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通俗講話》主要內容:對於中醫而言,公認的四大經典為《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也是大學教科書對中醫經典的教學內容。《傷寒論通俗講話》則向讀者展現胡希先生對經方以病位類方的探討。幾《傷寒論通俗講話》互參解讀,將有助於經方理論、方證的研究、發展,有助於解讀《傷寒論》。《傷寒論通俗講話》適合臨床醫師、中醫研究者和愛好者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胡希恕先生作為臨床效果卓著的經方大家,被中醫名家劉渡舟高度評價:“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雲,惟先生能獨排眾議,不但辨證準確無誤,而且立方遺藥,雖寥寥幾昧,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於仲景之學也。”
胡希恕先生之所以取得公認的臨床卓效,源於先生提出的“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學說。先生臨床治病,常說:“這個病人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證”;“這位患者是柴胡桂枝乾薑湯合當歸芍藥散證”,並且其方常是原方原劑量。先生治病,先辨六經、後辨方證,方證對應。療效卓著。
胡希恕先生曾經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作為經方臨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先生力倡對《傷寒雜病論》執簡馭繁、惟求療效。其“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學術體系,成為中醫人士“一通百通用傷寒”的高效捷徑。
章節試閱
(一)常見方證
肺炎是急性病,正氣與邪氣相爭劇烈,症狀變化多端,適應治療的方藥也就多變,臨床常見的方證如下:
1.麻黃湯方證初起症狀很像感冒。主症:發熱,胸悶氣粗,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身痛,口中和,舌苔薄白,脈浮緊。
此時病屬太陽表實證,治以發汗解表。方藥: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炙甘草一錢。
麻黃為一有力的發汗藥,佐以桂枝更宜致汗。杏仁配麻黃辛溫發汗定喘。甘草緩急益中和胃,故治肺炎屬太陽病表實無汗身痛而喘悶者。本方證出現很短暫,但能抓住這個方證時機及時用藥,可有利於退燒,縮短肺炎病程。應該說明的是,這裡所說麻黃為一有力的發汗藥,是與其他藥相對而言,實際發汗力並不大,即使與桂枝、杏仁同用也多不出大汗。這一點在麻黃湯煎服法說明可看出,即“溫服,服藥後蓋棉被取微似汗”。一些人因對麻黃功能的誤解,而不敢正確用其藥,更不敢用麻黃湯治療肺炎,甚是遺憾。
2.大青龍湯方證主症:發熱惡寒,身痛身重,無汗出而煩躁,舌苔白,脈浮緊。方藥:
麻黃六錢,桂枝二線,杏仁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一兩半至四兩。
此方證比較多見,可見於發病的第一天及一周內,甚至一周後。此方證的特點是,外寒夾飲的太陽表證與陽熱盛的陽明里證同時並見,故治療時發汗、清熱並舉。當裡熱重時重用生石膏。
3.小柴胡加生石膏湯方證主症: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或納差噁心,咳嗽胸疼,舌苔白膩或黃,脈弦細數。方藥:
柴胡八錢,黨參三錢,黃芩三錢,炙甘草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半夏四錢,生石膏一兩半至四兩。
此方證多見於肺炎二至七天,常呈現三陽合病之證,故治療重在和解少陽兼清陽明。針對寒熱往來,用大劑柴胡為主藥,佐以黃芩除熱止煩,是和解少陽的要藥。
(一)常見方證
肺炎是急性病,正氣與邪氣相爭劇烈,症狀變化多端,適應治療的方藥也就多變,臨床常見的方證如下:
1.麻黃湯方證初起症狀很像感冒。主症:發熱,胸悶氣粗,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身痛,口中和,舌苔薄白,脈浮緊。
此時病屬太陽表實證,治以發汗解表。方藥: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炙甘草一錢。
麻黃為一有力的發汗藥,佐以桂枝更宜致汗。杏仁配麻黃辛溫發汗定喘。甘草緩急益中和胃,故治肺炎屬太陽病表實無汗身痛而喘悶者。本方證出現很短暫,但能抓住這個方證時機及時用藥,可有利於退燒,縮短肺炎病程。應該...
目錄
第一部分方證對應:中醫辨證的尖端
一、論《傷寒論》的獨特理論體系
二、論食、水、瘀血致病
三、論脈診
四、論六經與八綱
五、論治則
六、論方證
七、論辨證施治實質
第二部分傷寒約言:一通百通談傷寒
第一章太陽病
一、太陽病的意義
二、太陽病的三大類型
三、太陽病的治療原則
四、發汗劑的禁忌
五、表證與里證的關係
六、表證與半表半里證的關係
七、表證與停飲的關係
八、表證與虛寒的關係
九、表證與瘀血的關係
十、表證與虛熱的關係
十一、表證與下利證的關係
十二、表證與結胸證的關係
十三、表證與痞證的關係
十四、表證與風濕的關係
第二章陽明病
一、陽明病的特徵
二、陽明病的病理概述
三、陽明病的三因二類
四、陽明病的治療原則
五、陽明病宜清法
六、陽明病的蓄血證
七、陽明病的水毒為病
八、陽明病發黃證治
九、太陽陽明合病並病少陽陽明合病並病
十、裡證的變化
第三章少陽病
一、少陽病的特點
二、少陽病的發生
三、少陽病的兩大類型
四、少陽病的病理概述
五、少陽病的治療原則
六、以胸脅苦滿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七、以心下痞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八、以虛煩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九、以下利與嘔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十、以結胸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十一、以強壯滋陰為應用目的的方劑
第四章太陰病
一、太陰病的特徵
……
第五章少陰病
第六章厥陰病
第三部分師承學堂:經方大師帶教錄
第一部分方證對應:中醫辨證的尖端
一、論《傷寒論》的獨特理論體系
二、論食、水、瘀血致病
三、論脈診
四、論六經與八綱
五、論治則
六、論方證
七、論辨證施治實質
第二部分傷寒約言:一通百通談傷寒
第一章太陽病
一、太陽病的意義
二、太陽病的三大類型
三、太陽病的治療原則
四、發汗劑的禁忌
五、表證與里證的關係
六、表證與半表半里證的關係
七、表證與停飲的關係
八、表證與虛寒的關係
九、表證與瘀血的關係
十、表證與虛熱的關係
十一、表證與下利證的關係
十二、表證與結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