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棒球書,而是一本職人管理術,第一本結合科技及棒球的跨界領導專書
◎「科技領隊」吳德威如何能夠在科技界、創投界及棒球界成功帶領專業團隊?
◎在斜槓職涯盛行的世代,資深主管要如何找到與新一代職場新人的溝通語言?
◎在校生如何提前為進入職場做好觀念整備?請看這本職場軟實力養成最佳工具書。
台灣未曾有過像吳德威這樣的作者,
以互聯網公司高階經理人身分來擔任職棒領隊!
無論是六七年級如何管理新世代的斜槓人才,
還是年輕部屬該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下一個帶隊的領導者,
都可以從本書中取經。
如果你是上班族,不管你是主管還是部屬,
本書讓你看到領導及管理心法;
如果你想創業,就看新創實例;
如果你是球迷,就看職棒門道;
如果你是學生,就看觀念及成功故事;
如果你是跨界的斜槓通才,你會從中找到共鳴。
★吳德威三大新創智慧
‧中心思想:做甚麼,像甚麼
‧跨界領導:運用互聯網思維管理
‧創業精神:不斷前進,爾後傳承
★吳德威十組跨界領導密碼
‧一肩扛起從零到一的十字架
‧利他思維才能創造雙贏
‧挑選通才與斜槓來組隊
‧善用年輕的本錢快轉人生
‧定義出屬於你自己的創新
‧帶隊快速試錯來提升執行力
‧努力創造自己選老闆的因緣
‧以臺灣優勢闖出世界級的新創
‧同步引進外籍及海歸人才入隊
‧功不唐捐就是一切功夫都不白費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320.pdf
作者簡介:
吳德威(David Wu)
現任矽谷Acorn Pa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合夥人及可喜空間董事長,目前獲聘為桃園市政府市政顧問、桃園市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並擔任多家跨國公司及組織之董監事及顧問。曾任網家集團PChome電子商務副總暨露天市集副總、阿里巴巴集團天貓海外台灣總經理及中職味全龍領隊。曾獲選2016百大經理人,同時擔任電商、新創及創投等產業高階職位,多次以業師及青年導師身份受邀至企業及校園講座,更從商界跨足體育界成為味全龍復隊後的首任領隊,引進互聯網思維與運動科技。吳德威歷任高階主管並為連續創業者,也是知名的「科技領隊」,能夠靈活跨界,領導不同的專業團隊成功達成目標。
周汶昊(Wen-hao Winston Chou)
這個名字的唸法是「問號」,於是問號成了他的綽號。他喜歡問問題,也熱衷於找答案。目前是聯合新聞網運動專欄作家,也是美國喬治亞大學運動管理博士候選人。譯有《團隊,從傳球開始》及《禪師的籃框》,著有《柯瑞平凡中的不一樣》、《後勁王建民》、《周思齊的九局下半》及《吳志揚的三度職棒管理學》,擁有一個摯愛的知音和兩顆照映彼此的星。
章節試閱
Section 1
中心思想:做甚麼,像甚麼
任何人走到一個新位階,都是因為前一段人生的累積。就好像念完了高中可以上大學,或是做過學徒之後足以當上師傅。你做了前面的工作和職務,讓你能夠換到下一個公司或是在同一個單位往上升遷。
我之所以能夠走到味全龍領隊這一步,靠的是我生涯前段的累積。這段時期,我所處的階段仍在解碼領導者的角色及測試更有效率的帶隊方式,從無到有的第一章,就在類比轉成數位的零與一之間完成,它也成了我永遠的十字架: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信仰。
而第二章則是利他思維,爬上那個位置,不是重點,而是如何待在高點而不墜。幫助別人,不是為了當老大,也不是當老大之後才要負責任,而是一種來自庭訓的自然而然。但成就別人,不等於完全犧牲自己,畢竟我在領導上並不是以慈善奉獻為志業,割肉餵鷹的狗血並不是領導統御的核心。怎麼找到平衡,而不是全身投入單一方的天平,就是領隊密碼的第二重點。
至於第三章則是在編寫領導通才履歷表:單一而直線的編年方式不適合我,同時而全面開展的水平串聯才是我最自在的發揮。我曾在同一時間斜槓了十一種不同的角色,這些身分都給我了各自的視角和限制,我也因為這樣的多角化而長出了長短不一的觸角,讓我更容易和不同的環境及職務接軌,並融合出新品種的我,也成了我在用才和選才時的重要原則。
第四章回顧了年輕的自己,看到生涯故事的起點,也讓我意識到年輕的四大本錢,只要保持空杯心態,持續小步快跑,大膽試錯,不停迭代,好讓自己的認知能夠再度升級,若是遇上了拖棚的歹戲或是沒有必要的過場,就照樣按下人生的快轉鍵去跳過。這樣就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職涯及人生。
Password 1. 從零到一的十字架
內容摘要:新創品牌從無到有的阻礙和克服的心法
【提問】
如果,你在找工作的時候,有以下這兩家公司同時和你聯絡,希望你能考慮去他們那裡上班,你會選擇哪一家?
A企業是一家不到五個人的小公司,其實才剛剛起步沒多久,它屬於科技領域的新創產業,感覺起來很有前景,但未來的發展沒人說得準。
B企業則是超過兩百人規模的大公司,同樣是在科技領域,但它已經開業了二十年,不只業界知名而且業務穩定,最近還有擴大營業項目的計畫。
聰明的你當然會先反問我,這要看你應徵的職位是什麼?然後哪一家薪資條件比較好?甚至公司的距離遠近也會是考量因素之一。那我就把條件說明白一些:你要應徵的是高階主管,而這兩家公司從月薪、獎金、福利到辦公室位置都幾乎沒有差別,這時你會怎麼選擇?
換句話說,你是想要在A企業當開國元老,還是去B企業做治世能臣?
鑲在我骨子裡的十字架
這樣的問題,每一個人做答時的考量都會有所不同,從個人的興趣個性、職涯經驗到技能包組合,都會影響其選擇的結果。最終選擇哪一個企業也並沒有絕對的對錯,這只是一種個人的取捨,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而我自己的答案,則是會直覺地選擇到A企業去當開國元老。
在解釋為什麼我會這麼選之前,我得先要坦承一件事:
我對於全新而未知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探索熱愛,而每當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接下來我可以選擇繼續往同一個方向走下去,也可以選擇往一個不同的方向去探險,此時的我,總是會忍不住想要轉彎。
這個在十字路口的轉彎,並不是一百八十度,而是九十度。也就是說,我雖然轉了彎,但並不是迴轉。我並不是去走回頭路,也不是徹底放棄了先前的路線,或是反其道而行;正確地來說,我其實是在現有的發展路線之上,創造了另一個加值方向的新機會。過去這一路的發展和努力,讓我能夠走到如今的這個十字路口,也讓我有了轉向的可能性。
這個十字路口的選擇,正是我職場生涯的寫照,它也成了具有象徵意義的縮影,變成鑲在我骨子裡的十字架。
所謂十字架,指的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承擔。我若是信奉一個價值觀,我就會全心的投入,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阻抗和困難,我就是出力去扛起來。就算有什麼意料之外的責任和包袱,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地揹起來繼續走下去。
旁人看來,在我個人職涯的道路上,我就像是揹著一個信仰的十字架在前進,這不是世間的宗教,只是我專注的焦點。這樣的十字架,你可以說它成了我個人的標記,也可以說它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
從零到一vs.從一到一百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要你選擇,你會想要在一家新創的小公司當開國元老,還是直接加入一個已經有兩百名員工的大公司?
我選擇了前者,是因為我喜歡創建的工作,不愛單純的守成。即使我已經成功創建過公司,但我依舊熱愛那創業的過程,如果有機會協助他人創業,我也會重新挽起袖子,充滿熱情地跳下去一起做。那就是我骨子裡鑲著的十字架印記:只要我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在持續往前直走的守成,以及向右向左轉去創造新的可能之間,我都會選擇後者。
若是用數字來比喻的話,從無到有地創建一家新公司,就像是「從零到一」。而加入一家成熟的企業,做一個治世的能臣,則像是「從一到一百」。
從零到一,是我認為這世上最艱難,但也是最有收獲的一段路。對任何白手起家的創業家來說,成功創業之前的過程,都像是在黑暗的隧道裡伏低著身軀前行。這樣的隧道不只很黑,伸手不見五指,而且還很狹窄,很低矮,地面很滑,一不小心就會跌倒,加上左彎右拐地一堆分叉口,走錯了就會迷路回不來,可說處處都是危機。
決定走進這條隧道的人,只能彎曲著膝蓋,用手摸著濕滑的地面往前慢慢地走,在試著摸索出方向的同時,也得小心額頭不要撞上突出的石頭。
畢竟創業就是在尋找未知的可能性,對於網路產業的新創企業更是如此。當你有一個原創的想法,想要成為業界未曾見過的獨角獸時,外界潛在的威脅卻是這麼多,你能夠參照的前例就是這麼少,隨時你都有可能會滑一大跤,意外地一頭撞上牆,或是做了錯誤的決策而走錯了接下來的方向,這些挑戰,在在都讓你創業成功的機會變得這麼小。
很多創業家們都堅信著自己能夠挺過這一段路,找到成功的出口,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很多人在中間受了傷,迷了路,甚至放棄了往回走,選擇退出這個看似沒有盡頭,又沒有希望的隧道。
所謂的「從零到一」,就是在面對這「無中生有」的這一段路,那「無」就是指在隧道中無窮的黑暗,想要創業的人們只能撐住,直到遠遠地看見有光的那一刻。
就現實的工作來說,所謂的「從零到一」,就是從公司登記開始的一切柴米油鹽:無論是找辦公室的地點,還是買辦公室的傢俱等等細瑣的庶務工作,還是產品的設計、服務及發布等核心業務工作,以及籌資、募資和分發薪資的財務工作,再到客戶開發及管理這樣後端的勤務工作,做為創辦人的我都得親力親為。就像是在暗房裡,從沒有具體方向的模糊當中,一點一滴地把藍圖給顯影出來。
像是雪豹科技,就是從四個人共用一張桌子開始。那時我們在基隆路上的遠雄商務中心租了一個小空間,就從那裡為起點開始一路成長,在搬了三次家之後,雪豹搬進了臺北101的83樓,也是101大樓辦公出租空間當中最高的一層,那時公司員工已經超過了兩百人,開發出十幾項不同的業務。公司在壯大的過程當中也同時培養了將近千名網路產業的人才,他們開枝散葉,而今到了各個不同的領域繼續他們個人的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雪豹就像是臺灣互聯網領域的黃埔軍校,而這樣的位階,也是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才有機會參與和創造出來的特別機緣。
對雪豹來說,那段只有四個人一張桌子的日子,就是「從零到一」。在成功創業之後,當然得要繼續發展公司,持續壯大,而在這「從一到一百」的過程當中,要面對的問題一樣不少,挑戰也非常艱鉅。
只是在我看來,想要平地起高樓,最硬的工作還是往下打椿做地基,那是從外觀上看不到的累積。若是創業沒有成功,這一層的努力也就永遠埋沒了。在完成了第一層的工作之後,接下來公司想要從一走到一百雖然也不容易,但公司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可說是萬事俱備。這時我的角色和作用就算發揮得再出色,最多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以上內容節錄自《跨界領導密碼:吳德威的團隊管理與新創智慧》吳德威、周汶昊◎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320.pdf
Section 1
中心思想:做甚麼,像甚麼
任何人走到一個新位階,都是因為前一段人生的累積。就好像念完了高中可以上大學,或是做過學徒之後足以當上師傅。你做了前面的工作和職務,讓你能夠換到下一個公司或是在同一個單位往上升遷。
我之所以能夠走到味全龍領隊這一步,靠的是我生涯前段的累積。這段時期,我所處的階段仍在解碼領導者的角色及測試更有效率的帶隊方式,從無到有的第一章,就在類比轉成數位的零與一之間完成,它也成了我永遠的十字架: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信仰。
而第二章則是利他思維,爬上那個位置,不是重點,而是如...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從零出發,隨時歸零
露天市集總經理 曾薰儀(Vicky Tseng)
我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畫,一張幾乎全白的畫。近一點看會知道它雖然是白,但白裡透著各種色彩。畫的右下角,一個小圓框像是在牆上開了一個小洞,透出了在彩虹白上畫布前,畫布底下的故事。
這幅畫是我自由繪畫的作品,也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它不是一張畫而是很多張畫,在不同時間點,一層又一層畫在同一張畫布上,最後的最後,選擇回到了最初的白色。就像人生歷程一樣,你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有些帶來美好印記、有些造成創傷,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疊加起來,成就了現在的你。帶著滿滿故事(傷痕)的你,仍然選擇相信善良,堅持自己的初衷。
如果找David也畫上一張,他的油彩厚度肯定比我的版本多上好幾倍。David是我在職場上遇到的特異品種,工作的跨度極大,從巨型的跨國企業到「從零到一」的新創,從電信、軟體、共享空間、交通、電商、運動、區塊鏈金融到創投,工作的地點在美國、在德國、在大陸、在台灣、在東南亞。David用一種燃燒生命的姿態,進入不同型態的組織裡,快速切換角色模組,主線和副本同時打。我曾好奇David到底開了什麼神奇外掛,能超頻八倍轉速工作。後來我才明白這個神奇外掛是童年的一場開心手術,他常覺得生命隨時會在下一刻消逝,因此對時間有種強烈的急迫感,「現在、立刻、馬上」是他熱愛使用的關鍵字。
Chat_David for work v.3.5
和David一起工作,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是,當進入重要決策的討論時,他會啟動多重對話模組和你進行討論,比如「工程師_David」、「業務_David」、「主管_David」、「投資人_David」、「用戶_David」、「競爭對手_David」(是的,和使用ChatGPT的方法很像,但ChatGPT給出的答案是網路上得來不肉疼的資訊,David會給你的資訊是自己實打實的經驗,或者頭破血流的教訓)多重魔鏡的對話方式,讓我能看見自己思考的盲點和視角的侷限性,思考得再深一點、更完整一點,對於可預見的風險或許能提早做些準備。
這本書的寫作方法,是我熟悉的多重魔鏡對話模式,但更聚焦在為年輕世代培養領導技巧與職場素養,或許就稱它為「Chat_David for work v.3.5」,寫給35歲±7的你:在職場裡會遭遇的問題,要面對的選擇,David在書裏透過不同的角色扮演,引導你去思考,做出自己的選擇。
斜槓,是一種在平行宇宙練功的超能力,只有實力還不夠
用二十年做一個區間,David所投入的產業與角色跨度很大,而我則選擇了在同一個企業集團,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到進入轉型的過程。David用高強度、加速累積、快速移動,累積自己的縱深,而我則是從一個定點去學習產業生命歷經的各種循環。
不同階段、不同職位,需要裝備新技能,也需要卸載或暫時關閉某些在前一個階段使用的能力。一開始,應該先建立一個穩定輸出的專才能力,做為自己經驗值累積的起點,接下來點開新的職場技能樹,長出新觸角,成為通才。當可選擇的裝備和工具越來越純熟俱足,斜槓就成為一種能在平行宇宙同步練功的超能力,每件工作所得到的經驗值,對應斜槓能有不同的累積和加成效果。
通才和斜槓都需要堅實的基本功做基礎,也需要付出高強度學習與異於常人的挫折耐受力,要敢對自己發狠,逼自己放下原來已經駕馭自如的能力,重新按下快轉鍵,練就一個新的角色技能。
David的每一條斜槓,是不計得失、不論成敗,全心投入所相信的領域,用生命刻在身上的一條條斜線。他將自己在工作道場的養成歷程、思考邏輯和關鍵選擇的判斷點,整理成書裡一道道的通關密碼。
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年輕人能擁有這個超能力,更多企業具有辨識斜槓人才的能力,他希望透過自己寫下的這本書,為新一代的工作者與企業解鎖,讓人才與企業未來有更多彈性與可能。
希望David用深刻人生歷練寫下的書,能鼓勵你勇敢地按下生命快轉鍵,踏上自己的旅程去探險,找出自己的人生通關密碼。
推薦序二
一個高中學弟的緣分
穀神星資本創辦人 陳儀雪(Yvonne Chen)
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是在講述宇宙萬物運行不滅,從春夏秋冬到生老病死的自然循環,再到種因得果,善有善報的人生正道。對應到20年為一運,三運為一元的「三元九運」循環,今年是八運的最後一年,而明年是九運的第一年,這個世界將進入到全新的互聯網高科技和身心靈時代。值此大運的交接期,出現了吳德威(David)這本新書,把他從奧地利出生、在臺灣成長,去美國深造,再到工作及創業,行走歐美亞江湖多年的心法,精化成十個密碼無私地分享給大家。他的感嘆和建議,無一不是親身觀察,深刻體驗之後的刻骨銘心。不僅是給年輕同學,剛入社會的新人,資深職場人士,創業中的勇行者,甚或是國家級領導位階的長官們,這本書可以是一本提供通往最後真正成功和社會豐盛繁榮的武功秘笈。書的內容就像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結合了科幻、遊戲、刺激以及特效的極致電影,精彩可期,也期待大家可以從書中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式和真正的成功祕訣。
David是我的高中學弟,但我們那時並不認識。現在我一說到他就不得不豎起大拇指,連聲說好說讚,而仔細回想這幾年與學弟的相識緣分還頗為特別。多年前我已經是中經合集團的合夥人,有一天接到了David的電話,當時他是雪豹科技的董事長。那時的我在國際無線通訊產業多年,也有早期投資(VC/CVC)的創投經驗及成功的投資績效(track records),從新竹到矽谷,一路從台揚科技、開發國際、漢鼎、宏達電策略投資到中經合集團,算得上是業界老手,卻被David誤認為哲淵(NextDrive創辦人/執行長)的祕書。我當下不動聲色,因為David做人頗為客氣,我也就不說破。後來David匆匆進入會議室,一聽見我開口說話,我高八度的嗓音立該讓David發現我不是哲淵的祕書而是董事。他馬上跟我致歉,我並不介意,從此也展開了我們之間的奇妙緣分。一年之後,我設宴款待先父的家鄉好友,而David帶著海南文昌同鄉會的會長一同赴宴,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緣分不只是創投新創同業,附中的學姊學弟,還有同為海南島老鄉的土親淵源。
這樣的巧合還不止一個,我是在美國的匹茲堡大學拿到碩士,學弟後來也在同城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拿到學位。而學弟創辦了可喜空間,以人為主軸,推動大家庭型態的共創空間,在我們有機會合作之後,對他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David不只創業能量和創意源源不絕,執行力驚人,行銷及國際化也是實力雄厚。而我們在待人處事的態度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我們都堅持利他思維,很積極地投入新創領域和相關公眾事務,像是我擔任母校匹茲堡大學校長全球諮詢顧問委員,也參與台灣全球連結發展協會,中華民國數位金融交易暨資料保護協會,和美國在台辦事處支持的女性創業學苑(Academy for Women Entrepreneurs, AWE)等組織。我們的個性也都是勇往直前,不畏人言,尤其我們的創業理念更是非常相近。
2018年我和前漢鼎同事Bonnie一同創立了穀神星資本(Ceres Capital),我們有著多元豐富的創投、產業、外資及CFO/CSO經驗,從buy side到sales side,我們的新作法是把創投延伸到駐點創業(Entrepreneur-in-residence)及策略投資顧問,也就是將投資評估(due diligence)的時間點提前,選擇我們覺得頻率相合、價值觀及理念相近和緣分具足的創業團隊,提早投資並和他們一起前行。這樣的理念,剛好和可喜空間的精神不謀而合,因此我們也有幸參與可喜這個大家庭,協助其中一些成員們的成長,實現David 在書中所說的「從零到一」。也讓這些剛從學校畢業,或是還沒畢業就創業的團隊實現他們的夢想。例如台灣podcast平台的領導者—Firstory,就順利得到了KKBox的投資及合作;做循環包裝的ESG大使─配客嘉(PackAge+),曾拿下過可喜空間新創大賽的冠軍,他們和連鎖品牌的AI廣告宣傳平台—串串,也一樣繼續成長並擴大市場。其中,2022年剛被日本動漫娛樂電影大廠(Dream Link Entertainment , DLE)購併的群眾募資平台─MYFEEL,不僅將市場拓展到馬來西亞和日本,更因為DLE是隸屬於朝日新聞這個日本數一數二的新聞媒體集團,而有了放眼全世界的未來佈局及發展基石。對MYFEEL的創辦人及執行長Tim來說,自從被DLE併購之後,讓不到30歲的他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創業時還在讀政治大學的Tim可能想都沒想到,五年後自己的事業會從零衝到一百吧!Tim的成功實例,證明了年輕就是本錢,也充分驗證了互聯網思維就是當代台灣企業走出去的成功關鍵,而這些都是David在書中所揭示的觀念。
看過David的書之後,我也想提醒大家進一步思考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成功?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說到,真正的成功不是當下的有錢有權,而是要到我們離開人生的當下才能蓋棺論定:關係平衡,健康快樂,和雙贏互利等等,而David所奉行的觀念正是這種長遠的成功心法,剛好我也奉行無礙。從過去投資的眾多成功案例當中,我得到了一個結論:要大成功,絕對是需要時間,需要耐性,需要對人類、對地球、對社會有一些使命感,需要有利他不自私的付出,這樣在大家都享受到這個投資所帶來的益處及便利之後,才會有預期之外的大回報。這個回報可能是金錢,也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友誼或是幸運。像是之前在漢鼎時期(2002),我看好一家區域性的3G晶片公司,幾乎就要投資六百萬美金,但最後因故沒能完成,結果該公司在2007年成功在美國NASDAQ上市。幾經併購之後,當時的創辦人也跨入半導體投資行業,並且開口邀請我一同參與。即使我最後決定留在台灣的創投發展,不過,回想起對方的邀請,還是讓我覺得有種意外的驚喜及好運連連的讚歎。這也就是David在書中所說的「功不唐捐」,過去的一切努力不會白白浪費,美好的緣分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頭相遇!
看到David在書中說台灣產業要跳脫過去代工製造的傳統思維,我認為創投也該如此。台灣第一代創投的成功,其實大多要歸功於當時政府的高瞻遠矚及無私為公,加上台灣全民想要脫貧脫困的共同努力。這並不是僅憑一人之力,單靠創投領導人或是其二代接班人就能做到的成果。可惜大部分人並未能夠跳脫傳統的個人英雄主義迷思,沒有認清他們個別基金成功的「果」,其實是大環境共情共聚而起的「因」。更何況當今的時空環境早已和當年不同,各路人馬英雄輩出,各種尖端技術也風起雲湧,現在的創投要靠合作共贏才是!創投真正的成功要到蓋棺才能論定,而不是一代拳王,風光一時卻稍縱即逝。所謂「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共勉之!
最後,也希望你能和我一樣,因為讀了David的書而發現更多屬於你自己的想法。
推薦序三
對成功的巨大堅持
可喜空間共同創辦人 廖嘉翎(Kate Liao)
2023年2月的某一天,我跟David約在他家樓下,請他幫我在入學申請推薦函上簽名。
雖然是將屆45歲如鐵一般的實質中年,我卻決定再度返回校園讀書,這不是一股衝動,我已經盤算多年。因為需要有力人士的背書,讓我的申請資料看起來更紮實可靠,我馬上想到David,他毫不猶豫一口答應。請他簽名的那天,我們其實已經有陣子沒見,閒聊之間,他提了一下他目前有個寫書的計畫。
出書一事,對於從我們認識開始我就看著他一路在解新任務的David來說,並不是什麼令我驚訝的消息,倒是他的下一句話:「我想請你幫我寫序」,大大的讓我愣了一下。
在此並非台灣人傳統的謙虛美德使然,而是說實話,我雖然過著努力打拼來的順遂日子,但絲毫不是可以列在書腰上的那種顯赫人物,至少就我所知,David有幾十個至交都是大名鼎鼎的各界翹楚,結果他出書竟然找我寫序,這不僅讓我受寵若驚,甚至感到有點擔當不起。
這幾個月,David把順好的章節依序寄給我,我一面拜讀一面雞婆的替他校稿,看著看著,常常心有共鳴之外,某一天我忽然心念一轉,覺得他找我寫序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打從決定寫書之後就有的盤算,但是,他這本書的受眾,大概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吧。我在認識David的那時候,雖然早已不是初出社會的少年人,但只空長了年歲,mindset與見識跟新鮮人相比也成熟不了多少,與他共事的過程中,他經常與我們分享新的想法與過往的經驗,他會先說一個故事,再像小故事大啟示那樣帶出他真正想揭示的觀念。這麼多年,我有時僅僅只是在一旁看著,也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事情。我們會打趣的說David真的是太有教育癖,但我相信無論是他的下屬、後輩或親友,一定都曾經從他的言行舉止當中得到很多啟發。
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從來不諱言David是我人生的貴人,我們因工作相熟,他知道我是他父親吳庚老師的學生之後,更是待我親近如自己人。公事上他是一個難得的老闆,把任務交辦給我之後就給予全然的信任,放手讓我自行發揮,有時候我懷疑自己的能力或選擇,他也會提點、協助我,讓我從實作中學習;私底下他也是非常真心的朋友,2017年我打算辦一場個人演唱會,那原是我因為熱愛唱歌,給自己列下的人生清單中的一項,他知道了之後,不但跟我拿了我演唱會的海報貼在他自己董事長辦公室的大門上幫我宣傳,還贊助了一筆金額減輕我的壓力,這些支持都不是表面的,因為演唱會那天,他就坐在舞台下方正中間聽完一整場。我特別聲明,當天的活動人數爆滿,而我可沒有特別幫他保留座位──他是自己提早來占位子的。
這本書表面上像是寫給年輕人讀的勵志工具書,教他們如何在學校階段、出社會的初期,有意識地對自我進行評估,要珍惜光陰、莫妄自菲薄、避免踩那些大家都踩過的雷,可以更有效率、更有自信,以更快的速度離目標更近一步。但我從書裡體會到的更多是「做人」,不要迷信名校名牌、犯錯的時候不要用話術包裝自己的失誤、抬頭挺胸、真誠待人,這些都是不管什麼年紀、什麼世代都適用的德行。
David曾經多次跟我在餐敘或小酌時,為了那些當下的困境而黯然,我們懷疑為何上天不獎賞良善,為何勤勞努力卻沒有報償。如今他寫下來的是檯面上美好亮眼的成功,而大家看不見的地方,他持續鴨子划水在實現他的理想。
願各位能從書裡擷取到David輕描淡寫背後的,對成功的巨大堅持。
推薦序一
從零出發,隨時歸零
露天市集總經理 曾薰儀(Vicky Tseng)
我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畫,一張幾乎全白的畫。近一點看會知道它雖然是白,但白裡透著各種色彩。畫的右下角,一個小圓框像是在牆上開了一個小洞,透出了在彩虹白上畫布前,畫布底下的故事。
這幅畫是我自由繪畫的作品,也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它不是一張畫而是很多張畫,在不同時間點,一層又一層畫在同一張畫布上,最後的最後,選擇回到了最初的白色。就像人生歷程一樣,你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有些帶來美好印記、有些造成創傷,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疊加起來,成...
作者序
自序
不畏人言,勇往直前
吳德威(David Wu)
在撰寫自序的此刻,正是2023年的五月天,我已經進入職場24年了,前面的12年是就業,後面12年則是開始創業或是幫助他人創業,期間管理過的人員將近千人,幫助過的年輕人也應該已經破千。我曾做過或是投資過的行業跨界很廣,包括消費性電子、交通、餐飲、共享空間、電商、App、遊戲、直播、IT、互聯網、Fintech(金融科技)、區塊鏈、創投等等,也因此有機緣和許多傑出的年輕人共事。跟我合作過的年輕人,往往都是從大學甚至高中就開始跟著我學東西,有一天,他們離巢就會發光發熱,甚至成就遠勝於我,而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能和我個人,或是與我相關的公司保持長期合作。而受到內心裡那股利他思維的驅動,我一直熱衷於參加公益組織,在學生社團和白領社團擔任導師或是董事,這也讓我接觸到很多校園裡的學生和職場的新世代。我幫無數求職者和老闆媒合人才和工作機會,讓我像是一個人肉104。累積的人脈成為了我的優勢,而彼此沒有利害關係的幫忙最讓我有成就感。而今,我47歲了,我的大兒子也已經快要大學畢業,我很自豪自己這一路都能保持對於新世代的理解,並且洞見當代青年所面對的問題。無論是與我共事,或是透過我的介紹而展開新職涯的年輕人,我都很開心能參與到他們的成長。
講一個特別的例子好了,我在政大的產學合作裡,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外交系學生賴垣均,他聽了我幾次課就來到雪豹科技實習,後來也到可喜空間打工,畢業之後進入我介紹的區塊鏈公司上班,並同時準備國家考試。我們常常聊天,他有很多夢想,例如學習泰文、不想只是做外交,也想轉讀金融等等。有一天,我想為在念小學的小兒子請一位英文家教,賴垣均介紹了一個政大的外籍學生給我,來自聖露西亞的他,名字叫做Victor Keril Daniel Elombe。不只有著一口道地的流利英文,他的聲音也很好聽,對音樂很有興趣。我很喜歡聽流行歌曲,覺得他很有實力,所以鼓勵他不要再當家教了,可以想辦法半工半讀,找一些讓他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天賦的工作。後來他開始表演,林之晨在辦生日會的時候也找他來現場演唱。又過了兩年,他參加「聲林之王」的比賽,一張外國臉唱起了國語情歌,這讓蕭敬騰、林宥嘉、潘瑋柏、Lulu、小宇等等評審老師訝異不已。他一路過關斬將,搶進決賽,成為了大家熟知的「黑豹」韋喆。如果你沒聽過他的歌,可以很容易地就在YouTube找到他天籟般的歌聲。後來味全龍在嘉義的活動,我也特別邀請他擔任開場嘉賓獻唱。他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外國學生,但他在臺灣找到了自己的舞臺。我們之間的異國緣分,只是萍水相逢,而我的孩子現在每次看到他上電視就興奮大叫。從賴垣均到韋喆,這些年輕人與我的相遇,為彼此帶來了想像不到的經驗。
當然,不是每一段與人相遇的緣分都會這麼美好和快樂。早年我曾經在商周、遠見的專欄裡,抒發作為CEO的痛苦與切心,特別我常選擇風口浪尖的行業,業務已經夠心累了,人還常常出問題。有時候苦心提拔新人,但對方不領情就直接走人;有時候進用中高階主管,結果發現他們在公司作威作福,到處說我壞話。也曾有人在我面前大哭,說前一個老闆有多壞,向我求一份工作。當時我覺得「好吧!那就幫幫他」,反正自己得要全球出差,需要設置一個高薪職位請他顧家,幫我分擔內部管理重任,沒想到他進了公司不到幾個月就開始興風作浪,等我回到臺灣之後居然跟我說年終獎金不發多少以上就要告我。我快快把這幫人送走,但他們去哪家公司都搞事,藉勢藉端,赫赫有名。甚至後來還有人創業前向我借錢,我二話不說借了他卻是欠錢不還,問他怎麼回事卻還反問我:「David哥,你很缺錢嗎?」我曾說過:「忘恩負義不意外,恩將仇報是常態。」這時只能怪自己識人不明,有眼無珠。而和我有一樣經驗的CEO很多,光是閉上眼睛,想起自己當初怎麼會引入這樣的中高階主管,或者投資了一個騙子,還拉著朋友一起加入,就會覺得對不起公司的股東們而感到慚愧,也讓許多CEO得要吃點安眠藥或喝點烈酒才能入睡。處在CEO的同溫層裡,我們常常彼此安慰著。
即使這麼煎熬,我還是不希望這些不好的緣分打亂了我的初心。說到底,利他是為了他人,不是為了自己。這樣的想法,來自於我父親的身教言教,因為他是一個不求回報的人。祖上來自海南島的他,其實是遺腹子,戰亂讓他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也因為親人早已不在,他從未返回海南島的家鄉,堅持臺灣就是自己的家,也堅信民主與人權。國臺客英德五語兼備的他,從1985年到2016年,中間橫跨四位總統,藍綠兩黨無不以他的公法意見做為參考,他也奠定了台灣從戒嚴走向民主的憲法工程以及特別權力關係的理論基礎,而全臺灣學法律的學生應該沒有人不認識他。這樣的背景,讓他總是想著要幫忙人家。先父幫過許多人介紹教職或是推薦職位,而他生前曾告訴過我,雖然有人在他前面說一套,在後面刺他一刀,但篤信天主教的他淡淡地說:「不要恨人家,以後少幫他一點就是了,但幫人還是要做的,只是你不要期待回報,因為你當下真的很難辨認這個人值不值得你幫。」先父並不會因為一些人的言行而改變自己幫助他人的初衷,他只是在重要的事情上更謹慎地選擇合作的對象。像是他的三本傳世之作,已是參加國家考試的必讀「聖經」,而他當年從學生輩的後起之秀當中,找到了三位國立大學教授來承接這三本書,這樣在他身後才能持續更新改版,幫助更多新世代的學生。先父仔細觀察之後認為他們不只學術能力強,而且人品高尚,值得託付。果然他們現在都已經是校長、院長和所長的等級,這三本書也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得以不斷精進。
「不要停止幫助人,看清楚一點就好,善惡有報。」這話,一點不假。
這樣的心情,也讓我有了寫這本書的動力。這本書的概念,很像韓劇《金牌救援》(Stove League),用棒球隊領隊的故事來解釋管理的道理與企業經營的現實。想要帶領一個團隊,無論是企業界的經營團隊,還是運動界的棒球隊,都有相似的管理關卡,需要領隊密碼才能通關。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有許多糾結,我怕得罪人、怕顧此失彼、怕太誠實,想東想西,寫一寫又刪掉,因此遲遲未有進展。而在我人生當中,也曾不只一次被人用黑函攻擊,對方可能是競爭對手,找了政治人物或是媒體來當打手。原本我一直認為,子虛烏有的事就不需要回應,不要幫這些人增加曝光度或點閱率。但其他的媒體朋友和年輕的創業者們都勸我,現在已經不是一個清者自清的時代,我得反擊。因此我後來在個人臉書一次講清楚,我根本連涉及一個司法案件都沒有,僅僅只是「幫新創做生意」而踩到了人家的地盤,所以對手可以聯合其他勢力在我頭上來個欲加之罪?
經過這次經驗之後,我開始更勇敢了一點,敢發聲說出自己的話。我們會遇到什麼人,都是一種緣分,只是好壞之別而已,美好的相遇讓人快樂,意外的衝撞則讓人切心。面對這些未曾預期到的風雨,我仍相信善惡有報,也不會停止幫助人,但總是提醒自己看清楚一點。當我進入創投產業之後,更覺得「如何看清楚人事物」是最重要的領導智慧。這也是為什麼我在生涯和職涯轉換的這一年下定決心出書,就是要總結過去這24年累積出來的跨界經驗和管理心法,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故事,給其他人一個參考,讓他們能有另一個角度去看清人事物。如果你在職場,無論你是上司或是部屬,都能從中看到對應的管理方法;如果你是球迷,你也能看到職棒的門道;如果你是學生,還能看到成長的觀念和成功的故事。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和我的家人,這些年默默支持我的事業,也支持我出這本書,對於他們的虧欠,一言難盡,而他們想保持低調,不想要在這本書裡放他們的照片,我也就什麼照片都不放了。我要感謝好友Jenny、Sara和Nini陪我完成這本書以及處理很多出版的細節,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共同作者周汶昊,他曾協助吳志揚、王建民、周思齊等球界名人完成相關著作,這些暢銷書的內容往往不只是棒球本身,而是跟我這本書一樣,想要傳遞價值觀、管理哲學、以及該如何克服困難的心境。汶昊兄非常有經驗,我為了請他幫忙,遠赴美國德州小鎮親訪他和他的家人,他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所為何來,甚至第一天就講出了我出書的顧慮、我需要考慮人際之間的問題、以及出了這本書之後可能帶來的回響。在見到我之前,他早已做足功課,一一化解我的猶豫,讓這本書得以回憶了我的精采人生以及職場經驗,並對於幫助過我的貴人們表達我滿滿的感謝。像是可喜空間的股東們,包含皇龍開發、幫我寫書序的曾薰儀、陳儀雪以及廖嘉翎。曾薰儀是我在網家集團露天市集的長官、陳儀雪是創投界前輩及我的天使合夥人,廖嘉翎則是我父親的學生,後來以斜槓方式跟我一起工作創業,她是了解我們全家人的好朋友。而其他共同推薦人,也都是跟我在工作上有著共同情誼,在業界也極負盛名的大人物。我非常感謝他們的支持,我們一起把這本書定調為一個就業者、創業家、企業家都會有共鳴的內容,這不是棒球書,也不是回憶錄,而是真實面對生涯職場的難題與挑戰時可以參考的工具書。
最後,我要感謝正在閱讀這篇自序的你,希望在接下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能夠發現到你需要的內容。即使你不見得認同我的每一個想法,但這個社會確實需要更無私的利他、新創需要更強大的支持、產業需要更全面的改革、國家需要更明確的發展戰略,而最重要的,整個大環境的風氣必須更加正派,我們的孩子才不會在鍵盤文化、洗腦短影音以及網軍治國下長大。新一代的年輕人,也應該要學習如何從面對面的交流和相處,或是從閱讀文字之中去認識一個人和他/她的想法,而不是只能從網路或是別人那裡聽說片面之詞,而成為「盲從標題黨」的一員。
「理未易明、善未易察」,你真的認識你自己、認識我、或是認識臺灣這個環境,乃至於認識這個世界嗎?這本書或許會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
自序
不畏人言,勇往直前
吳德威(David Wu)
在撰寫自序的此刻,正是2023年的五月天,我已經進入職場24年了,前面的12年是就業,後面12年則是開始創業或是幫助他人創業,期間管理過的人員將近千人,幫助過的年輕人也應該已經破千。我曾做過或是投資過的行業跨界很廣,包括消費性電子、交通、餐飲、共享空間、電商、App、遊戲、直播、IT、互聯網、Fintech(金融科技)、區塊鏈、創投等等,也因此有機緣和許多傑出的年輕人共事。跟我合作過的年輕人,往往都是從大學甚至高中就開始跟著我學東西,有一天,他們離巢就會發光發熱,甚至成...
目錄
推薦序一 從零出發,隨時歸零
推薦序二 一個高中學弟的緣分
推薦序三 對成功的巨大堅持
自序 不畏人言,勇往直前
Section 1. 中心思想:做甚麼,像甚麼
Password 1. 從零到一的十字架
內容摘要:新創品牌從無到有的阻礙和克服的心法
Password 2. 利他思維
內容摘要:新創的利他天使,如何才不會變成有翅膀的惡魔
Password 3. 通才與斜槓
內容摘要:該如何透過人資新思維來為企業找到適合的人才
Password 4. 年輕就是本錢
內容摘要:年輕的人生就是不斷按下快轉鍵,讓迭代帶來認知的升級
Section 2. 跨界領隊:運用互聯網思維管理
Password 5. 創新的定義
內容摘要:從通則到細則,從棒球變迪士尼,定義該如何做正是創新思維的展現
Password 6. 給我執行力,別扯別的
內容摘要:用互聯網的試錯思維,改造傳統管理定律,創造出快速的執行力
Password 7. 執行長的難題,永遠是內部阻礙多於外部阻礙
內容摘要:因緣俱足,由我自己選老闆
Section 3. 創業精神:不斷前進,爾後傳承
Password 8. 臺灣企業走出去
內容摘要:新創以全球性的題目,加上臺灣優勢打進世界
Password 9. 海外人才請進來
內容摘要:運用雙軌人才,外籍及海歸人才並重,創造企業績效
Password 10. 功不唐捐
內容摘要:從父親最愛的一句話,看到這一切的過程都不白費
後記:合作,是一種偶然
推薦序一 從零出發,隨時歸零
推薦序二 一個高中學弟的緣分
推薦序三 對成功的巨大堅持
自序 不畏人言,勇往直前
Section 1. 中心思想:做甚麼,像甚麼
Password 1. 從零到一的十字架
內容摘要:新創品牌從無到有的阻礙和克服的心法
Password 2. 利他思維
內容摘要:新創的利他天使,如何才不會變成有翅膀的惡魔
Password 3. 通才與斜槓
內容摘要:該如何透過人資新思維來為企業找到適合的人才
Password 4. 年輕就是本錢
內容摘要:年輕的人生就是不斷按下快轉鍵,讓迭代帶來認知的升級
Section 2. 跨...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