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兼具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同時也適合自學者使用的文言文教科書。其編寫在根據教師所累積的教學經驗之外,吸收並整合了海內外同類教材的諸多優點。
作為文言文學習核心的虛詞和語法在本書中不僅涵蓋面廣,也有相當的複現率。在編排上的設計,能讓學習者易於掌握虛詞的特點、鞏固所學;針對較難理解的語法也有例句做詳細的說明。
對於文言文複雜的詞彙系統,特地編寫了下冊的「詞義分析舉例」來幫助學習者克服多義詞在閱讀上造成的障礙。
所選十六篇傳記的傳主有將相、有僕從、有藝人、有儒士,也有大內宮女和巾幗英雄等,從中能折射出明清時期的社會面貌。文章都出於名家之手,故事篇篇精彩,文辭生動流暢,學習的時候可收寓教於樂的效果。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鄺允文
前後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的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研究所和中文系。自1995年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擔任語言教師至今,主要負責文言文教學。曾擔任ICLP〈華語教學師資培訓班〉的「文言文教學」講師;主編ICLP的《文言文教師手冊》。
【編著者簡介】
陳玉蓉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任教至今。授課領域包含各級華語課程。,編有(或與他人合編)《莊子寓言故事》、《史記選讀》、《即時新聞》等教材。亦曾就課程設計、教學應用等主題發表多篇論文。
高玉梅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教師
馮文韻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教師
作者序
序:華語文教科書的里程碑
吳雅鳳(臺大外文系教授兼任所長)、熊宗慧(臺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任副所長)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文化的載體。以華語為母語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習以為常,幾乎不太思索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然而當我們遇見一位說著流利華語的外國朋友時,忍不住心想:「外國人是如何學會華語的呢?」於是我們想知道當華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時,學習者是如何透過教學系統與教科書學習華語並且精進的。
華語其實是當下世界上最流通的語言之一,擁有廣大的學習與使用的民眾,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CLP,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在華語教學上有著深厚傳統與豐富經驗,它的前身是「美國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Inter-University Program, IUP),在一九六二年成立後,始終以培養華語專精人士為目的,並由此發展出一套口語導向與兼重學術、文化的教學系統。這一套系統隨著時間愈趨靈活,教材設計也愈趨多元,唯一不變的是高強度的一對一以及小班課程,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可以有效提升語言程度,最終有助於從事學術研究或相關專業項目。
這次臺大出版中心首次與本所合作出版華語文教科書,將原本僅限內部流通的教材首次改編、正式公諸於世。臺大出版中心此舉,除了支持臺大華語教學並肯定本所自編教科書的能力之外,也提供了海內外讀者一個正式的管道,可以藉由閱讀這套教材精進華語的學習與教學。
這一系列教科書的內容包括《讀成語故事學華語》、《史記選讀》和《明清文言傳記選》,教材基本上依據「臺灣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的標準來編纂,足以提供海內外學習華語的人士上課或是自學之用。這三本教科書裡,《讀成語故事學華語》屬於中級程度,《史記選讀》和《明清文言傳記選》則屬於高級程度。
以《讀成語故事學華語》為例,這是一本專門為華語學習者編纂的成語教科書,學生按部就班學習「畫蛇添足」、「緣木求魚」等成語,認識它們背後的典故,反覆練習句型,一段時間後通常都能掌握使用成語的情境,而其實對學習者而言,成語之所以迷人,有時更是因為成語背後所代表的歷史與文化故事。
作為華語教材的《史記選讀》不同於一般坊間的讀本,這是本所資深教師們在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之後得出的教材編纂方向,以〈項羽本紀〉一篇為例,為讓外籍學生能進入楚漢相爭的世界,教科書在課文進程的設計上頗具巧思:先讓學生自行查閱項羽、劉邦等歷史人物,之後老師介紹歷史背景以為暖身,接著才進入課文。而課文本身節選〈項羽本紀〉原文,並非由現代華文改寫,課文之後是討論、文法解說、閱讀練習和回答。從教科書的設計可以看出編纂老師們企圖親切地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進入歷史經典。
《明清文言傳記選》亦有特色,這本教科書是以明清時期的傳記散文為主,故事主角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平民百姓,女性人物亦不少,內容則是關於忠心、勇氣、親情、團結等人類共通的德性和情感,閱讀起來非常容易引起共鳴。以第一篇故事〈沈雲英傳〉為例,該故事講述的是十七歲少女沈雲英,在遭遇賊寇圍城之時,她挺身呼籲居民團結抗敵,不僅如此,她身披盔甲,一馬當先出城迎戰,最終讓敵人退去。這樣一個故事對於外籍人士而言,很容易便聯想到聖女貞德,貞德亦是在十七歲的年紀解救法國奧爾良圍城之急,一戰成名。中西兩位女英雄相似的故事讓時代、歷史和語言的隔閡不再,從這角度可以看出編纂本書的老師們的用心,在卷帙浩繁的文言書籍裡編選出能讓外籍學生樂於閱讀並找到跨文化共通點的文章。當然,這兩本文言文教科書,對於一般讀者來說,相信也是意趣盎然。
本所承續六十多年優良傳統,在師資訓練、教學方法、教材製作上的經驗豐富,希望藉由這一次與精準專業的臺大出版中心的合作,引導未來設計更多高品質、有深度、以歷史、文化為內容的華語文教科書,為有心在華語精進的學習者帶來更優秀的選擇,也為臺灣華語界走向世界豎立重要的里程碑。
序:華語文教科書的里程碑
吳雅鳳(臺大外文系教授兼任所長)、熊宗慧(臺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任副所長)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文化的載體。以華語為母語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習以為常,幾乎不太思索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然而當我們遇見一位說著流利華語的外國朋友時,忍不住心想:「外國人是如何學會華語的呢?」於是我們想知道當華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時,學習者是如何透過教學系統與教科書學習華語並且精進的。
華語其實是當下世界上最流通的語言之一,擁有廣大的學習與使用的民眾,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International ...
目錄
【上冊】
序 華語文教科書的里程碑
前言
《明清文言傳記選》主要參考材料
語法術語
課文選文
一、沈雲英傳
二、拙效傳
三、大鐵椎傳
四、杜環小傳
五、萬里尋兄記
六、大力將軍
七、芋老人傳
八、柳敬亭傳
九、費宮人傳
十、鵝籠夫人傳
十一、南宮生傳
十二、秦士錄
延伸閱讀選文
一、嬃碪課誦圖序
二、羅臺山逸事
三、鞭虎救弟記
四、郭子儀單騎退敵
語法常識
一、被動句
二、名詞作狀語
三、名詞用作動詞
四、動詞作狀語
五、動詞用作名詞
六、形容詞用作動詞
七、形容詞用作名詞
八、意動用法
九、使動用法
十、詞序
十一、省略
十二、修辭
十三、時間詞
詞彙索引
【下冊】
詞義分析舉例
白話譯文參考
課文選文
延伸閱讀選文
【上冊】
序 華語文教科書的里程碑
前言
《明清文言傳記選》主要參考材料
語法術語
課文選文
一、沈雲英傳
二、拙效傳
三、大鐵椎傳
四、杜環小傳
五、萬里尋兄記
六、大力將軍
七、芋老人傳
八、柳敬亭傳
九、費宮人傳
十、鵝籠夫人傳
十一、南宮生傳
十二、秦士錄
延伸閱讀選文
一、嬃碪課誦圖序
二、羅臺山逸事
三、鞭虎救弟記
四、郭子儀單騎退敵
語法常識
一、被動句
二、名詞作狀語
三、名詞用作動詞
四、動詞作狀語
五、動詞用作名詞
六、形容詞用作動詞
七、形容詞用作名詞
八、意動用法...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