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未來幾年,你的公司表現得比世界經濟更好的機率是多少?你的公司表現得比產業平均水準更優異的機率是多少?
如果你覺得很難回答這些問題,你並不孤單。世界變化愈來愈快,還有像2008年金融風暴那樣的「大驚奇」突襲,持續表現優異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柯林斯(Jim Collins)與薄樂斯(Jerry Porras)在1994年何著的暢銷書《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中,挑出18家在1950到1990年間,表現一直優於同業的「前瞻」企業。但這些在四十年間都維持優良績效的企業,在中選之後不過十餘年,只剩三分之一的企業表現優於道瓊工業指數,其餘三分之二已從卓越企業退步成普通企業,甚至像福特汽車已是搖搖欲墜。
不過,本期的內容也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和參考,提高你回答本文開頭那兩個關鍵問題的信心。
本期內容當中,由創造「核心能力」這個概念的策略大師哈默爾(Gary Hamel)與同事合著的<競爭力大復活>一文指出,你對上述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在徹底改造產業、自我改造和復原力這三方面的表現。
簡單用一個字來表達,就是「變」。
在穩定的年代,企業可以靠精進既有商業模式和優勢,創造良好表現,但在變動何不確定的年代,講究的是因應變化的能力,甚至要在環境尚未要求企業變化之前就作好變的準備,這種面對變化時持續重建的能力就是哈默爾所謂的「復原力」。
<競爭力大復活>一從策略的高度來建議企業如何建立復原力,<轉動轉型引擎>則從實務角度,建議經理人如何客服阻礙變革的六大「減速器」。
至於討論企業變革時,一般文章較少碰觸的個人角度,在本期的<後挫敗轉機>一文有深入探討。
經理人在面對變化和變革時,常落入兩大心理陷阱,那就是洩氣和受害意識,這篇文章提出具體建議,告訴經理人如何跳脫這兩個陷阱,充分發揮應變力和執行力。
面對變化的時候,大企業的本錢雄厚,叫不易一擊就倒,但中小企業靈活彈性,容易應變,各有各的長處。台灣經濟雖已培養出一些世界級的企業,畢竟是少數,廣大的中小企業仍是台灣經濟的骨幹命脈。許多人一直有個誤解,以為本刊文章承襲自英文版《哈佛商業評論》,只適用大企業使用,結果錯失了很多寶貴的管理想法與實務,實在很可惜。
因此,本刊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國內企業借鏡本刊文章提出的概念和做法,由小規模而茁壯成長的實力,供經理人參考。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探討的是中小企業的成長策略,帶領讀者看看,在成衣這個「夕陽產業」沒落時刻才創業的聚陽實業,如何茁壯成與世界一級客戶往來的中型企業,並在高峰時就開始擘畫一下波的成長(請參見<補漏洞拼成長>)。另外,台大教授李吉仁所著的<營運創新各有千秋>,比較了聚陽、西班牙的Zara和香港利豐集團的做法,這三家企業各擅勝場,規模、商業模式和成長策略都不同,卻創造了類似的報酬水準,很值得企業思考。
「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壞的年代,那是智慧的年代,那是愚昧的年代。」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雙城記》是這麼起頭的。對企業來說,現在應已度過了這一波最壞時刻,下一次的最壞時刻也許還潛伏在遙遠的某個時刻的某個角落,但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創造這一波的最好時刻。運用智慧,掃除愚昧,培養不斷重建的復原力,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