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論世紀巨作,麥可魯漢辭世三十五周年紀念版,貓頭鷹鄭重推出。
◎金鼎獎最佳翻譯人名譯家鄭明萱老師遺世最重要譯作之一。
◎全新書衣封面設計,螢光綠三邊上色,首刷限量唯一珍藏。
◎台灣大學生物傳播研究所梁朝雲教授全新導讀。
時代已全然轉變,我們的生活也被全面性的影響而轉型,然而,隱藏在日常生活秩序中卻默默地改變著的邏輯,我們是否清楚瞭解了呢?
本書奠定了麥克魯漢的「媒體先知」地位,當今盛行的「地球村」、「媒體即訊息」等概念,皆出自於這本完成於近半世紀前的《認識媒體》。資訊電子化、溝通網路化、全自動設備不斷創新,我們完全活在麥克魯漢這本經典著作所談論的世界裡。
《認識媒體》顛覆了所謂媒體中立假說,這種假說認為媒體只是一種單純被用以完成任務的工具,而不會對人類的思維邏輯產生影響。然而深入至人類的精神層面,把媒體視為人類肉體、感官功能,以及意識的延伸,麥克魯漢發現媒體不只為我們服務,也潛在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邏輯。因此,《認識媒體》為我們開展了現代高科技社會的深刻問題:為何我們渴望支配事物?為何我們無法自制而產生移情心理?為何我們戀物?
然而,網路世界幾乎已經取代了現實世界,隨著人類愈來愈依賴高科技產品,媒體已深植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我們重新推出翻譯流暢易讀,甚至是所有中文譯本中最好的《認識媒體》,麥克魯漢這本由已逝名譯家鄭明萱老師所翻譯的經典代表作,是絕對有其價值和必要性的。這是一本深奧的書,然而其中所散發出的先知智慧之火,使你洞察未來的變化。若你想了解媒體對人類所造成的巨大衝擊,你必定不能忽視這本發人深省、引人深思的二十世紀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被譽為二十世紀媒體理論宗師,出生於加拿大,於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擔任多倫多大學英語教授,一九八○年病逝於多倫多。他在一九六○年代創造的「地球村」、「媒體即訊息」等概念,已成為世界人人熟悉的名言,並因他對媒體敏銳的洞察力而被譽為「媒體先知」。《紐約前鋒論壇報》讚譽麥克魯漢是「自牛頓、達爾文、佛洛伊德、愛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以來最重要的思想家」。另著有《機械新娘》、《古騰堡銀河系》等。
譯者簡介:
鄭明萱
政大新聞系畢,美國伊利諾大學廣告碩士、北伊利諾大學電腦碩士,曾任美國AT&T專案經理,業餘從事翻譯。返台後則專事文學、文史、文物翻譯,重要作品有:《極端的年代》、《少年時》、《哥倫布大交換》,其中譯作《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獲第29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殊榮。並致力推廣中華文化,希望協助大眾認識文化藝術、厚植文化素養、提昇國家軟實力。部落格「丁丁飆英文」討論英文中譯問題,旁及社會觀察,幽默睿智。惜天不假年,因病於2014年離世。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媒體即訊息
像我們這種文化,長久以來都習慣把所有事物分門別類,分而又分,以做為一種控制方式,所以有時候聽到這種提醒會有點驚訝:原來就作業與實務的事實而言,媒體即是訊息。其實這話不過就是在說,任何媒體──也就是我們本身任何擴充延伸──對個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後果,都來自於我們每有延伸,或可說科技每有新發展,便為人事物導入了新的規模層級所致。所以,比方說自動化一來,相應而起的人事關聯便是沒有了工作;這倒也是真的,屬於負面效果。從正效來看,自動化則為人創造出新角色,這是指人開始深層地涉入他的工作與人事關聯,原先已都被機械性的科技摧毀。許多人可能會說:並不是機器本身,而是人怎麼處機器、用機器,才是其中的意義或訊息。其實,機器到底如何改換了我們對人、對己的關係,與它是用來生產早餐玉米片還是製造凱迪拉克轎車,完全沒有關係。在過去,人類的工作事務,以及人事關聯的重組改造,都是由一種支離化的技術手段造成;支離,正是機械科技的本質。自動化科技則恰恰相反,它深度地整合並去中心;而機器對人際關係的形塑,卻屬支離化、中心化、表面化。
電燈一例或許可以闡明此中關聯。電燈光是純資訊。它可以說是一個沒有訊息的媒體,除非用來拼寫出某些文字性的廣告或名稱(麥氏在此應是指那些用燈光或霓虹燈管「寫」出的招牌或廣告牌文字)。這項事實,是所有媒體的典型特徵,意味著任何媒體的「內容」,其實也都是又一媒體。書寫文字的內容是言詞,正如書寫文字本身則是印刷的內容,而印刷又是電報的內容。如果再問:「那言詞的內容又是什麼?」這就必須回答:「是思維的實際過程,它本身是非語文性的。」一幅抽象畫,直接表現出創作思維的過程,一如電腦設計創作思維過程。這些設計或型態,放大、加速了現有的思維過程,對精神、社會都造成影響,我們在此所考量的正是這類後果。因為任何媒體或科技的所謂「訊息」,正在於它們本身為人類事物的規模、速度、型態帶來的變化。首先為人類社會引入移動、運輸、車輪、道路的媒體,並不是鐵路,鐵路的出現卻加速擴大了這些人為機能原有的規模層次,創造出全新的城都形式,以及全新的工作與休閒。同樣的情況一再發生,不論鐵路運作的環境是熱帶還是北地,而且也和鐵路這媒體運載的貨物或內容沒有什麼關係。飛機,則更加快了運輸的速度,往往也因此消融了鐵路性質的城市、政治、人事聯繫形式,同樣亦與飛機的用途無甚關係。
讓我們再回到電燈光。不論這光是用來為腦部開刀,或打夜間棒球,其實都無關宏旨。我們甚至可以主張,這類活動就某種意義而言可算為電燈光的「內容」,因為若沒有電燈光,它們就不能存在。這項事實只不過再次強調了「媒體即訊息」的論點,因為正是媒體本身,塑造並控制了人事關聯與人類行動的規模與形式。而媒體的內容與用途雖五花八門,對人事關聯的形塑則完全無能為力。最典型的狀況,往往正在我們被媒體的「內容」所蔽,看不見媒體本身的性格。也只有到了今天,產業界才開始意識到本身從事的各型業務。 IBM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在製造辦公設備或事務機器,卻是在處理資訊,於是才有了明確的視野據以航行。反觀通用電氣公司,雖有相當部分的利潤來自電燈泡與照明系統,至今卻仍未發現自己從事的這項產業其實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差不多,都是在移動資訊。
電燈光之所以未被認出是一種傳訊媒體,正因它沒有「內容」。卻也因此提供了一個寶貴實例,顯示我們何以對媒體徹底欠缺研究。因為一直要到電燈光用來標示某些商品品牌之後,大家才注意到它也是媒體,可是受到注意的卻又不是燈光本身,而是它的「內容」(其實正是另外又一媒體)。電燈光的訊息,正如工業用電力的訊息,如此徹底、無所不在、全然去中心。因為電燈光、電力都與其用途分離,同時卻又排除了人事關聯裡的時空因素,與無線電、電報、電話、電視如出一轍,創造了深層的涉入。
我們很可以借用莎翁之筆,為「人之延伸」編出一本手冊大全。或許有人會計較《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這幾句熟悉台詞,到底是不是在說電視:
靜一下!有亮光從那邊窗口透出來!
它說話了,卻什麼也沒說。
第二幕第二景(方平譯,羅密歐語。原文「它」為「她」,指朱麗葉)
《奧塞羅》與《李爾王》二劇,都是在描寫錯覺弄人之苦。《奧》劇中有這麼幾句,足證莎士比亞直覺感受到新媒體具有一股變化人事之力:
不是說,世上
有一種誘騙少女的邪術,騙去了
她們的貞操?你可在書上讀到過
這類事嗎?洛德里哥?
第一幕第一景(方平譯,勃拉班旭語)
莎劇《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更幾乎全力探討「溝通傳訊」的精神面與社會面。他意識到社會、政治的走向,全繫於預見到新事物帶來的後果:
經常密切注視一切的明眼人,
幾乎熟悉財神的每一塊金子,
能夠深探不可測的海底,
能追蹤思想,幾乎像神明一樣
能把萌生的念頭揭示出來。
第三幕第三景(阮珅譯)
媒體的行事動作,獨立於「內容」或內容程序的設定安排之外;人類愈來愈意識到這一點,從下面這段滿腔憤懣的佚名詩可見一斑:
現代思想上,(若非事實上)
沒動作,就啥都談不上,
因此說那「搔」,稱不上智慧
道那「癢」,才算得上智慧。
(大意是在抱怨如今行動至上,有行動才是智慧,所以徒「癢」不成,要去「搔」癢、去形容那個搔的動作,才高明。)
從社會角度而言,媒體即訊息,這種全面性、組態性(configurational)的體認,也在最新、最激進的醫學理論中出現了。塞爾耶(壓力生理學之父)的《人生壓力》中提到某位同事聞及他的研究理論大驚:
他一見我又開始興奮地大談我用這個或那個不潔的有毒物質,在動物身上實驗,觀察到什麼結果云云,就用悲哀已極的眼光看我,語氣之間很明顯地覺得我完了:「可是,塞爾耶啊,趁還來得及,想想清楚你在做什麼!你現在可是決定把自己的一生,都花到研究髒泥巴的藥性藥理上了!」塞爾耶,《人生壓力》
塞爾耶的「壓力」造病理論,以全體環境為處理對象。同樣地,最新的媒體研究取向也不僅考量「內容」,卻包括媒體本身以及特定媒體運作所處的文化母體。反之,所有的因襲老調幾乎都在顯示:過去對於媒體具有的精神、社會影響力,往往無知也無覺。
幾年以前,大衛.沙諾夫將軍接受聖母大學頒授榮譽學位,致辭表示:「我們總把科技儀器當成使用者的代罪羔羊。其實現代科學的產品本身,無所謂好壞;它們被用的方式,才決定它們的價值。」諸如此類說法,正是當前時興的夢囈。假定我們說:「蘋果派本身無所謂好壞;它們被使用的方式,才決定它們的價值。」或這樣說:「天花病毒本身無所謂好壞;它們被使用的方式,才決定它們的價值。」或者再說:「武器本身無所謂好壞,它們被使用的方式,才決定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要是子彈打對了人,這槍就是好的。如果電視映像管射出的火力無誤,打著的人也正對,它就是好的。我並非故意鬧彆扭。沙諾夫那番話,半句也禁不起檢視,因為根本忽略了媒體的本質,任何媒體、所有媒體的本質。完全是水仙花式的自我陶醉,一種自身已在新技術下遭切除、被延伸、因此陷入催眠的模樣。沙諾夫接著又表明他對印刷科技的看法,他表示,印刷的確使得垃圾玩意滿天下,不過卻也令聖經及眾聖眾哲的思想得以廣傳。沙諾夫大將軍卻完全沒想到:科技什麼都能做,就是沒辦法把它自己加在我們已經成為的狀況之上。
經濟學家如希爾貝德、羅斯托、加爾布雷思多年來一直解釋,為什麼「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變遷或成長。機械化的一大矛盾,正在它本身雖是最大化成長與變遷的成因,機械化的原則卻反而排除了成長的可能性,或使變遷難於理解。因為機械化係透過支離與排序而成:過程被分解成部分,部分再排成序列。然而正如休謨於十八世紀所示,光是「序列」(sequence)之中並無因果法則存在。一事在一事之後而來,不能說明任何事情。單單前後跟著走,跟不出東西來,唯一發生的事只是「變了,不一樣了」。所有的反轉現象之中,最大的一宗反轉是因電而發生;電,使事物變為即時,序列從此告終。瞬息速度之下,事因開始向意識浮現,過去事物循序接壤之際卻不曾如此有過。不再問雞先還是蛋後,如今看起來,雞忽然好像只是蛋打算再弄出更多蛋來的點子。
在飛機要打破音障前的剎那,機翼處可以見到音波。就在音要結束的剎那,音忽然變為可見──這個例子正可以顯示有關「存在」的一項重大模式:當舊形式達於顛峰之際,恰是全然相反的新形式露面之時。比方電影誕生,將機械化的支離與序列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但是也就在那一刻,我們被迻譯轉化,超越了機械境地,步入成長並有機式聯絡的世界。電影加速了機械之物,帶我們從序列與串連(connection)的世界進入創造性組態與結構的世界。電影做為媒體,它的訊息是一個轉換過渡的訊息,從直線性的串連轉到組態。正因著這種轉換,遂有下面說法,用在今日可謂相當正確:「一靈光就報廢」。電子速度接手,取代了機械式的電影序列,結構與媒體的力線就變得大聲、清晰。我們又回歸到包納含括型的圖像形式( inclusive form of the icon)。
對高度讀寫型、機械化的文化而言,電影猶如可以用金錢購得、使夢幻成真的世界。正在電影現身的這個關頭上,立體派出現了,宮布利希(著作《藝術與幻覺》)形容立體派是「最激烈的嘗試,一舉打掉模稜兩可,只容許如此解讀──也就是這幅畫乃是人為之建構,是一幅上了彩的畫布。」因為立體派把物體的每個面向都同時呈現出來,取代了「觀點視角」或透視法錯覺之下的面向。立體派不再使用專技化的視覺錯感,它在畫布上表現第三度的空間,卻又將各個切面交錯並置,玩弄著型態、光線、肌理之間的矛盾對立或戲劇衝突,藉由涉入使「訊息到位」。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繪畫上的練習,而非錯覺上的練習。
換句話說,立體派把裡、外、頂、底、前、後,以及所有各個面向角落,全都用二度空間表示,放棄了透視的錯覺,改採立即的感官意識,感受全體全面的存在。立體派掌握住立即的整體意識,突然宣告出媒體即訊息。這還不夠明顯嗎?當「序列性」向「同時性」投降的那一刻,我們就處於結構與組態的世界了。物理上不是已經這樣發生了嗎,繪畫、詩歌、傳訊不也如此嗎?專門化的注意力區隔,已經轉移向全場域,如今我們可以很自然地表示「媒體即訊息」了。可是在電子速度與全場域出現之前,媒體即訊息卻沒這麼明顯。在過去,媒體似乎即「內容」,大家不總是愛問嗎,這幅畫那幅畫是什麼意思;他們卻從未想過去問:這曲子那曲子是什麼意思,這房子、那衣裳是什麼意思。所以在後面這些事上,大家對全型態多少還保留了點概念,把形式與功能看為一家。到了電的時代,這種整體化的結構與組態觀念變為如此普遍,連教育理論也來一用。不再是特定的算術「問題」,如今的結構取向乃是遵循數的力線,小小孩子就得思考數論和「集合」了。
樞機主教紐曼(十九世紀英國神學大家)說拿破崙「深諳槍砲火藥的語法」。其實拿破崙也關注過其他媒體,旗語式信號尤其幫他在對敵時取得極大優勢。他曾說:「三家報紙對你懷有敵意,比千把刺刀更為可怕。」
托克維爾是第一位掌握印刷與活字排版語法的人。因此他能解讀法、美兩國即將面臨改變的訊息,就好像大聲誦讀別人交給他的一份文件。事實上,對托克維爾而言,十九世紀的法國、美國正是這樣一本打開的書,因為他已經學會印刷語法。他也知道這語法何時不能適用。有人問他,既然他如此了解又欽佩英格蘭,為什麼不也寫一本論英格蘭的書。他回答道:
一個人要是以為自己可以在六個月內就對英格蘭做出判讀,那此人的思路一定異常糊塗。若想清楚明白地認識美國,一年對我來說似乎都嫌太短。然而比起不列顛,美國還更容易理解得多。在美國,就某種意義而言,所有法律都源自同一思維路徑。整個社會也都建立於同一事實,每件事都起於同一原則。你可以把美國比做一座森林,許多條直路穿林而入,匯聚到同一點上。只要找到那個中心,每件事就都能一眼看透。可是在英格蘭,路與路卻是交插穿越,只有沿每一條路都去走過,才能造出整個畫面。
托克維爾在他那本談論法國大革命的書中解釋,正是因為印刷字在十八世紀達到了文化的飽合浸透,法蘭西這個國家才從此成為同質。從南到北,法蘭西人都是一民一族。活字排印的原則是畫一、連續、線性,覆蓋了古來封建、口說社會的複雜。法國革命便是由新出的讀寫人與法律人所推動執行。
英格蘭則不然,在那裡,不成文法古老的口說傳統勢力如此深長,又有中世紀制度的國會為後盾,新的視覺系印刷文化( visual print culture)的畫一、連續,根本無法完全取得控制權。因此英國歷史上有一件最重要的大事始終未曾發生;也就是說,一場循法國大革命路線發生的英國大革命。至於在美國發生的那場革命,除君主制外,並沒有中古傳下的任何法制需要棄置根除。許多人還認為,美國總統這個職位,已經變得比歐洲任何君主都還要更個人味與君主性呢。
托克維爾對英、美兩國所作的對比,顯然是基於一項事實:活字排版與印刷文化造成了畫一與連續。英格蘭,他說,拒斥了這項原則,卻緊守著動態、口說的習慣法傳統不放。因此英國文化有一種不連續、不可測的質性。印刷語法不能用來分析非書寫的口語文化與制度的訊息。十九世紀英國詩人阿諾德將英國貴族歸成蠻族,倒是非常恰當,因為貴族階級的權力、位階,都與讀寫能力或活字印刷的文化形式無關。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出版,格洛斯特公爵對他說:「又一本該死的大厚書,哦,吉朋先生?塗啊抹啊寫啊,哦,吉朋先生?」托克維爾則是飽讀的貴族,卻又很能超然於活字印刷的價值體系與立論假定之外。因此只有他能了解印刷術的語法。而且也只有在如此條件之下,也就是與任何結構、任何媒體都保持距離,才能清楚辨認它們的原則與力線。因為任何媒體都有一股力道,若不加以提防,就會被它把它那套假定蓋到你的頭上。預測、管控,即在避免陷入這種自我迷戀的閾下(subliminal)意識恍惚狀態。可是最有力的自救方法,則是要明白這股迷惑力會一觸即發,正如樂聲初起,只消聽幾個小節就能立即著迷。
英國作家佛斯特的《印度之旅》即係以戲劇手法探討:口說、直覺的東方文化,一旦遇上理性、視覺的歐洲經驗,會變得多麼無能為力。長久以來,「合理」對西方當然就意味著「畫一、連續、序次」。換句話說,我們已經把理性與讀寫能力混為一談,又把理性主義與單獨一門科技畫上等號。因此到了電的時代,在傳統西方的眼裡,人似乎變得不理性了。在佛斯特這部小說裡,真理的一刻,以及忽然跳脫印刷術所造成的西方恍惚狀態的一刻,在瑪拉巴洞窟裡來到。女主角阿黛拉的理性,無法招架那種全包納的共鳴域──亦即印度。洞窟之後:「日子如常,卻不有什麼後效,意思是說,聲音不再回響,思緒不再發生。每件事似乎都從根部切除,並因此感染了幻覺。」
《印度之旅》是一則寓言(語出惠特曼詩,因見美國正往東方而去。惠特曼深受當時三大交通傳播發展影響,因作此詩,以示美國往印度之路在具體上與精神上都比前縮短),用以比喻電時代裡的西方人,只是湊巧與歐洲或東方有點關係而已。那終極的衝突,在視與聲之間,在書寫式與口說式的存在感與組織性之間,如今已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理解令行動停止,尼采如是說,因此藉由對這項媒體的認識──這項延伸我們、在我們自身內外掀起戰爭的媒體──我們當可以減緩這衝突的猛烈程度。
經由讀寫而造成的「去部落化現象」,以及部落人因而遭受的慘痛影響,是精神學家卡羅瑟斯《健康與疾病:非洲看法》(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1953)的主題。此書素材有相當部分載於一九五九年十一月號的「精神醫學」雜誌,篇名:「文化、精神醫學、與書寫世界」。又是電的速度,透露出那來自西方科技的力線,如今正在世上最偏遠的叢林、大草原、沙漠運作。其中一例,就是駱駝背上扛著電池收音機的貝都因人。新觀念的洪流,吞沒了沒有任何準備、措手不及的當地土著,正是我們一切科技的慣常作為。可是這一回遇上電的媒體,西方人自己也嘗到同樣的大水臨頭經驗,一如偏遠地方的土著。在我們自家的讀寫背景之下,一旦面對收音機與電視,我們也同樣手忙腳亂,就像迦納土著被讀寫拉出了集體部落的世界,進入個人的孤立狀態那般無措。在我們這個新的電世界裡,我們也同樣麻痺呆滯,一如土著接觸到我們讀寫、機械文化的反應。
電子的速度,將史前的文化與工業市場人的糟粕,將非讀寫與半讀寫、後讀寫,全部冶為一爐。各種程度不一的精神崩潰現象,正是人被拔了根,被新資訊、無盡的新資訊型態氾濫衝擊下常見的後果。英國作家暨畫家路易斯那一系奇幻小說《人類時代》即以此為主題。第一部《悼嬰節》就是在顯示媒體的加速變化跡近殺戮無辜。在我們這真實世界裡面,隨著我們愈發意識到科技對心理形成與心理展現的影響,我們也開始失去信心,不再相信自己有權論斷罪責。古老的史前社會認為暴力犯罪很可悲。他們看殺人者,就如我們今天看受癌所苦的患者般。「多可怕啊,那種感覺一定不好受。」他們如是說。愛爾蘭劇作家辛格在他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大少》裡就很有效地借用了這個概念。
科技要求我們遵循畫一、連續的模式行事,如果所謂罪犯,就是不能配合這種規定的出格者,看在讀寫人眼裡自然覺得相當可悲。小孩、瘸子、女人、有色人種,尤其成為視覺、印刷科技世界的犧牲者,遭受到不公義的待遇。另一方面,在角色分配而非職務分工的文化裡面──侏儒、跛腿、兒童都各有所屬位置。沒有人期待他們能夠進入某種畫一、重複的空間,反正也不合他們的尺寸。即以「那是男人的世界」這句話的意思來說好了,在同質文化之內,它成為一種不斷重複出現、可量化的觀察,指向在這樣的文化裡面,必須變成同質方才有所歸屬的「大梧」們(漫畫「白朗黛」裡的郊區上班族丈夫)。據此原則而產生的智力測驗,弄出了一大堆錯誤標準。設計者完全不曾意識到我們印刷文化的偏見,卻把畫一、 連續的習性,看成智力的表現,於是一筆抹殺了聽覺型與觸覺型的人。
史諾(英國科學家兼作家)評羅勞斯(當代英國文史學者,擅以傳記構築斷代史)論《綏靖》和慕尼黑之路的著作(「紐約時報書評」,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形容一九三○年代不列顛最高決策階層的腦袋和經驗:「他們的智商,比一般政黨機器的政客高明許多。可是為什麼還弄得這麼糟?」史諾同意羅勞斯的看法,原因出在:「他們不肯去傾聽警訊,因為他們不想聽。」因為反共反赤,使得他們沒法讀出希特勒這個訊息。可是他們當年的失敗,與我們現今相較又真不算什麼了。讀寫力做為科技或畫一標準,遍及教育、政府、產業、社會生活的每個層次,美國在這方面投下的賭注,如今電科技一來全面面臨威脅。史達林、希特勒造成的威脅是外在的;電科技則發生在城門之內,我們卻又聾又啞又盲,渾然不覺電科技正與古騰堡科技短兵相接,而美式生活方式正是透過古騰堡科技形成,又建立在古騰堡科技之上。但是此刻卻不是提出戰略的時候,因為大家甚至還沒看出威脅的存在呢。我現在就像巴斯德,當年苦口婆心地告訴其他醫生,他們最大的敵人是一些肉眼看不大見的玩意,而他們簡直不知道有這號敵人。對於任何媒體,我們向來的反應都是一種科技白癡的呆相,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它怎麼用」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媒體的「內容」,就像小偷手上拿著的那塊美味多汁的肉,只是用來轉移我們心靈看門犬的注意力。媒體的影響效果之所以強大濃密,正因為另外又有一個媒體作為它的內容。電影的「內容」,是小說或舞台劇本或歌劇。電影形式的效果,卻與其節目性內容無關。書寫或印刷的「內容」是言詞,讀者卻對印刷或書寫兩者的存在幾乎完全不察。
湯恩比就完全昧於媒體知識,不知道媒體塑造歷史;不過他身上倒有許多例子可供媒體學者一用。有一度他曾嚴肅建議,透過成人教育,比方不列顛的工人教育協會(英國最大的成人教育志工團體)之類機構,可以用來反制大眾化報業。湯恩比認為,雖然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所有東方社會都已經接納工業化科技與其政治後果:「可是在文化層面上,卻沒有畫一的對應趨勢。」( Somervell, I.267)這種說法,就好像讀寫人明明在廣告包圍下掙扎搖擺,還要誇口說:「至於我個人,才不去理會廣告呢。」對於我們西方的科技,東方各民族在精神上、文化上雖然可能有所保留,卻幫不了他們的忙。科技的影響力,並不是發生在意見或觀念的層次上,卻在它輕而易舉便徹底改變了我們感官的使用分配比例或知覺的型態。遇上科技,唯有嚴肅的藝術家能以身免,因為他正好是感應專家,最能察鑒感官知覺上發生的變化。
金錢這個媒體,在十七世紀日本運作的影響效果,正如印刷術之於西方。參森寫的《日本》(Cresset Press, London, 1931 ),指出貨幣經濟的滲入,「啟動了一個緩慢卻不可阻擋的革命,最終在封建政府崩潰之時達於巔峰,並在兩百餘年封閉自守之後,重開與外國來往之門。」金錢已經重組了各民族的感官生活,正因為它是我們感官生活的一項延伸。不論社會中人對此是否同意,都不能左右這項改變。
對於媒介具有的那股轉換能力,湯恩比曾在他的「精妙化」(etherialization)觀念裡談過,在他眼裡,「精妙化」是任何組織、科技裡面逐步簡潔化與效率的原則所在。湯恩比卻還是湯恩比,完全忽略這些形式挑戰我們「感官」反應所生的影響。在他的想像裡,我們「意見上」的反應,才與媒體、科技造成的社會影響有關。如此「觀點」,全是活字印刷作法的結果。因為讀寫型、同質性社會裡的人,對多樣化、不連續形式的生命不再敏感。自戀迷惑之下,取得了第三度空間面向的錯覺,以及所謂的「私人觀點」,與布雷克或聖經︿詩篇﹀作者具有的意識覺察完全斷絕。於是,我們變成了我們目中所見。
今日我們若想要在身處的文化裡辨清方位,若想站開一步,與任何科技形式所施加的偏見與壓力保持距離,很簡單,只消去造訪一個尚未感受到這種特定形式的社會,或還沒聽說過這種形式的歷史時期即可。施蘭姆教授(傳播學者)研究電視與兒童生活,就是採取這項策略。他找了一些尚未受到電視任何滲透的地區做調查。不過由於他對電視影像的特殊質性還沒有研究,所以檢測的對象只是「內容」偏好、觀看時數、字彙量而已。總之,他的做法完全是讀寫取向,雖然全屬無意。結果,調查結果等於零,沒有東西可以報告。其實若把他的方法用到紀元一千五百年前後,調查印刷書對孩童或成年人生活的影響,同樣也會乏善可陳,找不到活字印刷對人類、對社會心理帶來的任何改變。印刷術的出現,造成十六世紀的個人主義與國族主義。但是從主題、「內容」著手分析,卻根本無法讓人窺見這些媒體的法力或它們造成的閾下變化。
心理學家杜布在他的〈傳播事在非洲〉報告提到有個非洲人,每天傍晚費力收聽英國廣播公司新聞,雖然半句也聽不懂。但是單單能在每晚七點與那些聲音同在,對他而言就非常重要了。他對話語言詞的心態,就像我們對音樂旋律一般──那音韻的抑揚鳴響,本身便深具意義。回到十七世紀,我們的祖先看待媒體就和這名土著的心態無異。從下面這位法國人藍姆在《言談藝術》( London, 1696 )裡流露的情緒,可見一斑:
這全是神的智慧使然,祂造人要人快樂,凡事只要於人的談話(生命之道)有益,就也令人愜意……因為所有能滋養他的食物,吃起來也都可口,而其他不能吸收、不能變成我們成分的東西,就沒有什麼味道。如果說者說得吃力,聽者聞之就不能悅耳;同樣地,除非入耳愉快,就不能輕鬆說出。
這裡所說的飲食攝生與言談表達的均衡之道,換到媒體身上,在歷經數百年的支離與專工之後,時至今日我們仍在繼續努力。
教宗碧岳十二世對此即非常關切,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媒體。他在一九五○年二月十七日說:
如果說,現代社會的未來,以及社會內部生活的穩定,絕大部分取決於如何在傳播技術的力量與個人的反應能力之間,保持一個均衡,此話絕不誇張。
可是多少世紀以來,人類在這方面卻往往全盤失敗。我們在閾下溫馴地接受媒體的衝擊,對人類使用者而言,媒體成為無牆的監獄。如賴伯寧(「紐約客」名記者)在《報業》中所說,人若看不見自己在往哪裡去,就不是自由的,就算他有把槍幫自己到達那裡,也仍算不得自由。因為每個媒體也都是一項強大武器,可以用來擊倒其他媒體與其他群體。因此當前這個時代已成了多重內戰的時代,而且不僅限於藝術與娛樂的世界。在《戰爭與人類進步》書中,聶孚教授(經濟學家)宣稱:「我們這時代的全面戰爭,原是一連串知性錯誤造成的後果……。」
如果媒體的形塑力量正在媒體本身,就有太多大問題可以討論了,但是在此只能略為一提,雖然它們值得大書特書。科技性的媒體,如今已形同主要產物或自然資源,性質和煤、棉完全相同。任何人都會承認,一個社會的經濟若繫於一兩項特產,比方棉花、五穀、木材、魚類、牛隻,結果必然衍生出某種明顯的社會組織型態。只專注於少數幾種基本產物,會使經濟極端不穩,也使該地人口產生極大的吃苦耐勞力。美國南方的悲愴風土,正是深嵌在這樣一種有限產物的經濟體中。因為一個藉由少數商品而組設的社會型態,只有接受這些商品做為社會的凝聚力,正如大都會以報紙為結合之力。棉與油正如收音機與電視,成為社區整體精神生活的「固定開銷」。這項無所不入的事實,也打造出了任何社會獨特的文化風味。為著這每一項左右了它的生活的產物,社會付出全部身家代價,把一切都賠了進去。
我們人類的感官──所有媒體都是這些感官的延伸──對於我們個人的生命力而言,也屬於一種固定費;而它們也同樣組設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意識與經驗型態。這兩件事,也許可以在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另一項關係之中看出:
每一名羅馬人,都處在奴隸包圍之下。奴隸與奴隸心理氾濫於古代的義大利,而每一名羅馬人內心深處,也都成了奴隸;當然他自己並不知道。因為一直生活在奴隸氛圍之中,不知不覺間,他也染上了奴隸的心理。沒有任何人能夠讓自己避開這樣一種影響。
《分析心理學文選》( London, 1928)
第一章 媒體即訊息
像我們這種文化,長久以來都習慣把所有事物分門別類,分而又分,以做為一種控制方式,所以有時候聽到這種提醒會有點驚訝:原來就作業與實務的事實而言,媒體即是訊息。其實這話不過就是在說,任何媒體──也就是我們本身任何擴充延伸──對個人、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後果,都來自於我們每有延伸,或可說科技每有新發展,便為人事物導入了新的規模層級所致。所以,比方說自動化一來,相應而起的人事關聯便是沒有了工作;這倒也是真的,屬於負面效果。從正效來看,自動化則為人創造出新角色,這是指人開始深層地涉入他...
推薦序
導讀:想像並見證未來
梁朝雲
McLuhan預言數位匯流,於1962年即提出「地球村」概念,歷經50年的光景,終於看到了人類透過網際網路遨遊古今、想像未來的地球村雛型。
以世代發展來看,1946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在其壯年職場上遇見了網路,這一世代目前已邁入活力老化的階段,而現今臺灣已然有九成人口經常使用網際網路以因應生活所需。1990年後出生者,皆可被視為數位原生代,過去世人僅只探討這群Net Natives的特質和習性,尚無法預期他們對於人類社會的貢獻。不過,從突尼西亞啟動的阿拉伯之春,到臺灣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和同年9月香港佔中的雨傘運動,世人終於見證到這群數位原生代的小試身手。而從2014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則看到大數據瞬間分析和網路公民參與的排山到海,大眾媒體積極探討這股力量的可能性,學術界也開始研究此一新興勢力的延展與後效。從區域與全球發展的角度看過去,世人這才驚覺,任何高牆都有被推倒的一天;這時,國家界線逐漸消逝,城市主義即將接手。這不正是McLuhan所描繪的「地球村」嗎?
感佩於McLuhan對訊息傳播與媒體發展的前瞻,也基於對其論述延伸性的好奇,筆者遂以幾個可預見的臺灣未來為引,反思McLuhan的觀點。這八個未來的情境包括:Zetta的超限計算與瞬間市場;重新定義貧窮,人人皆有平板;自造生活圈,便利外的認證;打造生態空間的永續城市;微型企業隨應需求之變形組合;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數位銀髮族成為消費主力;以及更倚賴造就了更彈性與更嚴峻。
Zetta的超限計算與瞬間市場
人類社會將急速逼近資料處理能以每秒Zetta超限計算的世界,智慧網絡將如空氣一般自在地流動,瞬間市場的掌握和延伸將不再只是預言。這時,人們既更為相互依存,亦更重視獨離時刻。在資訊光速移動下,網絡式的全場域邏輯將促使迥異的思考不斷產生。因此,總是有人會領先數十分鐘透析其中的轉型和變化,從中取得先佔優勢而致富。資訊將成為人類社會最具決定性的商品,而實體產品則只是資訊移動的配件。這一點,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越來越真實,與McLuhan之說不謀而合。
重新定義貧窮,人人皆有平板
民國五十年代,鄉間只有里長伯家有電視,每逢紅葉、金龍爭奪世界冠軍時,總見里長伯將電視搬到大街上,凌晨時分整村老少都在為臺灣加油。這時,電視象徵著政治權力。當有一天平板電腦變成民眾的基本配備,書本因稀少而成為奢侈品時,書本亦將成為尊榮與地位的象徵,這便是McLuhan最為人熟知的「媒體即訊息」。McLuhan強調,媒體本身型塑並控制了人際關聨與人類行動的規模與形式,傳播工具對於人們的影響因此遠勝過其承載的內容。姑且不去辯證媒體或內容重要,從極權國家優先箝制傳播工具,進而控管其中內容,即可遂行其全民洗腦來看,誰能否認媒體的重要性?
自造生活圈,便利外的認證
3D列印技術的再延展便是複製萬物,屆時人類生活圈的各類事物皆可自造,商品將變得真偽難辨,均須考慮內建晶片以上網認證?這一點和McLuhan資訊產製的論述神似,50年前其即預言,個人不僅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會成為資訊的生產者,對於真相都擁有獨斷的詮釋權,為資訊爆炸再添喧嘩,反倒有扭曲或撕裂資訊真實性的可能。資訊龐雜反而造成資訊貶值,呈現出資訊空洞,這樣的現實反射在未來人人皆能自造生活萬物時,多元社群是否會讓真偽淪陷?多重自我是人類真正的自由與解放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與辯證。
打造生態空間的永續城市
隨著全球暖化,環境永續的思潮風起雲湧,維護生態的概念亦向下紮根。很多城市都開始規劃轉型成為零碳無污的永續城市,希望擁有智慧流暢的交通公設、零環境負荷的樂活建築,以及安全永續的能源政策,這一點即反映在McLuhan地球村的概念上。McLuhan指出,中心邊陲(center-margin)結構的分工,支離了人類文明;不過,網際網路讓人類社會瞬間解構、重組,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此即為地球村。生態永續的觀念在網路間流竄、深植,進而形成風潮,國內近來的滅頂運動和慈濟事件,便是鮮明案例。
微型企業隨應需求之變形組合
網路普及使得資源有限而能鎖定特定市場的微型企業得以活絡,但也正因為組織精簡、資源侷限,這些微型企業會須要隨應需求,而向外尋求策略聯盟,以變形組合來掌握稍縱即逝的瞬間市場。這與McLuhan所描述「部落、去部落、再部落」的媒體發展進程亦屬同流,從過往自給自足的農耕體系,到工業化的整併和同質化,再到後資訊社會的網絡微型企業體。但值得深思的是,人類因「再部落化」而產生的多重主體,是否會因此而自我分裂,從疏離演變成迷失。微型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過度專工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過度本位而陷入聯盟服務接軌的困境?亦殊值深慮。
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
根據教育部統計,102學年度,國內新移民子女已近21萬人,佔全體國中小學童9.9%;此即,每十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是新移民子女。若加上陸配臺配35萬對,合其家人子女將超過100萬人。在可見的未來,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將徹底顛覆原有的人口樣貌,更多元的人文體系和傳播符碼將充斥臺灣,McLuhan「再部落」的論述也將更加深植。儘管McLuhan的冷熱媒體說飽受詬病,但其強調沒有任何媒體可以獨存,只有不斷與其他媒體交互作用下,才有存在的意識。若將各種媒體類比為各個族群,此一論述對臺灣新人口結構,確有相當程度的啟發。
數位銀髮族成為消費主力
1955年後出生,在日常生活或職場工作習於使用數位科技,未來即將邁入65歲的人們,可被視為「數位銀髮族」。此一族群接受高等教育與出國留學的人數眾多,在其步入青壯年的黃金時期,正好搭上全球經濟快速起飛的列車,迅速累積財富,成為各世代裡消費實力最雄厚的族群。這群腦力不打烊,閒不住的數位銀髮族多半沒有生存的問題,只有生活的選擇,他們將是創造臺灣老年生活風格的第一代。McLuhan認為,媒體是人類的延伸,而數位銀髮族的傳播消費行為深受網路科技的影響,預期也將透過數位媒體,創造出另一階段的生命舞臺,持續向世界發聲。
更倚賴造就了更彈性與更嚴峻
更倚賴數位媒體雖能造就更彈性且豐富的生活方式,但也將面對能源耗竭與生態永續的嚴峻挑戰,這也是McLuhan所擔憂的。因為媒體是人類的延伸,一旦過度依賴,其他知覺便有可能斷裂;科技變遷不僅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會改變其思想與價值判斷。McLuhan經常被認定為科技決定論者,然而,從其系列論述中可以得知,他的最終關懷是透過媒體素養的深耕,以提升人類對媒體特質的理解,以及使用媒體的自主性,來降低媒體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唯有對資訊靈通並具有整體覺察意識的人們,方能掌握領悟己身行動之意義,才能迎接深度倚重數位媒體所面臨的更嚴峻挑戰。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已出版近50年,這本近乎預言般的作品在八零年代一度沈寂,後隨網際網路的普及又再度走紅,讓世人重新品味McLuhan在「地球村」上的先知。儘管後代對其在冷熱媒體和純感官需求的論點有所詬病,亦有學者批判對其學說缺乏媒體應用的社會脈絡或心靈層次,但McLuhan在「地球村」、「媒體是人類延伸」、「媒體型塑人類關聯」的指稱,歷經50年的時空轉換,現今都大抵成真。有幸重讀此一經典,行至「把全人類當成我們的皮膚穿在身上」時,心頭一驚,這不正是當下最夯的穿戴裝置與物聯網的應用嗎?傳播學界或整體世人何其有幸,能夠曾經擁有McLuhan這位資訊媒體的先導,並能持續享用其如史詩般的巨著。
McLuhan備受尊崇,為媒體理論一代宗師,但其中文譯作卻很少,或許與其文字晦澀,充滿詩化語彙及神話典故有關。貓頭鷹出版社邀請到金鼎獎最佳翻譯鄭明萱先生為此書重譯,並以譯名《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出版,嘉惠眾人,自當給予最熱烈的喝采。也祈願有更多的讀者能伴隨《認識媒體》,共享McLuhan的心靈旅程,以想像並見證未來!
梁朝雲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專任教授。
導讀:想像並見證未來
梁朝雲
McLuhan預言數位匯流,於1962年即提出「地球村」概念,歷經50年的光景,終於看到了人類透過網際網路遨遊古今、想像未來的地球村雛型。
以世代發展來看,1946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在其壯年職場上遇見了網路,這一世代目前已邁入活力老化的階段,而現今臺灣已然有九成人口經常使用網際網路以因應生活所需。1990年後出生者,皆可被視為數位原生代,過去世人僅只探討這群Net Natives的特質和習性,尚無法預期他們對於人類社會的貢獻。不過,從突尼西亞啟動的阿拉伯之春,到臺灣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和同...
目錄
導讀
譯者序:「難解」的麥克魯漢
麻省理工學院版導言 永恆的當下
第一部
緒言
第一章 媒體即訊息
第二章 熱媒體與冷媒體
第三章 媒體過熱而導致反轉
第四章 小器械玩意的愛好者:自戀以麻醉
第五章 混種而生的能量:危險關係
第六章 媒體作為多譯者
第七章 挑戰與崩潰:創造力的復活女神
第二部
第一章 口說語:惡之華?
第二章 書寫字:以眼代耳
第三章 道路和紙徑
第四章 數目字:群眾造象
第五章 衣著:我們皮膚之延伸
第六章 房舍:新外觀與新觀照
第七章 錢:窮人的信用卡
第八章 鐘錶:時間的氣息
第九章 印刷:如何挖掘它
第十章 連環漫畫:電視的MAD前廳
第十一章 印刷字:國族主義的建築師
第十二章 輪子、自行車、飛機
第十三章 照片:無牆妓院
第十四章 新聞報業:以放消息的手法治國
第十五章 自動車輛:機械新娘
第十六章 廣告:跟著別人一起洩氣
第十七章 遊戲與賽事:人的延伸
第十八章 電報:社會賀爾蒙
第十九章 打字機:進入任由電器號令的年代
第二十章 電話:發聲之銅器或叮噹作響的象徵?
第二十一章 留聲機:這個玩具把國家的胸腔給縮小了
第二十二章 電影:卷軸世界
第二十三章 無線電廣播收音:部落夢
第二十四章 電視:怯懦的巨人
第二十五章 武器:圖像戰爭
第二十六章 自動化:學習生計
譯者後記
中英名詞索引
導讀
譯者序:「難解」的麥克魯漢
麻省理工學院版導言 永恆的當下
第一部
緒言
第一章 媒體即訊息
第二章 熱媒體與冷媒體
第三章 媒體過熱而導致反轉
第四章 小器械玩意的愛好者:自戀以麻醉
第五章 混種而生的能量:危險關係
第六章 媒體作為多譯者
第七章 挑戰與崩潰:創造力的復活女神
第二部
第一章 口說語:惡之華?
第二章 書寫字:以眼代耳
第三章 道路和紙徑
第四章 數目字:群眾造象
第五章 衣著:我們皮膚之延伸
第六章 房舍:新外觀與新觀照
第七章 錢:窮人的信用卡
第八章 鐘錶:時間的氣息
第九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