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齋》到邱妙津,從文本到社會,
本書縱論中國與臺灣女同志愛欲,並剖析其理論系譜,
是同志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先驅之作。
本書是華文世界首部研究中國女同性戀認同之形成的學術專書,作者試圖建構現代中文中女同性戀的譜系,同時透過詳細地檢視帝國晚期、20世紀初現代中國、後毛澤東中國及20世紀末臺灣四個重要歷史時期中的「女女關係」,再現形式、論述轉變的宏大企圖。
本書第一部分重探了過去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女女親密關係,並深入地分析、討論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第二部分揭示外來文化與民初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交匯,作者將當時知識分子對於女校學生之間的浪漫情誼、女同性愛以及性別認同等概念的論戰,與中國現代性的發展聯繫在一起。五四時期的女性更直接地參與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政治事務,突顯了女性浪漫關係和性關係的社會意義。第三部分從後毛澤東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對女同性戀概念再次浮現的影響,深入剖析林白與陳染作品對女女愛欲關係的處理、「超性別意識」以及挑戰異性戀宰制的權威。最後,第四部分首先以解嚴後的臺灣在全球化浪潮下本土女同性戀認同的形成為題,探討女同性戀主體與女性主義運動在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論戰,並透過探究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及與其同時期的女同性情慾小說,形塑當代臺灣女同性戀文學發展的簡史。
作者簡介:
桑梓蘭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助理教授,奧勒岡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學系中國文學副教授、系主任,現任密西根州立大學現代中國文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性史、現當代中國文學和電影、都市研究以及臺灣研究等。
譯者簡介:
王晴鋒
中國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國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講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桑梓蘭探索中國女同性戀論述的文化、歷史和性別的諸多因素,拓展了現代中國主體性一個從前鮮為人知的領域。本書評述晚清以來女同性欲望在中國公共領域浮現的過程及其文學表現形式,誠為中國和比較性別研究新的里程碑。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本書是第一本對於傳統到現代華文女同志文化與文本的系譜整理,其完整程度可能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右。它出現在華文女同志初來乍現的歷史時刻,本身就是一個參與造就的語言行動,磁石般召喚著華文女同志主體的歷史摶成。同時本書非常有企圖心地提出了一個極具啟發的、關於中國現代「性」的中心論旨,也非常值得相關研究者關注與討論。
──朱偉誠(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桑梓蘭探索中國女同性戀論述的文化、歷史和性別的諸多因素,拓展了現代中國主體性一個從前鮮為人知的領域。本書評述晚清以來女同性欲望在中國公共領域浮現的過程及其文學表現形式,誠為中國和比較性別研究新的里程碑。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本書是第一本對於傳統到現代華文女同志文化與文本的系譜整理,其完整程度可能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右。它出現在華文女同志初來乍現的歷史時刻,本身就是一個參與造就的語言行動,磁石般召喚著華文女同志主體的歷史摶成。同時本書非常有企圖...
章節試閱
導讀/翻譯「性主體」――閱讀《浮現中的女同性戀》
紀大偉
出生於臺灣的桑梓蘭從臺大外文系畢業,留學美國取得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目前任教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她在2003 年出版的學術專書《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The Emerging Lesbian: Female Same-Sex Desire in Modern China)在英文學術界是研究臺灣同志與中國同志的先驅著作之一。
讀者一看到這本書,心裡頭可能就會冒出幾個基本問題:「同性戀是什麼?」;「現代中國也有女同性戀嗎?」;「這個研究課題有什麼重要性?」這幾個問題也是許多國內外性別研究者、同志研究者、多元性別研究者共同面對(並且一再被問)的問題。《浮現中的女同性戀》主要貢獻就是很有耐心地為這些基本卻難纏的問題提出理論化的答案。「很有耐心」,是指作者勤於整理歐美相關理論和國內外文獻;「理論化」,是指作者挑戰了學院內外多種被理所當然化的(假)常識。面對基本問題、耐心、理論化,聽起來是治學基本功,事實上並不容易做到;在這些方面,《浮現中的女同性戀》遠勝某些前行研究,也就是書中所質疑的小明雄《中國同性愛史錄》、韓獻博(Bret Hinsch)《斷袖的激情:中國男同性戀傳統》(Passions of the Cut Sleeve: The Male Homosexual Tradition in China),以及許多臺灣研究生不假思索便暢快引用的周華山著作。
以上幾個問題的精華討論就在《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第二部第四章〈翻譯同性戀:民國時期的同性愛論述〉。「同性戀是什麼?」根據這一章的說法,「同性戀就是從西方經過日本再翻譯到中國的成果」。同性戀在西方本來就有多種而非單一的定義,在日本轉手再進入中國之後,又各自對應了不同的字詞。也就是說,同性戀從西方翻譯到中國的效果並不是一對一的(一個單字對應一個單字,一如「London」對應「倫敦」),而是多對多的。正如作者引用中國留美學者劉禾(Lydia Liu)指出,同性戀到了中國的效果,與其說是(傳統理解的)翻譯,不如說是發明:中國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西方概念,更藉著這個西方詞彙之便,在中國和中文中發明諸多西方不見得能夠理解的人事物。本文標題標明「翻譯『性主體』」,就是要強調《浮現中的女同性戀》做了什麼工作:它解釋了主體和性的主體怎麼樣在中國以翻譯的名義被創生出來。
「現代中國也有女同性戀嗎?」這個問題暗示:西方已經有了這個現代化玩意(即女同性戀),那麼,現代中國跟得上腳步嗎?《浮現中的女同性戀》全書都在處理這個暗示所牽連的翻譯與政治(這裡的政治,是指如何站在「大中華地區」質疑握有詮釋權的西方)。這個問題還可以進一步拆解下去:什麼是現代?什麼是中國?女同性戀是不是夾在(被預設為異性戀的)婦女和(被預設為男的)同性戀之間?這些問題大致上已經在書中多處回應。臺灣讀者可能特別想要問:什麼時候臺灣變成大中華地區的一部分了?「大中華地區」在英文原著中是「transnational China」(跨國的中國),也就是「在中國領土之內和在領土之外的中國」――臺灣被視為中國領土之外的諸多中國之一。畢竟臺灣政府宣稱自己是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的一種。
「這個研究課題的重要性何在?」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女同性戀恐怕不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吧?」這是國內外許多學人與研究生長久以來共同面對、忍受的挑釁。綜觀全書可以察覺桑梓蘭對這種挑釁的一再反擊:她藉著訴諸公共性(有時候化身為公共空間、公領域等等類似詞語)來回應挑釁,不斷強調女同性戀和公共性的密切結合。既然各界將公共性的重要性視為理所當然,那麼將女同性戀加以公共化看起來就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策略。作者為這部在時間空間都極具野心(一百年來的中國和臺灣)的專書找出一條整合各章的主軸。我認為這部書的主軸與其說是「女同性戀」,不如更準確地說是「公共性與女同性戀」。
《浮現中的女同性戀》進行多種整合的工作。我在這裡特別把焦點放在臺灣讀者可能尤其在乎的其中三種:一,中國和臺灣的整合;二,社會和文學的整合;三,歷史主義和跨歷史主義的整合。這些整合都有策略上的考量,都有好處和壞處,絕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事實上,完全穩當可靠的學術思考才是妄想。
首先,此書將臺灣女同志和中國女同志寫在一起,就像是「半杯水心理測驗」一樣:悲觀地看,臺灣社會各界努力的果實要包裝成中國製造才能夠讓英文學術界買單;但樂觀地看,正因為被包裝成「跨國的中國」,臺灣產品在國際市場才可以搭上中國熱的便車,顯得更有賣相。持平而論,這個半杯水心理測驗要放在歷史脈絡來檢視。一,1990 年代的臺灣人比較樂觀。《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的初稿(桑梓蘭的博士論文)寫在1990 年代,正是臺灣許多人相信臺灣經驗可以鼓勵中國多種改革的樂觀時代,是臺灣人相對比中國人有錢的時刻。在此書初稿成形之際,「亞洲四小龍」(潛臺詞是:臺灣是領先韓國的經濟模範生)、「兩岸三地合作」(潛臺詞是:臺灣可以做為中國的楷模)等等(來自商業界市場考量的)話術是時代背景大聲演奏的主旋律。人文學科研究者很難不受時代所制約。
二,再說,新的語彙可以觸發新的共同體。1990 年代也是「同志」這個新詞開始在香港、臺灣、中國(也就是兩岸三地)快速取代「同性戀」這個舊詞。不少臺灣同志在當時也樂見同志版本的兩岸三地格局。「同志」這個典出中國(共產黨同志)而且又反饋中國的詞,正是一個與其說是翻譯(舊詞新解)還不如說是發明(如劉禾所言)的範例:在同志這個詞被挪用之前,「兩岸三地」的同性戀者很少想到彼此有何關聯;同志被挪用並流行之後,各地同志就開始有意無意促成同性戀版本的「跨國的中國」。很多人說,同志一詞讓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都可以自稱同志;我想補充,除了這種在性傾向層面的共同體之外,同志一詞也讓各種國籍的性主體不知不覺加入國族層面的大中華共同體。
三,學術體制。長久以來第一世界學術界(歐美)都將臺灣研究視為中國研究底下的一個選項(臺灣這個選項跟雲南研究、山東研究等等選項一樣可以互換)。這種體制常規很難在短時間內,由少數有心人改變。於是,山不轉路轉:作者採用「跨國的中國」來避開「大一統的中國」的說法,並且在第一章註31提及有學者(即印度的中國專家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認為大一統的中國是虛妄想像。
作者在書中為臺灣爭取了一些發言機會。全書分成四部,最後一部是「解嚴之後的臺灣」,不只是剛好按照時代順序將解嚴之後的臺灣放在壓軸位置,也因為作者想要讓臺灣指向女同性戀的願景。不過,也因為作者努力整合中國和臺灣,臺灣女同志在社會和文化的努力成果被詮釋為鼓舞中國進步的力量――對身在2014 年的臺灣人和香港人來說,這種詮釋恐怕很刺眼(類似「港臺要民主,才能帶動中國國內民主化」的說法)。這種力求中國和臺灣整合的邏輯,或許可以解釋此書第四部的詮釋:1949 年國民黨遷臺被認為帶給臺灣「中國現代性的遺緒」(但是沒有提到日本帶給臺灣什麼)、邱妙津的小說被認為應和了五四時期中國女作家。前一個說法放大了國民黨的貢獻(國民黨刻意不將中國現代化的許多資產帶到臺灣,如五四進步文人的著作),並且忽視了日本帶給臺灣的現代性(作者在討論五四的時候強調日本影響中國人如何理解同性戀,在討論臺灣的時候卻不談日本現代性的遺緒);後者則牽強地讓邱妙津跟中國作家依親。在我印象中,邱妙津並不關心五四文學。
其次,在整合中國和臺灣之餘,《浮現中的女同性戀》也進行了社會和文學的整合。作者在整合社會和文學這兩個領域(以及,社會科學和文學研究這兩種學門)的時候全力以赴,顯示了晚近美國文學研究頻繁向社會科學求教的新趨勢。原則上我也樂見這兩個學門合作,尤其期待臺灣的各種文學研究者多向社會科學取經。
全書四個部分都可進一步切分為兩半,前半部偏向社會現象的討論,後半部則是文學作品的分析。例如,在全書第二部「民國時期的中國」,前半部重點在「翻譯同性戀:民國時期的同性愛論述」(社會的面向),後半部聚焦於「五四小說中的女同性愛」(文學的面向),前後部分相輔相成。第二部分將民國初期翻譯的社會現象和五四的文學表現並置在一起,是全書中社會與文學整合的精華示範。然而,可能正因為作者處理五四時期的時候得心應手,所以在撰寫後面的歷史階段時,有時候感嘆「後毛澤東時期」的中國已經跟五四精神脫節,有時候卻又稱許晚近作家(如邱妙津)回應了五四前輩――這些感嘆和稱許都顯示出作者對於五四時期的眷戀。
這種對於五四時期公共性的眷戀,投影在書中第四部分針對臺灣的觀察,結果第四部分臺灣研究就活在第二部分五四研究的陰影之下。五四時期的研究者只要考察當時的報刊以及參與公共討論的女作家作品,就可以大致掌握當時公共性的輪廓;第四部前半部是「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女同性戀運動」,後半部是「女同性戀自傳性書寫」,亦即討論邱妙津的專章,卻不像五四時期那麼容易掌握。「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女同性戀運動」這一章似乎想要襲用研究五四的方式來研究解嚴後的臺灣,所以特別留意大眾媒體和女同性戀運動。這一章勤於記載媒體和社運參與者的脈動,誠然達成苦勞,但是這種苦勞不見得可以保證研究者掌握解嚴後臺灣的公共性。解嚴後臺灣的精闢分析在國內外社會學界已有豐碩成果,讓《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相形失色。如今看來「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女同性戀運動」與其說是公共性的分析,不如說是臺灣社會現象的報導。
重視公共性的策略有利也有弊。第四部分後半部的邱妙津研究具有歷史地標意義,畢竟是英文學術界深入探討臺灣同志文學的先行者之一。然而,這一章為了持續強調公共性,不惜將某些訴求塞入邱妙津口中,也就是在難以捉摸的作家(含過世的作家以及不喜公開發言的多種作家)身上強行安裝能動性(agency)。我在這一章看到,小說中的虛構人物被等同於邱妙津這個真人、邱妙津對媚俗的大眾媒體提出批判、邱妙津對公共空間頗有一番見解――也就是說,邱妙津的文學作品被當作一種社會科學的資料來看待,她的文學被認為忠誠反映了真實世界中的人。文學的虛構性被忽略了。如果《鱷魚手記》裡的鱷魚是戴上假面的角色(以鱷魚皮為假面),那麼書中眾多苦戀的大學生角色當然也戴了假面。在文學世界中(想想《哈姆雷特》、《尋羊冒險記》),有哪個角色不戴假面呢?
此書珍視公共性,卻同時小看了私密性。《鱷魚手記》或許也釋放出進攻公共性的訊息,但它更歌頌了私密性帶來的痛苦兼樂趣。
本文在前面用比較長的篇幅討論《浮現中的女同性戀》如何整合臺灣與中國、文學與社會,是希望為這本書摸索更貼合當前臺灣情境的思辨空間。最後我要指出這本書也進行了「歷史主義」和「跨歷史主義」的整合。這第三種整合聽起來不像前兩者那麼容易吸引臺灣讀者的注意,但卻值得各種「小眾歷史」(例如,同志文學史,原住民史,跨性別醫療史等等)的關心者仔細閱讀。此處所說的歷史主義,是指一種堅持每個字詞都要嚴謹放在正確時空中的態度。例如,按照歷史主義者的規矩,19 世紀才出現「同性戀」這個詞,所以只有19 世紀之後的人才能被稱為同性戀者;19 世紀之前的人,就算頻繁進行同性之間的性行為,也不能被稱做同性戀者,不然就是「時代錯亂」。(一如,如果有人以為古代日本人不是坐在地板上喝清酒而是坐在酒吧高腳椅上喝雞尾酒,同樣也犯了時代錯亂。)跨歷史主義者則不理會歷史主義者的規矩,反而將19 世紀之前各國名流(例如古希臘羅馬帝王、日本武士、漢朝皇帝)都稱為同性戀者。歷史主義和跨歷史主義各有其利弊:如果我們硬要說古希臘羅馬沒有同性戀者,是不是徒然為了學術的嚴謹而自斷了想像族譜的自由?同時,如果我們慷慨承認亞歷山大也是同性戀者,那麼我們要不要考證他是否看過精神科醫生而且上過同志酒吧?(精神科醫生跟同志酒吧總是跟同性戀者共存。)
任何主義推到極致,都會顯得荒謬。桑梓蘭在書中在歷史主義和跨歷史主義之間耐心取得理論化的平衡點(先前我說過耐心和理論化是《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的勝出之處),就是要同時承認歷史的斷裂性與延續性。《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的標題充滿巧思。除了副標題暗示了「現代中國」和「女同性戀愛欲」之間的張力之外,主標題的「女同性戀」(lesbian)和副標題「女同性戀愛欲」(female same-sex desire)也有制衡關係:這兩個詞在英文中各是歷史主義者和跨歷史主義者的選擇。
標題明說了某個訊息,同時也就暗示了另一個訊息:女同性戀是浮現出來的,那麼,有什麼人事物凹陷下去了呢?(emerge 的反面就是submerge。)陷去了哪裡?凹處還藏有哪些性的主體?愛欲是不是凹陷到「跨國的中國」深處?這些答案,就有賴各界愛書人解密吧。
導讀/翻譯「性主體」――閱讀《浮現中的女同性戀》
紀大偉
出生於臺灣的桑梓蘭從臺大外文系畢業,留學美國取得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目前任教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她在2003 年出版的學術專書《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The Emerging Lesbian: Female Same-Sex Desire in Modern China)在英文學術界是研究臺灣同志與中國同志的先驅著作之一。
讀者一看到這本書,心裡頭可能就會冒出幾個基本問題:「同性戀是什麼?」;「現代中國也有女同性戀嗎?」;「這個研究課題有什麼重要性?」這幾個問題也是許多國內外...
作者序
繁體中文版序(摘錄)
桑梓蘭
掐指算來,中譯本面世距離當初開始著手這項研究已有二十年,距離英文版的出版也有十一載,時光過得何其迅速!二十年中,同時湧現或後起的研究不少,但是這本書始終得到不少讀者的眷顧。何其幸運。
回想當初發願從事這項研究,除了因為剛好身處風氣開放的舊金山灣區耳濡目染又在酷兒理論蓬勃發展的加大柏克萊校區求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受到當時臺灣風起雲湧的酷兒論述的激勵。在太平洋彼岸為臺灣當代文化多元化發展之迅猛感到振奮之餘,也隱約感到當時引領風騷的先行者搬演英美學界的論述,例如恐同,異性戀機制等概念,來談論臺灣社會,熟極而流,但是卻缺乏重新歷史化的過程。我感到疑惑,臺灣社會乃至其他的華人社會一直就是恐同的嗎?此恐同與西方社會的所謂恐同是一樣的面貌嗎?華人社會的異性戀機制又是怎麼一回事?現代化在這裡起了什麼樣的作用?東西近現代文化交流史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在歐美,如傅柯在《性意識史》第一冊中某些段落所宣稱的或如若干私淑傅柯的學者所主張的,同性戀這樣的性身分成立的歷史甚短, 可追溯自19世紀的性科學,而其內涵與之前的相關情慾實踐概念有別,那麼中文語境中的同性戀――不管是作為性態或性身分――豈不是歷史更短?它與中文原生的語彙有何重疊與分歧?中間曾產生什麼樣的嫁接關係或是扞格齲語?甚至也不得不問:臺灣的現代性與大陸民國時期現代性有無關連?臺灣戰後以來與大陸民國時期新興的性論述有何遞嬗關係或是呼應?更不妨問:當代臺灣的酷兒論述發展在華人社會中純屬單一現象,還是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這些就是我開始這項研究的初衷。從當代臺灣,追溯到大陸民國時期,再追溯到明清。逆流而上,是想重建現代中文中某些性論述的譜系,也想發現斷裂點。也因為尋找性論述的來龍去脈,而涉及近現代日本和歐美,特別是其所謂性科學(又稱性學)。一旦開始找資料,很快就發現女同情慾在20 世紀以前中文書寫中的呈現遠不如涉及男同(所謂「男風」)的多如牛毛,其研究也如鳳毛麟角,處於邊緣狀態。這和女同在1990年代臺灣同志運動中揚起的鮮明旗幟,與當時酷兒理論與女性主義論述之間的脣齒相依,都形成強烈對比。檢視大陸民國時期文獻,可以發現那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正是在1910至1920年代,女女之間的情慾開始獲得新的命名和意義,並得到新的審視――既包括新的社會監督控管,也代表新的主體的誕生。這個過程,除了西方和日本性科學的翻譯所造成的直接影響,也因為中國傳統父權制在民初新女性自家庭爭取出走和解放之際面臨空前挑戰,必須重新發明、補強和激活自己。因此,同性愛或同性戀論述的出現對於女女情慾不啻一把雙刃劍。同時,現代同性愛論述的出現對於男男情慾卻更大程度地意味著前所未有的病理化和社會控管。因為,傳統的斷袖男風論述早已給好男色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正當性。傳統論述雖然對於男色也偶有疑慮而視為非正道,但即使當這樣的疑慮發生也不至於將好男色的文人士大夫視為身心異常或病態。傳統的歧視主要針對在性關係中處於被動或被寵幸的男體,認為喪失陽剛之氣;這種歧視,與其說是針對男男情慾,不如說是對於男性去勢或跨性別的輕蔑。
雖然研究的動機是由近而遠,由臺灣出發而涉及中國,但是在敘述上,採順時而敘。因而造成了一個原先意想不到的問題,那就是從1949 年前的中國大陸單單銜接到當代臺灣,場景轉換幅度頗大,略感突兀。我於是接受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邀請的匿名審稿人的建議,在原先的書稿基礎上增添了1949年以後新中國的內容。因此後來實際出版的書就包括了四大部分:現代以前,大陸民國時期,後毛時代中國,和當代臺灣。這樣的結構對於英語世界的性史研究者、漢學家、以及對中國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都更顯得平衡,也更豐富。然而,致力於臺灣研究的讀者卻可能會感到談臺灣的篇幅不夠多和詳盡。好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不少,讀者儘可參考。
在主旨上,弔詭的是,雖然我找到了不少文獻,證明19世紀末20 世紀初性科學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造成了新的性知識典範,但是我也注意到,新的典範並沒有完全掃除舊的,至少沒有一夜之間如此,而是新舊不斷拉扯,彼此類比,互相轉譯,摻雜混合。新的知識典範提供了新的關鍵詞和新的組織方式,但是卻吸收了部分固有的思考習慣。這樣的觀察其實也是傅柯式的,因為他除了談典範轉移,也談知識考古學。一層一層地深挖下去,誰知道在新大樓的地基底下會發現什麼殘骸遺跡呢?但是,也因為我既論證性知識新典範的出現又指出舊思想舊價值的還魂,這本書也引起了一些批評。有學者認為我不夠強調20世紀之初性科學引入中國的革命性作用,認為「同性戀」的新知識典範在中國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確立了。相反地,也有學者認為我不夠注意舊有中國文化對於同性關係固有的偏見――這些偏見使得大陸民國時期公眾在接受西方性學上產生了一些限制。可以說,這兩種批評都各自看到了此書觀點的一個面向,但不是全部。
其他對這本書表示異議的不一而足。比較重要的有某些學者認為此書過分強調女性主義,把愛女人的女人當作女同的一個同義詞太過簡化,而且在某些章節不夠彰顯陽剛的女同主體,也就是臺灣同志社群中所謂的T(tomboy or butch)。我卻想再次強調,所謂女性主義究竟是什麼,其實沒有單一的定義。T的主體,對於刻板性別角色的反抗,完全可以置於後結構女性主義的性別批評大旗之下。我對於T 確實沒有漠視的意思。例如,我欣賞邱妙津有關陽剛女同主體的創造性書寫,是此書有關臺灣的章節部分特別標舉的作家。但是,我認為郁達夫1932年寫的《她是一個弱女子》就有概念化、平板化和醜化男子氣概女子的嫌疑,不足為訓。我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懷疑,和郁達夫身為男性沒有絕對的關係,和他當時在其他的小說裡往往運用時新的醫學名詞和觀念有關。總之,如果有讀者想更了解我對跨性別的看法,不妨參考我在其他的著作中的闡述。
在研究寫作的過程中,因為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有一些問題沒來得及去探究,例如日本性科學何時引入日治臺灣,又有何發展?是日文直接引入,還是也有中文翻譯?如果有翻譯,那麼是否參考了同時期中國大陸翻譯性科學,是否可作比較?又如,傳統中醫對於女性情慾的看法與儒家道統禮教之間存在何種張力?這些問題加起來所涉及的歷史幅度很廣,文獻繁雜,很難以一己之力去一一擊破。套一句陳詞:此書最大的功用在於拋磚引玉,研究的進一步完善就要仰賴其他學者了。
繁體中文版序(摘錄)
桑梓蘭
掐指算來,中譯本面世距離當初開始著手這項研究已有二十年,距離英文版的出版也有十一載,時光過得何其迅速!二十年中,同時湧現或後起的研究不少,但是這本書始終得到不少讀者的眷顧。何其幸運。
回想當初發願從事這項研究,除了因為剛好身處風氣開放的舊金山灣區耳濡目染又在酷兒理論蓬勃發展的加大柏克萊校區求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受到當時臺灣風起雲湧的酷兒論述的激勵。在太平洋彼岸為臺灣當代文化多元化發展之迅猛感到振奮之餘,也隱約感到當時引領風騷的先行者搬演英美學界的論述,例如恐同,...
目錄
導讀/翻譯「性主體」――閱讀《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紀大偉
繁體中文版序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分:現代以前中國
第二章 重探現代以前中國的女女關係
第三章 蒲松齡怪譚中的怪異女性
第二部分:民國時期的中國
第四章 翻譯同性戀:民國時期的同性愛論述
第五章 五四小說中的女同性愛
第三部分︰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
第六章 後毛澤東中國的美麗新世界:概述
第七章 林白的女同性愛欲敘述
第八章 超性別意識和《私人生活》
第四部分:解嚴之後的臺灣
第九章 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女同性戀運動
第十章 女同性戀的自傳式書寫
尾聲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後記
導讀/翻譯「性主體」――閱讀《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紀大偉
繁體中文版序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分:現代以前中國
第二章 重探現代以前中國的女女關係
第三章 蒲松齡怪譚中的怪異女性
第二部分:民國時期的中國
第四章 翻譯同性戀:民國時期的同性愛論述
第五章 五四小說中的女同性愛
第三部分︰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
第六章 後毛澤東中國的美麗新世界:概述
第七章 林白的女同性愛欲敘述
第八章 超性別意識和《私人生活》
第四部分:解嚴之後的臺灣
第九章 媒體化公共領域中的女同性戀運動
第十章 女同...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