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三言社出版的《解開成語中的科學密碼》改版書!
你知道「一髮千鈞」所引發的力學問題是什麼?
你知道「鉤心斗角」與古代建築有何關聯?
你知道「爐火純青」運用了光測高溫技術?
你知道「明鏡高懸」與透光鏡技術的關係?
你知道「以毒攻毒」和古代人痘接種術的關聯及後來發明?
成語是中國文化珍寶之一,來自某部古書,或某位人物,或某個歷史事件,大部分的人也能說上幾句,了解它的出處典故及意涵,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成語中蘊藏了豐富的科學知識與古代發明。
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醫學、數學、建築、生物學……,《解開成語中的科學密碼》就像是一個科技考古隊,從70則習以為常的日常成語中,逐一揭開隱藏在成語文字背後的中國古代科技智慧。
戴吾三博士用散文的文筆,生動地解析了基於古代科技知識之上的古代成語,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新穎別致;融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學術性於一體。是科技、文化界人士的文化參考書,也是教師、學生、家長的教學、學習參考書。
打開本書,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奇與發現!
章節試閱
經天緯地,照臨四方
<專文導讀一> 王道還
◆文字
相傳「倉頡造字,而天雨粟鬼神泣,則以其泄天地之祕也」,其中頗有深意,電影《臥虎藏龍》發揮得淋漓盡致。
《臥虎藏龍》以玉嬌龍為主角,關鍵在她識字。碧眼狐狸的武功,到頭來反而不及徒弟玉嬌龍,就是因為做師父的不識字。《臥虎藏龍》的情節,可說全由文字推展。這個布局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武俠小說恰是唯一以文字作為核心的文類--即便是武林盟主,都得不擇手段,出手搶奪《九陰真經》之類的武功祕笈。
中國人對於文字的魔力,認識得相當早。例如「文明」一詞出自先秦古籍,意思是「經天緯地,照臨四方」。武俠小說家演義文字魔力,可能出自「祖傳祕方」的俗世傳統。而最早的文字,往往只出現在神聖的領域內,果真藏有「天地之秘」,亦未可知,例如最古老的埃及文字,便刻在神廟裡一般人見不到的地方。
文字問世後,很快就世俗化,成為人文世界的基礎。經驗與知識經過文字編碼,可以超越世代,「照臨四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文字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卻少有人注意,那就是:經驗與知識以文字客觀呈現之後,就能當做批判對象。人文世界的開展,正是批判理性藉著文字砥礪磨堅的歷程。
◆科學
科學源自一種特殊的認知模式,也是一種運用批判理性的特殊方式。
例如直角三角形的勾股關係,各個古文明的工程師都會應用,學者還懂得用它解決其他幾何問題。但是只有後來的希臘人發展出幾何學公理系統。歐基里德在西元前三世紀完成的的《幾何學》,可說古今第一奇書,全書四百六十五條定理,沒有幾條是作者發明的,但是卻奠定了西方的科學傳統,正是因為歐基里德為幾何學創造了嚴密的理性架構。
科學不只是好奇心、想像力的飛馳,而是一種對於理性的特定信心與堅持。
◆成語--人文化石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與其他動物無異,利用自然資源是厚生之道,因此對自然不可能陌生。任何族群的傳統中,觀察與研究自然的成果,都是核心成份。
至於累積成就,推陳出新,就是另一回事了。話出如風,語言隨風而逝,人心與時變化,雖說一步一腳印,來時路上的腳印卻禁不起時間銷磨,而文字記錄不然。有意思的是,文字又自有生命,傳情達意,不必受往例限制。我們習用的辭彙、成語,其實都是當時認知模式的標本。成語是人文化石、歷史窗口,可供我們窺視古人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他們的自然知識。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實體,這樣的人文化石特別豐富。但是欣賞人文化石與欣賞自然化石一樣,需要學問,唯感官是問,最多只得皮相。例如東西古人都認識化石,甚至藉以想像蠻荒奇獸;學者推測,西方的惡龍,東方的祥龍,都可能源自史前巨獸化石。但是「自然史」概念,以至於生物演化論,最後全是西方人發明的。為什麼?
戴吾三教授解析中國人文化石的路數,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唯一門徑。讀者登堂入室之後,當更能領悟愛因斯坦的名言:
重要的問題不在為什麼中國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而是:為什麼西方發展出科學?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助理研究員)
鉤心鬥角——古代建築的斗拱
【出處】唐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曼回,檐牙高啄,各搶地勢,鉤心鬥角。」
【原意】感嘆秦始皇當年興建的阿房宮的巍峨壯麗和雄大氣派,同時批判了這種濫用人民脂血的極度奢華。
【用法】比喻某些官場,派別的人之間各用心機,互相排擠,明顯地帶有貶義。
「鉤心鬥角」,出自賦中所說的「心」指宮室中心;「角」指屋檐角。阿房宮之所以給人「鉤心鬥角」的視覺感,是遠望建築群密集形成氣勢,近看斗拱造成屋頂翹起的效果。「鉤心鬥角」後也作「勾心鬥角」,稱建築物或圖紙的結構精巧工緻。
到一些歷史名勝地旅,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除了千年古柏,就是莊嚴巍峨的宮殿或廟宇了。而觸目所見的古代建築,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有大屋頂和高高挑起的檐角,這成為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特徵。以致北京呼籲保留古城風貌,一段時間裡不少新建築都帶上個「大帽子」(即大屋頂),有學者批評,這是對繼承傳統的曲解表現。
話說回來,中國古代建築為什麼能做出大屋頂,它用什麼結構支撐?
中國古代宮殿樓閣都是木構建築,這與西方的石構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結構是用柱和梁支撐,屋檐角挑出,這是為了室內有充足的光線。支承出挑屋檐的結構,一方面須從內部構架向外大大延伸,另一方面又須向上抬高以造成屋檐的翹度。這些是怎樣做到的呢?正如已故著名建築家梁思成所指出:「是斗拱(托架裝置)起了主導作用。其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致如果不徹底了解它,就根據無法研究中國建築。它構成了中國建築『柱式』中的決定性特徵。
斗是一種方形木塊,因形狀如古代量米的斗而得名;拱是一種矩形截面的短枋木,外形略似弓而得名。斗拱處於柱頂與屋頂之間,安裝時斗和拱縱橫交錯層疊構成,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因其位置不同名稱也有別,如最下面的斗叫櫨斗,上面有華拱等。
斗拱的功用在於隨上部支承的屋檐,將其重量直接或間接地轉到柱子上,其形式隨時代而演變。由於斗拱有逐層挑出支承重量的作用,就可使屋檐出挑很多。當著建築物比較密集,遠遠望去,許多高高翹起的屋檐角,真像在比試爭鬥。難怪杜牧要用「鬥角」來形容阿房宮的建築。
「鉤心鬥角」後來演變成「勾心鬥角」,含義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今天當我們使用「勾心鬥角」時,不要忘了它的原義啊。
以管窺天——中國古代的天象觀測術
【出處】見《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另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隙視文。』」
【原意】比喻對事物或問題觀察不全面。
【用法】用在自謙所知道的很少,或譏刺別人所知極為有限。
因為通過管子看天,範圍有限,所以後人用以管窺天(也簡約為「管窺」)或以蠡測海來比喻所見極小。實際上,在沒有望遠鏡的古代,古人就是「以管窺天」的。通過特製的管子,古人觀察天體星象活動,曾達到很高的認識水平。
古代觀測天體沒有望遠鏡,起初古人就是直接憑藉肉眼觀察,這對大範圍的天象變化尚有餘力,但要比較精確地觀測微小變化就不夠了。聰明的古人就通過竹管或石製管的孔來縮小範圍觀測,逐步又想到製作刻有尺度並能轉動的儀器,其窺管也改用青銅鑄造。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認為,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先民就有科學的觀測活動。李政道設想當時已有「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能把天空中的固定點定位準確到零點幾度。整個儀器安裝在一個約十五尺長的直圓筒柱上,筒柱中心有一個孔。當古人通過盤邊的凹槽觀測天空時,每個槽中有一顆亮星(參見李政道主編:《科學與藝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因為缺乏文獻記錄,當初的儀器是否就如此,還不能遽下結論。
由實驗知道,用管子觀測天象,能除去側光的影響,提高暗星的能見度,用肉眼看不見的八等星,用窺管即可看見,有六等星的效果,而窺管的長度適當延長,效果更佳。可見,古人用管子觀測星星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根據文獻知道,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古人發明了觀測天體的渾儀。渾儀是模仿人目所見的天球形狀,製成一重重同心的圓環,整體看來就像一個渾圓的球,所以稱做渾儀。
據《隋書.天文志》介紹,渾儀有兩重圓環,外面的一重有三個環,是表示地平圈、子午圈的,用來固定安裝,也作為骨架,下面有柱子支撐。裡面的一重有兩個平行圓環,可以繞軸轉動。在這個雙環之間,夾著一根八尺長的方柱形管子,就是「窺管」。管子兩端各有一個直徑為一寸的圓孔。管子能繞著雙環中心貼著雙環旋轉。轉動雙環,可以把管子導向任何一個天體所在的赤經線上。再轉動管子,就可以把它朝向這條赤經上的任何一個點。環上都刻有度數和方位,因此,以管窺天,觀測天體,就能得到比較準確的數據。因此窺管是渾儀中的重要組件。
在天文儀器的發展中,窺管也被改進。宋代的沈括為了減少觀測誤差,把窺管下端的孔徑縮小,這樣可減少由於人眼挪動而造成的觀測誤差。到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更是大膽改革,乾脆把窺管的三邊管壁去掉,只剩一條兩頭帶著橫耳的銅條,這樣窺管就改稱「窺衡」了。
可以說,在西方望遠鏡傳入中國以前,窺管在觀測天體中功不可滅。
西方在發明望遠鏡前,也用過類似窺管的裝置來觀測天體。在西元10世紀的聖加爾西班牙文古抄本上有一幅圖,畫的就是西方著名天文學家托勒密在通過窺管觀測極星。
刻舟求劍——運動相對性的認識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原意】原為寓言故事,它嘲笑了失劍者的迂腐、呆板,不知變通。
【用法】比喻拘泥成例,不知應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刻舟求劍」也涉及到運動的相對性問題。古代學者曾對相對運動現象做過細致觀察,對有關問題做過認真的探討,並得出了一些比較正確的認識。
在「刻舟求劍」故事中,作者譏諷那個刻舟取劍者為「不亦惑乎」。可見,作者是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掉落江中之劍的。從物理學角度看,找到劍有兩種方法:1.記住劍掉落江中的位置或離岸上某標誌的方向、距離,即是以河岸作參照系。2.在船上做記號,然後根據船速和航行時間,劍掉落江中的時間,求出靠岸船與劍掉落地點的距離。即先以船作參照系,後再換算成地面坐標。此法顯然較麻煩,卻也可用。「刻舟求劍」故事雖然沒有具體討論參照系問題,但分析來看,古人顯然知道取劍的參照系及簡便的方法。
關於河岸、河水和船三者到底誰在運動的問題,曾經困擾過古人,因而便有認真地探討。晉代天文學家束皙認為:「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束皙是以整條河作參照系統的。當橫渡江河時,如果保持船與河岸的垂直狀態,船與河岸的相對位置就不會改變,而河水卻隨時地改變自己與河床(或船)的相對位置。這就使束皙得出了他的關於船與水誰在運動的結論。當然,渡船中的人不觀察河岸時,也只覺得水在流動,而船不運動。束皙的觀點無疑是對其他有關船的運動觀點(取不同參照系統)而提出的。
僅是船與河岸的關係問題要簡單些,這是人們在地面上最容易發現、也是最熟悉的相對運動事例。南朝梁元帝蕭繹在題為《早發龍巢》的詩中寫道:「不疑行舫動,惟看遠樹來。」表明了這種觀察。在敦煌曲子中有一首《浪淘沙》詞,對此做了更細致地描述:
五里竿頭風欲平,滿眼風波多陝灼,
張帆舉棹覺船行。看山恰似走來迎。
柔櫓不施停卻棹,子細看山山不動,
是船行。是船行。
這兩首詞微妙地刻畫了船與河岸山林的運動關係,既揭示了河岸、山林的視運動,也逼真地表現了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在人類文化史和科學史上,船與河岸、山林的運動關係成為論述運動的一個傳統例子,在今天也不失它的科學意義。
古人也注意到天上的相對運動現象。如束皙寫道:「仰遊雲以觀,日月常動而雲不移。」晉代葛洪寫道:「見遊雲西行,而謂月之東馳。」在這裡,任何人也不會否定,急速飄動的是雲,而不是月球。但從視運動角度看,人們得到的結論正相反。這相反的結論,恰恰是相對運動的例證。
以毒攻毒——預防天花的接種技術
【原意】用含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疾病。
【用法】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點、弊端對付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種壞東西來抵制另一種壞東西。
「以毒攻毒」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在中國古代醫學中早有運用,如用烏喙治療癰疽,塗狂犬腦漿預防狂犬病,服用羔蟲末預防羔蟲病等。而「以毒攻毒」最成功的應用是人痘接種預防天花,這是中國對世界人類保健的一項偉大貢獻。可以說,沒有中國人痘接種術的發明,就不會有英國醫生琴納牛痘接種術的發明,也就不會有1997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天花病毒消滅的事件。
「以毒攻毒」的治療思想在中國產生較早,古醫生中不乏這方面的記載。如西元四世紀初,晉代葛洪所著《肘後方》醫書中,就明確記載有預防狂犬病的方法。具體作法:把咬人的狂犬殺掉,將狂犬腦漿敷貼於被咬者的傷口,由此可防治狂犬病。隋代巢元方等人編著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有射工病(與現代醫學的恙蟲病、斑疹傷寒相似)的防治方法:「若得此病毒,仍以為屑,漸服之。」即是說,用恙蟲研的碎末做藥物服用預防。唐代孫思邈創建了用病人生瘡的膿汁、血汁,以小刀接種於健康皮膚下以防治癤病的方法。雖然以上方法在操作和實際效果上還有些問題,但其治療思想是十分可貴的。
「以毒攻毒」治療思想的進一步應用,便促使創造了預防烈性傳染病天花的方法。
天花約從西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因為是由戰爭中的俘虜帶來的,所以又叫「虜瘡」。以後中醫書上有不少別稱,如叫「天行斑瘡」、「豌豆瘡」、「疱瘡」等。天花到十五世紀甚為猖獗,不僅百姓深受其害,甚至統治者也不能倖免。據說清朝順治皇帝就是因出天花死去的。
在長期醫治天花的實踐中,約到十六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終於發明了預防天花的辦法——人痘接種法,由此在人類預防醫學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據史書記載,當時已特設痘疹專科,有專職醫生。西元1681年,清政府曾專差迎請江西痘醫張琰,為清王子和旗人(貴族)種痘。據張琰在西元1741年所著的《種痘新書》中說:「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不過二三十耳。」如張琰所說,只有約千分之三不成功,可見種痘術在十八世紀中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發明的種痘術,先後有過幾種方法,主要有:
(一)痘衣法。用得了痘瘡的兒童的襯衣,給被接種的人穿上,使此人感染。
(二)痘漿法。用棉花蘸染痘瘡漿,塞入被接種兒童的鼻孔裡,使該兒童感染。
(三)旱苗法。把痘痂陰乾研細,用銀管吹到被接種兒童的鼻孔裡。
(四)水苗法。把痘痂研細並用水調勻,用棉花蘸染,塞到兒童鼻孔裡。
上述四種方法,痘衣法和痘漿法比較原始,早苗法把痘痂作為痘苗,在方法上已大大改進;而水苗法比旱苗法更加進步。自從旱苗法和水苗法發展以後,對痘苗的儲存也很講究。把脫落的痘痂用烏金紙包好,緊封在乾淨的瓷瓶中,用時取出加清水研成漿糊,用新棉花蘸染,捻成棗核大小,塞入鼻孔。
痘苗最初是用天花的痂,這叫做「時苗」,實際上就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所以危險性比較大。後來改用經過接種多次的痘痂做疫苗,叫「熟苗」,熟苗的毒性已減,接種後比較安全。在清代朱奕梁著的《種痘新法》中說:「其苗傳種愈久,則藥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若時苗能接種七次,精加選煉,即為熟苗。」由這段文字可見,當時在人痘苗選種培育上已完全符合現代疫苗製取的科學原理了。
十七世紀,我國種痘術不僅推廣到全國,而且傳播到海外。西元1688年,俄國首先派醫生到北京學習種痘,此後又由俄國傳入土耳其和北歐國家。1722年,英國駐土耳其伊斯蘭堡大使夫人蒙塔古夫人(M.W.Montagu),讓她的兒女全種上痘,並把種痘術帶回英國,在歐洲廣為宣傳。至於日本等臨近中國的國家,種痘術在十八世紀中葉直接由中國傳去。
西元1796年,英國醫生金納接種牛痘預防天花試驗成功,由此才逐漸取代了中國的人痘接種術。
千變萬化——古代科幻機器人
【出處】《列子.湯問》:「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原意】形容動作、現象或事物變化繁多。
【用法】形容變化無窮。
源自《列子.湯問》篇裡的故事,主要內容也見《列子.周穆王》篇。故事說:周穆王去西方巡視,返回的路上遇見一位技藝高超的巧匠,名叫偃師。偃師說他造出了一些新奇東西,想請穆王看看。第二天,偃師拜見,穆王問:「跟你同來的是什麼人呀?」偃師回答:「是我造的能歌善舞者。」穆王驚奇地看去,只見那人疾走緩行,彎腰抬頭,完全像個真人。偃師搖一下那人的頭,它唱起歌來,歌聲合乎樂律;偃師動一下那人的手,它跳起舞來,舞步符合節拍,其動作變化多端,隨心所欲。表演結束後,偃師把假人拆散展示給穆王看,原來它整個都是用皮革、木頭、膠、漆和白灰、黑炭、丹砂之類顏料製成的。只見體內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面筋、肉、肢、骨、毛髮、牙齒,樣樣俱備。穆王讚嘆不已地說:「人的技巧竟能與創造萬物的天相比啊!」
偃師是一個虛構人物,《列子》的這則故事實際是一個科學幻想,它反映了古人敢於以當時已有的科學認識為依據,來做大膽合理的想像。
《列子》成書約在魏晉時期,距今有一千七百年。當時的科學技術還遠不能製造出堪與真人媲美的機器人,因而不少人認為《列子》中的「機器人」是一個神話。其實,認真地分析原文,可以說《列子》中的「機器人」故事是科學幻想而不是神話。
神話是指古人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解釋和美麗嚮往,或者是指荒誕無稽之談。而科學幻想則是以科學知識為依據,對還沒有實現的事物的合理想像。
分析《列子》的「機器人」故事可以看出:
首先,「機器人」的結構材料都是自然界的現實物質,是「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類「皆假物也」。「假物」就是代用品的意思。模擬人的功能雖沒用肌肉骨血一類生物材料,但也絕不需要什麼超現實的神秘物質,這和我們所熟悉的許多神話人物的身體結構判然不同。
其次,器官的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系統論意義上的相關性。如心與口,肝與目,腎與足,……穆王「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行。」這種關聯性的觀點與當時已較成熟的中醫學理論有關。約在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就充分體現出有機整體觀的思想,認為五臟雖深藏於體內,但其功能的盛衰卻能通過經絡反映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黃帝內經.靈樞》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明確指出了五臟與體表、器官的聯繫。今天的科學研究表明,《黃帝內經》的整體觀思想有其合理性。
再有,春秋戰國時期,機械技術已運用得比較廣泛,《列子》所記「機器人」,決非孤例。古籍記載另一個有關「機器人」的故事說:「巧工為母作木車馬,木人御者,機關備具,載母其上,一驅不返,遂失其母」(王充:《論衡.儒增》)。雖然這一故事缺乏技術製作細節,真實性難以詳考,但在戰國時期做成一種自動車輛(不涉及方向調整),是完全可能的。
而晚些年代有確切記載的自動機械就更多了。如著名的指南車和記里鼓車,這兩種車不但自動機械裝置複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控制論機械」,而且其「機器人」的自動性一個比一個進步。指南車「由於齒輪系的作用,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南方」。而記里鼓車的木人手臂因機械作用則「車行一里擊鼓一次」,而且每行十里,一個撥子「撥動另一個木人的手臂,使木人擊鐲(一種鐘狀銅器)一次」。記里鼓車還表明:古人有能力為「機器人」找到一種發聲途徑。
由上述可見,《列子》所說的「機器人」故事,既有合於理論體系的科學認識作依據,也有一定的機械技術水平為前提,因而可以說它是科學幻想,這在科學史、文化史上都是有意義的。
【編按】
西元1999年日本科研人員研製一種能產生多種表情的機器人,其結構所用的材料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金屬、非金屬之類。西元2000年,中國科研人員研製出一具「中國模擬人」,「皮膚」和「肌肉」都由高分子材料製成。這具「模擬人」五臟俱全,從X光片上看,可清楚地看見其「骨骼」、「器官」,與醫院裡所拍攝的真人X光片效果一模一樣。
經天緯地,照臨四方 王道還◆文字 相傳「倉頡造字,而天雨粟鬼神泣,則以其泄天地之祕也」,其中頗有深意,電影《臥虎藏龍》發揮得淋漓盡致。 《臥虎藏龍》以玉嬌龍為主角,關鍵在她識字。碧眼狐狸的武功,到頭來反而不及徒弟玉嬌龍,就是因為做師父的不識字。《臥虎藏龍》的情節,可說全由文字推展。這個布局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武俠小說恰是唯一以文字作為核心的文類--即便是武林盟主,都得不擇手段,出手搶奪《九陰真經》之類的武功祕笈。 中國人對於文字的魔力,認識得相當早。例如「文明」一詞出自先秦古籍,意思是「經天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