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正在看電影,就是在往電影院的路上……
一百年電影史,一百位電影人,從東方到西方,
不退流行的院線舞台持續上映中!
電影就是我的生命,每部電影都幫助我了解自己。
──李安(最富盛名的華裔導演)
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只是希望光芒四射。
──瑪麗蓮.夢露(全世界最性感的象徵)
我拍的電影是獻給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孩子,不管我們是6歲還是60歲。
──華特.迪士尼(世界上獲得奧斯卡獎最多得主)
一個畫面可以深植腦海、淚流不止;
一段情節便深深扣緊喉嚨、無法喘息;
一個眼神就能意亂情迷、怦然心動,難以忘懷……
於是至今,人們不是正在看電影,就是在往電影院的路上……
精選100位獨步全球的電影界人士,他們有的是引領技術的發明家,有的是全球知名的大導演、編劇,有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優秀演員。透過大師們精采的一生與經典作品的重現,藉由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帶領讀者看見鏡頭之後,用影像藝術激盪出來的火花,再次品味電影中的無限人生。
作者簡介:
許汝紘 ◎編著
國立中央大學畢業,曾任震旦集團雜誌社總編輯、錦繡出版集團文庫出版公司總編輯兼行銷企劃總監、雲門咖啡行銷總監,現任高談文化社長兼總編輯。曾出版「你不可不知道」藝術、音樂系列書籍、「用圖片說歷史」系列書籍及中國古典文學《越古老越美好》…等暢銷系列書籍。
章節試閱
李安
Ang Lee(1954~)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設立七十多年來,2001年首次頒給華裔導演李安,和這個獎項擦身而過兩次後,終於如願以償以《臥虎藏龍》獲此殊榮,李安也因此成為最具未來價值的傑出導演。在此之前,他還獲得美國影迷投票選出來的「最不容錯過的導演」稱號。
1954年10月23日李安生於台灣,1973年進入國立藝專(即今日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75年製作了一部八釐米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1978年移民美國,1980年取得伊利諾州立大學戲劇系學士學位,後來繼續深造1984年取得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1982年研究所期間他拍攝了一部學生作品《陰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得新聞局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獎,雖是一個小獎項,對李安卻是極大的激勵。1985年他的畢業論文作品《分界線》(Fine Line) 是一部43分鐘的劇情片,再度獲得金穗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並獲得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影展上放映。從這些他學生時代的練筆之作,不難窺見他在電影藝術上的才華。
1991年李安自編自導的《推手》是他的「父親三部曲」第一部,描述移民美國的台灣老人與兒子、兒媳婦間的中西文化衝突,李安處理兩代之間與親情議題的獨特視角廣受矚目,該片獲得新聞局最佳劇本甄選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同時得到金馬獎九項提名並獲選為柏林影展的「觀摩影片」,可以說是出師告捷。
1993年推出的《囍宴》是「父親三部曲」第二部,仍舊探討儒家傳統遇見西方文化的矛盾衝突,並從理解包容角度涉入同志題材,使可能的悲劇化為喜劇收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與柏林影展金熊獎和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次年,他執導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每個周末等待三位女兒回家吃飯的退休廚師,面臨的家庭問題與兩代衝突。李安運用烹飪哲學將情感與飲食文化結合,兼及時代變遷下的親子代溝與兩性價值觀的更迭,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也是坎城影展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台灣電影。
1995年他執導了改編自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同名小說《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由英國劇作家與女演員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編寫劇本並擔綱演出,敘述19世紀兩位英國女孩的情愛糾結。李安克服文化差異,不僅拍出了保守年代傳統英國文化矜持固執的氛圍,還兼顧了藝術價值和票房需求,專業影評更得到壓倒性的好評,並獲得1995年英國電影學院獎11項提名與奧斯卡獎七項提名,最後奪下最佳原著改編劇本獎。
1997年拍攝的《冰風暴》(The Ice Storm)以美國60年代新舊社會價值觀衝突對家庭與個人的影響為背景,描繪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小鎮上幾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悲劇,比美國本土導演審視那段歷史的電影出色得多,雖是不折不扣的傑作卻沒有獲得重要獎項,可賀的是票房仍舊讓製片與出資人深表滿意。
1999年他拍攝了《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場面宏大的戰爭鏡頭和兒女情長的愛情故事,打破以往白描南北戰爭的老舊手法,以幾個年輕人為幸福生活而努力不懈的故事為主軸,但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對非白裔者拍攝自己歷史的電影,態度顯然十分保守,這部電影非但沒受到關注票房亦是慘敗。
2000年,李安推出足足準備五年改編自中國小說家王度廬武俠小說系列「鐵鶴五部」第四部《臥虎藏龍》的中國武俠片,從一把寶劍帶出一段恩怨情仇,並穿插江湖俠義與兒女深情,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經由李安的詮釋更見浩瀚。雖然有人說《臥虎藏龍》是拍給西方人看的,但在華語市場亦是大滿貫。李安以含蓄緩慢的節奏、精緻細膩的武俠動作及深厚的人文底蘊,充滿「寫意式」的寫實主義,為武俠片開拓了新天地。
這部投資僅僅僅1500萬美元的電影,集結台灣、中國、美國、香港等地的演員與幕後製作人員,共同打造了一個東方的傳奇神話,橫掃全球電影票房,還一舉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四項大獎,為投資人足足賺取了五倍的收益。《臥虎藏龍》創下的紀錄,不僅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在世界電影歷史上也寫下了光榮記錄。
2003年,他執導了超級英雄電影《綠巨人浩克》(The Hulk),改編自美國漫畫,融合動畫與漫畫分鏡方式,以象徵性的科幻手法描寫人性與科技的衝突,同時探討李安自來擅長的父子情。2005年,他嘗試拍攝了低成本低姿態的獨立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安妮.普露(Annie Proulx)的同名短篇小說,牧場青年與牛仔於1963年相識於懷俄明州的斷背山,兩人發展出革命情誼與親密關係,徹底解放禁錮的同性情感與身體,儘管當時社會不認可同性戀情,依然無法阻擋兩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這段苦樂參半的同性情感,再度見證了永恆不變的愛情力量。
《斷背山》橫掃國際各大獎項,在威尼斯影展奪得金獅獎,在洛杉磯贏得金球獎最佳導演與最佳電影,在加州贏得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情片,並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等三項大獎,李安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華人。
2007年,李安重拾東方題材拍攝了《色,戒》(Lust, Caution),改編自華人作家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描述中國抗戰時期女大學生王佳芝施展美人計,欲刺殺汪精衛身邊的特務頭目易先生,少女情懷卻動了真情助易先生逃過一劫,最後面對了無法承受卻必須承受的悲劇。電影中大膽的性愛鏡頭,引發色情與藝術界限的爭議,在亞洲掀起一股熱潮,西方的票房不如預期,仍奪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與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大獎。
2009年他拍攝了《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當年五月在坎城影展舉行世界首映,根據胡士托音樂節(The 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創辦人艾略特.泰柏(Elliot Tiber)的回憶錄《Taking Woodstock: 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改編而成,帶領人們重返凡事都有無限可能的年代,經歷一次歡樂的時空旅行。
2012年李安執導了3D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改編自加拿大作家楊.馬特爾(Yann Martel)的魔幻現實同名小說,描述一名遭遇船難大難不死的印度少年在海洋漂流期間與一頭令人生畏的孟加拉虎,建立了令人驚奇又意外的關係,同時經歷一段史詩般的冒險與發現之旅。這部在漂流中遇見生命真諦的電影,刷新李安電影的票房紀錄,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十大佳片以及美國電影協會年度十大佳片,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攝影、配樂和視覺效果等大獎,是李安繼《斷背山》之後,得到的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肯定。
這兩年李安正在籌拍拳王阿里的傳記《拳魂》與戰爭諷刺作品《半場無戰事》。站在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叉點上,深厚的中國文化蘊底與西方文化薰陶讓李安的電影具有獨特視角和開闊視野,在只有西方電影東移的時代裡,他一次又一次讓東方人的思想精髓打動西方觀眾。李安讓電影藝術和商業操作完美接軌,正在電影路上不斷創造亮點與奇蹟的他,已經贏得影史上千千萬萬個「讚」。
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1926~1962)
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選出十位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瑪麗蓮.夢露名列第六;《時代》雜誌評選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瑪麗蓮.夢露名列第二,僅次於她最後一位誹聞密友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一如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不朽名作《沃荷式的夢露》(Monroe in Warhol style),即便辭世半世紀,夢露仍是美國人心目中永遠的性感女神與話題女王。
瑪麗蓮.夢露原名諾瑪.珍.貝克(Norma Jeane Baker,Baker是她母親第一任丈夫的姓氏),1926年6月1日生於美國洛杉磯,精神與經濟狀況都岌岌可危的母親從未告訴她生父是誰,七歲以前這個小女孩都寄住在鄰居家,日後小諾瑪曾與生母共同生活一小段時光,由於母親經常酗酒終因精神崩潰被送入療養院;九歲那年,小諾瑪在尖叫與驚慌造成的口吃中,被送入洛杉磯孤兒院,領到「No.3463」孤兒編號;緊接著便開始一連串寄人籬下的生活。據說,她曾經歷九個寄養家庭,靠收養孤兒賺取生活費是這些家庭的唯一共通點。
校園生活對媽媽不疼、姥姥不愛的小諾瑪是另一段不開心的回憶:兩套一模一樣的褪色藍裙子和白襯衫讓她成了同學口中的「老鼠」,男生們更以「人渣諾瑪」嘲弄這個一無所有、渴望被愛的女孩。
青春期的某一天,諾瑪偶然間發現,「身體是個奇妙的朋友」、「口紅和眼影可以吸引別人的目光」,無奈幸運之神並未就此眷顧;當時的收養人因故無法繼續照顧她,未滿18歲的諾瑪必須在重回孤兒院與嫁人間抉擇。
懷抱對「家」的憧憬,諾瑪16歲就嫁給大她五歲的詹姆士.多爾蒂(James Dougherty),為留住難得的「幸福」,諾瑪努力做個稱職、討丈夫歡心的家庭主婦;之後詹姆士決意從軍,而諾瑪在空軍士官攝影師大衛.康諾瓦(David Conover)引薦下開始模特兒生涯,這段婚姻在諾瑪正值雙十年華時走入歷史。
「力求上進、擺脫貧窮」是顛沛的童年生活給諾瑪最大的啟示,擔任模特兒期間,她學會穿著妝扮,並將淡褐色的頭髮染整成迷人的金色;1946年諾瑪的照片第一次出現在雜誌封面上便引起好萊塢片商注意,20世紀福斯公司隨即與她簽訂週薪125美金的基本演員合約,同時取了個亮眼的藝名「瑪麗蓮.夢露」。
演藝工作畢竟不如夢露想像中順遂,為了生計,她曾為月曆拍攝裸照,日後輾轉將照片刊登權賣給《花花公子》(Playboy)創辦人休.海夫納(Hugh Hefner),成為第一位「花花公子女郎」。
1950年夢露參與《慧星美人》(All About Eve)演出,台詞背得七零八落又屢遭NG,她體認到單憑年輕爛漫的笑容、豐滿圓潤的身材很難成為受人敬重的「演員」,因此便到契訶夫劇院上戲劇課並排演古典戲劇。1953年的《飛瀑欲潮》(Niagara)中,夢露獲得一個重要的角色——一個紅杏出牆計劃謀殺親夫的妻子,在隱喻情慾狂潮的尼加拉瓜瀑布下,夢露的曼妙身姿妖嬌步態傾倒眾生。緊接而來改編自白老匯名劇的歌舞片《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愛情喜劇《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她低沈迷人的嗓音與俏皮純真的清新形象魅力無法擋,「好萊塢性感偶像」非夢露莫屬。
「我睡覺時只穿香奈兒五號!」夢露的一顰一笑都是鎂光燈的焦點,追求者更不乏各界名人。耐不住對方苦苦追求,1954年夢露與棒球明星約瑟夫.狄馬喬(Joseph Paul DiMaggio)結婚,無奈一直渴望真愛的夢露再度落入夢魘,這段婚姻只維持了274天。按照她姐姐的說法,夢露一生兩大遺憾是無法生兒育女,以及她與狄馬喬的關係。
夢露並不喜歡好萊塢為她安排那些色情、荒誕、無聊的角色,她說:「當你親身經歷過明星制,就很容易理解奴隸制。我不想成為任何東西的象徵,我不是一個『性感象徵』……,我想當一名正直的藝術家和演員;我真的不在乎金錢,我只求美好。」
不甘被定型為「只會傻笑的金髮娃娃」,1955年她與攝影師米爾頓.格林(Milton Greene)合資成立「瑪麗蓮.夢露製片廠」,推出當年的票房冠軍《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片中的夢露站在地鐵排氣口的鏤空鐵板上,用手按住被風吹掀的裙擺,萬種風情宛如嬌媚的花朵在風中綻放,這張經典劇照至今仍常被引用模仿。「性感風騷」也從此如影隨形,對那些一味視她為「性感尤物」的人,她說:「人們習慣將我看成某種類型的鏡子,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理解我,只理解自己淫亂的思想,說我淫亂的人是意圖掩蓋他們內心的醜陋。」
夢露曾對記者透露想演德國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浮士德》(Faust)中的葛麗卿,或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The Brothers Karamazov)之類的作品,但人們慣於視她為性感符號,不怎麼關心她對文學及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1956年的《巴士站》(Bus Stop)中,夢露飾演一個年輕單純的酒吧歌手,她的演出毫不造作真情流露,被公認是她最能展現演技的作品。這一年,《推銷員之死》作者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成了夢露第三任丈夫,從夢露在結婚照背面寫下「希望.希望.希望」,不難看出她對這個婚姻的期待;當時既迷戀夢露的美色又不捨她的孩子氣,米勒請人在結婚戒指上刻下:「永恆.永恆.永恆」;然而,這個「希望永恆」的神話,僅僅持續了六年。
若說《七年之癢》讓夢露勉強擺脫「花瓶美女」形象」,1959年再度與喜劇天才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攜手的《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無疑是夢露的喜劇代表作。這部顛覆性別意識由傑克.李蒙(John Uhler Lemmon III)與湯尼.寇帝斯(Tony Curtis)男扮女裝與夢露演出對手戲的黑白片,夢露式純真甜美的性感展露無遺,不僅多次被選為全美最佳喜劇,還為夢露贏得次年金球獎的「最佳女喜劇演員獎」。
被推為20世紀最偉大的戲劇演員勞倫斯.奧利弗說:「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喜劇演員。」美國導演約書亞.羅根(Joshua Logan)也說:「我沒想到她會是這樣閃閃發光的天才。」紐約演員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藝術總監李.史特拉斯柏格(Lee Strasberg)則說:「她被一團神祕的、不可思議的火焰包圍,就像耶穌在最後晚餐中那樣,頭上有一圈光環。瑪麗蓮周圍也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白色光環。……我曾和上千個男女演員一起工作過,我覺得其中只有兩個人是出眾的,第一個是馬龍.白蘭度,第二個是瑪麗蓮.夢露。」
《熱情如火》固然讓夢露在演技上的努力得到肯定,流產加上婚姻受挫、情無所依,她不但情緒不穩,還陷入酒精與毒品的泥沼中,湯尼.寇帝斯就曾透露:「跟瑪麗蓮夢露拍吻戲,好像在吻希特勒。」
夢露暱稱為「爸」的亞瑟.米勒曾說,夢露始終處於一種孤兒的狀態。她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於是私自認定好萊塢巨星克拉克.蓋博為「秘密父親」,1961年她與蓋博合拍《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蓋博,蓋博聽了先是露出微笑,然後潸然淚下。
渴求一份亦父亦夫的情感卻數度傷痕累累,夢露並未就此斬斷情絲,反而與美國最有權勢的甘迺迪家族過從甚密;1962年5月,夢露未準時出現在《雙鳳奇緣》(Something's Got to Give)片場,卻穿著特別訂製的法國薄紗禮服前往麥迪遜公園廣場為甘迺迪總統獻唱〈總統先生,生日快樂〉,數日後福斯公司便以「緋聞」為由與她解約。
1962年8月5日早晨,夢露被發現陳屍家中。夢露之死的官方說法是「因不堪忍受演藝圈的壓力而自殺身亡」,但至今仍有很多人相信,她的死與甘迺迪家族有關。從影15年,共計31部電影,夢露為好萊塢賺進二億多美元,去世後的銀行存款卻僅夠支付自己的喪葬費用。
不論世人用何種面向閱讀夢露,尋覓一個如父親般厚實可靠的肩膀與溫熱的掌心,才是這個命運多舛、情路坎坷女子生命中最難承受之重。
李安
Ang Lee(1954~)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設立七十多年來,2001年首次頒給華裔導演李安,和這個獎項擦身而過兩次後,終於如願以償以《臥虎藏龍》獲此殊榮,李安也因此成為最具未來價值的傑出導演。在此之前,他還獲得美國影迷投票選出來的「最不容錯過的導演」稱號。
1954年10月23日李安生於台灣,1973年進入國立藝專(即今日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75年製作了一部八釐米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1978年移民美國,1980年取得伊利諾州立大學戲劇系學士學位,後來繼續深造1984年取得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1982年研究所期間他...
作者序
因為精彩,所以經典
他們為發掘電影藝術之美而費盡摧枯拉朽之力,勇敢前行;
他們嘔心瀝血、奮不顧身,戰死在銀幕那長方形的虛幻沙場上;
他們仍舊蓄勢待發地在一段又一段的起跑線上蹬腳,等待槍聲響起……。
人類因為有了電影的發明,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有了別於文字的呈現方式。在電影中我們的想像力無止境的隨處飛揚,電影既改變了人們窺探世界的模式,洞察了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也挑戰了人類理智的最後底線。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館,成功進行了第一次的電影放映。120年後的今天,電影的發展已經一日千里,大大不同。但是翻翻電影的歷史,除了技術發展一再突破,不斷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之外,真正隱藏在電影五光十色,眼花撩亂的聲光音效之外的藝術靈魂,依舊堅堅實實的在許多傑出電影人的身上閃亮展現,他們有的是發明者,有的是導演、編劇,還有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優秀演員。
在這本書裡,我們挑選了100位曾經用他們的智慧與努力,改變世界電影思維的偉大電影人,這裡有他們奇偉、有趣、混亂、壯烈的一生,我們或與他們每一個人相識,或又戀戀不捨的與他們的人生道別,但還有更多優秀的電影人,正在此時此刻,以他們各自的天賦,為我們創造並寫下新的電影歷史。
或許曾經有一個電影畫面深植你的腦海,讓你永生難忘;或許有一段情節深深扣緊了你的喉嚨,讓你無法喘息;或許有一個眼神讓你意亂情迷,至今依舊怦然心動,難以忘懷;抑或有一部電影讓你頭昏腦脹,到現在為止還理不清頭緒……。影像藝術的魅力就在你心臟猛然跳動的剎那,成為你想像力的豐富養分。
我們想像不到120年前一段「風吹過樹梢」的短片,徹底改寫了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當時,世界彷彿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即將站在鏡子之前進行她的第一次梳妝。從清純淡掃到濃妝豔抹,電影的拍攝技巧,編劇的想像功力,演員演技的爐火純青,已經複雜到當時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步。
當我們回溯這短短的一百二十年的電影歷史時,這本書將告訴你究竟是哪些人,因為這個19世紀末的科技發明,而耗盡了他們短暫而壯闊的一生,又是哪些人一棒接一棒的奮力奔跑,為發掘電影藝術之美而費盡摧枯拉朽之力,勇敢前行。這些人沒有一個中途早退,幾乎都嘔心瀝血、奮不顧身,戰死在銀幕那長方形的虛幻沙場上。現在正在接棒的電影人,仍舊蓄勢待發地在一段又一段的起跑線上蹬腳,等待著槍聲響起……。
華滋出版 總編輯
許汝紘
因為精彩,所以經典
他們為發掘電影藝術之美而費盡摧枯拉朽之力,勇敢前行;
他們嘔心瀝血、奮不顧身,戰死在銀幕那長方形的虛幻沙場上;
他們仍舊蓄勢待發地在一段又一段的起跑線上蹬腳,等待槍聲響起……。
人類因為有了電影的發明,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有了別於文字的呈現方式。在電影中我們的想像力無止境的隨處飛揚,電影既改變了人們窺探世界的模式,洞察了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也挑戰了人類理智的最後底線。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館,成功進行了第一次的電影放映。120年後的今天,電影的發展已經一日...
目錄
出版序
001 湯瑪斯.愛迪生(1847∼1931)
「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都是別人的功勞。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拿電影來賺錢,也要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貢獻。」
002 喬治.伊士曼(1854∼1932)
對於電影誕生具有決定性關鍵的人,正是喬治.伊士曼,如果沒有他發明創造的膠卷,電影的誕生顯然會是一個未知數。
003 盧米埃兄弟(1862∼1954)(1864∼1948)
電影就像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幽靈,在空中等待、盤旋多年之後,借盧米埃兄弟之手,選擇巴黎作為自己的降生地。
004 喬治.梅里葉(1861∼1938)
電影是一種魔術,只有揮灑電影影像的魔術魅力,電影才會更有意思。電影沒有疆界,凡是想像力所及之處,都可以是電影。
005 唐狄拉吉.戈溫特.巴爾吉(1870∼1944)
「自從電影藝術誕生以來,巴爾吉先生的影片公司,第一次拍攝了印度的第一部故事片,他是印度第一位電影製作人。」
006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1875∼1948)
經由大衛.格里菲斯之手,電影從戲劇的附庸變成了獨立的影像藝術,為電影發展埋下伏筆。
007 羅伯.威恩(1880∼1938)
對一部作品而言, 肥沃污濁的泥淖也許比清澈見底的池塘更適合生存。
008 羅伯.佛萊瑞堤(1884∼1951)
在以聲音、影像記錄人類生活的道路上,佛萊瑞堤達到了史詩與哲學的高度,人們尊稱他為「紀錄片之父」
009 路易斯.梅耶(1885∼1957)
「我願雙膝跪地,親吻有才能的人走過的地面。」這是好萊塢之王——路易斯.梅耶說過的話。
010 費德里希.威廉.穆瑙(1888∼1931)
穆瑙以極端否定幸福和生命的吸血鬼形象,為我們刻劃出了「愛」和「生命」。
011 查理.卓別林(1889∼1977)
卓別林以一撮小鬍子、一頂破舊禮帽、一條寬鬆褲子、一雙特大號鞋子和一根枴杖,成功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螢幕形象,歷經百年而不衰。
012 佛列茲.朗(1890∼1976)
佛列茲.朗是德國默片時代的電影大師,也是德國100年來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用「愛」、「死神」等關鍵字,描述當時德國社會的慌亂、瘋狂氣氛,無論是對愛的渴望、對死亡恐懼的渲染、對詭異事物的描述,全都以負片的形式,講述著確鑿的現實。弗烈茲.朗和穆瑙相互映襯,成為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兩面黑暗之旗。
013 恩斯特.劉別謙(1892∼1947)
劉別謙曾經說:「我唯一迷戀的,就是我從事的那門子工作——拍電影。」
014 尚.雷諾瓦(1894∼1979)
在尚.雷諾瓦心中,電影是時代的王者,是一種嶄新的印刷術,是徹底改造世界的一種手段。
015 約翰.福特(1895∼1973)
約翰.福特賦予西部片再生和長久的生命,他是一位不斷超越自己的電影大師。
016 吉加.維爾托夫(1896∼1954)
自稱為電影眼睛人的維爾托夫,不斷探索攝影機的可能性,以一種鮮活嶄新的方式,呈現肉眼無法看見的視覺世界。
017 霍華.霍克斯(1896∼1977)
霍華.霍克斯是好萊塢鼎盛時期的四大導演之一。
018 塞爾吉.愛森斯坦(1898∼1948)
身為蒙太奇理論的奠基人和實踐者,愛森斯坦享有「現代電影之父」的美稱。
019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
他用紀錄片豐富了人類的電影語言,使紀錄片獲得了真正的生命。
020 溝口健二(1898∼1956)
溝口健二的作品,宛若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紙貼屏風,窗格歷歷,古風盈盈。
021 阿弗列德.希區考克(1899∼1980)
穩坐驚悚大師寶座的希區考克,同時是位效果大師、緊張大師,以精湛巧妙
的手法,融合情慾、幽默與懸疑為觀眾創造了無比刺激的感官盛宴。
022 路易斯.布紐爾(1900∼1983)
以超現實主義嘲諷現實的布紐爾,總是以電影為武器,強力攻擊人世的荒謬
與怪誕。
023 華德.迪士尼(1901∼1966)
「有夢的孩子終將摘星。」迪士尼拍攝的動畫電影,是獻給每個人心中的那
個永遠天真的孩子,不管你是6歲,還是60歲。
024 羅伯.布列松(1901∼1999)
對布列松而言,拍攝電影,就是一場奇遇。所有的意料之外,其實都是預料之中。
025 克拉克.蓋博(1901∼1960)
最老牌的好萊塢「萬人迷」克拉克.蓋博,以風流倜儻的形象,在美國影壇上引領風騷30年,1999年更名列美國電影學會的百年百大明星的第七名。
026 維多里奧.狄西嘉(1902∼1974)
狄西嘉以樸素的攝影機,在辛酸的生活中發現了詩情。
027 威廉.惠勒(1902∼1981)
以追求完美著稱的威廉.惠勒,經常為了追求完美而反覆拍攝,人們喜歡暱稱他是「拍99次的惠勒」。
028 小津安二郎(1903∼1963)
在小津樸素平易的作品中,有日常生活的芳香,有宗教的莊嚴寬廣,也不乏詩的憂傷。
029 羅貝托.羅西里尼(1906∼1977)
羅西里尼追求一種單純而原始的情感力量,希望透過鏡頭呈現現實生活的切面,促使人們認識自己、重視真理。
030 勞倫斯.奧利弗(1907∼1989)
有人總結勞倫斯.奧利佛一生的成就時,說:「奧利弗,你就是英國。」
031 大衛.連(1908∼1991)
對個人內心的關注和抒情詩般的優雅,是大衛.連內心的鍾情所在,也是他所關注的史詩的重要內涵。
032 伊力.卡山(1909∼2003)
以卓越的批判現實主義電影家來形容伊力.卡山,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033 黑澤明(1910∼1998)
堅定而克制、勇敢而孤獨,即便柔軟處也顯得濃烈、深邃;電影彷彿變成一把刀,黑澤明以它來詮釋武士道精神的內涵,解剖人性的善惡。在晚年的自傳性電影《蛤蟆的油》中,黑澤明自嘲為一隻蛤蟆,終其一生將自己奉獻給了電影。
034 費雯麗(1911∼1967)
下輩子還想當演員的費雯麗,認為讓觀眾哭比讓觀眾笑難。
035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12∼2007)
對安東尼奧尼而言,生命只意味著一件事:拍電影。
036 奧森.威爾斯(1915∼1985)
電影理論大師巴贊評價奧森.威爾斯時,說他是「20世紀美國文藝復興的旗手」,認為奧森.威爾斯是一個追求自己藝術風格的勇士。
037 英格麗.褒曼(1915∼1982)
在100多年的電影史中,英格麗.褒曼是創造了完美典範的傑出演員。
038 安德烈.巴贊(1918∼1958)
「電影是從一個神話中誕生出來的,這個神話就是完整電影的神話。」巴贊如此詮釋著電影。
039 英格瑪.柏格曼(1918∼2007)
「我從來不認為電影是寫實的,它們只是一面鏡子,是現實的片斷,幾乎跟夢一樣。」
040 費德里哥.費里尼(1920∼1993)
「我的影片是我終生漫長、連續不斷的一場演出。」
041 艾力克.侯麥(1920∼2010)
「我將自己全部奉獻給了電影,我別無他求。」
042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1920∼1994)
在恢宏的題材面前,邦達爾丘克總以細膩的人物精神世界,揭示對歷史、社會、戰爭以及人類生存的思考。
043 薩亞吉.雷(1921∼1992)
黑澤明曾說:「如果沒看過薩亞吉.雷的電影,就好比活在這世上,卻從未見過太陽與月亮。」
044 皮耶.保羅.帕索里尼(1922∼1975)
「在本質上,電影是對太陽的一種質問。」帕索里尼如此定義電影。
045 璜.安東尼奧.巴登(1922∼2002)
他是西班牙電影承前啟後的電影人,也是50年代西班牙電影復興的唯一旗手。
046 亞倫.雷奈(1922∼2014)
亞倫.雷奈,終其一生用影像講述一個重要的問題:「我是誰」。
047 亞蘭.霍格里耶(1922∼2008)
「每寫出一個字,都是對死亡的歡呼。」
048 馬龍.白蘭度(1924∼2004)
「電影表演乏味、無聊且幼稚可笑,誰都會表演——當我們渴望得到某些東西,當我們想達到某種目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演戲。」
049 安德烈.華依達(1926∼)
安德烈.華依達藉由電影述說歷史,讓人與人之間彼此產生連結、產生共鳴。
050 瑪麗蓮.夢露(1926∼1962)
「我對錢不感興趣,我只是希望光芒四射。」
051 今村昌平(1926∼)
曾經說過「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止。」的今村昌平,作品只專注在兩件事上:人的下半身與社會的底層。
052 秀蘭.鄧波兒(1928∼2014)
「我有幸從事了三項絕妙的事業——我曾投身電影電視業,也當了妻子、母親和祖母,還為美國政府的外交工作效過力。」
053 史丹利.庫柏力克(1928∼1999)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在傳達思想和感情的時候,仍舊饒富趣味,讓我離開電影就像是讓孩子離開遊戲一樣。」
054 奧黛麗.赫本(1929∼1993)
她完全構築了一個神話,和一種別人無法替代的風範。
055 尚-盧.高達(1930∼)
「一般來講,電影要有一個開頭、一個過程和一個結尾,但實際上,有時並不需要按照這個順序。」
056 克林.伊斯威特(1930∼)
「自重帶來自律,兩者兼具,就擁有十足的力量。」
057 卡洛斯.索拉(1932∼)
「電影是一種從內到外的革命。」
058 法蘭索瓦.楚浮(1932∼1984)
「未來的電影將比小說更個人化,將成為一種自傳體的形式,就像一篇私人日記的告白。」
059 大島渚(1932∼2013)
大島渚是日本「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電影高昂的氣勢,以反對者的姿態跟所有人握手。
060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
「我要時間在銀幕上,以莊嚴獨立的方式流動。」
061 路易.馬盧(1932∼1994)
「每部電影都是一段生命和冒險。它表達我當下關注的事物,就像談了一場戀愛。無論電影或愛情,我相信一見鍾情。」
062 楊波.貝蒙(1933∼)
楊波.貝蒙的演藝生涯,無疑是法國電影的一個縮影,他所塑造的形象,也代表了法國人的面孔。
063 羅曼.波蘭斯基(1933∼)
「無論我的人生或是我的作品是如何,我都不曾妒嫉過其他人,這就是我最大的滿足。」
064 蘇菲亞.羅蘭(1934∼)
「做自己最棒,不需改變太多,其實,相信自己、認清自己、瞭解自己之後,自然就綻放自信。」
065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1935∼2012)
「希臘人是在撫摸和親吻那些死石頭中長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話從至高的位置降下來,用於表現人民⋯⋯。」
066 伍迪.艾倫(1935∼)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悲劇作家,儘管我的電影喜劇色彩濃厚,但我卻更希望表現人性中悲觀和淒涼的一面。」
067 小川紳介(1936∼1992)
「我喜歡用10毫米的鏡頭在人群中搜索。這就是我的電影語言,讓觀眾扎扎實實地貼在你拍攝的對象面前。」
068 勞勃.瑞福(1937∼)
「這裡不是我夢寐以求之地。在好萊塢成為與身為名人的日子,從沒有讓我目眩神迷,我注定不屬於此。」
069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1939∼)
「我的下一部影片將是雄心勃勃、無與倫比的。我正在工作、反覆修改,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070 貝納多.貝托魯奇(1940∼)
「看電影,就是一群人在黑暗的空間中,共同分享著一場夢。」
071 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40∼)
「我更喜歡讓觀眾在戲院裡睡著的電影,我覺得這樣的電影體貼得讓你能好好打個盹,當你離開戲院時也並無困擾。」
072 李小龍(1940∼1973)
「電影上的功夫是來看的,我的截拳道是來用的!」
073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1941∼1996)
「對我而言,倘若電影果真具有任何意義,那便是讓人們身入其境。」
074 馬丁.史柯西斯(1942∼)
「有一天,我會死在攝影機後面。」
075 凱薩琳.丹妮芙(1943∼)
「我一點都不會想成為時下的年輕女演員,因為她們不能活出自我,每個人都像是芭比娃娃,全都一模一樣。」
076 勞勃.狄尼洛(1943∼)
「演戲,是一種最廉價的方式,讓你去做平常不敢做的事情。」
077 喬治.盧卡斯(1944∼)
「夢想始於劇本,而終於電影。」
078 彼得.威爾(1944∼)
「拍電影像是一場馬拉松,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進入狀態了。」
079 尼基塔.米亥科夫(1945∼)
「我發現無法為一部電影準備一個完整的藍本,一部分原因是,我無法確定自己想做的是否正確,另一部分原因是,電影永遠是有生命的。」
080 文.溫德斯(1945∼)
「每一張照片都可以是電影的第一個鏡頭。」
081 雷納.華納.法斯賓達(1945∼1982)
對於法斯賓達的離去,德國人遺憾地說,我們的心臟死了。
082 奧利佛.史東(1946∼)
「藝術家有權去詮釋與再解釋當代的歷史事件,憑他的良知,道德去做。」
083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1947∼)
「12歲,我就立志要成為電影導演。這不單只是夢想,我清晰地構思這個夢想,最後終於如願以償。」
084 北野武(1947∼)
「面對世界,只要自己有想法,就該大聲喊出來。如果要周圍的人配合,就要讓對方無言以對,必須按照你說的去做。為此必須練就說『壞話的技術』。」
085 侯孝賢(1947∼)
「電影不是用講的,電影是講不通的,電影實際上是要去拍的。你一直拍、一直拍,你就會拍出電影來,而且越拍越好。」
086 張藝謀(1950∼)
「電影是一座橋樑,將不同民族和語言的人們聯繫在一起,大家在電影中找到相同的情感。」
087 羅賓.威廉斯(1951∼2014)
「不管人們告訴你什麼,言語和思想可以改變世界。」
088 佩卓.阿莫多瓦(1951∼)
「電影就像一扇夢幻之窗,我很確定,我從中看到的世界,比我生活的世界更有趣。」
089 詹姆斯.卡麥隆(1954∼)
「我覺得做的更好不是什麼錯誤,對電影工作來說更是如此。」
090 柯恩兄弟(1954∼/1957∼)
「謝謝大家讓我們像孩子一樣,可以在我們的角落玩沙堆」
091 李安(1954∼)
「電影就是我的生命,每部電影都幫助我了解自己。」
092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1954∼)
「每次一開始我都想拍喜劇,但總是不如我所願,最後都拍成了悲劇。」
093 湯姆.漢克(1955∼)
「如果在這世界上非有個職業不可,做個高身價的電影明星還不錯。」
094 拉斯.馮.提爾(1956∼)
「電影像是鞋子裡的石頭,石子雖然磨腳,卻可以使你的腳不麻木。」
095 王家衛(1958∼)
「電影世界只有一種語言,就是以心傳心。」
096 提姆.波頓(1959∼)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悲慘的自己。」
097 盧.貝松(1959∼)
「只要在我電影裡出現的,都是明星。」
098 昆汀.塔倫蒂諾(1963∼)
「手上沒錢,卻想要拍電影,是你最好的電影學校。」
099 鞏俐(1965∼)
「女主角可以找別人,但我一定是最好的!」
100 蘇菲.瑪索(1966∼)
「每演一部新片,我就好像接受一次心理治療,差別在於,別人做心理治療,要付錢給醫生,但是我做心理治療,卻是別人付錢給我。」
出版序
001 湯瑪斯.愛迪生(1847∼1931)
「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都是別人的功勞。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拿電影來賺錢,也要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貢獻。」
002 喬治.伊士曼(1854∼1932)
對於電影誕生具有決定性關鍵的人,正是喬治.伊士曼,如果沒有他發明創造的膠卷,電影的誕生顯然會是一個未知數。
003 盧米埃兄弟(1862∼1954)(1864∼1948)
電影就像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幽靈,在空中等待、盤旋多年之後,借盧米埃兄弟之手,選擇巴黎作為自己的降生地。
004 喬治.梅里葉(1861∼1938)
電影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