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靈魂深處的真實感受
擺脫頭腦控制,走出情緒慣性,修復身心傷害
回到你原來的樣子,接近真正的愛與自由
「現在開始,跟你的身體在一起,跟你的情緒在一起,跟你自己在一起。」
我們看過這麼多開悟大師的經典,接觸過一個又一個老師,可是煩惱現前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還是在原地?
當我們有一些傷害之後,我們的傷害就是我們的世界,拚命在傷害裡面複寫生命的劇本,不知道如何去看、去注意靈魂深處的感受。釋放就是讓我們面對這些傷害,學習如何覺知、清理,真正瞭解自己內在的受苦模式,療癒心裡的傷痕,修復身體的病痛。
釋放不是要得到什麼,成就什麼,達到什麼,而是讓阻礙我們體驗愛的能量剝落,回到我們原來的樣子,看見自己內在的愛。
◆讓痛苦隨能量流動
為什麼釋放的力量會這麼大?因為我們的痛苦就是從念頭製造出來的,試圖擺脫它就是一組念頭在對抗另外一組念頭,就會製造衝突,會沒完沒了。可是當你在注意你的痛苦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跑到注意來了,原來的對抗跟衝突就會停下來了,當我們的頭腦不再去干涉、不再去想要對抗痛苦的時候,那個能量自然就會流動了。
◆轉化傷痛即是轉化命運
釋放可以用在身心各方面,特別是心理上的傷害、創傷。當我們在傷害裡面,就是不斷地在製造受傷的迴圈,轉不出來,只有學會怎麼去清理這些傷害,才有辦法去跳脫。釋放就是鬆開你的傷害,改變你的命運,改變你的世界,釋放有這樣的一個力量,讓你了結你的傷害,然後跳脫傷害的迴圈。
◆喚醒內心潛藏的修復能力
現在太多人都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當你不哭的時候,當你很理性的時候,這些能量都是凍結的,都是卡住的。不能哭的人,能量很可能凍結到心都死掉了,心死掉的人很痛苦,他身旁的人一定也不會快樂,因為他會變成一個無感的人:感覺不到痛苦的時候,其實也感受不到快樂。所以要練習跟自己的痛苦在一起。當你讓痛苦流動,平靜與快樂就在旁邊。
作者簡介:
劉素珍
1963生。二十幾歲時,曾被數家醫院同時診斷出罹患來日不多的絶症,絕望的瞬間醒悟自我意念的運作,身心脫落,卸下自我的牢籠,生出極大能量與安定。2004開始研習氣功,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有感於現代人要過有品質的生活必須兼顧身體、關係與靈性,於是在2008開始把靜心的精神融入氣功,教導動作中的覺知,並帶領家族能量的療癒(家族系統排列)至今。
有人覺得她的教導很像克理希那穆提,某些法師及學佛者覺得更像大圓滿,接觸過家族排列者則說她的排列就像海寧格。
文字整理│李宗燁
1965生。台大心研所碩士,曾任大學講師、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員、觀音線協會志工督導、北市社會局合作輔導員、任林文教基金會團體帶領。著有《走出乖小孩的受苦迷宮》、《生命史學》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覺察推薦
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林俊亮(泰美親子圖書館/泰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洪啟嵩(國際禪學大師)
陳質采(前桃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兒青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許德謙(香港精神分析學會會長/靈修導師/牧靈輔導博士)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張黛眉(資深臨床心理師)
「老師對情緒的本質有十分深入透澈的領悟,教導的同在與釋放的方法,是一個可以自己協助自己讓當下甚或過往情緒能量流動的方法。對於真心想要自我成長的人,這本書是不二的選擇。」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和這些深層的傷痛同在,讓深層的障礙有空間演繹它的本身,不再卡死。當情感開始流動改變,此時深層的信念,譬如在傷痛情結制約下對事物情境的「認定」及反射式的反應模式,也浮現而清晰了。」林俊亮(泰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從情緒的負擔、沉重的業力、身體的障礙中解脫出來的終極方法。我們常說「當下」、「覺察」、「覺知」,但是實際上如何活在當下,如何培養覺知,卻是很少有書解釋得非常清楚的,這本書就是老師多年探索、研究、體會的精華分享。」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名人推薦:覺察推薦
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林俊亮(泰美親子圖書館/泰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洪啟嵩(國際禪學大師)
陳質采(前桃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兒青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許德謙(香港精神分析學會會長/靈修導師/牧靈輔導博士)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張黛眉(資深臨床心理師)
「老師對情緒的本質有十分深入透澈的領悟,教導的同在與釋放的方法,是一個可以自己協助自己讓當下甚或過往情緒能量流動的方法。對於真心想要自我成長的人,這本書是不二的選擇。」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和這些深層...
章節試閱
釋放的原理
為什麼釋放的力量會這麼大?首先就是我們講的話本身就有能量,在講釋放句的時候,它會帶動我們過不去的、糾結的能量。例如說:「釋放悲傷的能量」,當這樣講的時候它就是一股能量,所以這個能量會帶動我們原先卡住的能量。其次就是素珍老師在《愛,就在你心中》書上的一段話,也是釋放的原理:「當我們陷在痛苦的時候,那個心智是處在什麼狀態?」就是我們難過不愉快的時候,我們的出發點就是不要這個痛苦,所以我們在念頭裡面,我們的習慣就是我想要擺脫我的悲傷、生氣、哀傷等等,這時候,這個試圖要擺脫難過的態度,就會製造更多的衝突。
所以當你開始在注意它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跑到注意來了;當你想要擺脫不愉快的時候,你就是在跟你的痛苦對抗。因為我們的痛苦就是從念頭製造出來的,試圖擺脫它就是一組念頭在對抗另外一組念頭,就會製造衝突,會沒完沒了。「可是當你在注意你的痛苦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跑到注意來了,原來的對抗跟衝突就會停下來了,你在注意的那一刻痛苦就開始轉變了」,這個就是關鍵的地方。
當我們在釋放的時候,釋放句講完了之後,我們就放鬆下來、安靜下來,然後去觀察跟注意身體、心理、能量的變化,這時候我們就是處在一個注意的狀態,沒有想要怎樣、也沒有不要怎樣,這就是一個止的狀態。當我們這樣安靜的時候,我們原先不動的能量、卡住的能量、凍結的能量就開始流動了,所以這個就是釋放的原理。當我們的頭腦不再去干涉、不再去想要對抗痛苦的時候,那個能量自然就會流動了。這個就是為什麼釋放的力量會這麼大,因為我們不再用過去的習性在對抗。
釋放心理傷害
釋放可以用在身心各方面,特別是可以釋放心理上的傷害、創傷,這一些心理上的傷害、生離死別、被羞辱、被鄙視,這些受傷的感覺是我們一直都過不去的,或者是我們一直是在裡面打轉的地方。什麼是心理上的傷害?比如說:小時候也許媽媽跟我說:「你再不乖我就把你送到孤兒院」,這個小孩就會覺得有一種好像會被遺棄的感覺,然後他可能就會開始解讀媽媽不愛我,我是不重要的,這些感覺不會自動不見,反而會滾雪球。
當媽媽這樣講的時候,小孩心裡面有委屈、有難過、覺得很受傷,這些委屈跟受傷的感覺他並沒有講出來,也不會自行消失,所以它就是一股未遂情緒,一個沒有了結的能量,這些沒有了結的狀態,它自然會有一股力量想要去讓它了結。當我受傷以後,我就會不要讓自己再有這樣的傷害,我們的念頭、頭腦就是想要去擺脫那個受傷的感覺。當我覺得會被遺棄時,我就努力想要不被遺棄;當我覺得有不被愛的感覺時,我頭腦的反應就是想要擺脫這個痛苦。所以終其一生就會在要努力成為重要的跟怕被遺棄這裡打轉。
轉化傷痛即是轉化命運
換句話說,當我們有一些傷害之後,我們的傷害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就會從傷害裡面製造生命的劇本,所以你受的傷害就是你的世界,你覺得被遺棄了,那你就會從被遺棄裡面製造出很多不要被遺棄的劇本,或者努力想要被需要,努力證明自己重要的劇本。
簡單的說,你的傷害就是你的世界,釋放就是鬆開你的傷害,改變你的命運,改變你的世界,釋放有這樣的一個力量,讓你了結你的傷害,然後跳脫傷害的迴圈。當我們在傷害裡面,就是一直不斷地在製造受傷的迴圈,轉不出來,只有我們學會怎麼去清理這些傷害,我們才有辦法去跳脫這些迴圈。
清理讓原諒自然發生
如果用英文來說這個傷害就是一種凍結(Frozen)的能量,當我們在釋放的時候,就是讓這個傷害流動(Flow),當傷害流動以後,自然而然接納不請自來,自然而然就是原諒(Forgive)了。我們經常說要原諒,事實上,如果是口頭上、念頭上的原諒,它只會更衝突。如果原諒只是說服自己: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很難過,所以他才會對我講這種話。這樣的念頭的原諒,只是會更衝突。
可是當你是讓傷害的能量流動跟了結的時候,原諒是自己發生的,那才是真正的原諒,傷痛了結之後,你就不會再從過去的傷害裡面做反應,你就是自由(Free)了。從凍結能量的角度來說,釋放就是鬆開我們糾結過不去的能量、讓它了結,然後我們才有辦法從當下來做反應,看到眼前的美好與更多的可能性,反之,傷害都是過去的!所以如果從傷害做反應,就是從過去做反應。
釋放的原理
為什麼釋放的力量會這麼大?首先就是我們講的話本身就有能量,在講釋放句的時候,它會帶動我們過不去的、糾結的能量。例如說:「釋放悲傷的能量」,當這樣講的時候它就是一股能量,所以這個能量會帶動我們原先卡住的能量。其次就是素珍老師在《愛,就在你心中》書上的一段話,也是釋放的原理:「當我們陷在痛苦的時候,那個心智是處在什麼狀態?」就是我們難過不愉快的時候,我們的出發點就是不要這個痛苦,所以我們在念頭裡面,我們的習慣就是我想要擺脫我的悲傷、生氣、哀傷等等,這時候,這個試圖要擺脫難過的態度,就會製...
推薦序
◎想要自我成長的不二選擇──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曾經我是個十分容易疲累的人,每天像拖著身體在過生活,事實上身體不無大礙,就是疲憊不堪。上完素珍老師靜心班的第一堂課,回去的每天清晨就會醒來,醒時注意力自然落在心窩處,感覺那裏有一顆微微灼熱像網球一般大的鐵球,我試著與它同在並釋放,約莫兩個星期這顆鐵球化開了,同時噴出了大量的被壓抑的情緒,而那疲憊感也隨之消逝了,第一次體驗到壓抑情緒需要耗費這麼大的體力。
近年來關於處理情緒的方法或書籍十分盛行,也大多強調要接納與面對情緒,但若要處理過往經驗累積的情緒,則多半仰賴專業的協助,素珍老師對情緒的本質有個人十分深入透徹的領悟,教導的同在與釋放的方法,是一個可以自己協助自己讓當下甚或過往情緒能量流動的方法,我深信對於真心想要自我成長的人,這本書是不二的選擇。
◎當痛苦不再名為痛苦──林俊亮/泰美親子圖書館,泰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我從小就對靈性、宗教,充滿了高度的興趣!四十年下來幾近專業的在尋覓!歷經了許多宗教、派別的學習修煉。雖然也有很多美好的體驗及了解,但是自己知道那深刻的不安、苦迫的模式,依然沒有什麼根本的改變!
因為要陪大女兒而參加了素珍老師的釋放課程!當時內心相當批判:這是什麼跟什麼啊!但是我的直覺和觀察,覺得老師是真的走過來的人,除了老師完全不用任何概念、理論來教學及回答問題外,那種真實的生命體驗,是如此的清晰細膩而且感人肺腑!因此我漸漸的願意虛心敞開的學習。剛學習釋放半年多,雖然有老師的指導,可是實際上仍是以前的慣性模式,急切想要解決這些內在的傷痛與苦迫!
基本上就是想利用釋放這個方法,來去除內在的苦迫,雖有效果,但充其量只是發洩而已!經過幾次的家族能量,鬆動了家族卡住的能量,以及在靜心班老師的帶領,慢慢地有了空間及能量,和這些深層的傷痛同在!讓深層的障礙有空間演譯它的本身,不再卡死!當情感開始流動改變,此時深層的信念,譬如在傷痛情結制約下對事物情境的「認定」及反射式的反應模式,也浮現而清晰了!
看到了自己多年來那麼強烈的追求解脫、開悟⋯⋯的驅迫力因何而生及運作模式。不斷深入地釋放同在,深層的情結浮現,讓他展現他自己的真實。漸漸的有一種廣大的空間感萌生了,伴隨著一種深深地「篤定」(yes it is)!這讓我整個人輕鬆了下來!而且作為一個佛法的求道者,我最高興的是以往的學習,例如五蘊、緣生無常、無我⋯⋯從此不再只是概念,而是生命分分秒秒中身心的現實,這樣的看見同時也是巨大的療癒能量!
雖然更核心的障礙浮現的時,身心還是會痛苦糾結,但是那種篤定、清明⋯⋯告别了以往的掙扎、憤怒、自我否定、挫敗⋯⋯而有一種歡迎、深深的感恩,在痛苦中湧現,此時痛苦已經不名為痛苦了!有時候會想!自己何其幸運!走過四十年的尋尋覓覓,在此白髮蒼蒼的年紀,能夠碰到如此的善知識,不僅走出了傷痛模式的漩渦,也穿透了千年歷史文明煙塵,體驗了我深慕的佛陀本懷!
同時也融會了此生所遇眾師長的諄諄教誨!
謝謝老師!
◎學會與自己的痛苦同在──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這真的是一本實修的好書,而且淺顯易懂。
以前研究道家的時候,看到有人介紹「實修經典」就特別高興,拿到書以後打開一看,完全不懂。實修,顧名思義,就是告訴你實際可以操作、修煉的方法是什麼,但是要配合現代人能夠聽得懂的語言,並且給出具體可行的步驟,這就是非常難得的。
為什麼我這麼重視「實修」這兩個字?因為在靈性成長中,太多人都是知道做不到,卡在滿頭滿腦的知識當中,卻無能為力的看著自己的生活、關係、情緒、身體一團糟(說的也是我自己過去的經歷吧!)所以,我知道,實際在生活當中去活出來各種道理,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情緒處理這一塊,常常是很多人卡住的關鍵點。
我很幸運認識素珍老師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我自己的變化非常大,現在生命的基調基本就是滿足而愉悅。素珍老師就是一位身體力行所有理論的老師,她所說的每一句話,教導的每一種方法,都是自己一步一腳印走過來、試驗過的。從一名家人相繼死亡、婚姻失敗、絕症纏身、性命來日不多的悲慘怨婦,到瀟灑自在、心無掛礙、隨緣安住的身心靈導師,她的經歷是非常神奇的,也讓人由衷的欽佩讚嘆。
這本書是她教學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一步一步的詳細解說、演示一套可以讓我們從情緒的負擔、沉重的業力、身體的障礙中解脫出來的終極方法。我們常說「當下」、「覺察」、「覺知」,但是實際上如何活在當下,如何培養覺知,卻是很少有書解釋得非常清楚的,這本釋放之書,基本上就是老師多年探索、研究、體會的精華分享。
素珍老師自己因為生命的重大打擊而達到了四大皆空的狀態,長期處在平靜安寧的空無喜悅之中。回頭看到眾生還在紅塵俗世的苦海中呐喊、哭泣,於心不忍,所以她出來帶領學生,大家一起研究離苦得樂之道,最終是眾樂樂的局面——每次看到老師和她的學生在一起都是非常的喜悅和歡樂。
素珍老師的修為展現在她強大而穩定的氣場裏面,和她接觸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本書集結了她的諄諄教誨,清楚明白的揭示了擺脫頭腦控制、走出情緒慣性的諸多方法,我試了以後也覺得非常神奇有效,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更多的人重視、發揚光大,借由實際可以操作的簡單步驟,讓我們學會與自己的痛苦同在,繼而能安住在痛苦消失之後的空無當中。
◎想要自我成長的不二選擇──呂俐安/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
曾經我是個十分容易疲累的人,每天像拖著身體在過生活,事實上身體不無大礙,就是疲憊不堪。上完素珍老師靜心班的第一堂課,回去的每天清晨就會醒來,醒時注意力自然落在心窩處,感覺那裏有一顆微微灼熱像網球一般大的鐵球,我試著與它同在並釋放,約莫兩個星期這顆鐵球化開了,同時噴出了大量的被壓抑的情緒,而那疲憊感也隨之消逝了,第一次體驗到壓抑情緒需要耗費這麼大的體力。
近年來關於處理情緒的方法或書籍十分盛行,也大多強調要接納與面對情緒,但若要處理過往經驗累積...
目錄
PART0釋放的原理與特色
․釋放的原理
․釋放心理傷害
․轉化傷痛即是轉化命運
․清理讓原諒自然發生
․注意跟集中精神的差別
․釋放的過程會發現深層的信念、記憶
․發洩情緒與釋放的不同
․影響釋放效果的因素
PART1真正的幸福在你心中──釋放就是愛
01我做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
02先學會瞭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對方
03幸福是心中的愛出現
PART2最瞭解你的人是自己──釋放的緣起
01釋放,從省視自己的內心開始
․這一生,為什麼想的都是別人?
․不要活在與生命無關的事物中
․執念之死,帶來重生
․同在的態度帶出力量
02釋放,進入意識深層的受苦模式
․跨越自我障礙,不重複相同的苦
․啟動內在本自具足的機制
03釋放,看見靈魂深處的真實感受
․在關係中學習,解開人際糾結
․學會感謝,就能充滿力量
04釋放,過著快樂自由的簡單生活
PART3面對,覺知,清理──釋放的基本觀念
01今天開始,不要「往好的地方想」
․正向思考:停留在意識表層
․轉念:否定與壓抑情緒
․放下念頭,接近真實的自己
․靜心:讓障礙如實呈現
․清理:帶著覺知,不累積
․釋放:探究表象之下的真義
02由外而內,讓障礙隨能量流動
․什麼是釋放句?
․釋放有哪些步驟?
․釋放要從障礙的表層開始
․釋放就是跟自己連結
․釋放曾經受過的傷害
․能量怎麼進來,就怎麼出去
03痛苦的人是誰?悲傷的人是誰?
․進入釋放的四個層面
․釋放與探究交互運用
․沒有去苦的動機,才有同在
․停止與直看,全神貫注
․面對是「現在」,障礙是「過去」
․認清障礙就是愛
04可以跟動作同在,就能跟痛苦同在
․漫步靜心
․不處在頭腦狀態的「聽」
․既不逃避也不陷入
․坐看雲起時
PART4你可以不努力──日常生活中的釋放
․釋放練習的準備
․跟身體連結的練習
․聽的練習
01認識努力
․為了被認同而努力/因為內疚而努力/為了雪恥而努力/為了擺脫卑微而努力/努力助人/為了證悟而努力
․釋放努力的練習
02認識憤怒
․憤怒有多種面貌/憤怒為什麼一直延續/心安定的重要/看著自己的「不允許」/瞭解與流動/憤怒底下是傷痛/看見憤怒背後的真相
․釋放憤怒的練習
03認識期望
․我對你沒什麼要求/反觀期望的源頭
․釋放期望的練習
04認識愧疚
․注意愧疚的運作/淌血的愛/贖再多罪,也不會被感激/愧疚是為了想得到
․愧疚的釋放練習
05認識認同
․尋求被認同是一種自我保護/注意認同如何運作二元對立的頭腦模式/認同從來不曾發生
․釋放認同的練習
06認識失去
從洞悉擁有來認識失去/覺知,跳脫受苦的循環/失去的痛苦在於?/「失去」到底是什麼?/放下的那一刻即是永恆
․釋放失去的練習
․釋放離別的練習
07認識恐懼
․注意製造痛苦的人/憤怒只是表層的情緒/我要成功,我要開悟/「不成功就憤怒」的模式/成功是為了被認同/我害怕失敗,我不能失敗
․釋放恐懼的練習
․釋放寂寞的練習
PART0釋放的原理與特色
․釋放的原理
․釋放心理傷害
․轉化傷痛即是轉化命運
․清理讓原諒自然發生
․注意跟集中精神的差別
․釋放的過程會發現深層的信念、記憶
․發洩情緒與釋放的不同
․影響釋放效果的因素
PART1真正的幸福在你心中──釋放就是愛
01我做了這麼多,你為什麼不愛我?
02先學會瞭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對方
03幸福是心中的愛出現
PART2最瞭解你的人是自己──釋放的緣起
01釋放,從省視自己的內心開始
․這一生,為什麼想的都是別人?
․不要活在與生命無關的事物中
․執念之死,帶來重生
․同在的態度帶出力量
02釋...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