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聖 中醫師。畢業於建國中學、臺中中國醫藥大學。曾任職於長庚醫院中醫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行醫十六年,在門診曾遇許多癌症患者求診,自己亦有親友罹癌,因而毅然踏上中醫癌症治療這條艱困專業之路。有感於一般民眾與西醫腫瘤專科對中醫不了解所產生的不信任,決心用科學解開中醫之謎,將中醫治則轉譯為現代醫學能理解的語言,當中西雙方能夠彼此溝通,才有機會互相合作、共治癌症。現任京禾中醫診所癌症特診主治醫師、歐恩特轉譯生醫執行長。 經歷 長庚醫院中醫部總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 中西整合醫學會癌症研討會專題講師 中醫師公會中醫學結合免疫學抗癌新解析專題講師 警政署特約健康照護醫師 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健康管理研習講師 TPCMA and ETCMA 臺北中醫學會和歐洲中醫組織德國漢堡簽署MOU團長 兩岸醫藥產業戰略合作「借鏡中醫智慧根治慢性疾病的科學配方」講師 徐台兩岸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論壇「你不知道的健康真相」講師 媒體 幸福電臺、飛碟電臺、中廣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健康專題講師 年代聚焦2.0、年代MUCH臺健康好生活、東森ETTV健康同學會健康專題講師 研究 《前沿藥理學》(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國際期刊 Published on 15 Jan 2021收錄研究主題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ancer 專長 中醫轉譯醫學、慢性病治療 骨質疏鬆、肌少症、二型糖尿病、高血脂、退化性關節炎、抗老化 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癌因性疲憊、白血球不足、癌症分期調治 慢性肝臟發炎、慢性腎臟發炎指數偏高 難治性傷口:放化療引發皮膚傷口、糖尿病傷口、褥瘡
「寒邪傷陽」是指寒邪損傷人體的陽氣,一方面會出現怕冷的表現,另一方面衛氣也是陽氣所管,當陽氣弱則衛氣不足,而衛氣指的是現代醫學的免疫防衛功能,因此會出現「衛氣不固」的臨床現象,也就是免疫功能不足造成容易生病的體質徵兆。 「寒性凝滯」和「寒主收引」是指寒邪具有使人體的氣血運行阻滯的意思,會讓氣機收斂,表現腠理閉塞,筋脈拘急。中醫學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防衛能力或病理的修復能力,都是依賴充足的氣血來運作,氣血要正常,經絡也要通暢。一旦寒邪侵犯,影響經絡閉塞拘急,就如同上述局部溫度不足而影響白血球表現,緊縮的血管壁會影響白血球通透到病灶區來進行抗病反應。 綜觀中醫對寒邪的論述,無論內寒和外寒都應該儘量避免。內寒是指飲食寒涼過量,外寒是指天氣寒冷,沒有做好防寒保暖。因此「避寒就溫」,寒邪得溫則減,就是中醫師不斷強調平衡身體的溫熱寒涼,就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身體常保安康。言下之意,中醫忌冰涼,避寒有道理,這樣的古老中醫智慧可是有溫度影響免疫系統反應的科學論述支持的。 癌症的治療:體溫影響免疫反應的機轉 西方醫聖希波克拉底曾說︰「給我發燒,我能治療任何疾病。」發燒可以啟動身體免疫功能,釋放各種激發免疫機制的干擾素,這有助於癌症患者啟動抗癌的一連串免疫反應,這個機制在中醫治療感冒患者也是同樣道理。中醫師不使用退燒藥,但會處方辛溫發散的中藥,讓感冒患者利用自身的免疫機制來排除感冒病毒的侵犯。 那麼用在癌症的熱治療,就是希望利用與發燒相似的生理特性,將局部腫瘤加熱到三十九~四十二度,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釋出熱休克蛋白(Hsp90),活化腫瘤微環境相關的免疫細胞。 熱治療是一種放射治療相關的癌症治療策略,早出現在臨床放射腫瘤學(Perez & Brady’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和輻射生物學(Radiobiology for the Radiologist,作者Eric J. Hall)這兩本書中。熱治療主要可以用來輔助提升各種癌症治療的療效,熱治療約四十一至四十三的溫度可使癌細胞更容易被殺死,稱為所謂的「放射增敏」或「化療增敏」效應。 同樣地在中醫治療中有「火神派」的治療方式,應用比較溫熱屬性的中藥,激發身體的免疫抗癌能力,也改善身體的能量代謝方式。熱治療也被視為一種免疫治療,原因是熱治療在免疫系統有多方面作用,包括:加強腫瘤抗原呈現、熱休克蛋白作為危險訊號、強化免疫細胞功能以及免疫細胞在體內的數量增加等等。從溫度影響免疫活性的反應可以解釋為何中醫認為寒邪是腫瘤發生的原因之一,因此也有「寒者熱之」的對應療法。 第三章:抗癌大小事,讓你先知道
陳博聖 中醫師。畢業於建國中學、臺中中國醫藥大學。曾任職於長庚醫院中醫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行醫十六年,在門診曾遇許多癌症患者求診,自己亦有親友罹癌,因而毅然踏上中醫癌症治療這條艱困專業之路。有感於一般民眾與西醫腫瘤專科對中醫不了解所產生的不信任,決心用科學解開中醫之謎,將中醫治則轉譯為現代醫學能理解的語言,當中西雙方能夠彼此溝通,才有機會互相合作、共治癌症。現任京禾中醫診所癌症特診主治醫師、歐恩特轉譯生醫執行長。 經歷 長庚醫院中醫部總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 中西整合醫學會癌症研討會專題講師 中醫師公會中醫學結合免疫學抗癌新解析專題講師 警政署特約健康照護醫師 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健康管理研習講師 TPCMA and ETCMA 臺北中醫學會和歐洲中醫組織德國漢堡簽署MOU團長 兩岸醫藥產業戰略合作「借鏡中醫智慧根治慢性疾病的科學配方」講師 徐台兩岸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論壇「你不知道的健康真相」講師 媒體 幸福電臺、飛碟電臺、中廣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健康專題講師 年代聚焦2.0、年代MUCH臺健康好生活、東森ETTV健康同學會健康專題講師 研究 《前沿藥理學》(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國際期刊 Published on 15 Jan 2021收錄研究主題 Unlocking the Mystery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ancer 專長 中醫轉譯醫學、慢性病治療 骨質疏鬆、肌少症、二型糖尿病、高血脂、退化性關節炎、抗老化 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癌因性疲憊、白血球不足、癌症分期調治 慢性肝臟發炎、慢性腎臟發炎指數偏高 難治性傷口:放化療引發皮膚傷口、糖尿病傷口、褥瘡
「寒邪傷陽」是指寒邪損傷人體的陽氣,一方面會出現怕冷的表現,另一方面衛氣也是陽氣所管,當陽氣弱則衛氣不足,而衛氣指的是現代醫學的免疫防衛功能,因此會出現「衛氣不固」的臨床現象,也就是免疫功能不足造成容易生病的體質徵兆。 「寒性凝滯」和「寒主收引」是指寒邪具有使人體的氣血運行阻滯的意思,會讓氣機收斂,表現腠理閉塞,筋脈拘急。中醫學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防衛能力或病理的修復能力,都是依賴充足的氣血來運作,氣血要正常,經絡也要通暢。一旦寒邪侵犯,影響經絡閉塞拘急,就如同上述局部溫度不足而影響白血球表現,緊縮的血管壁會影響白血球通透到病灶區來進行抗病反應。 綜觀中醫對寒邪的論述,無論內寒和外寒都應該儘量避免。內寒是指飲食寒涼過量,外寒是指天氣寒冷,沒有做好防寒保暖。因此「避寒就溫」,寒邪得溫則減,就是中醫師不斷強調平衡身體的溫熱寒涼,就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身體常保安康。言下之意,中醫忌冰涼,避寒有道理,這樣的古老中醫智慧可是有溫度影響免疫系統反應的科學論述支持的。 癌症的治療:體溫影響免疫反應的機轉 西方醫聖希波克拉底曾說︰「給我發燒,我能治療任何疾病。」發燒可以啟動身體免疫功能,釋放各種激發免疫機制的干擾素,這有助於癌症患者啟動抗癌的一連串免疫反應,這個機制在中醫治療感冒患者也是同樣道理。中醫師不使用退燒藥,但會處方辛溫發散的中藥,讓感冒患者利用自身的免疫機制來排除感冒病毒的侵犯。 那麼用在癌症的熱治療,就是希望利用與發燒相似的生理特性,將局部腫瘤加熱到三十九~四十二度,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釋出熱休克蛋白(Hsp90),活化腫瘤微環境相關的免疫細胞。 熱治療是一種放射治療相關的癌症治療策略,早出現在臨床放射腫瘤學(Perez & Brady’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和輻射生物學(Radiobiology for the Radiologist,作者Eric J. Hall)這兩本書中。熱治療主要可以用來輔助提升各種癌症治療的療效,熱治療約四十一至四十三的溫度可使癌細胞更容易被殺死,稱為所謂的「放射增敏」或「化療增敏」效應。 同樣地在中醫治療中有「火神派」的治療方式,應用比較溫熱屬性的中藥,激發身體的免疫抗癌能力,也改善身體的能量代謝方式。熱治療也被視為一種免疫治療,原因是熱治療在免疫系統有多方面作用,包括:加強腫瘤抗原呈現、熱休克蛋白作為危險訊號、強化免疫細胞功能以及免疫細胞在體內的數量增加等等。從溫度影響免疫活性的反應可以解釋為何中醫認為寒邪是腫瘤發生的原因之一,因此也有「寒者熱之」的對應療法。 第三章:抗癌大小事,讓你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