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曹銘宗
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
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導遊,聯合新聞網「讀書人」專欄作家。
曾任聯合報記者及主編、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興大學駐校作家、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飲食文化系列講座」講師、文建會1997基隆文藝季「基隆廟口文化」訪查計畫主持人。
曾獲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曾出版《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等三十餘種著作。
繪圖作者
林哲緯
某藝大美術系畢業後,寄身於植物研究機構;
擅長科學插圖及各式平面媒材繪畫,專情紙筆的溫度而始終未觸及電繪;
喜愛自然界,平日泡茶讀書、剪葺家栽。
varalba@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嘗鮮推薦
莊祖宜/廚師、作家
焦桐/中央大學教授
張玉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顧問
鄭順聰/作家
蔡珠兒/作家
劉蓓蓓/萬里蟹.台北牛肉麵節總企畫、餐飲品牌行銷顧問
歷史系出身的曹老師結合近代史學、語文、中醫理論所及的通盤詳解,加上偶有廚藝料理發表,更為所著增添風采,實為料理界的後進們學習。
──林奕成/薰衣草森林品牌主廚
曹銘宗他保有好奇與好學的態度,在追根究柢之下往往發現驚喜,跟隨著他的探索一起前進,不會後悔。
──陳靜宜/飲食專欄作家
本書作者從語言演變的觀點,追尋台灣飲食名稱的身世。有了美食加持,搭配遠勝照片、細緻美麗的插圖,繁瑣嚴謹的字源學考察也變得樂趣橫生、有滋有味。
──蔡倩玟/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食創所副教授,《美食考》、《食藝》作者
名人推薦:◎嘗鮮推薦
莊祖宜/廚師、作家
焦桐/中央大學教授
張玉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顧問
鄭順聰/作家
蔡珠兒/作家
劉蓓蓓/萬里蟹.台北牛肉麵節總企畫、餐飲品牌行銷顧問
歷史系出身的曹老師結合近代史學、語文、中醫理論所及的通盤詳解,加上偶有廚藝料理發表,更為所著增添風采,實為料理界的後進們學習。
──林奕成/薰衣草森林品牌主廚
曹銘宗他保有好奇與好學的態度,在追根究柢之下往往發現驚喜,跟隨著他的探索一起前進,不會後悔。
──陳靜宜/飲食專欄作家
本書作者從語言演變的觀點,追尋...
章節試閱
■虱目魚是什麼魚?
為什麼我才花了三分鐘煎虱目魚,然後就花了三天找資料來談虱目魚?這篇文章有點長,值得一看的原因如下:
一、從生態保育和食品安全來說,我希望大家多吃台灣人很會養殖的虱目魚,讓其他野生魚類喘息一下。
二、很多人害怕虱目魚刺多,請以貓為師,不然就學習台南人吃無刺的虱目魚肚。我還會透露一位日本料理老師傅如何處理虱目魚的刺,並介紹菲律賓人、印尼人吃虱目魚的方法。
三、雖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仍要探查「虱目」之名的由來。
四、跟著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談談虱目魚的歷史。你知道虱目魚是菲律賓的「國魚」嗎?全世界最早的虱目魚養殖可能在印尼爪哇島嗎?
虱目魚是台灣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養殖漁業,十七世紀荷蘭人殖民南台灣就提到有養魚的「塭仔」(oenij),清代文獻則記載魚塭中生產的「虱目」或「麻虱目」。
虱目魚是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海域的魚種,學名Chanos chanos(1775年由瑞典生物學家Peter Forsskal命名),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名字,英文則稱之Milkfish。
Milkfish就是牛奶魚,怎麼說呢?有人說這是虱目魚魚體、魚肉的顏色;有人則說虱目魚富含蛋白質,而最早的烹飪是用烤的,烤熟時魚身會滲出蛋白有如牛奶。
在台灣,台語「虱目魚」(sat-ba̍k-hî/hû)的語源有很多說法。
有人從台語的「虱」字去聯想。由於「虱」同「蝨」,蝨子是常見寄生在人或牲畜身體上吸血的小昆蟲,所以有人就說,虱目魚苗時全身透明,只看到黑點的眼睛,很像蝨子,所以才叫虱目魚。
但是,不只虱目魚,一般幼魚都是全身透明的啊!事實上,由於剛孵化的虱目魚苗全身透明,只能看到眼睛兩個黑點,以及腹部一個黑點,所以養殖界稱之「三點花」。
有人則認為「虱目」是「塞目」,因為虱目魚的眼睛有脂性眼瞼,故稱之「塞目魚」,但此說相信者少。
日本時代台灣文人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說:「台南沿海素以畜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台語音同麻虱目),番語也。或曰,延平入台之時,泊舟安平,始見此魚,故又名國姓魚云。」
連橫說的「番語」,就是指非漢語,有可能是台南原住民(西拉雅族)語,但也無法確定。
台灣民間有一說法:鄭成功來台灣驅逐荷蘭人,民眾獻魚,鄭成功問:「什麼魚?」結果民眾聽了就以「虱目魚」為魚名。這當然是後人亂說,就算當時有這件事,鄭成功講的可不是北京官話,而是福建泉州母語,「什麼魚」的音是「啥物魚」(siánn-mih hî/hû),「啥物」(siánn-mih)與「虱目」(sat-ba̍k)的音不合啊。
還有人說,虱目魚長得有點像鯖魚,而日文稱鯖魚為 サバ(saba),與台語「虱目」諧音,台灣人在日本殖民時代把兩種魚的名稱混淆了。這種說法顯然有誤,因為台灣在日本時代之前的清代就有「虱目」的魚名,而說分不清鯖魚、虱目魚也是侮辱了台灣人和日本人的智慧。
另有人指出,虱目魚的名稱可能源自西班牙語Sabalo(網路上大都誤寫成Sabador,Sabador音近Salvador,這是救世主耶穌啊)。西班牙語Sabalo,在美洲的西班牙語(American Spanish)稱之Sabalote,可用作英文shad,指的是鯡科魚類,但也用來泛稱中南美洲、東南亞海域的Milkfish。
雖然西班牙人在十七世紀之前就開始殖民菲律賓,但菲律賓語稱虱目魚為Bangus或Bangos,而少用Sabalo,只是在學界有人稱虱目魚的幼魚為Bangos、成魚(母魚)為Sabalo。因此,Sabalo較有可能是「虱目」的語源,但也不能確定。
2016年7月,我有機會與一位麗星郵輪的菲律賓籍資深廚師談,他說Bangus指養殖的虱目魚,而Sabalo指海中身型較大的虱目魚,Bangus如果從池裡游到海中就可能長大變成Sabalo,但在市場上很少看到價格較貴的Sabalo。他也知道,Sabalo是菲律賓的外來語,源自西班牙語。
因此,我做了大膽的推測:台語「虱目」一詞很有可能源自菲律賓語Sabalo的Saba。這並非孤例,番茄在南台灣被稱之「柑仔蜜」(台語音kam-á-bi̍t),就是源自菲律賓語Kamatis(西班牙語Tomates的變音)。為什麼呢?早年台灣與菲律賓同是福建人移民海外之地,南台灣與菲律賓呂宋島因距離較近而有很多福建人往來兩地。
虱目魚可以生長在海水、半鹹水、淡水,沒有牙齒,主要以海中的藻類、無脊椎動物為食,所以有人稱之「海草魚」,很適合在海岸建造魚池來養殖。
菲律賓的虱目魚養殖非常興盛,食用人口眾多,更因把虱目魚定為國魚(National fish),所以對虱目魚有很多研究。根據菲律賓的資料,虱目魚養殖早在八百年前就從菲律賓開始,再散播到印尼,以及太平洋島嶼。
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UNFAO)有關菲律賓虱目魚養殖的資料,一般認為「半鹹水魚池」(印尼文Tambak)養殖虱目魚(印尼文Bandeng)的起源在十五世紀之前印尼爪哇島的東部,以及爪哇島東北方的島嶼馬都拉(Madura)。此一資料是根據荷蘭人的記載:在1400年爪哇人的法律中,從Tambak偷魚的人會被處罰。
Tambak在印尼文、馬來文指魚池(英文fishpond),也有堤岸(英文embankment)、土堆的意思。菲律賓文也有Tambak,指的就是堤岸、土堆。
Tambak一詞的bak,與台語虱目魚的「目」(ba̍k)發音相同,但也不能據此就說Tambak是「虱目」的語源。
我為什麼鼓勵大家多吃虱目魚呢?我最近才去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訪問台灣魚類專家邵廣昭,他建置知名的「台灣魚類資料庫」,近年出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小冊,教導民眾選擇食用符合生態保育、永續利用原則的海鮮,幫助台灣海洋保育,以確保「年年有魚」,而虱目魚是少數被「建議食用」的魚類之一。
此一指南的選擇標準,主要是食用植物性或天然餌料(養殖餌料不是小魚)、野生資源豐富、撈捕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屬食物鏈底層(食物鏈高層魚類體內可能累積重金屬)。在「建議食用」的海鮮中,屬於常見魚類的有四破魚、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飛魚、白帶魚、剝皮魚、臭肚魚,以及養殖魚類的台灣鯛、虱目魚、烏魚等。
其他我們常吃的魚類,包括鯖魚、旗魚、黑鮪魚、土魠魚、野生石斑等,其實都列在「想清楚」、「避免食用」之類。
我鼓勵大家多吃虱目魚,也因為這種魚在食安上相對可靠,在價格上相對便宜,而且相當好吃,現在很多以海水養殖,土味也較少了。
虱目魚雖然相對刺多,但因為是軟刺,只要小心的吃,也不是很大的問題。
多年前,台北的日本料理老師傅李榮松,跟我談到解決虱目魚刺多的方法。基本原理是:人的喉嚨大約有0.5公分的空隙,如果能夠把虱目魚的每根刺都切得很短,短到0.2公分,這樣吃進喉嚨時就不會卡到。
所以就要看刀功了。一條虱目魚,把頭、尾和中骨去掉,成了兩大片的魚肉。再來,把魚肉鋪好,魚皮在下,用很薄的鋼刀、一刀一刀的橫切,每刀的間隔大約0.2公分。每一刀切下去,「停刀」必須恰到好處,一定要把貼在皮邊的刺都切斷,卻又不能切到皮。
然後,切好的魚肉就可以下鍋煎了。魚肉一遇熱,就會自動黏合,整片好好的,看不出曾被切過的痕跡。
哈哈!這真是別出心裁的方法,但我從來沒有試過,因為實在太「搞剛」(厚工),對刀功更沒把握了。
在台灣,虱目魚一般的吃法有乾煎、煮湯、蒸蔭油、滷豆醬等。如果怕魚刺又怕麻煩,那麼就吃無刺的虱目魚肚,這可是被台南人視為美味。我曾在台南吃過醃黃瓜煮無刺虱目魚肚,真是珍品。
不過,我和幾位內行的台南人都認為,帶刺的虱目魚,滋味較不會流失,一邊吃肉一邊挑刺也很有吃的樂趣。
菲律賓人、印尼人怎麼吃虱目魚?當然他們也要處理刺多的問題。我在Youtube 的「How to debone Bangus (Milkfish)」上,看到他們可以把整條虱目魚的刺全部拔光,真的很厲害,但一條魚拔刺要花三至四分鐘,也是很費工。
他們吃新鮮、曬乾、煙燻的虱目魚,也有各種料理方法和不同口味。印尼人還會用壓力鍋煮虱目魚,就是為了把魚刺燜軟到有如無刺。看來,台灣人應該去考察考察。
■虱目魚是什麼魚?
為什麼我才花了三分鐘煎虱目魚,然後就花了三天找資料來談虱目魚?這篇文章有點長,值得一看的原因如下:
一、從生態保育和食品安全來說,我希望大家多吃台灣人很會養殖的虱目魚,讓其他野生魚類喘息一下。
二、很多人害怕虱目魚刺多,請以貓為師,不然就學習台南人吃無刺的虱目魚肚。我還會透露一位日本料理老師傅如何處理虱目魚的刺,並介紹菲律賓人、印尼人吃虱目魚的方法。
三、雖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但仍要探查「虱目」之名的由來。
四、跟著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談談虱目魚的歷史。你知道...
推薦序
好好吃,理解自己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我常跟學生說,與其苦讀太多現代歷史學術論文,迷走其中,不如整裝輕鬆外出,儘可能島內島外行走,多吃、多喝、多看。
多看,當然是指實地旅行,體驗民情與探索各地怪異地名;多吃、多喝,不外乎品嚐青草茶、泡沫紅茶等國民飲料,甚至是最近二十幾年來台灣新研發的酒精類。酒,是談話水,適量飲酌,話匣子可開很久。書上難懂,或未記載的歷史精靈,說不定會在談話中現身,驚奇對話。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物,或食物名稱,永遠是歷史學的主題;饑荒、糧食生產地與產量,歷史家無法視而不見。我隨手舉一例,近代初期以後,番薯、馬鈴薯先後普傳,各地區人口因而走向較穩定的成長,有助於近現代世界各族群遷徙與定居的形成。
糧食傳播,本身也是一種國際間文化交流。日本人對番薯有不同稱法,如唐芋、琉球芋、薩摩芋,背後標誌著傳播路線。我們的故事,更妙。十六世紀,番薯由馬尼拉傳到台灣,再傳去中國。後來,又傳進馬鈴薯,漳泉語系的人群竟然在「荷蘭薯」稱呼外,還有個「番仔番薯」!
飲食,也是民俗學與人類學長久以來的研究對象。不少民族存在歲時節令吃特定食物,而且也有食物禁忌傳統。例如,《舊約聖經‧利未記》十一章有「潔淨與不潔淨食物」的名稱;以前,台灣民間牆壁上常貼,或農民曆封面底印有「食物相剋表」,根據民俗或人類學的研究,很多情況是出自各民族的古老文化或宗教觀念,不一定是食物本身不潔淨,或真的搭配有毒。
也許講的有點太遠了,還是回到本書所提的食物探討,這確實與自己的歷史文化有關。俗話說,吃遍天下山珍海味,還是「媽媽的味道」最好。歷代媽媽傳承煮法,養成我們的胃納慣性,因而區別了我(們)家與他(們)家的不同。文化、國家的定位,有時可從「御袋の味」開始。我舉八、九〇年代兩個自己的經歷,來稍作說明與延伸討論。
一是某次在香港,吃了幾天港式料理,新奇感已失,再食乏味;偶然看到街上一家潮州店,心想潮州與漳州文化系統相近,何妨試吃一下。果然,當天在香港異域,有找到類似家鄉味的感動。在無今日電視、電腦食譜教學的長期傳統社會中,同語系族群的胃袋,多少具有集合性味覺,所以有人用「川菜」、「浙菜」,或「粵菜」與「台灣菜」分類,不無道理。然而,隨著地理環境、食材之不同,以及時間發展,同語系族群的料理無可避免產生變異,甚至連名稱也有所不同。台灣北中南,雖統稱台灣菜,還是有明顯差別,就是這個原因。
另一例,是當時有位敵視台灣民主運動、本土文化與日本,卻小有名氣的台灣華語女作家,有次講到中外美食,她嫌法國炒飯米粒不佳,「不像我們中國,千年來都是QQ、香香」。聞此言,只有嘆息!讀者若看本書〈蓬萊米與在來米〉,便可知稍黏卻QQ的米飯,是「日據」時代引進的「蓬萊米」,不是中國千年乾鬆的在來米。同是「米」字,不同師傅。
我舉第二例,用意不在批評那位華語女作家,這不能怪她。百餘年來,台灣身處不正常國家的悲運,歷史教育與記憶殘缺歪扭,難免讓人變態自大。所以,我們得自我醫療,努力往堂堂正正國民邁步。
銘宗兄說本書副題是「台灣食物名小考」,又說小考另有一意思,指小考試。我倒認為小考是健康國民的自我診斷,讀者不妨飯前飯後自己小考一下「連台灣人也搞不懂的台灣食物名」,相信對自己周遭的族群與歷史文化,或台灣的越洋國際交流往事,會有健康,而不是巨癡腫瘤的現代國民知識。
推介寫到這裡,也該收筆了,不過本書很精彩,雖然主題多繞著食物名稱、原產地與發音等問題,我還是忍不住端出兩盤好好吃的其他問題以饗讀者:
(一)本書主題「蚵仔煎的身世」,我小時吃的蚵仔煎,可不是像現在糊糊的,是我記憶錯誤,還是台灣傳統食物也在變化?
(二)常聽人說台灣人以前不吃牛與狗肉,畢竟,民間信仰與觀念有「食了牛犬,地獄難免」。可是文獻上有提到「台俗七夕、中秋、重陽,俱祀魁星。是日,儒生有殺犬取其首以祀者」;孔廟、關帝廟,甚至是文昌帝君祀典,也用牛、羊、豕三牲的「太牢」。哇,台灣人也有宰牛、殺狗,用狗頭拜拜的高層文化。
不管他了,先把這本書買下,吃吃喝喝時討論它。
好好吃,理解自己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我常跟學生說,與其苦讀太多現代歷史學術論文,迷走其中,不如整裝輕鬆外出,儘可能島內島外行走,多吃、多喝、多看。
多看,當然是指實地旅行,體驗民情與探索各地怪異地名;多吃、多喝,不外乎品嚐青草茶、泡沫紅茶等國民飲料,甚至是最近二十幾年來台灣新研發的酒精類。酒,是談話水,適量飲酌,話匣子可開很久。書上難懂,或未記載的歷史精靈,說不定會在談話中現身,驚奇對話。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物,或食物名稱,永遠是歷史學的主題;饑荒、糧食生產地與產量,歷史...
作者序
多語言的台灣地名與食物名
如果說土地的名字隱含土地的身世,那麼食物的名字也承載了族群生活的歷史與文化,並呈現了跨國越洋的傳播與交流。
所以,我在今年初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先生合作出版探索台灣地名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之後,接著又寫了這本探索台灣食物名的新書。
台灣因歷史的因緣際會,帶來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除了表現在地名,也表現在食物名。現在以中文書寫的台灣地名,可能是原住民語音譯、歐洲語音譯、漢人的閩南語、客家語、明清官話,以及日本語的漢字。台灣食物名也一樣,甚至還有源自古漢語、東南亞語。
多年來,我是買菜、做菜的煮夫,好奇、好問的記者,也是關心台灣歷史、飲食文化的作者,本來就對很多台灣食物名字有所疑惑,例如以下的問題:
高麗菜:跟韓國有什麼關係?
冬粉:跟冬天有什麼關係?
蓮霧:跟蓮有什關係?霧是什麼意思?
柑仔蜜:為什麼番茄在南台灣叫柑仔蜜?既不像柑,也不甜啊!
山葵:為什麼中文辭典查不到山葵?
米酒:為什麼叫紅標米酒?為什麼台灣米酒不是釀造而用蒸餾?
雞捲:為什麼裡面沒有雞肉?
蚵仔煎:為什麼不叫煎蚵仔?
鳳梨:為什麼鳳梨台語的發音是「王梨」(ông-lâi)?
西瓜:台語的「西」,文讀音se,白讀音sai,為什麼只有用在西瓜時跟華語一樣念si?
對台灣食物名的問題,連台灣人也不求甚解。我曾耐心讀完一篇農業專家寫的「破布子」研究報告,結果通篇不提「破布」之名由來,大概作者自己不知道也查不到吧。
探索台灣食物名,除了翻閱台灣歷代文獻,也要把觸角伸向國際。
為什麼菲律賓人稱米粉為Bihon,發音跟台語一樣?
為什麼印尼人稱麵為Mee,發音跟台語一樣?印尼語的Kue就是台語的「粿」?
為什麼荷蘭菜Loempia(oe念u)、法國菜Lumpia,發音跟台語「潤餅」一樣?
為什麼芒果的台語「檨」(suāinn),發音接近越南語(Xoài)、柬埔寨高棉語(Svay)?
為什麼歐美國家稱番茄醬為Ketchup,發音接近台語鹽漬海產的「膎」(kê)汁?
另一方面,近年來台灣也有食物名向國際輸出,例如2009年台灣裔美國人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開了一家名叫BaoHaus的包子店,招牌菜Gua bao的名稱和做法就是台灣小吃「割包」(台語音kuah-pau)。
2011年在英國倫敦開店,已擴張歐洲、美國、中東的Bubbleology,專賣Bubble tea,就是源自台灣的「泡沬紅茶」。此外,美國人所說的Boba tea,就是台灣「珍珠奶茶」的暱稱「波霸奶茶」。
今天,探索台灣食物名由來,除了有台灣數位典藏、全球網際網路的幫助之外,我還有很多個人的優勢。我懂台灣閩南語,並有客家、原住民及世界各地的親友可以詢問。我還兼任英語、華語導遊,有機會與各國旅客交談。如果涉及台灣歷史的問題,翁佳音先生是我最好的顧問。
我也常把寫好的文章,放到臉書上分享,有些臉友就會提供意見、參與討論,讓我的論述更加周詳。
最特別的,我因工作關係常接觸停靠基隆港麗星郵輪的南亞、東南亞船員,有些問題可以當面向他們詢問和求證。我曾詢問幾位菲律賓籍廚師,找到柑仔蜜、虱目魚最可能的語源。甚至,我還找到中國古文獻對菠菜起源說法的錯誤。
有關菠菜台語「菠薐」(pue-lîng)的語源,中國古文獻說:「蔬品有頗陵者,昔人自頗陵國將其子來,因以為名,今俗乃從艸而為菠薐。」由於文中提到「頗陵國」,所以有人去研究、比對當年中亞、西亞的國家,卻找不到這個國家。結果,我詢問麗星郵船一位尼泊爾籍船員,找到了答案,原來「頗陵國」不是國名,而是源自尼泊爾語菠菜的發音Palungo。
探索台灣食物名由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找到長期以來無人解釋的答案,更正習以為常的錯字,同時也介紹了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
當然,還有不少我找不到由來的台灣食物名。台灣是海島,海產豐富,但有很多海產的名字,學名很難記,俗名卻搞不懂,例如台灣人常吃的「土魠」、「午仔」、「嘉臘」、「花飛」、「四破」、「花枝」等等。
我也要強調,本書對很多台灣食物名由來提出正確或最可能的答案,但也不敢完全論定,而是希望可以打開討論風氣,因為研究台灣食物名可以了解台灣的飲食文化,以及台灣與世界的關係,讓大家更加愛惜自己安身立命所在的美麗之島。
自2013年以來,我由貓頭鷹出版了四本書:《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希望讓讀書輕鬆、有趣了解台灣的歷史和文化。我會繼續書寫台灣,也期待更多人認識台灣進而關懷台灣。
最後,我要感謝對這本書有所貢獻的臉友,包括已故台灣研究者陳政三,台語文研究者葉程允、蕭平治、潘科元、李恒德、林金城、林文信、許嘉勇、杜建坊,以及客家朋友鄭空空、阿美族朋友Isak Afo等人。此外,政治大學越南語專任講師、越南裔的陳凰鳳(Tran Thi Hoang Phuong),也幾次當面回答我的詢問。
多語言的台灣地名與食物名
如果說土地的名字隱含土地的身世,那麼食物的名字也承載了族群生活的歷史與文化,並呈現了跨國越洋的傳播與交流。
所以,我在今年初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先生合作出版探索台灣地名的《大灣大員福爾摩沙》之後,接著又寫了這本探索台灣食物名的新書。
台灣因歷史的因緣際會,帶來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除了表現在地名,也表現在食物名。現在以中文書寫的台灣地名,可能是原住民語音譯、歐洲語音譯、漢人的閩南語、客家語、明清官話,以及日本語的漢字。台灣食物名也一樣,甚至還有源自古漢語...
目錄
■食物的語源考查
台灣食物的歐美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東南亞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日本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古漢語
台灣食物的原住民語
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共同的漳泉語食物名
台灣食物成為日語、英語的外來語
閩南語語彙成為英語食物名稱:Ketchup
以華語音譯的台語名稱:奶雞、寒吉、算桃
■美食的前世今生
庶民美食:滷肉飯、牛肉麵
蚵仔煎的作法與文法
四神湯與九尾雞
鼎邊趖與紅燒鰻焿
「歲寒三友」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
從番薑仔到麻辣鍋
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
魚丸與肉圓
粿與糕如何區分?
粉絲與冬粉
米粉與米篩目
湯圓與元宵
開脾整腸的破布子
烤方為什麼不是用烤的?
鴨賞是以鴨犒賞?
泡麵小史
台灣美食全球化代表: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
沙士與汽水
蓬萊米、在來米的故事
考番薯
台菜料理最佳配角之紅標米酒
豆科舶來品:敏豆、菜豆、荷蘭豆
長年菜,南北有別
韭菜久菜
竹筍與竹
白蘿蔔與紅蘿蔔
芥菜的孩子――酸菜、覆菜、梅乾菜
「大陸妹」菜名是歧視用語
冬菜本名是東菜
台灣助選蔬果:鳳梨、蘿蔔、蒜頭(大蒜)
柳丁還是柳橙?
西瓜的台語讀音
鳳梨與王梨
烏仙草與黃愛玉
凍頂烏龍茶
火鍋燒烤界代表:松阪豬與霜降牛
海中老虎的食物鏈:飛魚與鬼頭刀
台灣黑金始祖:烏魚子
白腹仔假土魠?
虱目魚是什麼魚?
台灣人也搞不懂的臺灣海產俗名
■飲食習慣與文化
辦桌與總舖師
潛力美食菜系:素食與蔬食
台灣的麵食文化:切仔麵、擔仔麵、外省麵
便當與飯包
台灣傳統過年食物的吉祥涵義
台灣食物俗語
■食物的語源考查
台灣食物的歐美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東南亞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日本外來語
台灣食物的古漢語
台灣食物的原住民語
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共同的漳泉語食物名
台灣食物成為日語、英語的外來語
閩南語語彙成為英語食物名稱:Ketchup
以華語音譯的台語名稱:奶雞、寒吉、算桃
■美食的前世今生
庶民美食:滷肉飯、牛肉麵
蚵仔煎的作法與文法
四神湯與九尾雞
鼎邊趖與紅燒鰻焿
「歲寒三友」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
從番薑仔到麻辣鍋
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
魚丸與肉圓
粿與糕如何區分?
粉絲與冬粉
米粉與米...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