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是一棵大樹,也是一顆種子
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三贏!
教育是一畝田,教師是農夫,而學生是秧苗。
2021年教育部公告「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政策中長程計畫,也將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教育及永續發展目標知能,導入既有的環境教育策略中。
因此,我們需要民間慈善環保團體等各方力量,全面強化學生數位環境素養、協助提升學生「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政策中長程計畫的內容目標,讓永續發展教育的理念,啟發學生對環境保護概念及養成節能減碳的氣候行動,進而落實於生活中,強化其對於環境真正的友善行為。
EST是什麼?
EST代表E(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Education Bureau,高雄市政府教育局)、S(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T(Tzu Chi Foundation,慈濟基金會)的跨域結合,三者以其第一個英文字母,簡稱EST。
EST三方的資源,其實是一個偉大的力量,教育部在地方輔導團積極鼓勵地方政府,創發環境教育解方,透過EST的結合,在人力和設備及經費的整合,可以發揮環境教育加乘效果,更是永續發展教育之集大成。
有一句靜思語:「一個人不能吃盡天下飯,一個人不能做盡天下事。」團隊合作力量大!本書除了記錄EST團隊如何跨域合作,和一路走來的足跡之外;也希望在跨域合作的同時,可以召喚更多人,一起來擴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力,共同守護地球。所以這本書就是一棵大樹,也是一顆種子。
如何進入本書各章?
本書的第一章「從搖籃到搖籃,永續發展正時興」,經由學者專家對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 的論述,進而到我們國家推動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的目標;學者專家提出的見解與看法,對於有志於推動環境教育,守護台灣家園的環保人士,在倡議與活動、探究與實作、展場解說和科普解析,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氣候時鐘和研究數據會說話,「全球暖化」已經是過去式,一個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沸騰時代」正來臨。此書的出版,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讓書成林,沸騰你我的心,共同維護這一代的生存環境,才不會危及下一代的生存福祉。
第二章至第四章完善地敘述 EST 三方在各自領域努力的歷程,因為有共同的目標、信念,跨域攜手才能共鳴、互動、共好。秉持此原則,我們搭起這座橋,朝向2050的淨零目標邁進。
第五章的內容,從 EST 的醞釀、產生、簽約合作到環境教育初階志工、進階志工的培訓課程,自然形塑成一棵永續發展的樹。人力的培訓是不可忽視的傳承,學員來自四面八方、社會各個階層;透過學習融入他們自己的信念和行動,去守護自己的家園。
從志工生活模式的行動實踐,可以看出 EST 的培訓課程不是口號式的成長,而是學員因為真心感動,所產生對 NEED 新世代環境教育的共鳴。我們只是幫他們串連起一個福地,鏈結出一個齊心愛地球的力量,找到推動環境教育共構的創意與解方。
其實在社會的不同角落裡,有很多人都願意加入這個綠色生活的行列。借力使力,力量加乘!如果有更多的「EST」跨域合作單位產生,結合更多的個人和團體能量,這個跨域合作的字母會拉得更長,那也是我們期盼的創發更多的地區解方。
大家一起「從搖籃到搖籃」重建消費與生活型態,守護家園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大!所以,高雄「EST」是一棵大樹,也是一顆種子,「種子的奇蹟」是我EST」加乘、加持、平方變立方,立方再立方。
因為愛與善的循環,種子變成樹,再孕育出更多的種子、更多的幼苗。更多的幼苗又長成更多的樹,「循環經濟、淨零排放」不是夢,為了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三贏。
本書不僅是一本環境教育的寶典,也是一本環境保護的啟示錄,值得所有關心環境的人閱讀與參考。
──陳其邁(高雄市市長)
編者序〉一粒小種子,如何造就一片森林?
2015年,聯合國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而永續目標能否落實,最關鍵者便是SDG17。
SDGs 目標17|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面對社會與環境問題,需要眾人團結的力量。團結,加快邁向永續的腳步,透過連結、分享資源、促成合作、共創影響力,落實了SDGs 目標17的行動。
一切源於2021年12月10日,慈濟基金會連結了PaGamO,發展出「慈濟環保防災勇士養成計畫」,高雄的彭子芳老師因為愛地球入校推廣,與陽明國小熱情洋溢的呂淑屏校長相遇,串聯起高雄EST環境教育跨域合作的誕生。
自2022年起由高雄市教育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慈濟基金會,三方共同辦理EST「環境教育志工」培訓系列課程,協力促進永續願景,為深植環境教育培力盡心力,為永續發展教育擴大國際影響力!
隨著兩期兩階段課程完成,不僅僅培育學校環境教育人才、發展貼近在地的創意課程,更全力支持第一線的環境教育工作者, 以不同面向出發,帶領孩子以不同視角展開體驗,陪伴更多孩子在多元環境中學習成長。
EST結合了教育局的「學校教育」、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科技教育」和慈濟基金會的「社區教育」,在校園、在社區、在社會各角落中,持續落實氣候行動,用行為改變生活模式,在日常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
EST從地方合作與社會永續的角度出發,進而接軌國際,期盼透過EST三方共構、跨域合作,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合作的起點,能為各縣市公私部門合作推動環境教育作典範,共同提升環境教育志工素養,讓環境教育行動者廣蔚成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打破界限,連結知識:共建跨域環境教育平臺
文◎潘文忠(教育部部長)
近年,追求環境永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帶來便利的生活與不同的挑戰,同時也擴展了我們對於自然與環境的理解。2020年臺灣遭逢百年大旱,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也讓我們更加重視環境教育的深化與落實,作為教育部長,我深知教育的力量和影響,也深信提升公民環境素養將會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石。
教育部深耕學校環境教育逾30年,蔡總統更在2021年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排放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除了政府挹注資源,戮力推動環境永續、淨零排放,我們也樂見各界加入行列共同努力,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慈濟基金會三方合作,於2022年簽訂「環境教育合作意向書」,協力推廣高雄地區環境教育,並將成果歸納整理、著作專書,不但能激發國人對於環境保育的使命感,更代表我們對未來世代的一份承諾和守護。
其中慈濟基金會長年致力環境教育和環保行動,從社區的資源回收、循環經濟到面對2050淨零排放挑戰,基金會的努力和投入不僅國人有目共睹,更在國際上獲得廣泛的讚譽。慈濟將慈悲心懷和環保理念巧妙結合,形塑一種獨特的人文理念,也樹立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環保典範,激勵更多組織參與環保事業,並在全球推動了環保價值觀的傳播與實踐。
教育局是地方教育的重要推手,在環境教育的推行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高雄市教育局成立的環境教育輔導小組,以提升市民環境教育素質及行動力為目標,並深入中小學校園推動環境教育議題,透過校際間的創發與合作,開發與創造不同區域的特色環教課程,落實環境教育實作,並培養學子們的環保意識與對自然環境的覺察能力。這些充滿在地性的生動案例,都為本書的讀者們提供更為立體的環境教育教學推行與實施方向。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隸屬於教育部,是國內最大的應用科技博物館,一直以來肩負充實民眾科技知識、激發科技興趣、提升社會科技素養的重責大任,同時也被視為國人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科工館經由展覽與教育活動,並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深入淺出引導民眾瞭解當代環境議題,讓大家能深入理解永續發展、淨零排放的重要性及實踐。我們相信科工館的參與能為本專書注入更多的實際案例與專業知識,為各年齡層的民眾提供深化學識的機會。
這次三方合作是一個良好的典範與開始,我們也期許未來能有更多跨域合作機會,藉由跨學科的學習與實踐,讓環境教育的學習不僅限於博物館內的探索,更能走出館外與當地環境接軌,透過這樣的共同努力,將科工館打造成促進環境教育、提升社會科技素養的重要平台,也替臺灣環境教育開拓更寬廣的學習道路,為臺灣的永續發展盡上一份心力,共同成就這個國家與下一個世代。
推薦序〉是思維改變,不是氣候,給你我再次翻轉思維的機會
文◎薛富盛(環境部部長)
在2017年擔任中興大學校長時,促成學校與臺中慈濟醫院跨域合作,透過雙方專長聚焦生醫領域,造福人群。對於慈濟證嚴法師帶領慈濟人在全球各地救援苦難,成為臺灣的驕傲,非常感佩。近年全球氣溫屢創新高、旱澇、野火頻傳,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同時,地球資源有限,資源循環再利用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指出,教育對促進氣候行動極為重要,它幫助人們了解並應對氣候危機,賦予採取行動者所需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及態度。
臺灣於2011年6月5日正式施行「環境教育法」,為世界上少數立法推動環境教育的國家。藉由法制化,健全環境教育執行體系、充實經費、辦理專業認證等方式帶動全民參與,強化環境教育的深度及廣度。同時邁向專業化、多元化、普及化及創新化,是我國環境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環境部作為臺灣推動環境保護及環境教育的主管機關,將持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積極引領及打造淨零綠生活的環境,並透過環境教育厚植全民環境行動力,改變、創造更美好的家園。
全民參與及終身學習為環境教育的重要精神,環境部推展環境教育4小時,每年已有逾7千家機關、公營事業機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50%之財團法人、超過330萬人達成,且人均學習時數提升至8小時,從無律、他律到自律。自2011年起推動環境教育認證,逐漸在臺灣各地點燃守護環境永續發展的火苗,至今已超過1.1萬名人員、250餘處設施場所及25家機構通過環境教育認證,對於環境的堅持及付出,已成為臺灣推動環境教育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環境部亦自1991年起推動環保志(義)工制度,已邁入第34個年頭,與慈濟發展環保、社區志工長期致力於推動環保理念相同,這群無名英雄盡心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並將環境教育理念帶入社區、家庭及學校,都是促成生活轉型很重要的一環。本書記錄以慈濟高雄靜思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處通過認證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與教育單位力行「教育專業、科技應用、社會推廣」跨域合作,致力於環境教育社會人才培育,並結合慈濟環保志工共同為環境教育扎根及環境永續推廣貢獻心力,發揮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力,值得作為各界學習的標竿及典範。
因應氣候變遷需要深耕環境教育,需要國人不分彼此的關心、參與及監督。在此呼籲我們的讀者,一起重視氣候行動並肩守護環境,讓臺灣環境保護前瞻永續發展,實現慈濟證嚴法師「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三願。
推薦序〉環境永續 邁向淨零
文◎陳其邁(高雄市市長)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淨零排放、永續發展趨勢,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是當今世界面臨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的重要對策,也是培養公民素養與社會責任的必要途徑。為了推動環境永續發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E)、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S)與慈濟基金會(T)於202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環境教育志工EST計畫,以跨域合作的方式,培育環境教育志工,讓他們成為環境保護的生力軍,為社區、城市與全球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EST環境教育志工計畫是一個創新的跨域合作方案,它透過環境教育課程、實地體驗、志工培訓等活動,讓參與者從了解環境議題,學習如何減少自身對環境的影響,到能夠發揮表達力、文案力、敘事力、創造力、數位力與行動力,進而激發參與者的熱情與環保意識。參與者不僅可以運用科工館與慈濟高雄靜思堂的展示環境,進行環境教育的導覽服務,更結合市府教育局和環境教育輔導小組長年來在校園深耕的成果,將有效的方案納入課程,更貼近社區和生活實際行動,發揮更大的作用。
欣見此書匯集三方多年來的努力和創新,更將EST計畫的成果彙整,收錄了參與者的心得分享、環境教育課程內容、實地參訪、志工培訓手冊、環境教育執行方案等豐富的資料。本書不僅是一本環境教育的寶典,也是一本環境保護的啟示錄,值得所有關心環境的人閱讀與參考。
高雄是臺灣製造業重鎮,碳排佔全國五分之一,為了邁向淨零目標,高雄市政府除了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完成「高雄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之外,更為了提供淨零工作最完善的基礎,同時落實公正轉型,於全國率先成立「淨零學院」,與南方縣市、產業界、查驗機構、大專院校進行跨域合作培育淨零人才。希望縣市、民眾一同加入,推動能源、生活、社會轉型。此與EST計畫環境教育志工人才培育的目標完全相同。
在此,我要感謝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和環教輔導小組校長團隊、科工館與慈濟基金會的合作夥伴,以及所有參與EST計畫的志工們,你們的努力與貢獻,讓高雄市的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邁向新的里程碑。我衷心期盼,透過此計畫拋磚引玉,邀約號召更多人士一起攜手同心,貢獻自己的力量,為高雄市、為臺灣、為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淨零永續未來。
推薦序〉淨零未來 從心出發
文◎黃華德、李鼎銘(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總經理)
「全球2050淨零排放」承諾,是一場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大型轉型工程,深感肩上所挑的擔子愈來愈重大。大愛感恩科技自2008年創立以來,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面對挑戰,始終以實踐證嚴上人「清淨源頭、減碳零廢、永續未來」為目標,深信「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其實是城市的礦產」,大愛感恩科技將來自海洋、陸地上回收來的廢棄物轉換成可再利用的資源,化廢為寶進行跨領域的開發,讓回收延物續物命,重新賦予它們新的價值。
(E)高雄市教育局、(S)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和(T)慈濟基金會三方合作,為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跨界、跨域合作,結合三方共構、達成永續發展的未來願景,共同辦理「高雄市環境教育志工培訓計畫」,藉以提升高雄市校園愛心媽媽和社區志工環境教育素養和行動,並配合教育部「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學習策略。
大愛感恩科技「循環經濟」的精神,將所開發的教案及課程融入EST培育計畫內,透過經濟、社會及環保三大面向,分別落實推動慈善產業、環保人文教育及環保製程技術掌握,將環保回收系統具體呈現,以提升環境社會倫理與責任,達到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
一路走來,大愛感恩不僅節能減碳,更直接為緩和全球氣候變遷作出貢獻;環保毛毯隨著慈濟志工的腳步,親自發給有需要的人,溫暖寒夜冰冷的角落,至今愛已送到46個國家,溫暖超過133萬人的身、心、靈。同時大愛感恩環境永續發展原則與目標以結合綠色回收供應鏈,研發更多回收再製品,落實綠色採購方針、產官學研綠色發展合作計畫、關注國際環保議題,並推廣環保理念至各行各業,改變心念,從生活落實對地球的愛護,不只是做環保、說環保,更是環境教育讓人人從改變心念進而付諸行動。
從CSR、ESG、SDGs在地化到全球化,期盼未來持續與EST團隊共同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堅持環保人文科技的初衷,持續朝永續發展2050淨零未來邁進。
名人推薦:推薦序〉打破界限,連結知識:共建跨域環境教育平臺
文◎潘文忠(教育部部長)
近年,追求環境永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帶來便利的生活與不同的挑戰,同時也擴展了我們對於自然與環境的理解。2020年臺灣遭逢百年大旱,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也讓我們更加重視環境教育的深化與落實,作為教育部長,我深知教育的力量和影響,也深信提升公民環境素養將會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石。
教育部深耕學校環境教育逾30年,蔡總統更在2021年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排...
目錄
★推薦序:
一、打破界限,連結知識:共建跨域環境教育平臺(潘文忠)
二、是思維改變,不是氣候,給你我再次翻轉思維的機會(薛富盛)
三、環境永續 邁向淨零(陳其邁)
四、淨零未來 從心出發(黃華德、李鼎銘)
★編者序:
一粒小種子,如何造就一片森林?
★第一章:從搖籃到搖籃,永續發展正時興
一、從環境教育到永續發展教育:擴充頻寬邁向永續(葉欣誠)
二、喚醒愛自然的DNA 超越我執的環境倫理觀(許毅璿)
★第二章:新世代環境教育——因應在地,跨域永續
一、閱讀高雄 走向永續淨零城市(黃藍儀)
二、環教輔導小組跨域奇思創享 從平方到立方(黃意華)
三、SDGS在校園生活中的倡議與實踐(李美金)
四、永續校園診療所——把脈過去、針砭現在、調養未來(王國村)
★第三章:打造環境永續為主軸的綠博物館
一、探索綠色夢工廠
(一)擘劃綠色願景——綠博物館(楊憶婷)
(二)蛻變綠色園地———科工館綠建築(葛子祥)
(三)享受綠色生活——樂活節能屋(蕭德仁)
二、創新環教展示
(一)氣候變遷新思惟——「氣候任性•臺灣韌性」展示(蘇芳儀)
(二)低碳飲食新玩法——「尋找貪吃鬼」展廳實境解謎(楊傑安)
(三)水保防災新觀念——島嶼關鍵字特展(徐采薇)
三、環教互動教具FUN手玩
(一)與海洋對話——讓海洋教育進入你的生活(劉佳儒)
(二)水與爭鋒——以行動教具體驗節水科技(劉佳儒)
四、典藏環教文物
(一)報天氣防釀災——防災文物蒐藏與研究(葛子祥)
(二)古文物新生命——文物也需要有健檢中心(吳慶泰)
★第四章:邁向淨零和永續 慈濟的創新解方
一、大地環保的創新行動
(一)一句話的神奇力量~「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二)環保站不只環保教育站!(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三)從一件毛毯談循環經濟到災害救助~慈濟的環保毛毯(大愛感恩科技)
(四)以永續發展和環境教育為核心的社會企業~大愛感恩的創新與研發(大愛感恩科技)
二、環境教育的創新方案
(一)用「創意」做環境教育 用「行動」發揮影響力(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二)化廢為寶:「水立方」~千分之一的水(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三)永續發展教育的變形金剛~行動環保教育車(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四)線上平臺與跨界合作的力量~環保防災勇士計畫(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三、 身體和心靈環保的創新方案
(一)最困難卻最有效的減碳行動?推動健康蔬食的創新方案(邱國氣)
(二)從「心」談起~心靈環保的創新解方(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展組)
結語
★第五章:EST是一棵大樹,也是一顆種子
一、醞釀——黃金三角「EST」的共構 (王運敬)
二、誕生——港都跨域得解方(呂淑屏、董中驥)
三、簽約合作——因為愛地球,所以我們相遇 (彭子芳)
四、建構三方跨域合作之旅——EST志工培訓計畫與課程的搖籃(呂淑屏、王運敬、彭子芳)
五、看見新芽在茁壯——EST工作團隊與學員的分享
(一) EST黃金三角,力量加乘(丁雪玉)
(二) 學員的成長心得與善效應(余惠琴、李淑惠、李淑霞、侯秀霖、鄭麗玲、于倩懿、楊愉粧、吳岳玲、劉佳雯、廖麗琴、陳南勝、方曉嵐、許麗美、張淑娟、蔡進元、崔艷、林維毅、陳嬿如)
(三) EST——人間四月天最動人的協奏曲(李秋月)
(四) 活動側記(人文真善美志工)
1.EST環境教育第二期初階志工培訓課程開課典禮
2.五倫之外新六倫 愛自然的哲學觀
六、美麗晨曦 看見希望——EST數據分析與建議(彭子芳)
★第六章:EST攜手共進,共創三贏
一、氣候變遷公民素養 志工永續發展的解方(謝文斌)
二、淨零未來:共創博物館環境教育的新時代(李秀鳳)
三、當責環境的決心(顏博文)
四、種子的奇蹟(呂淑屏、彭子芳)
★附錄
★推薦序:
一、打破界限,連結知識:共建跨域環境教育平臺(潘文忠)
二、是思維改變,不是氣候,給你我再次翻轉思維的機會(薛富盛)
三、環境永續 邁向淨零(陳其邁)
四、淨零未來 從心出發(黃華德、李鼎銘)
★編者序:
一粒小種子,如何造就一片森林?
★第一章:從搖籃到搖籃,永續發展正時興
一、從環境教育到永續發展教育:擴充頻寬邁向永續(葉欣誠)
二、喚醒愛自然的DNA 超越我執的環境倫理觀(許毅璿)
★第二章:新世代環境教育——因應在地,跨域永續
一、閱讀高雄 走向永續淨零城市(黃藍儀)
二、環...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