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你自己,更能夠貢獻這個世界!雋永的深刻對話、精闢的邏輯思考、溫暖的智慧話語,
哲學爸爸不只談哲學、談學習,也談如何面對人生的課題!
你最像自己的時候,就是你最真實的時候,
而最真實的人生就是最值得過的人生,
專注生活,自然地做自己,
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更有價值!
為了即將進大學的女兒,政大哲學系教授林從一以「給女兒的大學暖身文」為名,撰寫了一系列短文替女兒打氣,幫助她面對大學生活與迎接未來人生的挑戰。
這些短文有的能幫助增加思考的深度,從「好奇」與「熱情」的態度養成,到「以自然為師」,將原本零落的思想和感覺珍珠串連成項鍊;有的是學習上的提醒和建議,從有個性的學習、面試6策,到尋找「自己的聲音」來作為學習的嚮導;有些則是從愛情、快樂、敵人、金錢、父母,到性、悲傷、離別、死亡與重生,暢談如何觀看人生、行走人生與形塑人生的智慧與經驗。
這本書不僅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父親為了親愛的女兒所寫下的生命禮物,也是作者對於哲學、學習與人生的反思,不但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思想工具箱,更將幫助所有年輕朋友,以哲學的思辨精神,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簡介:
林從一
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兩個孩子的老爸,專長除了心靈哲學和語言哲學之外,就是思考如何活出更好的人生。
生於基隆,就學於臺東太麻里太平洋邊的大王國小,心靈至今還留駐在那綠色大山與藍色大海之間的潮間海風帶。曾經主持教育部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創立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現在主持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相信哲學是創新、行遠的原動力,教育是陶冶人性的成己、成人之學;致力建構一個高智慧水位的人文與社會生態,讓自己與大家一起高高浮起來。
臉書專頁:林從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導演】林正盛、【環瑞醫投控股公司董事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李祖德、【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建中校長】徐建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陳文玲、【臺大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律師】魏千峯 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林從一是我認識超過二十六年以上的朋友……他寫的書和他說的話,就如同他的人一樣有著理性冷靜的思考,而思考裡卻有著溫潤飽滿的生命溫度。我深深以為,透過這些學習思考的文字,可讓我們知道如何用有生命溫度的思考來面對生活,面對人生一路向前所可能遇到的種種。──導演/林正盛
這位哲學爸爸說話的對象,不止女兒,還有你我。林從一為書寫設下的初衷,固然是陪伴跟保護女兒,但他為出版所預設的目的,卻是祝福每個人走出自己的路。這本書,讓父親給了女兒一個離家的理由,教授給了學生一個拆牆的理由,中年給了青春一個獨立的理由,自己給了自己一個自由的理由。──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陳文玲
本書難得的不只是有許多哲學的基本思辨問題,林教授更以生花妙筆引導您去探索,也一再告訴您「好奇」、「熱情」的重要性。細細品嘗林從一教授字字珠璣的文句,您可發覺生命存在生活之中,思考多少,實踐多少,就收穫多少。──律師/魏千峯
名人推薦:【導演】林正盛、【環瑞醫投控股公司董事長‧臺北醫學大學董事】李祖德、【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建中校長】徐建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陳文玲、【臺大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律師】魏千峯 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林從一是我認識超過二十六年以上的朋友……他寫的書和他說的話,就如同他的人一樣有著理性冷靜的思考,而思考裡卻有著溫潤飽滿的生命溫度。我深深以為,透過這些學習思考的文字,可讓我們知道如何用有生命溫度的思考來面對生活,面對人生一路向前所可能遇到的種種。──導演/...
章節試閱
不是反思出來的問題,是殭屍問題
哲學的天地很大,而在哲學天地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
哲學是低門檻的學問,這學問最重要的門檻便是你能勇敢的、誠實的自己反省與思考,而這是「學問是為己之學」的重要內涵。在每一次筆記中,都勉強自己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話,在每一次報告中,無論大小報告,都努力提出自己的看法,無論小意見或大理論。
一旦反省與思考成為你的習慣,你基本上就跨過哲學門檻了。那些出自於你自己的問題,通常就是哲學問題,而通常那就是最重要的哲學問題,例如:我是誰?什麼是善惡?我可以知道什麼?什麼是生命與死亡?上帝存在嗎?死亡之後還有來生嗎?為什麼要有政府與法律?真理是什麼?道是什麼?思想的原則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其實也同時是偉大的哲學家關心的問題,而當你透過自己的自我反省與思考,問出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就是你成為哲學家的時候,也只有在那時候你才能真正和孔子、蘇格拉底、康德、維根斯坦等哲學家一起討論哲學。事實上,通常你就能和孔子、蘇格拉底、康德、維根斯坦等哲學家一起討論真正的哲學。
重點不是你和過往的哲學家提出相同的哲學問題,而是它們是你經過反思之後所產生的。你的自我深度思考不僅產生哲學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也產生對這些哲學問題的「帶著你特有味道」的觀點。哲學問題反映出人類的共有處境、人間的共有境遇、人性的共同條件,因此,只要是人,深刻反思後都會提出大體相同的問題。哲學問題是你和其他哲學家交會的平臺,你對這個交會平臺所能作出的特有貢獻,也就是你所能作出的唯一貢獻,也是那無可取代的貢獻,就是你在反省與思考這些問題時,同時醞釀出來的那些特有觀點與獨家角度。
沒有反身的思考,哲學問題是殭屍問題,沒有生命。
根據相同的道理,讀經典時,要想像彷彿哲人就在你身邊。讀論語時,我常想孔子到底關心什麼問題,然後和孔子一起想那些問題,彷彿他就在身旁與我討論。我主要不是詮釋孔子如何說、如何想,而是和他一起想問題、一起討論問題。因此,有時我不同意他,有時我受他指正,有時我們一起走得更遠些。讀柏拉圖也是如此。讀哲學家的原創性作品時,我都如此期許自我。把大哲學家當作學習的夥伴,而不是思想的權威者。
這些看法不僅適用於哲學,我認為在其他領域也成立。我們的社會思想之所以不能大步向前,我認為,主要是因為我們問不出新的問題,提不出新的假說、新的想法,我們的學術形態是大多屬於「詮釋型的思想」或「演繹型的學術」,陷溺在詮釋別人的工作上,在意的是相互比較誰的詮釋比較正確、比較創新,或是將自己定位為學術下游工廠,在意的是誰的演繹規模大、運用範圍廣。
你上大學,過去的、既有的理論自然要參考,但是它們是你創新的基礎、註腳與助力。不要僅僅成為哲學家的詮釋者,更要努力成為哲學家,或者,不要僅僅成為思想家的演繹者,更要努力成為思想家。
哲學一招闖天下
哲學何止一招,但是一招就可以逼死江湖英雄。這一招比「一分錢逼死英雄好漢」中的一分錢,厲害得多。
這一招就是「一致」(不矛盾律)。哲學家特會要求:前後言談一致、言行一致、前後行為一致、內外一致、思想與言談一致、思想與行為一致……
當一個哲學家用這一招一直逼一直逼你,你不賴皮的話,大概就會被逼死。有多少人不會被逼死呢?人是脆弱的,而江湖險惡,多少的不得已,需要許多的藉口。真實處境中的人性幾乎以矛盾為面具。
所以,我告訴我的大一哲學學生,除了思辨與堅持,理解人的真實處境也是重要的學問。
在MIT求學就如同用消防栓喝水一樣
麻省理工學院(MIT)前校長懷納(Jerome Weisner)說:「在MIT求學就如同用消防栓喝水一樣」("Getting an Education from MIT is like taking a drink from a Fire Hose."),依據我的理解,他想說的是:
在MIT求學,你能學多少、你願意學多少,你就可以學到多少;你停止的那條線就劃在你能力的極限之處,劃在你意志的極限之處。MIT的學習資源就是那麼豐富。
簡單地說,能喝多少水,愛喝多少水,盡量喝,MIT水多著呢。問題永遠不在不夠,而是太多,因此另一個重點是:如何喝,才不會嗆到。
就在不久以前,不會超過三十年前,世界絕大部分地方的學習資源是極其有限的,有學習意願的人也常常沒有學習機會或學習資源,天資再好也無可奈何。而現在,絕大部分的大學都能提供學習消防栓,最多尺寸不一。事實上,世界各地不差的大學就算提供不了消防栓,也能提供出水豐富的水龍頭,而且拜網際網路之賜,我們也能喝得到別人的大學消防栓出的好水,甚至,不必上大學就能輕易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資源不再是主要問題,意願與動機才是。
人的能力是彈性的,人的意志也是彈性的,就算不是彈性的,我們也不知道它們真正的界線在哪裡。那麼什麼時候學習要停下來?我的建議是:
學到很累很累的時候。很累很累是多累?像我那樣,躺上床十秒之內就睡著的那種累。更重要的是,睡著的時候要是快樂的,至少沒有不快樂。
但是,如果你上大學常常不快樂,就回家吧。大學不是人生的全部。
自己的聲音是最重要的學習嚮導
大學的核心之一是學術,而學術的核心之一是創新。創新的第一步是誠實,也就是說出自己心裡的話,不把別人的話不知不覺、有意無意中當作自己的話。
在選題目做報告之前,總是先問自己,有沒有自己的話要說?如果左思右想、想不出,就換題目,不要因為方便、容易而硬寫。如果有自己的話要說,就繞著它,不斷琢磨,不是你引導它,而是它引導你。
如果你真的有自己的聲音,千萬把它當作珍寶。
送你我這篇報導文章,請你思考,文章終了前那位「最不會說話的學生」,也可以說是最沒文采、最不知說話「格式」的學生,為何迸出最感人的一句話?
大約四年前,我參與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活動,擔任遴選小組的召集人,小組成員有當時的臺大教務長蔣丙煌、生命科學院院長羅竹芳、逢甲副校長李秉乾……等學養經驗皆一時之選的學者。
遴選包括初選與決選,決選階段包含到校訪視的部分。那天,遴選小組專家學者來到了板橋亞東技術學院,訪視的對象是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智莉老師、她的課及她的學生。
參訪委員們心裡一直提醒自己,每個學校的條件不同,每個學校的學生背景不同。臺大學生有臺大學生的缺點,亞東的學生有亞東學生的優點,千萬不要香蕉芭樂亂比一通。更重要的是,各校學生特質不同,臺大學生學科知識強,但是技術能力上,亞東學生應該不差。委員們調整、調正好自己的準備心態,心安理得地開始訪視。
不是優秀的老師,絕對進不了決選,畢竟這個獎是大學層級的唯一國家級教學獎。林智莉老師的教學非常傑出,細節不談,這裡只談兩點,一個是基本態度,一個是教學成果。
林智莉老師認為做為老師,就應該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否則不夠尊重學生,也因此不夠尊重課程,這是教育基本態度。她身體力行。林老師每學期大約教五門通識課,每門課約五十個學生,學期前她努力地背,熟記每一個名字,每學期約二百五十個名字。熟記到上課時可以不費力地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像叫自己孩子的名字那樣叫出學生的名字。老師呼喚著名字,總覺得有人關心,覺得上課像回家。受訪學生表示,在學校遠遠看見林老師,剛開始想藏入人群中躲她,但總是被她喊出名字,只好高興地在人群中露出自己,大力揮手致意。
我們也訪問了林老師的十位學生,想瞭解林老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這些隨機抽出的學生,有些已經畢業幾年,有些尚在學,有些口才好,有些是臉容易紅,話卻不容易說出口的。十個中有九個可以非常清楚而且彼此一致、相互補充地說林老師上課方法和上課內容,而且幾乎是每週的課程內容,更讓委員們驚奇的是,這些學生居然可以對委員說,林老師為什麼那樣上課,為什麼這樣進行紅樓夢的這一回那一章。委員們背景不同,但是絕大部分曾是文青,既然紅樓夢是林老師的主課之一,委員們當然要秀出夠深度、夠專業的問題,要考出學生的學習成效,於是問「你知道為什麼叫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紅樓夢的主旨是什麼?它與佛教思想的關係?」等聽起來專業的問題。學生們輕鬆地一一回答,還興致盎然地回答,特別是那些畢業多年的學生。十個學生中最木訥的那個,還沒說話就脹紅臉的那個學生,好不容易回答了「上課最深感想」這個問題,他脹紅臉十秒,只迸出一句話「上林老師的課我不會睡,我捨不得睡。」
走出亞東校門,同行的臺大教務長蔣丙煌教授說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我現在分不清楚臺大學生和亞東學生的差別。
最好的結果
大家都希望有好結果,有時候覺得有些事無論如何都要有好結果,甚至無論如何都要有最好的結果。但是,關於結果,存在著許多不同觀點。在每一個結果中都要看見它的種子。
大凡:我要好結果。
凡:我只要最好的結果。
願:盡了力,什麼結果都是最好的結果。
大願:什麼結果都是最好的結果。
佛:什麼結果都是唯一的結果。
精益求精的人:拿在手上的都不是最好的結果,每次都能更好。
我:一九八五年九月八日武陵農場果四區清晨六點鐘樹上那顆4A沁心涼的白鳳水蜜桃。兩手捧它在手上,彷彿捧著春夏秋冬。
結果是帶著時間性的,不要只想結果,要想想結果從何而來。那顆白鳳水蜜桃帶著一整季的好春、一整季的好夏、一整季的好秋、一整季的好冬。
值得信任的人
聽完奧諾拉•奧尼爾(Onora O'Neill)「關於信任(Trust)」的TED影片,有一點感想:
奧尼爾建議我們應該將重點從「信任」轉向「可被信任」,從問「你如何信任人?」轉向「如何讓人信任你?」
她舉例說:「如果對方為了他人讓自己暴露在受攻擊(利益損傷)的風險中,那將使得他成為可信任的人。」
在這個面向上,越能「同舟一命」的人,越是可以信任的人。
我自己常常要求自己不要懷疑別人,要信任別人,要做個大方的人。這種自我要求,容易矯情。關於信任,應該做的是另一種自我要求:
不要為難自己成為「容易信任人的人」,所應做的是,努力成為「值得信任的人」,成為有能力判斷「何人值得信任」的人。
只有成為自己父母的父母時,我們才真正成人
什麼時候你才算是一個大人?
小時候需要父母的照顧才能存活、成長(接受別人的照顧),
青年時離開父母要獨立、要自主(自己照顧自己),
再大一些,我們成為別人的父母(照顧別人),
但是,只有成為自己父母的父母時,我們才真正成人(照顧曾經照顧我們的人。這種照顧是一種「沒有回報可能」的照顧)。
沒有父母好照顧的人,來不及照顧父母的人,可以找父母替代品,如社會、地球。
我們會等你真正長大成人。
不是反思出來的問題,是殭屍問題
哲學的天地很大,而在哲學天地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
哲學是低門檻的學問,這學問最重要的門檻便是你能勇敢的、誠實的自己反省與思考,而這是「學問是為己之學」的重要內涵。在每一次筆記中,都勉強自己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話,在每一次報告中,無論大小報告,都努力提出自己的看法,無論小意見或大理論。
一旦反省與思考成為你的習慣,你基本上就跨過哲學門檻了。那些出自於你自己的問題,通常就是哲學問題,而通常那就是最重要的哲學問題,例如:我是誰?什麼是善惡?我可以知道什麼?什麼是...
作者序
女兒追蹤我的臉書(FB),仔細閱讀我貼上網的隨筆短文,她怕我亂寫她的事,害她難為情,雖然她也覺得老爸的文章讀起來有些意思。臉書因此意外的成為我對女兒的一個說話管道,像是從前里長對里民廣播用的大喇叭,女兒是我的網路里民,喇叭聲一響,穿牆入耳,不得不聽。親朋好友間,在平常日子裡,沒事當面說大道理、內心話,不免凍結空氣,結冰起霧,讓人起雞皮疙瘩,網路反而能拉出一些距離,遠距放送,親友間反倒可以自然地間接談談心,傳說些小道理。
二○一六年,女兒要進大學,於是我寫了一些新的臉書短文,也改寫重貼一些舊的隨筆,以「給女兒的大學暖身文」為名,送給女兒,幫她暖暖身,好面對大學與未來人生的挑戰。這些短文有些是幫助增加思想深度,穿透表殼直指實心;有些是思想的線索,將原本零落的思想珍珠和感覺珍珠串連成項鍊;有些短文是學習上的提醒和建議,從小鳥學飛到智慧環境的高水位,從千尋十二隻貓頭鷹到少年Pi,說了一些成人、成己、成就學問的道理;有些則是關於人生,從「願受萬物羈絆,故生光芒」的投身入世大願,途經三個瘋子、年獸與道德魔人,到「尼采的精神三變:駱駝、獅子、嬰兒」的自我轉化,從愛情、快樂、放鬆、敵人、賭場、出家、金錢、父母、悲傷、性、離別、死亡到重生,談如何觀看人生、行走人生與形塑人生。
平安文化看見這些大學暖身文,邀請我出書。於是,在「給女兒的大學暖身文」的方向上,擴大篇幅,再增選入我散落在臉書上與哲學、學習和人生相關的短文,微調、改寫、編輯成哲學老爸談哲學、哲學老爸談學習和哲學老爸談人生三個篇章。為求一致,書中短文談話的對象儘可能改成我女兒,但是,這些文章的內容具有普遍性,所以也可以輕易想像成對我兒子說,對長輩說,對你說,對任何有興趣的人說。
因此,本書也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一起思考哲學、學習與人生。
本書也是一個思想工具箱,工具箱裡有許許多多功能不一的思想小工具,不過,裡面沒有大體系、大理論,沒有一體萬用的全能工具。這思想工具箱只提供一些關於哲學、學習和人生問題的思考小角度、量測小方法和操作小建議,裡面沒有一種叫做「答案」的工具。「學問是為己之學」,當你遇到問題時,這工具箱不會自動提供答案,只有當你開始自己動腦、自己動手時,思想工具箱才會開始與你一起界定問題、詮釋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每一個問題都是特殊的,每一個處境都是特殊的,你也是特殊的,你這個特殊的人必須在特殊的處境中處理特殊的問題,所以,每一次,你都需要審時度勢,從思想工具箱裡挑出適合的工具,每一次,你都需要詮釋轉譯,想想手邊的工具如何應用在眼前特殊的問題情境,每一次,你都需要「天、人、法」三輪校準一下,想像如何同步調整自己、工具與問題切入點。
很快地,你會發現這個思想工具箱中的工具並不夠用,你必須自己發明工具。最後你會發現,所有思想工具都必須自己發明,你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工具箱。
一如此書出版的源起,這本書是我送給女兒的大學禮物,希望這是一件可以陪伴她一輩子的禮物,可以保護她一輩子的禮物。哲學家Robert Nozick說得好,當父母死後,就再沒有什麼東西擋在你和死亡之間了,你必須自己面對死亡。這本書是我對於哲學、學習與人生的反思,一經出版,就永遠存在,可以做為我這個哲學老爸的永久代表,可以長久陪伴著女兒、保護著女兒。
女兒追蹤我的臉書(FB),仔細閱讀我貼上網的隨筆短文,她怕我亂寫她的事,害她難為情,雖然她也覺得老爸的文章讀起來有些意思。臉書因此意外的成為我對女兒的一個說話管道,像是從前里長對里民廣播用的大喇叭,女兒是我的網路里民,喇叭聲一響,穿牆入耳,不得不聽。親朋好友間,在平常日子裡,沒事當面說大道理、內心話,不免凍結空氣,結冰起霧,讓人起雞皮疙瘩,網路反而能拉出一些距離,遠距放送,親友間反倒可以自然地間接談談心,傳說些小道理。
二○一六年,女兒要進大學,於是我寫了一些新的臉書短文,也改寫重貼一些舊的隨筆,...
目錄
第一章 哲學爸爸談哲學
哲學是一種自我診療
哲學十誡
吃掉自己大腦的海鞘
哲學人的失敗與成功
不是反思出來的問題,是殭屍問題
忽略熱情的人是反智者
懷疑精神
批判性思考
君子必辯: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哲學活動不一定起於爭議處
純理派與幸福派 075
讀哲學可以讓人變得比較好嗎?
問題處境裡的哲學態度
哲學一招闖天下
邏輯是一種思想誠實工具
學邏輯是修口德
以自然為師
理性、牆頭草與遺憾還諸天地
哲學是道別之學
第二章 哲學爸爸談學習
千尋十二隻貓頭鷹
一直拍、一直拍,有一天忽然就飛起來
有個性的學習
喇叭鎖與設身處地
面試六策
努力建構一個高智慧水位的環境
五分鐘二十萬美金和一個新善意
「海綿寶寶」讓我們損失幾千億
在MIT求學就如同用消防栓喝水一樣
最好的老師
玫瑰神父
產生問題感是學習上最好的事
訓練大一生為教學鑑價師
能自學才能知道大學的價值
買個破產經驗
學習的脈絡是問題之鄉、含混之地
個性藏在失落的脈絡裡
學習的非重點
獨一無二的怎麼可能不真實
自己的聲音是最重要的學習嚮導
少年Pi十注――閱讀人生
第三章 哲學爸爸談人生
起濤了
返身走進柏拉圖的洞穴
超級快樂機器
關於獸性與生孩子
只有成為自己父母的父母時,我們才真正成人
值得信任的人
三個瘋子
過去的膠捲、當下的膠捲與未來的膠捲
以價值引導你的人生,而不是以技術經營人生
這個世界從來不是單單從理性規劃而來的
遠近視野的轉換
最好的結果
阿尼每一集都會死掉
一再出家的出家人
自己的壽衣在風中飄啊飄、飄啊飄
小確幸自由
我們的人生常在自己不在場的時候完成
橫看與縱看人生
一生懸命
與真理相會於中途
選敵指南
最陰狠的「道家」招數
有解的兩難
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大
1/2人生目標法
把年獸當寵物
壓力的兩種隱喻:重量與空間(或光影)
放鬆的一個理由
希望看到你認真,是希望你快樂
悲傷像孤島
換工作有人性大道理
賭場教你的一堂課
我們總是可以選擇離開的
回憶松山
你愛他嗎?
快樂做為價值鑑定師
三種快樂
畫自己最難
庸才的創新之道
搶占道德制高點的道德魔人
滿招損,謙受益
品德是花
你的兩年與我的兩年
注定自由的英雄
尼采的精神三變:駱駝、獅子、嬰兒
第一章 哲學爸爸談哲學
哲學是一種自我診療
哲學十誡
吃掉自己大腦的海鞘
哲學人的失敗與成功
不是反思出來的問題,是殭屍問題
忽略熱情的人是反智者
懷疑精神
批判性思考
君子必辯: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哲學活動不一定起於爭議處
純理派與幸福派 075
讀哲學可以讓人變得比較好嗎?
問題處境裡的哲學態度
哲學一招闖天下
邏輯是一種思想誠實工具
學邏輯是修口德
以自然為師
理性、牆頭草與遺憾還諸天地
哲學是道別之學
第二章 哲學爸爸談學習
千尋十二隻貓頭鷹
一直拍、一直拍,有一天忽然就飛起來
有個性...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