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19世紀40年代的中國建築現代轉型進程一直持續至今。以前的相關研究工作較多關注建築的形式及風格,而本書試圖跳出狹隘的“建築學”專業領域,開拓全新的視角,以近代中國建築技術及相關製度與觀念作為切人口,全面回顧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建築的發展過程,通過文獻發掘、實物調研和人物訪談獲取大量史料,並加以分析與歸納,從而勾勒出近代中國建築技術體係發展進程的輪廓及其與相關制度、觀念演變之間的關係,從總體上理清中國建築現代轉型的發展脈絡,挖掘其豐富的歷史內涵,並試圖尋找規律性線索,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這將有助於我們判明中國建築及其相關行業在現階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採取相應策略,選擇可能的發展方向。
本書因其信息量大面廣,圖文並茂,故不僅適合以建築學為專業背景的建築師、教師、學生、建築史學工作者在從事建築設計、研究以及教學工作時參考,而且也適合與建築學相關的其他專業工程師、建築設計機構負責人乃至於對近代中國建築、法制以及社會思潮的現代化過程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覽、收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李海清
優惠價: 5 折, NT$ 114 NT$ 228
本商品已下架
始於19世紀40年代的中國建築現代轉型進程一直持續至今。以前的相關研究工作較多關注建築的形式及風格,而本書試圖跳出狹隘的“建築學”專業領域,開拓全新的視角,以近代中國建築技術及相關製度與觀念作為切人口,全面回顧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建築的發展過程,通過文獻發掘、實物調研和人物訪談獲取大量史料,並加以分析與歸納,從而勾勒出近代中國建築技術體係發展進程的輪廓及其與相關制度、觀念演變之間的關係,從總體上理清中國建築現代轉型的發展脈絡,挖掘其豐富的歷史內涵,並試圖尋找規律性線索,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這將有助於我們判明中國建築及其相關行業在現階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採取相應策略,選擇可能的發展方向。
本書因其信息量大面廣,圖文並茂,故不僅適合以建築學為專業背景的建築師、教師、學生、建築史學工作者在從事建築設計、研究以及教學工作時參考,而且也適合與建築學相關的其他專業工程師、建築設計機構負責人乃至於對近代中國建築、法制以及社會思潮的現代化過程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覽、收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