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布爾喬亞院士序(中文版)
對於經歷了天翻地覆變化的上一世紀的文化生活,特別是對於在當時成為了由1914至1918年和1939至1945年的兩大世界性衝突,以及在1968年激化起來的社會倫理危機所構成的三大深刻動盪的主要戲劇舞臺的法國文化生活,進行歷史性分期切割,確實是人為的,甚至帶有一定風險性。法國在1968年的動盪,更多地導源於法國國內的原因,而且,更具有法國的特殊性質;更確切地說,這場動盪,比表面上所看到的,簡直更明顯地標誌著一個轉捩點,因為它原本導源於法國哲學中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即直接導源於它的命運本身。關於這一點,儘管二十世紀的思想,顯示了全球化的開放性質,使它比前一世紀更加從民族的特性中解脫出來。只要注意到這一點,在首先區分出由1960至1970年所開創的二十世紀最後三分之一後,我們就可以接著對這一世紀,相當於兩個三分之一的前兩個時期,也就是對三○年代之前和之後,分別進行歷史分期。然而,最大的斷裂,確實就是發生在六○年代;正是在這個時候,法國哲學在它的狀況、內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明顯的改變。
當然,即使是在高宣揚教授廣泛地和精細地加以探索和分析的那個歷史時期以前,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當代法國哲學之前,在三○年代左右,發生過一場變化。至當時為止,法國的哲學思想從十九世紀以來,是由兩位特殊人物,列昂‧布蘭希維克和亨利‧柏格森為代表的兩支相互對立的思潮所統治;他們同是1901年成立的法國哲學會的創立者。布蘭希維克是通過他作為全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委員會主席的身分而掌控法國哲學;柏格森在制度和機構領域較處於邊緣地位,是由於他在與巴黎大學相對立的高級層面上,即在法蘭西學院享有盛譽,而且,他的輝煌文采使其為更多的人所知曉。布蘭希維克作為法國傳統的精神哲學或理智和道德主體哲學的繼承者,是通過他在他的理論和實踐活動中的反思而聞名的。柏格森更有創新精神,是和主張「自我」對具體而活躍的自身進行直觀反思的抽象觀念論直接相對立的。這兩個相互對立的哲學,分別將自身意識的客觀內容,在其各種運動中所產生出來的能量釋放無遺。但是,在三○年代左右,一個新的爭議觀點顯示出來了;它試圖在原屬於主體自身的動力機制中,納入主體對其物件確實給予活力和具體化的關係;當然,這又是由主體首先確認和保障其自身動力的情況下,主體力圖加以控制的一種關係。在1927年,布蘭希維克主持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的博士論文《論近似知識》的答辯,把布蘭希維克的知識論推成為過時的東西。當柏格森於1932年發表其最後著作《論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時,讓-瓦爾在他的《面向具體》的書中,呼籲法國哲學要從反思的或直觀的內在性唯我論中走脫出來,同時還要從當時貫徹「返回事物自身」流行口號的外國現象學和存在哲學的實踐中充實自己。這正是沙特在大戰前夕所開始做的事情。
巴舍拉在大學領域,沙特在外面,從此成為更新法國哲學的兩大象徵性代表人物。對於新的法國哲學來說,主體對其自身的關係,再也不是自身對自身的建構或直觀的平靜主動關係,或者,也不是通過自身而實現對世界或生活的建構或直觀的平靜主動關係;它變成為一種否定的關係,表現出由主觀所承擔的客觀運動,更具體地表現在人與自然、或人們之間的歷史關係的異化,但最終是解放的關係之中。這種否定性以其多樣的意義,被稱為「辯證的」。因此,主體並不同其自身相符合,就像人文科學(人類學、精神分析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等)向哲學所導入的那樣;相反,主體必須優先在他的自然或人的領域中贏得其自身。由瓦爾、科耶夫(Alexandre koj
但除此之外,還要補充說:當代法國哲學的這種爆裂,也強化了對於它本身、對於人及其有關人本身論述的分崩離析反感情緒。當代法國哲學界的某些人,主張通過人環視他人的超驗指令(列維納斯),或通過人的自我激發的內在衝動〔米歇‧亨利(Michel Henry, 1922-2002)〕,來重新肯定人自身。而且,黑格爾,這位以高度自由的論述型思想進行協調的哲學家,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始終伴隨著法國哲學,促使它尋求一位有能力思索我們時代的思想家,以便通過他對其自身的思想,使法國哲學豐盛起來。
當然,法國還存在一位哲學家;他比上一世紀年輕,但始終跟隨、或有時先於我們以走馬看花方式概述的那個時代,這就是利科。他作為偉大的哲學見證人,以特別細膩的方式,傾聽他的時代,不斷地從他自己的連續貢獻,又從與他對立的思想中,吸取養料,並同時賦予它們新的豐富意義。他試圖建構一種具體化的精神哲學之廣闊體系,以非折衷主義的方式,把它們加以協調。他曾經在不久以前,為高宣揚教授的書《李克的反思詮釋學》寫序;他對法國哲學的了解是最清晰不過的了。現在,我很榮幸能夠藉此機會,同時讚頌他們兩位對如此難以把握,而又極其複雜的哲學現狀所給予的清晰的環視。我想,無需我給予更多的強調,由高宣揚教授進行這樣一個既要求具備豐富資料,又能給予所有讀者以深刻印象的反思和展現研究工作的價值及其所取得的成功,是不言自明。我希望,不論在中國或其他地方,能夠有很多像這樣里程碑式的論述當代法國哲學的作品。
貝爾納特‧布爾喬亞
法國道德與政治科學科學院院士、法國哲學會主席
布爾喬亞院士序(中文版)
對於經歷了天翻地覆變化的上一世紀的文化生活,特別是對於在當時成為了由1914至1918年和1939至1945年的兩大世界性衝突,以及在1968年激化起來的社會倫理危機所構成的三大深刻動盪的主要戲劇舞臺的法國文化生活,進行歷史性分期切割,確實是人為的,甚至帶有一定風險性。法國在1968年的動盪,更多地導源於法國國內的原因,而且,更具有法國的特殊性質;更確切地說,這場動盪,比表面上所看到的,簡直更明顯地標誌著一個轉捩點,因為它原本導源於法國哲學中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即直接導源於它的命運本身。關於這一...
作者序
當代法國哲學是本人自1978年留法後一直持續思考研究的重要學術領域。在留法的四十年間,我陸續撰寫了各種有關當代法國哲學的學術論文及專書,試圖從各個角度,總結我本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也記錄和分析我同法國各重要思想家以及各種思潮的對話過程。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始終採取多樣化和變動的方式,既從哲學層面,又同時穿越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具體領域,反覆地從總體的一般景觀,又從局部深入分析的角度,在當代法國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的文本內外,來回穿梭,反思推敲。這種研究過程實際上貫徹了保爾‧利科(Paul Ricoeur, 1913-2005)反思詮釋學所提倡的「透過最客觀的人文科學的長程迂迴」(le long d施特勞斯和利科,還有法國哲學會前後兩任主席賈克‧董特(Jacques Dondt, 1920-2012)教授和貝爾納特‧布爾喬亞(Bernard Bourgeois, 1929- )院士,都在原始資料、具體思路和基本觀點方面,給予我親切熱誠的幫助和指導。作為法國哲學會主席、法國政治與道德科學院院士和巴黎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的布爾喬亞教授,更熱切地期望這本書的出版會有助於推動中法兩國的思想交流。因此,他特地專門為本書寫了一篇序言。在此,謹向所有法國朋友及同事,致以由衷的謝意。
2004年底由同濟大學出版社發表《當代法國哲學導論》上下卷之後,我又對當代法國哲學繼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不但試圖彌補初版時的疏漏和不足,而且也緊跟充滿著創造生命力的當代法國哲學的自我更新和發展的步伐,一方面盡可能完備地反映出當代法國哲學的全貌,同時也再度喚醒本來凝聚在書中的反思生命體。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二十一世紀,總是以不斷變化的頻率和節奏,在不確定性與希望之間來回運動,使全球面臨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挑戰,但也同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和開闢新前景的希望。
二十一世紀是以「911事件」及其後發生的一系列「反恐戰爭」為開端;曾幾何時,人們的緊張狀態尚未平靜下來;至2015年,巴黎又發生「11月13日恐怖事件」,恐怖集團以常規武器直接威脅一般平民,把習慣於消費閒暇生活的年輕一代,拋向不可知的漩渦,迫使他們重新思考並以創新精神尋求未來可能的思考和生存方式。接著,正當人們冷靜思索社會亂象的複雜原因時,2016年7月法國全民歡度國慶的日子裡,在南部的度假勝地尼斯,恐怖殺手竟然瘋狂地突襲參加慶典的平民,大開殺戒,使人們又一次打破了嚮往平靜幸福生活的幻想,催促他們對自身生命的未來命運進行更嚴肅的探索。
如果說,世界已經陷入動盪不安與充滿創新機遇的悖論中,那麼,哲學的命運同時不可避免地沉落到新的難以測定的維度中;然而,不安的創作氛圍對哲學並不陌生。
其實,法國哲學從來都是在社會發生激烈動盪的時期內,「在場出席」呈現它的積極創造精神;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首先,在法國,哲學思維活動已成為整個社會成員的普遍活動,哲學已經不是單純作為一個專業人士所壟斷的思想創造領域,也不只是一門學科、一種知識。
2016年,即使發生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法國哲學家仍然與社會大眾一起,共同舉辦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哲學爭論及各種研討會,他們不但熱烈地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哲學月」活動,還比過去更廣泛地在巴黎和各大城市的咖啡店舉辦「哲學咖啡沙龍」(cafla tolne discipline acadst une pratique quotidienne qui aide )、「請對馬基維利著作《君主論》選段進行說明」(explication dn texte de Machiavel extrait du Prince)、「我們是否始終知道我們需要什麼?」(Savons-nous toujours ce que nous distoire ?)、「請解釋以下笛卡兒著作《論哲學原則》選段」(Explication dn texte de Renxp請解釋漢娜‧鄂蘭著作《真理與政治》選段」(explication dn extrait de Vannah Arendt)、「為了正義是不是單靠服從法律就足夠了?」(Pour b)、「請解釋梅洛‧龐蒂著作《閒談錄》選段」(explication de texte dn extrait des Causeries de Merleau-Ponty)等等。
如果說,對青年人提出了嚴格的哲學訓練已經成為法國的傳統的話,那麼,同樣的,一般的法國公民也已經形成進行哲學思維和參與哲學爭論的生活習慣。
巴黎的許多咖啡店早從十八世紀開始就成為哲學討論的場所。與上層貴族豪門宮廷中的各種沙龍相對稱,街道邊上的咖啡店也熱衷於舉辦各種哲學對話或論壇。2016年在法國各地舉行的多樣化「咖啡哲學沙龍」遍地開花,異常熱鬧。
雖然巴黎2016年屢遭恐怖襲擊,但巴黎人還是照樣以平常心過日子。在秋冬季節,天氣稍稍變冷,巴黎人更積極地前往住家附近的咖啡店;而在週末或節日時,就興致勃勃到著名的「哲學咖啡」參加哲學討論;運氣好的時候,還可能在哲學咖啡期間,聆聽著名哲學家的演講,並與他們對話,參與討論各種哲學議題。
坐落於巴黎市中東部巴斯迪廣場塞納河邊的「燈塔咖啡廳」(Caf10日下午五點開始的哲學咖啡,所討論的題目是:「對一個事件表示忠誠的程序(Processus dne fid
遇到突發情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抉擇?是改變自己而順從事件,還是使自己採取多樣的方式,例如,採取忠於某個真理的方式,或者,採取綜合以上各種方式的混合性態度?這是探討不確定年代裡如何提升自己生活智慧的問題。咖啡店老闆特地邀請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兼哲學咖啡組織者貢德爾‧格爾汗(Gunter GORHAN)來主持這場哲學咖啡的爭論。
很多人只注意到二十世紀當代法國哲學接二連三創造出來的新概念及其代表人物,並不細心考察法國哲學史微觀運程複雜線索結構的動力學特徵,更沒有深入分析隱含在法國哲學發展思路中的強大精神力量及其動力學密碼,很容易滿足於觀望法國哲學爭論與創新的表面熱鬧景象,一旦出現社會危機和思想發展的斷裂階段時,便急於詢問當代法國哲學是否產生新的思想明星,同時也對當代法國哲學的發展前景產生懷疑。
仔細回顧法國哲學發展歷程,從近代社會孕育時期的十六世紀開始,就形成了關切社會生活命運、批判革新和繼承優良傳統相結合以及發揚思想家個人思想創新精神的三大特點,使法國哲學在近六百年間,始終保持創新浪潮迭起的歷史動態。
早在近代社會的黎明時刻,就湧現了傑出的政治哲學家讓-布丹(Jean Bodin, 1530-1596)和多才多藝的思想家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gne, 1533-1592),為近代法國思想的興盛譜寫動人心弦的前奏曲,也為勒內‧笛卡兒(Ren Pascal, 1623-1662)、波舒哀(Jacques-B, 1657-1757)等人,進一步發揚閃耀著文學自由創造風格的哲學論述,為後來法國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相互融合及相互滲透開創歷史先河。
在十八世紀啟蒙運動高潮時期,法國哲學界仍然充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精神:既有歌頌理性的理性主義思想家,又有非理性和反理性的鼓吹者;既有人本中心論,又有回歸自然論;既有嚴謹的邏輯主義,又有浪漫主義;既有對新時代的謳歌和寄望,又有對近現代社會的批判;既對宗教進行嚴厲的批判,又催促了新宗教的產生。傳統法國哲學史在論述啟蒙運動的時候,只強調理性主義哲學的重要地位,誤導了讀者,使讀者誤認為啟蒙時期只是理性主義一家獨霸了哲學界。
在十八世紀激烈哲學爭論的基礎上,從十九世紀初開始,法國哲學就已經打破笛卡兒意識哲學的主導地位,著手批判笛卡兒和黑格爾過分強調理性和過分強調歷史的傾向,紛紛探索情感、意志、感知以及人的非理性部分的奧祕,對生存維度的單一性和直線性表示質疑,先後產生了意識形態學派、實證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浪漫主義、心靈哲學、現代主義、知識哲學、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印象主義等諸多學派及多種思潮相互爭鳴交流的生動活潑局面。
這一切,使法國哲學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之間,出現了一大批新一代哲學家,拉維松‧莫連(Jean Gaspard F)、喬治‧索雷爾(Georges Sorel, 1847-1922)、居爾‧拉紐(Jules Lagneau, 1851-1894)、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e, 1854-1912)、皮埃爾‧杜衡(Pierre Duhem, 1861-1916)、莫里斯‧布隆岱(Maurice Blondel, 1861-1949)、路易‧谷杜拉(Louis Couturat, 1868-1915)、夏爾‧利歇(Charles Richet, 1857-1904)、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埃米爾‧麥爾森(Emile Meyerson, 1859-1933)、勞赫(Frederic Rauh, 1861-1909)、安德列‧拉朗德(Andr Chartier, 1868-1951)、列昂‧布蘭希維克(L‧雷伊(Abel Rey, 1873-1940)、埃米爾‧布列耶(, 1877-1945)、路希安‧斐波伏勒(Lucien Febvre, 1878-1956)、勒奈‧勒森(RenAlbert Rivaud, 1876-1956)、亞歷山大‧柯依列(Alexandre Koyre, 1882-1964)、路易‧拉維爾(Louis Lavelle, 1883-1951)、賈克‧馬里坦(Jacques Maritain, 1882-1973)、埃健‧吉爾松(Etienne Gilson, 1884-1978)、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 1886-1944)、讓‧拉博特(Jean Laporte, 1886-1948)、讓-瓦爾(Jean Wahl, 1888-1974)、皮埃爾‧勒韋爾迪(Pierre Reverdy, 1889-1960)、亨利‧古依耶(Henri Gouhier, 1898-1994)、戈魯德(Martial Gueroult, 1891-1976)、哈梅林(Octave Hamelin, 1856-1907)、費爾南特‧布勞岱(Fernand Braudel, 1902-1985)、阿爾伯特‧羅德曼(Albert Lautman, 1908-1944)等人,成為連接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法國哲學發展的關鍵人物,也為二十世紀新一代思想家的哲學探索奠定基礎。
中國學術界對法國十九世紀哲學的研究還留存很大的空白領域,對上述許多哲學家尚未進行必要的探索,很容易對二十世紀法國哲學的繁榮原因產生誤解。
其實,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利科、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 1906-1995)、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等人,當他們在高級中學及大學讀書的時候,都接受了這些老一代哲學家嚴格的哲學思維訓練和方法論的教育。沙特本人曾說,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學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時,主要學習笛卡兒式的沉思;而梅洛‧龐蒂在回憶他年輕時代的哲學教育時,也念念不忘上一代給予他的思想培育之恩。現任法國哲學會會長布爾喬亞和副會長馬尼亞德(Pierre Magnard, 1927- ),在總結當代法國哲學的發展歷程時,都強調了十九世紀後三十年至二十世紀第一個三十年期間老一代哲學家的理論貢獻。
毫無疑問,除了在檯面上特別活躍的各種類似於流行思潮的新型學派以外,還存在比較「沉默」或「隱晦」的思想流派或個別思想家,他們並不願意過多地拋頭露面,而寧願寂靜地在大學院校和研究機構中進行獨立教學、研究、思考和創作,在他們所從事的教學和研究領域中默默地耕耘,精雕細刻,一絲不苟地鑽研專業性理論和重要專題,使他們也在推動法國當代哲學發展方面,做出了他們的特殊貢獻。在這方面,法國各個大學院校和專門研究機構裡任課、研究的哲學教授,以及從事專門研究的傳統思想家,尤其突出。由於他們很少顯露在公眾場合,不願意招搖過市,所以,他們往往不太顯赫出名,容易被人們所忽視。本刊為了更全面地分析問題,不打算忽略這些思想家的成就。
顯然,當代法國哲學不是在一個封閉孤立的象牙塔中所杜撰出來的抽象概念體系,也不是思想家們所論述的單純語言文本的堆積,而是生生不息、一再創造、不斷重建、充滿張力的文化生命體;它源自不同哲學家的思想創造力,立足於歷史本身,又扎根於生活之中,集中了時代的氛圍,連貫著文化的脈絡,穿梭於人文社會科學及文學藝術之間,總結了它與科學、宗教的頻繁對話成果,呈現出人類所獨有的無限超越精神。
當代法國哲學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的偉大意義,是來自它本身所固有的深刻理論特點及其基礎理論。從近代文明產生起,法國思想就以其深刻的哲學基礎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獨居其特殊地位。通觀近五十年來當代法國哲學的發展和演變進程,我們也同樣發現:它的獨創性,始終都使它成為當代整個世界文明及其理論思想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基石;而且,如同近代社會黎明時期一樣,它的思想威力是與同時代法國哲學理論的高度創造精神緊密相連。
當代法國哲學的自我超越精神,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內容及特徵。哲學本來就是人的自我超越精神的理論表現。自古以來,哲學之所以存在、發展和不斷更新,就是因為它自身具有自我超越精神。當代法國哲學發揚了哲學的傳統自我超越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向新的方向、新的維度和新的領域,特別向「無人」和「非人」的境界,實行冒險的逾越活動,是當代法國哲學呈現出史無前例的超越性。
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法國哲學及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經歷了曲折而複雜的重建過程。法國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的變革,是當代法國哲學家進行一切思想革命和觀念改革的真正出發點。正因為這樣,當代法國思想的一切成果,都是扎根於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變更的基礎上。當代法國哲學的理論性、實踐性和語言性,不僅是當代法國思想的特徵,也是它呈現重要世界歷史意義的內在根源。
更重要的是,法國哲學還不只是實現了各學科間的對話,還注意到各種社會文化實踐和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實踐,將近現代社會所扭曲化的人及其生活世界,重新恢復其本來面目,找到其本身活生生的生命運動形式,並在具體實踐活動和「實踐智慧」中,吸取哲學改造的動力和養料,使哲學的重建獲得了強大生命力,並帶動了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思維模式和風格的澈底改造,同時反過來又使社會生活和人的生活風格和生活實踐模式,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正因為這樣,法國哲學從來沒有出現過由單一的哲學思想體系或某一個大牌哲學家的思想壟斷哲學界並「一統天下」的局面;相反,呈現於法國哲學史上的思想創造景象,總是在多元化和多樣化的哲學思路中,一再地出現變動和創新。
由此可見,不管世界發生什麼動盪或轉折,法國哲學界仍然活躍地爭論各種重要論題,堅持以「在場出席」的精神,採用生動活潑的思想語言,展現哲學的生命力。
我真誠希望,法國哲學的創新精神及其活力,將鼓舞和引導人類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和文化。
高宣揚
2017年初冬
於法國巴黎東郊馬爾納河谷寒舍
當代法國哲學是本人自1978年留法後一直持續思考研究的重要學術領域。在留法的四十年間,我陸續撰寫了各種有關當代法國哲學的學術論文及專書,試圖從各個角度,總結我本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也記錄和分析我同法國各重要思想家以及各種思潮的對話過程。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始終採取多樣化和變動的方式,既從哲學層面,又同時穿越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具體領域,反覆地從總體的一般景觀,又從局部深入分析的角度,在當代法國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的文本內外,來回穿梭,反思推敲。這種研究過程實際上貫徹了保爾‧利科(Paul Ricoeur,...
目錄
布爾喬亞院士序(中文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當代法國哲學的獨創性
第二章 現象學運動及其分化
第三章 馬克思思想的再出發
第四章 後佛洛伊德主義的興起
第五章 新尼采主義的誕生及其演變
第六章 結構主義的形成、滲透及蛻變
第七章 新符號論的多元化擴散
第八章 後現代主義的濫觴、擴散和分化
第九章 政治哲學的重構
第十章 二十一世紀的哲學新視野
參考書目
索引
布爾喬亞院士序(中文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當代法國哲學的獨創性
第二章 現象學運動及其分化
第三章 馬克思思想的再出發
第四章 後佛洛伊德主義的興起
第五章 新尼采主義的誕生及其演變
第六章 結構主義的形成、滲透及蛻變
第七章 新符號論的多元化擴散
第八章 後現代主義的濫觴、擴散和分化
第九章 政治哲學的重構
第十章 二十一世紀的哲學新視野
參考書目
索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