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MOOK限時特價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枡野俊明python比爾蓋茲黃仁勳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這樣問話,教出會思考的孩子:每次對話,都是思考力的鍛鍊,培養孩子受用一輩子的能力!(二手書)

作者:狩野未希

評價
52收藏
178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47 NT$ 150 NT$ 320

賣家:利和二手書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書側略有黃斑,但不影響閱讀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限量商品已售完

購買新書
79 252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224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 224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2.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先蝦上市
親子教養近4年百大
親子教養10年百大
2024親子教養百大
2023親子教養百大
2022親子教養百大
2021親子教養百大
2016親子教養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張輝誠(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學思達發起人)專文推薦◆

讓孩子習慣動腦,父母要先學會「反問的技巧」
每次對話,都是思考力的鍛鍊,
培養孩子受用一輩子的能力!

每次問孩子問題時,孩子都顯得詞窮或茫然,
整天打電動上網,真希望孩子能多動動腦…
不想上學、出席活動怯場、手足爭吵,個性懶散等,
只要用「好問句」就能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培養積極樂觀的個性。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1、會自行找答案的孩子,能建立「我也能這麼思考」的自信
2、學會解決問題,面對並處理憤怒、懊悔、厭惡等自我情緒
3、培養自主獨立性,遇到重要時刻能臨危不亂
4、思考原因能產生對他人的體貼,孩子能每天都能快樂生活,並且愛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無意間否定孩子的想法?父母用高高在上的姿態教育孩子,會讓孩子逐漸失去思考力及表達力!
╳「你太小還不懂,應該是這樣才對。」
╳「這個答案比較正確。」

本書作者是日本知名的思考培訓講師,因為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更頻繁地思考,每次孩子提問時,他總是不會先說答案,而是反問孩子:「我不曉得耶,你自己想想看」、「你先查看看」當孩子問:「為什麼?」他也總是以「為什麼呢?」反問,藉此引導孩子思考及表達。想要培養孩子的思考力,父母應該這樣說:
○「這個想法好有趣,你為什麼會這麼想?」
○「媽媽覺得是A,你認為是B才對嗎?」
○「不要只想到缺點,要不要也想一想優點呢?」

作者認為想教出會思考的孩子,父母首先應盡力「給予提示」、「提出好問題」,讓孩子自行思考出答案。而日常生活中,如用餐前的準備,和孩子一起做家事時,就是拓展「思而後行」能力的好機會。例如,餐桌上已經擺好了醬油瓶和杯子,你希望孩子幫忙拿筷子,這時候不是說:「把筷子拿到餐桌。」的標準答案,而是問孩子:
「餐桌上還需要拿出什麼才好呢?」
當打掃家裡時,不是直接說:「把那裡的椅子移開!」而是像玩猜謎遊戲般問孩子:
「我想打掃那邊的地板,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


◆「有目的」的問話三步驟,引導孩子循序思考!

【步驟1確實理解事實】例如,當孩子在學校被A取笑,回家向父母抱怨,為了讓孩子往後能融入學校生活,父母不妨向孩子提問:
「為什麼A要這麼說呢?」
「當時現場還有其他小朋友,他們有怎麼樣嗎?」
「A是以什麼樣的態度說這件事呢?」
》》》父母要先了解事情全貌,真正理解當事人或事,才有辦法提出好問題引導孩子後續的思考。

【步驟2思考原因】例如,孩子表示「想學鋼琴」或想「想進足球校隊」時,可以問:「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想的?」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去看B的鋼琴發表會時」。父母可再進一步詢問:
「B的發表會是什麼讓你覺得最厲害呢?」
「喜歡踢足球的什麼特點呢?」
》》》「原因」是鍛鍊思考力的必備要件。如果能知道原因,就會得出「為什麼是B的必然性」,也就能產生「我有我的原因,所以我才會抱持這個意見」的自信。

【步驟3是否有其他想法】例如,孩子原本星期天要去公園玩,沒想到當天卻突然下大雨,孩子難過地說:「今天不能玩了。」為了不讓孩子的想法受到侷限,父母可以這樣問:
「就算下雨天也能玩的遊戲是什麼呢?」
「說不定有下雨天才能玩的遊戲喔!」
》》》當孩子一開始的想法無法實現,他們很容易陷入「完蛋了,沒有其他選擇」的思維,因此父母必須有效提問,讓孩子發現「原來還有其他想法」,親子還能一同腦力激盪。

◆把責罵、逼迫改成「提問」,讓孩子自己找到生活常軌
【場景1】當父母希望孩子幫個小忙,或是不想寫功課、不想做某件事,而拚命抗拒「就是不是想去」時,不妨說:
「那麼,你試著說服我。要是能說服媽媽,不去也沒關係。」
》》》「不想去」也是意見,「試著說服我」除了能讓孩子對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也能讓孩子思考如何對於「不想去」的意見負起責任。

【場景2】孩子總是忘東忘記、老是遲到等,想要避免孩子一再犯同樣錯誤,父母可以這樣問:
「為什麼沒有辦法立刻起床呢?」
「該怎麼做?為什麼那樣做比較好呢?」
》》》當孩子遇到難題時,咄咄逼問會使孩子更緊張,以致無法思考,父母應善用「問話」讓孩子思考失敗的原因,以及思考克服失敗的對策,才是主要關鍵。

【場景3】每當遇到運動會、發表會、入學典禮等,孩子都緊張到發抖或哭泣。緊張是一個很棒的經驗,不妨讓孩子知道「感到緊張是件很棒的事。」同時親子一同思考:
「你對運動會的哪個部份感到擔心呢?」
「要是真的不順利,會發生什麼事呢?」
》》》大部份孩子會告訴你:「咦?其實什麼事都不會發生。」當孩子仔細思考後發現事實上不會發生任何事,心情就能變得很輕鬆。

◆親子互動這樣聊!比讚美更重要的11個「對話習慣」
習慣1 隨時和孩子商量「你覺得怎麼樣呢?」
習慣2 彼此遵守「不打斷他人說話」的原則
習慣3 表現出「每個人意見不一樣,所以才有趣」的態度
習慣4 任何場合都堅守「不直接說答案」的原則
習慣5 把「去做〇〇!」轉變成思考問題
習慣6 養成「思而後行」的習慣
習慣7 把想法化成語言「你剛剛說的『哇!』是什麼感覺?」
習慣8 把心情化成言語「你現在是什麼樣的心情?」
習慣9 不要預設孩子的答案,更別當孩子的「代言人」
習慣10 說明困難的詞彙意義時,試著演一場戲
習慣11 對自己提出的意見要負起責任

本書特色
★開闊孩子眼界,激發行動力──孩子沒想法、容易分心、常說不知道,就是代表缺乏思考力,本書列出13個情境X超過50個提問技巧,引領孩子思考身邊遇到的問題,擺脫懶散,進而湧現幹勁。
★學會「最快樂的思考法」──讓孩子快樂思考、快樂表達,父母可透過提問解決孩子的生活煩惱、與孩子討論未來,同時磨鍊理解力、邏輯力及想像力,每天的親子深度交談,能帶領孩子走向成長的道路。
★「提問式」引導教養──常跟孩子說「不可以」會奪走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只要用「好問題」,就能啟發孩子,父母能看到孩子不一樣的改變,一輩子充滿自信。
★和孩子一起感受幸福──爆笑的意見、充滿體貼的意見、凸顯本質的意見、大人模仿不來的想像力,能聽見孩子這些出色的思考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作者簡介:

狩野未希(KANO MIKI)
兩個孩子的母親。慶應義塾大學講師、聖心女子大學講師、商業突破大學講師。目前經營「THINK-AID」學校,開設培養兒童自主思考能力課程。兒童思考力教育促進委員會代表。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畢業,修完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英國文學系)。二十年來於各大學以英語教授「思考力」、「表達力」課程。主要著作包括《全球精英都要學的「自我思考能力」課程》、《全球精英都要學的「表達力」課程》、《鮮為人知的二十個英語會話技巧》(合著)、《捷進英和中辭典》(合著)。二○一二年於TED×Tokyo發表針對日本兒童增進思考力為主旨的TED說話技巧「It’sThinking Time」,廣獲好評。著作有《向哈佛菁英學思考》、《一堂說話課》等。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超譯佛經》等。
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