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的善終思考。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善終好走」就是尊嚴;面對生命終點,給自己一份禮物。
★內容簡介
▍50+的必修課: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的善終思考 ▍
害怕死亡是出於對未知的恐懼。
只要預先修習生死學,沒有不可言說的議題。
多數人希望長壽,但人生無常,卻沒有多少人想得開。
我們是否也應先預習生死學?
不然,也該了解死亡的過程是怎麼一回事。
──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張明志醫師
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
「善終好走」就是尊嚴;
面對生命終點,給自己一份禮物。
當病症來敲門,我們如何應對不安與徬徨?若有幸治癒,如何不擔心會不會復發?又,若復發了,如何平復深受打擊的沮喪與無助?……
臨床經驗長達四十年的張明志醫師經手過無數癌症患者,對死亡的理解,超越醫學、科學層面,而有一套宏觀的哲學與倫理思考。他說,人生愈走到盡頭愈重要,就像表演單槓的體操選手,下槓的動作也要列入評分。
面對未知,我們抗拒、恐懼、焦慮、不安;如何看待死亡,將決定一個人臨終的姿態。書中懇切地提出,除了實質醫療行為,更重要的是建立不怕、不拒、不求,安定而清明的生死觀。當心靈有所歸依,對生死不羨慕、不勉強、不逃避、不執著,便能為自己鋪造一條尊嚴的安寧善終之路。
聯合推薦
◎畢柳鶯(衛福部臺中醫院資深教學醫師、《斷食善終》作者)專文作序:「善終」是「善生」的一部分,且可以讓活著的人無遺憾地繼續前進。本書從如何告知病人病情,到治療、安寧、臨終、人生哲學皆有詳盡的深入探討,以基督教、佛教和東西方哲學為基礎,堪稱是醫護和民眾在死亡學領域的完全指導手冊,更是一本智慧之書。
◎朱為民(臺中榮總家醫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鄭安理(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榮譽院長)
◎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__一致推薦
作者簡介:
張明志醫師
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現任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癌症安寧緩和學會監事、衛生福利部健保署共同擬定專家委員。
曾任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十五年,臺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監事,血液病學會常務理事。
專長:肺癌、乳癌、胃腸道癌症、泌尿道癌症及其他各類惡性腫瘤、轉移癌症、血液病、貧血、白血病、淋巴瘤。
著有:《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心靈病房的十八堂終極學分》、《越過邊境》、《破繭》、《心靈病房的十八堂課》、《與血癌搏鬥》、《人生高爾夫》。
章節試閱
【第四章節錄】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
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該看的親戚也來了,沒有來的親戚沒什麼話好說,乾脆也不來了。假若病人可以看到人生的前景,了解真理,知道永生或生死相續的哲理,或許他們漸漸會看得開。
相反地,假若未有安寧團隊加入,或者家屬不同意加入,那麼他們的焦慮不能得到紓解,癌症的疼痛得不到緩和,對未來完全看不到前景,他的焦慮將轉成更深的憂鬱。這種臨終之路才是真正的淒涼與孤獨,甚至有被世人遺棄的感覺。
而這與社會文化的階層、風俗習慣、人文醫學的精緻化、人生哲學與宗教的普遍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西藏的拉薩到美國的紐約,由大都會到農村,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安寧之路。
安寧之路需要集專業醫療團隊的意見及家屬的配合,而病人本身也有自己的功課該做,如此才能走得圓滿。
自古聖賢多寂寞,尋找真理之門是個窄門,必須放棄很多世俗的價值觀與眾人的看法才進得去,所以任何人面臨自己生命的終站或安寧休息的地方,必然百感交集。從病人的、家屬的、社工的、護理人員或臨床醫師的角度,都可以觀察到多方面的情緒變化與轉換。
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基本上,大部分的民眾會把臨終的病人送往醫院,因為家屬不知道該怎麼辦,良心上又害怕虧待了病人。家屬有自己的愧疚感或可稱之為另一種無奈,尤其是面對有死亡恐懼的病患。這時,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
當醫學已進入緩和治療的方向,不再做化學抗炎治療,不做放射治療,年齡老邁加上多重器官衰竭,生命跡象不穩定,家屬急欲知道:如何能立即解除病患之痛苦,尤其是身體之疼痛?目前採取的治療模式,能否為他們勾勒一個新的願景?例如:可以讓病人再度看日出,上館子吃一頓好飯菜。
也就是說,家屬很願意滿足病患的最後願望,或解決他們未了的心願及遺憾。有時醫護人員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
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先考量(Priority),大部分的人努力於繼續奮鬥,做更新穎的治療,而逃避提早去安排人生末段的功課。有些中年人或許有經濟壓力,想多為家庭付出,所以在生病的過程裡,他們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就連出國也是在洽談公事或生意。
許多人認為他們沒有真正好好地為自己而活,他們總不願意承認生命這麼快就要結束,甚至逃避而不正面去思考他們已瀕臨死亡。是故在安寧的路上,他們有太多的遺憾。人生不該是這樣,應該更豐富、更精采才對。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失去,失去情感的依靠、經濟的依靠,失去家庭功能的完整性。
安寧之路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
從現實面考量,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在家庭,祖孫三代都是生命共同體,牽動著相互間的責任、義務以及財產。安寧之路就是所有家庭成員都要投入,並學習各種層面的適應。
首先,必須學習解決家庭內部的衝突,包括照顧病人的危機處理、經濟問題、財產分配,甚至保險給付。
其次,對於病情的焦慮、不確定性,以及死亡之等待,應以平常心視之。大部分病人與家屬也都了解奇蹟不會出現,所以一旦醫療過程進入安寧階段,就不必要臨時反悔,再要求做更積極,甚至實驗性藥物的治療,除非主治醫師有新的、正面的評估。
第三,醫療團隊可以了解家屬的需要,預先告知家屬未知的事情,提供更多的專業,協助他們;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忙解決家庭照顧(Home Care),還需要正面肯定家屬的價值。治療的選擇(Decision Making)必須由病人充分了解後決定;同樣地,安寧之路的種種事宜必須由家屬來自行參與,醫療團隊只是協助執行。
第四,對病人而言,也有功課要做,就是讓他面對自己,讓他自覺(Self-Awareness)或稱為觀照內省,由理性來重新審視人生必經之路。或許病人會很無助、很孤獨,醫護人員應經常訪視,以幽默的態度聊天,以觸摸病人的手來表示關懷,這種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但須建立於彼此互相認識或長久良性的醫病關係基礎上。
很多情況是家屬平時不出面,俟病人臨終前,許多不熟識的家屬統統出面,互動不甚良好,偶有不少尷尬的場面。病人此時或許會問醫師:「我快死了嗎?」當然是這樣的,古人常會自覺大限已到,故提早叮嚀家屬,交代後事。現在有許多有修行、有自覺的病人也會如此做,然而醫師面對這種問題,通常笑而不答,轉移話題。其實不用多說,發問的病人從醫師的肢體語言早已知道答案了,只是醫師不願明說而已。
一般而言,病人問醫師他是不是快死了,在疾病末期的時候,病人只是要確定一下,那麼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若是在疾病的中期問同樣的問題,則是代表:是否治療效果不好?是否變得愈來愈嚴重?該不該換其他的新藥?同樣的問題「是不是快要死了?」有其不同層面的心理期待,但至少表示他不會逃避。
醫療人員在處理的時候,應察言觀色、幽默地回應,才不至於碰觸到最敏感的話題,引發不必要的情緒衝突。尤其是在面臨病重時,醫師或許會向家屬談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不做積極心肺復甦術(CPR)的問題。有時醫病關係良好的,醫師也可以主動詢問病人的意見,在心肺功能停止時是否不用做心臟按摩、插上氣管,以及電擊心臟、使用呼吸器等。或許病人要事先考慮這些問題會有點困難,但總是會面臨到的。
【第五章節錄】克服恐懼──如何面對生命終站的來臨
人一生下來就不可避免地要往死亡之路走去。
人生的終站是必然,也是自然,每個人都希望生命平和地、完美地畫上美麗的句點。大多數人若生病已久,平常已知自己死亡將至,無論多麼不捨,到終還算能坦然面對。
但若不情不願,或是事發突然,情緒上很難接受。尤其中國人重視孝悌,都希望能壽終正寢,子孫隨侍在側,這才是有福氣、好家世的基本條件,但愈來愈難做到。
隨著小家庭時代的來臨,許多老人都在養老院、安養中心度過餘生,有些子女甚至旅居國外,無法見最後一面;甚至有些老人過世一些時日之後,才被管理員、社工人員或鄰居發現。
臺灣社會要安置一位老人的確也不容易,因為生存競爭,物價、房地產昂貴。以安養院為例,一位住安養院、可以自理生活的老人,每月約繳臺幣三至四萬;若需要旁人餵食、照顧洗澡、穿衣服者,每月約五至六萬;若是住院請護佐照顧者,每月需繳七萬元。似乎又病又老的長輩不受歡迎,因為有經濟上的困難,何況失業人口已是社會上不小的問題。領失業救濟金為生的家庭將更難安頓長輩,造成老年人更大的不幸。
身體老衰、生命凋萎固然已不容易適應,更何況得面臨生存的壓力,以及時代變革下人情與親情的冷漠,令人感慨所謂的「現實問題」,竟也回歸到動物進化論:「優勝劣敗,不適者淘汰」的法則之下。
面對生命終站的五大要點
第一:需放下塵勞,放下執著,因為什麼都帶不走。
第二:要有學習的心。學習如何走入死亡,只有接納它,才能細細省思自然的法則與自然的歸宿;學習道別、道謝、道愛。
第三:回想赤子之心,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只不過此時的好奇心,是對未知的死亡世界的好奇、對生死轉換的好奇、對人情世故變遷之好奇、對身體老化的神智轉而清明的好奇。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情緣有結束的時候,對於生命,這獨一無二跟隨我們一生一世的,當然也會走到盡頭處。
第四:應解決臭皮囊帶來的疼痛。這點往往需要依賴醫藥,先進的疼痛控制方式已經給病人帶來很多方便,不會昏昏欲睡,而止痛效果也相當好。
第五:仍然是關懷與悲憫,這是病人走到生命的終站,仍可以關懷別人的主要原因。
生命的輪替必經過休息
人是群居動物,孤獨或落單必遭其他野獸攻擊,甚至被猛獸吃掉。在長久的群居生活中,人類學習互動、互相關懷。很多人往內看自己,往往看不到偉大與高貴,但是當他關懷別人,自己卻被自己的行為所感動,那是發自內心的善與慈愛。
我們看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仍然關懷那兩位被釘在十字架的盜匪。在背叛之前,耶穌安排了所有戲碼,包括猶大的出賣。因為經書是這麼預言的,所以祂仍在教堂教訓別人、悲憫眾人的無知與煩惱。
罹患絕症的病人,病情反覆復發,癌症過程常是如此,家屬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絕望的悲哀之中。有些病人反而愈來愈清楚,病情是好不了的,過一天算一天,哀傷無用,也於事無補;有些病人更反過來勸導、安慰家人,尤其是白髮人勸黑髮人。
面對生命終站的所有功課,是人一生中所有功課的精華。假若一世所經歷的都是為了要應付這最後的功課,那麼生死交關的考驗是人生智慧的大考驗,集所有人生智慧之精華。
完成這份功課需要時間。有些人只剩三至四個月讓他回答,有些人甚至更短,很多人經歷了十幾個月,還無法思索出答案。一些已開發國家卻有一半的人選擇拒絕回答,而傾全力在尋找科技、新藥、實驗用藥及偏方來逃避死亡,只因為他們對生死問題沒有看透。
金錢或許買得了科技,然而科技終究買不了生命。在利用科技延長短暫的存活之時,卻沒有人同時關照生命,在最後的餘生想想應如何面對即將結束的生命。難道他們都想匆匆忙忙地離開?
匆忙與慌張是不能為生命畫下完美的句點的。做任何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應該從容地準備才好。
人生的最後一段就像黃昏的瑰麗,夕陽的美好,若不加以把握,黑夜隨即來臨。我們如何還能在黃昏時談論早上的耕種呢?黃昏及夜幕的降臨就是大地的休息,應放下塵勞,拋開煩惱才好。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取、如何捨、奉獻與接納、效法與警惕、自我肯定與悔改、準備與善後。人生是上帝的恩賜,也是一種安排,宇宙循環、次序的安排。
很多事情是你知、我知,只有在不接納事實的時候,才會歸納在你不知、我不知的範圍。然而,所知是有限的,談論的重點也只能限於有限的範疇,就像有些病人不滿醫師的解釋或處理,只因為那是慢性的、治不好的,或很難以無傷害的方法治癒,但那並不代表醫師是錯的,也不能因此認定醫師的專業有問題。
更且,現在我們談論的重點是癌症或慢性、重大、治不好的病,已逼近生命的終站。
面對死亡,人與萬物皆同
「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當病人已認知病情反反覆覆,癌症緩解後又復發,再度轉移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會怎樣?假若時間充分,經歷三、五年的時間,病人信心與低潮交替出現,隨著對病情惡化的身體調適,以及情緒的煎熬、理性的覺悟,有將近一半的人可以接受──默默地接受,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認命」。他們或許不是心甘情願的,但也沒辦法,科技終究是有限的。
很多人相信奇蹟,就像簽樂透彩一般,總是會有人簽中。但癌症治療的前半段變數比較多,而且一旦惡化、轉移,進入死亡的過程時,其復原的機率比中樂透彩還低,就像老舊的汽車終究要報廢一樣。
或許有人不喜歡這個比喻,然而現實就是如此。人不是神,人只是一種動物而已,與世間所有的動物一樣,在生死議題上並不享有特權。凡有血肉的皆如草木,必將枯乾,只有屬靈的,方得永生。
十九世紀以前,一般人生活窮苦,對生老病死大多能逆來順受,順命且認命。到了二十世紀末,迎接E世代的來臨,科技加上大玩基因革命,定序人類的基因圖譜,驕傲之餘,開始從動植物之基因改造,大玩改造物種的遊戲。每個人都被媒體灌輸新科技、新醫學、新希望的觀念,甚至有些研究人員揚言,只要有錢,活到一百二十歲不是問題。這不如同耶穌所言,財主很難進入神的國一樣嗎?
把生命安住於金錢與科技的人將有禍了。因為他們逃避面對生命的終站,當大限來臨之時,未能以恬靜的心接受,未能放下執著。在貪、嗔、痴中求權力的人,他們的靈魂將無法安息,無法往生自天國和西方淨土,成為中國人所謂的冤親債主,因未得到滿足而無法順利轉換能量的遊魂。
學習接納,學習古人敬天畏神的謙恭心,才能體會宇宙萬物循環的法則與自然生物圈的歸宿。人與其他動物的生與死是一模一樣的。
保有赤子之心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更能學習新事物、調適新環境。
生命中有情仇愛恨、生死離合,但請諸君相信,生命中也有所謂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永遠不知道命運將我們帶往何處,暫且不談因果報應,我們一直都在面對新的情境,不管是國家的興衰、家庭的榮辱,或是世界情勢與景氣變化,我們都必須學習去適應。中年人必須為老年做準備,老年一到也必須學習面對死亡──人生的終站,或說是另一種生命轉換的預備站。
當我們還能挽救生命,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然而,若醫學上種種跡象都顯示已經接近生命終站,我們應以赤子之心來學習人生脫離肉體,進入靈魂和生命循環的另一個世界。
每個人都應提前學習生死學,認識死亡有助於了解人活在世上的意義。不爭不奪、多施多捨,永遠保持赤子之心。
【第四章節錄】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
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該看的親戚也來了,沒有來的親戚沒什麼話好說,乾脆也不來了。假若病人可以看到人生的前景,了解真理,知道永生或生死相續的哲理,或許他們漸漸會看得開。...
作者序
【推薦序】
【推薦序】未知死,焉知生 ◎畢柳鶯醫師
四十二年前我結束實習醫師訓練,為了不想面對病人的死亡,排除了內外婦兒四大科而選擇擔任復健科醫師。沒有想到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的老化,復健科有愈來愈多重度失能的病人身陷生不 如死的慘境,比面對死亡還要讓人不忍。
從事婦產科的先生無法面對死亡,結果我的公公失智,插管臥床十二年,婆婆被綁在床邊十四年。公公離世時,婆婆已經八十八歲,步履蹣跚,垂垂老矣!據說在臺灣有三、四十萬這樣的人,躺在醫院、家裡或安養中心。老年時代來臨,這問題將更快速地惡化,必成社會沉重的負擔。
我的母親罹患小腦萎縮症,每日勤做運動、積極生活,八十三歲時已發病十九年,吞嚥困難、無法翻身。她不願插管臥床歹活,自主決定停止飲食,家人尊重她的選擇,親密陪伴三週、舉辦生前告別式,好好道謝、道愛、道別。母親表示很滿足,沒有遺憾地離了這一世的勞苦,去了一個更好的地方。
母親豁達圓滿的示範,促成我撰寫《斷食善終》一書,並發願成為促進善終文化的志工,付諸行動,幫忙插管臥床的病人漸進式減少餵食,拔管善終。目的是終止病人臥床的痛苦,也為了讓家人得到解脫,同時減少社會的負擔。
由於實務上的需要,我開始關注善終、死亡議題。因緣巧合,閱讀張明志醫師的《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臨終前的靈性照護》,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張醫師不只是一位仁心仁術的醫師,對西方哲學、基督教、佛教義理、老莊哲學也有深刻認識,以此為基礎,他對臨終病人的靈性治療有獨到的見解與豐富的經驗。這在臺灣是相當難得的。
在工業化的社會,連醫療也講求效率和業績,結果造就了一些醫師視醫療為商業行為。有朋友的父親因為癌末痛苦不堪,住進腫瘤科病房,期待能減輕痛苦,醫師卻告知要施予化療。病人和家屬都覺得沒有必要,醫師回答:「既然住院就要做化療,不做化療就出院。」腫瘤科醫師的專業訓練應該涵蓋末期病人的舒適(止痛)治療,不然也可以轉介病人到安寧病房接受臨終照護。這是只看到「疾病」,卻沒有看到「病人」的例子。
另外一位八十四歲的老者,有慢性病,長期在某大醫院追蹤治療,半年來日益衰弱,幾乎都躺在床上,愈吃愈少,醫師判定沒有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可用了。家屬也知道送到醫院對長輩只是徒增折磨,打算在家臨終。末期時,病人出現手亂揮、大叫、不知所云的狀態,打電話給該院居家照護單位尋求居家安寧照顧,得到的回覆是:因為病人身上並沒有三管,所以不能申請醫師居家診療。我的感受是工作人員拘泥於死的條文而不知變通,沒有站在人道的立場回應家屬的需求。還好,我以這本書中學習到的靈性治療原則,指導家屬,事情得到圓滿的結果。
醫師不只醫病,還要醫人;不只醫治病人,還要包括病人的家屬。因為病人並非單獨的存在,影響病人治療計畫和預後的還有家屬。不是只有病人因病受苦,病人的家屬也受到重大的影響和創傷。
張醫師專長於血液腫瘤和安寧緩和醫療,書中以各種癌症病人為例,示範「身心靈全方位」照顧的最高境界。醫師具備醫療專業知識,對病人肉身提供有效的治療,這是「身」的療癒,也是醫療的基本,多數醫師可以達到這目標。病人因為生病,尤其是攸關生死的重病,「心理」上會有很多壓力和障礙,家屬也是。這時候醫師唯有具備足夠人文素養,並耐心花時間與他們溝通,才能提供最好的心理指引與撫慰。所謂「醫人醫病要醫心」,心理不平安其實會讓身體的疾病更難控制,甚至是罹患生理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實所有的醫師在治療過程都應該兼顧病人和家屬的心理狀態。這一點有愈來愈多的醫師注意到了。
至於「靈性」的照顧,也許在安寧緩和的領域,有比較多的醫療團隊有此能力兼顧。張醫師在這本書中有很深的著墨、廣泛的討論,是這領域的佼佼者,可以提供給各科醫護團隊很好的指引;經歷生死攸關疾病的病人及家屬(不限於癌症),也可以從書中得到很多的學習和啟發。張醫師舉了很多的實例,來說明人們因為恐懼死亡而產生的錯誤決策或者衝突,也舉了許多豁達面對死亡,安詳離世,生死兩相安的例子作為人們參考的典範。
我個人因為在幫忙病人居家斷食往生,家屬有很多的擔憂與疑慮,我很幸運地有張醫師這兩本書的資料作為指引,能幫忙安頓他們的心。譬如病人出現手在空中揮舞、對著空中不知所云的情況,我說明這是他們與靈界來接引的人在溝通,家屬就不會焦慮地想找醫師用藥了。
「靈魂永生」的觀念讓人可以站在制高點看待人生的全貌。此生是許多世當中的一世,當肉身毀壞不適用了,不必眷念;死亡是休息,是靈魂走向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那麼何須帶著嚴重毀壞的軀體強留此世?理性地做決定,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這是本書要傳達的人生智慧。了解死亡,可以讓我們活得更好。死亡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善終」是往生者「善生」的一部分,親人得到「善終」,也可以讓活著的人無遺憾地繼續「善生」。
傅達仁先生遠赴瑞士安樂死,其用心良苦,是想引起臺灣社會重視安樂死議題。沒有想到引來安寧緩和醫療醫學會公開聲明反對安樂死,造成民眾以為醫界反對安樂死,很多人以為醫界是為了營業利益才有此舉動,我個人認為這裡面有很大的誤會,反對安樂死的原因應該是複雜、多面向的。我很驚喜張醫師在書中公開支持安樂死立法(尊嚴善終法),認為安樂死符合「尊重病人自主權」、「不傷害原則」、「行善原則」、「正義原則」等倫理法則,讀來鏗鏘有聲,讓我由衷地佩服。
本書從如何告知病人病情,到治療、安寧、臨終、招魂、人生哲學等各方面,有詳盡的深入探討,以基督教、佛教和東西方哲學為基礎,堪稱是醫護和民眾在死亡學領域的完全指導手冊,更是一本智慧之書。很榮幸能先睹為快,並鄭重推薦!
畢柳鶯: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中市立復健醫院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目前任職衛福部臺中醫院資深教學醫師。著有《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麥田出版)。
【自序】
【再版序】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本書出版以來得到不少社會的迴響,也成為院校、研究所生死學的參考書目之一,可以說明科技醫學昌明的時代也非常需要面對生死的議題。現代人生活步調愈來愈快,相對地愈來愈沒時間面對人際溝通。自我與身體的相應不多,健康關注度被妥協,以至於留下非常有限的時間來處理健康的負面消息。所以不論是身體檢查,或因不預期的輕微症狀,到急診掛號而初步被告知得到癌症或其他不治之症、預後不佳、缺乏理想治療方法,或治癒成功機率不高時,對病患及家人而言都是心理危機。
此時,如何告知負面消息,是從事血液腫瘤及其他相關臨床腫瘤醫師、護理及安寧照護單位必須學習的專門技巧。除了專業學識外,也須全盤了解整個病程可能會面臨的難題,所謂做到身、心、靈的全人關懷。
全世界都在談生死學,原因無他,在科學昌明的世紀,人類對死亡與不朽的古老議題,仍然缺乏認識與解決之道。人性關懷和醫學倫理,乃至於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已經是醫療機構所必須遵守的。醫療團隊聯合處理(Liaison)成為典範。從護理師、社工師、心理治療師,到精神科醫師、復健師,音樂治療、芳香治療、美術治療等加入貢獻,一同解決棘手的問題。畢竟每個病人的問題不盡相同。
根據國內護理人員的問卷調查,修習死亡教育課程,對瀕死病人的照顧有顯著幫助,他們對於死亡是自然也是必然的接受度最高,逃避面對死亡的負面態度得分最低。其次,九成以上醫護人員在照顧瀕死病人時情緒會受影響,且不知如何與家屬交談,甚至伴隨失眠與調適困難,顯現護理養成教育中,相關議題理解之不足。
無庸置疑,在病患臨終過程中,護理人員及家屬是最吃重的角色,也受到最大的衝擊。過去二十年來,我們國家在臨終關懷上用心推廣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被西方國家評比為亞洲名列前茅者,但是我們仍有許多需要落實之處。很欣慰的是我國在二○一八年一月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SDM(Share Decision Making),分享自主決定的立法,不僅具法律效力,也幫助臨床照護的醫護人員,被賦予全力執行更多安寧緩和的各種配套方案之權利。例如不積極使用維生系統,放棄急救CPR,放棄其他檢查與支持療法,對嗎啡、鴉片類的止痛藥使用更加人性化等。
吾人對死亡本質的了解,超越死亡的醫學、心理、社會及法律的層面,仍須探索哲學、倫理與宗教對死亡的觀點。如此才能在人生價值的面向上協助、澄清、肯定生命的終極目標,反向思考其存在的意義。在此,宗教與人生哲學可以提供最大的幫助。
在臨終修習部分,悟證心性是上策,然而因為多數人平時尚未接觸人生哲學及宗教,所以民間仍以上師相應法,蓮友、教友的助念加持與關懷為多。這方面本人於二○二○年出版了《隨時放得下的功課》,補強了悟證心性的上策。兩者結合起來,從思想與行為做起,知行合一,就比較容易面對生命的終點。走出困境而不僅是走過死蔭之谷,是勇敢果決地面對生死,作為醫者,我在此可以提供、分享人性的生命關懷經驗。
聯合報系寶瓶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朱亞君女士,無意中在廣播節目裡聽到我對臨終關懷的看法、分享如何隨時放下執著,敲動了她的心弦,於二○二一年出版《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當癌症來敲門,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何盡人事,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又該如何聽天命,面對初診斷為癌症時的不安與徬徨?若有幸治癒與緩解,難道不擔心會復發,或是存活者的心理調適、社會職場適應?首度復發時的二度信心打擊,或演變為頑固難治型癌症?治療方案有限,療效不理想,保險不給付時又如何?
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應該侷限於有限的醫學、科技,同時也要及時耕耘心靈,尊重生命的可貴,不能忽略生涯規劃,以及靈性的順服與皈依。耕耘心田,主動積極學習面對生命中最大的衝擊。不可以逃避或消極不作為,因為那樣做不僅會影響家屬有不一致的意見,也會讓醫療團隊無所適從。善終好走就是尊嚴,其實也是人生規劃中最後亦最為重要的一門功課。
本書初版時,正面臨二○○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如今將要再版時,二○二○年爆發了更嚴重、更快速流行、更快變異的病毒亞型,傳播更快,死亡人數更多,席捲全世界造成嚴重疫情的Covid-19新冠肺炎。有許多親人、朋友在短時間內與世長辭,甚至被隔離而無法見最後一面。他們連簡單的告別式都未能及時舉辦,甚至屍體被集中埋葬,或成無名塚,情何以堪?將來全球暖化,地球永凍層可能逐漸溶解,古老與新興的疾病又會如何變種,造成人類的浩劫?智者應該未雨綢繆。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在恐慌的情緒中,我們都感受到感染死亡的威脅。我們都祈求平安度過這個世紀的大瘟疫,但也見證了世界各國見不到家人的痛苦。我們要有四道人生的體悟,不要留下永久的遺憾。新冠肺炎在臺灣的疫情與全世界無異,這也許是靈性慈悲關懷的愛心可以幫忙的地方,讓醫護人員及家屬適時放手,才是眾愛的表現。
期待這本書可以啟發醫護人員,提升對末期病患的靈性關懷,讓醫病關係產生靈性的共鳴。不但讓生死兩相安,也讓醫護人員的辛勞畫下完美的句點。
【推薦序】
【推薦序】未知死,焉知生 ◎畢柳鶯醫師
四十二年前我結束實習醫師訓練,為了不想面對病人的死亡,排除了內外婦兒四大科而選擇擔任復健科醫師。沒有想到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的老化,復健科有愈來愈多重度失能的病人身陷生不 如死的慘境,比面對死亡還要讓人不忍。
從事婦產科的先生無法面對死亡,結果我的公公失智,插管臥床十二年,婆婆被綁在床邊十四年。公公離世時,婆婆已經八十八歲,步履蹣跚,垂垂老矣!據說在臺灣有三、四十萬這樣的人,躺在醫院、家裡或安養中心。老年時代來臨,這問題將更快速地惡化,...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未知死,焉知生
【再版序】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第一章 醫病雙贏──重建互信互諒的倫理思維
第二章 當疾病來敲門──面對重大疾病的心理準備
第三章 傾聽與同理──告知病情的藝術
第四章 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第五章 克服恐懼──如何面對生命終站的來臨
第六章 迴光返照──臨終的表象
第七章 無痛無憾──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嗎?
第八章 安魂的理由──尋回失落的環節
第九章 最後的尊嚴──打造有愛的人生終點站
第十章 臨終修習──準備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第十一章 七件禮物──臨終之準備
第十二章 思考真理──怎樣是活著?什麼是幸福?
第十三章 不再迷航──紀念一位前骨髓性白血病患
附錄
一首長詩:瞬間人生
「安寧條例」與「病主法」相關資訊與文件
作者簡介
【推薦序】未知死,焉知生
【再版序】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第一章 醫病雙贏──重建互信互諒的倫理思維
第二章 當疾病來敲門──面對重大疾病的心理準備
第三章 傾聽與同理──告知病情的藝術
第四章 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第五章 克服恐懼──如何面對生命終站的來臨
第六章 迴光返照──臨終的表象
第七章 無痛無憾──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嗎?
第八章 安魂的理由──尋回失落的環節
第九章 最後的尊嚴──打造有愛的人生終點站
第十章 臨終修習──準備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第十一...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