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庭均
定價:NT$ 380
是你控制情緒,還是情緒控制你?
一本寫給年輕人的情緒急救指南。
停止焦慮,杜絕抑鬱,不做情緒的奴隸!
為什麼你總是在假裝快樂?
為什麼你暴露內心會感到尷尬?
為什麼你總是拒絕別人的關心?
是我們控制著情緒,還是情緒控制我們?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許多行為都會被「內在的猩猩」所掌控。 「內在的猩猩」是我們的非理性思維,掌控著我們的情緒、行為以及思想,在我們出生前就掌管著我們的軀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才是我們身體的主人,而我們才是入侵者。
看完這本書,我們可以:
1.解除自我隔離,突破情緒屏障。
2.認識負面情緒,避免慢性中毒。
3.重新認識熟悉而陌生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4.焦慮、拖延、強迫、憂鬱……了解非正常情緒的觸發機制。
5.重塑思考方式,找出每一種情緒應該在的適當位置。
腦內推薦:
《祕密》系列譯者、身心靈講師、作者 王莉莉
療癒系作家 李詣琦
知名情感作家 冒牌生
豐盛心靈寫作&豐盛金錢能量創辦人 劉滄碩
優克美科技公司總經理 談驊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予昕
(依姓名筆劃排序)
這是所有人都應該看的好書,幫助我們清楚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著自己的行為與決定,因此不會坐困在急於只想逃避負面情緒,而忽視了身為人所與生俱來的感受能力。
其實負面情緒和正向情緒同樣重要,唯有接納和覺知情緒及心理反應的真正意義,才可能做個真實完整的自己。
───談驊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會被自己的情緒所解釋。情緒看起來像是外界資訊在我們身體上的映射,但它是與生俱來的,積極的情緒促使我們前進,而消極的情緒,其實也是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資訊。
本書詳細解讀了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情緒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以此幫助讀者擺脫由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如此一來,我們才會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如何解釋各種行為,如何更好地生活。
前言
蘇格蘭哲學家暨經濟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曾經寫道:「我們只不過是各種知覺的集合體,這些知覺以讓人無法想像的速度不停地運轉,從而成就了所謂的人。」
讓我們從一個小實驗開始,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情緒的奧祕。
接下來準備閉上眼睛,不跟任何人說話,此刻,你能感受到什麼情緒?用十秒鐘來思考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要切實地描述出自己所經歷的情緒是多麼困難。
你喜歡自己的情緒嗎?你會期待那些充滿憂鬱和焦慮的日子來臨嗎?你會享受憤怒、嫉妒或者羞愧的情緒嗎?很顯然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喜歡這些負面的情緒,我們會喜歡那些積極的情緒,像是快樂、寧靜、幸福⋯⋯等。
比如在剛才的小實驗中,你可能會感受到壓力,因為還有工作、學業仍待完成;也可能感受到快樂,因為得到了他人的誇獎,或是將要與友人出去遊玩⋯⋯。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各種情緒都會緊緊靠在一起,比如壓力、焦慮、擔憂等情緒,就經常像戰友一樣同進同退,快樂、興奮、激動等也是如此。
很多情緒又會稍縱即逝,比如旅遊在外,看到故鄉美食時所引發的鄉愁;或是在路上行走,無意間與他人對視時,所產生的疑惑或是好奇。此外,還有無數無法準確用語言表達、只屬於自己的獨特情緒,它們不會長期逗留,只會像風一樣瞬間吹過心底。
心理學家們將繁雜的情緒歸納為快樂、悲傷、生氣、驚訝、反感與恐懼這六大類,就像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一樣,這六種情緒構成了我們紛繁複雜的情緒生活。
積極的情緒促使我們前進,而消極的情緒,其實也是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屏障。正因為消極情緒(如恐懼)的存在,我們的祖先才能在遭遇到危險的時候,感受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進而隨時準備逃命。
情緒也是有差異性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緒疾病也各不相同,光是記載於權威精神診斷指南中的「另類」情緒疾病,數量就不少,如韓國人有「火病」、中國人有「神經衰弱」、馬來西亞有「縮陽問題」、印度有「腎虧問題」⋯⋯,可見,情緒雖然舉世共通,又會因為文化和地域產生特異性。
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情緒漸漸與我們的思維、觀念以及認知聯想在一起。文化會改變,情緒也會改變,類似「喪」之類的新型情緒詞彙,出現的頻率只會越來越高。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情緒都被人類完全認識或者感受,許多焦慮的情緒,仍然無法解釋,比如那些存在感極強卻又毫無源頭的焦慮感,在它們的控制下,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必須時刻保持忙碌與警戒,因而耗費大量時間,來幫自己打上一劑「鎮定劑」,以確保所擔憂的事情不會發生。
類似的情緒還可能會帶來生理上的疼痛感,比如當我們的信任被他人濫用,或是自尊心受到侮辱時,我們可能會產生生理上的疼痛,從而強迫自己逃離這種負面事件,而不是去面對現實。這時,我們甚至會用「阿Q 精神」來進行自我安慰和自我麻木。
然而,我們的身心卻會因為這種逃避而付出沉重的代價。由於一些如鯁在喉卻無力解決的事,我們會開始對所有事物感到憂鬱和焦慮,因為我們無法發洩出來,失眠便成了這些未決之事最直接的報復。
人類在本能上,傾向於避免處理那些帶來負面痛苦的情緒,因為這種情緒與我們自我感覺的形象背道而馳,甚至會威脅到腦海中的社會價值觀。例如:憤怒會使我們想要報復,但卻與社會要求的「善」相悖,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於是忍氣吞聲、大事化小,反而成了最優解。漸漸地,我們開始難以準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察覺不到自己只是偶爾的倦怠,還是徹底失去了動力。
想要不被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則需要花時間去瞭解情緒究竟是什麼。因為情緒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比如在古代,人們常會因異地相隔加上聯絡困難,很可能會因過度思念而積鬱成疾。然而在現代社會即使是遠隔重洋,但由於科技帶來的便利,我們產生的思念情緒往往要比古人少得多,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已經被現代社會的科技及價值觀所改變。只有深入瞭解情緒的成因,我們才會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應該做出什麼行為,應該如何生活。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意識到的情緒,既是我們人生中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又是我們腦海中最陌生的謎團。
學會並理解情緒的生成,會提醒我們,自己的想法與最終的生理感受之間的連結是多麼強大,也會幫助我們瞭解人類行為、社會文化的力量,這些力量反過來又會塑造我們的情緒。當我們想要正確感受自己的情緒時,則更需要瞭解情緒來源於何處,此時此刻,它是否就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和行為。
作者簡介:
葉庭均
現居倫敦,
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心理博士,
倫敦國王學院情感障礙碩士,
英國約克大學應用心理學士。
知識星球「真知拙見KnowledgeHot」合夥人,
問答網站「知乎」心理學、腦科學答主,
擁有35.5萬粉絲。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葉庭均
定價:NT$ 380
是你控制情緒,還是情緒控制你?
一本寫給年輕人的情緒急救指南。
停止焦慮,杜絕抑鬱,不做情緒的奴隸!
為什麼你總是在假裝快樂?
為什麼你暴露內心會感到尷尬?
為什麼你總是拒絕別人的關心?
是我們控制著情緒,還是情緒控制我們?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許多行為都會被「內在的猩猩」所掌控。 「內在的猩猩」是我們的非理性思維,掌控著我們的情緒、行為以及思想,在我們出生前就掌管著我們的軀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才是我們身體的主人,而我們才是入侵者。
看完這本書,我們可以:
1.解除自我隔離,突破情緒屏障。
2.認識負面情緒,避免慢性中毒。
3.重新認識熟悉而陌生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4.焦慮、拖延、強迫、憂鬱……了解非正常情緒的觸發機制。
5.重塑思考方式,找出每一種情緒應該在的適當位置。
腦內推薦:
《祕密》系列譯者、身心靈講師、作者 王莉莉
療癒系作家 李詣琦
知名情感作家 冒牌生
豐盛心靈寫作&豐盛金錢能量創辦人 劉滄碩
優克美科技公司總經理 談驊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予昕
(依姓名筆劃排序)
這是所有人都應該看的好書,幫助我們清楚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著自己的行為與決定,因此不會坐困在急於只想逃避負面情緒,而忽視了身為人所與生俱來的感受能力。
其實負面情緒和正向情緒同樣重要,唯有接納和覺知情緒及心理反應的真正意義,才可能做個真實完整的自己。
───談驊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會被自己的情緒所解釋。情緒看起來像是外界資訊在我們身體上的映射,但它是與生俱來的,積極的情緒促使我們前進,而消極的情緒,其實也是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資訊。
本書詳細解讀了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情緒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以此幫助讀者擺脫由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如此一來,我們才會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如何解釋各種行為,如何更好地生活。
前言
蘇格蘭哲學家暨經濟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曾經寫道:「我們只不過是各種知覺的集合體,這些知覺以讓人無法想像的速度不停地運轉,從而成就了所謂的人。」
讓我們從一個小實驗開始,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情緒的奧祕。
接下來準備閉上眼睛,不跟任何人說話,此刻,你能感受到什麼情緒?用十秒鐘來思考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要切實地描述出自己所經歷的情緒是多麼困難。
你喜歡自己的情緒嗎?你會期待那些充滿憂鬱和焦慮的日子來臨嗎?你會享受憤怒、嫉妒或者羞愧的情緒嗎?很顯然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喜歡這些負面的情緒,我們會喜歡那些積極的情緒,像是快樂、寧靜、幸福⋯⋯等。
比如在剛才的小實驗中,你可能會感受到壓力,因為還有工作、學業仍待完成;也可能感受到快樂,因為得到了他人的誇獎,或是將要與友人出去遊玩⋯⋯。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各種情緒都會緊緊靠在一起,比如壓力、焦慮、擔憂等情緒,就經常像戰友一樣同進同退,快樂、興奮、激動等也是如此。
很多情緒又會稍縱即逝,比如旅遊在外,看到故鄉美食時所引發的鄉愁;或是在路上行走,無意間與他人對視時,所產生的疑惑或是好奇。此外,還有無數無法準確用語言表達、只屬於自己的獨特情緒,它們不會長期逗留,只會像風一樣瞬間吹過心底。
心理學家們將繁雜的情緒歸納為快樂、悲傷、生氣、驚訝、反感與恐懼這六大類,就像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一樣,這六種情緒構成了我們紛繁複雜的情緒生活。
積極的情緒促使我們前進,而消極的情緒,其實也是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屏障。正因為消極情緒(如恐懼)的存在,我們的祖先才能在遭遇到危險的時候,感受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進而隨時準備逃命。
情緒也是有差異性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緒疾病也各不相同,光是記載於權威精神診斷指南中的「另類」情緒疾病,數量就不少,如韓國人有「火病」、中國人有「神經衰弱」、馬來西亞有「縮陽問題」、印度有「腎虧問題」⋯⋯,可見,情緒雖然舉世共通,又會因為文化和地域產生特異性。
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情緒漸漸與我們的思維、觀念以及認知聯想在一起。文化會改變,情緒也會改變,類似「喪」之類的新型情緒詞彙,出現的頻率只會越來越高。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情緒都被人類完全認識或者感受,許多焦慮的情緒,仍然無法解釋,比如那些存在感極強卻又毫無源頭的焦慮感,在它們的控制下,我們可能會感到自己必須時刻保持忙碌與警戒,因而耗費大量時間,來幫自己打上一劑「鎮定劑」,以確保所擔憂的事情不會發生。
類似的情緒還可能會帶來生理上的疼痛感,比如當我們的信任被他人濫用,或是自尊心受到侮辱時,我們可能會產生生理上的疼痛,從而強迫自己逃離這種負面事件,而不是去面對現實。這時,我們甚至會用「阿Q 精神」來進行自我安慰和自我麻木。
然而,我們的身心卻會因為這種逃避而付出沉重的代價。由於一些如鯁在喉卻無力解決的事,我們會開始對所有事物感到憂鬱和焦慮,因為我們無法發洩出來,失眠便成了這些未決之事最直接的報復。
人類在本能上,傾向於避免處理那些帶來負面痛苦的情緒,因為這種情緒與我們自我感覺的形象背道而馳,甚至會威脅到腦海中的社會價值觀。例如:憤怒會使我們想要報復,但卻與社會要求的「善」相悖,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於是忍氣吞聲、大事化小,反而成了最優解。漸漸地,我們開始難以準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察覺不到自己只是偶爾的倦怠,還是徹底失去了動力。
想要不被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則需要花時間去瞭解情緒究竟是什麼。因為情緒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比如在古代,人們常會因異地相隔加上聯絡困難,很可能會因過度思念而積鬱成疾。然而在現代社會即使是遠隔重洋,但由於科技帶來的便利,我們產生的思念情緒往往要比古人少得多,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已經被現代社會的科技及價值觀所改變。只有深入瞭解情緒的成因,我們才會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應該做出什麼行為,應該如何生活。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意識到的情緒,既是我們人生中最熟悉、最親密的朋友,又是我們腦海中最陌生的謎團。
學會並理解情緒的生成,會提醒我們,自己的想法與最終的生理感受之間的連結是多麼強大,也會幫助我們瞭解人類行為、社會文化的力量,這些力量反過來又會塑造我們的情緒。當我們想要正確感受自己的情緒時,則更需要瞭解情緒來源於何處,此時此刻,它是否就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和行為。
作者簡介:
葉庭均
現居倫敦,
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心理博士,
倫敦國王學院情感障礙碩士,
英國約克大學應用心理學士。
知識星球「真知拙見KnowledgeHot」合夥人,
問答網站「知乎」心理學、腦科學答主,
擁有35.5萬粉絲。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