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億萬豪宅當保母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比爾蓋茲python枡野俊明黃仁勳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日本帝國的生活空間(電子書)

作者:喬丹.桑德(Jordan Sand)

評價
1收藏
0人次試讀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 NT$ 420 NT$ 600

適用裝置:
適用軟體: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2.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費正清東亞研究獎得主代表作

二十世紀上半葉,以日本帝國為中心的殖民地區,其住宅、家具、食物、衣服、鞋子、行為舉止、城市空間等方面都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本書由六篇互相關聯的歷史論文組成,這些文章都是關於日本在殖民帝國時期的日常生活文化之研究。

本書從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常不被國家「大歷史」敘述的物品和事件出發,進行細緻的考證和生動的解說,包括:明治晚期日本上流階級如何處理歐洲規範的影響、味精的全球擴散歷程、坐在地板上或椅子上的衝突與籐椅的傳播、「文化生活」言論和「文化住宅」的興衰、從海外殖民地至東京的「觀光旅行」、沖繩人的豬肉與美軍的關係等。

《日本帝國的生活空間》不是一部關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相反地,本書透過房屋、家具、食品以及服裝等日常物件,並藉由人們的行為,試圖將日本理解為帝國世界中的一個帝國。每篇文章都以不同的方式來提出問題:「這些東西以什麼方式成為『帝國式』的?」物質文化能夠揭示文獻資料中語焉不詳的政治及社會行為的各個方面。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被人們視作理所當然的意識形態,即使人們沒有完全意識到它們。

本書試圖從日常物件和人們的行為等面相來探索帝國主義的文化影響,並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想法,幫助讀者理解日本帝國對一些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台灣人和其他人的日常生活所形成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傾向於只從帝國國家(統治者)的角度或殖民地臣民(被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待帝國的結構。結果是,同樣有限的一組問題被重複提出:統治者的壓迫性如何?被壓迫者有多麼同謀或進行反抗?基礎設施現代化在多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殖民統治,而在多大程度上應被視為減輕殖民主義的不公正?今天,在東亞不同地區及屬於其國家政治光譜中不同地方的人,對於這些問題都有如此紛歧的答案,以至於他們有時似乎根本無法逾越這些問題。

作者簡介:

喬丹.桑德(Jordan Sand)
東京大學建築史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目前是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日本史教授、東京國學院大學特聘客座教授。他對日本和亞太地區的社會和文化史有廣泛的研究和寫作。著有《現代日本家與居:建築、家庭空間與中產文化》(House and Home in Modern Japan: Architecture, Domestic Space, and Bourgeois Culture, 1880-1930, 2003)、《本土東京:公共空間、在地歷史、拾得藝術》(Tokyo Vernacular: Common Spaces, Local Histories, Found Objec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3)、《日本帝國的生活空間》(岩波書店,2015)、《伊勢神宮的毀滅與重生》(岩波書店,2023),其中《現代日本家與居》一書獲2004年的費正清東亞研究獎、約翰.惠特尼.霍爾(John Whitney Hall Prize)日本研究獎、愛麗絲.戴維斯.希區考克(Alice Davis Hitchcock Prize)建築史獎。

譯者簡介:

胡慧如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學院博士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編有《現代美術學報》、《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等,合著有《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編年.卅.北美館》等書。現旅居德國慕尼黑。

焦堃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現任中國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專著有《陽明心學與明代內閣政治》;另譯有《宮崎市定中國史》、《菩薩蠻記:西亞北非遊記》、《明代哲學的本質》。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