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潛意識的「身口意」
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穩定氣場,人際關係也產生正向變化
不煩惱、不強求,但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身——做的事
口——說的話
意——想的事
讓三者一致,就能如願改變人生
「嘴巴上說我要改變自己(口),但心裡卻恐懼變化發生(意),沒有意願採取新行動(身)」
身口意不一致,做的事、說的話和想的事都不同調
只要讓身口意一致,心裡盼望的和腦中思考的,都會水到渠成,自然實現
本書作者為日本超人氣˙空海密教阿闍梨,
他從佛教觀點,汲取潛意識的精華,開發出廣受歡迎的
諮詢.輔導.員工研修.各種研討會等培訓法,
並影響了數千人。
首先,我們要知道幾項潛意識的特性。
1.潛意識的系統藉由「不斷重覆」形成
我們每天進行的行動、思考、選擇與判斷,都有潛意識的運作。常說負面口頭禪的人「我真沒用」,等於是重覆將負面資訊植入自己內心,潛意識會進行解讀,並且無條件服從,還會趁你我尚未察覺之際,慢慢地重新塑造現實,讓我們說的話成真。
2.改變潛意識的編程
--掌握現狀(原來我常常對自己說「我很沒用」)
--終止重覆(減少自卑感,不再這麼對自己說)
--改變方向,重新出發(從小事開始實踐,培養自信)
--加速衝刺(告訴自己「我很棒」)
照這個流程,就能扭轉習以為常的程序。
只要我們善用潛意識的特徵,在腦中具體勾勒目標(意),
並化為正向語言說出來(口),
實際行動(身),
那麼你想要的,有九成都會實現!
那麼,如何讓潛意識的身口意一致?
作者根據親身實證經驗,提出多項技巧,不妨一起試試看!
◎不要否定欲求和煩惱
煩惱和慾望不可能自己消失不見,坦然接受,學會滿足,才是消除煩惱的方法
◎把「知道」改變成「實踐」,人生就會改變
「知道」不過是學習的入口,把知道的事,化為「實際驗證」「運用」的事,才是真正的學習
◎ 找出自己行動的理由
基於恐懼和膽怯採取行動「不能不做~否則會」會得到殺氣的能量;調整心態,讓自己是為了得到快樂而採取行動「我想做~」
◎別把自己當「廢材」
別妄自菲薄,過於在意曾經的失敗和自己的缺點;設定小目標,累積「我做得到」的經驗
◎不用去想哪一個是正確答案,自己的選擇就是確答案
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與其不斷煩惱,不如把自己所選的當成最好的,這麼相信也能讓潛意識引導到好的結果
◎人際關係斷捨離
潛意識也會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消除那些會消耗你的人際關係
◎複製五感刺激的觀音力練習
若覺得人際關係不順,與人交談時,可將對方的五感想像為自己的「他在想什麼」「他聽到什麼」,能訓練你的共鳴力
作者簡介:
種市勝覺(Taneichi.Syogaku)
空海密教阿闍梨
密教風水顧問
1977年出生於東京。大學畢業的同一時間,認識了身為風水師.空海密教大行滿大阿闍梨的松永修岳先生;除了學習風水的思想,同時也開始了密教的修行。接受了瀑布修行.護摩修行等傳授,於2009年9月完成了四度加行(為密教行者修行的第一階段),並在2010年12月獲得灌頂入壇的資格,成為空海密教阿闍梨。
目前以「整頓財.體.心的走向」為主軸,以風水顧問和密教風水諮詢的身分進行活動。是會員制的「風水Café紅鋅礦」的負責人,宗旨是改變人對「金錢.健康.心靈.時間.人際關係」等各個領域的認知。以獨特的手法從諮詢.輔導.員工研修.各種研討會.到府鑑定等業務。著作包括《如何整理感情》(achivement出版)、《只要注意這點就不怕缺錢》(sunmark出版)。
http://ameblo.jp/sky-and-sea-corp/
譯者簡介:
藍嘉楹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目前從事專職翻譯與口譯。喜愛閱讀與旅行。希望能翻譯出更多好書。
近期譯作包括《池川明微笑生產筆記》《在北歐宅養小孩:跟著荷蘭父母打造居家遊樂園》《歡迎光臨吃貨俱樂部》《大人的昆蟲學》《世界泡麵評鑑百科》等。
譯文賜教:gracelan27@gmail.com
章節試閱
能夠改變潛意識習慣!「身口意一致」的技術
──身口意一致,讓潛意識成為你的幫手
首先,讓我再次說明身口意的定義。
密教其中一個中心教義是,「身口意一致時,將會開啟藏寶庫」。
密教行者進行三密修行,把象徵人類愚蠢的身口意三業,轉變為三密,也就是充滿佛的智慧的身口意。這是一種讓自己潛意識化為助力的技術。
‧「身」…做的事(行動)
‧「口」…說的話(言語)
‧「意」…想的事(心.意識.思考)
空海說讓這三項保持一致,就能實現所有願望。
如果一個人的想法或心願無法實現,表示他的身口意不一致。
口頭上說想要獲得成功,成為有錢人(口),心裡卻早已放棄(意),把錢財拿去賭博,揮霍一空(身)。
嘴巴嚷著我要減肥(口),心裡卻覺得減肥很辛苦(意),繼續照吃不誤(身)。
嘴巴嚷著我要得到幸福(口),內心深處卻覺得「我不可能得到幸福」(意),根本沒有付諸行動(身)。
如同上述,諸事不順的原因便在於做的事、說的話和想的事各自獨立不同調。
密教的行者靠著「同時進行三件事」,每天都留心讓身口意保持一致。
這三件事即為:
手結印契(身)
誦真言(口)
心觀本尊(意)
這三者稱為三密修行。
讀到這裡,或許有些讀者心想「我應該也來試試讓身口意達到一致」。但是,實際執行起來沒那麼容易。如果只要了解就做得到,就不需要每天進行三密修行和其他苦行了。
為什麼要達到身口意一致很困難呢?
因為身、口和意都是在潛意識展開行動。
我們採取的行動絕大多數都是潛意識的習慣(口頭禪和行為模式等),很少是在有自覺的情況下去進行。
思想、言語和行動,都是出自潛意識中的程式,所以不容易隨心所欲操控。
為了讓原本在潛意識出現的身口意,有意識地達成共識,行者必須歷經嚴格的修行。
•首先要掌握自己身口意的習性
為了調整自己的身口意,先要掌握自己的潛意識。
自己平常在「想什麼」「會說什麼」,以及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正確掌握這幾點很重要。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自己身口意的方法,就是記錄自己每天的身口意。舉例而言,各位可以在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抽出一點時間,按照時間或印象由深到淺的順序,把今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記錄下來。
身↓意(做的事情↓為什麼想做這件事)
口↓意(說出口的話.講的事情↓當時在想什麼,有什麼樣的感覺)
意↓身(感情和注意力集中的事↓採取了什麼樣的行動)
請依照這樣的方式記錄。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最好連小事也寫下來。
從那些日常生活「一再重複的事情」當中,最容易掌握自己的特徵,因為做得愈頻繁的事情,愈容易養成潛意識的習慣。
•透過高爾夫球看到身口意
另一項值得向各位推薦的是,從事一項能夠讓身心一致的運動。武道(劍道、柔道、弓術)或舞蹈都很不錯。運動的強度不必太過激烈,但最好選擇要求一定動作細緻度的項目。這類型的運動比較容易體會到身口意的運作。
我曾推薦參加講座的學員打高爾夫球。因為從一個人打高爾夫球的表現,很容易看出他的身口意。
依照想要得到的結果,想要讓球進洞而瞄準是「意」。
說著為了達到目的而如此揮桿是「口」。
實際上的揮桿是「身」。
身口意的「口」,指的是說出口的話。
所以,自己說「打算這樣揮桿(口)」和「實際上的揮桿(身)」兩者間一定會出現明顯落差。
所以如果原本計畫好的揮桿有錯,有可能會發生身體跟不上,力不從心的狀況。
潛意識除了表現在揮桿上,在繞場時也常會表露無遺。
在球場可以看到眾生百態─明明沒有在趕時間,卻總是一臉焦慮的人;根本沒做錯什麼,卻老是把「不好意思」或「抱歉」掛在嘴上的人。
這些都是出自於潛意識的行為模式,一看就懂。
從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出現頻率很高的同一句話,可以看出這句話或動作已經深植在潛意識裡了。
聽到我說「你沒注意到嗎?你今天已經道歉三次了呢」,結果對方一臉錯愕,不敢置信的樣子。
就像這樣,在打高爾夫球的過程中,也能看得到自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出於潛意識的習性。
不喜歡運動的人,除了利用剛才介紹記錄自己言行的方法,也可以求助於身邊的親友,問問他們:「我有沒有什麼口頭禪或是常出現的小動作?」
首先請意識到自己的身口意,然後試著掌握現在的狀況。
從分析中學習
──結果才是你的老師
如同前述,密教是一種體驗主義,也是實踐主義。
說得更仔細一點,密教講究的是從自己的體驗中學習,並從中得到新發現。在我開辦的工作室中,課程一開始是回顧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會讓學員回顧如下的內容:
‧用一句話總結這一個月的體驗。
‧為什麼你會用這句話來總結這一個月呢?
‧在這一個月中,能夠讓你實現.達成.著手進行.持之以恆的價值是什麼呢?
‧相對地,無法讓你實現.達成.著手進行.持之以恆的重要事物是什麼呢?
‧其中是否存在任何成見、意志、恐懼和價值基準?
我的用意是透過上述的問題,讓學員整理自己體驗到的事,並從中學習。因為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用語言表達出體驗過的事物,喚醒自己對結果和過程的經驗。
換言之,發生的事和結果就會成為你的老師。
如果沒有意識到必須從體驗中學習,這個人終將一事無成。
有些人每到新年,就會志得意滿地宣布自己今年的目標,但是很少人會在年終回顧自己的進度。
「我今年一定要養成讀英文的習慣。」
「我今年一定要瘦下來。」
即使下定決心一定要達成上述等目標,到了年尾,又會發出感嘆:「我年初的時候,好像有訂了一些計畫耶……」。想得起來的還算是好的,因為有更多人連自己曾訂了什麼目標都不記得了。
如同上述,人是健忘的動物。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u Ebbinghaus)的遺忘曲線,記憶會隨著時間經過而流失,比例如下:
‧二十分鐘後,42%會被遺忘
‧一小時後,56%會被遺忘
‧一天後,74%會被遺忘
由此看來,我們不記得一年前講過的話也情有可原。
但是,如果我們一再重複回顧,養成意識到目標存在的習慣,那麼會變得怎麼樣呢?
想必會逐漸降低重蹈覆轍的機率,自律的能力也會愈來愈強吧。
意識能改變行動,當然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來自體驗的學習會成為專屬你的財產
另外,很多人即使透過閱讀或參加課程吸收新知、經驗或技術,卻仍會遇到「無法讓知識變成自己的」這種情況。
為什麼學到的知識無法變成自己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因為「這些都是與我無關的事」。根據自己親身體驗所得到的知識或經驗技術,會變成自己的。但是,取自「別人的遭遇」而不是自己體驗的知識,即使學了也無法真正吸收。
因為不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所以沒辦法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當然也不會有所改變。不管是出現在本書的內容、講師授課的內容,如果只是依照自己的記憶,原封不動把內容講出來,聽起來缺乏說服力,既無法打動人心,更別說發揮影響力,改變現狀。
最重要的是「去做」。這樣才能以自己得到的「體驗和結果」為師,從中得到學習。唯有對照「實際做了的結果」和「自己的預期」,才能夠發現兩者的落差。
實際付諸行動最大的好處是以結果為師,從中學習。
自己親身體驗的事和付諸行動的結果,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好的教誨。
•重點是分析現況,賞試改變
大多數沒有如期達成目標的人,都只做了一次,然後覺得「這件事和我當初想像的不一樣」,然後就沒下文了。卻從不回頭檢視,為什麼事情進行得不順利。
我們絕對不可以忘記,要檢視並分析現在得到的結果,接著改變作法,再試一次。再度挑戰後,又會出現結果。因為之前已花了心思進行改善,想必這次的結果一定有所不同。
我要提醒各位的一點是,在結果出來之前,有些人可能會被自己的幻想或意念困住,而不正視實際得到的結果。如果把「我要這麼做」的事,誤以為是「這麼做一定會有好結果」,事情的發展當然會不如預期。
舉例而言,假設你發現自己的人緣很差,總是不討別人的喜歡,那麼你首先要做的是檢視自己講話時常用的詞彙和與人接觸的方式。進行分析並嘗試改變。
換句話說,自己要徹底分析現狀由是什麼樣的身口意所造成,再試著改變原本的行為模式。
假設你得到的結論是自己的說話方式讓人不舒服,那麼你該掌握的是你是否太常抱怨?是否常在背後議論他人?是否倚老賣老、愛說教?
聽起來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一旦自己變成當事人,很多人都會流露出「這些我都知道」的心態,疏於勤加分析。
而理由不外乎不想或沒有正視自己。
不再以「做到了」「沒做到」為考量標準
──凡事只想著零或一的人,自我肯定的能力容易下降
把自己設定成「廢材」的原因還有很多。
因為,很多人把「完全學會」設定成目標。
也就是說,預設的前提為「完全學會=做得到」。
我以前也是這樣。嘴上說「我還差得遠啦」,殊不知連已經做到的部分,也被自己列入「沒做到」而自我否定。
這麼一來,在全部做得到之前,等於完全當作是「做不到」。
舉例而言,每個人都會不經意說出「工作做得好.做不好」「會踢足球.不會踢足球」這類話。這些話本身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當事者把目標設定為「要做得完美才算合格」,就很容易發生問題。
這樣的設定意味著人會這麼下定義。
「做得到」=很正面、開心、幸福
「做不到」=沒用、無趣、不幸
舉例而言,很多人都以為「如果球技不好,就無法享受高爾夫球的樂趣」,但也有人剛好相反「我的高爾夫球雖然打得很爛,但我打得超開心」。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解釋呢?
「做得到.做不到」和「開心.幸福」是毫不相關的兩件事。
人生中充滿了無限的未知與沒體驗過的事,和做得到的事相比,做不到的事不知道多出多少。
如果在腦中產生「做不到=沒用、無趣、不幸」這樣的連結,自我肯定感和幸福度當然會下降。而且,若只把達成感、成就感和優越感設成目標,人生只會變得痛苦。
•最好別說「我做不到」
重要的是,不要再執著於「做得到.做不到」這點了。同時要盡可能去感受做到為止的過程,以及那些微小的變化與成長所具備的價值。
最後一項是降低「做得到.做不到」的標準。
例如,被問到「你會踢足球嗎?」時,你會怎麼回答?我想,沒踢過足球的人,大多會說「我不會踢足球」。
但是,只要知道基本的規則和踢得動球,其實就算「會踢了」。若用英文來說「做得到(can)跟做不到(can not)」,我想幾乎每個人都是「做得到(can)」。
當然,聽到「會不會踢足球」這個問題,恐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這個問題問的是「你足球踢得好嗎?」
即使問的是能不能踢,也不會改變你回答「不會」的事實。
很多人沒想太多就回答「不會」,這也是受到潛意識的影響。
「會不會踢足球」,這個問題對很多人來說並沒有影響,但如果事關工作、業務或人際關係呢?
說得簡單一點,除了非常擅長的領域,你可能對每件事都說「我不會」。
這句話在潛意識一再重複之後,你就會真的以為「我不會○○」。
就像有人以為「我不擅長和別人聊天」一樣。
只是不擅長的事,卻被自己一直說成「我不會」「一做就頭大」,最後真的會變得一竅不通。
潛意識重複的自動編程,就是如此強大。
能夠改變潛意識習慣!「身口意一致」的技術
──身口意一致,讓潛意識成為你的幫手
首先,讓我再次說明身口意的定義。
密教其中一個中心教義是,「身口意一致時,將會開啟藏寶庫」。
密教行者進行三密修行,把象徵人類愚蠢的身口意三業,轉變為三密,也就是充滿佛的智慧的身口意。這是一種讓自己潛意識化為助力的技術。
‧「身」…做的事(行動)
‧「口」…說的話(言語)
‧「意」…想的事(心.意識.思考)
空海說讓這三項保持一致,就能實現所有願望。
如果一個人的想法或心願無法實現,表示他的身口意不一致。
口頭...
作者序
──何謂「身口意」的法則
我是密教行者,以風水師的身分從事各種活動,包括開辦講座和接受個人諮商。
說到密教,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弘法大師空海*。
大約距今一千兩百年前,空海以一介僧侶的身分,從大唐帶著密教的思想回到日本,並將之發揚光大,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不過,密教到底是什麼呢?
一言以蔽之,密教就是佛教之中,無法以語言傳達的秘密教誨。
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本書副書名提到的「身口意的法則」。至於「身口意」的定義,簡單來說分別是:
‧「身」…做的事(行動)
‧「口」…說的話(言語)
‧「意」…想的事(心.意識.思考)
這個法則很單純,只要備齊身口意這三個要素,想做的事就能實現。相反地,如果身口意不一,不論做什麼都會失敗。
詳情容我後述,總而言之,人生之所以遭遇不順,原因便在於身口意各自為政,讓事情無法順利發展。舉例而言:
‧嘴巴上說我要改變自己(口),心裡卻恐懼發生變化(意),沒有意願採取新行動(身)。
‧嘴巴嚷著我要減肥(口),心裡卻覺得減肥很辛苦(意),所以還是繼續吃想吃的東西,幾乎沒有花時間運動(身)。
換言之,一個人做的事、說的話和想的事都不同調,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難以實現願望。
相反地,如果身口意一致,狀況會有何變化呢?
‧把煥然一新、理想中自己的話說出口(口),在心中想像全新的理想自我(意),並採取應有的行動,持之以恆(身)。
‧宣布要減肥的決心(口),在內心強化要減肥的意志和想像自己成功瘦下來的樣子(意),接著透過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身)。
只要讓身口意一致,心中的期望和腦中所想的事,都會水到渠成,自然實現。
空海告訴我們身口意的祕密
「三密修行」是密教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修行之一,所謂三密,就是身口意。
人的選擇和決定,可以簡單分成身口意。但是,密教以外的佛教把身口意視為煩惱的根源,把它視為負面能量,稱之為「三業」。舉例而言:
‧身業……想要享樂、和異性交往等肉體上的快樂
‧口業……說謊、批評別人、炫耀和散布謠言等
‧意業……打算投機取巧等念頭
但是密教則是接受這些煩惱的根源,並且強調只要透過持續的修行,把「三業」轉變為「三密」(身密、口密、意密),就能得到佛的加護而成佛。
說得更淺顯易懂些,只要把身口意合而為一,那麼你想要的,有九成都會實現。
你的現實,全由「身口意」塑造而成
為何只要讓身口意變得一致,願望就能實現呢?
原因在於,
你現在面對的現實,正如實反映出你自己累積而成的「身口意」。
你的身口意,其實大多數都不是自己主動選擇。即使用自己的心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說話,親身採取行動,但身口意的選擇幾乎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
換言之,你的現實狀況,都是由自己無意識的習慣所造成。
只要把這些在潛意識裡養成習慣的「現在的身口意」,換成「新的身口意」,你原本的心和思考.言語.行動就會產生變化。
只要養成新的潛意識習慣,就能創造全新的自己和現況。
本書介紹的是針對自己的潛意識,養成新的身口意的方法。
掌握了空海傳授的密法,除了改變自己,人生的發展也會往正面改變。
如果本書能夠提供開創各位人生可能性的指引,身為作者的我將感到萬分榮幸。
種市勝覺
──何謂「身口意」的法則
我是密教行者,以風水師的身分從事各種活動,包括開辦講座和接受個人諮商。
說到密教,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弘法大師空海*。
大約距今一千兩百年前,空海以一介僧侶的身分,從大唐帶著密教的思想回到日本,並將之發揚光大,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不過,密教到底是什麼呢?
一言以蔽之,密教就是佛教之中,無法以語言傳達的秘密教誨。
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本書副書名提到的「身口意的法則」。至於「身口意」的定義,簡單來說分別是:
‧「身」…做的事(行動)
‧「口」…說的話(言語)
‧「意」…...
目錄
序章 你想要的,九成都會實現
能夠改變潛意識習慣!「身口意一致」的技術
──身口意一致,讓潛意識成為你的幫手
•首先要掌握自己身口意的習性
•透過高爾夫球看到身口意
只需一個方程式就能扭轉習以為常的程序
──潛意識的系統藉由「不斷重複」形成
•改變潛意識編程的五個步驟
不要否定欲求和煩惱
──密教就是活用現有的一切
•密教是現實主義
把「知道」轉為「實踐」,人生就會變得不一樣
──密教是體驗學習
•「知道」和「正在實踐」天差地遠
•坐而「學」不如起而行
從分析中學習
──結果才是你的老師
•來自體驗的學習會成為專屬你的財產
•重點是分析現況,賞試改變
第1章 掌握潛意識
人會出生兩次
──在這之前,你過的是「別人的人生」
•「世界」和「世界觀」哪一個更廣闊?
•自我和慾望是表露好奇心走向的心靈羅盤
面對六大煩惱的方法
──不是消去既有的煩惱,而是保持原狀
•承認自己的愚蠢,只要不向它屈服就好
人的行動是基於膽怯
──「殺氣」與「生氣」的機制
•殺氣和生氣的運用方法
別把自己當「廢材」
──設定小目標
•重視「我辦得到」的感覺
不再以「做到了」「沒做到」為考量標準
──凡事只想著零或一的人,自我肯定的能力容易下降
•最好別說「我做不到」
•要以開不開心來決定,而非擅長與否
第2章 整頓心.意識
人活著要對自己誠實
──人會無自覺地對自己說謊
•「對自己誠實」該做的事
練習如何打造展望
──不可以扼殺自己的心
•發現自己隱藏起來的欲求
與其在意理智的聲音,不如以心聲為重
──思考(頭腦)是安全系統
•確認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只要決定好「幸福的步驟」,人自然會變得幸福
──持續把焦點對準幸福的藍圖
•自己可以決定要把焦點鎖定在哪裡
不可將成功和幸福混為一談
──成功屬於未來,幸福屬於現在
•「成功」是成就感,「幸福」是滿足感
•感受到幸福的同時,以成功為目標
第3章 整頓語言.思考
不能養成的口頭禪
──和「意義」相比,說話的「意圖」更重要
•意識到自己「為了什麼目的而說這句話」
讓「意義自立」,事物的意義由自己決定
──活出自己一片天的方法
•重要的是由自己決定意義
處理負面意見的方法
──隨時把自己的意見放在第一位
•駁回對方的精神過濾器
最可怕的莫過於意義的「固定化」和「盲信」
──重新編輯「專屬自己的定義字典」
•定義字典的使用方法
拯救別人之前先救自己
──讓自己與別人都能雙贏
•確定有多的東西才與人分享
•一視同仁地祈求自己與他人的幸福
打造自我信念的方法
──只要改變問題,潛意識也會隨之改變
•把焦點從「為什麼」改變為「該怎麼做」
第4章 調整行動
「以理想中的自己」的身口意過日子
──整個宇宙都在自己心中
•精心設計自己深信的事
如何複製別人的身口意
──身口意的塑型
•掌握對方的五感,與自己一體化
不論做哪個選擇都殊途同歸
──不用去想「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而是「把自己做的選擇當成正確答案」
•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
認知到一開始會做不好
──一再重複是拓展新迴路的關鍵
•精通的唯一秘訣就是不斷重複練習
•養成新習慣的訣竅
不要對自己打馬虎眼
──獲得「我辦得到」的肯定感,等於開創了新迴路
•密教的終極目標在於引出藏在自己內在的一切
增強自信的方法
──目標不是「為了不被~」,而是「即使被~」也沒關係
•人原本就具備一套化險為夷的系統
密教式冥想法:誠實面對自己
──練習讓身口意一致
•強制停止思考的積極式冥想
提高自我行動力的思考法
──明白有些事情需深思熟慮,但有些事情多想無益
•因為考慮太多而無法得手
只看現在和未來付諸行動
──我們時常活在「或許是這樣的世界」
•因為不知道、不清楚、還沒做到,所以才有趣
第5章 整理人際關係
整理自己周圍的環境
──潛意識會受到環境影響
•整頓人際環境的方法
心靈與空間的歸宿
──真正重要的是心靈的歸宿
•人害怕失去歸宿
對存在抱持敬意
──無條件的敬意會改變人際關係
•對存在抱持敬意的力量
一切取決於處理事情的方式
──平等觀─從「使用方式」轉為「對待方式」
•停止用上下優劣的觀點看待事物
•養成平等觀的練習
如何擁有讓對方採取行動的影響力
──所謂的影響力就是傾聽
•差別在於是否說出「你覺得怎麼樣?」這句話
•一句主動的知會就能改變人際關係
使用對方所使用的詞彙
──展現想了解對方的態度,打開對方心門
•以自己的世界觀異於對方的世界觀為前提而活
循環的法則
──能量會不斷循環
•以生氣讓人採取行動,會得到福報
複製五感刺激的「觀音力練習」
──感受對方觀點與聲音
•人際關係之所以不順利,原因出在缺乏共鳴力和想像力
終章 改變人生過程的影響力
清濁併吞的覺悟會成為驅動自己的力量─
──密教把二視為一
•世上的一切都是由相對成立
「未知的開心之事」是驅動自己的原動力
──作夢都想不到的可能性才是你的「寶藏」
•只有在未知中才能找到解決煩惱的答案
序章 你想要的,九成都會實現
能夠改變潛意識習慣!「身口意一致」的技術
──身口意一致,讓潛意識成為你的幫手
•首先要掌握自己身口意的習性
•透過高爾夫球看到身口意
只需一個方程式就能扭轉習以為常的程序
──潛意識的系統藉由「不斷重複」形成
•改變潛意識編程的五個步驟
不要否定欲求和煩惱
──密教就是活用現有的一切
•密教是現實主義
把「知道」轉為「實踐」,人生就會變得不一樣
──密教是體驗學習
•「知道」和「正在實踐」天差地遠
•坐而「學」不如起而行
從分析中學習
──結果才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