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像這個世代的父母一樣,
如此操心孩子的教育,投注大量的資源,對回收卻全然沒有把握。
儘管各種教養理論和學習方法積極發展、廣泛討論,
我們看到很多孩子仍然充滿依賴卻不夠快樂,父母師長也始終抱持著憂思與疑惑。
教育因人、因地各有不同的條件,
只求以典範來理想化或單一、粗淺地套用某種理念或方針,
不但無法成功,還可能忽略原本可做的改善、影響固有的根基。
所以,不論是父母或老師,教育者都應該和農人一樣,
估量自己土地的條件、權衡可以試作的方法,
使自己的行動和周遭的環境合力作用,藉此前瞻合宜的目標,才能帶來收成的美果。
洪蘭與蔡穎卿以提問與回應的對話形式,
探討二十七個親師共同關注的教育議題,
但願在教養方法的去存與修正上,
提供父母和師長可以寬心、但同時盡力的方向,
重新省思我們身為成人的教養責任和目標,
將憂慮轉為希望、把口號化成實踐,
不要浪費任何可以給孩子的時間與能為孩子善盡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協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把孩子都扶正。
洪蘭與蔡穎卿溫柔而智慧的教養對話
這本書,是為了想要有更好的教育收成而提的耕耘之問,
也是洪蘭、蔡穎卿期待與所有親師共勉「做個好大人」的實務體現。
洪蘭老師——
決定孩子行為好壞的因素,不是管教的鬆與嚴,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
父母要有信心,敢擇善固執地去走對孩子好的路,
孩子是上天的福賜,請接受你的孩子,
他的一切來自你,你的態度會塑造成最後的他,
請珍惜上天給你的這份禮物。
Bubu(蔡穎卿)老師——
教育是一項絕不能虛耗時間、情感與金錢的工作,
所有的教養結果終將由社會一起承受。
讓我們腳踏實地慢慢往前,一如農人期待更好的收成一樣的自然、用心,
做對的事,採取正確的行動,幫助孩子以快樂的過程完成獨立,
教育的園圃之樂將因此得以代代相傳。
作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做博士後研究,於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回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一千所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超過五十本書,並於各大報章雜誌發表文章。著作繁多,包括《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
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漫步生活——我的女權領悟》(天下文化);《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 我的兔子朋友》《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時報出版);《我想學會生活:林白夫人給我的禮物》(遠流出版);《廚房劇場》《空間劇場》(大塊出版)
工作室網站:www.bubu.com.tw
章節試閱
「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並不是真正的公平
——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公平」問題?
Bubu老師
父母對於「公平」的想法,
往往只是單純地顧及物質上的均有、或讚美是否一樣多,
卻沒有想過,如果用不對的方法處理,
孩子小的時候所計較的小物件、小經歷,
很快就會隨著成長而變成其他挾愛的要脅,
偏差行為的規模也將大到讓父母極為傷神痛苦。
洪蘭老師
一旦孩子覺得父母偏心,你做什麼他都有另外的解釋,
這時倒不如把孩子叫過來,
利用這個機會教育他們分享的觀念。
父母也可以盡量讓大的孩子去照顧小的孩子,
讓他們能夠相扶相持,培養親密的感情,
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資平等來分化手足的關係。
【請問洪蘭老師】
家庭資源的共享觀念,要早一點為孩子建立
洪蘭老師雖然只生養一個孩子,但您成長的家庭中有好多姐妹,關於父母對待孩子的心情、或處理物質的方式,一定能給家長建議。現代父母耗費許多精力在處理手足的「公平」問題,也因為公平的想法浪費了許多家庭資源。
我的原生家庭有四個孩子,我是老么,從小母親就說,她不擔心我們手足相爭,只擔心我們的感情太好,一起瞞著他們調皮搗蛋。記得小時候兩個哥哥也會爭吵打架,但我們無論怎麼爭吵,每天在父母親回家前一定會和好,不像現在的孩子總把跟父母相處的時間用來投訴手足的爭執、或是抱怨父母不公平。
童年的經驗使我在養育兩個女兒時,也從不以「宣示公平」做為對待她們的原則。我很清楚自己愛她們的心情絕對是公平的,但這種公平卻無法以「妳有什麼,她就有什麼」來表達。一個家庭的資源都是共有的,全家人都要學習為整個家庭著想,所以絕不可能讓孩子以物質分配做為標準,來檢查父母公不公平。
我的小女兒一直都很樂意穿姐姐的舊衣服,大女兒也為了要讓妹妹接手而小心愛護自己的衣物;到了倆人都不能穿時,我們就再把小心穿戴而狀況依然很好的衣物轉給不嫌棄的親友或鄰居,我用這些小事教導她們惜物愛人的意義。記得高中那年,妹妹已經長得比姐姐高了,穿起姐姐的褲子是有點短,但妹妹說沒關係,剪掉一截就變成七分褲,還是很好看。
家人共享物質、彼此體諒,雖是很自然的事,但現在每有機會與讀者分享教養經驗,我卻最常被問到有關「公平」的問題,比如說:
「昨天我帶兩個孩子去文具店,他們同時看上一樣東西,但店裡只有一個,兩兄弟卻不肯相讓。面對這種問題,我很心煩,卻不知該怎麼處理。」
我要這位母親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家裡有需要這個東西嗎?如果需要,需要兩個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處理的方式就是不用買或只買一個,絕對不必為了表面的公平而買兩個。
不要因為價錢不高的小東西或玩具、零食,就覺得非要表現公平不可。孩子從小對公平有不正確的認識,一定會延伸成更重大的問題。我也聽過有位母親同時購買兩套二十幾萬的教材給上幼稚園的女兒,並交代老師不可以讓姐姐去碰妹妹那一套,那位母親覺得自己非常公平,沒有虧待哪一個孩子。
別讓孩子打著「你不公平」的旗號,來磨難父母
新一代的父母所著重的公平對待,如今已產生後果了,這些擔憂應該被引為借鏡,不要重蹈覆轍。孩子在物質平等的對待後養成了計較的性格,有些甚至打著「你不公平」的旗號來磨難自己的父母,這樣對親子雙方都沒有幫助。我不認為孩子真的這麼難教,是父母自願放棄了重要的機會,以致帶來不斷加深的麻煩。
我想說說自己的經驗。上個星期帶完一班四〜六歲的小朋友,下課前給孩子們做了棒棒糖,每個人可以帶兩枝回家。有位媽媽接了孩子之後,一隻手拿著女兒分到的兩枝棒棒糖,另一手牽著三歲左右的弟弟來找我,她問我:「Bubu老師,還有多的棒棒糖嗎?」
我抬頭一看遠處,知道工作台上還有幾枝,原本想直接說:「有,弟弟想要是嗎?」但話還未出口,先聽到媽媽接著就說:「弟弟很想吃,可是姐姐不肯給他。Bubu老師可以再給我一枝嗎?」
我立刻蹲下跟小女孩說:「妳有的東西都是要跟家人一起吃的,現在妳自己拿一枝糖分給弟弟。」孩子聽了我的話之後,沒有任何遲疑就去接媽媽幫她拿著的兩枝糖,然後遞出一枝給弟弟。現在,換弟弟不肯了,他要姐姐手上的那一枝,所以我又轉頭去跟弟弟說:「不可以的!姐姐很好,分你一枝,她給你哪一枝,你就拿那一枝,然後跟姐姐說謝謝。」弟弟雖然很小,但聽完之後也乖乖照著做了。
回家後,我一直想著那幾分鐘之間發生的事,以及父母面對類似的問題時,是否採行了正確的解決方式。
為什麼父母總是偏向微不足道的表象公平?是因為他們無法預知這種處理將會導致層層漸進的深遠影響,還是父母誤解了公平正確的涵義?家庭中的父母與學校中的老師,面對分配資源與關心的處境都是一樣困難的,如果考慮表象與實質的兩面,洪蘭老師會建議大家該怎麼做?
不能正確地處理公平,甚至會助長偏差行為的規模
父母對於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單純地顧及物質上的「均有」,或「讚美」是否一樣多,卻沒有想過,如果用不對的方法處理、或是沒有勇氣面對孩子的抱怨,孩子小時候所計較的小物件、小經歷,很快就會隨著成長而變成其他挾愛的要脅,偏差行為的規模將大到讓父母極為傷神痛苦。
我遇過兩個家庭,一個是在搬家時,孩子要父母用尺仔細丈量,確定他們手足的房間一定要「一樣大」;另一個是家中有土地與人合建,手足雖然各得到一筆豐厚的地產,但因為弟弟分得的其中一個店面比哥哥少了○.七五坪,所以弟弟每隔幾日就打電話去咒罵父母。我不禁想,親子之間不是只有權益、物質的贈予而已,隨著父母年齡增加,當照顧與關懷的責任要由手足分擔時,那些斤斤計較的孩子又會如何思考公平的意義。
前陣子,我在停車場的繳費機前等待了很久,只因為一個爸爸讓他的孩子代替他去投停車幣,引起另一個孩子大鬧「不公平」。父親起先是生氣的,但氣過之後還是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所以,他把那個發怨言的孩子抱起來,再去摸一下投幣機「以示公平」。那孩子摸完從父親的懷中溜下後,惡狠狠地瞪了姐姐一眼,沒有一點六、七歲孩子應有的天真可愛。
當我不斷看到現代父母是如何處理孩子的公平問題時,很想對他們說——不要用物質與稱讚對孩子宣示:「我愛你們一樣多,請別挑剔我。」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公平。對於當一個公平的父母,洪蘭老師又有什麼建議?
【給Bubu的回應】
公平在乎的是實質的平等,不是物資上的假象
自古以來,「公平」一直是導致人心向背最主要的原因,統治者若能做到這一點,老百姓萬里來歸。做父母的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有一個原因即是「父母偏心、不公平」,孩子覺得父母不喜歡他,只喜歡哥哥或弟弟,於是會去做壞事以引起父母注意。父母如果不能理解他故意破壞行為背後的原因,反而罵他是壞孩子,說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或弟弟一樣時,孩子會變本加厲,越責罵越糟糕,最後自暴自棄,走上不歸路。
我曾看過一個長得非常可愛的女孩,用裝病的方式來引起父母注意。她原是家中的獨生女,家境富裕,三千寵愛在一身,後來她母親意外懷孕,生了個弟弟,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弟弟身上,她發現只有生病時,母親才會來關心她,於是就開始裝病。病裝久了,假病成真,人懨懨無生氣,也變得不好看了。
另一個孩子更可憐,他因為弟弟功課好,常被家人拿來比,罵他不長進,他於是在弟弟要考基本學力測驗時,把安眠藥放在弟弟的水壺中,讓他想睡沒考好,闖下大禍。
公平不是檯面上大家以為的「你有我也有」,還要考慮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說,很多老師以為,如果兩個學生都做錯了事,那麼各打五大板叫做公平,卻忘了去思考一下犯罪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刑罰的適當性。背後的原因最重要,一個是故意、另一個是過失,處罰的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尤其是男女對於公開丟臉的感受各有差別,五大板對頑皮的男生來說可能不在意,對臉皮薄的女生而言,可能一星期都不敢抬起頭來見人。
公平在乎的是實質的平等,不是物資上的假象。像是Bubu老師所說的例子,玩具買一模一樣就是十分錯誤的示範。至於連房間都要拿尺量到一模一樣大,更是令我吃驚,如果兄弟倆計較到這個地步,請問出了社會以後,他們還能兄友弟敬、互相幫忙嗎?他們還能血濃於水,有著我有飯吃、你至少也有稀飯吃的想法嗎?
父母都以為,兩人有了一模一樣的玩具就不會吵架了,殊不知人是愛比較的,我們觀察到兄弟倆先是會各自拿著玩具到角落去玩,但是過一會兒,一個就會站起來走過去,把另一個手上的玩具搶過來,仔細比較一下,確定父母沒有偏心把好的給了哥哥(或弟弟),這是人性。
教導孩子彼此照顧分享,培養親密的手足之情
一旦孩子覺得父母偏心,你做什麼他都有另外的解釋,這時倒不如把孩子叫過來,利用這個機會教育他們分享的觀念,告訴他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姐妹吵架是一定會的,讓他們自己去找出共玩的方法,自己訂出來的規則,他們就會遵守;不遵守規則時,他們也會知道自己的不對,對兄姐的禮讓會感心,兄姐也不會像被逼著去學孔融讓梨,反而把弟妹當作眼中釘去之而後快。
外國的父母一般不介入孩子的爭吵,他們覺得越介入越糟糕。加州大學有個教授說得好,家人吵架這種事,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父母平常可以盡量讓大的孩子去照顧小的孩子,把一部分責任放在他們肩上。例如叫大的帶小的去上學,被人欺負時,要大的保護小的,培養他們親密的感情,一旦有外力介入,孩子們很自然會一致對外、同仇敵愾,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資平等來分化手足的感情。我們小時候多半要揹弟妹、照顧他們起居,因為母親只有兩隻手,忙不過來,很奇怪的是,長大後我們這些一起吃過苦的姐妹感情反而特別好。
注重表面的公平,只會讓手足互相計較與監視
曾有一個朋友的姐姐要換腎,她毫不猶疑割給她;另一個朋友的哥哥有血癌,要骨髓移植,他卻不肯捐,我們跟他說骨髓會再長出來,他也不肯,這跟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的狀況很有關係。一個說:「我小時候都是大姐在帶,現在她有病,我給她一個腎算什麼?我還情願替她病呢!」另一個則說:「哥小時候專門欺負我,我不知吃過他多少暗虧,他曾經把我推下水溝,說我死了就沒有人跟他競爭了,我能活到今天是奇蹟,我幹嘛要去幫他?抽骨髓的針那麼大,我為什麼要為他去受罪?我跟你打賭,換成我要他捐骨髓,他一定也不肯。」
他的話聽了令人寒心,兄弟會弄成這樣形同陌路,跟他們小時候父母只注重表面的公平,連吃牛排都要切得一樣大有關,他們長大後沒有培養出手足之情,只有天天互相監視,看爸媽有沒有對另一個人好一點。所以,父母不要注重表面的公平,反而要一直教育孩子手足的重要性。俗語說,同船共渡是五百年的緣分,更何況生在同一個家庭做手足?我很感謝父母給了我五個姐妹,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相扶相持。
對於家中資源的分配,我認為應該從小教孩子林則徐說的這句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我父母常告誡我們:「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著嫁時衣。」孩子應該要有憑自己力量打天下的志氣。
「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並不是真正的公平
——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公平」問題?
Bubu老師
父母對於「公平」的想法,
往往只是單純地顧及物質上的均有、或讚美是否一樣多,
卻沒有想過,如果用不對的方法處理,
孩子小的時候所計較的小物件、小經歷,
很快就會隨著成長而變成其他挾愛的要脅,
偏差行為的規模也將大到讓父母極為傷神痛苦。
洪蘭老師
一旦孩子覺得父母偏心,你做什麼他都有另外的解釋,
這時倒不如把孩子叫過來,
利用這個機會教育他們分享的觀念。
父母也可以盡量讓大的孩子去照顧小的孩子,
讓他們...
作者序
自序一
擇善固執,走對孩子好的路
——洪蘭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像這個世代的父母一樣,這麼操心孩子的教育;也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在投資了這麼多的金錢和精神到孩子身上後,對回收卻全然沒有把握。我有好幾個朋友,自己本身是作育英才的教授,卻不敢生孩子,問起來都說:不會教,所以不敢生。他們甚至開玩笑說,在課堂上,對不聽話的學生了不起忍受兩堂課,下課鐘一響,各散西東;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那可是一輩子的苦惱,他們這樣一想,就不敢生了。難怪台灣的出生率是全球國家第二低。
其實,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父母不用怕,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有一天,在一個座談會中,我和Bubu老師發現我們都沒有送孩子去補習、學才藝,也沒有給他們零用錢,但是他們都平順度過青春叛逆期,成為社會上有用之人,而且非常貼心。天下文化的許耀雲總編輯聽到了,便希望我們倆人來合寫一本書。Bubu老師的觀察力敏銳,她有很多第一線與家長接觸的實務經驗,每次問的問題都非常中肯,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我則有很多實驗的經驗,在大腦上看到發展與學習的關係。許總編輯希望我們一問一答,給父母一些新的觀念,並且加強父母對教養孩子的信心,敢擇善固執地去走對孩子好的路。
父母的信心很重要。很多時候,人很難抵抗社會壓力,古語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別人都送孩子去補習,你不送時,你要有勇氣去抵擋那些閒言閒語。若是這股壓力來自家中的長輩時,更是為難,許多父母為了家庭的和諧,往往會屈服。但是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祖父母的。父母要對孩子負責,因為是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有保護他的責任,更有養成他好習慣的責任。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甚至會影響孩子日後在事業上的發展。
溺愛是最不好的教養方式,從「溺」這個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危險性。曾經有個遊民說:「母親捨不得我吃苦,使我從小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反使我吃了一輩子的苦。」中國人有「君子抱孫不抱子」的觀念,「含貽弄孫」是祖父母的願望,做子女的常不太敢講話,孩子從小就懂得不想寫功課或想買玩具時,要去找阿公、阿嬤。但是教養要成功,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套教養方式,大人必須先商量好,一致對外,孩子才不會挑撥離間來漁翁得利。
當然,孩子一天有八小時的清醒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的,老師和校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孩子小時候對老師都敬畏如神明,曾經有個笑話:小學生看到老師去上廁所,大為吃驚,他以為老師是不上廁所的,因為神明是不上廁所的。在沒有電視、資訊不發達時,老師就是學習的榜樣,學生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所崇拜的老師。我初中的英文老師是師大英語系畢業的,她聰明美麗,教我們時,每天都是毛衣、窄裙、高跟鞋;後來我自己出來教書了,下意識地也是毛衣、窄裙、高跟鞋。直到有一天,碰到初中同學,看到她也是這樣打扮時,我們才相顧大笑,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被潛移默化成英文老師的模樣了。
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老師的重要性不亞於父母,所以這本書中對老師有很多著墨,在台灣現今價值觀混亂的社會,老師更需鼓勵。我們台灣對分數的重視已到病態的程度,許多老師明知不對,但沒有抵抗社會趨勢的力量。其實,教育是專業,學生的家長即使是博士、教授,也只是他那個領域的專業,不是教育的專業。在教育上,家長應該尊敬老師,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詆毀老師,因為人只會聽從他尊敬的人的話,也只會從他尊敬的人身上學到東西,一旦孩子不尊敬老師,老師的話他不會聽,學也就白上了。老師一定要不停地進修,進修會帶給自己自信,當家長來抱怨時,才能大聲地說:「請讓我用我的專業……」一個學校要辦得好,老師家長的相互尊重是必要條件。
許多研究都指出:「決定孩子行為好壞的因素,不是管教的鬆與嚴,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一個溫暖的家,讓他的情緒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發展。所以父母不要去加班賺錢,讓孩子吃好、穿好,以為這才是愛他;孩子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陪伴與關心,有道是「酒肉穿腸過」,心靈的安全感才是他終身的支柱。
有一句英諺說:「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快樂是接受你得到的東西。」孩子是上天的福賜,請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每天挑他的毛病,他的一切來自你,你的態度會塑造成最後的他,請珍惜上天給你的禮物。
自序二
腳踏實地,讓教育的收成更美好
—Bubu 蔡穎卿
認識洪蘭老師轉眼過了八年,這八年中,我的兩個女兒也分別結束學業開始就業。孩子們以成人的姿態進入社會的過程與其中的苦樂,更印證了我先前對教育的了解:父母的責任不是幫助進入某一所名牌大學,文憑上的校名戳記也無法代表知識;一個孩子算不算真正獨立,終將要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他的快樂也一樣要從自己經營的生活中去收集。
獨立與快樂都是金錢買不到的禮物,但我認為,有心的父母與師長都可以幫助孩子用比較快樂的心情完成獨立,這本書就是醞釀於這樣的希望並慢慢化為文字的。但在此之前,洪蘭老師已經在台灣這塊土地與南洋一帶華人的教育園地辛苦耕耘了好久、好久,用演講與專欄文字到處播撒希望的種子。
記得美國《芝麻街》那些可愛布偶的創造者吉姆‧韓森(Jim Henson)曾說:「孩子面對這個世界的感覺就是脆弱感與驚奇感。」我想,用適當的教導使孩子克服脆弱感以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障礙,就是幫助他們獨立的方法;而允許孩子保留住對這個世界的驚奇感,就是快樂的贈與。可惜的是,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充滿依賴卻不夠快樂。所以,身為親師的我們,的確還有很多工作等待著進行。
我觀察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有幾種情緒,例如:傷心、憤怒、失望、慚愧和憂慮。因為自己是過來人,當然了解這些情緒的出現是多麼正常;不過,也因為是過來人,更知道其中有很多是過度的反應。真希望所有年輕的朋友能借鏡於我們曾有的過失,千萬不要浪費任何可以給孩子的時間、能為孩子善盡的力量。
大量情緒並不等同於關心,成人如何在彼此的提醒下採取正確的行動,就是我在這本書提問時的立意。比如說,在情感方面,「憂慮」當然是每一個階段的父母都有的心情負擔,但如果父母憂慮三、五歲孩子的表現不如他人,因而覺得傷心、失望或慚愧,那就是極不正確的感覺。此時的孩子才等待著被引導,父母如果已經傷心以對,那等於定下評價,也不會再給予正確的教導了。又比如說,現今父母流行帶孩子去診斷行為,我所接觸的孩子就有不少是小小年紀已被當成「過動」或「類……症」,甚至也有不少已經開始服藥。看到父母親為此憂慮真是讓人好難過,但我心中同時思及,如果一個孩子應該以「紀律」被調教之前,就被貼上「過動」的標籤,這對他們是不是最大的不公平?父母曾對此影響仔細思考嗎?
所以,在這本書中,我向洪蘭老師所提的二十七個問題,大致都有兩種心情:一是知道老師對各個家庭條件都有體恤,因此能提供大家可以寬心、但同時盡力的方向;二是老師不只是資深的教師、母親,更經歷劃時代親子教養價值的改變,對於教養方法的去存與修正可以提供溫暖的建議。再加上老師的專業研究並善於分析事理,這些回答就更具客觀與友善的意義。
「父母」與「老師」是這本書假設的兩大討論對象。因為,如果以時間的眼光來看,親子或親師並不是經驗施與受的強弱相對者,而是生命成長線的前後經歷者,所以,親師生三者的關係探討,是耕耘與收穫的大哉問,這本書,也是為了想要有更好的教育收成而提的耕耘之問。
說到耕耘與收穫,大家都會想起胡適先生自壽詩中的名句——「從今後,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但對我來說,更深刻的同感是因為教育家杜威博士的一段話:「教育者和農人一樣,有某些事得做,有某些資源可用,有某些障礙要克服。……利用各種不同的條件,使自己的行動和這些條件的能量合力作用,不要彼此衝突,就是農人的目標。」如果台灣親師這兩大對教育共同負責並擁有同等熱情的心靈農者,盡快同意彼此有相同的目標,了解我們都想得到一樣的豐收,我們討論耕耘的方法時就不會自私自利,也不會交相指責或規避責任。我相信這些改變將不只帶來收成的美果,教育的園圃之樂也因此得以代代相傳。
洪蘭老師的孩子與我的孩子都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西方教育,但我們很少提起其中特別美好的條件,比如說校園設備、師生比的細緻度。那是因為我們都了解,教育因人因地各有不同的條件,只求理想化或硬要拿某一國、某一校的理想方式或教材來套用,不但無法成功還可能忽略原本可做的改善。這又如杜威所講的:「假如農人根本不考慮土壤、氣候、作物生長特性等條件,就逕自定出農事的目標,就太荒謬了!農人的目標應該是前瞻他自己的力量與周遭條件的力量聯合帶來的後果,用這個前瞻來引導每一天的行動。」這也就是我對教育「腳踏實地」的了解。
我不喜歡分別去談體制內與體制外教育的優劣,因為並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自由選擇孩子受教育的體制,過度討論只會帶來更大的憂傷,讓人覺得於心不忍。但無論體制內外、台灣或西方,只要是緣於人心的改變、關懷的加深與方法的求進就能引起的好影響,我們何不都估量自己土地的條件、權衡可以試作的方法,腳踏著實地慢慢往前,讓那些飛來的啟思種子因此而能花開滿園。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每一位家長與老師都很重要,立於學習優勢位置的人也不應對條件較差的受教育者失去同情心,我們得不斷自我提醒,教育是一項絕不能虛耗情感、時間與金錢的工作,所有的教養結果大家終將一起承受,家庭與家庭無法彼此炫耀。因此,讓我們一起協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把孩子都扶正。
自序一
擇善固執,走對孩子好的路
——洪蘭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像這個世代的父母一樣,這麼操心孩子的教育;也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在投資了這麼多的金錢和精神到孩子身上後,對回收卻全然沒有把握。我有好幾個朋友,自己本身是作育英才的教授,卻不敢生孩子,問起來都說:不會教,所以不敢生。他們甚至開玩笑說,在課堂上,對不聽話的學生了不起忍受兩堂課,下課鐘一響,各散西東;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那可是一輩子的苦惱,他們這樣一想,就不敢生了。難怪台灣的出生率是全球國家第二低。
其實,教養孩子一點...
目錄
自序
擇善固執,走對孩子好的路——洪蘭
腳踏實地,讓教育的收成更美好——Bubu蔡穎卿
第一部 用對的方式愛孩子
不要因為愛孩子,就讓世界繞著他們轉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並不是真正的公平
——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公平」問題?
有人在卻沒有人帶,就不算盡到照顧的責任
——如何把時間留給孩子,給予需要的陪伴?
正當合理的處罰,孩子才會坦然接受
——什麼樣的處罰,能讓孩子理解並修正錯誤?
「照書養」之前,先從常識和經驗中找答案
——專家和權威的教養意見,應該如何看待?
在第一時間,照顧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發現、安撫孩子的恐懼和擔憂?
學習的期望和目標,都要配合孩子的能力
——如何讓孩子免除被評價的緊張?
以愛為名所行的欺騙,或許是更大的殘忍
——父母可以出於善意而欺瞞孩子嗎?
第二部 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起居有時,養成正確的生活價值觀
——如何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完整的休息?
在學校裡,也要讓孩子好好吃飯
——如何讓孩子在飲食中學習生活教育?
家庭,是禮貌最好的啟蒙地與養成所
——孩子的禮貌,只是適用於外人的應對之道?
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從他的角度看出去
——如何和孩子用語言好好溝通?
用優良正確的語言,做孩子的溝通榜樣
——如何讓孩子學習說話的禮貌與美感?
培養愛他人的能力,從家庭服務做起
——如何建立孩子的服務精神和工作技能?
第三部 親師的溝通與合作
愛與照顧,是幼稚園最該提供的教育品質
——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稚園?
一定要超前或慢學的極端主張,都不夠自然
——如何正確理解孩子所需的功課量和文字程度?
以主動的身教與言教,讓孩子理解親近的界限
——如何掌握師生相處的分寸與距離?
善用教師的影響力,引導父母一起成長
——教師應該如何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問題?
關於孩子的錯與罰,親師應該好好協談
——如何因應孩子之間發生的霸凌與衝突?
勿以善意之名,教孩子學會取巧與功利
——為了考試停擺生活、包裝成績,對孩子有何影響?
不需用卻還用的浪費,要有更妥善的分配
——如何慎用教育資源,讓更多孩子一起受到照顧?
第四部 釋放學習的真自由
創意的背後,更要有扎實的學習與練習
——只要孩子跳脫規則、與眾不同,就是有創意嗎?
在確定「沒有興趣」之前,先幫助孩子「學會」
——能不能做得好,是判斷有沒有興趣的唯一標準嗎?
在「及早」栽培之前,先讓孩子「正常」發展
——對於孩子早發的興趣和天分,要如何看待與培養?
孩子的閱讀,也需要做好時間管理
——只要孩子想閱讀,就應該隨時隨地滿足他嗎?
閱讀的時數與本數,並不完全等於知識的累積
——在數量之外,如何進一步提升孩子的閱讀品質?
背誦,是為了擁有「攜帶於心」的方便性
──如何區別「死記」和「背誦」在學習中的意義?
自序
擇善固執,走對孩子好的路——洪蘭
腳踏實地,讓教育的收成更美好——Bubu蔡穎卿
第一部 用對的方式愛孩子
不要因為愛孩子,就讓世界繞著他們轉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你有什麼,他就有什麼」,並不是真正的公平
——如何處理手足之間的「公平」問題?
有人在卻沒有人帶,就不算盡到照顧的責任
——如何把時間留給孩子,給予需要的陪伴?
正當合理的處罰,孩子才會坦然接受
——什麼樣的處罰,能讓孩子理解並修正錯誤?
「照書養」之前,先從常...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