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被森林服務了嗎?
賴以為生的空氣、土壤、水,好吃的高山甜柿、段木香菇,用國產材製作原木家具,
近年來老少咸宜的生態旅遊、步道健行,到部落體驗原住民文化、享受在地餐桌......
不管你身在城市、海邊或山村,每人每天領受森林的賜予無所不在,
但我們卻很少去思維:台灣山村真正的樣貌。
走過八條有故事的山村之路,看見「剛剛好就好的」山村哲學,
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新林業如何以經營取代禁止?讓人與動植物、自然共生共榮,
重返森林的家,那是蘊育生命、生產糧食、傳承文化的根基,
為了環境永續,生活/旅行台灣,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森、川、里、海・行野八式——看見 剛剛好就好的森活態度:
>>>新北:貢寮水梯田 重拾共好農耕的隱村歲月
>>>台中:台八線上 生態農小天地
>>>南投:能高越嶺 與賽德克同行
>>>高雄:六龜山村裡的手感生活
>>>屏東:霧台糧倉 山村哲學
>>>宜蘭:邂逅山海大南澳
>>>花蓮:森、川、里、海 與野共生
>>>台東:南迴尋味大縱走
◎拉頁圖解山村、森林便利貼:秒懂艱澀的林業專有名詞,看懂山林永續發展之道。
◎在地包打聽:跟著在地人的腳步,更貼近土地的體驗山村生活。
◎行程推薦:部落廚房、在地路線、生態見學、手作體驗,山村日和、隨時出發!
作者簡介:
微笑台灣編輯團隊:
2001年,《319鄉向前行》特刊+100萬本護照。
2005年,「帶著微笑,再訪319鄉」啟動3000家微笑聯盟。
2007年,「微笑台灣319鄉+」納入7大城市,再度拜訪不分城鄉的每個角落。
2009年,100萬張台灣生活意象明信片「把台灣寄出去」,旅行台灣也讓台灣旅行。
2011年,出版《52種生活提案:美好的一天,請跟我來》
2013年,陸續推出20本幸福專刊《縣市款款行》、帶著雲端護照APP去旅行,出版《美麗台灣:讓我們ㄧ齊把台灣推向美麗》攝影集
2016年,出版微笑季刊:誠食 草根 慢島 好物
18年來,帶動超過600 萬人行腳台灣,持續用新眼光發現並分享台灣美好。
章節試閱
高雄 六龜山村裡的手感生活
歲月悠悠,莫拉克風災已屆滿十年。
重創之後的日子不好過,為了找點事做,
山村裡的人們讓手藝治療心靈,同時也開了一條在地文創產業之路。
他們重新學習與土地相處之道,友善種木瓜、植愛玉、焙山茶,
十八羅漢山守護著洋燕、蝙蝠,也將守護著以謙卑之心復育家鄉的六龜人。
文 高嘉聆 攝影 林科呈
依傍著荖濃溪,宛如六龜守護者的十八羅漢山,擁有獨特的礫岩地質,長年經雨水沖刷後,形成多座獨立山頭,山勢陡立峻峭,遠觀就像是姿態各異的羅漢舞立,故而得名。可別小看這些礫岩,除了地景特殊,還蘊藏了許多地質訊息,可以觀察出造山運動、侵蝕作用、風化作用等的軌跡,甚至可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古氣候及水文環境變遷的訊息。如此珍貴,可說是天然的地理教室,因此林務局在一九九二年將此區設置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予以保護。
十八羅漢山的山腳下有六條隧道,是日治時期為了運輸樟腦、木材而開鑿,打通六龜與旗山之間的交通,不過由於隧道的地質構造容易風化崩塌,後來另闢了一條外環道路,也就是目前所見的台27甲線。當地居民回憶從前,小時候會跑到隧道裡「探險」,但隨著十八羅漢山被劃為自然保護區,為了維護區內特有的生態環境,需要申請許可才能進入,也為十八羅漢山的環境、地質樣貌增添了不少神祕色彩。
莫拉克風災後,六龜發展不振,當地開始出現希望開放自然保護區讓遊客進入的聲音,同時,近十年來對於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趨勢已經慢慢轉變,如果要謀求人類與生態的共同福祉,那麼就需要在地居民和公眾的參與,「人的需求」被重視了,因此林務局便改採「由下而上」的管理方式,招募、培訓六龜在地人成為解說員,並以發展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的方向連結社區參與,讓當地居民在情感上和經濟上都能獲得支持,進而激發熱情,進行自主管理。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的保護區自己永續經營。
在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以下簡稱「屏東林管處」)和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老師團隊的合作下,找來了在地的社區夥伴,包括寶來人文協會和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以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為中心,在二○一七年開始招募六龜在地人才,經過專業課程培訓,目前由三十一位解說員組成的「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暨解說服務團隊」,除了進行生態解說,也擔起巡護監測的工作,記錄區內環境及動植物的概況。成員當中,有教師、小農、社區工作者、軍公教退休人員等,也不乏完全沒有生態背景知識的地方人士,因此培訓過程一切從零開始。
執行此團隊運作的屏東科技大學鄭淳毅,最能感受到成員培訓前後的轉變。「有一次進行監測時,發現保護區內樹木遭到砍伐盜採,現場拍照錄影存證,並通報屏東林管處六龜工作站,發揮巡護功能。成員們雖然對盜採感到氣憤,但能夠勇於對家鄉的生態環境盡一份力,並且配合有關單位後續調查,看得出他們已經對這塊土地產生了情感和認同。」這三十一位成員就像是一顆顆的種子,把保育觀念及生態知識扎根於日常生活中,進而將在地的自然生態和人文風土傳遞出去,影響周邊的人事物。
目前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採預約制,堅持單一窗口與承載量管制,除了帶領遊客認識十八羅漢山的環境,也串聯周邊民宿、特色店家、友善果園等,規劃深度的旅遊路線,集結眾人力量讓六龜形成共享共好的平台,是落實「山村經濟」的良好範例。也就是利用在地原有的產業以及過去生活中的傳統知識,整合現代科技,轉化出符合當代需求的產品,提升社區的價值和競爭力,最後達成生態、生產、生計三生一體的理想狀態。
莫拉克風災今年已屆滿十週年,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暨解說服務團隊也即將成立滿兩年,未來還有長遠的路要走,這段山村重建之路,正努力開花結果,過程中毋庸置疑「人」始終是關鍵因素。透過十八羅漢山的例子,再度證明保育與經濟不是對立的兩面,可以共存、也能雙贏。
檨仔腳生活 大家一起好
莫拉克風災後,位於六龜最北端的寶來是重災區,當時緊急成立跨社區、跨鄰里的重建協會,協助災後重建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也陸續推動社區關懷、弱勢照顧、人才培育、環境教育等工作。二○一五年由於政府的重建期屆滿,協會也認為不要再綁著重建議題,應讓生活回歸日常,因而更名為「寶來人文協會」,以「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為基地,嘗試發展出與大地和平共存的生活方式。風災是危機也是轉機,更是人們重新認識與環境、土地關係的契機。
「其實最初的構想很單純,就是災後大家需要相互陪伴。」寶來人文協會執行長李婉玲表示,雖然莫拉克風災後,當時有精神科的醫師來到寶來,關心當地人的災後創傷,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覺得自己受傷了、需要看醫生,問題出在「信任」。「我們以前就是從事社區工作,比較雞婆一點,發現大家其實需要陪伴,就找了個基地,把大家都找來,找點事情來做,這樣日子比較好過。」正好,當中有人是陶藝老師,也有人會用植物染布,大家集體做起藝術治療。
然而,陪伴過後,日子總是要回歸到日常生活,該如何利用原有的資源去面對未來?因此,決定將「營造」的概念帶入。
在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中,所見的灶、黏土椅、麵包窯、編竹夾泥牆等空間景觀,都是取自天然材料與自然工法,如黏土、溪石、漂流木等,學習使用先人的智慧和大自然資源,去改變對環境和土地的認識、與之和平相處,這是環境教育的營造。原為陪伴性質的陶藝和植物染,現在加入了美學的概念,以大地色釉、大地色染發展出屬於檨仔腳的特有品牌,進而延伸出手搓陶珠、拓印槌染花葉等見學體驗課程,這是美學素養的營造。每逢過節,李婉玲就把當地老人和小孩找來,用灶蒸粿煮食,也會進行文化說菜,藉由節慶食物將族群年齡兩端的人串聯起來,老人的智慧無形中傳遞到小孩身上,這是文化傳承的營造。
在這個空間中所運行的一切,都脫離不了生態環保、產業推廣、工藝美學、文化傳承、教育根植這五大議題。然而,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其中冷暖甘苦只有當事人感受最深刻,李婉玲感性地表示:「自協會創立至今的十年間,在社區裡做了很多的整合,才有今天的光景,看似有點小成就,其實還有很多努力空間。」這是她與團隊的謙卑。二○一六年寶來人文協會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則是外界對其的肯定。
「自己一個人是不會好的,要大家一起才會好。」李婉玲強調跨團隊、跨社區的重要性,在她眼裡,寶來人文協會不只是寶來的,更是全六龜的,期待未來能發展成為一個平台,為聚落經濟、社區福利、社區協力做媒合,「有時明明有很好的政策和資源,但在山村的資訊佈達度卻不佳,大家不知道怎麼去運用,雖然我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但我知道如何轉介。」除了社區,外部也有許多「候鳥」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到寶來鼎力相助,對於這些人的無私,李婉玲說:「我們只好用實踐去感動他們!」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裡有一座土窯,用來烤香噴噴的麵包,外型特殊,有人說它是大怪物,有人覺得像燈籠魚,「窯塑形時沒有設限,看待它也不需設限,就像我們在進行社區工作時,也告訴自己不要對自我設限,我不知道這些理念撒出去,在什麼人的心裡會有變化,這個變化在什麼時候又會集結成一股力量,我沒有任何的設限,一切順其自然安排。」未來,寶來人文協會和林務局該如何合作、落實六龜里山的概念,也是需要時間慢慢醞釀、慢慢扎根,或許這股緩而堅定、定而溫柔的力量,就是這塊土地給予人們最好的後盾。
探險十八羅漢山地景教室
目前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主要有區內和區外兩大路線,山腳下的六條隧道全長約三公里,由於三號隧道處有個大崩壁,因此目前僅開放四號、五號及六號隧道,其中位於最外側的六號隧道不屬於保護區內。區內路線即由六號隧道,一路通往五號及四號隧道,區外路線則以六號隧道及附近的雷公溪U型谷為主,每條路線各進行五十分鐘至兩小時不等,每團及總量人數都有上限,採取單一窗口報名。另外,還有一條串聯十八羅漢山外圍店家和農園的「六龜嬉遊記」路線,除了認識十八羅漢山的環境,還帶領遊客深入當地實踐友善農法的木瓜園與愛玉園,並且到主打健康蔬食的餐廳品嘗在地農產。
十八羅漢山擁有特殊的礫岩層,由於礫岩層的透水性良好,因此很容易受侵蝕,經年累月之下,形成各種不同的特殊地景,像是U型谷、峽谷、山頭、曲流、伏流水、樹枝狀水系等,在在顯示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地形作用,從地質面來看,這些地景可以提供過去造山運動、侵蝕作用、沉積物的來源區等訊息探討,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位於保護區外的雷公溪U型谷就是一例。在這裡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礫岩地質被侵蝕所造成的U型谷及樹枝狀水系,沿著雷公溪走,越往裡面越能發現一些小的水系,有些只剛好容一個人通過,這些小水系就是U型谷的前身,隨著時間,岩壁慢慢受到侵蝕,逐漸發展成U型谷。這裡的生態也很豐富,九、十月是岩生秋海棠的花季,溪谷水線周邊有各種蕨類植物,生活在荖濃溪的台灣馬口魚每逢雨季會溯溪而上來產卵,孵化後再沿著雷公溪匯流,回到荖濃溪生活,就這樣年復一年。
保護區內的隧道景觀及生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一旦進入隧道,肯定會為眼前擁有良好膠結程度的礫岩層感到驚嘆,「膠結」是一種能夠使無凝聚性的土質顆粒,形成堅硬一體的地質作用,當時打造隧道,日本人就是利用此處礫岩層的膠結作用,不費水泥固定,直接開鑿而成。因此,在隧道中能夠觀察到赤裸的岩壁,一顆顆的石頭佈滿隧道沿線,就像是隧道長了許多大痘痘。
礫岩掉落的凹槽處,是棲息於隧道內的洋燕和蝙蝠最喜歡窩著的地方。這裡常見的蝙蝠主要有台灣葉鼻蝠、東亞摺翅蝠、台灣小蹄鼻蝠等三種,其中體型最大的就屬台灣葉鼻蝠,展翼約為A3紙張尺寸的大小,棲息時喜歡一隻一隻各自分開,而顏色偏黑一點的是東亞摺翅蝠,喜歡群聚的台灣小蹄鼻蝠則呈咖啡色。根據解說員的觀察,蝙蝠數量每日不同,從上百隻到上千隻都有,也因為蝙蝠的棲息,吸引了部分蛇類前來覓食,有機會也會遇見黑眉錦蛇奮力爬上岩壁,伺機而動,準備捕捉蝙蝠飽餐一頓的景況。
十八羅漢山周邊還有許多值得一訪的據點,像是「六龜嬉遊記」這條路線就精選了幾處。「鐵雄一號農園」是座無毒的木瓜園,農主廖志雄是返鄉四年多的青年農夫,他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堅持不灑農藥,生產優質的網室木瓜及相關加工產品,像是香濃順口的木瓜牛奶、多種口味的青木瓜泡菜,還有木瓜果乾、木瓜奶酪等,遊客來這裡除了深入木瓜園體驗,還能親手採青木瓜、製成沙拉,從實做中認識木瓜生長。
佔地兩公頃的「清波愛玉園」,是台灣南部唯一的平地愛玉品種栽種區,種有一千多棵愛玉果樹,除了體驗洗愛玉、吃愛玉的樂趣,還能聽聽農主吳清波幽默風趣的愛玉生態解說,原來愛玉是台灣特有的、果樹和果實有公母之分、授粉必須仰賴愛玉小蜂,種種關於愛玉的神祕身世與疑惑都能在這裡找到解答。種滿了花花草草的「木森林香草園」,是品嘗在地農產的好去處,人稱「二哥」的老闆任潭,做得一手好菜,運用在地蔬果交織出道道令人回味的料理。
原生自在的台灣山茶
六龜的台灣山茶為當地頗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六龜全區以新發里的茶業最為興盛,當地的新發國小還將台灣山茶納入學校的課程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分別設計不同的茶文化課程,因此學校裡的每位學生,不但都是泡茶高手,還懂品茶、說茶。於此同時,有不少青年也決定返鄉接手經營茶園。
「發現.山茶」的李勇德、何佳薇夫婦就是之一。出身茶農家族的何佳薇說,台灣山茶歷史悠久,從前農民多是自摘、自製,作為日常解渴的飲料,後來卻異軍突起,漸被更多人看到。過去她很早就離開六龜到北部工作,和先生兩人對茶都不熟悉,因此接下新事業之初充滿挑戰。他們的茶園採取無毒的野放管理,不用藥、不施肥,自己製茶、自己銷售,還在家中布置預約制的茶席。如今,他們的堅持和努力也被看到,更獲選二○一九高雄十大伴手禮。
同樣由青年返鄉接手的「欣園製茶」,第三代徐盛暘繼承自阿公時代的種茶、製茶技術,對於茶園管理採自然農法,讓山茶與森林樹木在山區邊坡混生,此外他也積極進修,思考如何發揮山茶的最大效益,並針對山茶進行多角化的經營,像是開發體驗遊程、與當地烘焙業者合作推出禮盒等,未來他還計劃打造一處可供品茶體驗的門市,繼續傳遞台灣山茶的好。
思想起 那段山林人生
六龜林業資源豐富,過去在日治時期曾是樟腦的重要產區。樟腦產業最早先在北部發展,桃竹苗採樟量減少以後,重心開始往南部移,當時許多握有製腦技術的腦丁,以及掌握資金的腦長,紛紛舉家南遷,因此六龜至今仍有不少來自北部客家庄的移民後代。然而,隨著日本政府撤台,樟腦產業快速沒落,這段輝煌的過往就這樣進入歷史的洪流裡,埋藏在耆老們的心中,漸漸為人淡忘。
在二○一八年,這段為人忽略的歷史再度浮上了檯面,由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吳憶萍、黃姝妍等人出版的《六龜風華 山林人生》一書,藉由田野調查訪談林業耆老,回憶這段伐木歷史,當中不僅挖掘出許多珍貴的早期伐木工具,同時也記錄了許多老林業人的故事,有趣的是,原本只是單純參與田野調查的黃姝妍,沒想到無意間從父親口中發現自己的曾祖父就是當年由北南遷的腦長,老家則是老字號的腦館,意外揭開家族歷史。
吳憶萍感嘆地表示,「這些耆老們年紀都已經很大,這是一項和時間賽跑的工作。」這些年來,荖濃溪環境藝術促進會和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屏東林管處,皆保持良好的默契與合作關係,希望持續進行六龜林業的田野調查及史料保存,讓這段山林記憶能夠日漸完整,為人所知。
高雄 六龜山村裡的手感生活
歲月悠悠,莫拉克風災已屆滿十年。
重創之後的日子不好過,為了找點事做,
山村裡的人們讓手藝治療心靈,同時也開了一條在地文創產業之路。
他們重新學習與土地相處之道,友善種木瓜、植愛玉、焙山茶,
十八羅漢山守護著洋燕、蝙蝠,也將守護著以謙卑之心復育家鄉的六龜人。
文 高嘉聆 攝影 林科呈
依傍著荖濃溪,宛如六龜守護者的十八羅漢山,擁有獨特的礫岩地質,長年經雨水沖刷後,形成多座獨立山頭,山勢陡立峻峭,遠觀就像是姿態各異的羅漢舞立,故而得名。可別小看這些礫岩,除了地景特殊,...
目錄
導讀>致 屬於森林一份子的你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小圖解。大山村永續八式>山村全景圖
新北 貢寮水梯田 重拾共好農耕的隱村歲月
跟著狸老闆 打開貢寮小穀倉
好米 好蜜 好生態
水梯田間爬旅行
森林便利貼>水梯田生態濕地保育及復育
台中 台八線上 生態農小天地
向過去學習 為未來準備的保種行動
甜柿 咖啡 森林蜜 我的田地你的家
谷關的召喚 還會再回來
森林便利貼>里山倡議
南投 能高越嶺 與賽德克同行
部落廚房 在食物裡描繪一座山
森林裡 放感情的段木香菇
以織紋 榮耀祖靈
森林便利貼>生態旅遊
高雄 六龜山村裡的手感生活
檨仔腳生活 大家一起好
探險十八羅漢山地景教室
原生自在的台灣山茶
思想起 那段山林人生
森林便利貼>社區林業
屏東 霧台糧倉 山村哲學
養雞種紅藜 剛剛好就好
重返雲端阿禮 走進山神照看的那片林
快遞來自山林的禮物 奧山工作室
森林便利貼>林下經濟
宜蘭 邂逅山海大南澳
南澳古道 踏上回家的旅程
東岳飛魚村 男人不打烊
神祕湖 探險未知闊葉林
海上日出 大南澳最美客家村
森林便利貼>自然保留區
花蓮 森川里海 與野共生
友善山村大實現
哈拉你的里山生活
黃藤 渾身是刺 心甘甜
森林便利貼>國土生態綠網
台東 南迴尋味大縱走
啟動 小鳥Follow米計畫
樹鹽 野菜 達魯瑪克山之味
土坂文化小學堂 小米教我的事
森林便利貼>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
導讀>致 屬於森林一份子的你 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小圖解。大山村永續八式>山村全景圖
新北 貢寮水梯田 重拾共好農耕的隱村歲月
跟著狸老闆 打開貢寮小穀倉
好米 好蜜 好生態
水梯田間爬旅行
森林便利貼>水梯田生態濕地保育及復育
台中 台八線上 生態農小天地
向過去學習 為未來準備的保種行動
甜柿 咖啡 森林蜜 我的田地你的家
谷關的召喚 還會再回來
森林便利貼>里山倡議
南投 能高越嶺 與賽德克同行
部落廚房 在食物裡描繪一座山
森林裡 放感情的段木香菇
以織紋 榮耀祖靈
森林便利貼>生態旅遊
高雄 六龜山村...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