寵、禍國殃民的妲己,為天下人報仇雪恨。
商紂亡國,除了當時奴隸與奴隸主兩大階級矛盾激化及奴隸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對立不可調和等原因外,還因為他的荒淫殘暴,信讒拒諫。但妲己以媚取寵及「助紂為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殷商之亡,妲己亦難脫其咎。綜觀商紂統治時期,紂王的種種暴虐行徑,有許多都是在妲己的「幫助」下得以實施的。最終的結果是,君逼臣反,禍起岐山;牧野一戰,商兵倒戈,成湯所立數百年之殷商王朝終於敗亡在暴君與蕩婦手中。王朝更替,歷史使然。歷史不容假設,但,如果妲己不恃寵「助紂為虐,」如果妲己是紂王的「賢內助」,那麼,紂王的暴虐行為是否會少一些?殷商王朝是否會滅亡得遲些?我們儘管不贊同「牝雞之晨,惟家是索」的「女禍」論調,但我們應承認:妲己的所作所為,的確加速殷商奴隸制政權的瓦解。
妲己之惑 鹿台焚身
殷商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二個王朝,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奴隸制社會,由湯滅夏至紂亡國,歷六百餘年。有商一代,以青銅器、甲骨文為代表的奴隸制文化迅速發展。但到了商朝末期,尤其是到最後一代商王紂執政時,由於奴隸主殘酷剝削壓榨奴隸及對奴隸任意打罵屠殺,導致奴隸與奴隸主這一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尖銳對立,不可調和並不斷激化,《禮記.表記》所云「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即反映了這一事實。因而當時奴隸逃亡、暴動之事時有發生。殷商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然而,殷商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紂卻不思民困,不慮國危...
作者序
前言
在中國社會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大致由宦官、后妃、外戚組成。對平民百姓而言,他們是達官顯貴,是高不可攀的上層;對天子而言,他們又是奴、是婢、是臣。由於他們生活在天子周圍,所以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皇權決定著他們的生死榮辱,另一方面,他們的存在及活動又對皇權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對其起著左右、制約的作用。
這批人物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重或輕,都像寄生蟹一樣仰仗著皇權,一朝受皇寵,便為人上人。因此,他們之間愈演愈烈地演繹著一場場無情的廝殺,在他們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中或沉或浮,或勝或敗。勝者專權亂政,禍國殃民;敗者或囚或殺,死無葬身之地。
寵位之哄,加劇了中國專制政體的畸形發展,而這種畸形發展的社會制度,又加速了這一群體的膨脹。因此,寵位的興衰是中國宮廷鬥爭乃至政治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除了母權制度下,人類在最原始的需求中維持了一個時期的平等之外,一旦進入階級社會,便出現了明顯的等級差別。這種高低貴賤之分使人類的生存條件、社會地位形成了天壤之別。最高權力的頂峰是君主,是天子,這一位置就像埃及金字塔尖一樣高不可攀。皇帝被尊為神,而非人。誰受到皇帝那光芒四射的神秘靈光的恩澤,誰擁有了天子的寵愛與信任,誰就擁有了財富,擁有了權勢,可以享受那耀眼的榮光,甚至可以操縱天子,代行職權,窺視帝位……。因而,不顧一切地爭得天子的寵嬖就成為一切生活在天子周圍的人們最高目標。不同類型的人用著不同的手段、方法,目的卻都是一樣。
宦官爭寵,是寵位之哄的重要群體之一。
中國的宦官制度由來已久,早在《詩經》當中就可看到記載。《詩經.小雅》將太監稱作「寺人」,《詩經.大雅》中稱作「奄人」。所謂「奄人」,就是將原本正常、健康的男人,經過粗糙的手術,使其喪失性機能,並由此改變了所有男性的特徵,歷史上將這種刑罰叫做「宮刑」。中國素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被施以宮刑,實乃奇恥大辱,無異於死。去了「根」的人,自然被視為下賤之輩,遭人鄙視。這些人嚴格說來,已經不能稱其為人,他們不僅失去了做人的生理特徵,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也失去了做人的尊嚴。他們是封建帝王為了維護夫權而製造出的殘人。這些人之所以還被留在宮中,是因為他們是典型的奴才,更因為他們既能保證其主子的妻妾們的貞潔,又能完成女奴隸們力所不及的勞作。
太監初期並不干預政事,而只是做些看門掃院、侍奉男女主人生活起居等粗活。不過他們身居內宮,諸事繁雜,職責各異,所以逐漸也有了太監們的官職,「奄稱士者,異其賢也」(鄭玄《周禮》注)。「奄人」之間的等級差別隨著官爵的高低升降而越來越大。一些上層宦官為了擴大自己的職權,開始干政。帝王因其整日侍奉左右,深諳宮中之事,又因其沒有子嗣、親眷之嫌,而不斷對其委以重任。及至西周時期,一些太監已獲高官厚祿,從東漢始,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政治勢力,且日甚一日,導致嚴重干預國家的政治生活。
宦官干政一經有了開端,便一發不可收拾。憑著帝王的寵信,很多宦官開始飛黃騰達,不可小視。他們政治上顯赫,經濟上暴富,不僅照置田產,建造豪華宅邸,而且收養子、認同鄉,生活奢侈、作風腐敗,雖為殘缺之身,卻也妻妾婢女成群,舉手投足,無不威風凜凜,權勢甚者,可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明代的大太監魏忠賢,當時已被尊為「九千九百歲」,朝廷上下,一片阿諛奉承之聲,百官宵小,甘願拜其名下,以做他乾兒子為榮。難怪儘管「淨身」是那麼殘酷和痛苦,自願「淨身」者卻越來越多,以至於統治者要一再頒佈法令來禁止常人「自宮」。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中國歷史上,我們看到許多剝奪太監一切文武官職的法律,但太監們卻老是又回到這些職務上去。東方的太監似乎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禍患。」
既然中國的封建制度賦予了太監們可以爭到如此顯赫地位的機會,那麼,這些男不男、女不女、心理變態的閹人們,爭寵作亂也就成其必然。爭寵是因為他們都是在皇帝的羽翼下,仰仗皇帝的鼻息而生存。誰得到了皇寵,誰就會使夢想變為現實,誰就會得到無盡的榮耀。受寵者必有權,有權者必得利,太監們非常清楚這一點,為達目的他們不擇手段,乃至手中國數千年來不乏宦禍。
當然,宦官中也有對社會頗有貢獻的功臣,如東漢的蔡倫、明代的鄭和等等,更有多數太監終生默默無聞地做著下賤之人,掙紮在恥辱和痛苦之中。但總體說來,這些人長期生活在宮闈之中,已習慣察顏觀色,見機行事。他們陰險、狡詐,善於阿諛奉承、玩弄權術,其負面作用越來越大,輕者撥弄是非,陷害忠良,重者干預朝政,專權亂國,致使中國的政治鬥爭愈發複雜,社會制度愈發腐敗。
后妃爭寵,是寵位之哄的又一群體,又具有特殊性。
后妃,應該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們個個聰明美麗,多才多藝,是封建皇帝萬中擇一、精選出來的尤物。她們不論原來的地位如何,一朝入宮,即可錦衣玉食,身價百倍,令社會上的民女豔羨不已。
但是,后妃們的命運卻不如她們的花容月貌那樣美好,因為她們是中國一夫多妻制度真正的犧牲品。中國歷代帝王的內廷制度多沿用《周禮》,除正宮皇后外,還有所謂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等名目。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其他六國的宮女全都用來充實後宮,他將後宮的品級爵位分成八等;到漢武帝時,在皇后之下,又設昭儀、婕妤、娥、榕華、充依等等,後宮品級增加到十四等;晉武帝統一南北朝後,再次大肆擴充後宮,極盡享樂,傳說當時晉武帝后宮的宮女,人數多達近萬人。晉武帝實在愛不過來,便想出一個辦法,他自己經常坐在一個羊拉的車裡,任憑羊隨意將他拉到哪個宮女的門前,他就到哪個宮女那裡留宿。宮女們紛紛采來竹葉,插在門前,並在地上灑上鹽水,以此吸引羊來吃竹葉,好能得到受寵幸的機會。這只不過是帝王生活的一個小小例子而已。
帝王可以極盡聲色,而對后妃,卻採取了嚴格的約束。中國自古要求婦女要以女德為重。其中包括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等,對於宮中的后妃,除了這些倫理道德,更有一套特定的清規戒律。后妃們終日深居簡出,生活起居,全無自由,動輒得咎,對於那些桎梏般的禮法,稍有踰越,便會招致橫禍。可憐這些美貌女子,白白在深宮耗盡青春,很難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與樂趣。
由此說來,入宮實乃一大不幸,被選中的女子雖貴為后妃,但卻沒有支配自己命運的權利。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制度下,女子只是男人的玩物和工具。在龐大的后妃隊伍中,唯有一人在操縱著這些美麗而又可憐的生靈,那就是皇帝。后妃們得寵時宛若明珠,失寵時不及糞土,於是乎眾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得到天子的寵幸,只有這樣,她們才能擁有真正的美麗,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得到寵幸的女人又盼望得到皇子,因為母以子貴,她們要以此來固寵。這一具有著相同命運的群體,為了爭寵奪愛,竟然也以纖纖弱手,殺個血雨腥風,其手段之殘酷,後果之悲慘,實是令人髮指。
從另一方面來說,帝王身邊的后妃,對帝王功德的影響,又是任何一個群體所不能代替的。大凡帝王無論怎樣德才兼備,一旦沉於女色,便會對愛妃言聽計從,而受寵者往往又都追求享樂,貪戀權勢,利用帝王的寵愛圖謀私利,助紂為虐,致使國將不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招致亡國之禍;唐明皇寵楊貴妃禍起蕭牆;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除此而外,宮庭還是權力的中心,后妃接近權力,耳濡目染,必將成為參與者。而一旦涉及這種權力之爭,又往往愈擴愈大,無法遏止。在中國歷史上,后妃們參與權力之爭的人無以計數。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制度下,除了極少數的女性取得成功之外,后妃們的命運總是悲劇性的。
外戚爭寵,也是寵位之哄群體中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外戚是憑著自己的親屬進宮當了后妃並且受寵而雞犬升天的貴族。他們有些本來並無太深的根基,但由於他們與皇帝有著特殊的關係,又與宮中的后妃一唱一和,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勢力,在朝廷內外興風作浪,甚至駕空皇帝,干預朝政,我行我素,搞得內鬨迭起,國無寧日。
自秦始皇統一後,外戚干政之事便不絕於史。西漢時期的呂氏家族,令劉氏天下搖搖欲墜,最終被王氏家族所取代;東漢時期,帝王頻繁更替,幼主事國太后臨朝不斷,外戚勢力不可一世;唐朝的武氏、韋氏、楊氏家族權傾天下,皇帝亦不能左右。如此歷朝歷代,莫不有外戚干政之事發生。
儘管外戚作為統治集團,左右朝廷大政,影響國勢興衰,但是中國封建制度卻決定了真正主宰外戚命運的並非是他們自己。不論他們的政治勢力如何強大,歸根結底還是皇權所賦。外戚要仰仗皇權、仰仗皇帝對他們的寵信。因而,外戚的一切政治活動,都離不開寵位之爭,只有得到皇寵,才能保持不敗之地,這是外戚們進行一切政治活動的根本所在。
作為封建帝王,他們對於宦官、后妃、外戚之間的爭鬥所帶來的禍患並非沒有察覺,甚至制定出種種法令,嚴加防範。但皇帝又離不開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們對他的支持,創業的帝王一般還比較清正廉明,業績卓著,相應的,宦官、后妃、外戚干政之事也未能主宰朝政。但是,後世守成的皇帝,卻往往忘記祖上創業之艱難,驕縱享樂、腐敗墮落。有的輕信讒言,有的乾脆不理朝政,從而導致宮廷內外,猜疑相嫉,爭寵奪位,最終是失德亂行,促成國家敗亡。中國封建社會皇權高於一切、任人唯親、裙帶關係的政治制度,派生出宦官制度、后妃制度、外戚制度等一系列毒瘤,為寵位之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皇帝與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們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約,致使封建專制制度的積弊越來越深。因此,封建專制制度是寵位之哄的根源,在某種程度上說,封建皇帝對寵位之哄應當負有相當的責任。
不過,無論這些爭寵、弄寵者曾經有過怎樣的囂張,甚至是不可一世,但除了武則天等少數成功者之外,絕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是悲劇性的。中國的皇帝言出法隨,隨心所欲地占有和支配社會上的一切,殺人如碾蟻,加之其主觀好惡的隨意性、偶然性及其喜新厭舊的本性,致使這群生活在皇帝身邊的人如履薄冰。受寵者也罷,遭貶者也罷,伴君如伴虎,整日都在提心吊膽中生存。今朝也許是心腹重臣、掌上明珠,明天也許就是屈死之鬼、階下之囚。其生死榮辱全都被皇帝把玩於股掌之上。這就決定了寵位之哄的矛盾之尖銳性,鬥爭之殘酷性,千刀萬剮、「人彘」、剁手、分屍……這些慘絕人寰的殘害手段,均在爭寵、固寵、弄寵的鬥爭中被使用。爭寵者們根本不顧國家社稷,一味尋求個人私慾的滿足。有的殘害忠良,將皇帝引入歧途,害國擾民;有的令皇帝沉迷聲色、不思朝政;有的為掃清奪權之路,不惜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總而言之,寵位之哄帶給國家和百姓的是無盡的禍患和災難。
然而,歷代爭寵奪位、鮮血淋淋地傾軋無一能擺脫皇權這條鐵的鎖鍊,其結局是爭鬥者們或者兩敗俱傷,或者舊寵換新寵,壞了朝政,亂了國家,敗了風氣,害了百姓,此乃我國封建政體的一大弊端。正因為這種腐敗的政體,使寵位之哄絕不會因其廝殺的慘烈、結局的悲哀而停止,相反,爭寵者野心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毒。
歷史在不斷向前發展,在諸多的歷史教訓中,寵位之哄留給後世的教訓更是深刻、沉痛的。通過這一側面,人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封建制度的糟粕,這也就是本書的立意所在。
本書以有限的篇幅,從浩繁的歷史記載中選出若干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爭寵的實例,採用以敘為主、夾敘夾議的形式,將歷史上一些為爭寵、弄寵、固寵而不擇手段的史實介紹給讀者,力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揭示封建制度下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以及這些鬥爭給國家、社會帶來的無盡災難。目的是以史為鑑,以響後人。讓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去更深刻、更廣泛地瞭解歷史、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本書力求生動翔實,通俗易懂,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擁有較多的思考空間,得出應有的結論。
前言
在中國社會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大致由宦官、后妃、外戚組成。對平民百姓而言,他們是達官顯貴,是高不可攀的上層;對天子而言,他們又是奴、是婢、是臣。由於他們生活在天子周圍,所以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皇權決定著他們的生死榮辱,另一方面,他們的存在及活動又對皇權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對其起著左右、制約的作用。
這批人物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重或輕,都像寄生蟹一樣仰仗著皇權,一朝受皇寵,便為人上人。因此,他們之間愈演愈烈地演繹著一場場無情的廝殺,在他們相互之...
目錄
前言
酒池肉林 妹喜亡夏
寵位上的尤物,也是亡國之君的幫兇!
妲己之惑 鹿台焚身
靠媚色得寵,「助紂為虐」,成周武王刀下之鬼,實屬該然!
美人一笑 傾國傾城
亂舉烽火狼煙,縱可博美人一笑,也能葬送江山社稷!
驪姬施計 弄權亂國
害人必害己。投水自盡與引頸自刎,殊途而同歸。
指鹿為馬 趙高專權
故意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者,下場必然是可悲的!
呂雉爭寵 同類相殘
致寵敵成「人彘」,其害人手段之殘酷毒狠,實令人髮指!
漢宮飛燕 啄殺皇孫
以色侍君,猶纏樹之青藤,樹死藤必枯!
竇后臨朝 外戚專權
作為一個女人,她才貌雙全;但為了爭寵,卻狠如毒蠍。
南風賈后淫亂兇殘
貌雖丑卻淫蕩成癖,性嫉妒且伴生凶悍,十足的「母老虎」。
「蓮」染泥污 蕩淫宮闈
淫行無度,白白玷污了「蓮」的聖潔。
韋后效顰 陳屍示眾
太極殿上的刀光血影,澈底粉碎了她的「女皇」夢。
三千寵愛 馬嵬葬身
風流天子的寵物,也難免玉殞香消,化作馬嵬坡前的一抔黃土。
「黑鳳」凶悍 氣煞壽皇
一個窩囊皇帝,遇上了一隻凶悍的「黑鳳鳥」,活該倒霉!
萬氏專斷 天子痴情
徐娘雖半老,皇帝卻愛得死去活來,萬氏真幸運也!
「八虎」居首 劉瑾亂政
得寵閹宦亂政,他是一個十足的「典範」。
寵至極頂 臣不忠賢
有「萬歲爺」的寵信,跋扈朝綱的閹宦才敢自封「九千歲」!
柔佞奸相和珅貪財
恃寵而斂財暴富,依佞而專權擅政,不可能長久,曇花一現而已。
梳頭太監得寵終生
梳一次時髦的髮型,便獲寵終生,真是「馬屁」拍到了「點」子上。
前言
酒池肉林 妹喜亡夏
寵位上的尤物,也是亡國之君的幫兇!
妲己之惑 鹿台焚身
靠媚色得寵,「助紂為虐」,成周武王刀下之鬼,實屬該然!
美人一笑 傾國傾城
亂舉烽火狼煙,縱可博美人一笑,也能葬送江山社稷!
驪姬施計 弄權亂國
害人必害己。投水自盡與引頸自刎,殊途而同歸。
指鹿為馬 趙高專權
故意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者,下場必然是可悲的!
呂雉爭寵 同類相殘
致寵敵成「人彘」,其害人手段之殘酷毒狠,實令人髮指!
漢宮飛燕 啄殺皇孫
以色侍君,猶纏樹之青藤,樹死藤必枯!
竇后臨朝 外戚專權
作為...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