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孩子一起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看電影,而且是很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李偉文
如果孩子問你下面這些問題,你該怎麼回答呢?
當老師做錯事情的時候,我應該勇敢的站出來說話嗎?還是裝作不知道?
什麼是友情?愛和占有有什麼不一樣呢?
為什麼現在的十六、七歲不適合結婚懷孕?古代卻往往在十五、六歲就結婚?
孩子在成長歲月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們對生命有許多困惑和不解,但這些問題大多都無法有標準答案。於是,李偉文選擇了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從別人的人生故事中尋找答案。他從孩子小學四年級起就開始陪孩子一起看電影,每星期至少三部電影。一直到現在孩子已經國三了,仍然持續著。
每一次一起看電影的經驗,都是親子之間親密的交流。電影之後的討論,更開啓親子之間的對話。電影裡的那些生命片段,滋養豐富了孩子的世界,讓他們在面對自己的生命課題時,更有勇氣、也更樂觀。
作者簡介:
李偉文
身為牙醫師,他將自己的診所,設計為有四五千本藏書的圖書室,成為社區圖書館;採約診制,讓自己能自由安排行程,儘管演講、開會、寫作和戶外活動邀約不斷,仍能兼顧生存與生活。現在身為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曾經是個有許多身分稱號的人:童軍團團長、荒野理事長、公共電視董事、公共藝術委員、國家永續會委員、教育部環保小組顧問…但都比不上以下這個頭銜來得重要:他是AB寶的爸爸,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爸爸。
談起種種「不合時宜」的怪習慣,李偉文自有一套「哲學」:「不戴表,可以讓自己不去煩惱過去,也不去擔心未來。不用行事曆,可以讓自已隨時都覺得自己很悠閒。」只要每天能有三、四小時的獨處看書時間,李偉文就可以不在乎白日的一切繁忙。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台大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孫效智
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 陳立言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游惠貞
建國中學校長 蔡炳坤
北一女中校長 張碧娟
名人推薦:台大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孫效智
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 陳立言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游惠貞
建國中學校長 蔡炳坤
北一女中校長 張碧娟
作者序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這些年針對學生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甚至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我想是來自於家長們面對「世界是平的」所產生的焦慮,所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贏過別人,可是或許我們忘了孩子這麼「辛苦」,未來有沒有競爭力我們不知道,但是卻可能喪失了他們的生命力。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而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生命教育在這個這麼容易沮喪的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
但是,什麼是生命教育?
若以可以操作與界定的內容來說,有人區分為探索「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彼此之間最恰當的關係。另外台大哲學系孫效智教授提出生命教育的三大內涵(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抉擇,人格統理與靈性發展)可以用「人生三問」來呈現生命根本的課題,亦即「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人又如何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
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條列些「標準答案」或「生命典範」為教材,但是單憑這些知識層面的認知,其實不太能夠內化為正確的人生觀或價值觀,因為這些生命的態度通常要在生命的「真實情境」裡去體驗。這也是生命教育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很難幫孩子設計或引領他們參與許多「情境」來讓他們去體驗,因為成本太高,我們的時間與資源都有限。
退而求其次,看電影,而且是很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
而且看電影的成本很低,不管家長或老師,只要挑選到適當的影片,然後把燈關掉,用大銀幕全家人很專注地一起看,看完再輕鬆自在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想,許多我們想傳遞的觀念,無形中就可以非常有效地變成孩子的體驗。
後面介紹三十部精彩的好電影,大家可以利用周末假日或寒假,陪伴孩子共渡溫馨的美好時光。
給父母師長的悄悄話
記得前些年公共電視舉辦兒童影展前,先幫學校老師辦幾場研習會,由我協助導讀這些影片,記得分享討論時,有一位高中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她碰到一位多年前教過的學生,那位已經是大人的學生跟她說,她的學生時代唯一的記憶就是老師某一次在課堂上放映影片與討論的場景。
好的影片的確會有這種感動的力量,如果加上啟迪人心的討論,也許真的就能影響學生一輩子。
(一) 為什麼是看電影?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大概是父母可以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是從孩子上小學以後,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刻,對於大部份的家庭大概都不太容易維持了。
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課業壓力逐漸加大之下,我發現親子之間在日常家居生活的互動也愈來愈貧乏,除了詢問「功課作完了沒?考試考得好不好?」之外,也許只剩下「吃飽了嗎?衣服多穿一點?早一點睡!」這種聊勝於無的對話。
如何找到共同的話題?如何增加親子互動的品質?如何在家「一起」專注地共同做一件事情?如何透過很自然地情況下,家長可以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人生觀與孩子分享?
家長如何在不經意的自然流露中知道孩子內心的盼望、惶恐或憂慮?
經過長期的思索,我發現透過特別挑選的影片,在家裏與孩子一起觀賞,是可以達到以上效果最自然、最沒有壓力的方法。
尤其現在好的電影非常多,簡直可以用「閱讀電影」這樣來形容看好的電影像看一本好書一樣,尤其對於即使不喜歡看書的孩子,應該也不會排斥看電影。特別是透過影像獨特的力量,可以使小朋友很容易將情感投射其中,若是利用影片內容再加以延伸閱讀與學習,很容易培養出孩子主動探索的習慣。
(二) 如何看電影?
挑選適合的影片,佈置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觀賞環境是最基本的條件,假如看完之後,家長可以率先,以自然而不說教的方式,感性地先分享自己與電影相關的經驗,然後耐心地(亦即不要「逼迫」孩子發表心得或寫紀錄單)等待,讓孩子分享他的感想(為什麼要耐心的原因是雖然孩子感受能力很強,但是往往表達能力不足)。
除了分享經驗與感觸之外,家長若能趁機帶一點背景知識或延伸的關懷,想信更能擴大孩子的視野(孩子也會覺得:原來我的爸媽還不賴嘛!),或者能丟一些問題與孩子一起思索,那麼看電影真的就比在課堂上的課程來得收獲大了!
(三) 團體電影討論會的進行方式
當二年前我想寫這本書時,就曾試著導讀過將近二十場親子電影讀書會,每一場參加成員的背景都不一樣,因為我想了解對於不同年齡,住在不同區域或不同經濟條件或不同知識準備的孩子,觀察這些南轅北轍的孩子在電影討論會中的表現。結果都令人非常滿意,也使我更加確信影像的影響是沒有門檻的,與文字書本的閱讀必須有基礎的準備很不一樣。
以下是我在討論會的進行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為了讓參與的孩子更能主動甚至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感想與分享意見,我採用以下流程:
看完電影後,我稍為說明一下(約10分鐘左右),然後先丟出二到三個問題(其中至少要有一個是開放性的問題),然後將孩子分成三組,每組二至四人(因此參加的孩子以六至十二人為限),要每一組孩子先討論,提出問題,事先也說明各組來比賽,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有獎品,這可以激勵他們動腦筋思考。因為我們的孩子長愈大,愈失去提問的勇氣,也沒有能力提出好的問題,因此必須用團隊競實的壓力逼孩子練習。家長另外成一組。小組時間不要太長,大約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然後全部孩子集合由我主持,以小組方式發表討論結果,同時視情況輔以小組為單位搶答計積分的方式鼓勵大家發言。
參與的家長除了在一旁觀察,透過孩子在團體中的表現瞭解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之外,也可以協助回答問題或管理秩序,以及幫忙紀錄有趣及精彩的問答。
(四) 要去那裏買電影?
很多家長常會問我:「你介紹的這些電影要到那裏去買?」我想,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大概都是像我一樣,不太習慣在網路世界裏漫遊的人吧!
若真的要像我們以往一樣,買到正版DVD典藏下來,就跟買書一樣,可以向大型連鎖書店有賣影音產品的店詢問,相信他們都很樂於幫忙訂貨,網路上的搜尋購買其實也相當方便。
至於我除了定期會逛書店購買之外,有時候真的太忙,實在沒有時間去等待與尋找時,也得感謝幾位朋友的交流與支援,這包括了荒野老伙伴陳楊文,以及同在湯城辦公園區上班的親戚童瑞林,還有到診所看診認識的王藝君。
好的影片真的是非常多,限於篇幅,許多已寫好的稿子只能割愛,這次把影片訴求的主題比較集中在小學中高年級以上到青春期中學生所關注的領域,而且一部影片中可以討論的議題也很多,真要仔細探討,一部片子寫個一萬字二萬字都沒有問題,也因為限於篇幅與閱讀的流暢性,僅能就與孩子實際對談中,摘錄出與生命教育比較有關連的部份。
真的,好電影很多,但是市面上電影更多,如何在茫茫影片之海中撈取沙金與孩子共渡非常有限的家庭時光,這本書是我初步的努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李偉文 2010.10.28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這些年針對學生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甚至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我想是來自於家長們面對「世界是平的」所產生的焦慮,所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贏過別人,可是或許我們忘了孩子這麼「辛苦」,未來有沒有競爭力我們不知道,但是卻可能喪失了他們的生命力。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而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生命教育在這個這麼容易沮喪的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
但是,什麼是生命教育?
若以可以操作與界定的內容來說,有人區分為探索「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
目錄
一、人與自己(共14部電影,12篇文章)
* 鴻孕當頭
* 單車上路(練習曲)
* 當幸福來敲門
* 自虐之詩
* 不思議幸福列車
* 口白人生
* 刺蝟的優雅
* 鯨騎士
*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 與狼共舞
* 扶桑花女孩
* 深夜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點燃生命之海
* 潛水鐘與蝴蝶
二、人與他人(共17部電影,12篇文章)
* 澳大利亞
* 狐狸與我
* 楚門的世界
* 小氣財神
* 唐山大地震
* 酷馬
* 聽說
* 阿輝的女兒
* 我們這一班
* 心靈捕手
* 投名狀
* 墨攻
* 送信到哥本哈根
* 春風化雨
* 雷夫老師的莎士比亞課
* 請投我一票
* 送行者
三、人與環境(共14部電影,12篇文章)
* 最後的獵人
* 瓦力
* 福爾摩莎的指環
* 沿江而上
* 天才小釣手
* 基因狂想曲
* 不願面對的真相
* 明天過後
* 正負2度C
* 帶水雲
* 魚線的盡頭
* 無米樂
* 美味代價
* 看河
四、AB寶的音樂電影筆記(共7部電影)
* 和你在一起
* 屋頂上的提琴手
* 交響情人夢
* 真善美
* 月光提琴手
* 走出寂靜
* 想飛的鋼琴少年
一、人與自己(共14部電影,12篇文章)
* 鴻孕當頭
* 單車上路(練習曲)
* 當幸福來敲門
* 自虐之詩
* 不思議幸福列車
* 口白人生
* 刺蝟的優雅
* 鯨騎士
*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 與狼共舞
* 扶桑花女孩
* 深夜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點燃生命之海
* 潛水鐘與蝴蝶
二、人與他人(共17部電影,12篇文章)
* 澳大利亞
* 狐狸與我
* 楚門的世界
* 小氣財神
* 唐山大地震
* 酷馬
* 聽說
* 阿輝的女兒
* 我們這一班
* 心靈捕手
* 投名狀
* 墨攻
* 送信到哥本哈根
* 春風化雨
* 雷夫老師的莎士比亞課
* 請投我...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