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14年5月20日的「菜市場政治學」共筆部落格,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這群原本散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學研究生,因為太陽花運動的爆發,深感政治學必須要有一個共享平台,寫作者必須要用科學的態度、普通的語言好好地跟讀者討論公共事務。就這樣,十個臭皮匠透過自己寫稿、外部投稿以及邀稿三種方式,累積了數百篇的文章,還在2018年集結出版了《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如今,當年的研究生,或者是進入大學成為政治學老師,或者是進入機關和企業研究公共政策,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要開展,但他們還在一起經營這個部落格,並且準備出第二集了!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的出版時機是在2018年的公投綁大選之前,透過描述公共議題如何進行辯論,希望身為公民的每個人都能體認到,選舉並不只是去投幾張票而已。三年後,《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所面臨的時局,是一位直轄市市長、一位直轄市市議員、一位立法委員陸續遭到罷免,另一個立法委員的罷免案沒有成功,年底的四個公投案沒有通過。當我們連總統都可以直選、連直轄市市長都可以罷免了,我們還能說台灣不民主嗎?
民主如果不是每隔幾年去投一次票或是投幾張票,如果不是選舉、罷免和公投,那民主還能是什麼?我們不妨把台灣的民主看成一艘方舟。這艘方舟有其邊界,但邊界該如何劃定?這艘方舟有其運作原則,那麼這個原則該如何規範?這艘方舟搭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為什麼會有各式各樣的看法?這些紛雜的看法又是怎麼來的?這艘方舟所航行的海域,還有很多別的方舟,我們該如何與他船來往?我們該如何識別所獲致的內部消息與外部消息,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以便確保這艘民主方舟航行順利?
在這艘以民主為名的方舟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水手,只有明辨是非、自由討論、包容異己、團結合作,才能穿越怒海,航向太平之洋。
作者簡介:
王宏恩,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王奕婷,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沈智新,成功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陳亮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人文地理、規劃與國際發展系博士候選人
許韋婷,離岸風電外商資深公共事務經理
黃兆年,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陸離,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博士生
顏維婷,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
蘇慶軒,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3-11公民投票的政治科學
王宏恩——文
台灣於2021年12月18日完成第17至20案的公民投票,分別為重啟核四、禁止萊豬、公投綁大選、以及珍愛藻礁(三接天然氣站遷移)四個提案。我國規定公民投票的通過門檻,是贊成票大於反對票、而且贊成票的票數高於選舉人(全體有投票權的人數)的四分之一。最後四個提案都因為反對大於贊成、且贊成票未過門檻而都沒有通過。
公民投票被視為直接民主的表現,公投結果政府也需要遵守,例如2014年公投通過不能在民法中制定同性婚姻,後來同性婚姻就照公投結果以專法的形式通過,讓台灣仍然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然而,公民投票不只提案、投票、執行而已。針對公民投票的研究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理論上,公投是否合理?第二,公投產生的議程設定與不可分割偏好(non-separable preference)。第三,公投的民意到底是怎麼來的?
公投是否合理
公投是否合理?從直接民主的角度來看,人民透過公投反映民意,政府遵守投票結果,一切都很直覺。然而,從學理來說,有一些項目是不能公投的,例如不能公投決定剝奪他人的性命或是人權,因為這樣會導致多數暴政。我們也不能透過公投廢除民主,因為這會讓民主本身無法持續,使得民主制度無法成為一個穩定的系統。
從執行面來看,假如一個政策真的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歡支持,那理論上任何民主政府的執政黨都會搶著推動這個政策,這樣才能提高滿意度,在下一次選舉繼續連任。假如一個公投提案明明大多數民眾都喜歡,但執政黨卻一直不做,通常有兩種可能。第一,這個政策與執政黨的意識形態完全相左,因此即使民眾喜歡、即使執政黨先前也沒有靠這一個政策就能當選,但是真的執行的話會破壞執政黨堅持某特定價值的名聲。第二,這個政策真的做不到。舉例來說,假如今天公投說給每個人發一千萬,大家都拿錢拿得很高興,但是這會造成嚴重通膨、遠超過政府舉債上限,因此政府在沒有公投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實施這個政策。又或者是政府的能力無法達到的政策,例如假如公投通過全體公務員都不支薪、或公投通過公務員砍到只剩總統府三個人上班,這聽起來很省錢,但實際上會導致政府根本做不到其他法定職務,那政府當然不可能執行此一政策。更為弔詭的是,無論是上述哪一個提案,一旦公投通過之後,負責執行公投案的,仍然是當初不願意或者認為做不到的同一個政府。這樣政府要怎麼執行這個政策?因此會有一些理論認為,要嘛就是同時把政府換掉,要嘛就是一旦一個政府反對的公投通過,行政單位就應該總辭,例如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過關,當時反對脫歐的執政黨首相卡麥隆即刻宣布辭職。
公投與不可分割偏好
前一段對於公投的討論,僅限於單一議題的公投。但是公投案可能同時有數案成案,假如數個提案之間彼此衝突(例如假如同時投票通過同性婚姻跟禁止同性婚姻),那政府本身也無所適從。
撇除這種特殊案例之外,一種比較常見的弔詭,叫做不可分割偏好。簡單來說,就是民眾對於兩個政策的態度之間是相連的,民眾對於A政策是支持或反對,取決於B政策是否會通過,反之亦然。比較常見的例子是預算案。假設民眾都討厭政府赤字,而政府目前的預算僅能執行一項大政策。在一次的公投當中,同時有兩大政策要來做選擇,例如蓋捷運跟蓋社會住宅,兩項政策單獨來看都獲得過半民眾支持,但民眾希望只執行其中一個以避免赤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兩個案子分開來在不同的時間公投,當民眾看到已經公投通過蓋捷運,就會反對蓋社會住宅;而當先前已經公投通過蓋社會住宅,那就會反對蓋捷運。有趣的是,假如今天兩個公投案同時舉行,且假設所有民眾都誠實投票,結果就是兩個案子一起通過,政府得一起執行,最後導致民眾不喜歡的預算赤字,形成民眾誠實投票結果懲罰到自己的狀況。
在有不可分割偏好的情況下,政府的議程設定(agenda setting)就變得特別重要。舉例來說,假如民眾只希望在捷運跟社會住宅之間選一個蓋,但是政府官員跟捷運負責人比較好,那政府可能就會宣布先公投捷運、再公投社會住宅,結果就是捷運通過、社會住宅不通過。這也是為什麼議程設定本身就是權力(power)定義的一環,因為就算票都給大家投,只要掌握了議程設定,就掌握了投票結果。
但是這種不可分割偏好真的存在嗎?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我在2021年的公投前夕,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送網路問卷,一共詢問了910位台灣選民。在問卷中,我詢問這些人對於重啟核四以及遷移三接這兩項公投案的偏好。我特別詢問受訪者,假如有下列四種情形:兩個都通過、僅通過重啟核四、僅通過遷移三接、兩個都不通過,受訪者想看到的順序為何?結果發現,大概有約15%的台灣選民具有不可分割偏好,即針對個別議題的態度並不是獨立的考量,而是要看另一個議題的結果如何。
舉例來說,假如有一位受訪者告訴我,他的偏好排序是「僅通過重啟核四>兩個都通過>僅通過遷移三接>兩個都不通過」。當核四確定會通過時,則他對於遷移三接的看法是「僅通過重啟核四>兩個都通過」,傾向不通過遷移三接;當核四確定不重啟時,則他對遷移三接的看法是「僅通過遷移三接>兩個都不通過』,轉而傾向遷移三接。這種對於一個議題的態度會受到另一個議題的結果所影響,就是不可分割偏好。
在這一份問卷中,我發現本來支持與反對重啟核四的人分別為427比399,重啟核四會獲勝。但是假如遷移三接會通過的話,民眾對於核四的看法就改變為411支持與415反對,結果逆轉。另外,我在問卷裡問這八百位選民對於三接遷移的看法,結果是422支持404反對;但假如核四確定不重啟,他們是否支持三接遷移,結果就變成438贊成、388反對,雙方差距立刻拉開。這就是不可分割偏好的特殊之處,民眾並不分開、獨立看待不同的公共議題。這是為什麼政府的議程設定、制度設計、分權制衡都得納入民主考量,並不是什麼都直接民主給他投下去就好。
公投與民意
公投是直接民主,全體選民對政策或法規進行正反對決;而一般選舉是代議政治,全體選民選出民意代表,並給民意代表薪水,讓民意代表全職負責法規制定與政策檢討。
當法規或者政策過於複雜時,代議政治的解決方式是讓人民選出專業的代表,讓他們全心研究,人們則給予信任,並監督結果。政治人物為了繼續連任,就會與同黨其他人合作,努力制定出對的政策。只是這中間始終都會有資訊落差的問題。
但當使用直接民主的公投時,許多人會覺得,這些公投政策都太過複雜、正反雙方都翻出一大堆學術論文或專有名詞,一般人怎麼會知道誰是對的呢?假如人們不知道誰是對的,怎麼可能投出好的結果?還是要先發一張考卷、考過了才可以進投票所?
這個關於政治知識與民意形塑的問題,自從有民意調查以來就困擾過不少民主理論學家。以前許多政治理論都認為,人們活在自由社會,理應主動關心社會、吸收政治知識,像各位讀者一樣研究政治科學,最後投下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一票。但是自從學者真的開始問選民是怎麼決定要投給誰、為何要支持哪一個政策時,發現其實大多數人要嘛就聽自己支持政黨的菁英、要嘛就是根據一些隨興所至的理由。當被問到為何喜歡或不喜歡某個政策或某位政治人物時,人們往往只記得其正面或負面印象,而不太記得這樣的印象是怎麼一路形塑而成的。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密西根大學政治系教授Arthur Lupia針對1988年加州的汽車保險公投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這一次的公投案很特別,因為加州的兩大黨都沒有表示意見,而保險業者跟民間團體同時提了多達五項不同的提案,每一項提案都只有一大堆數字、機率,沒有保險知識的人完全看不懂哪些對一般民眾有利、哪些會讓保險業者賺大錢。但也因為每個公投案都有清楚的數字與機率,可以跟本來的方案相較,讓學者得以清楚地歸類選民支持哪些方案是「投對票」,而支持哪些是「投錯票」。於是,Lupia召集了一群面訪員,在公投當天去各個投票所外面,詢問進去投票的選民支持了哪些方案、以及一些針對這些提案的相關問題。
分析結果之後,Lupia首先發現,假如是對保險有一定程度知識的選民,在這五項方案全部都投對票,爭取對自己最大的好處。但假如是對保險毫無概念的人呢?平均而言,這群人就是亂投一通,可能投出彼此矛盾或讓自己保險費增加的結果。但是這群人之中有一些人例外──這些人對保險知識一竅不通,但他們有一條線索,就是記得哪幾個方案是保險公司提出的。根據這條線索,他們只要跟保險公司的偏好反過來投就好了,於是他們投出來的票也全部都投對了。
這個結果看起來很合理,但從民主政治的理論來說,在想法上是很大的改變。我們都希望投對票,有一種準備方式是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耗費無數心力,最後終於投對一張票。但有另一種準備方式,是單純抓到一兩條線索,知道該相信誰、知道敵人是誰,然後投票前只要參考一下這些人的動向,大概也能投對這一張票了,省下博覽群書的時間。兩者在結果上差不多,但假如只考量個人的成本效益,後者即使看似不太負責,效率上卻是更佳的。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捷思(heuristics),一個讓人減少動腦時間還能快速達到大致正確結論的快速通道(當然,要多常使用這個捷思,也取決於正確率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經驗累積了)。
對於正常的民主政治來說,你也可以想像,有非常多人使用的捷思就是自己支持的政黨,兩黨喊出四個不同意或四個都同意,兩黨的支持者就跟著四個不同意或四個都同意。但政黨支持者會選擇使用政黨當作捷思,也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多次把政黨當捷思使用,結果也都大致正確,他們自然會覺得這是個「好用」的捷思,因而繼續在這次公投使用。假如最後的公投結果會打到自己,那人們下次使用政黨當作捷思的比例就會下降了。
除了政黨之外,如同前面的加州汽車保險公投案,人們也會使用社會上其他的線索來當作捷思,例如說名人站台、Youtuber發聲、非營利組織、學者專家背書等。在這個專業分工的時代,隔行如隔山,不是人人都可以從內子宮講到外太空,當面對直接民主的專業知識門檻時,人們透過捷思來翻越,而這捷思的基礎其實就是對政黨的政治信任、或者是對社會上其他團體的社會信任。但是政黨會帶風向、社會團體也可能會騙人怎麼辦?這樣或許能騙到一次選票,不過假如最後結果不如預期,還是會被選民發現,導致信任度降低,下次就騙不了了。所以只要維持定期選舉、維持公開透明與言論自由,就能針對這些捷思進行課責與逐優汰劣。對一般民眾來說,在平常找到一些足以信賴並持續支持的捷思,也算是一種有效率的政治參與方式。
公投的科學與2021年公投
2021年的四項公投案最後因為投票率低、且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而並未通過。本文提到的三個研究方向,或多或少也都幫忙解釋了這個結果。舉例來說,有一些人可能認為政府不會執行自己反對的公投提案(雖然在前面提到的同婚議題以及前面幾個公投案的結果,顯然不是如此),因此乾脆不去投。也有一些人發現這次公投案之間有不可分割偏好,例如擔心缺電、但又想廢核四、又想保護藻礁,然後又不確定這兩個案子哪個會通過、哪個不會,最後心一橫就不去投了。
在這些人都不去投票之後,最後去投票的人,就可能有比較高比例是仰賴兩大黨作為捷思的選民。我把這一次公投案第19案(公投綁大選)的結果,與2020年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黨的立委選舉不分區政黨票的催票率比例(也就是政黨票數除以選區選民數)相較。結果可以清楚地發現,台灣368個鄉鎮中,在2020年開出多少比例民進黨的政黨票,在2021 年底的公投案就大概有多少張「不同意票」;而在2020年各地開出多少比例的國民黨政黨票,同樣就會在2021年開出接近比例的「同意票」。
當然這個結果並非絕對,還是有區域的差別,例如說國民黨在山區就沒有動員出足夠多的同意票、或者在新竹的同意票遠大於國民黨的政黨票(可能來自於其他政黨支持者的同意票)。無論如何,從結果來看,政黨在這一次的公投仍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11公民投票的政治科學
王宏恩——文
台灣於2021年12月18日完成第17至20案的公民投票,分別為重啟核四、禁止萊豬、公投綁大選、以及珍愛藻礁(三接天然氣站遷移)四個提案。我國規定公民投票的通過門檻,是贊成票大於反對票、而且贊成票的票數高於選舉人(全體有投票權的人數)的四分之一。最後四個提案都因為反對大於贊成、且贊成票未過門檻而都沒有通過。
公民投票被視為直接民主的表現,公投結果政府也需要遵守,例如2014年公投通過不能在民法中制定同性婚姻,後來同性婚姻就照公投結果以專法的形式通過,讓台灣仍然成為亞...
推薦序
【導言】以政治學作指南,航向未知的彼端
◎王宏恩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的第二本書。在啟航之前,讓我先講個故事吧。
十五年前的夏天,當時就讀台中一中高三下的我,最喜歡到操場旁的榕樹下,帶著滷味與金桔話梅綠,靜靜看著、聽著校園的一切:球場上,幾位同學穿著制服運球投籃穿插著嗆聲;教室裡,幾位同學在靠窗的位子算著物理與拋物線;走廊上,幾位同學邊丟棒球邊討論早上紐約洋基王建民的直播;榕樹綠又茂密,果實吸引了各種都市鳥前來覓食喧嘩。整個校園亂哄哄,一種專屬於青春的躁動。
但在亂哄哄之下,知識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亂中有序的。運球投籃與丟棒球,是拋物線與力矩主要決定了大方向,而空氣阻力、濕度與肌肉協調程度等小細節決定了今天有沒有帶準星;榕樹茂密與結果,是季節促使其變化,而季節又是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與角度。不是每一株榕樹都同一天蓊綠,不是每一次射籃都是空心進球,但科學告訴了我們大致的趨勢,以及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趨勢。
這整套透過科學觀察、理解生活、亂中求序的過程,就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假如整個宇宙創造出來是個毫無規律與邏輯的世界,活在其中的生物體注定無所適從,演化也不再有意義;人類,一開始透過上帝與神話來解釋一切的未知。幸好,人類天生就是科學家,雖然有著比其他生物更脆弱的肉體,但人類誕生在這個世上後,天生就會試著在看似無盡的混亂中尋找可能的規律,試著把各種前後依序變化的事物進行連結,尋找因果關係,解釋世上的未知。這樣的能力與傾向已經深深地銘印在我們大腦中,並在過去百萬年來取得演化上的優勢而留存至今,帶著人類走出黑暗時代,進入科學革命。所以我們知道球大概能丟多遠、知道夏天為何會來以及大概何時會來,這些都不只是某種神靈的賜福,而是人類在觀察、實驗後逐漸可以大致掌握的知識。知識接著透過紙本與教育累積並代代相傳。
政治科學亦是如此。
在2018年菜市場政治學出了第一本書之後,這段時間台灣的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環境:肺炎疫情肆虐,各國紛紛關閉國門;民粹主義興起並衝擊各國大選;許多國家經歷了民主衰退,政府趁疫情逐步縮減人民的權利,尤其是以數位極權的方式;中國對香港與新疆的鎮壓、對台灣的加強恫嚇,世界各國的反中情緒;以及台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整個世界亂哄哄,台灣是一艘波濤洶湧中的方舟。
就在這四方都是未知的政治紛亂下,政治科學可以當作指南針,透過觀察、假設、實驗與驗證,讓我們亂中求序、看到趨勢。
當看到各方評論「民主衰退」、「民粹興起」時,身為一個政治學家,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民主是什麼?民粹是什麼?要怎麼測量?」當我們有辦法測量民主的程度、民粹的程度,才能進一步觀察這個定義下的民主與民粹是否真的在過去幾年有所改變。當我們真的觀察到這些測量的結果在改變時,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地尋找解釋這些改變的原因,建立因果關係。因為這些現象對人類的影響巨大,所以我們更需要謹慎的定義、測量、與解釋。這些認真的對待,才能建立起知識的重量。
《菜市場政治學EP2》開頭的第一部與結尾的第七部,分別探討了民主與獨裁的差別、以及民粹的定義與解釋。什麼是民主?什麼不是民主?什麼是民粹?什麼不是民粹?我討厭選舉結果,就能說這結果民粹、結果不民主嗎?正因為這些概念與字詞有其影響力,近年來許多獨裁政權就企圖搶奪「民主」二字的解釋權,中國剛宣布自己是最大的民主國家、北韓也把民主二字放在國家名稱上。在這兩部,我們邀請政治學家們來討論民主與民粹的定義、測量與解釋。
當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一手拿出一國兩制的邀約,另一手派出更多在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施壓時,面對這些環境變化,台灣民眾是如何反應的?同樣地,這個大問題可以拆解成數個不同的角度,每個角度給予明確的定義與測量。在本書的第二部,我們討論台灣民眾對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趨勢。認同是一個人心裡能夠想像的群體生活的邊界。人們天生就會把自己與他人歸類到不同的社會團體之中,且喜怒哀樂都會牽連到所屬的團體。在第三部,我們接著探討台灣民眾對於統一、獨立、以及國防安全的態度。台灣民意真的只是一小撮台獨分子嗎?台灣人真的願意保衛自己的家園嗎?在這幾年的中美對抗下,台灣民意是否又隨之變化?這些變化的趨勢,又是否會隨著之後中美衝突加劇或和緩而有所改變呢?我們邀請的作者們試著給予解答。
我們在本書的第五以及第六部,反過來從中國的角度看待兩岸以及其他議題。中國為什麼要推動一帶一路?中國的網路長城到底有怎麼樣的效果?網路宣傳與認知作戰,這些近兩年被大量使用然後濫用的題目,又要怎麼去認真地拆解與討論?網軍跟認知作戰又有什麼不同,又是否因為國內運作或跨國運作而導致定義與測量上更為複雜?
兩岸議題、民主議題、與民粹浪潮之外,我們在本書的第四部集中討論社會正義,一個不該被淹沒且在近年來日漸高漲的領域。台灣民眾到底支不支持財富重分配?台灣民眾真的仇富嗎?這個對重分配的嚮往,當具體落實在健保以及社會福利政策時,中間又有多大的落差?這理想的方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是政治科學在意測量、實證研究的主要原因。
台灣作為一艘方舟,準備朝彼端航行,但彼端在何方、航線如何規畫,則是所有人一起掌舵決定的。這本《菜市場政治學EP2》,共有七部,聚集了28位政治學家,與你一起透過政治科學探討制度、民意、兩岸與經濟,看到亂哄哄之下的趨勢與解釋。也希望你翻開此書時心裡對政治的疑問,可以在後面的章節裡找到滿意的解答。
【導言】以政治學作指南,航向未知的彼端
◎王宏恩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的第二本書。在啟航之前,讓我先講個故事吧。
十五年前的夏天,當時就讀台中一中高三下的我,最喜歡到操場旁的榕樹下,帶著滷味與金桔話梅綠,靜靜看著、聽著校園的一切:球場上,幾位同學穿著制服運球投籃穿插著嗆聲;教室裡,幾位同學在靠窗的位子算著物理與拋物線;走廊上,幾位同學邊丟棒球邊討論早上紐約洋基王建民的直播;榕樹綠又茂密,果實吸引了各種都市鳥前來覓食喧嘩。整個校園亂哄哄,一種專屬於青春的躁動。
但在亂哄哄之下,知識告訴我們這一切...
作者序
【出版序】以政治學作指南,航向未知的彼端
◎王宏恩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的第二本書。在啟航之前,讓我先講個故事吧。
十五年前的夏天,當時就讀台中一中高三下的我,最喜歡到操場旁的榕樹下,帶著滷味與金桔話梅綠,靜靜看著、聽著校園的一切:球場上,幾位同學穿著制服運球投籃穿插著嗆聲;教室裡,幾位同學在靠窗的位子算著物理與拋物線;走廊上,幾位同學邊丟棒球邊討論早上紐約洋基王建民的直播;榕樹綠又茂密,果實吸引了各種都市鳥前來覓食喧嘩。整個校園亂哄哄,一種專屬於青春的躁動。
但在亂哄哄之下,知識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亂中有序的。運球投籃與丟棒球,是拋物線與力矩主要決定了大方向,而空氣阻力、濕度與肌肉協調程度等小細節決定了今天有沒有帶準星;榕樹茂密與結果,是季節促使其變化,而季節又是來自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與角度。不是每一株榕樹都同一天蓊綠,不是每一次射籃都是空心進球,但科學告訴了我們大致的趨勢,以及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趨勢。
這整套透過科學觀察、理解生活、亂中求序的過程,就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假如整個宇宙創造出來是個毫無規律與邏輯的世界,活在其中的生物體注定無所適從,演化也不再有意義;人類,一開始透過上帝與神話來解釋一切的未知。幸好,人類天生就是科學家,雖然有著比其他生物更脆弱的肉體,但人類誕生在這個世上後,天生就會試著在看似無盡的混亂中尋找可能的規律,試著把各種前後依序變化的事物進行連結,尋找因果關係,解釋世上的未知。這樣的能力與傾向已經深深地銘印在我們大腦中,並在過去百萬年來取得演化上的優勢而留存至今,帶著人類走出黑暗時代,進入科學革命。所以我們知道球大概能丟多遠、知道夏天為何會來以及大概何時會來,這些都不只是某種神靈的賜福,而是人類在觀察、實驗後逐漸可以大致掌握的知識。知識接著透過紙本與教育累積並代代相傳。
政治科學亦是如此。
在2018年菜市場政治學出了第一本書之後,這段時間台灣的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環境:肺炎疫情肆虐,各國紛紛關閉國門;民粹主義興起並衝擊各國大選;許多國家經歷了民主衰退,政府趁疫情逐步縮減人民的權利,尤其是以數位極權的方式;中國對香港與新疆的鎮壓、對台灣的加強恫嚇,世界各國的反中情緒;以及台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整個世界亂哄哄,台灣是一艘波濤洶湧中的方舟。
就在這四方都是未知的政治紛亂下,政治科學可以當作指南針,透過觀察、假設、實驗與驗證,讓我們亂中求序、看到趨勢。
當看到各方評論「民主衰退」、「民粹興起」時,身為一個政治學家,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民主是什麼?民粹是什麼?要怎麼測量?」當我們有辦法測量民主的程度、民粹的程度,才能進一步觀察這個定義下的民主與民粹是否真的在過去幾年有所改變。當我們真的觀察到這些測量的結果在改變時,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地尋找解釋這些改變的原因,建立因果關係。因為這些現象對人類的影響巨大,所以我們更需要謹慎的定義、測量、與解釋。這些認真的對待,才能建立起知識的重量。
《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開頭的第一部與結尾的第七部,分別探討了民主與獨裁的差別、以及民粹的定義與解釋。什麼是民主?什麼不是民主?什麼是民粹?什麼不是民粹?我討厭選舉結果,就能說這結果民粹、結果不民主嗎?正因為這些概念與字詞有其影響力,近年來許多獨裁政權就企圖搶奪「民主」二字的解釋權,中國剛宣布自己是最大的民主國家、北韓也把民主二字放在國家名稱上。在這兩部,我們邀請政治學家們來討論民主與民粹的定義、測量與解釋。
當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一手拿出一國兩制的邀約,另一手派出更多在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施壓時,面對這些環境變化,台灣民眾是如何反應的?同樣地,這個大問題可以拆解成數個不同的角度,每個角度給予明確的定義與測量。在本書的第二部,我們討論台灣民眾對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趨勢。認同是一個人心裡能夠想像的群體生活的邊界。人們天生就會把自己與他人歸類到不同的社會團體之中,且喜怒哀樂都會牽連到所屬的團體。在第三部,我們接著探討台灣民眾對於統一、獨立、以及國防安全的態度。台灣民意真的只是一小撮台獨分子嗎?台灣人真的願意保衛自己的家園嗎?在這幾年的中美對抗下,台灣民意是否又隨之變化?這些變化的趨勢,又是否會隨著之後中美衝突加劇或和緩而有所改變呢?我們邀請的作者們試著給予解答。
我們在本書的第五以及第六部,反過來從中國的角度看待兩岸以及其他議題。中國為什麼要推動一帶一路?中國的網路長城到底有怎麼樣的效果?網路宣傳與認知作戰,這些近兩年被大量使用然後濫用的題目,又要怎麼去認真地拆解與討論?網軍跟認知作戰又有什麼不同,又是否因為國內運作或跨國運作而導致定義與測量上更為複雜?
兩岸議題、民主議題、與民粹浪潮之外,我們在本書的第四部集中討論社會正義,一個不該被淹沒且在近年來日漸高漲的領域。台灣民眾到底支不支持財富重分配?台灣民眾真的仇富嗎?這個對重分配的嚮往,當具體落實在健保以及社會福利政策時,中間又有多大的落差?這理想的方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是政治科學在意測量、實證研究的主要原因。
台灣作為一艘方舟,準備朝彼端航行,但彼端在何方、航線如何規畫,則是所有人一起掌舵決定的。這本《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共有七部,聚集了29位政治學家,與你一起透過政治科學探討制度、民意、兩岸與經濟,看到亂哄哄之下的趨勢與解釋。也希望你翻開此書時心裡對政治的疑問,可以在後面的章節裡找到滿意的解答。
【出版序】以政治學作指南,航向未知的彼端
◎王宏恩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的第二本書。在啟航之前,讓我先講個故事吧。
十五年前的夏天,當時就讀台中一中高三下的我,最喜歡到操場旁的榕樹下,帶著滷味與金桔話梅綠,靜靜看著、聽著校園的一切:球場上,幾位同學穿著制服運球投籃穿插著嗆聲;教室裡,幾位同學在靠窗的位子算著物理與拋物線;走廊上,幾位同學邊丟棒球邊討論早上紐約洋基王建民的直播;榕樹綠又茂密,果實吸引了各種都市鳥前來覓食喧嘩。整個校園亂哄哄,一種專屬於青春的躁動。
但在亂哄哄之下,知識告訴我們這一...
目錄
出版序 ◎王宏恩
作者介紹
第一部 憲政體制
1-1民主制度背後的美好假設,經得起科學檢驗嗎?
1-2誰反對一黨獨大?
1-3民主鞏固與公民社會
1-4「依」法而治還是「以」法而治?民主與法治的關係
1-5民主輸給獨裁了嗎?談政治體制、國家治理與防疫能力
1-6我們如何界定國家能力?談國家能力與政治體制兩者之間的關係
1-7台灣民主「倒退」了嗎?回應《天下雜誌》〈用錢買的台式民主〉專題
1-8轉型正義是政治操作嗎?清理威權統治的歷史會影響民主與選舉嗎?
1-9《衣櫃中的骷顱》:東歐轉型正義的困境與面對歷史真相的艱難
1-10政治學視角下的情治機關與轉型正義:秘密警察、線民與檔案開放
第二部 方舟的邊界
2-1台灣與香港:「好的」或「壞的」民族主義?
2-2「先來慢到攏相同 新一代的台灣人」:記王甫昌研究員族群概念史演講
2-3什麼是台獨?如何分類不同的統獨主張?
2-4一個「維持現狀」各自表述?台灣人怎麼看自己和中國的關係
2-5「九二共識」到底是什麼?我們該不該(重新)承認它?
2-6台生赴中之後,有了什麼轉變?深度訪談道出「夾心餅乾」的故事
2-7台灣人的身分政治與日常民族/國族主義
第三部 認同、統獨、民調
3-1對比式、互比式、全民調:「民調初選」限制多,為何藍綠仍情有獨鍾?
3-2黨內初選殺紅眼,對大選結果有利還是有害?
3-3如何估計手機族對民意調查的影響?解三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3-4反映真實民意:網路、市話與手機民調的差異
3-5什麼是棄保效應?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有棄保效應嗎?
3-6一人投兩票,真的可以救小黨?
3-7「基進側翼」假說:光譜上極端的候選人會分裂選票並讓對手當選嗎?
3-8得票率如何誤導人?從催票率看藍綠勢力消長
3-9七成台灣人願意為台灣而戰、支持民主、反對統一:台灣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
3-10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是高是低?
3-11公民投票的政治科學
第四部 意識形態與公共政策
4-1誰該承擔風險? 論國家與風險重分配
4-2什麼是左派、右派?談意識形態光譜
4-3羅賓漢悖論:「魯蛇族群」只能追求「未來的美好小確幸」嗎?
4-4公平、團結、參與:全民健保的改革與永續
4-5軍公教優渥退休福利的政治成因
4-6道阻且長的台灣能源轉型之路
4-7為何科學無法克服民眾的食安疑慮?
4-8從菜市場分流看防疫政治學
4-9大COVID時代:新興傳染病的公共衛生倫理準備
第五部 威權擴散與中國因素
5-1從國際智庫報告淺談中國影響力以及美國政府對中國政策的轉變
5-2中國「銳實力」的影響與因應:從「國家安全」到「人類安全」
5-3中國的數位威權輸出: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5-4當「中國因素」成為全球日常:「建構主義」的警示
5-5面對中國,台灣人選擇麵包或愛情?
5-6中國會打台灣嗎? 中國領導者眼中的理性是什麼?
5-7(被)統一後真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嗎?一個賽局模型的分析
5-8發大財後一定能民主化嗎?
第六部 誰的認知?為何而戰?
6-1什麼是認知作戰?
6-2「紅色滲透」不只一種:北京對台媒體控制的三種途徑
6-3台灣「接收境外假資訊」嚴重程度被專家評為世界第一
6-4誰會相信假新聞?行為科學的啟示
6-5假訊息對選民的影響分析:2020 大選投票所出口訪查結果
6-6如何對抗假新聞?
6-7哈佛大學怎麼研究中國五毛黨?又有什麼發現?
6-8經濟統戰的心理作用與輿論效應
6-9中國網友怎麼看待網路長城?兩篇最新研究揭露親身體會自由的重要
第七部 席捲全球的身分政治與民粹主義
7-1台灣充滿民粹嗎?談「民粹主義」作為名詞和形容詞
7-2民粹的政治科學
7-3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韓流」現象
7-4歷史仍未終結:閱讀福山重要著作《身分政治》
7-5為什麼川普如此受歡迎?談社會分歧下的動員策略
7-6美中關係為何大轉變?是否有反轉的可能?
7-7一段由愛與恨交織的故事:英國脫歐與英歐關係
7-8獨立運動與公投:從加泰隆尼亞與蘇格蘭談公民民族主義
7-9奶茶聯盟真的存在嗎?七天四萬篇,是誰在推特挺台灣#TweetforTaiwan?
出版序 ◎王宏恩
作者介紹
第一部 憲政體制
1-1民主制度背後的美好假設,經得起科學檢驗嗎?
1-2誰反對一黨獨大?
1-3民主鞏固與公民社會
1-4「依」法而治還是「以」法而治?民主與法治的關係
1-5民主輸給獨裁了嗎?談政治體制、國家治理與防疫能力
1-6我們如何界定國家能力?談國家能力與政治體制兩者之間的關係
1-7台灣民主「倒退」了嗎?回應《天下雜誌》〈用錢買的台式民主〉專題
1-8轉型正義是政治操作嗎?清理威權統治的歷史會影響民主與選舉嗎?
1-9《衣櫃中的骷顱》:東歐轉型正義的困境與面對歷史真相的艱難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