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醫生,我的小孩只喜歡自己玩,他是不是自閉症?」
「我的小孩坐不住,難到是過動症?」
「我的小孩洗手都洗好久,我怕他有強迫症?」
「我的小孩上學哭不停,是分離焦慮症嗎?」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大堆問題,父母憂心忡忡,卻不知道要向誰尋求答案。
問老師?但常常沒有時間深入討論。
問長輩?大家都說是你太緊張了。
問網友?他們看不見孩子真正的情況。
問專家?專業術語聽得頭昏腦漲。
問醫生?好像又沒有那麼嚴重。
為了這些「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父母們,
本書作者劉貞柏醫師找出25個最常見的教養問題,提出各種彈性的思考方式。
轉一個彎再試試看,或許就會豁然開朗,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劉貞柏醫師指出,只要把握教養的四個基本重點:
1. 專注優點,看好不看壞
2. 常見盲點是「九次成功,一次失誤」
3. 家庭教育根源於日常生活互動
4. 父母需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
延伸閱讀:
《哲學家看世界的47種方法》
《你們好奇怪啊!》
《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作者簡介:
劉貞柏
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接受完整訓練,包括門診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及住院藥物暨認知行為治療訓練。目前於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擔任主治醫師。推廣使用人文藝術創作媒材結合精神醫學、心理治療領域專業知識來提升靈性感知、豐富生命。
著有《失眠關鍵50問》。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
竹東榮民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前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準會員
台北馬偕醫院偏遠山地巡迴醫療支援醫師
新竹地方法院監護輔助宣告鑑定合作醫師
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兼任講師
新竹縣客語社區精神衛教醫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劉貞柏醫師以在實務上的例子做引子,探討分析在臨床上常見各式各樣孩子的問題,並給予家長實質的建議,讓教養的方式不再是透過口耳相傳、見樹不見林,而能有較為穩固的基本架構,透過這個架構來看每個孩子的相同與不同。」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 蘇泓洸
「自從升格當父親後,陪伴孩子一路長大,深深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養問題遠比生理上的病痛還難以處理……沒有一定的教養方法,只能不斷嘗試、錯誤、再嘗試……相信這本書可以啟發家長,提供 『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另外一種思考可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 謝宗學
「教養沒有單一的標準答案,本書提供孩子問題的各種可能性,協助父母從多元角度重新看待孩子的行為。」
──台大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張純吉
「以專業醫師的角度,為親子間各式互動情境提出具體建議,多面向解釋不同觀點及相對應行為反應。實際的舉例說明,讓許多新手爸媽更能借鏡參考。」
──台北凱斯英語學校仁愛分校校務長 林怡雯
「解構比法律案件更為錯綜複雜的親子關係,完全突破教養盲點的醫師專業建議。」
──執業律師 林佳瑩
「為癡心父母撥開迷霧,提供彈性思考及有效策略,溯源心理解決親子問題。」
──油畫家∕高中美術班老師 蔡莉莉
「讀完本書,讓你更瞭解孩子們沒說出口的祕密!」
──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者 施慎芳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節錄)
遇上教養難題,專業醫生可以給予什麼協助?
面對孩子脫序行為,家長若非親自發現,就是由老師、保母告知。自然而然第一時間會向對方徵詢教養方針。資深有經驗的老師、保母常能提供部分建議。
不足的部分,家長會向鄰舍親友諮詢,見招拆招,許多孩童問題迎刃而解。但在某些時刻,老師建議家長直接帶孩子找心理醫師諮商或精神科醫師掛號。某些家長不禁疑惑:「為什麼老師會要我找精神科醫生?我的孩子有那麼嚴重嗎?」另外,有些家長希望尋求教養第二意見,畢竟周遭親友問也問過,老師建議也做過,但就是效果不彰,孩子行為依舊。想要徵詢教養第二意見,卻又不知道往哪邊問。聽人家說可以找醫生,但專業醫生到底能提供哪些幫助呢?
專業醫生可提供的協助
評估孩子是否為嚴重精神疾病:典型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過動症、注意力缺失、早發精神病、發展障礙、智能不足等,皆需醫師診斷。
評估親子互動盲點:孩子是人、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其行為模式與盲點。當雙方盲點恰巧踩對方地雷,易動輒得咎、雪上加霜。父母希望孩子好,孩子也希望親近父母;雙方想更靠近,因方法不對而屢遭挫折。醫師站在第三方角度,旁觀者清。針對盲點提出建議,化解問題。
評估家庭動力: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成員是齒輪,彼此協調才能運轉。孩童的行為問題往往是家庭系統失衡,光靠孩子改變,效果很差。每個齒輪稍微「喬」一下,系統恢復運轉,家庭動力順暢,孩子問題自然解決。
提供資源連結:有時孩童面臨困難,家長無法解決,需要外在資源協助。孩童發展遲緩,家長不知早期療育從何處找起,醫療單位可提供資訊;孩童需認知行為治療,家長想自費找治療師,醫院亦可適時轉介。
提供情緒支持:現在小家庭居多,家長找不到專業人士討論。古早時代,教養問題可找明理的長輩請教,或從教會系統內找牧師長老、育幼院人員討論。這些人員特色是:有指導經驗、立場超然不偏頗、能給父母情緒支持、對其他家屬具權威,講話有分量、掌握資源,必要時能協調轉介、了解人心(心理學)。目前國內社區連結不足,這類需求轉到精神醫療單位,由醫療人員扮演過去的諮詢角色。
教養方式家家不同,把握四個基本重點
專注優點、看好不看壞:孩子行為必有「好」、「壞」兩面,教育方針也是。我們鼓勵優點,對缺點多些耐心,對成果保持樂觀,不以「成功」或「失敗」來定義。
常見盲點是「九次成功、一次失誤」:孩子跟同學商量借玩具,九次成功,商量失敗的那一次是「心急出手搶玩具」,老師通知家長,家長只看到那一次失誤。
家庭教育根源於日常生活互動:身教大於言教,孩童會模仿父母,語言指導不過是給予口語上的定義。孩童根據這些語言指導,融入自己思考中,逐漸養成獨立人格。指導語不精確,孩子會誤解。
父母需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許多父母有鑑於此,為了教育孩童,家長自己變得謹言慎行,未嘗不是好事。反之,不成熟的父母原地踏步,缺乏洞悉自身行為的能力,原本的盲點會從孩童的表現突顯出來,不明所以的父母還以為是小孩出了什麼問題,沒想過問題早已存在,差別在於「孩童偏差行為」這個觸發因子。
用心思考教養問題是父母最大的優點,感覺有所不足才會向醫師諮詢。「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是本書主要協助對象。此書羅列各種假設,目的在促進思考、提供另外一種思考可能:「會不會是這樣呢?」、「有沒有可能跟你原來想的不同?」
名人推薦:「劉貞柏醫師以在實務上的例子做引子,探討分析在臨床上常見各式各樣孩子的問題,並給予家長實質的建議,讓教養的方式不再是透過口耳相傳、見樹不見林,而能有較為穩固的基本架構,透過這個架構來看每個孩子的相同與不同。」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 蘇泓洸
「自從升格當父親後,陪伴孩子一路長大,深深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養問題遠比生理上的病痛還難以處理……沒有一定的教養方法,只能不斷嘗試、錯誤、再嘗試……相信這本書可以啟發家長,提供 『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另外一種思考可能。」
──中國...
章節試閱
21. 過度保護猶不及,行為退化停看聽
明明已經會的,怎麼又賴皮說不會了?
行為退化的背後,是想跟父母說……
孩子的每一次行為退化或犯錯,都是在向父母表達「請重新評估並調整我的發展進度表」:
1. 如果我學得太快,我只會更累。如果大波學會摺棉被,以後就多了一項任務。長期下來就變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既然如此,還是省些力氣,不要學那麼快。解決之道:「限定學習範圍」,告訴孩子:不會學會煮白米飯之後,下次就要求他炒菜。家長應依照情境跟年齡調整進度表,並給予口頭保證:不會因為大波學會摺棉被,下次就要求他打掃房間,或要求他幫弟弟摺棉被。
2. 如果我學得太快,我會失去更多愛(注意力)。如果大波很快就學會自己綁鞋帶,父母出門時只把力氣花在小寶身上,大波就覺得失去父母關注。解決之道:撥出「親子專屬時間」給大波,當成額外獎勵;同樣地,當小寶長大,也額外撥出專屬時間給小寶。接著由孩子自主決定,看看這個專屬時間是否願意跟手足同享。這在後面篇章會另外詳述。
3. 如果我學得太快,你會捨不得。孩子認得回家的路,可能就不再安分地一路上緊握爸媽的手。老實說,孩子太早把手放開,父母也捨不得。有時孩子稍大,還願意回頭撒嬌,牽父母的手,家長也感窩心。解決之道:偶爾的退化跟撒嬌只有一線之隔,父母在包容之餘,可試著了解背後的原因。有時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捨不得孩子長得太快、太成熟、太不需要爸爸媽媽的保護」,父母本身的心理需求,無意間助長孩子的依賴及退化。但不必擔心,自然的親子互動本是在一次次進退之間調整,家長逐步輔助孩子獨立。
4. 如果我學得太快,我怕會犯錯。學習本是從犯錯失敗中進步,但沒人喜歡挫折打擊。練習生字,明明學過卻還是會出錯,我們要試著看看孩子的困難在哪裡,而不是責問「為何教過了還會出錯」。如果不會再度出錯,何必重複練習呢?解決之道:既然犯錯和挫折是學習的本質,家長應該避免處罰孩子的學習動機。「學習面對挫折」是學習的重要部分。孩子對有天分的項目興趣昂然,對表現較差的科目興趣缺缺。若要學習挫折忍耐力,就要專挑孩童表現較差的部分。家長引導時,將重點放在「願意努力嘗試」、「持續度很好,有繼續堅持」、「過程中沒有任性放棄」,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有沒有進步」。比如練習踢足球,重點不在「有沒有踢進球門」,而是「有沒有專心練習一小時,沒踢進也不放棄」。
獎勵準則:達到家長要求的持續度就給予獎勵;若沒達到要求,這次不獎勵,但下次要「降低標準」(例如一小時改為四十分鐘),以「孩子多些堅持就能達到目標」為基準。
5. 我學不會,乾脆放棄算了。孩子也有自尊心,學習中必然遇到的挫折,即使旁人不加以苛責,孩子也很難一笑置之。幾次下來,可能直接投降放棄。面對挫折、心裡窩囊,逃避是個「低成本」的壓力因應方式。解決之道: 顧及挫敗心理:我們同理孩子的挫折感(球怎麼也踢不進),不急著「驅趕壞心情」、也不急於「用獎勵來鼓舞,讓孩子馬上重現笑靨」,因為壞心情也是一種真實的感受。沒有人受挫折內心難過臉上還笑得開懷,勉強孩子擠出笑容只不過是另一種扭曲。建議家長可在旁陪伴,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沒踢進球很不爽、甚至有點生氣、也有點難過(同理其感受)。但今天你很認真練習我都有看到,我覺得這點很棒(鼓勵其正向努力)!你下次練習時,我依舊會陪著你(承諾將共同承擔未來的挑戰與挫折)。」
6. 我學不會,只好假裝已經會,才不會丟臉。孩子怕功課退步遭責罵,或落後其他同學,名次更差,只好假裝自己已經學會,怕被揭穿還拒絕師長協助。內心一再加深「我不夠好」的信念,嚴重打擊自信心。解決之道:勿以對錯來評量孩子的學習成果。孩子英文背過老是忘記,要「假設孩子遇到某個困難,所以想背也背不起來」,協助尋找困難。如果只因成績不理想而責罵孩童,孩童「最節省成本」的改進方式就是「不擇手段得取高分」,例如作弊或隱匿考試成績。
21. 過度保護猶不及,行為退化停看聽
明明已經會的,怎麼又賴皮說不會了?
行為退化的背後,是想跟父母說……
孩子的每一次行為退化或犯錯,都是在向父母表達「請重新評估並調整我的發展進度表」:
1. 如果我學得太快,我只會更累。如果大波學會摺棉被,以後就多了一項任務。長期下來就變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既然如此,還是省些力氣,不要學那麼快。解決之道:「限定學習範圍」,告訴孩子:不會學會煮白米飯之後,下次就要求他炒菜。家長應依照情境跟年齡調整進度表,並給予口頭保證:不會因為大波學會摺棉被,下...
推薦序
孩子的教養問題,比生理病痛還難解 謝宗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FB粉絲團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在小兒急診室工作多年,遇過無數罹患急重症的兒童,面對緊急複雜的疾病,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理性和邏輯」一一拆解,抽絲剝繭後最終總會找出核心的「疾病源頭」,再根據醫學教科書或醫學期刊上所指示的治療建議對症處置,幾乎都可以達到一定治療效果。
然而,自從升格當父親後,陪伴孩子一路長大,深深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養問題遠比生理上的病痛還難以處理,教育專家建議的方法不見得有用,帶過許多孩子的長輩建議的方法不見得有用,甚至對老大有效的方法用在老二身上亦不見得有用。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個體,有著截然不同的「質」,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教導,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最大的困難點就在「不同」!因為沒有一定的教養方法,只能不斷嘗試、錯誤、再嘗試,眼睜睜看著孩子脫序行為無法矯正,費盡心思想出來的方法達不到效果,對父母來說無疑是最折磨的虐心過程!
看診時,我也常被家長詢問各種孩子行為問題,例如「如何讓孩子肯吃蔬菜水果?」「孩子這麼大了半夜還是會尿床該怎麼辦?」「孩子半夜總是被惡夢驚醒,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發現比起孩子的生理疾病,家長更在意孩子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也常跟我一樣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境。
我常想:「難道沒有一種觀念或技巧,可以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獨孤九劍,一招破盡所有孩子的教養難題?」
作者劉貞柏醫師是我的大學同學,從學生時代開始對人與人間的互動關係展現出驚人的洞察力,看事物獨特的觀點常讓我驚豔不已,醫學系畢業後順利進入台北市立精神醫學中心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目前在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擔任精神科主治醫師,他不但是我的好同學、好朋友,更是在我遇到孩子教養問題時的重要諮詢對象,不是告訴我該如何教導孩子,而是提供我更遼闊的視野,讓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行為問題,進而引導我思考新的可能性,間接導正孩子偏差的行為模式。相信這本書可以啟發家長,提供 「用心,只是找不到方法」的家長另外一種思考可能。
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發光發熱 蘇泓洸(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
認識劉貞柏醫師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十幾年來,從學生時代到進入職場,劉醫師把在學時期的熱情與活力,轉換成面對與解決病患各式各樣問題的細心和堅持,用專業知識及溫暖的態度,持續地幫助病患;同時他也樂於將臨床經驗化成文字,讓更多需要幫助卻不見得會求助的民眾,多了一股協助的力量。因此,接到劉醫師要出新書的消息,能先睹為快且推薦給大家,是我的榮幸。
精神科醫師常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不像內科系的醫師們,透過理學檢查、各類體液檢驗及影像學檢查來了解病患病況並給予治療,也不像外科系的醫師們,可以透過手術刀或是更新一代的機器來動手術割除病灶,精神科醫師們的診斷工具跟治療工具就是自己本身。也因此,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跟熱情,來探究病患本身及病患背後的家庭系統和環境等等的困難,並加以解決。
本書中劉貞柏醫師以在實務上的例子做引子,探討分析在臨床上常見各式各樣孩子的問題,並給予家長實質的建議,讓教養的方式不再是透過口耳相傳、見樹不見林,而能有較為穩固的基本架構,透過這個架構來看每個孩子的相同與不同。我認為,教養和醫療一樣,除了理論基礎以外更是一門藝術,這本書就像是藝術的入門,引領進門後,每位家長可以去思考自己孩子的獨特性,擷取書中適合的經驗,整合在自己平日的教養技巧裡面。
受教養過程所苦的父母們,常陷入「到底該讓孩子接受怎樣的方式才對?」的泥沼裡,但我相信,與其擔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不如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一直在跑道上」,我也相信透過父母跟孩子的一起努力,孩子才能跑在「屬於自己的跑道」上,盡情地發光發熱。祝福全天下的家長和孩子們!
用耐心,解開孩子的心情密碼 Carly(親子部落客)
懷孕生產是每個母親生命中最特別的歷程,懷胎時的美好期待,初生第一眼見到的心愛寶貝讓你深愛著,一條隱形的線也緊緊的繫在彼此心上。我們小心翼翼的,認真的摸索學習如何當個稱職的父母。抱著懷裡的奶香娃兒,四目相視時彷彿擁有了全世界,快樂,滿足。竭盡所能的讓孩子快樂成長,希望他們有良好的品德,正確的價值觀,但也常常因為滿溢的愛之深與責之切而陷入矛盾痛苦。
無數個夜晚和清晨,不成眠,躡著腳進孩子房裡,細細端看那稍縱即逝的稚氣臉龐,懊悔著不久前的叨念和疾言厲色,可愛又不會回嘴的年紀怎麼消失得這麼快?面對親子衝突,也面對一次次自我打擊為母的信心,心揪著,痛著!我清楚知道我的孩子沒有問題,更沒有生病,而問題似乎出在爸爸媽媽身上?教養的方式?和另一半不斷討論也不斷修正我們的教養方式,效果總是有限,那個愛撒嬌愛抱抱的女兒遇到不順心就亂發脾氣,自我意識高漲,成了一顆活動炸彈,有時候炸到學校同學,有時候炸傷自己。我們不過分寵溺,盡量做到不打罵,用溝通和分享的方式,但我總被孩子的眼淚綁架,孩子哭完換我哭,問題還是存在,我也始終搞不懂,在滿滿愛裡長大的孩子在憤怒些什麼?為什麼區區小事就哭得像個淚人兒?
那些不知道要怎麼開頭的疑問,在一次和劉醫師網路上的閒話家常延伸為電話中求助而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借重劉醫師的精神科醫師專業,抽絲剝繭解開女兒的心情密碼。慢慢的,我學會接受孩子還有自己的不完美,原來不是有「愛」就夠了,還要付出相當的耐心和堅強的心智;孩子出生時,父母也如同育兒學校的新生,和新生的寶寶一起學習,一起從失敗中成長。
很開心受到劉醫師看重邀請,為他的新書寫推薦序,我想,是當時那個無助又自責的母親,在電話裡哭得傷心淚流滿面,令他印象深刻吧!閱讀這本書,除了興奮還多了份感謝,那些曾經和著鼻涕和眼淚談論到的觀點,被具體的印刷成冊。育兒教養路上若再次遇到連情緒都打結,或面臨僵持不下的緊張親子關係,套句書中ㄚ伯醫師所寫「孩子不壞,即使有時候他們看起來像小惡魔。認清孩子行為背後訴說的話語,是溝通的第一步」。要能了解孩子的想法,爸媽也必須拋棄自己的思考模式,貼近孩子的,共勉之。
孩子的教養問題,比生理病痛還難解 謝宗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FB粉絲團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在小兒急診室工作多年,遇過無數罹患急重症的兒童,面對緊急複雜的疾病,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理性和邏輯」一一拆解,抽絲剝繭後最終總會找出核心的「疾病源頭」,再根據醫學教科書或醫學期刊上所指示的治療建議對症處置,幾乎都可以達到一定治療效果。
然而,自從升格當父親後,陪伴孩子一路長大,深深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養問題遠比生理上的病痛還難以處理,教育專家建議的...
作者序
「劉醫師,我家小孩有沒有問題?」我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會找我提問的對象非常廣泛,從醫院工作同仁到過去的同學、朋友,多曾問過親子教養議題。有時是聊天般話家常、偶爾是特別撥出空檔好好聊個半天;有時聊天氣氛輕鬆愉快、更多時候朋友家長們談到深刻感動處,潸然淚下。面對這樣場景,我更希望依據專業背景,多盡棉薄之力。因為我知道:幫助一名家長,就等於幫助一對父母;連鎖效應傳遞下去,幫助到行為問題孩童,也將間接幫助到他的手足。
之所找上我,表面上是因為「精神科醫師」身分。精神科醫師注重心理層面,問我算是問對人。然而我並非正規兒童精神科醫師,若要尋求正規治療,可諮詢轉介熟識且信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為何要詢問我呢?推測第二層原因相關。
第二層真正的原因在於「我是他們的朋友、而且找我問問題不必掛號」,這當中有很大區別。朋友們並非吝惜掛號費,而是因為「他們的小孩沒有生病」。若孩子有明確診斷,如典型自閉症、過動兒、發展遲緩等,大部分家長已順利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恰當治療。然而有更多孩子並沒有生病,同時避免將問題行為附上「疾病標籤」,反而因此得不到正確的諮詢管道。
「我的孩子最近入學,進教室就嚎啕大哭,怎麼辦?」「我的孩子不想去才藝班了,怎麼會這樣?」「我的孩子最近突然變得不敢下樓梯,怎麼回事?」這些尋常卻重要的問題,在不同家長間重複被提起。經過詢問,孩子們大多暫無明顯精神科特定診斷。然而這些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向我諮詢,總要替他們想想辦法。
開始我會試著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看看家屬的擔心點跟孩子的問題到底是否一致;描述過程中是否有思考盲點;親子互動中是否有過多情緒依賴與心理投射。這類似心理治療過程,跟精神分析有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對象針對家長,而非孩童本身。
分析問題外,我根據「認知-行為模式」給予建議。透過條列式建議,讓家長從深層情緒上理解「永遠有活路走」。許多家長面對親子教養難以跨越的鴻溝,常有束手無策之感,內心既擔憂又委屈。旁觀者清,往往稍稍繞過思考盲點就能豁然開朗。因此真正的解決方式,並非硬照著萬用建議走,而是提供彈性思考的另一種選擇。讓深深苦惱的家長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定還有方法可試試。」孩童問題在家長多方努力下,即使未收立竿見影之效,但家長的煩惱在過程中逐漸化開,孩子行為也有正向改善。
從幫助身邊的人開始,希望透過本書能向大眾推廣。身邊朋友們的孩子普遍就在本書聚焦的年齡層,書中所列問題也常發生在朋友家長間。「有機會就電話聊聊、有空就約出來聚聚。醫生朋友們真的太忙,就寫本書讓大家看看啊!」當初懷抱這種構想,促成此書出版。
感謝父母給我愉快童年,順利成長。在編纂書稿時,每每回顧童年經驗,比照朋友家長們口述的孩子問題,竟也驚人地相似,彷彿這些親子角力與教養點滴跨時代地一再重複,令人不禁莞爾。我相信這是每個親子世代間共通的情感羈絆,構成萬千世界令人動容的家庭樣貌。僅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及所有用心關懷子女的天下父母們!
「劉醫師,我家小孩有沒有問題?」我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會找我提問的對象非常廣泛,從醫院工作同仁到過去的同學、朋友,多曾問過親子教養議題。有時是聊天般話家常、偶爾是特別撥出空檔好好聊個半天;有時聊天氣氛輕鬆愉快、更多時候朋友家長們談到深刻感動處,潸然淚下。面對這樣場景,我更希望依據專業背景,多盡棉薄之力。因為我知道:幫助一名家長,就等於幫助一對父母;連鎖效應傳遞下去,幫助到行為問題孩童,也將間接幫助到他的手足。
之所找上我,表面上是因為「精神科醫師」身分。精神科醫師注重心理層面,問我算是問對人。然...
目錄
推薦序 孩子的教養問題,比生理病痛還難解 謝宗學
推薦序 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發光發熱 蘇泓洸
推薦序 用耐心,解開孩子的心情密碼 Carly
作者序
前言 孩子難教,什麼時候需要找醫生?
Part 1 生理發展
1. 蹲在地上畫圈圈,害羞內向不是病
孩子怕生,個性害羞、內向,難道是自閉症嗎?
2. 課堂坐不住非過動,拖拖拉拉有誰懂
孩子好動,在課堂上坐不住,無法靜下來寫功課,會不會是過動,要吃藥嗎?
3. 是大雞慢啼,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
孩子智商高,以後是不是資優生?孩子的發展比別人慢,是不是要趕快去早療?
4. 校門口的十八相送,哭哭啼啼爸媽好難受
拒學、上學哭鬧,是分離焦慮症?還是學校老師有問題?
5. 全家吃飯最溫馨,別把餐桌當戰場
挑食又偏食,吃飯配電視,跑來跑去追著餵,孩子為什麼就不能乖乖吃飯?
6. 又尿床了,千萬記得半夜不要罵小孩
戒了尿布卻又尿床,白天常常跑廁所,是故意、不小心,還是心理有壓力?
7. 惡夢驚哭又夢遊,情緒安撫保平安
小孩半夜哭醒,到底是作惡夢、白天玩太high、被虐待,還是中邪啊?
8. 零食誘惑難抵擋,完全禁止不如細心挑選
大家都知道零食不太好,但拿糖哄小孩,大家多開心啊!到底如何取捨?
Part2 親子互動
9. 我的天空在下雨,父母接納會轉晴
悶悶不樂、每天懶洋洋,難道孩子也會憂鬱?
10. 說謊的原因千百種,測試爸媽懂不懂
天啊,這麼小就會說謊、騙人,長大怎麼辦?
11. 緊黏纏人顯依賴,逐步放手才能獨立
整天黏在媽媽身上,是不是爸媽太縱容,是不是應該狠一點?
12. 小公主、小皇帝,會吵有糖是大人的錯
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少子化的小孩個個是寶,到底該怎麼教?
13. 孩子一哭爸媽就心軟,心理界線要畫清楚
愛的教育還是嚴格的管教?照書養還是照經驗養?到底是對孩子好,還是爸媽自己想要?
14. 西瓜偎大邊,就是不站父母這一邊
爸爸媽媽公婆姑嫂,意見一大堆,小孩見風轉舵,大人是要怎麼教?
15. 99分不夠棒,看壞不看好的完美執著
父母要求高,孩子追求完美,遇到一點挫折就受不了!
16. 心細體貼真淑女,浮誇敏感假紳士
愛乾淨愛整潔是好習慣,但過度潔癖真麻煩,以後怎麼融入團體?
Part 3 人際關係
17. 沉迷3C產品,順應喜好延伸真實互動
平板、手機真的好好玩,但又擔心小孩近視、沉迷,該怎麼拿捏呢?
18. 爭先恐後打打鬧鬧,培養默契一起玩
孩子會打人咬人搶玩具,是不是因為家裡會打小孩?
19. 孩子被霸凌,家長理直氣和設停損
在學校被欺負,應該要大事化小,還是據理力爭?
20. 見長輩不打招呼,大人小孩互動有撇步
要不要逼小孩叫人?小孩沒禮貌,大人氣得直罵有用嗎?
21. 過度保護猶不及,行為退化停看聽
明明已經會的,怎麼又賴皮說不會了?
22. 長幼競爭禮讓講倫常,手足之情從生活培養
爭寵、告狀、打架,大的欺負小的,小的仗勢年幼,生兩個小孩真的比較好嗎?
23. 父母愛心無限,時間有限,孩子應珍惜
物質越充裕,越不知珍惜;父母越費心,孩子越不懂感激,怎麼會這樣?
24. 孩子在校在家兩樣情,家長老師合作一條心
在學校一個樣,在家一個樣。父母問太多,會變成恐龍家長嗎?
25. 認識性從認識身體開始,培養自信從理解身體自主啟蒙
電子媒體色情暴力氾濫,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也尊重別人的身體?
推薦序 孩子的教養問題,比生理病痛還難解 謝宗學
推薦序 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發光發熱 蘇泓洸
推薦序 用耐心,解開孩子的心情密碼 Carly
作者序
前言 孩子難教,什麼時候需要找醫生?
Part 1 生理發展
1. 蹲在地上畫圈圈,害羞內向不是病
孩子怕生,個性害羞、內向,難道是自閉症嗎?
2. 課堂坐不住非過動,拖拖拉拉有誰懂
孩子好動,在課堂上坐不住,無法靜下來寫功課,會不會是過動,要吃藥嗎?
3. 是大雞慢啼,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
孩子智商高,以後是不是資優生?孩子的發展比別人慢,是不是要趕...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