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緣熱心的朋友忽發奇想,要為我出版講道集。而以我非教牧之身,雖然間中也會被邀請到不同的教會分享信息,但出版講道集,卻確實有點彆扭。於是方向一轉,還是分享一些觀察和思考吧。書中這輯文章,是我修改二○一六年一整年在基督教《時代論壇》寫過的專欄和文章,內容不免反映當時的「時代性」。只是「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借古可以喻今、溫故可以知新; 懂得看的,必定會看得懂。不同於抽象的論述,「貼地」的文章,就一定有其時代的局限性。這是每個執筆者都必須面對的限制。可是時間與永恆、具體與抽象,卻往往不是二元對立、水火不容。事實上只有當道成了肉身,住在蜉蝣眾生當中,眾生方有穿透定命,瞥見永恆的盼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生暮死的野菌,不知道甚麼是早晚; 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小蟲,不知道甚麼是季節。這樣,在曾經存在過億萬生靈的世界、在悠悠千萬年的時間長河裏,我們又確實知道些甚麼?我們所知道的,確實是少之又少。直到二十世紀末,我們哪有那麼多的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去鎮靜我們的情緒、解開我們心中的謎團鬱結、指點我們當行的道路?事實上生命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無論知或不知,明或不明,反正不需要怎樣思量,日子都這樣過。難道佛洛依德發現我們的潛意識世界之前,我們都白活了?盧梭說人生於自由而處處受困。但相比之下,環境限制還只是小問題,積極者甚至視之為一種挑戰、一個自我發揮的獨特機會; 要命的是正如奧爾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 所言,我們就像被拋進一個自己無權選擇的軀體,被賦予一個據說決定我們命運的性格。
而我們就只能在這一切內外的限制中,掙扎存活。其實問題還不在於生命到底有甚麼意義,甚至是否確實有意義,而是我們總是那麼不能自已地去為自己的這樣那樣去尋找價值意義⸺無論那在局外人看來是怎樣的無聊、可笑。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句未曾完成的句子,當中的片言隻語,必須在句子完成後,從它們的前文後理來理解。而句子的意義,又要從它在整段文字中的擺放來意會。將眼光再放遠一點,歷史就像一個有待完成的故事,由無數個別的句子所組成。新句子的加入,或是接續前文,或是譜出變奏,各有其特定的角色與功用。只是身處浩瀚的歷史長河裏,我們能夠看見的,往往只是剛剛發生的片段,和前面短暫的可能。東坡先生說得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同的觀點角度,在不同人的眼中自然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景。若堅持著眼宏觀大局,惟有借助太空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只是去到那個高度,除了感歎人生於世有若寄塵之外,也實在沒有甚麼好說的了。因此,作為凡人,對生命欠缺十足的把握,也就顯得理所當然。只是一些根基不深、熱誠有餘而悟性不足的信徒,往往誤將一些簡化了的口號奉若天啟,假設自己站在上帝的位置,動輒從一個遠超於自己的制高點去睥睨人生。約翰福音開卷就指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這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是進入凡間的道,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聖諭,才能為受困於凡塵俗世的卑微蒼生,帶來實在的盼望。
——〈自序〉
作者簡介:
許立中
八十年代《突破》雜誌執行編輯,著作及譯作超過二十部,作品中總有深邃的信仰反省或直率建言,也常能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引介神學知識,幫助信徒走過一段兼具知性與靈性的成長之路。近著有《道在路邊》(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2006),《與大師對話》(恩谷,2010),《雞毛蒜皮的信仰》(基道,2013)。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事緣熱心的朋友忽發奇想,要為我出版講道集。而以我非教牧之身,雖然間中也會被邀請到不同的教會分享信息,但出版講道集,卻確實有點彆扭。於是方向一轉,還是分享一些觀察和思考吧。書中這輯文章,是我修改二○一六年一整年在基督教《時代論壇》寫過的專欄和文章,內容不免反映當時的「時代性」。只是「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借古可以喻今、溫故可以知新; 懂得看的,必定會看得懂。不同於抽象的論述,「貼地」的文章,就一定有其時代的局限性。這是每個執筆者都必須面對的限制。可是時間與永恆、具體與抽象,卻往往不是二元對立、水火不容。事實上只有當道成了肉身,住在蜉蝣眾生當中,眾生方有穿透定命,瞥見永恆的盼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生暮死的野菌,不知道甚麼是早晚; 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小蟲,不知道甚麼是季節。這樣,在曾經存在過億萬生靈的世界、在悠悠千萬年的時間長河裏,我們又確實知道些甚麼?我們所知道的,確實是少之又少。直到二十世紀末,我們哪有那麼多的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去鎮靜我們的情緒、解開我們心中的謎團鬱結、指點我們當行的道路?事實上生命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無論知或不知,明或不明,反正不需要怎樣思量,日子都這樣過。難道佛洛依德發現我們的潛意識世界之前,我們都白活了?盧梭說人生於自由而處處受困。但相比之下,環境限制還只是小問題,積極者甚至視之為一種挑戰、一個自我發揮的獨特機會; 要命的是正如奧爾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 所言,我們就像被拋進一個自己無權選擇的軀體,被賦予一個據說決定我們命運的性格。
而我們就只能在這一切內外的限制中,掙扎存活。其實問題還不在於生命到底有甚麼意義,甚至是否確實有意義,而是我們總是那麼不能自已地去為自己的這樣那樣去尋找價值意義⸺無論那在局外人看來是怎樣的無聊、可笑。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句未曾完成的句子,當中的片言隻語,必須在句子完成後,從它們的前文後理來理解。而句子的意義,又要從它在整段文字中的擺放來意會。將眼光再放遠一點,歷史就像一個有待完成的故事,由無數個別的句子所組成。新句子的加入,或是接續前文,或是譜出變奏,各有其特定的角色與功用。只是身處浩瀚的歷史長河裏,我們能夠看見的,往往只是剛剛發生的片段,和前面短暫的可能。東坡先生說得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同的觀點角度,在不同人的眼中自然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景。若堅持著眼宏觀大局,惟有借助太空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只是去到那個高度,除了感歎人生於世有若寄塵之外,也實在沒有甚麼好說的了。因此,作為凡人,對生命欠缺十足的把握,也就顯得理所當然。只是一些根基不深、熱誠有餘而悟性不足的信徒,往往誤將一些簡化了的口號奉若天啟,假設自己站在上帝的位置,動輒從一個遠超於自己的制高點去睥睨人生。約翰福音開卷就指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這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所在。是進入凡間的道,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聖諭,才能為受困於凡塵俗世的卑微蒼生,帶來實在的盼望。
——〈自序〉
作者簡介:
許立中
八十年代《突破》雜誌執行編輯,著作及譯作超過二十部,作品中總有深邃的信仰反省或直率建言,也常能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引介神學知識,幫助信徒走過一段兼具知性與靈性的成長之路。近著有《道在路邊》(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2006),《與大師對話》(恩谷,2010),《雞毛蒜皮的信仰》(基道,2013)。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