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問世以後,從政府、軍事單位、學術界與NGO組織的運用,擴展到了商業用途,其間,科技決定論再次附身,特別是網際網路結合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載具後,如何釐清(網路)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再次成為重要的教學、研究與社會實踐課題。本書結合三位政治經濟學者之力,從網路之歷史、政經脈絡及其規範,以及網際網路與政治活動之聯繫,分進合擊,深入淺出,可以發揮教科書的功能,同時足以支援進階探索,襄助重要問題意識的提煉。
解析網際網路的迷思與弔詭
理解網路、科技與社會的虛實關係
作者簡介:
James Curran、Natalie Fenton及Des Freedman三人都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傳媒與傳播系」教授。
James Curran
講授與鑽研「傳媒、歷史與政治」,及「傳媒政治經濟學」,(合)著與編輯22本傳媒相關書籍,其中《有權無責》出版30餘年以來,更新已有七版,《傳媒與權力》有五種語言譯本。2011年,國際傳播學會以柯蘭教授對「傳媒、市場與民主」的終身學術貢獻,頒以首屆「艾德溫‧貝克獎」。
Natalie Fenton
專司「批判視野與政治傳播」的教學。她認為利潤與競爭,致使世人陷入極其不平等的資本主義體制。為此,她問津人們為了追求社會進步、改變世界而做的努力;投身於探索身分認同與民主形成過程中的傳媒角色,編著《新傳媒‧舊新聞:數位年代的新聞事業與民主》(2010)等書。
Des Freedman
負責「社會理論的智力基礎」與「研究傳媒與文化」等領域的召集及教學,本書之外,近作包括《傳媒政策政治學》(2008)、《傳媒權力的矛盾》(2014),擔任「報業與廣電自由學社」(1979創立)全國執行委員會委員,近日再擴大組成(英國)「傳媒改造聯盟」並任其主席。
譯者簡介: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主編《新聞學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現為《傳播、文化與政治》執行編輯。出版《傳媒公共性與市場》(2012)等七本書,(合)譯《傳媒、市場與民主》(2008)等十八本書,(曾)任「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章節試閱
第1 章
重新詮釋網際網路
James Curran
知名人士,從專家、公職官員、商界領袖與記者,無不在1990 年代紛紛預言,網際網路勢將改變世界。他們說,網際網路必定致使工商組織發生變化,有如革命一般;其後,就是繁榮與昌盛(Gates 1995)。新世代的文化民主就要降臨,主動權能在握的使用者(其後,人們稱之為「產消者」‘prosumers’)更要當家作主,既有的傳媒怪獸形將土崩瓦解(Negroponte 1996)。民主將要更新,機會來了;有些人更是說,通過公民投票,直接的e 政府階段已可預期(Grossman 1995)。世界各地的弱者與邊緣者,從此更能培力,專制獨裁必將倒臺,權力關係就要重組(Gilder 1994)。盱衡趨勢,作為全球媒介的網際網路已經縮小世界,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話,促進了全球各界之間的相互瞭解(Jipguep 1995; Bulashova and Cole 1995)。簡而言之,網際網路的力量無法阻遏:如同印刷術、火藥,網際網路永遠改變社會的勢頭,不可逆轉。
這些論點大多出於推測,純就網際網路的技術說技術。據其說法,網際網路具有獨到的技術性質,有利人們的交往與互動、行走全球無遠弗屆、價格低廉、速度飛快、串連成網、儲藏能量超乎想像。論者還認為網際網路無人可以控制,這些性質即將改變世界,讓人再也無法認識。所有這些預言必須先行假設,網際網路的技術必然重新設定所有的環境條件。以網際網路作為本位的信念於焉出現,等於是說網際網路是所有科技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它認為網際網路促進變化,跨越所有的障礙,是大多數諸如此類預言的核心。
乍看之下,這些預言似乎即將成真,顯得權威十足。中東的人民起義了,我們的互動方式、我們的購物型態,都在改變,新的方式出現了,境由心生,立刻就有說法隨之,指社會之所以改變,就是在回應新的傳播科技。對於新局面視若無睹的人,就是那些恐懼科技的人,他們藏匿在時光之繭,所有人都一清二楚的事情,他們全無感應:這就是說,網際網路重新打造世界。
有關網際網路衝擊力道的各種說法日顯真實,正從未來進入現在之際,反作用力卻已醞釀。麻省理工學院的大師雪利‧特克爾(Sherry Turkle)以叛徒的身分,扮演一葉知秋的角色。還在1995 年,眼見人們可以線上匿名交往,她曾大表慶賀,因為人們在此馳騁想像之能,進入「他者」,感官有了更多的解放潛能(Turkle 1995)。十六年後,她的看法已經改變,思路作了調整。讓人扼腕,她說,線上傳播可能相當淺薄、也會讓人成癮,人們內涵更為豐富、更為充實的人際關係,開發之路受阻(Turkle 2011)。另一位叛徒是白俄羅斯的積極活躍份子葉夫根尼‧莫羅佐夫(Evgeny Morozov)。以前,他總認為網際網路勢將削弱獨裁者,如今,他的宣告是,這個想法純屬「幻覺」(Morozov 2011)。其他例子在所多有,最初,雖然還是謹慎小心,他們仍然對於網際網路的解放力量,寄以希望,如今則徹底懷疑。後面這個類型的人,或許可舉約翰‧福斯特及羅伯特‧麥克切斯尼作為代表(John Foster and Robert McChesney, 2011:17),現在,他們這樣寫著:「網際網路的巨大潛能,在十多年之間,蒸發消失殆盡。」我們因此看到了左支右絀、讓人無所適從的矛盾證詞。大多數見多識廣的論者都說,網際網路注定是一種轉變社會的科技。如今事件的進展似乎確認了他們的預言。然而,另有少數一派,不願屈從,他們信心飽滿地抨擊,多數派的看法乖張悖謬。誰,哪一派,以及,什麼是正確的?
我們將以導論這一章,勾勒答案。依我們之見,對於網際網路將要帶來何種衝擊,其預測可以分作四組,逐一說明後,本章再逐次檢視,確認其虛實,同時檢視其預測是否成真。本章最後還將總結,檢視造成網際網路產生大小不一的效果,需要哪些條件。
經濟轉變
1990 年代,人們莫不宣稱網際網路就要創造財富與繁榮。這類預測的典型代表文字,可以舉《連線》(Wired)刊登的長文為例,這是一本美國網際網路社群的聖經,作者是該雜誌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 1999)。該篇文章的題名,以及標題下方的粗體解釋文字,設定了基調:「財源滾滾(The RoaringZeros):好消息,你很快就會成為百萬富翁。壞消息,每個人都會是百萬富翁。」
多少具有投機性質的這類預測熱潮,早在1995 年就已經傳染遍及主流傳媒。《西雅圖郵訊報》逕自宣布:「網際網路金礦開採熱潮已經絡繹上路。」(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6 December 1995)。「數以千計的人與公司都在放膽相搏。毫無疑問,千千萬萬金礦就在眼前,因為某種無比重要的東西,起於網際網路。」大西洋彼岸的《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25 July1999)也傳送了相同的訊息,「網路小子呼嘯而來」,「盡是財富」,相形之下,「(英國)彩券累計的獎金實在是小兒科,倫敦金融業的紅利也似乎只是飯店服務生的小費⋯⋯。」這些呼嘯而來的網路小子創辦了行號,如果投資這些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下注之人必能致富。力邀個人投資致富的請柬,另有權威的報告為其背書,財經刊物《商業週刊》宣稱,網際網路的財富就要如泉湧現(Business Week, October 1999)。「我們即將目睹的結果是:經濟與生產力成長首先會在美國炸出,其他國家隨後很快就能跟進。」(粗體強調是此處所加)。
諸如此類的預測在本世紀捲土重來,僅多了一項:解釋何以先前弄錯,但接下來很快就會實現。如今,我們聽到的說法是,1990 年代是網際網路的先導階段,發生了很多出乎人意料的錯誤。所幸,網際網路現在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網路自我證成,網路確實是轉變經濟的力量(Atkinson et al. 2010)。
這個預言揮之不去、再三重來、已經自成傳統,它的核心想法是,有了網際網路有了數位傳播,「新經濟」即將誕生。這個概念並沒有確鑿不一的內涵,也就多變,但通常挪用某些訴求。我們得到的說法是,網際網路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率的連結方式,供應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為此愈來愈見緊密,生產力與成長也就為之增加。網際網路是具有突破也有顛覆力的科技,催生了熊彼得模式(譯按:創造性毀滅)的創新風潮。網際網路有助於新資訊經濟的成長,西方社會的製造業固然式微,但其主要財富來源不再是重工業,實不相妨,因為取而代之的是新資訊經濟。
這個論理方式的核心要旨,可說相當神秘。它宣稱的是,網際網路在大型企業與新創公司之間,搭建了公平的環境,競爭條件已經為之改觀。網際網路既出,重新改寫了市場競爭的動力,捲起了旋風般的力量,商業創造力盡出。有了網際網路,現有的零售中介公司變成可有可無,新的市場機會分離了出來。有了網際網路,成本降低了,無法量產的成品也可以在全球市場找到安身之地,過去屢被忽略的利基(niche)需求,如今可以盡情伸張。我們得知,網際網路還對水平的、彈性化的組織情有獨鍾,它們能夠快速回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完全不是頭重腳輕、自上對下、福特組織那類巨型企業所可比擬。「小」還不只是靈巧,更是可以在網際網路年代的新經濟,得到培力與增長的機會。這就是賈伯斯(Steve Jobs)1996 年的自恃之言,他說網際網路簡直就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民主力量」,這是因為「小公司的表現可以如同大公司,同時還能讓人親近⋯⋯」(引自Ryan 2010: 179)。
「新經濟」這個概念經常披著專家的語言。如果想要知曉其見解,似乎就得學習新的詞彙:要能辨別「門戶」(portal)與「垂直的門戶」(vortal)的差別,必須知道網際網路、內聯網與外聯網的不同,還要能夠吸收一些惱人的概念,比如,「虛實整合企業」(click-and-mortar)、「資料倉庫」(data-warehousing),同時還要熟悉永無止境的縮寫詞,比如CRM( 客戶關係管理)、VAN( 加值網路)、ERP(企業資源規劃)、OLTP(線上交易處理)、ETL( 提取、轉換和加載)。假使想要加入陣容,成為瞭解這個未來趨勢的新鮮人,首先就得掌握這個新的教義問答。
網際網路的經濟衝擊具有累加的性質,尚未完成,因此,目前這個階段若要評估並予確認,實屬困難。雖說如此,積累至今的證據仍屬充分,我們仍有能力審慎地提出若干結論。第一,網際網路確實已經修改了經濟的神經系統,舉凡資料蒐集、供應商與生產者及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各種市場的構造、全球金融交易的數量與速度,以及工商行號的內部傳播之性質,無不改變,同時,大型企業如谷歌與亞瑪遜因應出現與興旺,以及新的產品與服務亦告湧現,這些均屬真實。然而,我們另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並沒有讓過去與現在完全斷裂,因為在它問世之前,企業集團業已廣泛使用各種電腦,各種電子資料交換系統(如電報與傳真)也是早就存在(Bar and Simard 2002)。
第1 章
重新詮釋網際網路
James Curran
知名人士,從專家、公職官員、商界領袖與記者,無不在1990 年代紛紛預言,網際網路勢將改變世界。他們說,網際網路必定致使工商組織發生變化,有如革命一般;其後,就是繁榮與昌盛(Gates 1995)。新世代的文化民主就要降臨,主動權能在握的使用者(其後,人們稱之為「產消者」‘prosumers’)更要當家作主,既有的傳媒怪獸形將土崩瓦解(Negroponte 1996)。民主將要更新,機會來了;有些人更是說,通過公民投票,直接的e 政府階段已可預期(Grossman 1995)。世界各地的弱者與邊緣者,從此...
作者序
前言
有了網路,政治(還)沒有改變
從柯P 說起
馮建三
有了網路,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那就什麼都無法改變,特別是長期的、廣義的政治效果。但是,因為我們都在用,整日電腦不離身,網路不離口,手機不離手,我們自己造就了自我實現的預言:通過每日的生活實踐,太多的人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那樣的高聲朗誦與同義反覆,再三認定網路衝擊了這個,衝擊了那個,包括衝擊了狹義的、選舉的政治。1
一個月前完成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既可預期,也是意外。大家知道國民黨會輸,但很少人預料輸這麼多。何故?大家都說,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人加上新媒體,又因新媒體的重度使用者就是青年人,兩個原因也就是一個原因:新媒體。表面看,這個說法有道理。台北市長當選人柯P 早就心知肚明,幾乎完全繞過傳統媒體,選戰期間僅有一次付費廣告,是因網路版點擊高而在十一月十九日,推出六十秒版的「這一票,你聽孩子的話」電視廣告。連勝文單是在選前五天,仍然抱著報紙不放,在四家綜合報紙刊登半版廣告十八次半,三分之一在頭版!
不過,柯文哲的網路有多成功?就看標準怎麼定。柯P 在Youtube 推出了三類廣告片。一種是所謂國際都會研習之旅,美國篇選前點擊1.4 萬次,日本篇6.7 萬。第二種是30 則市政主張,第三種是15 支情感訴求影片,平均分別有3.7859 與9.8112萬次點擊。台灣收視人口最高的前20 名頻道(很不幸,包括了7 或8 個24 小時「新聞」頻道,也包括定點播放新聞的台、中、華與民視)平均收視率約在0.35-0.45%,亦即7-10 萬人。
在Youtube 的柯P 影片,觀看(點擊)人數是累積至選舉當日,十或二十多天的人次,總計269 萬,並且,觀看的人是柯P 支持者的機會,挺大。電視新聞收看則比較不同,儘管也會反映既定立場,但成分低於網路收看者。假使一個(新聞)頻道一天有柯P 新聞2 則、重播1 次,那麼,七個(新聞)頻道一天就有196-280 萬人次(這還不包括五家無線台)。網路影片與電視新聞的收視質量,是無法直接比較;但是,這是重量不重質的年代,我們何妨只是比較收看的人數?若這樣比較,很明顯,傳統電視超過網路的人次,很多很多倍。
因此,比起電視,網路的宣傳效果不會更大。若看報紙,選前半年四報出現「柯文哲」的次數是867(聯合報)、842(自由時報)、724(中國時報)與609 次(蘋果日報),連勝文在前四報則依序是761、843、682 與630 次。假使只看出場次數,其餘不論,報紙大致「公平」對待兩人。如果報紙立場列入計算,支持柯P 的自由時報之昨日閱報率,超過聯合與中時的總合;是以,蘋果就是關鍵,那麼,這家港報可能挺柯大於挺連嗎?不太可能,因此,依據報紙的報導數量,假使能夠預測候選人的輸贏,柯P 早就勝出。
當然,新媒體不是只有網路或Youtube,還有手機、臉書,以及各種社交媒體⋯⋯等等。但是,不要忘了,這些新媒體的內容有二。一種轉載大眾媒體。第二種則是傳統的口耳相傳與口語攻勢,轉而在這裡進行,因此,這個部分的新媒體傳播,其實是人際傳播的延伸或擴大。
總之,前面這些段落的舉例,主要是要說,新媒體對柯P 是有正面效益,但幅度不宜誇大,老媒體對柯P 並沒有更壞,若不是更好。就此理解,網路等新媒體究竟在這次選舉的作用是啥,在沒有詳細研究之前,無法斷言。
近年來,政府的執政成績低迷、各種事故頻仍,無一不使社會氣氛沉鬱,無一不對執政黨不利,那麼,若用更為傳統的「賭爛票」解釋這次選舉結果,或許比青年人與新媒體的作用,來得大些?其中,最讓人詫異的新北市與桃園市,賭爛票的動力可能更是明顯:六都平均投票率是66.31%,台灣省十二個縣市是70.40,但新北市僅61.65%,桃園是62.73%,雙雙吊在車尾。傳統上投給兩市藍軍的人,以不投票表示賭爛,中間選民則投給非藍軍,以示賭爛。選後民進黨不敢浮誇,估計也是深知此番勝選,來自本身的實力,低於賭爛票的威力。
網路等新媒體與青年人足以帶來勝選,這是迷思。2008 年,歐巴馬從一般公民身上募集了可觀的捐款、贏得了民主黨初選及總統大選。但,不要忘了,歐巴馬也得到企業大捐款,選戰也由昂貴的專業人士操盤(當年贏得行銷大獎),斥資電視廣告就有2.359 億美元。這些傳統因素,加上當時經濟低迷已有多日、小布希也讓很多人怒氣衝天,又有金融核爆,才讓歐巴馬勝選。柯P 也許比歐巴馬更不傳統,但與其說這是新媒體帶來了勝利,不如說政經與社會文化等總體面向,乘以馬政府的表現實在給人太惡劣的印象,引爆於九合一的選票。
2010-2011 年,俗稱「阿拉伯之春」的出現,也很難說是新媒體促成。在六個起義的國度,巴林在2010 年的網路普及率,確實名列阿拉伯國家前五名。但全球5,200 萬推特用戶,僅有0.027% 在埃及、葉門與突尼西亞。臉書普及率在敘利亞是1%,利比亞是5%,埃及與敘利亞使用網路的人口不到四分之一,在利比亞是6%。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新媒體普及率高出許多,但統治者高枕無憂。若有阿拉伯之春,這是不滿與怨懟已有數十年,是日積月累所催生,不是推特與臉書的產物。敘利亞在1982 年就有叛變,葉門內戰1994 年才停止,巴林、埃及、利比亞與突尼西亞在1980 年代、1990 年代與2000 年代,再三上演抗議事件。
網路與手機所激盪的效能,在單一議題如洪仲丘案,或是台灣的太陽花社運(學運),以及香港的雨傘革命時,是產生了讓參與者培力(empowering)的感覺與作用。然而,另一方面,新媒體固然有助於這類臨時的、快速的、經常變動的「組織」的建立,但卻與這類組織是否能積累經驗與力量,沒有必然關係。這樣一來,這些假借新媒體動員與創建新型態組織的社會運動,是有後現代的嘉年華性質,它對於改變固有秩序的作用,若沒有更為傳統的組織與訴求,那麼,不一定能夠高估。究竟,這類抗議或起義行動,是會演變成為新穎且昭示了時代精神的實用組織,又足以創造實際與延長的效果,最終匯聚成為翻轉並引領新社會秩序的因子,導向不奪權,但改變社會的果實;或者,它(們)會是二十一世紀的薛西佛斯,不滿現狀的人群結合了新媒體,重回滾石上坡卻又不斷捲土重來的神話故事,在網路時代的搬演?這些不但是實踐問題,也是理論所應該問津與研判的課題。
就傳統的選舉政治來說,新媒體不是柯P (與民進黨)大勝的要素,更沒有人會說這是國民黨大敗的原因,但這不是指網路不起作用,而是指網路不起「獨立」作用,並且,這種有用但不是獨立的作用,多有突發效應的性質。率先大膽使用的人(組織或政黨)算是創新,若有作用、即便不是獨立作用,仍然可以看作是率先使用者得到的獎賞與報酬。往後,其他政治人都會跟進與模仿,到了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時候,決定輸贏的因素,就不會是新媒體,此時,新媒體仍然只是工具的事實,就會更清楚,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得在新舊媒體以外,另做定位。
柯P 說要「推倒意識型態的高牆」,他說的高牆是藍綠統獨。但是,政治大學逐年民調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析」(1992-2014)早就展現,主張急統或終極統一的比例,連年下降,最近(2014 年6 月)的調查僅有10.2%。藍綠作為主要政黨,都必須在這個框架下爭取將近九成民眾的支持,那麼,從這個事實看,要說藍綠在統獨會有差異,那就怪了;即便什麼是統,什麼是獨,政大的民調問得太過簡化,未能包括邦聯、大一中、一中屋頂等等主張。
很諷刺的是,台灣真正必須推倒的意識型態高牆,是截至目前為止,藍綠當中的主流力量都還緊抱不捨。藍綠要角很少挑戰當今的財經政策,優待資本與土地利得世界第一,致使稅收占GDP 比例世界最低,不會駕馭市場,反而誤解市場。柯P 挑戰錯了,所謂藍綠中間有統獨的高牆,其實是誤會。
柯P 錯了,有趣或說弔詭的是,雖然朱立倫可能低標準,也可能是虛晃一招,但如果「玩真的」,他倒是有潛力,可以打破真正的高牆。朱在參選國民黨黨主席時,發表〈找回創黨精神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千言聲明。這份文件的重點之一,或說應該是最重要的宣稱,如同「國王新衣」,說出了「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黑暗面已在台灣顯現,國民黨必須重建核心價值,提出各種符合公平正義的財稅制度及法令規章,使財富分配更合理;長期重視經濟成長的迷思更應轉化為追求有效率、更公平的分配;青年世代只要肯努力,就應有成功的機會;土地正義與環境永續都應是我們的主張。」
朱立倫是否低標準、是否虛晃一招,或是真正要再造孫中山主張的價值,只有他知道。但我們的大眾媒體無意就此探討追索,應該是千真萬確。朱發言之後,四家綜合報紙除轉載(於紙版或網路空間)之外,其後,所有評論重點全都在修憲與內閣制打轉。看來,傳統媒體對於朱的文件,採取「買櫝還珠」的認知,新媒體能夠撼動這個只知修憲而不知回歸憲法的「高牆」嗎?孫中山早就說了,「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只是實踐過程不是共產黨的作法,何況共產黨現在是不是掛羊頭,世人自有判斷。朱立倫的說法自然不會取用孫中山當年的演講詞,即便如此,台灣是不是應該走向歐洲,相對民主化的經濟與社會化市場的模式,有沒有可能?假使新媒體能夠將這個議題設定為未來選舉的主軸,引領傳統媒體,那麼新媒體的政治效果就算落實。
真正結合新政治與新媒體的例子,可能是西班牙的新興政治組織「我們夠力」(Podemos)。今年五月,它在歐洲聯盟民代選舉一舉得到8% 選票,半年後,它已經與主導西班牙政治的傳統左右政黨,幾乎並駕齊驅。十一月十五日,「我們夠力」召集大會,前來結盟的歐洲與拉美政黨,都對如何馴服而不是順從(金融)市場及其脫韁的力量,已有共識。這個政黨的組織與支持者,正是嫺熟網路等新媒體,運用舊媒體也很自如的青年教師與政治活躍份子,現任黨魁是10.7 萬網民投票選出的PabloIglesias,這位36 歲的政治人在電視談話節目中,大受歡迎。
前言
有了網路,政治(還)沒有改變
從柯P 說起
馮建三
有了網路,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那就什麼都無法改變,特別是長期的、廣義的政治效果。但是,因為我們都在用,整日電腦不離身,網路不離口,手機不離手,我們自己造就了自我實現的預言:通過每日的生活實踐,太多的人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那樣的高聲朗誦與同義反覆,再三認定網路衝擊了這個,衝擊了那個,包括衝擊了狹義的、選舉的政治。1
一個月前完成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既可預期,也是意外。大家知道國民黨會輸,但很少人預料輸這麼多。何故?大家都說,重要原因之一...
目錄
前言:有了網路,政治(還)沒有改變──從柯P 說起/馮建三
第一部 綜論
第一章 重新詮釋網際網路/James Curran
第二章 重新思考網際網路歷/James Curran
第二部 網際網路政治經濟學
第三章 網路2.0 與大片經濟學之死/Des Freedman
第四章 網際網路的委外規範/Des Freedman
第三部 網際網路與權力
第五章 網際網路與社群網絡/Natalie Fenton
第六章 網際網路與激進政治/Natalie Fenton
第四部 展望
第七章 結論/James Curran, Des Freedman and Natalie Fenton
跋:網際網路、報業「危機」與民主危機/馮建三
索引
前言:有了網路,政治(還)沒有改變──從柯P 說起/馮建三
第一部 綜論
第一章 重新詮釋網際網路/James Curran
第二章 重新思考網際網路歷/James Curran
第二部 網際網路政治經濟學
第三章 網路2.0 與大片經濟學之死/Des Freedman
第四章 網際網路的委外規範/Des Freedman
第三部 網際網路與權力
第五章 網際網路與社群網絡/Natalie Fenton
第六章 網際網路與激進政治/Natalie Fenton
第四部 展望
第七章 結論/James Curran, Des Freedman and Natalie Fenton
跋:網際網路、報業「危機」與民...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