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是中國書法史由帖學轉進為碑學的關鍵時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於以往治書法史的學者,本書作者白謙慎並不孤立地探討傅山的書法,而是將之置於整個時代的文化架構中,藉曲學術思想、物質文化、印刷文化之發展史的角度,由經歷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遺民情結的角度。來觀察、詮釋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髮的學術觀念與藝術創作。在試圖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經驗之際,作者不僅對中國書法史的這個轉折,也對17世紀的中國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觀照。凡有興趣於明清易代之際中國社會之各側面的讀者,此書亦為必讀的作品。
此書英文、中文繁體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內外學術界的熱切關注,被評為“迄今為止研究單個藝術家的最優秀的著作之一”。
《傅山的世界》就是從傅山入手,去探討這一時期書法之演變的。所以確切地說,這不是一本傅山的評傳;傅山的書法,作者只當作一幅折枝畫看,他要做的,是循著折枝的倚斜之勢,於畫幅之外,去討尋它所來自的花叢以及生長的土壤。這是一本以傅山為透視點的“十七世紀書法的演變史”,或以書法為透視點的“十七世紀文化史”。“傅山的世界”,可說是一個與實相符的名字。
作者簡介:
白謙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8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獲碩士學位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5—1997年任教於西密執安大學藝術系。1997年至今任教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200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寧等合作。佛利爾美術館,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年)。《蘭亭論集》(與華人德合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
目錄
總序
謝辭
致中文讀者
導言
第一章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個多元的時代
尚“奇”的晚明美學
董其昌和晚明書家
古代經典權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對書法的影響
日益緊迫深重的危機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書法
動亂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漢官的關係
歷史記憶的典藏
顏真卿的感召力
支離和醜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遺響
第三章學術風氣的轉變和傅山對金石書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學術圈
學術的新趨勢
學術思潮對書法的影響
清初的訪碑活動
碑學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圖式
南方的回應
第四章文化景觀的改變和草書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學鴻儒特科考試
傅山的行草與草書
結語
圖版目錄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總序
謝辭
致中文讀者
導言
第一章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個多元的時代
尚“奇”的晚明美學
董其昌和晚明書家
古代經典權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對書法的影響
日益緊迫深重的危機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書法
動亂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漢官的關係
歷史記憶的典藏
顏真卿的感召力
支離和醜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遺響
第三章學術風氣的轉變和傅山對金石書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學術圈
學術的新趨勢
學術思潮對書法的影響
清初的訪碑活動
碑學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圖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