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溝通的文藝復興
輕薄文體網路世代,更願轉寄好書信
你可曾讀過一封信,對其中的意涵與情感沉吟再三,在生命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
在E-mial、MSN、Facebook愈來愈普遍的今天,人與人的溝通逐漸演變成是一種簡短的訊息和閒聊,對比過去的文體,這頂多只成算是「箋」或「柬」,而非「書信」;書信體也似乎要逐漸消聲匿跡。
然而就在近幾年,愈來愈多企業家、名人,重新正視書信的力量,反向利用網路媒體擴散的威力,在企業關鍵的時刻以傳統書信的形式寫給特定族群,不斷被轉載、轉寄,發揮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這些書信的內容從企業管理到針砭時勢,從親子互動到職涯教育,形成顛覆微網誌140字限制的「反潮流」。
因為對閱讀者來說,書信體是正式的談話,對象清楚,邏輯清晰,情感擁有更多表達的空間,特別能引起共鳴,往往引發一波波討論風潮,甚至經過數年,還有人轉寄,力量勝過演講、影片。
再加上台灣正面臨國際化、兩岸密切交流的時代轉折點,不只企業戰線拉大,觸角深入世界各地,面臨內外部溝通的全新格局,許多家庭更是成員分居兩、三個不同地點,更由於世代價值觀出現巨大裂隙,情真意切的書信往往成為彌平了時空的落差。
書信的力量,正以全新的型態重返我們的生活。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從《三個傻瓜》談起
文∕楊瑪利
去年底我去了趟印度,在那趟旅程中,經過當地人推薦,我買了一捲當時最當紅的印度電影DVD《三個傻瓜》 (Three idiots)。一位當時訪問的印度導演說,這部電影他看了十幾次;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也跟我說,他好喜歡這部電影,儘管工作繁忙,他已兩度進入戲院看這部電影。
《三個傻瓜》的確跟一般台灣人既定印象中的印度電影很不一樣。這是部現代電影,男、女主角沒有華麗服飾、沒有華麗場景、也不是從頭到尾唱歌跳舞,而是一部反映印度教育制度、社會價值觀與階級差距的批判電影,並且用很幽默逗趣的方式呈現。
簡單說,故事內容有點像多年前台灣人孰悉的《拒絕聯考的小子》,透過三個大學生的上課與生活,深刻反省印度僵化的教育、人人都想當資訊工程師的單一價值觀、以及老師食古不化的教育方法。
回台灣不久後,我發現周遭的朋友開始轉寄這部電影的片段,分享給親朋好友,評語都是這部影片「發人深省」。一位有小孩就讀建中的朋友告訴我,有建中老師讓學生們一起觀看這部電影。有一位朋友在電子郵件上寫著:「想不到印度人拍得出這樣的電影。」這句話令我感到很有趣,到底台灣人怎麼看印度呢?比較後落?相對傳統?
其實實地走一趟印度後,發現印度真得是一個多元面貌的國家。印度有世界最多的貧窮人口、最大的貧民窟、最多的文盲,十分落後的公共建設。但是也有世界排名前十的巨富、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高外資投資金額。若無意外,未來25年內勢必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第三大國,因此吸引了歐美各國與亞洲的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湧入投資。
但是至今多數台灣人對印度仍缺乏興趣。印度駐台代表羅國棟就常問我,台灣赴印度投資金額極少、旅遊人次也少,「為什麼全世界對印度充滿興趣,唯獨台灣興趣缺缺?」我就半開玩笑回答:「因為台灣有個中國大市場就忙不過來了,大概忙不到印度去。」
不過目前似乎台印雙邊關係出現了大轉機。今年2月20日,行政院全球招商小組預計由經建會主委劉憶如領軍前往印度,包括中央六個部會、五個直轄市與數十家民間業者參與,將是有史以來台灣前往印度的最大參訪團,除了在各城市舉辦半天招商說明會,更將參訪新德里、孟買等各城市重要之工商組織與著名企業。
同時,印度商工總會(FICCI)也將於二月派遣最大規模的工商訪問團來台進行為期三天的招商訪問。
在這台印雙邊加溫交流的此刻,《遠見》本期適時推出印度專題,由我與副主編黃漢華經過長時間醞釀規畫,更親自走訪印度,面訪不下40人,與時俱進報導印度現況,可說是台灣訪印團行前最佳必讀。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總編輯的話】
從《三個傻瓜》談起
文∕楊瑪利
去年底我去了趟印度,在那趟旅程中,經過當地人推薦,我買了一捲當時最當紅的印度電影DVD《三個傻瓜》 (Three idiots)。一位當時訪問的印度導演說,這部電影他看了十幾次;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也跟我說,他好喜歡這部電影,儘管工作繁忙,他已兩度進入戲院看這部電影。
《三個傻瓜》的確跟一般台灣人既定印象中的印度電影很不一樣。這是部現代電影,男、女主角沒有華麗服飾、沒有華麗場景、也不是從頭到尾唱歌跳舞,而是一部反映印度教育制度、社會價值觀與階級差...
目錄
296期2011年02月號
專欄
觀念衝擊 閱讀︰終身的實踐――送書與讀書度春節
字裡行間 從上一代的奮鬥尋找生命信仰
人文與政治之間 大國崛起與電焊工
創新講談 經典建築,那麼難建造嗎?
把脈社會 站在病人的立場設想
策略思惟 破解阻礙大學變革的五種迷思
總編輯的話 ***********
讀者投書
時事熱線
民心指數 1月台灣民心指數47.4 民心、經濟信心等四指數創歷史新高
馬英九民調 1月馬總統滿意度40.3% 上升5.7%,滿意度創一年內新高
全球焦點 阿富汗 跨國企業投資承諾逾50億美元
人物
遠見人物 最懂生財有道的財政部長 李述德 怎麼做到稅率愈減、稅收卻愈多
焦點人物 專訪賀寶芙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陸莙函 不斷問直銷商,我還能為你做什麼?
焦點人物 專訪《民國100年大泡沫》作者 王伯達 壓抑台幣升值,不應是政府說了算
特別企劃
《遠見》首屆五都市長民意大調查 賴清德信心度、好感度雙料冠軍
三管齊下,才能成為「有感」市長
五都市民看兩岸交流 農業擺第一,陸企、陸生較不受歡迎
五都市民光榮感全部上揚 大高雄市一枝獨秀
兩岸新世紀
兩岸焦點 高鐵鋪到新加坡 中國企業愈賺愈多
金庸、馬雲、丁磊、薛亮、郭廣昌等人發起 江南會 發揮中華商道影響力
2010大陸十大關鍵詞 光榮感與經濟生活掛帥
中國保利集團與台灣櫻花集團合作 鄧小平女婿賀平 投資開發台北商貿中心
繼7家台灣法律事務所進駐福建省後 台商在中國有糾紛,台灣法律也適用
兩岸金融1〉國泰金控 登陸搶下人壽、產險、銀行三冠王
2〉中國、交通銀行登台 摸清台商底細,才能做更多生意
特別企劃
發現新印度 人均1000美元的金磚大國
包容與開放、貧窮與富裕 印度面貌,七輩子看不完
投資印度1〉全球外資第二最愛 全球瘋印度,但為何獨缺台灣
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 翁文祺 印度的落後,更應是台商的機會
投資印度2〉股市報酬居金磚四國之冠 外資看好印股,未來五年上漲翻倍
不靠武器,讓世界讚歎的 印度軟實力
印度軟實力1〉5000年傳統文化的魅力 印度以文化攻占全世界人的心
文化軟實力〉那爛陀大學 昔年玄奘留學,史上最古老的大學
文化軟實力〉阿布和山迪普雙人組 用刺繡做設計,名列最有影響力的印度人
印度軟實力2〉流行文化產業 電視、電影、報紙,市場規模加倍成長
印度軟實力3〉精英人才源源不絕 三成文盲,但人才礦脈更令人讚歎
印度軟實力4〉觀光蓄勢待發 大興建設,10年將成長1500萬觀光人次
觀光軟實力〉大君列車 全球級的奢華,把五星旅館搬上火車
觀光軟實力〉歐布羅伊飯店 102個房間全部面向泰姬瑪哈陵
傳產風雲
皆盈多年研發,不走大車廠之道 創台灣山豬綠電池,當電動車的英特爾
專訪台灣福特六和汽車總裁 李國寶 中壢廠年產12萬輛,目標中國、東南亞
科技線上
微軟Kinect 60天賣800萬台 擴增實境技術,比魔術師還會變魔術
網路通話軟體Skype創辦人 詹士莊 網路創業機會處處,新興亞洲大有可期
封面故事
一封信的力量 2011年春節,10名家給台灣的10封信
書信就是創造力〉專訪《蘇菲的世界》作者 喬斯坦.賈德 書信,是最美好的溝通形式
書信就是溝通力〉台灣萊雅集團總裁 陳敏慧 用書信越洋參與孩子成長
書信就是管理力〉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徐光宇 12年逾144信度過每個轉捩點
書信就是領導力〉訊聯生技董事長 蔡政憲 透過書信讓決策更透明清楚
書信就是行動力〉政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黃厚銘 相信書信能做社會實踐
名家的1封信 勝讀萬卷書
1.司法院大法官、台大法律系教授許宗力 寫給青年法律人 愈掌有令人敬畏的公權力,愈須謹慎
2.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 蘭 寫給大學生 先做必要做的,再去做你想要做的
3.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朱學恆 寫給阿宅們 阿宅,你們是我們的未來
4.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寫給有志創業者 創業不需自我評估,而需別人評估
5.華文微網誌PLURK噗浪創辦人雲惟彬 寫給科技創業者 盡早釋出你的成果,不要一味追求完美
6.親子教養作家蔡穎卿 寫給家長 為孩子,一起做真正的「好大人」吧!
7.荒野保護協會名譽理事長、牙醫李偉文 寫給大自然愛好者 久站的你,不妨趴在地上隨自然引導吧
8.歌手、流行音樂詞曲創作、作家 鄭華娟 寫給氣質卡 你和你的「同事」,值得我們最好的對待
9.電視節目主持人、歌手陶晶瑩 寫給媒體老闆 老闆啊!做些令人尊敬的事吧!
10.橙果設計公司創辦人蔣友柏 寫給設計人 蛇與蘋果才是創意的根本價值
創新與設計
借力「世界第三大國」Facebook 台灣社群商機起飛
1〉統一超商 品牌粉絲數擠進全球百大榜 擴散力!徐重仁創造臉書界的台灣之光
2〉Citytalk 擁有全台最大臉書活動論壇 號召力!1個表情牽動20萬粉絲
3〉美商全通 下轄72個臉書粉絲專頁 分享力!把粉絲團變生「利」軍
專訪台北花博不丹館籌劃人 黃紫婕 從不丹進口幸福到台灣
新台灣之光〉清大博士闕郁倫與國際團隊 突破22奈米極限,為半導體製程開新路
策略與管理
頂尖人士展望今年的頂尖智慧 2011:24大管理要務
自認是平庸的總經裡,但卻是傑出講師 辦夢想學校,王文華要助你圓夢
生活顧問團
美食評鑑〉新東南海鮮餐廳 7800元桌菜,吃到1萬5000元菜色
藝文推薦〉5專家最期待的下季藝文 看碧娜.鮑許的遺作《水》,向大師致敬
296期2011年02月號
專欄
觀念衝擊 閱讀︰終身的實踐――送書與讀書度春節
字裡行間 從上一代的奮鬥尋找生命信仰
人文與政治之間 大國崛起與電焊工
創新講談 經典建築,那麼難建造嗎?
把脈社會 站在病人的立場設想
策略思惟 破解阻礙大學變革的五種迷思
總編輯的話 ***********
讀者投書
時事熱線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