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清華的故事》積累作者於新竹清華大學任教時期,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共一百六十餘篇。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有北京清華簡史、庚子賠款與運用、歷任校長事紀、清華風雲人物及西南聯大二三事等內容;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有在台發展簡史、校園景觀地理與建物、傑出教師與校友、教學研究貢獻等說明;第三部分為兩岸清華,有各項名人與文化紀念會、兩岸校長面談、兩岸校友聚會、兩岸學術交流等互動,並附有胡適、林語堂、殷海光、梁實秋、錢穆等清華名人事蹟,展現清華大師如林的光輝過往。全書以故事性為主,偶有幽默風趣之語,加入個人情感與見解,展現對清華的熱愛。
作者簡介:
▍陳力俊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1977年應聘到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任教,曾任清華大學材料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委。200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院士,並為世界科學院院士與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士、美國真空學會會士、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曾獲美國礦冶與材料學會William Hume-Rothery獎、美國電化學學會電子與光子學門獎 。於2010年2月接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至2014年2月卸任。現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及清華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章節試閱
▋清華學校成立經過
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為統籌考核留學生,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遊美學務處」並附設「肄業館」,並設址於「清華園」。7月17日遊美學務處正式建立,後任命外務部署左丞、左參議兼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擔任總辦,學部員外郎范源濂和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駐美公使館參贊容揆任駐美學生監督,三年間共組織三批近200人(1909、1910、1911年各47、70、53人)赴美留學。(從1909年到1918年,共有499名學生使用庚子賠款的返還部分留學美國。)
1911年2月,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總辦周自齊兼任監督,會辦范源濂、唐國安兼任副監督。3月30日(三月初一)暫行開學儀式(中等科),4月1日高等科開學,教師多從美國聘請,遊美學務處也遷入工字廳辦公。10月,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挪用退還賠款彌補軍費,學堂經費斷絕,原定正式開學儀式取消,11月9日正式停課。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5月1日,學堂改名「清華學校」開課,裁撤遊美學務處。唐國安為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教務長,在校生約500人,教員30餘人,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培養「領袖人才」。[1]
[1]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臺北(1996年)。
▋清華因何得名?
民國前三年(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學部奏准將北京西直門外「清華園」作為遊美學務處興建「肄業館」館舍之用,是為清華得名之始。後將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於民國前1年(西元1911年)4月初1日(陽曆為4月29日,是為清華校慶日之由來)正式開學,在工字廳舉行開學儀式,遊美學務處亦遷入工字廳辦公。民國成立之後,將「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民國17年北伐成功,8月,國民政府改「清華學校」為「國立清華大學」。
至於「清華園」的命名,則有兩種說法,一為取義於「水木清華」,工字廳北側建築主體景觀後廈,正廊上懸掛「水木清華」匾額,為清聖祖玄燁康熙皇帝御筆。史載康熙題匾出自東晉謝混〈遊西池〉詩句:「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1],一般清華人都以為取名自這裡。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三藏聖教序〉[2]的幾句話:「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根據記載,「清華園」在明代為私家花園。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為誠親王胤祉(允祉)賜園,本名「熙春園」。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園被劃分為東、西兩園,東為春澤園,西為涵德園,分別賜給悖親王綿愷、瑞親王綿忻。咸豐二年(1852年),文宗皇帝奕詝在其將「朗潤園」匾連同其詩賜給其兄弟恭親王奕訢之後,也照樣給他的另一兄弟敦郡王奕誴的涵德園題匾,賜名「清華園」,所以「清華」出自〈大唐三藏聖教序〉反較可能,尤其「水木清華」雖為康熙皇帝御筆,康熙朝並無「清華園」之名;「朗潤園」現為與清華大學毗鄰的北京大學一部分;至於真正源於何者,尚待進一步考證。
謝混是山水詩先驅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地位,他首開玄言詩向山水詩轉移的先河,曾作詩鼓勵族姪謝靈運的詩文,說頗有創意、又有通達風度,名家風格,如果能加以雕琢、渲染,將是篇篇美文瓊詩,是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引路人。
謝混〈遊西池〉全詩如下:
悟彼蟋蟀唱,信此勞者歌。
有來豈不疾,良遊常蹉跎。
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回阡被陵闕,高臺眺飛霞。
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褰裳順蘭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歲月,遲暮獨如何?
無為牽所思,南榮戒其多。
本詩開頭借《詩經》的兩首詩言志抒懷,最後兩句出自《楚辭》與《莊子》,通過寫景抒發了時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玄言義理,又側重於對景物的精微描繪;謝混的詩歌對東晉詩風的推移有一定影響。至劉宋謝靈運繼起,以清新的山水詩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詩,遂完成了詩風的變革。他的〈遊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句,明朝萬曆年間學者胡應麟認為可與謝靈運「池塘生春草」、「清輝能娛人」等名句媲美。
[1]謝混字叔源,為謝安之孫,「少有美譽」,又「善於屬文」,曾為時人認為「風華江左第一」,被晉孝武帝司馬曜看中為女婿,娶晉陵公主,不幸在政爭中,得罪了以後篡晉的宋武帝劉裕,被迫在獄中自盡。劉裕篡位後曾表示後悔說:「吾甚恨之,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
[2]〈大唐三藏聖教序〉,有趣的是全文見於《西遊記》第一百回「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嘗聞二儀有象,顯覆載以含生;四序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鑑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天地包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象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象顯可證,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沖虛,乘幽空寂。宏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仞而亙古;若潛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導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挹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然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古者卜形卜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見常隱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像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禽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佛有經,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傳訛邪正之術。我僧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真敏,早悟三空之功;長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使千古而傳芳。凝心內境,悲正潛靈;栖慮玄門,多門訛謬。思欲分條,是以翹心淨土,策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沙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步;百重寒暑,歷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欲達。周遊西宇,十有四年。窮歷異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三乘六律之道,馳驟於心田;一藏百篋之文,波濤於海口。爰自所歷之國無涯,求取之經有數。總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計五千四十八卷,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溫火宅之乾焰,共拔幽途;朗金水之混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昇。昇墜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嶺,凌雲方得泫其華;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由所負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矧以人倫有識,寧不緣慶而成慶哉?方冀茲經傳佈,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美國退還多索庚款興學始末
「辛丑合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以當時中國人口每人一兩計),年利息4厘,分三十九年付清,本利合計共九億八千二百多萬兩,加上地方賠款兩千萬兩以上,總數超過十億兩,以清國關稅和鹽稅作擔保,此即「庚子賠款」。辛丑合約賠款在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最初須由中華民國承受;之後,各國由於考慮到中華民國支付賠償的壓力,擔心國際輿論批判及損及本國在中國的權益,部分賠款得以免除或廢除。
美國部分:
1905年至1909年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先生,成功協助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先生運作,在美國國會通過法案中,指明將美國退還多索的庚款作為高等教育之用,而為歷史上所稱的「庚款興學」由來。1908年12月28日,美國免除了折合11,961,121.76美元的賠款,將其用於清華大學的建設。這筆款項,連本帶利,共達28,992,261美元,分三十二年撥付,1909-1910各483,095美元,1911-1914各541,198.78美元,1915為724,993.42美元,1916-1931各790,196美元,1932-1940各1,380,378美元。由後來掌管清華基金之「中基會」帳目來看,詳細數目雖有出入,但也大致達標。
1924年5月21日,美國國會同意免除賠款中美國部分最後一部分,折合6,137,552.90美元,退回餘款本利1250餘萬美元,作為「中國教育文化基金」,並成立「中國教育文化基金會」管理。[1]
[1]王樹槐,《庚子賠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1),台北(1974)。
▋清廷駐美公使梁誠是促使美國退還庚款有功第一人嗎?
1904年年底由於銀價下跌,金價上升,一些列強國家覺得以銀為準還款不划算,向中國政府提出以金為準來還款。清廷駐美公使梁誠[1]於12月1日銜命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商議庚子賠款維持以白銀賠償,海約翰以需得國際共識為由,未予正面回應,但梁誠得知,美國政府內部早知「庚款實屬多索」,在12月5日與海約翰會談時「婉切琢磨,動以大意,感以邦交」,海約翰為之動容,允諾研議退款;梁誠乃積極活動,遊說美國朝野,「運動議紳、報館發論贊成,以期決可」,建議美國政府,重新核算,將多索部分的賠款退還給中國。1905年上半年,梁誠活動取得顯著效果,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對此表示同情[2],老羅斯福總統與新國務卿路提(Elihu Root)會商後,也在1905年5月2日同意重核,並將結果告知梁誠。
其後兩年,中美外交因諸多事端與爭議,陷入低潮,退款一事遭老羅斯福政府擱置,直到1907年6月15日,路提正式通知梁誠,對賠款數字核實修正,並告知總統答應在下次國會召開時,將建議討論退還庚款餘額一事,庚子賠款「凡超出實際賠償美國和美國人所需數額部分,自願解除中國法律上的償付責任」,歸還中國。在1907年12月3日,美國總統老羅斯福提出,並於1908年5月25日,由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核准退款,12月28日,美國政府發布退款命令,退款將於1909年1月1日生效。
根據1905年4月8日梁誠致外務部的信函內載「似宜聲告美國政府,請將此項賠款歸回,以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在美廷既喜得歸款之義聲,又樂觀育才之盛舉。縱有少數議紳,或生異議,而詞旨光大,必受全國歡迎。……在我國以已出之資財,造無窮之才俊,利益損益已適相反。」此建議遭到當時北洋大臣袁世凱反對,提出用退款辦實業,開發路礦,時值美國的排華法案餘波導致中國國內抵制美貨運動以及粵漢鐵路正議收回,中美邦交陷入低潮,退款交涉陷於停頓狀態。此後,美國的宗教界和教育界的人士,尤其是駐華大使柔克義在1905年中國發生抵制美貨運動之際,向羅斯福總統建議用退還庚款餘額的方式平息中國人的憤怒,並建議將退還之款供中國政府派遣學生赴美留學,持續力主專款專用,從美國的長遠利益出發,倡議退款興學和接受中國留學生對美國的好處,遊說總統,接受了退款興學計劃。
梁誠是第一個正式向美國政府提出退還多索庚款的建議者,也是多方積極及有效遊說美國朝野支持者,歷盡艱辛,克服困難,終於在符合兩國共同利益的情形下使中美達成退款興學決議,是「美國退還庚款有功第一人」,當之無愧。
[1]梁誠(1864年-1917年)(Sir Chentung Liang Cheng),廣東番禺黃埔村(今廣州海珠區)人。12歲成為清政府向美國派遣官費留學生之一,因清廷政策改變,1881年,梁誠與其他留學生一起尚未畢業就被召回國。梁誠留學六年,為他以後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初在總理衙門做事,不久隨張蔭桓公使赴美,後任使館參贊,從此開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在1903年至1908年間,曾擔任晚清駐美國公使(當時清廷駐外使節,尚無大使銜,駐美公使為清廷駐美最高外交使節),並代表清政府出訪美洲多個國家,獲美國耶魯大學、麻州庵莫斯特學院榮譽博士學位。由於為清廷爭回部分庚子賠款,用以支持學生赴美留學。而當年所設的遊美肄業館,後改稱清華學堂,為清華大學前身,有「清華之父」之稱。他還協助張之洞從美國手中爭回了粵漢鐵路的築路權。後任駐德公使,1912年2月5日,聯合駐英公使劉玉麟奏請速頒詔旨決定共和。[3]
[2]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1854-1914年),美國外交官、曾任美國駐清廷(1905-1909年)、俄羅斯(1909-1911年)、土耳其(1911-1913年)大使,為知名漢學家、藏學家。柔克義成功協助清廷駐美公使梁誠先生運作,在美國國會通過法案中,指明將美國退還多索的庚款作為高等教育之用,首先用於培養赴美留學的留學生,而清華學堂即是留美預備學堂,前往美國留學的留學生,在這裡先了解美國的口語、習俗等,而為歷史上所稱的「庚款興學」由來。
[3]梁碧瑩,《梁誠與近代中國》、中山大學出版社,廣州(2011年)。
▋清華學校成立經過
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開始退還庚款。為統籌考核留學生,外務部與學部上奏設立「遊美學務處」並附設「肄業館」,並設址於「清華園」。7月17日遊美學務處正式建立,後任命外務部署左丞、左參議兼學部丞參上行走周自齊擔任總辦,學部員外郎范源濂和外務部候補主事唐國安,駐美公使館參贊容揆任駐美學生監督,三年間共組織三批近200人(1909、1910、1911年各47、70、53人)赴美留學。(從1909年到1918年,共有499名學生使用庚子賠款的返還部分留學美國。)
1911年2月,肄業館改稱「清華學堂」,總辦周自齊兼任監督...
作者序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自序
本人自1977年起在新竹「清華大學」任教,迄今已超過四十二年,幾乎沒有間斷在「清華園」渡過,緣分非淺。基於個人對歷史的興趣,再加上有緣擔任系主任、院長、校長等行政職務,也較有機會覽閱一般同仁少接觸的資料,同時多有機會向師生同仁講述清華典故、逸事,漸自許為業餘校史研究者;在2014年卸任校長職務後,在網路上開闢「清華一百問」部落格,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累積下來,條目超過一百則,共十餘萬字。
有感現今尚未有從新竹清華人的觀點,講述清華大學故事的專書,決定嘗試整理增補部落格文章集結成書;「清華大學」是一本大書,源自美國退還多索的「庚子賠款」,而與民國同壽,校史波瀾壯闊,執國內高教之牛耳,影響無遠弗屆;而自1949年兩岸分治後,各自有獨特的發展軌跡;由於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同根同源,於1956年在原北京清華梅貽琦校長主持下在台灣新竹建校,前五任,共二十五年,校長都是北京清華校友,典章制度多一脈相承,因此本書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近年來,由於兩岸清華特殊淵源,有密切的互動,因而第三部分主題為兩岸清華。至於國共分治後的北京清華,由於熟悉度低以及資料取得之不易,則未列於本書範圍之內。
限於本人專業能力,無法以嚴謹修史的方式做一較全面的梳理,只能以管窺所見,選擇本人較熟悉或感興趣的重點以條目問答方式鋪陳,類似紀事本末體,方便增補調整。本書取名「清華的故事」,而非「清華的歷史」,即點明內容以故事性為主要考量,並無企圖作全面之記述。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史家陳寅恪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北京即將城破而倉皇逃難之際,取南宋李心傳著《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誦讀:「讀到汴京圍困屈降諸卷,取當日親身目睹之事與史料印證,不覺汗流浹背」,即陳所謂「讀史早知今日事」。1900庚子年,中國正因「八國聯軍」幾至亡國,因而有「庚子賠款」,導致「清華大學」的誕生。近年來中國大陸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勢,正向「富民強國」邁進,無奈備遭「第一強國」亟力打壓之際,更在2020庚子年,平地一聲雷,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病,西方列強主流媒體趁機排山倒海似地對大陸口誅筆伐,各國政府祭出撤僑、停航、禁止入境等措施,彷彿又呈現120年前北京圍城之光景。在為「清華的故事」作序之時,不禁為兩個庚子年,中國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之下,遭遇的相似之處,感到驚慄。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要感謝黃鈴棋小姐精心編校,林靜宜助理騰打部分資料,同時承蒙「清華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慷慨授權節錄部分文稿以及使用珍貴圖片,在此一併致謝。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自序
本人自1977年起在新竹「清華大學」任教,迄今已超過四十二年,幾乎沒有間斷在「清華園」渡過,緣分非淺。基於個人對歷史的興趣,再加上有緣擔任系主任、院長、校長等行政職務,也較有機會覽閱一般同仁少接觸的資料,同時多有機會向師生同仁講述清華典故、逸事,漸自許為業餘校史研究者;在2014年卸任校長職務後,在網路上開闢「清華一百問」部落格,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累積下來,條目超過一百則,共十餘萬字。
有感現今尚未有從新竹清華人的觀點,講述清華大學故事的專書,決定嘗...
目錄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自序
▍北京清華
清華簡史
清華學校成立經過
清華因何得名?
美國退還多索庚款興學始末
清廷駐美公使梁誠是促使美國退還庚款有功第一人嗎?
慈禧太后、袁世凱與美國退還多要的庚款的牽連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清華基金沿革
1928年「中基會」改組始末
趙元任是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榜眼」,「狀元」是誰?
胡適是清華校友嗎?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清華直接留美生為什麼南方人遠比北方人多?
何謂「清華大學早期特別生」,有哪些類別?包括那些名人?
何謂「稽勳留學生」,清華人中有哪些是「稽勳留學生」?
清華從一門一樓開始,有何歷史滄桑?
清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是受誰影響?
清華以紫色為校色代表什麼?
清華第一任校長是誰?
清華學校第二任校長周詒春簡歷
清華早期任期最長的兩位校長周詒春與曹雲祥學經歷有何相似之處?
羅家倫校長在清華的興革與貢獻
正名國立清華大學的羅家倫校長為何與清華僅有兩年之緣?
振動學術界「國學院四大導師」是如何成局的?
「教授的教授」陳寅恪上課三不講是什麼?
「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吳宓與陳寅恪
「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王國維傳略
「百科全書式學者」梁啟超傳略
梁啟超為何鼓勵其二子梁思成與梁思永分別赴美研習建築學與考古人類學?
「漢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傳略
「清華國學院」聘用李濟為講師始末
對日抗戰前清華學制沿革
1926年,清華成立17學系,有哪些特色與變遷
從1909到1929年,舊制清華留學生總體情況如何?
1929-1945國立清華大學時期,資助留學概況如何?
廈門大學為什麼有「南方清華之譽」?
西南聯大與清華有何淵源?現址為哪一所大學?
朱自清與清華的淵源為何?
附錄:「朱自清:文學教育與清華記憶」演講致詞
西南聯大校訓與校歌為何,有何緣由?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緣由與內容為何?
西南聯大二三事(一)─敘永分校
西南聯大二三事(二)─昆明「一二、一」事件
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八十一人中,有幾位清華校友?幾位清華教授?
為什麼清華在現代中國新詩發展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清華素無外交專業系所,而外交人才輩出,是由於甚麼因緣際會?代表性人物有誰?
附錄:「清華外交學人小傳」序
1950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發展盛況
大陸中國物理學會認為對中國物理發展最有貢獻的五位物理學家都是清華人嗎?
「清華四大才子」有「天妒英才」之痛嗎?
中國科技界的三錢與清華有何淵源?
利用庚款清華基金留學美國一共有多少人?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
梅貽琦校長名言思緒源流與英譯
梅貽琦校長為什麼於1948年12月搭政府專機離開北京,從此永久告別清華園?
▍新竹清華
新竹清華建校經過
清華在台灣何時以「國立清華大學」為名運作?
新竹清華是否因持有清華創校大印而為兩岸清華正統?
清華大學庚款基金還存在嗎?它的孳息是怎麼分配的?
「清華大學基金」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
清華校地有多大?原來屬於那個單位?
成功湖是人工湖嗎?在日據時代有何用途?名稱由何而來?
「相思湖」因何而得名?有多大?
「昆明湖」因而何命名?有多大?
梅校長與新竹清華
梅貽琦校長曾兩任教育部長嗎?有何曲折?
「梅校長墓園」、「月涵亭」與「梅亭」是誰設計的?
梅貽琦校長與胡適先生莫逆之交
梅貽琦校長為何是兩岸清華永久校長?
兩岸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治校理念
現存梅貽琦日記包含哪些時期,主要內容與出版情形如何?
梅貽琦校長身後哀榮
梅貽琦校長在新竹清華有何遺澤?
梅園故事說從頭
梅園二三事
新竹清華前五任校長有什麼共同點?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序言
中央研究院院長錢思亮清華情
沈君山前校長協助創立了幾個學院?
附錄:追思沈君山校長
播種的人: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清華最早的校園建築為何?小吃部何時完成?大草坪於何年闢建?
新竹清華建築第一人是誰?他有那些代表作?
見證校史的百齡堂
清華大禮堂的故事
教學大樓台達館啟用典禮致詞
清齋啟用典禮致詞
「校友體育館」啟用典禮致詞
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啟用典禮致詞
奕園揭幕典禮致詞
清華蝴蝶園
水木飛羽話清華與水清木華
清華歷史性與代表性的建築
清華校友捐贈紀念物或花木
清華校園公共藝術
學人宿舍動土典禮致詞
綠能館簽約與動土典禮致詞
清華創新育成大樓正文廣場揭幕儀式致詞
清華土地公廟開廟典禮致詞
「清華實驗室」啟用典禮致詞
羅丹大型銅雕「沈思者」揭幕典禮致詞
「天下雙分,清華居半」是什麼意思?
清華園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清華原科院、理學院、工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都出了中研院院士,他們是誰?
數學系五十周年慶致詞
工學院四十周年慶致詞
「清華材料系」四十而不惑
「清華化工系四十周年慶」致詞
「清華科法十年」研討會致詞
1958-2014年清華各階畢業生人數演變
1958-2014年清華畢業生性別比演變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研究所讀書時,清華有多少學生?
清華物理系有一班出了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們是誰?各有甚麼專長?
「繁星計畫」是清華首先策劃的嗎?
「小清華」十年有成
清華名人堂開幕典禮致詞
▍兩岸清華
兩岸清華情
北京清華「新竹清華日」開幕典禮致詞
兩岸清華簽訂合作研究計畫協議書致詞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建校七十五周年紀念大會致詞
北加州清華校友慶祝創校百週年晚會致詞
2011年兩岸四地清華校友會午餐會致詞
2013年北加州校友餐會致詞
雲南師範大學參訪團歡迎會致詞
清華學院與清華國學院對談會致詞
憶清華名師演講會致詞
接待陳寅恪先生三位女公子與家屬致詞
馬約翰教授誕辰周年紀念會致詞
馬約翰教授紀念會致詞
「清華校史上的政治學人」演講致詞
兩岸清華校長交流─兩岸清華一家親之一例
追思李恆德院士─兩岸清華一家親又一例
歡迎北京清華王希勤執行副校長一行晚宴致詞
「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清華校友座談致詞
「一張照片,三次會面」─兩岸清華前校長交流佳話
廈門「清華海峽研究院交流會」致詞
附錄: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和他的時代」序
附錄: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繁體字版序
附錄:「一代斯文─他們眼中的梅貽琦」座談會致詞
附錄:《一個時代的斯文》修訂版序
附錄:紀念黃延復教授兼為「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文集序
附錄:2012兩岸清華研討會致詞
附錄:2013年兩岸清華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會致詞
附錄:清華三亞數學論壇致詞
附錄:兩岸清華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致詞: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附錄:第二屆北京清華─頂新兩岸領袖生來訪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序言
介紹岳南先生與梁帆女士記者會致詞
附錄:「梁任公來台百年紀念會」致詞
清華人在台灣:「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附錄:清華文武雙傑紀念會致詞
清華人在台灣:「文藝復興人」葉公超
胡適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
清華人在台灣:「一代哲人」胡適
清華人在台灣:「現代太史公」錢穆與家族
清華人在台灣:「幽默大師」林語堂
清華人在台灣:「文學大師」梁實秋
清華人在台灣:民主鬥士殷海光
後記
網上(部落格)附錄
主要參考書籍(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圖片授權列表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自序
▍北京清華
清華簡史
清華學校成立經過
清華因何得名?
美國退還多索庚款興學始末
清廷駐美公使梁誠是促使美國退還庚款有功第一人嗎?
慈禧太后、袁世凱與美國退還多要的庚款的牽連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清華基金沿革
1928年「中基會」改組始末
趙元任是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榜眼」,「狀元」是誰?
胡適是清華校友嗎?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清華直接留美生為什麼南方人遠比北方人多?
何謂「清華大學早期特別生」,有哪些類別?包括那些名人?
何謂「稽勳留學生」,清華人中有哪些...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