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喇嘛梭巴仁波切
定價:NT$ 350
二手價:63 折,NT$ 2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暇滿人身教法的精髓——讓你清楚自己真正潛力
我們的生命遠比自己認為的還更珍貴
看佛法如何帶你真正認識自己、善用今生
★梭巴仁波切講授最根本與實用的佛法課程——
我們常是擁有珍貴東西,卻視為理所當然,等失去後才懊悔不已。
你對暇滿人身的瞭解愈多,就愈不會草率浪費暇滿人身的每一刻。
有隻龜住在海裡,每百年浮上海面一次;一個金環浮在海面上,被風浪拍擊,飄浮不定。想像一下,盲龜浮上海面時,脖子不偏不倚穿過金環,發生這種事的機率有多少?
得到暇滿人身就像盲龜穿過金環,機率微乎其微。而你現在身為人,就可能具足暇滿人身。
以大乘佛教觀點,能具足暇滿人身,是極為稀有及珍貴的,是成佛道路上最好的條件。所謂的暇滿人身包括「八有暇」和「十圓滿」。
八種有暇指「我們沒有處於的八種狀態」:沒生為地獄道有情、沒生為餓鬼道有情、沒生為畜生、沒生在長壽天、沒生在無佛出世時代、沒生在邊地、沒生為喑啞愚癡、沒生為外道。
十種圓滿指「十種使人身相當特別的特質」:生而為人、生在有佛教的國家、五根具足、沒做出五無間業、相信佛法、生於有佛出世的時代、生於佛法仍住世的時代、生於有完整佛法的時代、生於有人追隨佛法的時代、具足學佛修行必要條件。
具足八暇讓你自由,具足十圓滿則讓你豐盛。
宗喀巴大師把暇滿人身法類分為三項:暇滿人身的定義、獲得暇滿人身的利益、難以再獲暇滿人身。本書根據此,對何謂暇滿人身的條件一一解釋及舉例說明;進一步指出,在具有這些條件之下修行,會有哪些現前跟究竟的利益;最後並教你如何禪修暇滿人身。
任何行為要是帶著正知及善的動機,就稱為禪修。「禪修」一詞的意思是「讓內心習慣」,毋庸置疑,指的是內心習慣善。所以,就算是目前內心是烏雲密布的階段,要是一直以清淨動機做事,一切行為終將變成清淨法行。懷著菩提心,為了一切有情而洗澡、穿衣、下廚。或許只是吃一小片土司,一旦心懷正確動機,一小口食物也能利益無數有情,全看動機而定。
進入本書,多方面思考今生已得的暇滿人身,實際置身、深切感受,之後才能真正對自己當今身處的環境,油然生起感激。善用成佛道路上的這些好條件,才不枉今生。
[法語摘句]
•清楚自己真正潛力,此即暇滿人身教法的精髓。
•不管快樂需要怎麼樣的方式來獲得,一旦仰賴外在方法,永遠會缺少了什麼。
•外在東西不會帶給我們快樂,如同向日葵長自向日葵種子一樣,快樂長自過去善行。
•我們的生命遠比自己認為的還更珍貴。
•沒有受苦的心,就不會有受苦的身。
•布施是指想要給予的意願,而不是實際做出給予的行為。所以要再獲得另一次暇滿人身不需家財萬貫,只需要有樂善好施的心。
•世界是我們創造出來的,由無數事情跟經驗形成。業力形成地球,意即由一切有情內心形成,包括地球上所有動物、人類、聖者。
•要是我們是尋覓無價鑽石的珠寶大盜,晚上黑天摸地,這時突然打下一道閃電,照出路上的鑽石,變黑之前只有一秒能撿起鑽石。要取得生命的精要,就如閃電般短暫的生命裡,撿起鑽石。
•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如法,不可懷著貪心去做,而是要以愛心、慈悲心、智慧來做事;換句話說,不需要大幅改變生活,要改變的是心態。
•思惟死亡,不是刻意把自己嚇到沮喪不已,反而是要喚醒自己,要盡力將原本不善的心轉為善心。
•擁有物質受用,並非朝向快樂的道路,善業才是。
•我們很願意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痛苦,忍受當下比較輕微的痛苦;但我們還沒準備好為了要在來世體會真正的快樂,因而要忍受由捨棄對世間欲樂的貪而出現的困難。
•視「學佛修行」不僅是念祈願文或者禪修坐姿這種意思,而是在於做每件事時懷著什麼樣的心態。
•任何行為要是帶著正知及善的動機,就稱為禪修,不論我們是否稱為禪修。「禪修」一詞的藏文發音為「鞏」,意思是「讓內心習慣」,毋庸置疑,指的是內心習慣善。
•就算是目前內心是烏雲密布的階段,要是一直以清淨動機做事,一切行為終將變成清淨法行。
•究竟的上師指的是我們內在智慧,不過我們僅能透過外在上師,進而延伸到內在上師。
•懷著菩提心,為了一切有情而洗澡、穿衣、下廚。或許只是吃一小片土司,一旦心懷正確動機,一小口食物也能利益無數有情,全看動機而定。
•我們對於這不可思議的暇滿人身的瞭解愈多,就愈不會草率浪費暇滿人身的每一刻。
•愈是感受到今世的珍貴之處,快樂就會愈強烈,正如乞丐欣喜若狂在垃圾堆找到鑽石。
作者簡介: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1945年出生於尼泊爾。1956年至1959年期間在西藏學習,接著逃離中國的壓迫,在印度繼續學習和修行。他在印度遇到耶喜喇嘛(Lama Yeshe,1935-1984)。1969年,兩位喇嘛開始在尼泊爾柯槃寺弘法,1974年起在世界各地弘法。1975年,他們成立了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FPMT)佛教團體。耶喜喇嘛在1984年圓寂後,仁波切承繼了FPMT的精神導師,在其無比的領導下,FPMT持續蓬勃發展,目前全球40個國家約有160間佛法中心、各項計畫以及服務,包括佛法中心、閉關中心、臨終關懷中心、醫療中心、圓滿教育、翻譯人才培訓課程、出版社、寺院等。
仁波切已出版中文書籍包括《生活中的智慧能量》(Wisdom Energy,與耶喜喇嘛合著)、《滿足之門》(The Door to Satisfaction)、《轉念:大乘轉苦為樂的法門》(Transforming Problems into Happiness)、《愛:最究竟的康復》(Ultimate Healing)、《快樂的秘訣》(How to be Happy)、《師心佛心》(Heart of the Path)、《親愛的喇嘛梭巴:轉困境為安樂Q&A》(Dear Lama Zopa: Radical Solutions for Transforming Problems into Happiness)、《為什麼要在乎?》(How to Practice Dharma: Teachings on the Eight Worldly Dharmas)等。
耶喜喇嘛智庫˙波士頓 www.LamaYeshe.com
FPMT在台中心官方網站 www.fpmt.tw
編者
戈登˙麥克杜格爾(Gordon McDougall)
1986年在香港首次接觸藏傳佛教,曾擔任兩年FPMT香港中心——大乘佛學會(Cham-Tse Ling)會長。2001年統籌倫敦蔣揚佛法中心的弘法課程,發展出佛教基礎思惟的校園課程及函授課程。他也在歐洲及印度帶領菩提道次第。2008年便擔任耶喜喇嘛智庫(Lama Yeshe Wisdom Archieve)全職編輯,負責出版FPMT傳承計畫及編輯此一系列書籍。
譯者簡介:
張春惠
文藻外語專科學校英文科(現為文藻外語大學)、台灣大學社工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譯有《三十五佛禮懺法門》、《你能證得大悲佛》、《看自己的心,比看電影精彩》、《為什麼要在乎?》。
譯作賜教與合作:cherishbeings@gmail.com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喇嘛梭巴仁波切
二手價:63 折,NT$ 220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暇滿人身教法的精髓——讓你清楚自己真正潛力
我們的生命遠比自己認為的還更珍貴
看佛法如何帶你真正認識自己、善用今生
★梭巴仁波切講授最根本與實用的佛法課程——
我們常是擁有珍貴東西,卻視為理所當然,等失去後才懊悔不已。
你對暇滿人身的瞭解愈多,就愈不會草率浪費暇滿人身的每一刻。
有隻龜住在海裡,每百年浮上海面一次;一個金環浮在海面上,被風浪拍擊,飄浮不定。想像一下,盲龜浮上海面時,脖子不偏不倚穿過金環,發生這種事的機率有多少?
得到暇滿人身就像盲龜穿過金環,機率微乎其微。而你現在身為人,就可能具足暇滿人身。
以大乘佛教觀點,能具足暇滿人身,是極為稀有及珍貴的,是成佛道路上最好的條件。所謂的暇滿人身包括「八有暇」和「十圓滿」。
八種有暇指「我們沒有處於的八種狀態」:沒生為地獄道有情、沒生為餓鬼道有情、沒生為畜生、沒生在長壽天、沒生在無佛出世時代、沒生在邊地、沒生為喑啞愚癡、沒生為外道。
十種圓滿指「十種使人身相當特別的特質」:生而為人、生在有佛教的國家、五根具足、沒做出五無間業、相信佛法、生於有佛出世的時代、生於佛法仍住世的時代、生於有完整佛法的時代、生於有人追隨佛法的時代、具足學佛修行必要條件。
具足八暇讓你自由,具足十圓滿則讓你豐盛。
宗喀巴大師把暇滿人身法類分為三項:暇滿人身的定義、獲得暇滿人身的利益、難以再獲暇滿人身。本書根據此,對何謂暇滿人身的條件一一解釋及舉例說明;進一步指出,在具有這些條件之下修行,會有哪些現前跟究竟的利益;最後並教你如何禪修暇滿人身。
任何行為要是帶著正知及善的動機,就稱為禪修。「禪修」一詞的意思是「讓內心習慣」,毋庸置疑,指的是內心習慣善。所以,就算是目前內心是烏雲密布的階段,要是一直以清淨動機做事,一切行為終將變成清淨法行。懷著菩提心,為了一切有情而洗澡、穿衣、下廚。或許只是吃一小片土司,一旦心懷正確動機,一小口食物也能利益無數有情,全看動機而定。
進入本書,多方面思考今生已得的暇滿人身,實際置身、深切感受,之後才能真正對自己當今身處的環境,油然生起感激。善用成佛道路上的這些好條件,才不枉今生。
[法語摘句]
•清楚自己真正潛力,此即暇滿人身教法的精髓。
•不管快樂需要怎麼樣的方式來獲得,一旦仰賴外在方法,永遠會缺少了什麼。
•外在東西不會帶給我們快樂,如同向日葵長自向日葵種子一樣,快樂長自過去善行。
•我們的生命遠比自己認為的還更珍貴。
•沒有受苦的心,就不會有受苦的身。
•布施是指想要給予的意願,而不是實際做出給予的行為。所以要再獲得另一次暇滿人身不需家財萬貫,只需要有樂善好施的心。
•世界是我們創造出來的,由無數事情跟經驗形成。業力形成地球,意即由一切有情內心形成,包括地球上所有動物、人類、聖者。
•要是我們是尋覓無價鑽石的珠寶大盜,晚上黑天摸地,這時突然打下一道閃電,照出路上的鑽石,變黑之前只有一秒能撿起鑽石。要取得生命的精要,就如閃電般短暫的生命裡,撿起鑽石。
•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如法,不可懷著貪心去做,而是要以愛心、慈悲心、智慧來做事;換句話說,不需要大幅改變生活,要改變的是心態。
•思惟死亡,不是刻意把自己嚇到沮喪不已,反而是要喚醒自己,要盡力將原本不善的心轉為善心。
•擁有物質受用,並非朝向快樂的道路,善業才是。
•我們很願意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痛苦,忍受當下比較輕微的痛苦;但我們還沒準備好為了要在來世體會真正的快樂,因而要忍受由捨棄對世間欲樂的貪而出現的困難。
•視「學佛修行」不僅是念祈願文或者禪修坐姿這種意思,而是在於做每件事時懷著什麼樣的心態。
•任何行為要是帶著正知及善的動機,就稱為禪修,不論我們是否稱為禪修。「禪修」一詞的藏文發音為「鞏」,意思是「讓內心習慣」,毋庸置疑,指的是內心習慣善。
•就算是目前內心是烏雲密布的階段,要是一直以清淨動機做事,一切行為終將變成清淨法行。
•究竟的上師指的是我們內在智慧,不過我們僅能透過外在上師,進而延伸到內在上師。
•懷著菩提心,為了一切有情而洗澡、穿衣、下廚。或許只是吃一小片土司,一旦心懷正確動機,一小口食物也能利益無數有情,全看動機而定。
•我們對於這不可思議的暇滿人身的瞭解愈多,就愈不會草率浪費暇滿人身的每一刻。
•愈是感受到今世的珍貴之處,快樂就會愈強烈,正如乞丐欣喜若狂在垃圾堆找到鑽石。
作者簡介:
喇嘛梭巴仁波切(Lama Zopa Rinpoche)
1945年出生於尼泊爾。1956年至1959年期間在西藏學習,接著逃離中國的壓迫,在印度繼續學習和修行。他在印度遇到耶喜喇嘛(Lama Yeshe,1935-1984)。1969年,兩位喇嘛開始在尼泊爾柯槃寺弘法,1974年起在世界各地弘法。1975年,他們成立了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FPMT)佛教團體。耶喜喇嘛在1984年圓寂後,仁波切承繼了FPMT的精神導師,在其無比的領導下,FPMT持續蓬勃發展,目前全球40個國家約有160間佛法中心、各項計畫以及服務,包括佛法中心、閉關中心、臨終關懷中心、醫療中心、圓滿教育、翻譯人才培訓課程、出版社、寺院等。
仁波切已出版中文書籍包括《生活中的智慧能量》(Wisdom Energy,與耶喜喇嘛合著)、《滿足之門》(The Door to Satisfaction)、《轉念:大乘轉苦為樂的法門》(Transforming Problems into Happiness)、《愛:最究竟的康復》(Ultimate Healing)、《快樂的秘訣》(How to be Happy)、《師心佛心》(Heart of the Path)、《親愛的喇嘛梭巴:轉困境為安樂Q&A》(Dear Lama Zopa: Radical Solutions for Transforming Problems into Happiness)、《為什麼要在乎?》(How to Practice Dharma: Teachings on the Eight Worldly Dharmas)等。
耶喜喇嘛智庫˙波士頓 www.LamaYeshe.com
FPMT在台中心官方網站 www.fpmt.tw
編者
戈登˙麥克杜格爾(Gordon McDougall)
1986年在香港首次接觸藏傳佛教,曾擔任兩年FPMT香港中心——大乘佛學會(Cham-Tse Ling)會長。2001年統籌倫敦蔣揚佛法中心的弘法課程,發展出佛教基礎思惟的校園課程及函授課程。他也在歐洲及印度帶領菩提道次第。2008年便擔任耶喜喇嘛智庫(Lama Yeshe Wisdom Archieve)全職編輯,負責出版FPMT傳承計畫及編輯此一系列書籍。
譯者簡介:
張春惠
文藻外語專科學校英文科(現為文藻外語大學)、台灣大學社工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譯有《三十五佛禮懺法門》、《你能證得大悲佛》、《看自己的心,比看電影精彩》、《為什麼要在乎?》。
譯作賜教與合作:cherishbeings@gmail.com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